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78|回复: 113

(转帖)如性法师与甘丹赤巴有关依教奉行之释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對 甘丹赤巴 日宗仁波切 開示 入菩薩行論釋 之釋疑(2-1)
釋疑:如性法師
時間:2012年4月19日 (下午)大悲精舍

摘錄如下  -  即摘有關 "依教奉行" 之釋疑部份   

     因為  這裡面有許多內涵  堪作我們在依師或依教奉行上  應好好冷靜思維的法要故特此摘記   


    (日宗)仁波切他 最近針對這個問題所提出的看法。
     提到了傳承,傳承當然是由上師傳給弟子,所以以一位弟子的角度來說,他是必須要依止傳承上師,所以會提到「依師」。
     談到了「依師」,有四個字很重要,「依教奉行」。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每一個人對於這四個字的解釋方式可能都不同。
     有一些人認為的「依教奉行」是「百依百順型」,上師說一就是一,上師說二就是二,如果上師說一加一等於三,那我也認了!是吧?
     在座有很多人已經點頭了,如果上師說一加一等於三,你也默認的話,你就是屬於「百依百順型」。我沒有說這個不好啊!不要誤會我的意思。

      另外一種,選擇性的依教奉行。當上師說了一段話,你認為這一段話合理,你就去做;你覺得這段話不合理,你就不去做,這是選擇性的依教奉行。

      所以同樣的四個字,每一個人解釋的方式 並不相同。但提到了這一點,
最近在某一個場合,有兩位法師來見仁波切,這時仁波切就提到了,阿底峽尊者跟金洲大師的公案,
他說:阿底峽尊者當初去依止金洲大師的時候,他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要求得菩提心教授的傳承;但是從見解的角度而言,阿底峽尊者是中觀應成派的見解,而金洲大師是唯識宗的見解,所以以見的角度來說  阿底峽的見解是比較高、比較圓滿的;而金洲大師的見解,從某種角度而言  是違反正理的。而這段公案,在各位平常所閱讀的《廣論》,或者是《略論》當中,應該都有看到這段公案。
        但是仁波切更進一步的提到,雖然他們所持的見解不同,但是阿底峽他  還是如此的恭敬金洲大師,因為最主要他要去求的教授是菩提心的教授。

       但是他們彼此時常做一件事情,阿底峽尊者時常會跟金洲大師講中觀應成派的正見  有多麼殊勝,希望金洲大師能夠換一種正見來學習。
       阿底峽尊者是弟子,金洲大師是上師,所以阿底峽尊者會去跟金洲大師說,唯識宗有哪些過失,違反了哪些正理,所以中觀應成派的見解 才是最殊勝、最圓滿的。
       而金洲大師他也時常跟阿底峽尊者說,唯識宗才是最圓滿的,中觀應成派的見解,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 要運用的時候是會有困難的,金洲大師會這樣提到,他們彼此都互相不斷的介紹自己的正見有多麼的好,但是到最後彼此都沒有辦法說服對方,......

        有一天,我也跟仁波切談論到這個問題,
我問他:「您覺得『依教奉行』這四個字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 或許當初問的時候 太突然,所以仁波切他稍微的頓了一下,
我就說:「您之前有提到兩個公案」,我就把這兩個公案稍微的點了一下,他就說:「對!」
我問他說:「您認為這兩個人,他有沒有依教奉行?」
他說:「當然有」。
我說:「那您怎麼解釋『依教奉行』這四個字,明明公案中的兩位弟子,他都沒有按照上師的指示去做,您怎麼解釋『依教奉行』這四個字。」
他說:「所謂的『依教奉行』,是你自己本身必須要透由正理,去觀察上師所講的這段話,是否是正確的,當你透由正理去觀察,而發現上師所講的這段話是正確的話,你就必須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
但如果你發現上師的這段話,是違背正理的,這時你就不應該按照上師的指示去做;

但是你的內心  當中要如何的作意?上師之所以會這麼做,應該是他們有某種特殊的原因而不是:「這段話是我上師講的,所以是對的」,應該不是這樣的思考邏輯吧!

        現在我們很多的人,遇到相同的問題時,都欠缺 中間的 這個思維模式,而會以跳躍的方式來思維。
       會認為上師講了一段話,不管你有沒有聽懂,不管你對這段話有沒有質疑,不管你透由正理去推論之後,你認為這段話到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不管!反正這段話是上師講的,只要是上師講的都是對的!

       所以   我們欠缺了  透由正理來觀察的機會,我們也欠缺了當我們聽不懂,或者是有質疑、不了解的時候,再一次的跟上師溝通的機會,這些機會我們都喪失了,因為我們覺得反正都是對的,我只要按照上師的指示去做就好,不要想太多!

所以   這時候這樣的思維,是賭博性的思維(
這是我的用詞)。
如果你賭對了,算你運氣好,如果你賭的那段話 剛好是賭錯的,那很抱歉!
這就像依止上師是一樣的,在不加觀察的情況下,如果你沒有仔細的去揀擇上師  是否具備有道次當中所說的十種德相,而去依止,運氣好你能夠依止到一位具足十種德相的上師;但是運氣不好,很抱歉!你的法身慧命,可能從此斷送在你自己的手中,這也不需要我多說吧!

      所以從這兩個公案裡面,我們可以再次的去思維,「依教奉行」的這四個字。

      後來  仁波切他提到:「如果什麼話,都是以上師作為標準的話,那我們每一個人的上師,推溯到最後應該推溯到誰?推溯到佛。佛是我們每一個佛弟子的上師,那難道說佛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正確的嗎?

