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09|回复: 10

关于驳斥“大乘(包括密乘)非佛说”的大德教言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5-3-17 16:11 编辑

祈竹仁波切:

佛陀在当年说法时,是随当时听衆的根器而说的,有时依了义讲说,有时依非了义讲说,有时广说因果,有时又详述菩提心,这些教法都是最殊胜之教法,但若我们择其中一部、两部经典而研学,往往会有不能深入领会佛陀之密意的可能性。对这方面,我们必须很谨慎,千万不要动X便说谤法的话,甚至还为自己是在维护佛法。佛经有说:「谤经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毁之罪还大!」我们若只尊重三藏里的一部份佛法,而不尊重其它部份,便已有轻视佛法之业了,何况说更直接的毁谤法宝呢!可是,我们今天环顾一下佛教徒的习惯,便会看到许多谤法的情况。在现今年代,我们常常听到修小乘者谓大乘非佛说,修显宗者又斥密法并非纯正的佛法,或修大乘者讥小乘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持密者妄说上根者不必执着持戒,亦有人说唯独某一部佛经是最殊胜的,甚至几乎是在暗示说其余经典皆为多余。这许多的误见,全因我们对整条成佛之道及修行路上每一步之先后因果关系并不了解,所以导致到所有佛法看似为零散、互不相连的个别独立教法。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亦常有机会作出与三宝关联的不善业,例如很多人把佛经放地上、跨过佛像或把佛图胡乱丢弃等。现今有不少在家人更喜欢自作聪明地对各派别作比较、批评,小乘的说大乘非佛说,自称大乘的讥上座派为低等根器,自称密法行者的看不起显乘,显宗却骂密法为外道。我们自己想一想,成为三宝弟子本是为了要得益,若这样做的话,却反而令我们在入佛教后积来更大的恶业。这不是一种讽刺吗?如果你对各宗派法义有所通达,本人有证悟,能分了义与不了义,又能作如理的比较,心亦远离赞己贬他的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责任,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学者、长老等,为了辩论、抉择正理等目的,则还可对这些方面发言。即使此等大德在作此类事业时,尚且如履薄冰。现今的在家人,却狂妄地自以为代表了其宗派,学着先德般对各宗派妄加评论甚至攻击,这只是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是十分笨的一回事!我们连自派细微之宗见尚且未曾掌握,何况比较诸派呢?我们连苯教、外道与内道之最细微法义分别也未搞懂,说什么评比内道各宗呢?所以,凡夫在家居士宜以清净心修持,做好居士之本份,把住持正法的工作留予住持正法的大德来做,否则就会十分危险。
  以上所说之对三宝所作不善业,能召引于未来多生中生于无法之地等果报。

~~~~~~~~~~~~~~~~~~~~~~~~~~~~~~~~~
在古印度,大乘佛教曾有一段时期极为式微,几近无存。有一个极可能是度母化身的女人心感难过,便发愿:“但愿我能养育弘大乘教法的人!”她与一个国王结合了,生了后来被称为“无著祖师”(梵名Asanga)的小孩,后来她又与一平民生了后世被称为“世亲祖师”(梵名Vasubandhu)的孩子。无著修学大乘,成为了一位高僧。世亲本来学习小乘,成为了小乘派别之高僧,常常与其兄辩论,并积下许多毁谤大乘非佛说之罪业。多年后,世亲终于明白了大乘之殊胜,便心生恐怖,深知曾作下了谤法大罪。

