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72|回复: 4

心经讲义jiawa尊者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思惟聞法的勝利 </P><P>(1)若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 </P><P>正如佛經所說:「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佛陀指出「聽聞」是非常<BR>重要的,如法與非法;暫時及究竟;利益及損害等內容,都需依靠聽聞才能領會,無法自然而然的<BR>學會。其中對法、非法等個別而言,要如何進行取捨、行止,也都需要依賴聽聞才能了解。 </P><P>(2)由聽聞而能持戒 </P><P>根本上,應以斷除十惡的梵行作為基礎,進而受持居士戒,或別解脫戒。出家戒也要漸次由沙彌戒<BR>入比丘戒的取捨。總之,實踐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律儀時,能夠斷除許多傷害他人的行為。 </P><P>(3)由聽聞而能得定 </P><P>了解內在的散亂,是由掉舉及昏沈的過患所引生,同時要認識它們的對治。如何依止正念,讓心中<BR>的散亂得到寂靜,於心中產生空樂無別,心一境性的三摩地。所以「由聞遮諸惡」,在此所要斷的,<BR>是指息靜緣於當時所緣之外的散亂,讓心得到空樂無別,心一境性的三摩地的寧靜。 </P><P>(4)由聽聞而能通達無我慧,獲證涅槃 </P><P>「由聞得涅槃」是說,輪轉於三有的因素是人我執,因此,需要認清無明我執,而且要依其正對治<BR>-無我空慧來對治。要獲得無我空慧,首先由聽聞而生起如性空理般的見解,接著,一再思惟所聞<BR>之義,從而生起決定的思所成慧,接著,一心串習決定義,而證得止觀雙運的無我慧三摩地,繼續<BR>串習時,即能由現證性空而得涅槃。 </P><P>(5)世出世法都需依聽聞 </P><P>因此,聽聞對我們的入世與出世都很重要。眾所周知,在這地球上都將所謂的學習看得很重要,任<BR>何地方都很重視知識。以台灣而言,有很高的知識水平,非常的好。 </P><P>&nbsp;</P><P>世間的知識著重於外在物質 </P><P>同樣的,以往世上眾人所認識的這些所謂的知識,主要是為了增加與外在物質相關的部份;換言之,<BR>主要是與五根之樂有關,並以此為目標而學習的相關知識。 </P><P>&nbsp;</P><P>內心的安樂要在心上尋求 </P><P>直到現在我們才注意到,在這個世界上所曾學習的知識並不足夠;因為,內心層次若沒有提升,僅<BR>僅是尋求物質的增長,實無法除去我們內心真正的困難。因此,這樣的覺醒近來漸漸蔚為成熟,轉<BR>而尋求讓不調順的心,得到調順;不寂靜能得到寂靜.轉變成探索心識的層次。於此思惟時,調心<BR>唯一的方法,除了在自心上尋求方便外,外在方法是無法讓心調順的。 </P><P>&nbsp;</P><P>透過宗教尋求更高層次的調心 </P><P>在調心的各種方法中,會有”宗教”這個領域的方法。當然一般調順的心,不見得要具備宗教的修養;<BR>即使沒有宗教的修持,也能做個賢善之人,過著美好和諧的人生。但不可否認的,一切的宗教,都<BR>在努力尋求更高層次的調心,而此過著美好人生的方法。 </P><P>&nbsp;</P><P>引論說明佛教調心的三種層次 </P><P>其中佛教調心的方法如上所說,聖天菩薩亦云:「先遮止非福,中間破除我,後斷一切見,若知為善<BR>巧。」 </P><P> <BR>(1)遮止有害惡行 </P><P>首先要戒過失。如何戒呢?由煩惱所生的行為,稱做惡行;而有害於他人的行為,叫做惡業。戒止<BR>這種有害行為,是為第一層次。 </P><P>(2)遮止輪迴之因 </P><P>第二層次,不僅只是非福業,凡福業及不動業,也都是屬於能生輪迴,亦是有為之因,因此要遮止。<BR>遮彼能斷根本煩惱,為了讓煩惱不再存在,需要由生起能對治的無我空慧,來遮止煩惱的根本「無<BR>明我執」,此為第二層次。 </P><P>(2)為行利生事,盡斷一切障 </P><P>第三層次,不單僅是為了自己個人,更要為無邊有情而成辦利益。因此,自己得對一切所知不陌生。<BR>若未證得一切智,就只能夠做片面的利他;因此要斷除一切智的障礙,這種障礙稱之為所知障。所<BR>以要以具一切方便、圓一切見地的方式,來修無我慧,也就是要以殊勝方便所攝的空慧,來斷除障<BR>礙。 </P><P>&nbsp;</P><P>歸結智者以趣能斷一切障之道三種學故 </P><P>若了解這種情況,而做有次第的修行,即稱為智者。因此,真正能斷除我們心中的障礙者,是透過<BR>止觀雙運,而得修所成之空慧。 </P><P>&nbsp;</P><P>調心分「能斷」及「能壞」 </P><P>對治有「能斷」及「能壞」二種。 </P><P>(1)能壞對治 </P><P>對治貪要修不淨,對治瞋要修慈心;這種對治稱為「能壞對治」,能壞意指能減弱貪瞋的剛強度,或<BR>減弱貪瞋力量的一種對治。 </P><P>(2)能斷對治 </P><P>另從根本滅除貪瞋,則需無我見,此見即稱為「能斷對治」。根本上,一定需要由一個現觀無我,真<BR>實慧的止觀雙運,而做正對治。 </P><P>&nbsp;</P><P>調心須透過聞思修漸次修習 </P><P>為能產生此慧,非得對所修義以思所成一再地觀察思惟,而得決定不可。然要產生思所成,又非得<BR>透由聽聞,而後對所思義通達不可。因此要實踐修習,須有實踐修習的教授,故而講說及實踐雙運<BR>非常重要。 </P><P>(1)引證論典聞思不應偏廢 </P><P>世親阿闍黎在《俱舍論》中說:「佛正法有二,謂教證為體,有持說行者,此便住世間。」此頌義指<BR>出,佛陀的正法有教、證二法。所謂「證法」,是指我們心相續所領受的,要能生起如是感受之證法。<BR>心中會生起怎樣的領受?需要怎樣的所緣?所緣是如何?相要如何?都先要對這一切有所認識,而<BR>能對此作出抉擇的教授,即是「教法」。因此佛陀的正法,需要依教法而生起證法。正由此故,若實<BR>踐者說實踐不需聽聞,這是錯誤的。同樣的,聽聞者若說只要聽聞即可,這也是不對的。聽聞是為<BR>了修行而聽聞,因此聽懂後應修行,聽聞與修行必須相與為伴,這是非常重要的。 </P><P>(2)引賢智為證,說明解行不應偏廢 </P><P>我們印度的大護法當中,如出自那爛陀寺的龍樹父子與無著兄弟等,既是大智者也是大行者,總之,</P><P> <BR>解行二者皆圓滿具足。如上所說,龍樹父子等並列為八十大成就者之中。此中有許多位大成就者,<BR>都在那爛陀寺等大學府,學習圓滿獲得很高的成就。當然這八十位大成就者當中,也有部份成就者,<BR>並未經過那麼廣大的學習;即使沒有學習很廣博的典籍,但仍能在這樣的情況下,護持法幢,而獲<BR>得很高的成就法幢。以西藏而言,不論是薩迦、格魯、寧瑪或噶舉等諸多成就者中,有許多是圓滿<BR>地學習印度那爛陀寺的傳統,從而修行、實踐,終究成辦解行雙全的大成就果。 </P><P>&nbsp;</P><P>引導調心方式分個別與整體二種 </P><P>此外護持法幢者當中,不分薩迦、格魯、寧瑪或噶舉,也會出現一些在經論上並無很大的學問,主<BR>要是憑藉實踐修持而得到成就。我們護持佛法,引導入修行道的方法,有教法整體的引導方式,及<BR>個別的引導方式兩種。 </P><P>(1)整體的引導方式 </P><P>傳承自那爛陀寺,二聖六莊嚴等註疏,係以教法整體引導的方式,先透經教理的思察、抉擇,而後<BR>證達整體之佛道。 </P><P>(2)個別的引導方式 </P><P>誠如前言,八十大成就者中,有未具如整體教法般廣宏的思擇理路,而仍獲得大成就的行者。他們<BR>是透過一位具量上師的攝受,經由他的攝受,雖然沒有廣博的學習,亦未曾學習大經論典。但因師<BR>長當下馬上給予教授,直接給予佛子意趣,確實是有這樣的引導方式,此稱為個別的引導方式,在<BR>印度和西藏都出現過。 </P><P>(3)漢地亦有 </P><P>這種如整體道次的修行,及個別引導實踐的情況,大中國亦有以聽聞經論,與單只以禪修修持的行<BR>者,佛陀的追隨者當中,這兩種方式都有。 </P><P>(4)整體的引導依於圓滿的經論,人人合適;個別的引導須應機應緣 </P><P>此二者中整體的方式,以典籍及其引導對破除違品,如破除無知、邪知及疑惑等等,清楚明確的說<BR>明。因此學習如是典籍而修持,沒有太大修錯的危險。個別式的高深教言,若由具量師長的經驗,<BR>直接傳授佛陀意趣,也沒有危險;若非如此,單單修持個別引導的教言,會有多一些走錯的危險。<BR>因此我們護持佛陀教法時,通常要用整體引導方式來引導,至關重要。由此緣故,藏人裡頭也有、<BR>漢人裡頭也有,平常說要學習佛法不那麼重視,若有灌頂卻非常的重視。說實在的,如果不知道怎<BR>麼修的話,很難得到灌頂;所以傳灌頂的人,也要具備資格,只是個簡單的灌頂法器,是很難給予<BR>灌頂的。 </P><P>&nbsp;</P><P>應決心發起聞法勝利的勝解 </P><P>我們要重視學習,這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傳時輪金剛時,所努力的目的是時輪的前行,介紹佛法。<BR>我認為這很重要,時輪金剛名氣大,會聚集很多群眾。為了聚眾,才說有時輪,主要重點是把握這<BR>個機會,為希求佛法而來的大眾,介紹佛法。有時,我說傳時輪,是作為傳法的幌子,可是弟子們<BR>比師長更聰明,不來參加前行,直接來受時輪灌頂;雖然我藉傳大灌頂之名,行介紹佛法之實,但<BR>是弟子們更聰明,不參加前行,說這不需要,直接來受灌頂。因此我們有了這些錯誤,說要學法,<BR>不認為有什麼重要的,介紹佛法也沒人重視,但有灌頂就會來,這是我們不具相,才有這些錯誤。 </P><P>(1)對佛法的信心要由聽聞而起 </P><P>因此,今天稍後有觀世音沙壇城灌頂。前行主要講典籍《般若心經》,雖然你們聽得很辛苦,而我介</P><P> <BR>紹佛法也講得十分地口乾舌燥;但是如果大家能夠明白,就能對學法這件事生起重視。要了解,若<BR>有了解的信心,真的很好,了解原因的信心,這種信心不會變,能紮得很深。以我的經驗而言,小<BR>時不太了解佛法時的信心,及現在稍微了解佛陀深廣教法,稍微有一些領受時,產生了對佛陀不可<BR>說的信心。這些並非年齡越大而信心變大,乃是經過學習,對佛法有些許的了解,聽懂了,才會生<BR>起了解原因的信心。因此,說是以我的經驗而言也好;總之,學習佛法非常重要。 </P><P>(2)即使是密法也要依於聽聞才能契入 </P><P>不要說要修行密法,就匆匆忙忙的去修持了。其實要重視共學道,對共學道越深入,就越能契入密<BR>續的實踐;對沒有共學經驗的人,要經由灌頂而生起證悟,是非常難的。若瓶子放在頭上,就能輕<BR>鬆的產生證悟,那給貓灌頂,大概貓也能開悟,若是很有證悟的人,對境雖是狗貓,但是因自己的<BR>業緣及祝願,非常的緣起、非常的成熟,可能是會出現一些特殊的情況。若不然,自己什麼都不用<BR>思惟,僅憑灌頂的力量就能得到解脫,這是不可能的。 </P><P>&nbsp;</P><P>《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P><P>心經屬三藏之般若部 </P><P>《心經》屬佛說殊勝無上、無等等之般若部。 </P><P>別講三轉法輪與般若之關聯 </P><P>(1)初轉法輪宣講的滅諦,要由通達空性而善決了 </P><P>西藏佛法大、小、密續乘中,佛陀首先講四聖諦法,接下來二轉法輪。