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我们现在看到的佛教经典,一般都归纳并总括为“三藏”。但“三藏”并不是佛教文献最初的形态。所谓“藏”,不过是把一类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文献归纳在一起,给予的一个总称。经律论三个类别,就是“三藏”。“三藏”的說法虽然出现也很早,也最為流行,但在后来,也有了“四藏”或者“五藏”的說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九,讲到佛涅槃后的“第一次结集”,先讲结集“三藏”: “是时安居初十五日也。于是迦叶扬言曰:念哉谛听!阿难闻持,如来称赞,集素呾缆藏。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毘奈耶藏。我迦叶波集阿毘达磨藏。两三月尽,集三藏讫,以大迦叶僧中上座,因而谓之上座部焉。”[2] 玄奘接下来又讲到结集“五藏”: “阿难证果西行二十余里,有窣堵波,无忧王之所建也,大众部结集之处。诸学无学数百千人,不预大迦叶结集之众,而来至此,更相谓曰:如来在世,同一师学,法王寂灭,简异我曹。欲报佛恩,当集法藏。于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复集素呾缆藏、毗奈耶藏、阿毘达磨藏、杂集藏、禁咒藏,别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