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48|回复: 10

小乘与大乘所证之智慧有区别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5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教各位师兄:
    小乘与大乘所证之智慧有区别吗?要得到涅槃,皆应证得空性慧,那么小乘与大乘之所证有差别吗?
    张澄基居士在《什么是佛法》中说:“诸法与此心的无生空性,是法尔现成的。情感至极的同体大悲,也是本来具足的。悟证诸法空性时,大悲心会不假做作,任运生起,这是微妙不可思忆的事情。”
   按张居士的说法,证悟空性之时大悲心也同时生起。那是否我们在证悟到空性之前,通过平等舍、念母、报恩等的修法而修的菩提心并非是圆满的大悲心?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如果证悟空性和悲心同时生起,那么为何小乘圣者证悟空性时没有生起悲心,而是选择灰身灭智呢?
   感激指点!
发表于 2008-3-25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与大乘所证之智慧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小乘与大乘在大悲心的大小是有区别的;后者的心量更是广大无量,因为所缘的有情众生无量,故功德也就无量!
因为后者“悲”、“智”无量,所以满足成佛的条件——空见智慧和圆满福德,所以大乘菩萨可以成就佛果;小乘行者虽具空见智慧,然而因为所缘众生有限,故福德也就有限,缺少成佛的条件,所以小乘圣者不能够成就佛位。
发表于 2008-3-26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与大乘所证之智慧有区别吗?

回:按照中观应成派的观点,小乘和大乘所证的空性是一样的。

要得到涅槃,皆应证得空性慧,那么小乘与大乘之所证有差别吗?

回:区分大小乘是在看有无菩提心。

张澄基居士在《什么是佛法》中说:“诸法与此心的无生空性,是法尔现成的。情感至极的同体大悲,也是本来具足的。悟证诸法空性时,大悲心会不假做作,任运生起,这是微妙不可思忆的事情。”
   按张居士的说法,证悟空性之时大悲心也同时生起。那是否我们在证悟到空性之前,通过平等舍、念母、报恩等的修法而修的菩提心并非是圆满的大悲心?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回:师兄之所以有上述的疑问,是理解错了张澄基居士这句话的前提。这句话是在说佛陀的境界,在缘胜义谛(悟证诸法空性)时候,可以同时缘世俗谛(大悲心会不假做作,任运生起)。佛陀以下的圣者是做不到的,唯有佛陀才具备此功德。

如果证悟空性和悲心同时生起,那么为何小乘圣者证悟空性时没有生起悲心,而是选择灰身灭智呢?

回:大悲心不是由于证悟空性生起的,空性是无为法,而大悲心是有为法,因果不顺。
发表于 2008-3-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问一个问题

关于小乘所证的空性

大乘所证的空性
是否一致的问题

我记得
一般的说法是
大乘能证法无我和Pudgala无我
小乘只能证Pudgala无我

不知道
宗大师的说法
和一般的说法
有没有矛盾

如果没有矛盾
应该怎样理解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洛桑顿珠师兄教导!
    再问一个相关的问题:
    隆莲法师的《心经浅释》中说:“六度: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禅定度、智慧度。前五度是福德资粮,最後的智慧度又叫般若度,是智慧资粮。因智慧资粮是由福德资粮而生,故菩萨应先修福德资粮,在六度中亦以福德度为先,智慧度最後说。”
    这句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要证空性慧,必须先积累福德资粮,福德资粮不够,则证不到空性慧。但是小乘修行者似乎并不一定修福德资粮,不也一样证到空性慧么?还是的确小乘所证空性慧有别于大乘所证的空性慧?
发表于 2008-3-26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5楼问题的浅释

福德资粮是修空性慧的助缘,但非正因。证得空性之正因,是依据了义经论数数闻思,获得坚固定解后,依于止观双运之道而在相续中获得现证.
这个问题在《广论》之《毗婆舍那章》中有显明之开示。师兄可以参阅。
《通向空性之阶梯》中也有相关的阐述。
由此,可以说明所问问题的解答,即小乘所证的空性与大乘所证的空性在人无我,也就是补特伽罗无我上并无二致。至于法无我方面,则没有承许小乘可以证得的说法。——这是我的理解,供参考。
发表于 2008-3-26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欲证空性,也需要福德资粮,但不是大乘的福德。
应成所许,小乘也可证得法无我,以般若乃三乘之母;
若依自续以下,小乘只是证得人无我。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各位师兄指教,受益良多!
发表于 2008-3-2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A    小乘与大乘所证之智慧有区别吗?
B    要得到涅槃,皆应证得空性慧,那么小乘与大乘之所证有差别吗?
  
我的理解A、B不是同一個問題,
B問的是所證(境)有沒有差別,A問的是空正見與菩提心所攝持的空正見(具境)有沒有差別。

B,依應成派觀點,大小乗都要懂自性空,沒有不同。理由是什麼,我不是很懂,不方便回答。
A,我的理解二者有差別,後者是由無邊理路懂空性。

又,入行論:如是一切諸支分 能仁悉為般若說。
我的理解,諸支分(五度),是為了讓空正見達究竟。

(廣解)
謂施等支分,為般若故說。
(問題一)或有疑言,通達真如,由於聞思,不須先修施等。
(答)總言通達空性雖須積集資糧,而如此中所說之菩薩行,則不須先修。如靜命論師言:「依於聞思抉擇空性」,故其說有二。依空性轉變心之領納生起,亦不須先修彼支分,若爾通達無常等之領納,亦須同先修彼等故。生起修出見所依之觀,亦不須先修彼等,雖未先修彼諸菩薩行,聲緣亦能證真如,如前所說故。
(問題二)若謂通達空性之般若為法身之親因,而施等諸方便,為其俱有因,依般若證彼果,須施等為助,故說彼等為般若而說。
(答)若爾亦當言般若為彼等而說,反推之亦相同故。是故若無通達空性之般若,二障種子皆不能斷盡。僅斷盡煩惱障之種子,固不須無邊資糧以為莊嚴,而欲斷盡所知障之種子,則是所必須此中之義,亦以盡所知障為主,故言此諸支分,為般若而說也。龍樹許實執為煩惱障,本論師亦如是許。正法集經云:「心若平等住,則能如實遍知」。集學論云:「能仁言心平等住,則能如實而了知。」其所言平等安住即是心,如實了知即是觀。是即以第八品禪定波羅密為此品所明般若之因之支分也。
发表于 2008-3-27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丹增师兄所说的这一点是正确的.

我又详细地查阅了《广论》和《宗义宝鬘》,小乘圣者的确可以证得法无我。只是在空性的证得了,大乘理趣更为侧重离一切戏论,而小乘理趣则更重视对缘起性空的证得。在此向楼主致歉,并向丹增师兄致谢!:L
发表于 2008-3-27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应成来说,大小乘的智慧,肯定不同,大乘有道种智和一切智,而小乘只有一切智——即通达空性的智慧。但大乘和小乘在通达空性这块是一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14:29 , Processed in 0.0330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