      這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如果佛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正確的,佛在三轉法輪的時候有提到:遍計執是無自相,依他起 跟圓滿實(圓成實) 是有自相的道理,這個道理 以中觀應成的角度而言是不正確的。中觀應成的角度,他認為一切的法都是沒有自相,

        縱使你唯識宗認為遍計執是無自相的,以應成的角度而言,他也不承許唯識宗所謂的遍計執是無自相的,為什麼?

        表面上雖然說是無自相,但是唯識宗他所安立的遍計執是無自相,是遍計執在有自性、有自方的情況下,他認為這樣的法透由分別心去安立 所以是無自相的。

         雖然表面都是無自相,但是他所提出無自相的觀點,跟中觀應成派的觀點是截然不同。
中觀應成派的觀點,是在無自性、無自方的情況下,透由分別心的力量去安立境界,而成立了無自相的道理。

         所以  以中觀應成的角度,佛在三轉法輪所說的《解深密經》,是沒有辦法「隨言取義」,也就是沒有辦法按照字面的意思來作解釋,所以他是違反正理的,
        他透由正觀應成派的正理,是能夠將《解深密經》當中的原文推翻掉的。


       看你用什麼樣的方式 是解釋錯誤的這兩個字。
        但是千萬不能夠以,這一本經是佛說的,所以它所講的內容都跟正理是相吻合的,不能夠用這個角度來思維,

         我們現今所謂的「依教奉行」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佛祂自己也講得很清楚,「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鍊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佛告訴周邊的比丘以及智者們,你們應該仔細的觀察思維我所說的每一句話,就如同一位鍊金的師傅,他想要看看手上所拿的金是否是純金,這時候必須要藉由火燒、刀割、甚至是不斷的去磨練它,才能夠測驗出這個黃金它的純度到底是有多純;

      相同的,你們不要因為我是佛,是你們的上師,所以我所說的任何一句話,你們都當成是正確的,「信受非唯敬」,不能夠只以我是你們的上師,你就完全相信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最終你還是必須要藉由自己的智慧去思維,這或許才是我們平常所謂「依法不依人」的道理吧!

  但是後來我就問仁波切說:「因為兩個公案裡面的主角,不管是種敦巴或者阿底峽,他們兩個都是充滿智慧的大成就者,所以他們可以藉由正理來分析判斷,他們上師所講的內涵,是不是與正理相違的。
     但現今的我們,很多的人他自認為我自己根本不具備智慧 來分析上師所講的話,所以只能夠百依百順。」

     但這時候仁波切他的問答:「縱使在當下你沒有辦法藉由自己本身的智慧,或者是透由正理來觀察上師所說的話正確與否,但如果你心中對於這句話是有保留的,或者有懷疑的,或者是你認為聽
起來怪怪的,這時你就必須要打一個問號,而更進一步的有機會去詢問上師,或者是跟上師溝通,透由不斷的溝通,你就能夠慢慢了解上師為什麼說這句話。

     千萬不能夠以他是我的上師,所以我聽不懂也沒關係,他說一就是一,他說二就是二,他說一加一等於三,一加一就是等於三。這怎麼可以?這當然不可以。如果一加一等於三的話,不就天下大亂了嗎?

     所以如果你有懷疑,你覺得這段話  是需要暫時保留的,或者是它違反了  你當初看了某一部經  當中的某一句話,這時就應該保留它,而不應該以這段話是上師說的,所以就完全的接受它,這兩種是完全不同的態度。

      這也是不要說各位,這也是很多學佛的佛弟子 應該有的態度,不斷的提出問題。
      所以各位會說,如果我沒有機會發問怎麼辦?
如果沒有機會發問,就暫時保留它。而不要因為這是上師說的,這是仁波切說的,所以他說的都是對的。
       所以在這個地方 有一個相關的問題,先不把這個問題 唸出來,這個是末學跟仁波切之間的一個對話,提供各位作參考。


发表于 2016-4-22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密乘裡把上師當作真佛看待,是作為淨觀的一部分來實行,我不知道格魯派是怎麼解釋,在舊派稱為"大平等清淨"的見地。在這種背景底下是作為修行的方便,應該不會有矛盾。如果會有矛盾,那可能表示學習密乘的基礎還不夠吧?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4-2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所说的道理,不是和视师如佛相矛盾吗?
发表于 2016-4-2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4-21 18:24
文中所说的道理,不是和视师如佛相矛盾吗?

So,问题来了:您这里说的“佛”怎么定义?
发表于 2016-4-21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千萬不能夠以他是我的上師,所以我聽不懂也沒關係,他說一就是一,他說二就是二,他說一加一等於三,一加一就是等於三。這怎麼可以?這當然不可以。如果一加一等於三的話,不就天下大亂了嗎?
====================================
有道理。
发表于 2016-4-21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20:38 编辑

不能只說"依師"   而是要"如理依師"  
舉個例子:老師叫你去偷東西
照著老師的話去作的 只有"依師"   但沒有"如理依師"
覺得偷是不符合佛所說 而沒照著老師的話去作的 反而才是"如理依師"
..呵呵

謂於教授遵行無違,此是主要。本生論云﹕「報恩供養者,謂依教奉行。」設若須隨師教行者,若所依師引入非理及令作違三律儀事,如何行耶,毘奈耶經於此說云﹕「若說非法,應當遮止。」寶雲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故於所教,應不依行。不行非理者,本生論第十二品亦有明證,然亦不應以此諸理,遂於師所,不敬輕訾而毀謗等。如尊重五十頌云﹕「若以理不能,啟白不能理,」應善辭謝而不隨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4-2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21 19:31
So,问题来了:您这里说的“佛”怎么定义?

