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柯南 于 2016-4-21 01:29 编辑
抑鬱症是甚麼?
抑鬱症在過去曾被泛指為「神經衰弱」,屬於輕度的精神科病症。病人情緒會出現障礙,引致生理及心理失衡,情緒會持續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或動力,思想變得負面,因而影響到正常的社交生活。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的診斷標準,抑鬱症的定義是:病人於持續兩星期以上,有五個或以上已既定的生理或心理症狀,當中必須包括情緒低落及/或失去動力,而且此病持續為病人帶來明顯的情緒困擾及/或嚴重損害其日常生活功能。
甚麼導致抑鬱症﹖
人體腦內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在信息交換時需要靠一些分泌物質來傳遞,如果腦部分泌的化學傳遞物質失衡,會令情緒受到影響,便可能引發抑鬱症。這些腦部傳遞物質包括血清素(Serotonin)、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 /Norepinephirine)和多巴胺(Dopamine)等。這三種傳遞物質專門負責腦細胞之間的傳遞工作,在腦部調節各類生理及心理功能。不同的傳遞物質有不同的管轄範圍,包括情緒、動力、思維等等,而這些物質之間也有相互作用,功能也有重叠,一旦失衡,便會產生情緒病,抑鬱症便是最常見的一種。
怎樣預防抑鬱症?
想預防抑鬱症,大家可以嘗試以下的方法:
面對壓力時,懂得適當地溝通和宣洩 建立良好及平衡的生活模式,例如尋找有益身心的娛樂或嗜好等 對抑鬱症要有正面理解和抱持較開放的態度,在遇上問題時,多主動尋求協助
抑鬱症的成因是什麼?
任何人都有機會患上抑鬱症,但成因各有異同,歸納可分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不過有時候亦會成因不明。
生理因素
由於腦部發生變化,如患病、感染、受酒精或藥物影響、甲狀腺分泌失調、腦部遭到外襲而受重創等, 都可能是抑鬱症的成因。
心理因素
由於身體健康轉差而感到擔憂、遇到令人感受痛苦的事件而導致負面思想和情緒揮之不去、過分緊張、性格過於執著等人士都會較易患上抑鬱症。
環境及社會因素
生活或工作上的壓力、金錢上的困擾、失業、目標不能達成、事業受到挫敗、學業遇到挫折、感情遭受創傷、婚姻陷入困境、家庭及人際關係不快或難以取得平衡、家人的健康出現問題、家庭的責任、兒女日漸成長離開家庭,失去摯親等等,均容易令人感到沮喪,成為患上抑鬱症的誘因。
遺傳因素
家族成員中如有人患有抑鬱症,患病的機會也較高。
甚麼徵狀顯示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沒有明顯的表面徵狀,很多時都是出自病人的感覺。但若果出現多項以下的症狀,而持續超過一段時間,並同時影響到正常生活(如工作和社交等),便可能是患上抑鬱症。
身體方面 頭痛 失眠 身體虛弱 胸口感到翳悶/不適,甚至感到呼吸困難 腸胃不適/消化系統失調 失去活力,時常感到疲倦 多夢,睡醒後覺得好像沒睡過一樣 感到渾身骨痛
精神方面 心情煩躁,易發脾氣 精神緊張,難以鬆弛 情緒低落,提不起勁 對事物失去興趣 腦海裏不停想著許多不愉快的事情 覺得自己沒有用,過份自卑或自責 難於集中精神 覺得將來沒甚麼希望 覺得不想做人/有自殺念頭
如何檢查和診斷患上抑鬱症?
根據2000年美國精神科學會《診斷及統計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SM-IV-TR),抑鬱症的診斷標準為: 曾經兩星期差不多大部分時間出現五項或以上的徵狀 (必須包括1或2): 幾乎對所有活動失去興趣 幾乎每天都感到情緒憂鬱 食慾或體重驟降或驟升,但非刻意減肥或增肥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嗜睡 行動或說話比平時遲滯或激動 幾乎每天都感到疲累或失去動力 專注力、思考力或決斷力減退 幾乎每天都覺得自我價值低或有過份的罪疚感 反覆想到死亡、重覆出現無特別計劃的自殺意念,甚至曾嘗試自殺或已有實行自殺的計劃
以上徵狀對日常生活造成重大困擾,或對工作、學業、社交或家庭關係等形成重大負面影響。(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