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94|回复: 25

玄奘大师求学那烂陀寺时五部大论已成体系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4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15-6-4 18:35 编辑

  三藏法师传:法师在寺听《瑜伽》三遍,《顺正理》一遍,《显扬》、《对法》各一遍,《因明》、《声明》、《集量》等论各二遍,《中》、《百》二论各三遍。其《俱舍》、《婆沙》、《六足》、《阿毗昙》等,以曾于迦湿弥罗诸国听讫,至此寻读决疑而已。兼学婆罗门书。


        其中的名目和今天的五部大论的内容多有重合(缺少戒律部分),不知当时那烂陀寺的教学体系和后来宗大师整顿后的五部大论体系有何异同?
发表于 2015-6-4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质量上。方象的因明和法称的量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般若学方面的文献,唐朝时期还缺的多吧。
发表于 2015-6-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吕秋逸先生有一篇文章说玄奘时候的那烂陀寺学的五部大论比宗大师传统的内容更多。。觉得很难相信。。希望了解的师兄谈谈
发表于 2015-6-4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吕澄所列那烂陀寺五科佛学是因明、对法、戒律、中观、瑜伽

《奘净两师所传的五科佛学》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464&id=65472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学道 于 2015-6-5 12:19 编辑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6-4 18:47
内容质量上。方象的因明和法称的量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般若学方面的文献,唐朝时期还缺的多吧。


谢谢!奘净两师可能没有学过现观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6-5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rvn 发表于 2015-6-4 19:23
吕澄所列那烂陀寺五科佛学是因明、对法、戒律、中观、瑜伽

《奘净两师所传的五科佛学》

谢谢!吕先生的文章里好像没提到宗大师吧?看他自己的内院佛学五科规划,也不是完全按照那烂陀寺的体系,而是结合了汉传的传统又有所发展的:
http://hk.plm.org.cn/gnews/200773/20077367649.html
发表于 2015-6-5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观、瑜伽——在那个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各说各话,你也没辩倒我,我也没说服你,根本没有统一。宗大师的《了不了义》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水堂主 发表于 2015-6-5 13:10
中观、瑜伽——在那个时候可能更多的是各说各话,你也没辩倒我,我也没说服你,根本没有统一。宗大师的《了 ...

谢谢!从印度最初两派的分庭抗礼,到藏地后来各大派别独尊中观的转变,阿底峡尊者任那烂陀寺住持时的教学体系也许是一个桥梁?
发表于 2015-6-2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论】将阿底峡尊者:特于能飞聚落,法铠师前,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极善根本四部教典,虽诸异部,作受食等,诸微细分,互舍取处,遍知无杂。

所以,学好了《婆沙》,就“极善根本四部教典”等等,说明小乘的对法,要想学好不容易,学好了以后,对戒律的理解也是十分深刻的。

【集量】是陈那的著作,被尊为“量经”。

玄奘法师在印度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瑜伽派,中观有鸠摩罗什等法师的弘扬,但瑜伽却还很欠缺,所以要取经。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ar 发表于 2015-6-20 16:45
【广论】将阿底峡尊者:特于能飞聚落,法铠师前,十二年中听受《大毗婆沙》,极善根本四部教典,虽诸异部, ...

谢谢!有没有阿底峡尊者学习俱舍的资料?
发表于 2015-6-28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道 发表于 2015-6-23 21:40
谢谢!有没有阿底峡尊者学习俱舍的资料?

没有看过专门的讲述,推测来看是必然精通。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ar 发表于 2015-6-28 23:22
没有看过专门的讲述,推测来看是必然精通。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玄奘法师与部派佛教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4269559.html

 兹将玄奘法师带回来的经论类别列下:

  大乘经 224部

  大乘论 192部

  小乘论 192部,计有:

  上座部 14部

  三弥底部(正量部)15部

  大众部 15部

  弥沙塞部(化地部)22部

  迦叶维部(饮光部)17部

  法密部 42部

  萨婆多部(说一切有部)67部

  因明论 36部

  声 论 15部

  玄奘法师回国后翌年,即贞观二十年(646年)即开始组织翻经译场,首先在弘福寺翻经院进行,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直至麟德元年(664年)法师灭度前为止,共19年,先后译出佛典75部,1335卷。

  玄奘法师特别注重《阿毗达磨》论典的研究,现特将法师所翻出的《阿毗达磨013部,444卷列出如下:

  《大毗婆沙论》五百罗汉释、200卷、显庆元年(656年)在慈恩寺译

  《入阿毗达磨论》塞建陀罗造、2卷、显庆三年(658年)在慈恩寺译

  《发智论》迦多衍尼子造、20卷、显庆二年(657年)在玉华宫译

  《识身足论》提婆设摩造、16卷、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弘法院等译

  《法蕴足论》大目犍连造、12卷、显庆四年(659年)在慈恩寺译

  《集异门足论》舍利弗造、3卷、显庆五年(650年)在玉华宫译

  《界身足论》世友造、18卷、龙朔三年(663年)在玉华寺译

  《品类足论》世友造、18卷、显庆五年(660年)在玉华宫译

  《五事毗婆沙论》法救造、2卷、龙朔三年(663年)在玉华寺译

  《俱舍论》世亲造、30卷、永徽二年(651年)在慈恩寺译

  《顺正理论》众贤造、80卷、永徽四年(653年)在慈恩寺译

  《显宗论》众贤造、40卷、永徽二年(651年)在慈恩寺译

  《异部宗轮论》世友造、1卷、龙朔二年(662年)在玉华寺译
发表于 2015-7-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的是小乘的阿毗达磨,大乘对法的翻译也非常广。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ar 发表于 2015-7-5 11:31
上面说的是小乘的阿毗达磨,大乘对法的翻译也非常广。

对了,1楼所说的“听《显扬》、《对法》各一遍”,这里的对法是什么意思,不包括有部的对法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9-10 15:24 , Processed in 0.03419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