佛还能怎么定义呢?正等正觉 正遍知者呀
绝对不会犯错的
发表于 2016-4-21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4-21 20:43
佛还能怎么定义呢?正等正觉 正遍知者呀
绝对不会犯错的

这么自信?那好,我问你,你看待您的师长,他是正等正觉,正遍知吗?或者说,你从师长的什么地方看出了正等正觉,正遍知?
我没挖坑,你直说。
发表于 2016-4-21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21:06 编辑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4-21 20:43
佛还能怎么定义呢?正等正觉 正遍知者呀
绝对不会犯错的

佛是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  三藐  三菩提)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4-2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草 发表于 2016-4-21 20:43
佛还能怎么定义呢?正等正觉 正遍知者呀
绝对不会犯错的

就算佛不會犯錯 難道不能對他說的話懷疑?..呵呵
佛陀自己給了我們實事求是的權利:「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 這是佛陀說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4-21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22:05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21 21:00
这么自信?那好,我问你,你看待您的师长,他是正等正觉,正遍知吗?或者说,你从师长的什么地方看出了正 ...

如果被他看出了老師是無上正等正覺 那就不用視師如佛啦? 就直接稱佛世尊就好了啊..呵呵
ps:所以要先看出師長是佛 然後才視師如佛 這不是很奇怪? 兒子不會跑去跟娘說:我要視妳如母 討挨罵嘛
但是 如果有一天 母親不在了 出現一位像母親那樣細心教導你照顧你 對你有極大恩惠的人 那自己是可以在內心將這位善人看作如同自己的母親般那樣 因為這位善人所作的就如同你親生母親所作的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4-2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22:48 编辑

所有現世來世諸福聚 能善成辦此因之根本
謂由勤於意樂及加行 如理依止示道善知識
知已縱遭命緣不捨離 如教修行供養令師喜

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
(蔣哲曲傑‧日宗仁波切講授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
這個偈頌最主要是要配合第一個科判,也就是「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的這個科判,這當中藏文版的原文有談到「因此」的這個字,所謂的「因此」,就是在這個之前,我們有提到「菩提道次第」的這本論它是具有三種的特色以及四種殊勝的特點,如此殊勝的一本論著如果想要修學的話,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善知識,因此在這個當中就有談到,既然想要修學如此殊勝的一本論著而成就圓滿的佛果的話,在這個之前,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一位具有証量的上師,所以這當中就有談到「所有現世來世諸福聚」,這當中「現世」的這個部分,譬如說,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食、衣等等的順緣以及我們現今有機會修學佛法而在內心所生起來的種種功德,甚至說,來生我們想要成辦的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佛果,這一切最主要的根本都是來自於善知識,因此,第二句話裡面就有談到「能善成辦此因之根本」,我們必須要能夠尋找一位具有德相之善知識,並且在尋獲這位善知識之後,要藉由「意樂」以及「加行」的方式如理的來做依止,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一位具量的上師,我們想要獲得的種種善果就能夠在此同時很順利而且很輕鬆的獲得,想反的,如果你沒有辦法依止一位具量的上師,想要獲得種種殊勝的善果,這是絕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因此,「依師軌理」這個部分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就有如同是如果我們想要蓋一棟高樓大廈的話,房子本身的基礎必須要相當的堅固,如果房子本身的基礎要是不堅固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達到我們內心當中想要達到的目標,相同的,我們在修學佛道的過程裡,我們不能很貿然的、很隨便的去依止一位上師,在還未依止之前,我們必須要先觀察,我們想要依止的這位上師他本身是否具有善知識的德相,在觀察之後,如果你打從內心底真的想要依止這位師長的話,就必須要如理的來依止,這當中依止的方式有談到藉由「意樂」以及「加行」的兩種方式來做依止,如果沒有辦法如理的依止,你跟在這位善知識的身邊,或許你能夠聽聞很多的佛法,你也能夠了解佛法當中的內涵,但是你所聞思的佛法是否能夠對於你產生真正的功效呢?這是有待考慮的一件事情。但相反的,縱使你自己本身沒有很深厚的體會,但是你能夠如理的依止一位上師的話,很快的,你的內心當中種種殊勝的功德就能夠在不久的未來快速的生起。

之前,我們有談到善知識的德相,以善知識本身而言,善知識可以分為多種,第一種是在戒經當中以共大小乘的角度而談到了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第二種是大乘的經論裡面談到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德相,第三種是以密乘的角度來安立一位善知識所應該要具備的德相,而今天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談到的善知識是第二類的善知識,也就是以大乘的角度而言,一位大乘的師長他本身要具備的是什麼樣的功德?

