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57|回复: 11

上师与福德资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tin 菩萨说:"您知道為什麼小乘見道要分見道無間道(正在斷除) 見道解脫道(已經斷除) (以上兩種都屬入定的狀況) 還有見道後得道嗎(出定) 因為福報不夠的時候 現證性空的智慧 再怎樣去持續 也無法破除更深一層的煩惱 所以 必須要出定後 以戒定慧 廣集資糧 '</FONT></P><P><FONT size=4>我想起了古代的事情,舍利弗听了马胜比丘的说法,马上见谛,得到初果,后来佛给舍利弗舅舅说法,他在旁听,一下证得阿罗汉.讲的法都是同样内容,讲的人不一样,得的结果不同.</FONT></P><P><FONT size=4>当然证空性是智慧分,行者的智慧不同证得不同,如舍利弗听了一次证得空性,目建莲听了三遍才证德空性.</FONT></P><P><FONT size=4>后来舍利弗证德阿罗汉,那时因为上师是佛.</FONT></P><P><FONT size=4>这是不是说明依止圆满证德的上师易于圆满福德资粮,替代长期的修行戒定慧 廣集資糧 </FONT></P>
发表于 2006-7-1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师与福德资粮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bmdj</B> 发表于 <I>2006-7-16 9:02:30</I> :<BR><P><P><FONT size=4></FONT></P><FONT size=4>这是不是说明依止圆满证德的上师易于圆满福德资粮,替代长期的修行戒定慧 廣集資糧 </FONT><P></P><HR></BLOCKQUOTE><P><FONT size=4>我相信 上師的依止 對於廣集資糧是有絕對的幫助 但其幫助 主要來自弟子的心態 次要來自上師本身 以及業緣的關係&nbsp;</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4>還有拜託拜託啦</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4>吾還真不是菩薩 </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4>如果這樣叫的話 </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4>我的壓力真好大 </FONT></P><P align=center><FONT size=4>可否換個新詞啊</FONT></P><P><FONT size=4>師弟敬上</FONT></P><p>[此帖子已被 tin 在 2006-7-16 9:21:0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6-7-1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上师与福德资粮

<P><FONT color=#0000ff size=5>tin 菩萨:</FONT></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FONT color=#0000ff size=4> 过谦了!</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您又是提点我们菩提心的重要性,又是步步为营诱导我们学习空性,这不是菩萨行,是什么呢?&nbsp; 至少是发起了世俗相似菩提心的资粮道菩萨,这是应公认的吧,当然更可能是早已证悟了胜义菩提心的地上菩萨呢!</FONT></P><P><FONT color=#0000ff size=4>&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峰 合南</FONT></P><p>[此帖子已被 海峰 在 2006-7-16 10:36:45 编辑过]
发表于 2006-7-1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上师与福德资粮

有人叫自己是菩萨好呀!太虚大师就喜欢别人叫他菩萨。如果不想让别人叫自己是菩萨,有退失菩萨心之嫌哟。<BR>
发表于 2006-7-16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上师与福德资粮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思者</B> 发表于 <I>2006-7-16 10:49:42</I> :<BR>如果不想让别人叫自己是菩萨,有退失菩萨心之嫌哟。<BR><HR></BLOCKQUOTE><P><FONT size=4>既然還未生起菩提心 何來的退失之嫌......</FONT></P><P><FONT size=4>您們講得越多</FONT></P><P><FONT size=4>我頭低得越下 </FONT></P><P><FONT size=4>懺悔懺悔 還望諸兄們以平常心對待 這樣才能激烈討論 莫讓小弟難堪啊</FONT></P><P><FONT size=4>師弟敬上</FONT></P><p>[此帖子已被 tin 在 2006-7-16 11:14:17 编辑过]
发表于 2006-7-1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师与福德资粮

