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0|回复: 4

问俱舍问题一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心所法中,每一个(比如嗔、忿等等)各自的定义和区别作详细解释的文章哪位能贴一个上来?谢谢!
发表于 2008-1-3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记得你有好几种俱舍的讲义

何不自己去讲义中找找呢?
再不然,这些基础名词,其实可以到佛学词典中寻出答案。
发表于 2008-1-5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potter兄:

喜饶嘉措正巧开帖子讲《俱舍论》,不妨过去看一看,正担心无人请教呢?

http://bbs.tibetcul.com/dispbbs. ... p;star=6&page=1
发表于 2008-1-6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唐多 于 2008-1-5 04:07 PM 发表
harrypotter兄:

喜饶嘉措正巧开帖子讲《俱舍论》,不妨过去看一看,正担心无人请教呢?

http://bbs.tibetcul.com/dispbbs. ... p;star=6&page=1

大汗!纠正一下,不是“讲”,而是多年前自己学习的一个笔记,藏人网管理员说那社区人气少,所以我贴过去凑个数而已。
发表于 2008-1-6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1.下面是俱舍的原文,希望借此引出大家的補充和解释。:)

2. 心所且有五 大地法等異
  諸心所法且有五品。何等為五。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
諸心心所異相微細。一一相續分別尚難。況一剎那俱時而有。有色諸藥色根所取。其味差別尚難了知。況無色法唯覺慧取。

3. 何谓大地法?其体是何?
  地謂行處。若此是彼所行處。即說此為彼法地。大法地故名為大地。此中若法大地所有名大地法。謂法恒於一切心有。傳說如是所列十法。諸心剎那和合遍有:
        受想思觸欲        慧念與作意
        勝解三摩地        遍於一切心
受謂三種領納苦樂俱非有差別故。
想謂於境取差別相。
思謂能令心有造作。
觸謂根境識和合生,能有觸對。
欲謂希求所作事業。
慧謂於法能有簡擇。
念謂於緣明記不忘。
作意謂能令心警覺。
勝解謂能於境印可。
三摩地謂心一境性。

4. 何谓大善地法?其法云何?
大善法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謂法恒於諸善心有。唯遍善心。
        信及不放逸        輕安捨慚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信者。令心澄淨。有說。於諦實業果中現前忍許故名為信。
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修謂此於善專注為性。
     餘經有釋。能守護心名不放逸。
輕安者。謂心堪任性。
心平等性無警覺性說名為捨。

於諸功德及有德者。無敬無崇無所忌難無所隨屬說名無慚。即是恭敬所敵對法。有敬有崇有所忌難有所隨屬說名為慚。
為諸善士所訶厭法說名為罪。於此罪中不見怖畏說名無愧。於罪見怖說名為愧。
¥此中怖言。顯非愛果。能生怖故。不見怖言。不顯見與不見。此顯有法是隨煩惱。為彼(智慧見而不怖、無明不見彼怖)二因說名無愧。

有說。
於所造罪自觀無恥名曰無慚。觀他無恥說名無愧。自觀有恥說名為慚。觀他有恥說名為愧。
¥不說此二一時俱起別觀自他。然有無恥。觀自時勝說名無慚。復有無恥。觀他時增說為無愧。

二根者。謂無貪無瞋。
於諸境界。無愛染性說名無貪。貪相違也。
於情非情。無恚害性說名無瞋。瞋相違也。
言不害者。謂無損惱。
勤謂令心勇悍為性。

¥豈無經亦說有身輕安耶。雖非無說。此如身受應知亦爾。如何可立此為覺支。應知此中身輕安者身堪任性。復如何說此為覺支。能順覺支故無有失。以身輕安能引覺支心輕安故。於餘亦見有是說耶。有如經說。喜及順喜法名喜覺支。瞋及瞋因緣名瞋恚蓋。正見正思惟正勤名慧蘊。思惟及勤雖非慧性隨順慧故亦得慧名。故身輕安順覺支故得名無失。

¥如何可說於一心中有警覺性無警覺性。作意與捨二相應起。豈不前說諸心心所其相微細難可了知。有雖難了由審推度而復可知。此最難知。謂相違背而不乖反。此有警覺於餘則無。二既懸殊有何乖反。
若爾不應同緣一境,或應一切皆互相應。如是種類所餘諸法此中應求。如彼理趣。今於此中應知亦爾。
(無癡善根慧為性故。前已說在大地法中。不重說為大善地法。)

5. 述不放逸、勤;惭、愧;无瞋、不害之同异。
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修謂此於善專注為性。
     餘經有釋。能守護心名不放逸。
逸謂放逸。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法。又正理云。於專己利棄捨縱情。名為放逸。
怠謂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又正理云。怠謂懈怠。於善事業闕減勝能。於惡事業順成通悍。無明等流名為懈怠。由此說為鄙劣勤性。勤習鄙穢故名懈怠。
勤謂令心勇悍為性。
正理云, 謂於已得未得境界躭著希求相違無愛染心名為無貪,
          於情非情無損害意哀愍種子說名無嗔。
          與樂損惱有情相違,心賢善性說名不害。是悲。
¥授與饒益是慈相除去衰損是悲相慶慰得捨是喜相忘懷平等是捨相。四中慈·悲體是無瞋。性雖無別。然慈能治殺有情瞋。歡行相轉。悲能對治惱有情瞋。慼行相轉。是謂差別。(悲正除瞋。或悲治害。)
¥以過重故惱亂菩薩障趣菩提菩薩將證無上菩提仍起欲恚害尋