由於大乘的善知識就有如同金莊嚴經當中有談到「知識調伏靜近靜」,這個偈頌裡面有談到一位大乘的師長所必須要具備的十種功德,但如果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本身並不具備這十種功德的話,最低的標準就有如同是普賢請問經裡面有談到,修學密法的同行助伴必須具備有十六種的功德,如果今天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他本身要是具備這十六種的功德是最殊勝、最圓滿的,要是沒有辦法具備這十六種的功德,退而求其次,應該要具備有八種的功德,如果連八種的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的話,至少也要具備有四種的功德,最低的標準也應該要有兩種的功德,這一點在普賢請問經裡面就有談到,修學密法的過程當中,我們的同行助伴最好要有十六種的功德,最低的標準也應該至少要有兩種的功德,以此類推,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師長他本身要是沒有辦法具備有諸多的功德的話,至少也要有兩種的功德以上,這一點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詳細的為大家做介紹。

在五濁惡世的現今,想要找尋到一位經論當中所談到種種功德的善知識,這的確是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至少我們在修學佛法之前,我們自己本身所要依止的這位上師最低的限度他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功德,如果連這兩種功德他都沒有辦法具備的話,那這個人並不是我們依止的對象。

而這兩種功德第一點是談到︰以一位善知識本身而言,他必須對「今生」以及「來生」這兩者當中,他所重視的是「來生」的利益,雖然在當下要馬上的棄捨「今生」,這的確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但至少他在「今生」以及「來生」這兩者當中,要以「來生」為主,如果他自己本身在這兩者當中都沒有辦法以「來生」為主的話,縱使他所宣說的法是談到我們應該要棄捨「今生」而追求「來生」的利益,但由於他自己本身根本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尤其他對於今生如果生起過度的貪著而忽略掉來生的話,縱使他所宣說的法是談到了我們應該以「來生」為主,但這個人,說實在的,並沒有資格成為我們依止的對象。

第二點,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師長我們要認定為他是一位大乘的善知識的話,在這之上他必須要具備有另外一種的功德,也就是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當中,應該以「利他」為主,平時他內在的功德應該要具備有︰我自己本身是單個人,而一切的有情眾生是多數的,所以應該要棄捨自己本身的利益,而以利他為出發點,總而言之,必須在「自利」以及「利他」這兩者當中,以「利他」為主。這是一位大乘的師長所必須要具備的兩種功德。

因此,在現今如果我們想要依止一位善知識,尤其是依止一位大乘的善知識的話,最低的標準他本身應該要具有這兩種功德,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善知識的德相,如果連這兩種功德都沒有辦法具備的話,說實在的,這個人並沒有資格成為我們依止的對象,這一點相當的重要,你們必須要了解這一點的內涵,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在上一段的最後一個部分當中,我們有談到,我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最低的限度他自己必須要具備有兩種的功德,並且在直接教授的內涵當中,在這個部分有談到如理依止善知識的勝利以及無法如理依止的種種過患,這個部分在這個地方我們並不為大家作介紹。

第三句話有談到「謂由勤於意樂及加行,如理依止」,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裡面,必須要藉由「意樂」以及「加行」這兩種方式來做如理依止,而意樂依止這個部分當中又可以分為「修信以為根本」以及「隨念深恩應起敬重」,而加行依止這個部分有談到「財金供養」「身語承事」以及「依教奉行」,在「意樂」以及「加行」這兩種依止法則當中,最重要的是談到了我們必須要以「意樂」來依止善知識或者依止我們本身的師長,而「加行」的這個部分只是主和副當中副的這個部分,並且在「意樂」依止當中又有談到「修信以為根本」以及「隨念深恩應起敬重」這兩個部分,而這兩個當中又以第一個部分「修信以為根本」這個科判當中的內涵最為重要。

在之前,我們有談到在現今以及來生,我們所想要獲得的一切安樂~甚至說,一切殊勝的善果最主要的關鍵、最究竟的根本是在於我們依止的這位善知識,而在依止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根本是談到了「修信以為根本」,我們必須要對於這一位我們所依止的善知識,在內心當中培養絕對的信心。

一般我們在談到「信心」的時候,「信心」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談到了「淨信心」,第二類是談到了「希求信心」,第三類是談到了「勝解信心」,我們去思維佛或者是善知識的身語意的功德而在內心當中生起「希求」的信心,而這當中所謂「勝解」的信心,我們必須將上師看成是真佛,這當中就是所謂的「視師如佛」的勝解信心,雖然也可以談到「視師如佛」的淨信心,但是最主要談到「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的時候,是以「勝解信心」來做解釋的。

所謂的「視師如佛」,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必須要把傳法的上師~也就是我們自己所認為的上師或者是善知識~當成是真佛來看待,不要說我們的上師,在佛陀所宣說的佛經當中,甚至說,我們必須把一切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來看待。今天,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這都不是最主要的關鍵,而是我們在面對這個境界、面對眼前這個眾生的時候,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位眾生?這是我們必須要探討的一個問題。

在佛經裡面,不要說談到了善知識,它甚至會更近一步講到說,我們必須將一切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來看待,甚至對一切的有情眾生必須要生起絕對的信心,這一點確實在佛經當中也有談到,但是我們一般的人不僅沒有辦法將眾生當成是佛來看待,甚至會刻意的去觀察眾生的過失,但實際上,如果我們很刻意的去觀察他人的過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並不會有任何的幫助。