佛說四諦中的滅諦,何為滅<BR>諦?要由般若經所開顯的深奧空性,而抉擇了解滅諦,若能好好了解空性,即能生起能得滅諦的決<BR>定心。 </P><P>(2)二轉法輪以般若實相,抉擇闡述滅諦 </P><P>因此,第二無相法輪或般若典籍,我想應該是在抉擇說明四諦中的滅諦。滅諦的關鍵點,要以空性<BR>了解。因此,在談空性最極細微情形時,名言法的情形會變得非常清楚。在善達諸法如所有時,就<BR>能馬上了解並看到它的顛倒執。因此只要了解空性,也就能輕易地認識粗細煩惱。換言之,即能如<BR>理通達究竟道諦,從而能夠生起滅諦。 </P><P>(3)三轉法輪講般若之方便 </P><P>三轉法輪時,整體內容上,解釋般若深奧密義的《解深密經》,其不堪受《般若經》色到遍智的一切<BR>法皆自性空的講法,或者說是為有墮斷邊危險的人,而作的解釋經典意趣方式。《解深密經》為如上<BR>所講之典籍,此外還有慈氏菩薩所造《上師相續論》的根本經典,《如來藏》中所宣講的道諦,詳細<BR>解說空慧自性光明的情況。因此若以譬喻來說明三轉法輪的情形,成就遍智的無上道,就如同到達<BR>山頂,登上山頂雖非一蹴可及,但是越走越高時,便知道能到達山頂無疑。 </P><P>(4)修密要依初、二轉法輪之般若慧 </P><P>除佛陀在初轉及二轉時講的空性,密續亦再無其他的空性。 </P><P>(5)般若含攝隱義道次與顯義空性 </P><P>與此同時講隱義、顯義講空性,而隱義所講的內容,會更接近整體密續,特別是無上密時所宣講的<BR>了義、不了義以及隱義等部份。第三法輪演譯出的心性光明,特別開啟了無上密續所標的本然光明<BR>之初門。因此般若典籍,也可以如密續般的來作解釋,實踐般若者當中,亦有相續成熟,可以如理<BR>如法的依無上密續修行的。 </P><P>&nbsp;</P><P> <BR>總標所開顯的範圍 </P><P>今天講的,是你們漢地平常所唸誦的心經,有顯義空性及隱義現觀;先講顯義空性,接著講隱義現<BR>觀,分開來講應該可以。 </P><P>&nbsp;</P><P>總說有為諸法無自性 </P><P>漢譯本似乎沒有緣起的部分。「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BR>講空性義理,對利根沒有別別細分,而說五蘊等一切諸法為自性空,意即修般若時要觀自性空。有<BR>為法皆由五蘊所攝,以因緣和合產生利、害的法,主要是有為法。由觀其有自性,生起了有自性的<BR>疑惑,而主要的疑惑是因有為法,有生滅、利害等相,因此認為,並不是我們想要怎樣就能怎樣,<BR>一切皆非由心所造,無法想怎樣就怎樣。異言之若非有自性、無法有因果、能生所生及利害等事,<BR>以此而生起,「並非由心造作,是物質自身本性有自相」,這樣的疑惑,也因此就講到五蘊等有為,<BR>這些直接有利害關係的,讓我們產生一定是有自相,或真實的疑惑的法,但其實它是沒有自性的。 </P><P>&nbsp;</P><P>說明無自性的理由 </P><P>依於他者,即是需要依賴其他的條件而有。依與不依是直接矛盾的,所以只要依靠他而有,就不可<BR>能有不依他的自主。因此,別人認為因為緣起,所以是實有的話,事實上正好相反,因為既然是緣<BR>起,就要依賴他緣,要靠眾緣才能得成,依與不依是矛盾的,因此任何法,只要是緣起的,就不可<BR>能不依他,或不靠他緣而能自己產生。 </P><P>&nbsp;</P><P>引證經論 </P><P>因此,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道:「何者是緣起,說彼是性空,彼是所安立,唯彼是中道。」 </P><P>&nbsp;</P><P>因緣起講性空、由性空知緣起 </P><P>什麼才是中觀智者講的空性呢?空性並非指尋而未獲、找不到。以中觀的觀點,空性即緣起義,任<BR>何的緣起,本質是性空;或者說,一切緣起的本質都是自性空,而任何的自性空,都是依緣施設依<BR>緣假立,也就是依靠他緣而成的。總之,是因緣和合而假立,因假立而存在,是假有,並非物質本<BR>身有真實自主的存在。然而,也不是因為依因緣假立,就不存在、就沒有了,現象還是存在的、還<BR>是有的。 </P><P>&nbsp;</P><P>緣起性空遠離二邊 </P><P>因此,這樣既斷除了虛無的斷邊,也斷除了自相有的常邊。雖然自性無,但仍存在唯名假有。因此,<BR>中觀講的空是緣起義,依緣而生、依緣假立,是依緣假立的假有。因此,並不是沒有,亦非自性有,<BR>是這樣的意思。 </P><P>&nbsp;</P><P>實事師詰難中觀是斷見者 </P><P>在《中論》中,實事師對中觀師說,你們說一切法非實有,是毀謗了一切法的因果,如此是無法安<BR>立四諦及業果的,因為你講一切法自性空,所以你們是斷見者。 </P><P>&nbsp;</P><P>斷諍:無自性才能安立基道果 </P><P> <BR>對於這些詰難,龍樹菩薩回答說:如果好好的思惟,安立緣起假有的理由,就會了解緣起,可以完<BR>善正確地安立因果,若不承認緣起是假有,而以為緣起是自性有、是實有,則無法安立基道果三相。<BR>對於承認自相有的實事師所詰難「你們中觀宗是斷見者」的問題時,回答道:唯有緣起,依緣而有,<BR>唯名而有,才能毫無矛盾的建立基道果。這種能令我們對對境,直接產生強烈的得失等種種相,而<BR>且具有堅不可摧的,能生所生等現象者,若無自性,那麼沒有得失等諸相差別的無為法,將更沒有<BR>自性可言了。 </P><P>&nbsp;</P><P>引證 </P><P>因此龍樹菩薩說道:「有為既不成,無為如何成。」 </P><P>&nbsp;</P><P>假五蘊安立的我,自性無 </P><P>觀五蘊亦自性皆空,也有另一層意涵。依靠五蘊這個安立處,心中現起「我」的想法,內心現起取<BR>蘊而有所謂的我,由我而產生我所。因此,由五蘊安立、由五蘊成立的我及我所亦自性空。為什麼<BR>呢?安立處五蘊不是自性成立。因此,既然安立處沒有自性成立,依他安立的我也就沒有自性,我<BR>既然不是自性有,我所也就沒有自性。如此推究,造業者、受苦者,都沒有自性,我的受用蘊等法<BR>也無自性。總之,基無自性、道無自性、果也無自性,自性空本身的空也無自性。 </P><P>&nbsp;</P><P>引證並剖析空性本身亦無自性 </P><P>《中論》說:「若有少非空,空亦唯少有,若無少非空,空亦如何立。」如是所說,整體上若有少許<BR>的不空,則空性本身亦可以實有,話雖如此,唯一切法的成立都無有自性,無有不空,因此,空性<BR>也無法有自性,空性本身也屬於假名安立,因此,說空性本身亦自性空。這麼慎重的講,是因為,<BR>我們雖然承認五蘊等法是自性空,可是五蘊等法的自性空,即是我們的究竟所修,同樣斷除煩惱,<BR>也要由空慧來斷除,此外,還有由於平常常講的,自性不造做,不依也不靠,由於這些說法,而有<BR>可能誤執空性為實有,因此,龍樹菩薩很慎重的說,執空性為實有,是無可救藥的惡見。在經典中,<BR>可以清楚尋得出處的依據。「五蘊」一詞,講所空之法,「自性」一詞,講要空的所破。所空之法從<BR>來沒有所破之自性,因此是自性空,或所空蘊等,從來不曾有過自性。這種所破之空,並不是修空<BR>性時才變成了空,在產生所空物的當下便是緣起,只要是緣起便是自性空。因此,怙主慈氏在《現<BR>觀莊嚴論》中說:「此無所所斷,亦無所安立。」是說並沒有任何先前的曾經有,修空性時才要斷的,<BR>才要無的。「此無所所斷,亦無所安立」斷除自性之空是依緣起性,此性空緣起,在所破物產生的當<BR>下即有,並不是要修空性而安立,故說「此無所所斷,亦無所安立」。 </P><P>&nbsp;</P><P>從緣起觀見性空、由實相認識真如 </P><P>所謂「照見空」,是指它在境上是如何有,就如是的了解,如是的觀察,要這樣子的來觀察。「真如<BR>觀真如」,它的本質是自性所空.它有著怎樣的究竟真理,就完全地依著如是真理而了解,從而讓心<BR>安住於其上。 </P><P>&nbsp;</P><P>觀見真如能度脫一切苦 </P><P>如是觀,「真如觀真如」有什麼目的與好處呢?可以度脫,從苦中解脫出來,能從苦及苦因解脫。度<BR>一切苦厄的中文語詞,我不能完全理解,大概而論,或許可以從苦受來思考。苦的領受,是由業及</P><P> <BR>煩惱而產生,因為透過有為的蘊體而產生了苦受。因此,斷除他的根本,就能讓苦受消失,總此能<BR>寂靜一切苦。或者所謂「苦」,是指能苦與生苦者,平常有些典藉談到的「戲論苦」,當被戲論控制<BR>時,戲論法一再一再地,不斷地產生各種苦的問題;戲論讓其苦、戲論讓其難受、戲論讓其衰損。 </P><P>因此,這一切能產生苦的戲論,在空見照見空性的當下完全息寂,各種不同的戲論法,在法性中完<BR>全一味。空見前面除了空以外,看不見任何其他事物,完全息滅一切的戲論。因此,是度一切苦厄。 </P><P>透過空見息除一切戲論後,再繼續地修習安住,就能得到脫離了一切苦的解脫。 </P><P>&nbsp;</P><P>要如觀自在菩薩的所做觀修而修 </P><P>在靈鷲山上,持律大比丘-世尊坐在中央,座前圍繞著人天的菩薩及聲聞、緣覺等聖眾。在諸聖眾<BR>前,聖觀自在觀修了這樣的般若波羅蜜多法,因此我們要怎樣修空性呢?亦如菩薩觀自在,照見五<BR>蘊等一切法自性皆空而修。我們也要專心的,等持安住在「蘊等一切法自性空」的空性上。 </P><P>我們西藏唸的《心經》後面有段「於是薄伽梵從三昧定起,讚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BR>善男子如此也!善女人如此也!」這是在讚美隨喜聖觀自在及舍利子說,你們兩位討論的深妙空性<BR>之理是完全正確的。總之,聖觀自在在佛陀座前修的空性,完全無謬。 </P><P>&nbsp;</P><P>佛經所詮有了不了義 </P><P>若如此,那麼佛在初轉法輪時,以有自性為基礎而講了許多經,還有像《楞伽經》等破外境、不破<BR>內心,對所知做個區分說「外在所知不是實有,內在所知是實有」,此經也是以實有做為基礎而講的。<BR>此外,還有對內外不做任何區分,而說這一切都是自相空的一些經典,這些都是同一位具恩尊師,<BR>也就是剛才對舍利子說「你修得很對」的這位導師講的,時而說自性有,時而說似乎有我,時而又<BR>說無外境,只有內心。這是怎麼回事呢? </P><P>&nbsp;</P><P>實事師對了、不了義經的解釋 </P><P>以實事師而言,導師的教法有能如言接受的了義,與不可如言接受的不了義。 </P><P>&nbsp;</P><P>中觀師對了、不了義經的解釋 </P><P>又這種了不了義的解釋,中觀師依《無盡意經》中說,首先建立了、不了義,再安立詮釋了、不了<BR>義的典藉,為了義與不了義經。什麼叫詮譯的了義及不了義呢?勝義諦是了義,勝義諦是究竟實相,<BR>沒有更多的究竟實相可再解釋,由於無法再做引申,已達究竟意趣,所以稱為了義。凡世俗平常所<BR>見,稱為世俗,它雖然不間斷,因果真的不紊亂,但並不是究竟的真實,若觀察它的真理。比如因<BR>生果時,有生也有滅,然而並沒有真真實實的生滅,比如種子長成苗,雖然是生滅法,但在苗的緣<BR>起來講,此生滅並沒有真實存在。如果有真實的存在,在尋求時,應該要能尋獲,但實際上無法獲<BR>得,這說明它只是現象的顯現,而沒有真實存在。因此,生滅等在名言上雖有得失等相,但也僅限<BR>於此,毫無真實的存在。因此,它的真實還有得引申,所以說它是不了義,因為所詮有了義和不了<BR>義,所以能詮也分了、不了義兩者。 </P><P>&nbsp;</P><P>了解空性,要依了義經 </P><P>整體上,佛經可否如所言般來接受,會分可以與不可二種。講空性時,又分了義及不了義等二經,<BR>要了解空性需依靠了義經,而不是不了義經。不可以如經中所講般的接受,及可以如經中所講般的</P><P> <BR>接受,其中又有直接講空與否兩種。因此,佛經也有不可以及可以如經中所講那般接受的,這是怎<BR>麼回事?那要相信誰呢?佛陀曾這樣說過,此經不了義、此經是了義等,若依此判斷,了義經又要<BR>依其他經判斷。依此下去沒完沒了,那該如何判斷呢? </P><P>&nbsp;</P><P>是否為了義要依正理觀察 </P><P>要靠正理,以正理觀察時,那一部經若無過失,經的內容在觀察時沒有過失,就要承認它。任何觀<BR>察時顛倒了事實,或與正理相違,與我們不錯亂的心、與正確的經驗矛盾或與現量相違,即不了義<BR>經。佛陀的教法中像這類,需要以真義及目的等另給解釋,否則將會與經驗衝突,直接的與世間名<BR>言相違,因此,若承許與真相相違之宗,不稱為量士夫安立的宗義,若與現實矛盾,是無法承認的。<BR>總之,即使是佛陀的教法,也要做觀察,是否是可以如言般接受。 </P><P>&nbsp;</P><P>問答一: </P><P>【問】:對不太親的人,往往不會有太大的衝突。但是對親如父母兄弟姐妹等,反而容易有衝突、瞋<BR>恨甚至冒火。對親怨中庸如何行無害行? </P><P>【答】:這問題在佛子行三十七頌文中有清楚說明。 </P><P>&nbsp;</P><P>問答二: </P><P>【問】:自己在修行上的障礙少,卻看到其他身邊親朋好友修行有障礙時,常常會因為本身的因素而<BR>阻礙求法學習的機會,這時候弟子內心感到挫折,不知如何幫助?請上師開示。 </P><P>【答】:認識怯懦心是衰敗的根本 </P><P>怯懦心是衰敗的根本。聖龍樹在《寶鬘論》說:怯懦之敗不可救。困難一直都在,可是若於<BR>困難前心生怯懦,就被困難控制;在困難時,要不怯懦,力爭上游。 </P><P>&nbsp;</P><P>利他心是治療怯懦的良方 </P><P>以我個人而言,當遇到很大困難,快要、快要生起怯懦時,平常就唸誦《入行論》的祝願「乃<BR>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每天唸發心時會出現此偈頌,此頌有<BR>非常大的幫助。如同聖龍樹所說:「如地水火風,藥與荒野樹,願眾生恆時,隨意無礙用」。<BR>以這樣的方式發願,以這種方式串習、修習,是最好治療怯懦心的方法。在無上密續等中,<BR>有說三年三月可得成就等,這讓我們有養成壞習慣的危險,讓我們有生起怯懦的危險。與此<BR>相較,若好好思考般若乘講的,三大阿僧祗劫或是三十大、四十大阿僧祗劫,更能讓內心生<BR>起雄心壯志。此外,還有菩薩不可思議的鎧甲精進等,思惟這些,怯懦是不會來的,這些是<BR>去除怯懦最好的方法。 </P><P>&nbsp;</P><P>空慧亦能治療怯懦 </P><P>我們心中的過失,是暫時的、也會離開的。若能想通這些,現在雖然會有很多的苦,但是苦<BR>是會離開的、是有邊際的,如果能夠想通這些方面,是可以打退怯懦的。 </P><P>&nbsp;</P><P>沒有不受苦的輪迴有情 </P><P>或許現在講的這些,對佛法觀點有經驗的人的思惟方式。若是如此,就講個普遍的情況。在</P><P> <BR>遇到困難而生怯時,若只想著自己一個人,想到自己個人身上,將發生一個不想要的或不合<BR>理的情況,心就會退卻;如果想一想,這個世界上有六十多億人,沒有一個人沒有焦慮、沒<BR>有困難,或許有一些真正修行很好的人。除此而外,整體上沒有一個人沒有焦慮、沒有困難,<BR>不用叫苦,遇到的都是不對的情況、不適合的條件。如果我們自己沒有辦法擁有某些物品,<BR>也一直欲求不得,從而心中不快樂;反之,那些已擁有我們所汲汲營求之物的人們,同樣地,<BR>他也會因不如意的事而困擾。可以看到,我們希求的東西,會因為同一個東西而遇到許多困<BR>難。比如,沒錢的人想要有錢而苦;而非常有錢的人,又要非常害怕的過日子。這都是因為<BR>不滿足,而產生了非常大的困苦。從各方面想想,自己的這種苦,在六十多億人當中,並不<BR>僅是自己單獨要承受的;若自己的心中,認為只是自己一個人在受苦,就會有承受不了,沒<BR>有了希望的想法,就會有怯懦,有這個差別。 </P><P>&nbsp;</P><P>問答三: </P><P>【問】: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是不是要有空正見才有辦法去行持? </P><P>【答】:空正見對生起出離心、大悲心與菩提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P><P>如果是利根者,空正見對產生出離有很大的幫助,同樣對產生大悲心有很大幫助。空正見引<BR>發的增上心,引發的發心等,都可能會讓發心有力而快速。 </P><P>&nbsp;</P><P>唯空正見與菩提心沒有一定的次第 </P><P>唯心中生起菩提心之前,也不是一定先要產生空慧,寂護論師說,利根菩薩先生起空正見,<BR>而後生起菩提心,鈍根菩薩,則先生起非常有力的菩提心,接著才修空正見,總之,即會有<BR>屬於一切有部的菩薩,也會有屬於實事師的菩薩,雖然都是菩薩,可是還沒有空正見,也會<BR>有這種鈍根菩薩。 </P><P>&nbsp;</P><P>問答四: </P><P>【問】:在五分鐘內如何觀修? </P><P>【答】:以適合自己的來觀修 </P><P>誠如昨天前所講,可以由自己正在聽聞的內容中,找出順心合意的部份來做唸誦、觀修、祈<BR>願或迴向,還有迴向。 </P><P>&nbsp;</P><P>不僅要觀修,還應多發願與迴向 </P><P>最近有許多人因為地震而往生(九二一後),也有因地震而心生恐懼。可以為了從此不要再發生<BR>地震,而發願、迴向,這樣比較好。 </P><P>&nbsp;</P><P>若能多想想自性空的內容會很好 </P><P>若能「觀照」今天,舍利子觀照五蘊亦自性皆空。我們儘量想,當尋找一切現象時,是怎樣<BR>也找不到的;因此是假立而有、唯名安立,或者所謂的我是怎樣的,這被稱為我或我的究竟<BR>在那裡,在頭裡面?還是在肚子裡面?去觀察一下,非常的好。 </P><P>&nbsp;</P><P>問答五: </P><P> <BR>【問】:可否請 法王說幾句簡單的中文,祝福台灣的眾生,能得殊勝歡喜,讓我們從昨天凌晨兩三<BR>點,即坐車北上的眾生,聽經多天能親自聽懂 法王所說的一兩句話,並非翻譯所說的。 </P><P>【答】:事實上,我出生的地方,講一種漢語的方言,小時候會講這種方言。後來我去中國時,學了<BR>蠻多的漢語後來忘記了,我會的漢語只有幾句,「你好、你的身體怎麼樣、身體健康、什麼<BR>東西、對不對」,就這些,就只會這些了。 </P><P>&nbsp;</P><P>問答六: </P><P>【問】:請 法王解釋佛教的宇宙觀裡,如何解釋宇宙自然界的生成原因,為何火星是熱的?太陽是<BR>向東升起的?人為何長這樣,是在地上行走而不是天上飛的? </P><P>【答】:沒有絕對的方位 </P><P>太陽倒不是從東方升起,藏語中東方叫做「夏」,東與南是相對而言,並沒有一個以那裡看<BR>都是東方的,完全沒有。 </P><P>&nbsp;</P><P>科學即使可以解釋現象界,但無法說明現象的原因 </P><P>可以解釋說,太陽在中間,地球在轉等等,及透過很多因緣讓它產生,可以由科學解釋,如<BR>果再深入,為何而有,科學大概可以解釋怎樣有,但科學很難解釋為何而有。 </P><P>&nbsp;</P><P>佛教認為由業生出情器世間 </P><P>我們與苦樂間有些關係,與苦樂間的關係大概可以說是由著業的。因此,我們佛教講了個地<BR>球如何產生?如《上師相續論》所言,地水火風空五大種,生起時的次第是空風火水地,還<BR>滅時是地水火風空,根本上是透由這些而運行,而如果問這五大是怎麼來的?我想這是法<BR>性、是自性。細微倒很難講,生起的次第是空風火水地,還滅次第時是地水火風空,這是因<BR>為粗細的關係。水比地細,越來越細,火不是指紅烈焰的火而是能量。這些細微在密續或無<BR>上密續,講外在的五大與內在的五大,內在五大又有粗的五大與細的五大。五大如此而生,<BR>大概是由煩惱而有造作的業,由業產生了器世間的各種變化。內在的五個細大,與內在的五<BR>粗大產生關係,而依靠內在的五粗大,生起外在的五大之間的關係,這在時輪中會講到。 </P><P>&nbsp;</P><P>此「照見五蘊皆空」,是為所化之利根者略說諸法實相。接著為不具這類利根根器之弟子,深演廣開<BR>真如之理。 </P><P>&nbsp;</P><P>總說五蘊等有為自性空 </P><P>五蘊皆空當中的”蘊”是指有為法,而”空”表自性之空,此二者闡釋了所現;同時,含攝緣起與自性空。<BR>此後舍利子等之詞講述四空理,前面講到了五蘊本質的空性,因此要更詳細完整的講解空性。《楞伽<BR>經》中說了十種空理,其中之一為自性空,即自性上的空。 </P><P>&nbsp;</P><P>料簡自空他空有別 </P><P>比如我們現在會場裡沒有大象,不僅此處,全台灣可能都沒有,當然動物園或電視上或許有。無論<BR>如何,現在我們會場中是沒有大象的。講沒有大象時,所空是大象;談大象空時,是在所空場所;<BR>空除他物,也就是大象空,這種空,即稱之為他空。空有他空、自空等不同性質的空,我記得不完</P><P> <BR>整,如果你們要問,我只能說對不起,記不起來了,今天一時記不起來。 </P><P>&nbsp;</P><P>此處的空雖接近於「自空」,然非全無之意 </P><P>現在講的空(五蘊皆空),相對他空而言此較接近自空。唯雖與自空性質很像,但因自空是講自己被<BR>自己所空;若是如此,就無法安立任何一法,被空之法亦無法安立。果真如此,則修空之人也將無<BR>法安立,因為自己都被自己空了,又如何把他物安立為有自性。因此,會變成無法安立任何一法。 </P><P>&nbsp;</P><P>「自空」是為破自性有 </P><P>而現在講的這個自空,是要破除所空處現為所破的情形,即有自性是不能成立的,是自性空,是吧!<BR>所破處被看成了所破,事實上所破處並不是所破,所要破的是自性有的部份。 </P><P>&nbsp;</P><P>主張名言有自相的中觀宗 </P><P>在中觀宗,中觀宗龍樹菩薩的重要弟子,清辨阿闍黎、智藏阿闍黎、寂護阿闍黎與蓮花戒阿闍黎等,<BR>他們皆主張安立名言有自相。 </P><P>&nbsp;</P><P>不主張名言有自相的中觀宗 </P><P>其他龍樹菩薩的重要弟子,如佛護阿闍黎、月稱阿闍黎與寂天阿闍黎,他們則不承許名言有自相,<BR>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何理由呢? </P><P>&nbsp;</P><P>主張名言有自相的理由 </P><P>我等眼所見色或耳聞之音聲等,不論是外在的色聲香味,或內在的苦樂等感受;總之,內外的法識,<BR>當我們心中現起境相的同時,所看到的任何法,都會現起為境本身為真實有。清辨阿闍黎父子等就<BR>此認為,此等不單是名言上有,而且境本身也存在的。若在境上尋求,可以在境上,在境的本身中<BR>尋察到境的自相,即是能在安立的境上找到自相,有這現起的境。自相是指不論內外的任何法,在<BR>境上現起自身的性質,或自己本質上就存有的現象,僅僅這樣的現象,說它名言有,亦稱為自相。 </P><P>&nbsp;</P><P>不主張名言有自相的理由 </P><P>(1) 觀察時相非自生非他生 </P><P><BR>其他不主張名言有自相的人,認為我們從現起的境上,看似獨立而成的現象,也是所要破的。因為<BR>它不是真實的存在,雖然它會令我們生起「境上是獨立而有」的想法;但是若仔細的在境上尋找,<BR>是完全找不到境的存在。若境本身真的存在,尋找時應該越來越清楚才對,但是並非如此。以七相<BR>來觀察時(入中論七相:一、不許車異支分者,喻不許離蘊我,離箱輪軸等,車不可得故。二、亦非不異者,<BR>謂車與輪軸等亦非完全是一,喻不許我與蘊一。車與輪軸一,車體應成多,故不應理。三、非有支者,謂若車<BR>有實體即不能有輪軸等,非實有車才能有輪軸。喻無實我能有五蘊。四、不依支分者,謂無實車依於輪軸,喻<BR>無實我依於五蘊。五、非支依者,謂非有實車,為輪軸所依,喻無實我為五蘊所依。六、非唯積聚者,非唯輪<BR>軸縱橫堆積一處,便生車體,喻非五蘊聚積,便生實我。七、非形者,謂非唯輪軸積聚有如是形,便為實車;<BR>喻非五蘊和合形相,便為實我。),是沒有自性的,或可說它找不到其名言的自相;雖然說是由因生果,<BR>可是什麼是生?當我們講,能生生所生時,心中會現起類似自相有的樣子。假設真的是如所現起般<BR>實有,尋找時理當越來越清楚才對。這種現起的相,究竟是自生、還是他生?或許不會無因而生,</P><P> <BR>那麼是自生還是他生呢?所謂他生之生的自性是如何?當去找時,是無法找到的,所謂的他,去尋<BR>找是找不到的,既找不到他,也找不到生。因此,他生這種由他與生,共同而安立的生是找不到的,<BR>一個根本無法成立,境本身也全然找不到,因而可下結論說「彼境安立而有」。 </P><P>(2)引論為證 </P><P>如《佛護論》說:「若自性成立,立彼即可成,何需依緣立?」 </P><P>(3)說自性有的過失 說明所破為何 </P><P>也就是若它的自性能成立,就可以安立它為它的自相,如此也就不需依賴因緣而安立,因為,可以<BR>承認有不待觀待的事物,然而這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我們以為實實在在現起的所現,是不具名<BR>言的自性,這是現起所破的現象。我們因無始以來的無明習氣,而認為現起的現象很實在,但<BR>這是所要破的,此即稱為自相。 </P><P>&nbsp;</P><P>境與名言皆無自性 </P><P>其名言上亦無自性,現起時,雖然現起為境上有的樣子,但事實上,境上並沒有自性,它僅是增上<BR>有、名言有而已。 </P><P>&nbsp;</P><P>引述經論說明一切法唯名言有 </P><P>因此《般若經》等有唯名唯言、唯增上等語詞出現。 </P><P>&nbsp;</P><P>法有勝義、世俗二諦 </P><P>龍樹菩薩在《中論》有言:「諸佛說正法,依二諦而說,世間世俗諦,殊勝勝義諦。」是說諸佛是基<BR>於二諦而說正法。 </P><P>&nbsp;</P><P>以真如、名言而安立二諦 </P><P>關於二諦之自性,吉祥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說:「由於諸法見真實,故得諸法二種體,說見真境即<BR>真諦,所見虛妄名俗諦。」觀察真如究竟實相之慧所得,稱為勝義諦;非觀察真如之慧也非究竟實<BR>相,而以名言而安立的諸法,稱世俗諦。又如《入行論》中所說:「世俗與勝義,許此為二諦,勝義<BR>非慧境,說慧是世俗。」 </P><P>&nbsp;</P><P>以量差別而安立二諦 </P><P>了解自性的現量,以無二現的方式所了解的是勝義諦;以有二現的方式所了解的是世俗諦,這是以<BR>現量來講二諦。 </P><P>&nbsp;</P><P>中觀宗主張二諦同體不同質 </P><P>外道的典藉也有二諦的名稱。佛法自身從有部等四宗都會講二諦,現在以中觀宗的觀點而講二諦。<BR>這裡的二諦如同「由於諸法見真實,故得諸法二種體」,任何一物或一法,同時具有兩種自性,勝義<BR>的自性與世俗的自性,同時有這兩者自性。總之,這是從層面而言的;否則自性是相同的,二諦層<BR>面雖異,然自性卻一。 </P><P>&nbsp;</P><P>色無自性故,色不異空 </P><P> <BR>如這裡所說「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因為二諦是同一自性的不同層面而有區分,比如以色<BR>而言,色之空不異於色之自性,色本身亦無自性,故稱色之空。因此在色上,再沒有其他自性的空<BR>性了,同樣除了色本身性空之自性外也沒有真實的色。 </P><P>&nbsp;</P><P>色依緣有故,空不異色 </P><P>而「空亦不異色」做何解釋呢?色本身的自性即是空,色本身是依緣假立,色本身因為是依緣而生,<BR>因緣主宰而有,是由名言方式而有,因為它是因名言自在而有,因此是依於名言上而有,是吧! </P><P>色本身或有法(現象)本身,都具有著自性空的性質,因此在法上之最究竟的成就方式,就稱為法性。<BR>因此,色本身即是空之自性。換句話說,也就是因為能緣他緣而有,所以是觀待緣而有;因為沒有<BR>不緣其它緣的自在,是一種沒有自在的自性(其自性是沒有自在的)。因為它是依緣而有的啊!所以<BR>它也才能夠依緣而起,所以會說空即是色,性空或自性空講的是自性上的空,而非指全然不存在。<BR>因此講到或思惟空時,就要認識為緣起義,只要是自性空,就一定是緣起,既然是緣起,就一定存<BR>在(緣起之事而非無)。因此當說起自性空時,大概也就能了解是有的。 </P><P>&nbsp;</P><P>破無自性為無之謬 </P><P>假使我們認為反正都是自性空了,何必在意呢?當作什麼都沒有的話,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是顛倒<BR>的。佛經所說的性空的道理,是為了讓我們了解到諸法的「實相」而說的。假設沒有諸法,那裡來<BR>的這些「實相」呢?那就不可能有了。相反的正因為有了諸法,佛為了讓我們了解到諸法究竟的性<BR>質而說了「性空」道理,所以性空並不是否定一切法。若無一物,那要談誰的實相呢?是吧! </P><P>&nbsp;</P><P>破無須辨思法無自性之謬 </P><P>在談某一法之實相時,即講到實相是某戲論法之實相,那麼若說是不是空,都沒什麼關係。是空也<BR>好、非空也好,既然說那邊確實存在,就沒有細究空性的理由,沒有細究的必要,探索細究有什麼<BR>目的呢?隨你說是空也好,非空也罷,我都還是在這裡沒有不同,要知道探索細究的必要性。 </P><P>&nbsp;</P><P>真正的佛法是涅槃法 </P><P>佛陀的法門當中真正的佛正法,指的是涅槃法。佛法特別是西藏佛法,並不是如你們表面所看到的,<BR>帶個面具或手鼓如此的表象,不能想成那樣,我們講的佛陀之法,是為希求能得涅槃而講的。 </P><P>(1)涅槃的定義 </P><P>到底什麼才是涅槃呢?涅槃指的是遠離煩惱,涅指煩惱,槃指遠離,煩惱稱涅。 </P><P>(2)苦的根本是煩惱 </P><P>苦的根本是煩惱,總之涅或苦的根源是來自煩惱,有這樣的一層意思。 </P><P>(3)煩惱的來源是實有執 </P><P>此外,煩惱主要是因為實有現起後,照著所現而執著。因此,所要破的這種實有想法也稱涅,本質<BR>上它是空,它是不成立,此即自性涅槃。思考的點在自性之涅槃,因為自性涅槃的緣故,所以煩惱(實<BR>有)現為錯解顛倒的心,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煩惱,都是由顛倒執著心產生的。 </P><P>(4)認識不顛倒的心才能遠離煩惱 </P><P>因此想要遠離煩惱,就得生起對治力來斷除煩惱,既然煩惱本身是顛倒心所生,斷除煩惱就要正確<BR>的了解本性,所以就非得理解性空之理不可,非得探究、探究不可。 </P><P> <BR>(5)認識煩惱的行相 </P><P>我們學佛人口中,太習慣每天所唸的回向文了,願斷(消)三障諸煩惱,天天都在嘴巴上唸。但是三毒<BR>煩惱中的貪,好像才是我們修行中的正行,類似修行的正行就是貪與瞋,我們應能知道這情形吧!<BR>當現起內外的悅意相時,貪的念頭馬上產生;不想與悅意的境分開,不願與它分離,生起不想捨棄<BR>它想與它親近,一種想要融入其中的貪著心,這就是貪。這大概不單純的只是看到悅意的境,而生<BR>的反應。悅意與貪著是不同的,看到悅意境後產生的增上黏著,生起捨不得分離的心(這才是貪)。<BR>同理,生起瞋心時,不論境本身是否為不悅意?只要心中對它現起不悅意相,想要遠離它、與它乖<BR>離的,類似想要排斥它的想法,會生起來。不希求它,想與它拉開保持距離,內心現起不喜歡的想<BR>法,就算是生起了瞋的心,這種情形稱之為瞋。 </P><P>(6)煩惱無時無刻不在 </P><P>我們大家若能夠注意,不論於晝夜甚至連睡夢中,都會生起這兩種貪瞋之心。 </P><P>(7)煩惱生起的次第 </P><P>當生起這兩種貪瞋心時,對貪瞋之境又會有怎樣的看法呢?爾時貪心未起時,就已先看到所貪的對<BR>象(物),第一眼看到時也有悅意感,會看到悅意相,而認為它、,產生好的感覺。接下來這種想法的<BR>力量加強時,變成”怎麼這麼悅意、這麼好”。若我能持有悅意境,心中充盈著這種親切感,當悅意<BR>的心變得更強烈時,於是變成執著貪境的一種心,雖然前後的兩種心,都同樣會現起自相,但是前<BR>心生起時,會有如所現般執著的執著心,及一般單純之悅意心。第一種心態時應有執著、無執著的<BR>兩種階段;接著產生第二種心,生起增上貪著之心時,一定會把剛才現為有的倒執為實有。大概會<BR>有這些層次的差別,自己好好觀察思惟時,大概會能掌握的,會嗅到一些味道,瞋心的生起過程也<BR>很雷同。 </P><P>(8)實有執是煩惱生起的無間因素 </P><P>因此生起貪瞋時,類似貪瞋心的無間因素是實有執,先會有如所現般執著的心產生,稱為無明實執。<BR>一般講無明,雖然也有不明暸的意思,但這裡純粹只講顛倒執著的心。無明實執,貪瞋癡之一的無<BR>明,講的是執著實有的無明。 </P><P>(9)引證佛說與諸論典 </P><P>怙主龍樹在《七十空性論》中講到:「因緣生諸物,執為真實者,師說是無明」。總之,因緣所生(的<BR>諸物),必需依賴他者而生「生無法自生,因緣生諸物,執為真實者,師說是無明」。導師世尊也說,<BR>所謂無明是執非因緣所生,不但能自在的生,而且是真實不虛的。此生十二支,此無明直接生出薩<BR>迦耶見,是生薩迦耶見的根本。當薩迦耶見一產生後,接著就帶動產生了十二因緣等有為法。如此<BR>探其根源,會找出流轉輪迴的根本即是無明,而且是執著真實的無明。聖天菩薩在《四百論》中也<BR>有相同的說明:「輪迴種子識,諸境為彼境。」認為三有之種子或因,就是為無明煩惱所染之識,而<BR>這種無明煩惱是三有的種子,亦可說實執所染之識是三有種子。 </P><P>(10)根本斷除之法 </P><P>那這要怎麼來斷除(種子)呢?既然它是緣內外法而執取自性,所以正對治時也要緣這些法,而看<BR>到它們的空性,生起通達人無我的心時,就能斷除三有種子識。「輪迴種子識,諸境為彼境,若見境<BR>無我,可斷輪迴種。」若了解三有種子之所緣境,並非如無明所見那般,看到正與其相反之無我時,<BR>就能斷除我執,「諸境為彼境,若見境無我,可斷輪迴種。」 </P><P>(10)引論說明透過對治力可得解脫 </P><P>同樣《中論》也提到「盡業煩惱邊,業煩惱分別,彼等由戲論。」