<P>ㄏㄏ!</P>
发表于 2006-7-16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师与福德资粮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 <HR>原文由 <B>bmdj</B> 发表于 <I>2006-7-16 9:02:30</I> :<BR><P><FONT size=4>tin 菩萨说:"您知道為什麼小乘見道要分見道無間道(正在斷除) 見道解脫道(已經斷除) (以上兩種都屬入定的狀況) 還有見道後得道嗎(出定) 因為福報不夠的時候 現證性空的智慧 再怎樣去持續 也無法破除更深一層的煩惱 所以 必須要出定後 以戒定慧 廣集資糧 '</FONT></P><P><FONT size=4>我想起了古代的事情,舍利弗听了马胜比丘的说法,马上见谛,得到初果,后来佛给舍利弗舅舅说法,他在旁听,一下证得阿罗汉.讲的法都是同样内容,讲的人不一样,得的结果不同.</FONT></P><P><FONT size=4>当然证空性是智慧分,行者的智慧不同证得不同,如舍利弗听了一次证得空性,目建莲听了三遍才证德空性.</FONT></P><P><FONT size=4>后来舍利弗证德阿罗汉,那时因为上师是佛.</FONT></P><P><FONT size=4>这是不是说明依止圆满证德的上师易于圆满福德资粮,替代长期的修行戒定慧 廣集資糧 </FONT></P><P><HR><P></P><P><FONT size=4>“依止圆满证德的上师易于圆满福德资粮,替代长期的修行戒定慧 廣集資糧” </FONT></P><P><FONT size=4>依止和承事上师易于圆满福德资粮,这个我同意。而且这位上师,未必就需要示现为具有“圆满证德”。</FONT></P><P><FONT size=4>但“替代长期的修行戒定慧”,这就不大同意了。</FONT></P><P><FONT size=4>有很典型的例子:阿难尊者长期亲密地承事佛,但证果却在佛示寂后,比很多大比丘都晚。</FONT></P><P><FONT size=4>从成佛的道理上说,成佛需要福慧二资都圆满,福德资粮圆满成就佛的报身,智慧资粮圆满成就佛的法身</FONT></P><P><FONT size=4>这本身即是二重因果。</FONT><FONT size=4>当然,福慧资粮也许能相资相长,但作为各自亲因缘,恐怕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吧。</FONT></P><P><FONT size=4>如果仅从证悟空性获得解脱来说,那么智慧是其亲因或者主因(见龙树菩萨的宝鬘论)。但增长智慧又必从闻思修入手,而非仅仅</FONT><FONT size=4>亲近承事师长积累福德资粮就可以了。更何况,依师的关键,恐怕还是在于依师闻法,如理思择......,努力成就闻思修三种智慧。</FONT></P><P><FONT size=4>所以,我的结论是,“依止圆满证德的上师”或许“易于圆满福德资粮”,但不能“替代长期的修行戒定慧”;依师的核心,离不开“依法”。</FONT></P><P><FONT size=4>以上请tin老大及bmdj大德指教。</FONT></P><P><FONT size=4>另外,想请教tin老大一个问题,我记得嘉瓦尊者在开示“视师如佛”教授的时候,曾经提到这一教授其实跟密法(无上密法)的特殊修行方式有关,而不一定是无条件普适的。您能否就这方面谈谈?</FONT></P></BLOCKQUOTE>
发表于 2006-7-16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上师与福德资粮

<BLOCKQUOTE><FONT size=4><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烦恼敌</B> 发表于 <I>2006-7-16 11:28:29</I> :<BR></FONT><BLOCKQUOTE><P><FONT size=4>另外,想请教tin老大一个问题,我记得嘉瓦尊者在开示“视师如佛”教授的时候,曾经提到这一教授其实跟密法(无上密法)的特殊修行方式有关,而不一定是无条件普适的。您能否就这方面谈谈?</FONT></P></BLOCKQUOTE><FONT size=4><HR></FONT></BLOCKQUOTE><P><FONT size=4>依止上師的態度有很多種 一般而言 如視師為菩薩 或是明知是凡夫但卻因為菩提心的教授 卻視為主要上師等&nbsp;所以 依止上師不一定要做到視師如佛 </FONT></P><P><FONT size=4>夏瓦仁波切說的意思是說 整個成佛的道次 並需要把菩提道廣論及密宗道次第 兩本合著學習才能了解&nbsp;</FONT></P><P><FONT size=4>所以宗大師在依止上師的時候 為什麼以視師如佛來說明呢 就是為了將來能夠順利進入密乘 而且密乘的成就又跟上師瑜珈有關 所以未來將來進入密法 其基礎---視師如佛則非常重要 </FONT></P><P><FONT size=4>至於為什麼視師如佛能夠快速累積資糧的部分 有關密法 就不多談了 暫時保留吧</FONT></P><P><FONT size=4>師弟敬上</FONT></P>
发表于 2006-7-16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上师与福德资粮