為什麼我們要將四周圍的有情眾生當成是佛來看待呢?有一些人你們可能會對於這樣的一種理論在內心當中生起一種強烈的懷疑,你會認為說,有情,他本身並不是佛,為什麼我要將面前的這位有情當成是佛來看待呢?實際上,是有它的內涵在的,雖然當下你面前的這位有情他並不是真佛,但是這位有情的心相續當中他擁有佛性,也就是因為他擁有佛性的緣故,在不久的將來他也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當下我們必須要練習我們內心當中對於面前這位有情的一種心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比如國王他所生的孩子~也就是以王子而言~他剛開始生下來的時候,他所懂得的知識也並不多,甚至他也沒有什麼功德,但是一般的大臣們或者是老百姓們會因為這個人他是國王的孩子~他自己本身的種姓是國王的種性的緣故~而對於這位孩子在內心當中生起恭敬心。相同的道理,我們四周圍的這些有情雖然當下他並不是真佛,但是由於每一位有情眾生的心相續中都擁有佛性的緣故,因此,他能夠慢慢的透由接觸佛法而在佛法當中不斷的增上,而成就圓滿的佛果。那有一位眾生是剛開始就成佛的?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必須要以這樣子的一種心態來看待我們四周圍的有情眾生。

更進一步的,我們為什麼要將有情眾生看成是佛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個原因就是談到說,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很刻意的去看他人的過失的話,對於我們本身一點幫助都沒有,但是,相反的,如果我們能夠觀察我們自己本身的過失,在當下,我們就能夠慢慢的淨除我們自己本身的過失,甚至讓我們內心的功德不斷的增長,這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是有幫助的,但是,相反的,你將看過失的這種心態轉向於他人,很刻意的去看他人過失的話,對於我們自己而言,有什麼幫助呢?縱使別人他真的有一大堆的過失,但這跟我們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係,我們看他人的過失並沒有辦法解決我們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辦法提昇我們的功德,更何況是,在這些有情眾生當中,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了知,那一位眾生是諸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這是我們沒有辦法了解的一件事情。



发表于 2016-4-2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22:50 编辑

我們都知道諸佛菩薩在行廣大的利眾事業的當下,會變現出各式各樣不同的眾生,以種種不同的示現來行廣大的利眾事業,但是在我們身邊的這些有情眾生當中,透由我們自己本身的判斷能力,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了解,那一位眾生他是佛的示現或者是菩薩的示現?也就是因此,佛陀他曾經在經典當中有親口講述到說,以我自己本身或者與我有相同功德的眾生而言,由於他能夠遍知一切的萬法,所以他能夠分辨,這一位眾生他是否具有某種的功德或者是具有某種的過失?但是一般普通的眾生或者是平凡的這些眾生而言,根本就沒有辦法臆測或者是了解,他身邊的人到底是具有什麼樣的功德或者是過失?他是沒有辦法猜測也沒有辦法了解,這個人他內心當中真正所擁有的功德或者是他所擁有的過失,所以如果我們很刻意的去觀察他人的過失的話,有可能我們所觀察的這個對象就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這樣我們很刻意的去看佛菩薩所示現的這位眾生他的過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是相當危險的一件事情。

佛,他會示現種種的面貌,他有可能會示現成凡夫的面貌,也有可能會示現成畜生的面貌,甚至說,佛他也可能會視現出魔的面貌、示現成梵天王的面貌,這都是有可能的一件事情,也就是因此,當我們在看待四周圍的有情眾生時,我們要盡量的看他們所擁有的功德,而不要去看他們的過失,那,既然我們必須要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面對四周圍的有情眾生的話,更何況是與我們有法緣關係的善知識!這位善知識他本身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說實在的,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有些人你們或許會有這樣的一錯誤的認知,認為是一位善知識或者是你們面前的這位上師對於你們談述「視師如佛」的這個觀念,是他自己本身想要得到某一種的利益或者是想要讓你們對他生起格外的恭敬心,假如你們有這樣的一種想法的話,這種想法真的是大錯特錯的。

你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在依止師長的過程當中,師長本身是佛也好,非佛也好,這都不是問題的關鍵,最主要是你以什麼樣的心態在看待你自己的上師、在依止你自己的上師?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說實在的,善知識是不是一定都是佛呢?並不一定,也就是說,並不是善知識他就一定都是佛,這一點誰都沒有辦法証成,但是以弟子的角度而言,弟子在依止一位善知識的時候,必須要把他的善知識透由內心當中的信心、透由內心當中的信念,讓信心不斷增長的當下,將善知識當成是真佛來看待,並且如理的依止,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你們都必須要了解這個部分。

所以,一般而言,對於四周圍的有情眾生,我們要盡可能的去看他們的功德,而不要看他們的過失,你看他們的過失,你在內心當中所生起來的是什麼樣的心態?所生起來的不外乎是「我慢」或者是「忌妒」種種負面的情緒,但如果你能夠在內心當中,面對這些有情眾生的同時,培養一種善的念頭,甚至更進一步,培養一顆信心的話,在當下,你內心當中的「我慢」或者是種種負面的情緒在此同時,就能夠完全的遮止,這對於我們,不是很好的一件事嗎?

也就是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依師」軌理的這個部分裡面有談到,我們在依止一位善知識的過程裡,我們要盡可能的去觀察上師或者是善知識他的功德,也要盡可能的不要刻意的去觀察對方的過失,如果能夠不斷這樣去練習的話,你就能夠慢慢的,對於你所依止的這位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