6. 何谓大烦恼地法?彼法是何?
大煩惱法地名大煩惱地。此中若法大煩惱地所有名大煩惱地法。謂法恒於染污心有。
        癡逸怠不信        惛掉恒唯染
癡者。愚癡。即是無明無智無顯。謂不了知諦實業果。
逸謂放逸。不修諸善。是修諸善所對治法。
怠謂懈怠心不勇悍。是前所說勤所對治。
不信者謂心不澄淨。是前所說信所對治。
惛謂惛沈。謂(五識)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惛沈性心惛沈性。是名惛沈。
掉謂掉舉令心不靜。

唯有如是六種。名大煩惱地法。
¥豈不根本阿毘達磨中說有十種大煩惱地法。又於彼論不說惛沈。何者十。謂不信懈怠失念心亂無明不正知非理作意邪勝解掉舉放逸。
天愛。汝今但知言至不閑意旨。意旨者何。謂失念心亂不正知非理作意邪勝解。已說彼在大地法中。不應重立為大煩惱地法。如無癡善根慧為體故非大善地法。彼亦應爾。即染污念名為失念。染污等持名為心亂。諸染污慧名不正知。染污作意勝解名為非理作意及邪勝解故說。
若是大地法亦大煩惱地法耶。應作四句。第一句謂受想思觸欲。第二句謂不信懈怠無明掉舉放逸。第三句謂如前說。念等五法(即五别境)。第四句謂除前相。
¥有執。邪等持非即是心亂。彼作四句。與此不同。
又許惛沈通與一切煩惱相應。不說在大煩惱地法。於誰有過。
有作是言。應說在此。而不說者順等持故。彼謂諸有惛沈行者速發等持。非掉舉行。
誰惛沈行非掉舉行。誰掉舉行非惛沈行。此二未嘗不俱行故。
雖爾應知隨增說行。雖知說行。隨用偏增而依有體建立地法。
故此地法唯六義成。此唯遍染心俱起非餘故。

7. 何谓大不善地法?彼法云何?
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謂法恒於不善心有。
        唯遍不善心        無慚及無愧
  唯二心所但與一切不善心俱。謂無慚愧。

8. 何谓小烦恼地法?其法云何?
小煩惱法地名小煩惱地。此中若法小煩惱地所有名小煩惱地法。謂法少分染污心俱。
        忿覆慳嫉惱        害恨諂誑憍
        如是類名為        小煩惱地法
  如是類法唯修所斷。意識地起。無明相應。各別現行。故名為小煩惱地法。

9. 释小烦恼地法十。
除瞋及害於情非情令心憤發說名為忿。
隱藏自罪說名為覆。
慳謂財法巧施相違令心悋著。
嫉謂於他諸興盛事令心不喜。
惱謂堅執諸有罪事。由此不取如理諫悔。
害謂於他能為逼迫。由此能行打罵等事。
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
諂謂心曲。由此不能如實自顯。或矯非撥。或設方便令解不明。
誑謂惑他。
憍謂染著自法為先令心傲逸無所顧性。有說。如因酒生欣舉差別說名為醉。如是貪生欣舉差別說名為憍。

10.如是已說五品心所。復有此餘不定心所。惡作睡眠尋伺等法。
眠謂令心昧略為性。無有功力執持於身。
惡作者何。惡所作體名為惡作。
應知此中緣惡作法說名惡作。謂緣惡作心追悔性。如緣空解脫門說名為空。緣不淨無貪說為不淨。
又見世間約所依處說能依事。如言一切村邑國土皆來集會。惡作即是追悔所依。故約所依說為惡作。
又於果體假立因名。如說此六觸處應知名宿作業。
若緣未作事云何名惡作。於未作事亦立作名。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業是我惡作。
何等惡作說名為善。謂於善惡不作作中心追悔性。與此相違名為不善。此二各依二處而起。

        尋伺心麁細
  (尋謂尋求。伺謂伺察。)尋伺別者。謂心麁細。心之麁性名尋。心之細性名伺。
  云何此二一心相應。
  有作是釋。如冷水上浮以熟酥,上烈日光之所照觸。酥因水日非釋非凝。如是一心有尋有伺。心由尋伺不偏細麁。故於一心俱有作用。
  復有釋言。尋伺二法是語言行。故契經言。要有尋伺方有語言。非無尋伺此語言行。麁者名尋。細者名伺。於一心內別法是麁別法是細。
  论主曰:應知麁細性無別體類。尋伺二法定不可執一心相應。

  貪瞋慢見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22:02 , Processed in 0.03177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