<BLOCKQUOTE><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tin</B> 发表于 <I>2006-7-16 13:27:50</I> :<BR><BLOCKQUOTE><FONT size=4><STRONG>引用</STRONG>:<HR>原文由 <B>烦恼敌</B> 发表于 <I>2006-7-16 11:28:29</I> :<BR></FONT><BLOCKQUOTE><P><FONT size=4>另外,想请教tin老大一个问题,我记得嘉瓦尊者在开示“视师如佛”教授的时候,曾经提到这一教授其实跟密法(无上密法)的特殊修行方式有关,而不一定是无条件普适的。您能否就这方面谈谈?</FONT></P></BLOCKQUOTE><FONT size=4><HR></FONT></BLOCKQUOTE><P><FONT size=4>依止上師的態度有很多種 一般而言 如視師為菩薩 或是明知是凡夫但卻因為菩提心的教授 卻視為主要上師等&nbsp;所以 依止上師不一定要做到視師如佛 </FONT></P><P><FONT size=4>夏瓦仁波切說的意思是說 整個成佛的道次 並需要把菩提道廣論及密宗道次第 兩本合著學習才能了解&nbsp;</FONT></P><P><FONT size=4>所以宗大師在依止上師的時候 為什麼以視師如佛來說明呢 就是為了將來能夠順利進入密乘 而且密乘的成就又跟上師瑜珈有關 所以未來將來進入密法 其基礎---視師如佛則非常重要 </FONT></P><P><FONT size=4>至於為什麼視師如佛能夠快速累積資糧的部分 有關密法 就不多談了 暫時保留吧</FONT></P><P><FONT size=4>師弟敬上</FONT></P><P><HR></P><P>赞叹。</P><P>虽然我道次第学得不好,而且基本上是个“密盲”,但您说的“<FONT size=4>整個成佛的道次 並需要把菩提道廣論及密宗道次第 兩本合著學習才能了解&nbsp;</FONT>”这一点,我非常赞同。不仅如此,记得有善知识还强调过,道次第是一个整体,就好像一张完整的桌子,一个角动了,其他各个角也要(会)跟着动起来。因此,在道次第修学的过程中,对教法的整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甚至能够融会贯通,就显得非常必要。</P><P>而且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似乎能够理解强调尽早串习菩提心的重要性。因为从整体的角度讲,菩提心就是中下士道法类的目的性指向所在。如果没有这这样一个导向,那么中下士道就未必是“共”的。其实学“空性”何尝不是如此.......</P><P>请多指教。</P></BLOCKQUOTE>
发表于 2006-7-1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师与福德资粮

<P><FONT size=4>讚嘆讚嘆 </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尤其是您的這句 记得有善知识还强调过,道次第是一个整体,就好像一张完整的桌子,一个角动了,其他各个角也要(会)跟着动起来。因此,在道次第修学的过程中,对教法的整体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甚至能够融会贯通,就显得非常必要。</FONT></P><P><FONT color=#ff0000 size=4>而且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似乎能够理解强调尽早串习菩提心的重要性。因为从整体的角度讲,菩提心就是中下士道法类的目的性指向所在。如果没有这这样一个导向,那么中下士道就未必是“共”的。其实学“空性”何尝不是如此.......</FONT></P><P><FONT size=4>師弟欽佩</FONT></P>
发表于 2006-7-16 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上师与福德资粮

<P><FONT size=4>廣論裡面有這麼一句 <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新細明體; mso-asci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hans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bidi-font-family: &#39;Times New Roman&#39;; mso-font-kerning: 1.0pt;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fareast-language: ZH-TW; mso-bidi-language: AR-SA"><FONT color=#006400><FONT size=5>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FONT>」</FONT></SPAN>就像拉住桌布的一角 其他三角就會被扯</FONT></P><P><FONT size=4>師弟敬上</FONT></P>
发表于 2006-7-1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9 12:31 , Processed in 0.0331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