那,我們為什麼要將上師看成是佛呢?這有什麼原因、有什麼理由?既然之前我們有談到,並不是所有的善知識或是所有的上師都是佛,那為什麼我們要將善知識或是上師看成佛呢?這不是很奇怪嗎?實際上,佛陀親口的在佛經當中就有談到,以「宣說大乘法的人」而言,宣說大乘法的人當中,包括了佛、菩薩以及未入道的凡夫,從這一點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並不是所有宣說佛法的善知識都是佛,宣說佛法的善知識當中,確實有佛的示現,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也有所謂的菩薩,最低的標準,還未入大乘道或者是小乘道的這些平凡的凡夫,都能夠為弟子宣說佛法,從這一點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並不是所有宣說佛法的上師都是佛,既然不是佛的話,為什麼在依止他的過程當中,我們要刻意的去觀察他的功德、盡量的減少觀過的可能性呢?實際上,是有它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談到,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如果你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的話,對方是佛也好,不是佛也好,這都沒有關係,如果你能夠將對方看成是佛的話,在依止的過程中,你就有辦法得到佛的加持,相反的,縱使對方是佛,但是在依止的過程裡面,你只是把他當成凡夫來依止的話,你也沒有辦法獲得佛親自的加持。

所以,為什麼要視師如佛?最主要的關鍵點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獲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損失,這是最主要的正因,如果你想要獲得利益的話,能夠視師如佛,對於今生、來生,不管從任何的一個角度,我們來探討、來觀察,觀察你所依止的這位上師他的功德,對於我們自己本身而言,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既然如此的話,你何不以這樣的心態來依止你的上師呢?

在視師如佛的正因當中,它並沒有談到之所以要視師如佛的原因是因為上師他本身是佛,並沒有談到這一點,而實際上這一點也是不成立的,最主要的正因是談到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不想要獲得任何損失的緣故,所以我們必須要視師如佛,而不是因為上師他本身是佛所以我們要視師如佛,這兩種觀點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也就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想要獲得利益的緣故,就如同密續的經典當中所談到的,在依止親教師或者我們自己本身的善知識的過程裡面,如果能夠觀察上師或是親教師的功德的話,我們就能夠快速的獲得種種殊勝的悉地,相反的,你刻意去看上師的過失,想要獲得悉地這是絕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因此,在這個當中,也是以依止者本身的角度來探討「視師如佛」的這個概念,如果能夠視師如佛的話,對於我們自己本身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既然如此,你為什麼不以這樣的一種心態來依止上師呢?

但是,談到這樣的一個觀點,或許你們在內心當中又有會有另外的一種疑惑,「視師如佛」是有目的的,所謂的目的是因為我們自己想要獲得利益而不想要有任何的損失,為了要獲得這樣的一種目的,為了要達到這樣的一種目的,所以我們必須要「視師如佛」,但是,我們真的能夠「視師如佛」嗎?既然上師並不一定都是佛的話,那難道我們為了要達到某種目的就能夠「視師如佛」嗎?有一部份人可能會產生這樣的一個問題。

但,實際上,我們是「有能力視師如佛」的,為什麼「有能力視師如佛」呢?我們從一些簡單的例子當中就可以觀察的出來,譬如在我們的四周圍有一些很要好的朋友,我們在跟這些朋友相處的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看到對方的優點,甚至看到對方的功德,雖然我們明明知道這個人他是有過失、有問題的,但是我們並不會很刻意的去看他的過失或者是看他自己本身擁有什麼問題,我們會很自然的看到對方的功德,所以我們會覺得說,我們所交的這位朋友是很好的一位朋友,為什麼好?因為他具有什麼功德,這是我們內心當中在看待一個人的時候,會有的一種基本的心態,相反的,當我們在面對敵人的同時,縱使敵人他本身真的是擁有某一種的功德,但是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我們認為他是我們自己的敵人,所以我們從任何的角度去看待他的時候,都會覺得這個人他是有過失、有問題的,所以縱使他是有功德的一個人,我們也會覺得,這個人爛得不可以再爛,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看我們自己本身的話,我們一般的人是沒有辦法看到我們自己本身的過失,為什麼?因為我們每一天想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功德,我們會覺得,ㄟ!我有什麼樣的功德‧‧!我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擁有什麼樣的能力‧‧!我們所想的不外乎都是這些,也就是因為你不斷的去探討,甚至去思維你自己本身功德的同時,你是看不到你自己的過失的,所以,相同的道理,我們在看待親朋好友甚至我們很要好的一位朋友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這個人他是有功德、他是沒有什麼過失的,他是一個好人,但是看敵人的時候,卻是相反的態度來做安立,這是我們都必須要承認的一件事實。



发表于 2016-4-2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22:54 编辑

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舉個例子的話,如果我們今天有一位相當要好的朋友他殺了一個人,這個時候,當我們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認為說,我的這位朋友他相當的勇敢,他辦得很好,被殺的這個人他是活該,我們會覺得說,我們的這位朋友他所做的這一切都是正確的,相反的,如果我們有一位敵人,他也做了同樣的一件事情的話,我們就會覺得說,這個人的行為相當的惡劣,他怎麼可以去傷害別人呢?同樣的,他所造的行為是相同的行為,但是我們在看待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以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他,縱使這個人他本身是有過失,但是由於我們平常不斷思維他的功德面,所以我們所看到的都是他好的一面,所看到的都是對方的優點。

因此,「視師如佛」的這個概念完全是建立在說︰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我們自己的上師?如果我們能夠不斷的練習去觀察師長的功德的話,這個時候,總有一天我們就能夠將我們的上師看成是斷除了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佛。