所謂解脫是盡除或斷除煩惱的繫</P><P> <BR>縛,盡煩惱並非指前前之煩惱息滅而無,而是指若未生起煩惱的對治,煩惱會一直接續,在往後的<BR>心續當中,煩惱都將相續不斷,但透過對治之力,讓以前具有煩惱之相續,不再有新生煩惱雜染的<BR>勢力,內心不再具有煩惱,當不與煩惱同行時稱離煩惱,由生起煩惱對治而遠離煩惱,由此不再新<BR>造能生三有之業,也不再有滋潤先有之業的力量,這樣的階段稱為得解脫。 </P><P>(11)解脫涅槃之自性 </P><P>此外什麼是解脫的本質?而涅槃之自性又是什麼?先前相續有煩惱,而後來相續中沒有煩惱,凡具<BR>有此能夠遠離煩惱的相續,其相續本質是自性空。以心本身為主題,為自性所空,即是自性空之法<BR>性,先前有垢之法性在斷除煩惱時,其法性轉依成無垢之法性,此無垢之法性亦稱解脫。 </P><P>(12)云何能盡煩惱邊(以空慧對治實執戲論) </P><P>因此,得到了這種解脫之時,即為「盡業煩惱邊」。為何說「業煩惱之邊」?業煩惱分別,業由煩惱<BR>生,輪迴的死生又由業而來;而業是因為煩惱而生,煩惱由非理作意所產生,非理作意由實有執的<BR>戲論而生。頌曰:「業煩惱分別,彼等由戲論。」因此,論三有輪迴的根本,即為實有戲論,所以說<BR>要由空性斷除,因為了達空性的智慧,能夠斷除實執戲論。 </P><P>&nbsp;</P><P>實相不會違害名言 </P><P>綜合所述,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時,了解色自性空的智慧,並不會違害執色之心。在這種見色實<BR>相之慧前,並不會現起色相,不現是因為此慧只執色法法性,而不緣色法,色法是名言法,所現起<BR>的是名言識的色相;而觀察的是色法之自性,觀色法自性時,觀察色法之慧前,現起的是色法自性<BR>空之色法的法性。它是見到了色法實相之慧,而色法本身並不是此慧之境,因此只是不見有增益損<BR>減,而非見到沒有,它並不會違害執色之識。 </P><P>&nbsp;</P><P>空慧遣除執實色而非見色之識 </P><P>所違害的是執色法的貪,同樣也會違害執色之瞋。如何對貪瞋產生違害?觀察執色法的貪瞋,由執<BR>取色法的實有執著,相資相助而生,而見色法自相空的空見。因與實有執直接矛盾而能違害,有此<BR>性質差別。因此若問,抉擇色法之法性做什麼,它並不破執色識,所要破的是相續中生起的貪瞋,<BR>情況是這樣的。 </P><P>&nbsp;</P><P>空慧能資助善心 </P><P>同樣在生起空慧,通達空性後,若在現起實有相的同時,就能見到現而不實的幻化相。此見幻化之<BR>慧,能夠幫助善心,支持善心。就悲心而言,悲心是一種不忍他苦的心,修習七因果的增上意樂,<BR>能引發悲的增上意樂,不只是離苦想救度苦的意樂,我來救脫彼離苦之想。生起此等雄心的悲心,<BR>會生起我來救脫,我能救脫等捨我其誰之雄壯悲心的想法。 </P><P>&nbsp;</P><P>空慧能資助善心的理由 </P><P>其實昨天談到要生起此種悲心,若能看到苦是暫時性的,苦是可遠離的,有能真正離苦的方法。當<BR>確知明明有方法,可是仍然被苦逼迫牽引,完全無法自主,該怎麼辦才好?因此,此等欲離苦及由<BR>我來令其度脫的心,就會強烈的生起來;反之,苦若無法改變,苦無法脫離,全然看不到任何離苦<BR>方法,除了哀嘆”怎麼辦、叫苦連天”外,根本無法生起想要度脫的心。這有截然不同的差別吧!因<BR>此,如是此等的善心,能得到空慧及空慧所引發之幻化心的支持。 </P><P> <BR>&nbsp;</P><P>空慧能完全阻擋顛倒心 </P><P>以實有執為根基的顛倒心,所產生的貪、瞋….等,斷然會受到無我慧的破壞與幻化心的阻擋。因此,<BR>空正見能支持正慧,阻擋顛倒心,二者有完全歧異的區別。 </P><P>&nbsp;</P><P>受等蘊亦自性空 </P><P>「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如同色法、受等其他的蘊,也都各具二諦,也都是自性空,由這些而講五蘊<BR>皆空。 </P><P>(1)以性空的三解脫門,來講五蘊之性空理 </P><P>「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中文裡有沒有自相空?通常會有甚深八法,若不加自相空,好像缺了一個,<BR>不足八個。不論如何,以字義而論,空是自性空之義,故言空解脫門。接著是”十二因緣”,順行逆<BR>行、前者前者生後者、後者之緣起,生後者後者時,前者前者要壞滅。此因名言上緣起不欺誑故,<BR>緣起雖是如此,惟實相上並沒有生滅,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既無所斷之垢、亦無斷所斷之斷。此尋<BR>而不獲,此斷屬滅諦,滅諦是勝義諦、是法性,法性之自性空,或涅槃法性之法性,都會成為空性。<BR>因此,離垢之滅諦本身,也找不到自性有。因此,離垢之滅亦自性空。「不離垢」此四等,談無相解<BR>脫門,若加上無自相,就有五個無相解脫門;若不加上無自相,就有此四相,都是自性空的緣故。「不<BR>減不增」,我們說過可離,是因由對治力的方便可以離過;但以勝義而言,無過可離。雖說功德可以<BR>增長,事實上亦無勝義之功德可增長,此解釋果的無自性,故說無願解脫門。「舍利子是故諸法空相」<BR>到「不增不減」談了三解脫門。 </P><P>(2)三解脫門主要講俱境 </P><P>不論因、果或自性,三解脫門的自相都是空,能通達此自性空之慧,即是得解脫之門,所以說三解<BR>脫門,具含境與俱境兩方面,但主要講的還是俱境。 </P><P>(3)以自性而講空解脫門 </P><P>或許可以這樣來解釋,「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等是特色。具有這些特色者,如色受等五<BR>蘊、十二處、十八界,這一切法都無自性,是故空中既無色、亦無受想行識。同樣的,無眼耳鼻舌<BR>身意等六根,無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亦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等十八界。總之蘊處界等法別別自性<BR>空,別別無實相之成就。因此,以實相慧而做觀察時,皆不可得,其自性上皆為勝義所空。 </P><P>(4)以生起還滅流轉而講無相脫門 </P><P>「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從「無無明」到「無老死」,講染污品逆行十<BR>二緣起;由「亦無無明盡」到「亦無老死盡」,講清淨品順行之十二因緣。接著無苦集滅道,初轉法<BR>輪時說此苦聖諦等,是指認識四諦的正理,應知苦等主要講四諦的取捨。講知取捨後而行持正行,<BR>知苦而無苦,知等在名言上是講有四諦的取捨。 </P><P>(5)以究竟勝義果而講無願解脫門 </P><P>然勝義上並沒有取捨;同樣「無苦集滅道」是講勝義上,沒有所修的四諦;「無智」是無緣四諦十六<BR>行相的智,亦無依此智而生起的果,由「無智亦無得」到「以無所得」為止。 </P><P>&nbsp;</P><P>勝義法自性寂靜涅槃 </P><P>「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BR>究竟涅槃」。以勝義而言,雖無生滅等法,也就是說在空慧前,並沒有這一切的一切。因此,這就是</P><P> <BR>自性涅槃。 </P><P>(1)隨順於自性涅槃,能斷除諸妄執,遠離障難與罣礙 </P><P>因菩薩隨順於自性涅槃,因此斷除顛倒妄執諸見,而使心中無有障礙。「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BR>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P><P>(2)隨順自性涅槃,無有罣礙故而無有恐佈 </P><P>正因為自性光明,自性是涅槃。因此沒有自性的成就,既沒有變異的障礙,也沒有不變異的障礙,<BR>與不可斷的障礙,故「無有恐怖」。 </P><P>(3)三乘依此而修可至究竟涅槃 </P><P>「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以三乘而言,可依此行至斷除煩惱的涅槃彼岸。 </P><P>&nbsp;</P><P>勝義法最終能究竟成就遍智 </P><P>而就究竟相智來說,依此而究竟修行至斷除一切煩惱及所知障的無住處涅槃。 </P><P>&nbsp;</P><P>三世諸佛以此而圓滿菩提 </P><P>「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或可說一切諸佛。所謂三世是<BR>指,過去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現證了圓滿菩提;諸佛也依著般若波羅蜜多,現證圓滿菩提;未來<BR>諸佛仍將依著般若波羅蜜多,而現證無上菩提。 </P><P>&nbsp;</P><P>有些典籍講般若波羅蜜多的範圍時會包含十地菩薩 </P><P>有些時候講三世諸佛,包含十地菩薩在內。如《現觀莊嚴論》中,「凡超九地智,則為住佛地,此諸<BR>菩薩地,是十地應知」。因論中有此說明,故十地菩薩亦可說住於佛地,所有十地菩薩由修習金剛喻<BR>定,最終現證無上圓滿菩提果。 </P><P>&nbsp;</P><P>真正主要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指佛地 </P><P>這種已達涅槃彼岸,圓滿通達空性的般若慧,是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如阿闍黎陳那《般若八千頌》<BR>所言:「勝慧等成就,無二智如來,彼中義相應,彼聲道教二」。真正的”般若波羅蜜多”是指,已證<BR>達究竟圓滿果地之智。 </P><P>&nbsp;</P><P>以中觀應成而言有學道亦稱般若波羅蜜多 </P><P>以廣義而言,有學聖者之勝慧,能圓滿修學一切方便到達彼岸,故而亦稱般若波羅蜜多。因此若講<BR>「以此而度」,是為有學道之般若波羅蜜多。若講「度到此」是指,已成就果位之般若波羅蜜多。此<BR>如《現觀莊嚴論》所說,般若波羅蜜多主要者,是講果位般若波羅蜜多,次要是講聖者之般若波羅<BR>蜜多。 </P><P>&nbsp;</P><P>宣揚般若心咒是大神咒、大明咒之由(以通達勝義故、盡斷無明故) </P><P>「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此咒究竟通達勝義,所以說是「大神咒」;此咒能斷盡無明,所以是「大明<BR>咒」。 </P><P>&nbsp;</P><P>讚歡宣揚此咒具無上、無等等殊勝之功德 </P><P> <BR>「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再沒有比現證空慧更為殊勝。所以稱此為「無上咒」,是「無等等咒」;<BR>無等是講至尊無上的佛陀,其遠較吾等有情殊勝超凡。此咒能令這種懸殊差異變平等,「能除一切苦」<BR>是講般若慧能寂滅一切苦及苦因習氣。以上讚歎宣揚般若波羅蜜多,種種勝利功德。 </P><P>&nbsp;</P><P>此咒能真實成辦最勝果位 </P><P>「真實不虛」,能真實不欺誑且圓滿的成辦眾生所希求的果位。