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威德无界 于 2016-7-27 13:32 编辑
西藏的文化、醫學、宗教具有某些特質,這些特質對於如何將目前逐漸趨向混亂的世界,導向和平與安樂,能有所助益。 各位於展覽會場所觀看佛像、唐卡、法器,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大都屬於藏傳佛教金剛乘(密乘)的文物,這些文物具有深刻的內涵,並不僅止於表象所呈現的意義;若能將這些內涵,運用於日常生活之中,定能產生極大的助益,各位對於藏傳佛教金剛乘的教法具有濃厚的興趣,此次演講亦將著重探討藏傳佛教金剛乘的部份。 金剛乘的佛法是從印度傳入西藏,與大乘佛法是一體的,並非獨立於大乘佛法之外,自成一修持體系;在修持的過程中,若能交互運用波羅密多乘(因乘)與金剛乘(果乘)的方法,特別是修持金剛乘的教法,對於將來欲證得佛陀的果位,具有較為迅速的方法。 修持金剛乘與波羅密多乘(大乘、顯教)教法的目的,均是為了證得圓滿的佛果;成佛的目的,是為了能使自己與一切有情眾生,均能遠離輪迴的痛苦,證得解脫成佛的究竟安樂;因此,修持金剛乘的教法,若是沒有顯教所強調的出離心、菩提心與空性正見慧為基礎,將不可能證得圓滿的佛果。 佛陀依眾生根器、因緣的不同,以各種善巧的方法度化眾生,得到不同的結果----對於只想自己從輪迴中得到出離、解脫的人,佛陀以小乘佛法教化之;對於將他人的利益置於自己之上,欲使自他一切有情,均能從輪迴中得到出離解脫的利根眾生,佛陀以大乘佛法教導之;既然吾輩自詡為大乘佛教徒,更應當時時懷著慈悲、溫柔之心,視他人的利益遠重於自己的利益,此為大乘佛教徒應有之作為,且亦唯有如此,方能成就圓滿的佛果。 為何我們不能恆常以慈悲心待人呢?此皆源於從無始以來,即伴隨著我們,強烈貪愛自我利益的「愛我執」;受到「愛我執」的影響,使我們無法將他人的利益置於自己之上;不能常以慈悲、溫柔之心待人,讓他人獲得安樂;因此,欲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令一切眾生均能得到安樂、解脫,就必須設法對治愛我執,並加以去除,時常懷著利益他人的心,專注、用心地實踐;藉助密法的修持,能使行者迅速成就佛果的根源,亦是以此希求有情眾生均能快速得到安樂、解脫的悲願,促使密乘行者能迅速證得佛陀的果位,此「為利眾生而成佛」的精神,為密乘教法的根本。 為使自己能從輪輪迴中出離、解脫,必須修持出離心;為利益自他一切有情,需修持菩提心、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萬行之菩薩行;惟若僅具足此二者,仍無法證得圓滿的佛果,尚需以出離心與菩提心修持的基礎,證悟空性正見慧;唯有證悟空性,方能將心續中之煩惱、我執淨除;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三者,為顯教教法的根本,亦為入於金剛乘教法的基礎。 以下,將就波羅密多乘(顯教或因乘)與金剛乘(密乘或果乘)的異同,略做探討:修持波羅密多乘與金剛乘教法的目的,均是為求證得圓滿的佛果;佛陀的果位,是指斷盡一切過患、成就一切功德的圓滿果位;欲斷盡一切過患、成就一切圓滿功德,必須具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慧;波羅密多乘與金剛乘對於空性的見解、所生起的菩提心、所行六度萬行的菩薩行,均是相同、一致的;成就佛陀果位的目的,並非只追求一己之解脫,而是為了使利益有情眾生,讓所有眾生均能從輪迴中解脫,得到究竟的安樂,乃至證得圓滿佛果;此目標為顯、密二乘極為重要之共通點;同時,因為所追求的目標一致,故對於如何成辦利益有情眾生之方法?我們必須深入加以探究。 佛陀具足圓滿的法身與色身,色身可分為報身、化身二者;欲證得圓滿法身,需修持空性正見慧,圓滿智慧資糧,方能獲得;欲證得圓滿色身,需修持六度萬行之菩薩行,圓滿福德資糧,方能證得;因此,欲證得圓滿佛果,需空性與方便二者並重,累積圓滿的智慧、福德資糧,方能達到目的,二者缺一不可。 小乘、大乘與金剛乘佛法均承許無我之空性,對於空性的見解與累積智慧資糧的認知,並無相異之處;其差別在於方便行與累積福德資糧的方法上,小乘佛法僅止於追求自己的解脫,並依此目的生起出離心;大乘佛法的目標,在於使自他一切有情,均能得到解脫、證得究竟的安樂;因此,大乘佛法除了致力於證得圓滿法身之外,尚需具足圓滿之色身,唯有如此,方能應各種不同眾生的需求,示現種種相,度脫沈淪於輪迴苦趣之眾生;此「為利眾生而成佛」之發心,為小乘與大乘佛法迥異之處。 關於如何證得佛陀圓滿的法身?在顯教中,以修持諸法無自性的「空性」,成辦終究證得佛陀圓滿法身的因;但對於如何成就佛陀圓滿的色身?則沒有明確的方法;顯教以發起菩提心、行六度萬行菩薩行,累積福德資糧,成辦將來證得佛陀圓滿色身的因;卻沒有如金剛乘之「自觀本尊」----觀自己為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之本尊,進而成就佛陀的圓滿色身之方法,此為金剛乘修持方便法門、累積福德資糧特殊之方法,亦為金剛乘教法之特點與顯、密二乘差別之處。 佛陀的法身與色身是一體無二、不可分別的,藉由空性與方便雙運,累積圓滿的智慧與福德資糧,從空性智慧之中,為度化各種不同根器、因緣的有情眾生,而示現種種不同之色身;所示現之色身雖有差別,然均源自斷盡一切惑之空性,因此,就佛陀圓滿的果位而言,佛的方便與智慧、色身與法身均是無二無別之本體;是故,眾生從「基、道、果」之「基位」開始修持,逐步於心續中,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悟;密乘的瑜珈行者,為求能證悟佛陀圓滿的法身與色身,必須安住於諸法的真實性----空性之中,精進地修持,方能證得佛的法身;並自觀為本尊或佛陀的形象,期能證得具足「三十二種妙相、八十種隨好」的圓滿色身;修持空性與自觀本尊,為證得佛陀法身與色身相隨順之因,在「道位」的修持時,唯有兩者並重,同時修持智慧與方便,不可偏廢,方能成就圓滿的佛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