這個証理是相當有力的一個証理,透由這個証理,我們不斷去練習的話,的確我們是能夠「視師如佛」的。

接下來,我們是談到第二個部分「隨念深恩應起敬重」,這個部分當中最主要是談到,我們必須要思維師長對於我們所付出的這一切,也就是師長的恩德,透由依止上師或者是跟隨著善知識,我們能夠了解過去所沒有辦法了解到的一些內涵,甚至說,以出家的法師而言,能夠透由善知識而了解在家的種種過患,看到出家的勝利,而出家修學佛道,這一切都是上師對於我們的恩德,就是說,以上師而言,他能夠為我們闡釋善、惡、好、壞、取、捨種種的法類,讓我們能夠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如實並且如理的來修學,也就是因此,一方面在依止的過程裡,我們必須對於傳法的上師生起強大的信心,一方面我們要不斷的思維上師對於我們所付出的這一切恩德,最主要是傳法的恩德,透由上師傳法,能夠讓我們了知過去所沒有辦法了解的種種法類,甚至讓我們了解善跟惡之間的差別,也就是因此,我們會盡可能的想要去行善,而斷除種種的惡行。

平時,當我們在思維上師的恩德或者在談到我們必須對於上師生起信心的時候,對於在高高的法座上或者是比較有名的這些上師而言,我們似乎比較容易對這些上師生起信心,也比較容易看到這些上師的功德,這是因為你平常並沒有機會跟這些上師相處在一起,所以你沒有看到他過失的這種機會,也就是因此,你所看到的都是上師所呈現出相當光明甚至可以說上師所呈現出來的功德面,因此,我們對於這樣的一位上師,是比較容易生起信心,但是我們何嘗會對於教我們字母的這些老師或者是教我們基本語言的這些老師生起信心呢?我們甚至很可能會小看這些老師,甚至進一步的,去看到這些老師的種種過患,也就是他的過失面。

但是,如果你對於這兩者沒有辦法以相同的角度、相同的方式來看待他的話,這就表示說,你「視師如佛」的這種心態是有問題的,而且以這樣的方式,縱使你能夠對於在法座上的這位上師生起信心,但實際上這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對於前者以及後者而言,我們必須要以相同的方式、相同的心態來看待這兩種人,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會對於前者生起信心,但是對於一般普通的老師尤其是教我們注音符號或者是基本語言的這些老師要生起信心,這是何等困難的一件事情!但實際上,我們之所以會對於面前坐在法座上的這位上師或者是相當有名氣的這位上師生起信心,這可能是因為,這位上師對我們講經說法之後,由於我了解了佛法的內涵而對於自己的內心產生了某一種的幫助,所以我們才會對面前的上師生起信心,但當我們在思維這個問題的時候,是否有人會去探討說,我今天之所以能夠在上師的面前能夠聽得懂佛法,最主要的根本、最主要的關鍵是來自於何處?要是如果沒有教我們字母或者是注音符號甚至這些語文的老師的話,我門今天有機會坐在這個地方聽聞上師講經說法嗎?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上師,坐在我們面前的上師他在講述佛法的時候,我們之所以能夠了解當中的內涵,這是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有一種判斷的能力,我們也或多或少對於法有一種的體會、認識之後,這個時候,聽到上師講經說法,我們會覺得對於我們自己本身有幫助,所以上師對於我們的提昇是在於我們自己本身有某一種的認知之上而提昇的。但是教我們注音符號以及基本語言的這些老師們,是在我們完全不了解的狀態當中而灌輸給我們一種新的知識,讓我們有一種新的認知,這兩種相較之下,你不會覺得說教我們字母或者是注音符號的老師他的恩德比你面前的這位上師的恩德還要來得大嗎?當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般的人或許會對於在法座上的上師或者是有名氣的上師生起信心,但是我們可以換另外一種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我們可以觀察說,我們面前的這位上師他可以示現出種種不同的面貌,他或許在過去或者在之前,他有可能就是教我們基本字母或是教我們基本語言的一位善知識,我們可以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看待我們過去的這些老師,雖然說,以老師本身而言,他是否一定是以這樣的方式呈現?這並不是很重要,但是我們在看待他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在內心當中不斷培養信心,這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接下來,我們所談到的是「加行親近軌理」的這個部分,在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是有談到,在依師的過程裡,我們可以藉由「財金供養」「身語承事」以及「依教奉行」的方式來依止我們自己本身的上師,但是這三者當中,最主要的是談到了「依教奉行」,也就是對於上師的教誡,我們要盡力並且如理的去行持,這一點就有如同是密勒日巴尊者,雖然他本身相當的貧窮,也沒有什麼金錢來供養自己的上師,但是由於他能夠如理的來「依教奉行」的緣故,所以上師看到他的行為會感到相當的歡喜,如果透由我們自己本身能夠如理的依教奉行的話,上師會感到非常的歡喜,而上師歡喜就能夠稱之為真正的供養。

一般而言,我們會談到所謂的「依教奉行」,也就是對於上師所傳下來的教誡,我們必須如理並且盡心的去修行或者是持守,但是有一種狀況是特例的,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也有談到,上師本身他有可能是有過失,或者是他在引導弟子的時候引導的方式並不正確,或者他是為了要引導某一類的眾生,而宣說了一些特別法門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不是還應該要依教奉行呢?在這個當中有引了佛經當中的一句話,並且接著談到說,如果上師所宣說的法是違反了教理,所謂的「教」就是經教當中的內涵,所謂的「理」就是違反了証理的話,這個時候我們當然是不能夠依教奉行的;還有一種情形,如果上師對於我們所做的教誡,如果我們自己本身沒有能力作到的話,我們也要跟上師表白,說︰「這一點我真的是做不到」,或者是上師所教我們做的這件事情是不如理、不如法的話,這個時候我們不僅僅不應該依教奉行,我們要更進一步的防止自己去造作這樣的一種行為,但是,雖然上師他本身可能是有過失,或者他所引導的方式是有錯誤的,但我們不應該因為這樣的一種緣故而去批評上師或者刻意看上師的過失,最主要的,我們必須要檢擇上師所說的法是不是與正理相符合的,如果是與正理、與教理相符的話,我們應該要盡力的去行持,這一點就如同佛陀曾經在佛經當中有講述到,「父母親是可以殺的」,但實際上,難道說我們就真的能夠殺我們的父母親嗎?這當然是不行的。