因不欺成辦故說「真實不虛」,故說<BR>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得雅他 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P><P>&nbsp;</P><P>此咒所隱含的現觀道次第 </P><P>之前以顯義講性空理,現在以咒語講隱義的現觀次第。 </P><P>&nbsp;</P><P>佛陀由悲心的策勵而證圓滿道次為眾生怙主 </P><P>若譯為藏文「得雅他」是「如是」之意,是”是如此的,是這樣子的”。貢湯仁波切做了以下的解釋:<BR>「佛陀首先悲憫眾生之苦,而生起欲拔眾生苦的大悲心,此後一再的串習令其輾轉增長。而以此悲<BR>心為動機,完全在大悲心策勵下,為除他苦而學習深妙空見。透過不斷學習,現證所聞思之空慧妙<BR>義,生起現證空性的證德,成就善逝的境地。總之,由現證空性的道諦,成就滅諦,現證斷證功德<BR>究竟的涅槃後,即能不加造作,任運的行持利生事業,成為眾生無上之怙主,依此現證,由此現證。」 </P><P>&nbsp;</P><P>佛陀的殊勝是由圓滿般若空慧的修習而來 </P><P>導師世尊依此而現證,因此要依於慧度而得現證。「如是」是指作者殊勝。透過佛陀親自宣講的,般<BR>若空性,薄伽梵自己經過圓滿的聞思修,最終現證如所有智、一切遍智。總之,證得遍智法身的道,<BR>全都在慧度當中。 </P><P>&nbsp;</P><P>圓滿的修習需透過無紊有次第的因緣 </P><P>由甚深空性談法的殊勝。第三種「如是的如是」,是講空慧,不可能來自於乖違的因緣,也不會毫無<BR>因由的產生,必須要有隨順的因緣。首先生起聞所成慧,漸次得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漸次、漸次<BR>的修成修所成慧。修所成慧,越來越沒有二現的現象,越來越清楚。最後,對空性達到極為明了的<BR>見道;之後再反覆串習見道所見義,而證得修道位。依修道金剛喻定,憑藉無錯謬的次第修學,直<BR>至證得圓滿大菩提。因此「如是」二字,同時描述了隱義的現觀道次第。 </P><P>&nbsp;</P><P>歸結「如是」包含了造者、所說法與所修道殊勝等三 </P><P>所以「如是」整體之義,包含有三:作者的殊勝、所說甚深道次法的殊勝,以及隱義現觀道次之殊<BR>勝等;由如是一詞宣說以上三種殊勝。 </P><P>&nbsp;</P><P>策發有心者應往解脫彼岸 </P><P>「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去吧、去吧、去彼岸吧、正到彼岸去、安住<BR>於菩提”。如「tatha-gata」講的,即是如來如去的意思。相同的「揭諦 揭諦」,講的也是去吧、去<BR>吧。我們講過「波羅蜜多」,是度到彼涅槃岸的意思。「波羅揭諦」即是”去彼岸吧”;「波羅僧揭諦」<BR>是”正去彼岸”;「菩提薩婆訶」為安住於菩提。此咒為隱義現觀的道次第,隱義中所說的「揭諦」,</P><P> <BR>我們現在還未入道,仍住於輪迴之岸,是輪迴有情,相對於解脫之彼方。我們現在所居處稱為此方,<BR>而解脫是彼方。反之,以阿羅漢所居處來看,他們居於此方,我們的居處是彼方;我們安詳舒適地<BR>沉溺於輪迴中。我們無始以來居住的家園,家園輪迴屬此方,要從此方家園去彼解脫方,因此去吧,<BR>是去彼岸,第一個去吧! </P><P>&nbsp;</P><P>聖道與未入道的差別 </P><P>道行,最主要是透過智慧功德的增長,而漸修漸增。凡夫與聖者根本上的差別在於,聖者現證了空<BR>性,凡夫未證。現證空性以上的道都稱為聖道,資糧道及加行道攝於凡夫地。 </P><P>&nbsp;</P><P>加行道主要的修行內容 </P><P>其中加行道時,在空性的觀修上,得到修所成慧,當得到緣於空性的修所成慧時,即證得了加行道。<BR>加行道行者修出的修所成慧,雖仍未得如現證時般的明現;但在加行道之煖頂忍世第一等階段,漸<BR>次斷除二現,趨向於無二現,這樣的一個次第。 </P><P>&nbsp;</P><P>資糧道主要的修行內容 </P><P>在資糧道時,對空性還沒有任何的明現成份。為了增長深見空慧,主要以累積資糧。此以積聚福德<BR>資糧為主的階段,稱為資糧道。 </P><P>&nbsp;</P><P>整個地道的修行過程 </P><P>資糧道行者,修習以福德資糧為助伴的空見;主要以實踐聞思之慧為主。反覆熟練,雖仍未能得到<BR>如見道般的明現,有了緣空相似於明現的修所成慧同時,稱為得到加行道位。接著修習,獲得明現<BR>之時,即入於見道聖者之位。其後接續串習所見明現,從而以大乘菩薩學處而言,需漸漸增長布施<BR>等波羅蜜多功德。由初地漸次升地直到第五地,得增上禪定波羅蜜多,由此禪定力故。六地時證得<BR>智慧波羅蜜多之實踐,由前地智慧力。七地時能在剎那間自在地出入滅盡定,空慧之定慧等持如此<BR>漸漸增長,所有地道的功德都需要在等持中增長堅固。 </P><P>&nbsp;</P><P>空慧是地道增長的主要因素 </P><P>整個道地的增長,主要以空慧的增長而有升進,道次的內容與修習主要是如此。 </P><P>&nbsp;</P><P>講五道要依次而修 </P><P>因此,咒中第一個「揭諦」,講去資糧道,到資糧道去吧;第二個「揭諦」是去加行道吧;接著「波<BR>羅揭諦」去見道吧,去吧去到遠離凡夫的聖道位;「波羅僧揭諦」,正去吧、去修道吧;最後「菩提<BR>薩婆訶」現證修道金剛喻定,從而現證佛果位,安住於大菩提。這樣此咒即有了很好的,隱義現觀<BR>的解釋。 </P><P>&nbsp;</P><P>問答一: </P><P>【問】:請問尊貴的法王達賴喇嘛,佛教徒是否必須吃素? </P><P>【答】:整體上對食素並未特別的限制 </P><P>在戒律中,肉類有淨與不淨肉的區分。佛陀曾說某些肉不可食用,而加以阻止。但總體上,</P><P> <BR>戒律中並未完全阻止食肉,如泰國與斯里蘭卡的佛教徒,也有吃肉類的情形,比丘要持缽行<BR>生。 </P><P>&nbsp;</P><P>別解脫戒對吃素的開遮 </P><P>比丘有多義,其一為「乞士」係以托缽乞淨施生活。總之戒律中,除應食用施主所供養飲食<BR>外,並無其它制定。因此,施主食用素食而給與素食時,則受用它;食葷食之施主提供葷食<BR>時,也不能說我食素不食葷,得到什麼,都當安然受用之,這是別解脫戒的情形。比丘除應<BR>食乞食到的食物外,沒有其他相關的戒律了。 </P><P>&nbsp;</P><P>般若乘對吃素的開遮 </P><P>以菩薩經藏而言,有未禁止、但也有完全阻止的。如《楞伽經》完全禁止食肉,大乘佛教中<BR>泰半要食素的,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阿闍黎清辨在《中觀心要》中講過,若食三淨肉並無<BR>過失,清辨有講,來源可能是《中觀心要》的註解,《中觀心要》講到,「彼時不住彼」時有<BR>做過三淨肉的解釋。 </P><P>&nbsp;</P><P>密乘對吃素的開遮 </P><P>在密續中,下三部(事行續等)密續阻止食肉,有嚴格的禁止食用肉類;無上瑜伽部中,有<BR>五肉與五甘露之說,這要能淨除與增長五肉及五甘露,要用三摩地的力量淨除一切不淨,能<BR>以等持力來淨除轉化,需要具有等持的這種能力方能食五肉。除此之外,無上密續並未承許<BR>任何沒有能力消除障礙,但又受用五肉五甘露的方法,也沒有任何的藉口可以例外。因此在<BR>台灣漢系的比丘皆食素,這真的是值得隨喜的,也是非常好的。 </P><P>&nbsp;</P><P>問答二: </P><P>【問】:請問法王,我是位警察,警察工作常以取締干涉為手段,如何來培養慈悲心?若不告發取締<BR>是對不起職責;但若民眾發現了,會說警察沒有慈悲心,應如何消除、取消去除內心中的欲<BR>心? </P><P>【答】:善不善以意樂為先導 </P><P>行為上的有害或無害,最主要取決於動機之善、不善。若以賢善心為動機,行為雖顯現為粗<BR>魯。但事實上可說是無害行;反之,若動機為惡心,即使看起來是溫柔的行為。但是這可能<BR>有害於他人,因此或許要說,這是惡行而不能稱為善行。 </P><P>&nbsp;</P><P>為保護多數人免於受傷害,有時是需要施以懲治手段的 </P><P>警察的職務是,糾舉當地違法的行為,即違犯一般世間律法的行為,舉凡殺人盜物強姦等違<BR>紀。因此所謂犯法,是有害他人的行為,警察職責即在制止此等有害行。因為在阻止有害行<BR>為的同時,也是在保護受害者免除所受的苦。若能秉持賢善的心,而依法稍微嚴辦,對人施<BR>暴、施人以苦的人,這是沒有什麼過失的。 </P><P>&nbsp;</P><P>問答三: </P><P>【問】:請問法王,是否找不到假義,即可證明無自性?還是找不到假義無法證無自性,需由像緣起</P><P> <BR>才能證明無自性? </P><P>【答】:安立的士夫是觀待因緣而有的 </P><P>龍樹菩薩在《寶鬘論》有這樣的說明,當尋找士夫或補特伽羅時,會觀察到士夫所安立之蘊<BR>是由五大所攝,而五大中找不到任何有自性的。故說,士夫非地亦非水,非火非風非虛空,<BR>非識若非此一切,也不是此和合體。此外還有何士夫,五蘊之外也沒有另外的士夫。在沒有<BR>找到安立內容時,龍樹菩薩並沒有立即斷言其不真實。偈曰「士夫非地亦非水,非火非風非<BR>虛空,非識若非此一切,此外還有何士夫。」並不因由如上之理說非真實,士夫六界聚集故。<BR>士夫是由六界聚集而安立的,才能建立非真實之理,這是龍樹菩薩講的。因此,牛車或如補<BR>特伽羅,觀察是一是異或能依所依,具有形及聚合。而找不到並不是假義。 </P><P>&nbsp;</P><P>顯示的七相也是無自性 </P><P>觀察者要能清楚的認識所破的我,若有此所破,必須要在七相中獲得,而七相是無法獲得自<BR>性或所破。此外要認清所破的矛頭,並非指向補特伽羅。以七相觀察牛車或補特伽羅之有無<BR>時,先要認清真正的所破;接著要確認若有所破,必定要在七相當中有;然後觀察七相。因<BR>而說要具備九個項目,認識所破及同品周遍二者,加上七相,要具備此九相,這樣能明白嗎? </P><P>&nbsp;</P><P>緣起並非全無 </P><P>而在講緣起因時,安立的緣起並非單言「境」上無;雖然找不到實有的境,可是它仍然存在、<BR>仍然有的。 </P><P>&nbsp;</P><P>士夫是觀待緣起有的理由 </P><P>那是怎麼個有法呢?是依六界安立而有。因為依賴於六界聚合而存在,所以是依靠著六界而<BR>產生的。因此,透過如上的思擇,才能抉擇出沒有不依賴而有的自主。這種依與不依的自主,<BR>在《四百論》中說,「依誰而生者,它非能自主」。是說任何的法,只要是依賴而生,那它就<BR>不可能是自主而能生的。「此皆無自主」,我及蘊一切法,「此皆無自主」都沒有自主,因為<BR>無自主的緣故,所以也就沒有真實的我存在。 </P><P>&nbsp;</P><P>引證論典 </P><P>如同早上講的《四百論》佛護論師亦說,「若自性成就,即可安立彼」。若自性能成就,那直<BR>接安立它就可以了,不需要再依緣來安立了。這個道理昨天講過,問問題的不知昨天有沒有<BR>來? </P><P>&nbsp;</P><P>所謂三時也是觀待而安立 </P><P>此外所謂的時間是找不到的,現在的時間大概也是找不到的。因為先要有個現在,才能依它<BR>而安立過去及未來;若沒有現在,就無法依它而安立過去及未來。我們的心中有許多過去的<BR>記憶與夢想的未來,同時在擁有過去與未來的情況下生活著。若單單去想想現在,就無法獲<BR>得我們心中的現在,現在變成只有一點小小的剎那存在。若一定要找出一個可以指認的,那<BR>除了現在之法外,恐怕沒有什麼可以想。