佛在佛經當中也有談到,「補特伽羅有我」,甚至在談到「補特伽羅有我」之後,可能會談到「補特伽羅無我」,如果對於這兩種理論我們都依教奉行的話,那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呢?所以當我們在思維上師所傳下來的這些教誡的當下,必須要藉由經教的內涵或者是正理的思維來做抉擇,就如同佛陀曾經在佛經當中有談到:「比丘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也就是佛在傳法的時後,他有告誡在場的比丘或者是智者們,對於佛所宣說的佛法,要如實的檢擇,最後看是否有違反經教以及正
理,如果沒有違反的話,應該要努力的去行持。

說要「依教奉行」的也是佛,說要「檢擇佛所宣說的法」也是佛,從這個當中,我們必須要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依止我們自己的上師,這一點我們舉過去本生傳當中的一個公案,就可以清楚的看得出來。過去,有一位上師他本身是婆羅們的外道,這位婆羅們的外道他有很多的學生,有一天,他想要試探,他這麼多的學生學了這麼多的東西之後有沒有思維、判斷的能力?這個時候他就跟在場的所有的弟子談到說︰「因為我最近的生活並不是很好,手邊也沒有什麼錢,所以你們能不能夠將你們所擁有的這一切供養給我?」這個時候由於他身邊的弟子大部分都是年紀相當輕的孩子,所以他們本身也沒有什麼錢財,所以他們就問上師說:「其實我們自己本身也沒有什麼錢,我們那來的錢供養你?」這個時候上師就回答說:「你們自己本身沒有錢,但是你們可以去偷錢啊!把偷來的錢拿來供養給我,這樣就可以啦!」這個時候很多的弟子內心當中是懷疑說︰「怎麼可以去偷錢呢?偷錢不是不好的行為嗎?」甚至有些人他提出了內心當中的想法,而跟上師反應說:「我們覺得不應該去偷錢,這種行為是不好的」,但是那個時候,婆羅門的這位上師就回答說︰「偷錢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你們都是梵天王的孩子,而梵天王本身是世間的創世主,你們又是梵天王的孩子,所以孩子用父親的錢這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情,怎麼會是一件惡行呢?所以你們去偷錢來用的話,這本身並不是惡行,因為你們是在用你們自己父親的錢,這沒有關係」,這個時候,當婆羅門的這位上師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告誡弟子的時候,很多的弟子被他騙得是團團傳,覺得說︰「我似乎可以去偷錢,偷錢是沒有關係的」,但是在眾多的弟子當中,有一個人他是佛陀的前生,這個時候他就有談到︰「偷錢的這個行為是錯誤的,你所宣說的這個法,也就是要我們去偷錢、偷錢並不會造下惡行的這種法它與法本身是有相違的,實際上我們是不應該取偷別人的錢財來使用的,所以對於你所提出來的這個論點,我本身並沒有辦法接受,我寧可拿這一個破碗,穿著很破爛的衣服,到一位敵人的面前,去請求他的施捨,我也不希望做出不如理、不如法的行為,縱使『不如法的行為』能夠獲得帝釋天王或者是梵天王的果位,我也不想去造做,我寧可如理如法的拿著一個破碗,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到我最痛恨的敵人面前,去請求他佈施,給我一點食物或者是一點金錢」,這個時候,當婆羅門的這位上師聽到他的弟子~也就是佛陀前生的這位弟子~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思惟法的內涵的同時,他的內心感到相當的歡喜,也很讚嘆這位弟子。

從這個公案裡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依止上師的過程裡,我們必須對於師長所做的教誡,透由正理來做觀察,看是否是違反正理?就是說,我們必須要以經教當中的內涵來抉擇,上師所講的這些話是不是如同佛陀所宣說的法般,是沒有錯誤的,如果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抉擇,發現上師所宣說的法是正確的話,我們就應該要盡心盡力的去「依教奉行」,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關鍵。
..呵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6-4-22 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6-4-21 21:00
这么自信?那好,我问你,你看待您的师长,他是正等正觉,正遍知吗?或者说,你从师长的什么地方看出了正 ...

其实晚上末学还和一位师兄谈到这个问题

视师如佛,和视师是佛还是有差别的

所谓“如佛”潜台词那就是说上师并不是正等觉佛陀,但弟子把上师当做佛陀来看待

我在想,什么是把上师当做佛陀来看待呢?首先从事业、恩德、对自己的利益等等方面,思维上师与佛陀在这几点上没有差别,甚至还有所超胜。那么具体行动上,就如同华严九心以及一切弟子对师长应如何恭敬对待的轨则来做,就好比如果佛陀在住世,我们怎么恭敬佛陀,就如何恭敬上师等等

但是,据说在密乘里,就应该将上师彻底当做真佛来看待,据说有“视师是佛、视师即佛”这样的说法,那么,请问,这样的情况下,遇到上师的教言或行为有与经论相违之处该怎么来看待呢?我是一直都很困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7:45 , Processed in 0.0483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