若只講這些,則許多我們心中想的,大概都要破滅<BR>了。同樣由過去未來現在,而安立了諸多名言,因「過去」而安立「現在」的名言,由「未</P><P> <BR>來」而安立名言,這許許多多的名言法,若直接尋找,它們都並不是現在有的。 </P><P>&nbsp;</P><P>世間名言是依言安立唯名假有的體性 </P><P>比如講裁縫師的存在,是因士夫有裁縫的動作而安立;在沒有裁縫動作之前,不可能有個<BR>裁縫師的。因為裁縫師,要依裁縫的動作才能安立。因此,首先就要出現一個與裁縫相關<BR>的人,接著才會有裁縫師裁縫的動作。我們根據裁縫師之過去或未來,即使當前沒有裁縫<BR>的動作,但名言上安立裁縫師,是不會有什麼矛盾的。安立這些名言,若沒有其他相違的<BR>因素,建立這些名言,也就沒有任何的矛盾。所安立的這些名言,若要一一在境上獲得自<BR>性,反而會無法安立許多世間名言。因此,若安立名言為,一種依緣安立的唯名假有,並<BR>不會違背世間名言的存在,而且也是能夠符合,一切世間所共許的。若要像實事師,一定<BR>要在境上存在方能安立,反而會與一切名言相矛盾,佛護論師是這麼講的。 </P><P>&nbsp;</P><P>成就遍智要以悲心為根、菩提心為根本、空正見為眼目 </P><P>有第二能仁美稱的怙主龍樹菩薩在《寶鬘論》中說,「自與此世間,欲證無上覺,其本菩提心,堅固<BR>如山王,遍滿之悲心,不依二邊智。」若人欲證一切遍智勝果位,其根本方法為,愛他更甚於己之<BR>菩提心,生此菩提心的根本為緣彼如虛空一切有情,希願彼能遠離苦及苦因習氣的悲心。此外還有<BR>空性正見,此三者是成就遍智的根本方便。所謂般若波羅蜜多,其本質為慧心所,也就是現證空性<BR>之慧;唯若僅一空見,仍不足以成就般若波羅蜜多。因此,通達空性之慧,要能成為般若波羅蜜多,<BR>需靠菩提心帶動,由其攝持助伴。如此的增長而成,所以現觀空性的正見,在有了賢善菩提心的攝<BR>受後,才能稱為般若波羅蜜多。總之,有著菩提心所攝持的空正見,才成為可成辦遍智的不共正見。 </P><P>&nbsp;</P><P>於二無我勤作聞思修才能現證空性 </P><P>若要成辦此般若波羅蜜多,先決條件需有空正見,要證得緣空性之止觀雙運,或說緣如所有性的觀。<BR>得到緣如所有之觀前,先要有止的基礎。總而言之,要有緣如所有之止觀,首先要正確了解如所有<BR>性-空性;要能了解如所有性,又要善巧抉擇如所有性,也就是典藉中講的人無我及法無我。 </P><P>&nbsp;</P><P>二無我是大乘共同的主張 </P><P>總之,造業者及受果者與所受用的蘊等所攝之法,由此類區分,雖然法兼含一切事物及補特伽羅;<BR>但若由作者、近取受用者與近取所受用事等而做區分,會有人及法二者。由此分出人無我及法無我<BR>兩者,雖然中觀與唯識都主張法無我;但在見解上,還是有著粗細深淺的差異。在層層差別中,建<BR>立出究竟的中觀正見,需要無謬地辨析粗細等異同,唯不論其粗細都屬大乘之見。 </P><P>&nbsp;</P><P>成滿大乘道需多門,故乘勝 </P><P>接續前面所講的智慧,要能成就般若波羅蜜多,需要多門方便。 </P><P>&nbsp;</P><P>一所緣廣大 </P><P>所緣廣大,要緣一切有情的悲心。 </P><P>&nbsp;</P><P>二所證果廣大 </P><P> <BR>所證廣大,得透過菩提心攝受之空慧,證斷證究竟之相智勝果位。 </P><P>&nbsp;</P><P>三所行道廣大 </P><P>所行廣大,為得彼果,恆行難行之六度或十度。 </P><P>&nbsp;</P><P>四所積資糧廣大 </P><P>此勝果位需歷無量劫,透過道次的修習實踐方能成辦;有說三大阿僧祗劫、四十大阿僧祗劫,或三<BR>十大阿僧祗劫。最利根、最快速者,也需三大阿僧祗劫,歷無量劫,依成佛道次而學習,如是成辦<BR>一切相智。因此,行者要認識所有方便品類。 </P><P>&nbsp;</P><P>菩提心須依大悲心而生 </P><P>成就菩提心之根本方便為大悲心。大悲心,是菩提心不可間缺的根本;若有大悲心,當能順生菩提<BR>心;大悲心若無,菩提心也不可能有。 </P><P>&nbsp;</P><P>生起大悲心的(還滅)次第 </P><P>生起這種根本大悲心,要培養慈愛一切有情的心,由此發起利他心。還要真正了解有情眾生的苦,<BR>要了解被怎樣的苦纏逼而苦。佛陀為令有情了悟苦的真實本性,而講出苦苦壞苦與行苦三種苦。需<BR>依教言思惟這些苦,讓內心產生對苦的覺受,從而生起任運而起的離苦心。先在自己身上思惟這三<BR>種苦,比度自心而修,易於生起離苦之心。由通達自苦進而思惟他人之苦,則易生起不忍他人苦的<BR>悲心。因此談修悲的行相次第,先要思惟自身的輪迴總別之苦,這是極關切要的前行。 </P><P>&nbsp;</P><P>道非一蹴可及,前前因素是後後的基礎 </P><P>智慧及方便都是智慧度的前行。要生起強而有力,能斷一切障的般若波羅蜜多,是需要個別個別、<BR>且有次第的,並依上述的前行來修。比如,我們為了修很高深的學問,就直接進入高階班學習,這<BR>樣是完全行不通的。高深的學問,是需要眾多前行做為基礎;同樣的道理,心相續中要生起,具有<BR>能力的功德或得到很大的證悟,也要周遍而有次第的成辦每一個因素。先具備基本的因素,前前因<BR>素具備之時,即能產生具量而有能力的後後功德,要如是的學習。 </P><P>&nbsp;</P><P>解釋般若心咒所含攝的現觀次第 </P><P>我們接著講何為隱義現觀次第。 </P><P>&nbsp;</P><P>首先認清所當離與當往之處 </P><P>「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此言去吧。我們取蘊所處、所住境域是苦海<BR>之邊,要從輪迴苦海,去到滅苦的寂靜處。這樣說來,到底我們現在住在那裡呢?可能這麼說吧!<BR>所謂輪迴苦海,並不僅單講住處的問題。 </P><P>&nbsp;</P><P>苦海此岸係由積集業惑而感的 </P><P>輪迴苦海最主要是,在我們心續中不斷由煩惱種下粗重習氣。因為這樣的過失,導致我們隨時與苦<BR>相遇;不但是不間斷地引生未來的苦,也能即刻引來現在的種種苦。此苦隨緣結合,內心的粗重煩</P><P> <BR>惱而來,內心中的粗重,又結合境上的粗重,以此輾轉力,讓業及煩惱能很快生起,自然苦境與苦<BR>受也即刻能生起,由此而不自主地流轉於輪迴中。所謂輪迴的苦,最主要的是要如此思惟,要視這<BR>種,在任何時處均能引起不祥和的,內心之粗重煩惱,正是所謂輪迴的苦海處。而此粗重是在何處<BR>形成的呢?是無始來的心相續中所生起的煩惱,隨此煩惱而造作諸業,此後心續中,不斷的有後者,<BR>及後者所生的粗重,總此皆由業及煩惱造作而來。若說是誰形成心續中的粗重苦惱呢?是集諦啊! </P><P>&nbsp;</P><P>煩惱苦本,會帶來無盡的苦 </P><P>當心續中現起極不寂靜相時,隨著就產生接續的苦。 </P><P>&nbsp;</P><P>淨除苦本,即能免於苦(苦本盡時苦即滅) </P><P>從苦的生起來看,什麼情形才是離苦呢?此不間斷地讓相續粗重,即心續中之苦本-煩惱要淨除,<BR>才能遠離煩惱。當心續中不復再生任何煩惱,以前的心續雖有煩惱,爾後即便遇到因緣,煩惱也不<BR>會生起,這種斷煩惱的所斷,就是淨除心續粗重煩惱的斷德。 </P><P>&nbsp;</P><P>寂滅煩惱之涅槃彼岸為所當去之處 </P><P>總之,心續中的法性,具有離煩惱特色的滅,即是自性清淨。客塵的過失能由對治力滌除,達到完<BR>全清淨的滅,稱為滅諦;這就是所要成辦的去處,相對我們現在而言,那是彼岸,是所去的另一岸,<BR>為當去之處,故說去彼處。 </P><P>&nbsp;</P><P>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源 </P><P>集諦的根本是無明,主要顛倒執著內心法性。由此顛倒執著心性之心,造就各類煩惱,生起見與非<BR>見等多種煩惱,從而令相續粗重不斷,以此而說彼煩惱為苦源。 </P><P>&nbsp;</P><P>無明的根本對治為無我慧 </P><P>因此,斷除此顛倒執著心性之煩惱,要以如實通達心性之慧而作對治。整體而言,大小二乘均共同<BR>主張,唯現觀空性之聖慧,能夠斷除心性之顛倒執著,能引至彼岸離垢處者,即是現觀心性之慧。 </P><P>&nbsp;</P><P>依心而說所趣所得的彼岸 </P><P>因此,無法透過心外的法來認識四諦。比如當我們談到輪迴苦海時,會勾勒出住於類似某山溝險境<BR>的可憐情境;而談解脫時,又似乎想到了什麼淨土。一般會有此類的想法,雖然淨土確實是有,像<BR>阿彌陀佛淨土,觀世音淨土、文殊淨土等是有的;確實也有密嚴淨土。但是我們講到解脫及涅槃時,<BR>要從得到內心的解脫及涅槃去思惟,只能思惟於此,是吧!我們要認識這點。 </P><P>&nbsp;</P><P>心經同時講得究竟涅槃的修空與彼現觀道次 </P><P>有這認知後,整體來說”去吧”,係指由此輪迴苦海去到彼岸解脫。《般若心經》中講顯義五道修空之<BR>理,配合著現觀道次來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等,如前所說要現證空性,就要有<BR>通達空性的修所成;也就是在通達空性之理後,緣於空性勤修止而得三摩地。依如此次第而行,因<BR>此「照見五蘊皆空」等,資糧及加行的修道之理,與修空次第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資糧道時主要以<BR>聞所成及思所成為主,加行道以修所成為主要。接下來到「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為止,再接著,「舍</P><P> <BR>利子是諸法空相」等甚深八法,是講見道行者之智等持於空性中,達到了沒有任何二現,現觀空性<BR>之現觀次第。「是故空中無色」等,講繼續串習於已得之道的修道,是講所謂的修道,是在已得現觀<BR>之智上,更加精勤地以三摩地串習之理。「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等,談修習金剛喻定對治所知障,<BR>如是得究竟解脫的解脫道,成就果地的現觀吧,也就證至佛果地之功德。如上解釋了《心經》顯密<BR>二義修行道次第的內容。 </P><P>&nbsp;</P><P>解釋大乘回向文的願處與學處 </P><P>接著講平常您們所唱的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BR>薩道」。透過此四句發願處,大概的談一下修持之理。前兩句,可以說是大小乘之共道;後兩句,是<BR>向大乘菩薩發大願,也就是大乘的不共之道。首先談到「願消三障諸煩惱」,如昨天講的所謂的佛法<BR>是為了引導至涅槃。佛法之法要,應了解為涅槃法;涅槃法指息滅苦集之法。在藏文中,法有改變<BR>之義,梵文中的「達磨」指持或能救護。因此,藏語的這個法,指現時有許多的苦;若要脫救於此<BR>苦中,就要改變內心,增長內心的寧靜,把原不調伏的心改變成調伏之心,不調伏令能調伏。以此<BR>能夠解脫不調伏的心所帶來的苦,脫離苦、救度於苦中,因此稱「達磨」。 </P><P>&nbsp;</P><P>佛法是調心之法 </P><P>總之,誰令此心不能調伏?是煩惱。彼令心擾動不調伏,因此可以這麼說,佛法的要義是不願意執<BR>取煩惱,與煩惱背離。觀煩惱是引生諸過的過失品,把煩惱看成敵方,為了滅除它。講方便品時,<BR>雖然會說要有次第的進行,但彼最終的目地,都是為了滅除煩惱,這種能滅品之法,我想應該可以<BR>稱之為佛法。比如佛法講斷十惡時,殺生為十惡之首,所以要斷殺生。 </P><P>&nbsp;</P><P>彼調心之法不共於其他宗教 </P><P>可是如果單單只是不殺生的行為,其他宗教也是這麼主張的。即使不承認宗教,法律上也有禁止殺<BR>人的律條,殺人就違反了法律。因此對承認宗教或反對宗教者而言,殺人都是不被允許的。由於法<BR>律上,明文禁止要受懲治的律條,是不被允許,所以要戒除,但此並未牽涉到任何修行的想法。 </P><P>&nbsp;</P><P>彼調心之法可用正理來抉擇無疑 </P><P>佛陀講的戒殺,以斷十惡中的斷殺而言,最主要的意趣是為成辦解脫。所以要把戒殺放在心中,為<BR>了成辦解脫,所以要修增上生,成辦解脫與修增上生是有關連的。而要想獲得增上生,要守十善或<BR>斷十惡。總之,要成辦解脫需要對治煩惱,要由煩惱處得脫,從煩惱中解脫,首先要伏斷由煩惱引<BR>生的惡行,斷除煩惱所發起的惡行,從而成辦增上生。由此讓止觀雙運之三摩地,未生生起、已生<BR>增長。像這樣有目的又有正確計畫的,斷除殺生之作為,就會具有佛法的內涵。 </P><P>&nbsp;</P><P>修習佛法的扼要在於厭離煩惱 </P><P>因此所謂的佛法,主要是觀煩惱為敵,觀煩惱之過失。由於觀煩惱為敵為佛法之扼要,因此而說「願<BR>消三障諸煩惱」。 </P><P>&nbsp;</P><P>煩惱的分類 </P><P>煩惱中,貪瞋痴為三根本煩惱。此外還有三毒所生的我慢嫉妒等諸煩惱,總之三有之根本煩惱有六,</P><P> <BR>若將六根本煩惱中的「見」區分開來,就會有十種根本煩惱。此外,還有如隨煩惱等許多煩惱。 </P><P>&nbsp;</P><P>為遠離煩惱引生的過患,要認識煩惱 </P><P>總而言之,為求解脫,我們每天發願,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煩惱,像貪瞋等等的煩惱。若視為與<BR>一般感受無異,如苦樂的感受是一般無關善與惡,苦樂受本身並不屬於過失。但緣苦樂而去領受造<BR>作才會生過失,苦受及樂受都不是過失,是吧!同樣,我們把煩惱視為類似苦樂的一般感受,對它<BR>我們並不在意。煩惱雖有重過,我們卻毫不在意,這是我們最大的過失,一直把煩惱當做內心的一<BR>部份。身為佛教徒,這是不對的。要認識煩惱,認識煩惱指得並不只是認識,典籍中講的煩惱之定<BR>義分類等,講認識是要能認出自心的煩惱,從而要把它看成敵人。 </P><P>&nbsp;</P><P>初學者雖無法一時斷盡所有煩惱,但至少要不欲取之 </P><P>在我們初學的階段,要斷細微的煩惱,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對粗分的煩惱要儘量不欲取,我們會<BR>生煩惱,也會被煩惱動搖,但對煩惱生起不想著取的心很重要。只要是實踐佛法者,就必須不欲取<BR>煩惱,煩惱生起時,要有「哈!煩惱來了哦!」、「敵人來了哦!」的警覺。雖然現在敵不過壓伏不<BR>了它,但至少要有這樣的態度立場。 </P><P>&nbsp;</P><P>為厭離煩惱,需先觀察煩惱的過失 </P><P>既然要不欲取煩惱,就要看到煩惱的所有過失,清楚看見其過失。 </P><P>(1)能引今生來世的苦 </P><P>講煩惱過失,暫且不論所帶來來世之苦的這方面,僅以今生而言,比如當自己很輕鬆適意,類似寧<BR>靜輕安的狀態下,聽到了壞消息時,馬上會擔心。 </P><P>(2)瞋心無間地引來憂惱 </P><P>若由此起瞋,當下心就變得很憂惱,剛才輕鬆的心情,即從根本消失。 </P><P>(3)連帶影響身體健康 </P><P>若持續憂惱的心不斷令其增強,就會有類似背脊僵住,氣息不順等生理反應,由此睡不著,慢慢的<BR>對食物也不感興趣,由此對自己的身體也確實有害。 </P><P>(4)失去諸莊嚴與眷屬 </P><P>自己非常生氣的那一天,自己的親朋好友們不但不快樂,也不會想接近自己,自己不快樂導致朋友<BR>也不開心,最後變成類似自己隻身一人,總之有這害處吧! </P><P>(5)貪心讓心擾亂、心不安穩 </P><P>同樣若生貪著,既會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一心懸念著所希求的事,由此睡不著、佳餚也索然<BR>無味,甚至最後會想,要不要自殺呢,既然不能盡如所願,所願不成時又會氣惱。 </P><P>(6)貪的擾亂力與影響力,會資助瞋心的增長 </P><P>以暫時的力道而言,瞋比較惡,比較有破壞性;欲愛的擾亂性比較高,雖然看似是擾亂,不見得有<BR>爆發的破壞力;但欲貪越大,瞋心也會隨之變大,會提供很大的生瞋的空間。因此貪與瞋像是背黏<BR>著背,如此而觀察貪瞋的影響,現前生起強大貪瞋之時,現前有貪瞋的人,其當下就很難快樂,心<BR>會顯得很不寂靜。 </P><P>(7)煩惱能讓心極不寂靜 </P><P>因此煩惱的定義是讓心極為不寂靜者,好,知道它的過失是非常重要。 </P><P> <BR>(8)觀察一切所能見的現象,貪欲是造成一切過失的最大因素 </P><P>因此,透過世界人類的歷史,同樣以觀察動物之習性,例如平常相處友好的動物,在看到食物之時<BR>生起了貪心,由此過失而打架,此外生起欲念時也會打架,類似的情形層出不窮,沒有現前有力的<BR>貪瞋前,大家都能保持輕鬆適意。 </P><P>(9)欲求愈大,引發的煩惱與麻煩也愈多 </P><P>而人類特質要比動物更壞,名利等都能令我們生起貪心,並不只是為了暫時的吃喝而已,因為人有<BR>太多的需求,很容易對此生貪與瞋,這些是煩惱的過失,這世界上,從有人類到現在,像這樣去探<BR>究時,大多數的麻煩,都是來自於內在的煩惱,就可顯而易見了,只要心不調伏,商人也好、政治<BR>家也好,甚至修行人,乃至於上師,總之,只要不能對治煩惱,心被煩惱所控制,那麼天天都會有<BR>麻煩,不但會傷害別人,自己最終也將被別人看不起。 </P><P>(10)歸結佛教主張要認識並斷除煩惱 </P><P>要這樣看待佛教典籍講的煩惱,一切過失都是煩惱造作的,煩惱是過失的根源,這是非常明顯的道<BR>理。 </P><P>&nbsp;</P><P>要斷煩惱即要調心 </P><P>那麼,要怎麼斷這些煩惱,煩惱既然是一種內心的過失,由於它是內心之過失,因此也要訓練內心,<BR>產生能斷除煩惱的功德。 </P><P>&nbsp;</P><P>根本調心之法在於開發本具的智慧 </P><P>因此主要的根本煩惱,如前面多次多次提到,是顛倒執著的心。因此,反過來要能了知真實義,透<BR>過正確了解真實義,而來斷除顛倒執;也就是斷除執煩惱的顛倒心,讓顛倒心的力量減少,漸漸、<BR>漸漸的讓它消失殆盡,因此說「願得智慧真明了」。 </P><P>&nbsp;</P><P>智慧有多門,但能正對調心之法的只有真實慧 </P><P>智慧可分善巧五明之世俗慧,與通達真實之勝義慧,以及能利益有情之利生慧等。許多層次之慧,<BR>現在所講的這個「真明了」,如由於諸法見真妄,由諸法自性有之心所見的世俗諦,及現見真實之智,<BR>所觀見的法性勝義諦兩種。因此,此真明了之真可解釋為法性。 </P><P>&nbsp;</P><P>為斷煩惱種子而發願要生真如智 </P><P>希願此了解法性真如的心,凡未生者能生起、已生起者恆得增長。 </P><P>&nbsp;</P><P>生起真實慧要先滅除其違緣-四種顛倒心 </P><P>如何能生起此通達空性的真如智慧?首先就要滅除這四種顛倒心,執取無常是常、執非樂為樂、執<BR>不淨為淨、執無我為我。這些顛倒心能立即引生許多的苦,由於它們而跨出了煩惱的第一步。 </P><P>&nbsp;</P><P>認識四顛倒的必要 </P><P>因此為了斷除這些顛倒執,首先要以事實去認識,無常真的是無常、苦性是真的苦、不淨實在是不<BR>淨、無我實在無任何常我的自性。 </P><P>&nbsp;</P><P> <BR>僅止於此還不應喜足,更要認識細分的無我 </P><P>這僅是粗分的無我,所謂粗分的無我,是講無獨立自主的我,對治顛倒要先生起通達粗分無我之無<BR>我慧。有了對粗分的認識,再生起細分究竟無我之無我慧,是要這樣滅除煩惱的。 </P><P>&nbsp;</P><P>成就遍智意謂二障盡斷 </P><P>要以無我慧或以寂滅煩惱的涅槃境為目標,或說此二無別,以斷除二障的無住處涅槃為希求境。總<BR>之,為了息滅煩惱,要以解脫及一切遍智做為目標。 </P><P>&nbsp;</P><P>為成就最終的解脫,希望一切內外粗細的障礙品罄盡無餘 </P><P>輾碎四魔等障礙品,煩惱魔、死主魔、蘊魔、天魔等;亦有觀待煩惱障及所知障的四魔,這是粗細<BR>有別的外內四魔,天魔等指外在的障礙者,煩惱及所知障是內在的障礙者;其他如惡知識惡友,也<BR>屬於障礙品。總之,凡能障礙解脫及成佛的逆緣,外緣也好、內緣也罷 或是密緣,所有內外密等分<BR>別戲論的障礙,為了解脫,希願這些所有障礙都能息滅。 </P><P>&nbsp;</P><P>菩薩恆發大心,恆行難行,恆受一切學處,以此能圓滿成佛資糧,故發世世常行菩薩道之願直至成<BR>佛 </P><P>「世世常行菩薩道」,此講能戰勝四魔之佛子。過去舊譯為菩薩,菩薩稱為佛之子。我們希願能行持<BR>隨順於佛果的菩薩行,不是剎那電閃般的,而是希願能夠恆常行持。一種希望盡虛空邊際的有情都<BR>能成就,完全斷除煩惱及其習氣的,無住處涅槃的廣大發心。何時生起此心,何時即成為佛子菩薩,<BR>堪稱為佛子,以此發心所攝持的一切身語等舉動,都會變成廣大的菩薩行。因此 所謂生起菩提心<BR>的菩薩,不行利己行,不只是想著自己,而是為了究竟利益虛空有情,生起希求遍智之心。為成就<BR>如此的廣大願,而常行能斷盡一切粗細障礙的佛子行。 </P><P>&nbsp;</P><P>這就是你們日常所唸誦的回向文文義,其發心所緣或所求等等,非常廣大不可思議,而平時您們發<BR>願時音律也非常的優美,很能震懾撼動我們的內心,非常地好,發願時同時,思惟以上的內容而來<BR>發願,是非常重要的。 </P><P>&nbsp;</P><P> <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心经讲义jiawa尊者

<P>pdf版下载</P><P>&nbsp;</P><P>&nbsp;</P><A TARGET=_blank HREF=attachments/bbsxp/2007-8/2007823202525.rar><img border=0 src=images/affix.gif>法王心经讲义.rar</A>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8-2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8-24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心经讲义jiawa尊者

同上。
发表于 2009-1-7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至尊上师三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0:55 , Processed in 0.04589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