~~~~~~~~~~~~~~~~~~~~~~~~~~

  佛经有说:“谤经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毁之罪还大!”可是,我们今天环顾一下佛教徒的习惯,便会看到许多谤法的情况,小乘者称大乘非佛说,显宗称密法乃外道,大乘却又说不必执著小乘戒律,亦有人说惟独某一部佛经是最殊胜的,甚至几乎是在暗示说其余经典皆为多余。我们若只尊重三藏中的部分佛法,而不尊重其他部分,便已有轻视佛法之业了,何况说更直接毁谤法宝的话呢!通达菩提道次第的人,从一开始便明了任何一句佛法皆为成佛之所需,似有矛盾之处其实互不矛盾,所以便不会生出谤法或误解的恶业了。

~~~~~~~~~~~~~~~~~~~~~~~~~~~~
  ○有人说密宗是外道演变出来的,这有否根据?
  ◎修行的人要谨慎管束自己的口与心。说密法为外道,就等于说三藏佛法是外道法,因为记载密法的读典见于亦见于〈大藏经〉中。我们千万不要犯上评贬任何部派的佛法之过失,例如密乘行者轻视显乘、大乘行者轻视小乘、显乘的人说密法为外道或小乘者声称大乘非佛说种种。
  外道或许有部份修持与密法有相似的地方,就正如佛教中之禅定修持与印度教的禅定同的道理,但这并不是说二者是同源的。密法与显法俱出自佛陀亲授,二者俱为纯正之佛法。
  有些把佛法视为世俗文学而研究的人,喜欢由种种不完整之历史片断推证大乘非佛说或密法乃外道产生等等,又有些人说全部大乘经典都为佛灭后的产品。这种论点,完全否定了佛经之可信性。如果佛经不是佛的开示,我们就没有任何可以依据了。世俗学者做甚么我们不理,但三宝弟子千万勿参与这种邪见,谤贬法宝是会有可怕后果的。
  说密法为外道或大乘非佛法的人,是在质疑三藏佛法之可靠信及评贬佛陀的教法。他们的观点源出于愚痴无知及赞自宗贬他宗的狭窄心态。真正修持的人,要尊重一切佛陀的教法,不可视其中之一部份为低级的、多余的或不纯正的。

(欢迎各位同修举例跟帖)
发表于 2015-3-17 2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的,呵呵O(∩_∩)O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俗人 2012-03-02 20:20:52
《甘露法洋》-- 《菩提道次第广论》释义开示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

 著《广论》者虽明显地是宗喀巴祖师,但其实亦是文殊大士。宗喀巴大师的一生与文殊就如师徒或父子之关系,同时大师本人也就是文殊大士之化身。在着《广论》时,其实就等于是大智文殊大士亲自在造论。由于以菩提道次第之浓缩及依修学先后次序排列来造论之模式乃由阿底峡祖师所创始,《广论》之造者又可说是阿底峡祖师。如果再延伸出去,又因一切佛法无非道次第教授,而并非由阿底峡凭空创造,故《广论》之造者又可说是本师释迦牟尼。

有些人误以为,大乘佛法并非由佛所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释迦牟尼佛当年,曾多次宣说大乘法。在佛入灭后,上座部信众十分抗拒大乘法,主流便变成上座部派别,但这并非说大乘法不存在,它只是式微了而已,其行者都隐于山林,无法公开弘扬大乘法门。有些“学者”认为当时无大乘法,故此断定说佛从未开示大乘,这是不正确的。至后来,有一婆罗门种姓的女人,她对大乘式微十分痛心,便发愿:“愿我生子以弘大乘佛法!”后来她分别与两个男人生下了两个小孩,这两个小孩便是后来的无着祖师及世亲祖师,他们是弘扬广行派的先锋。至于深观派,则以龙树祖师为先锋。依以上原因,宗喀巴大师之《广论》一开首,便礼敬文殊大士及本师释迦牟尼佛之身、语、意三者。在礼敬句中,亦说明了传承乃来自龙树、无着及阿底峡等历代传承祖师。佛教之论著一贯都把皈依句放在首位,这是表达敬师及敬重传承之意义。在现今末法年代,很多人都不关心传承,亦不敬师,殊不知一切成就皆端赖于历代之师父传承。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大乘非佛说”的驳斥 至尊夏坝仁波切讲授来自: 俗人 2012-03-02 19:59:47[size=12.8000001907349px]

说明
  此讲记是根据至尊夏坝仁波切于2008年7月在沈阳住所随机开示整理的。
  当今佛教界对于“大乘非佛说”,有一些人或观望,或怀疑,或沉默,甚至有人已呈现出一定的默许态度。有人为了维护大乘佛教的合法性,退而求其次,主张“虽然大乘不是佛直接说的,但是符合法印,所以也是佛说”。种种类似的态度无一不体现出大乘佛教徒自身立场之缺失,殊为可惜。另一方面,大多数僧俗群众则坚决抵制类似说法,坚定地主张大乘就是佛说。然而在应对“大乘非佛说”的责难时,不少人仅以“佛法是不可思议的,不能用学术研究的思维去理解”等理由予以应对,亦即在这个问题上对理性思辩持全盘否定态度。这似乎也有所不足。
  夏坝仁波切历来主张:既要重视理性思辨,又要坚守佛教徒自身的立场。仁波切在开示中详细分析了当今流行的“大乘非佛说”的主要论据,并予以一一驳斥。其逻辑之严密、论证之系统,在当今是不多见的。相信这篇开示能给大家以很大的启发。
  职是之故,弟子不揣愚蒙,将当年模糊的笔记予以整理,发布出来,以飨读者。
  由于仁波切语速较快,当年的笔记下来的知识一小部分而已,有很多精彩的观点和论证没有收入,且本文且未经仁波切审阅批改,故本文仅供论坛同修参考。请勿转载。


低劣弟子 礼进  
记于2010年12月(2011年7月重校)  
  “大乘非佛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古代的“大乘非佛说”与现在的“大乘非佛说”是有所不同的。
  古代的“大乘非佛说”主要有两个论证:

  第一,《阿含》中没有说大乘。
  第二,大乘主张万法皆空;但若万法皆空,则无法安立四圣谛、二谛、三宝等。

  《中论》每品的行文大多分为两部分:一是提出人家对自己的批判,二是反批判。也就是一问一答。《回诤论》等论著也是类似。清辩论师在《中观心论释·思择焰》当中也列举了众多主张“大乘非佛说”的理由,然后予以驳斥。从这些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大乘非佛说大概是什么样的。
  另外,《大乘庄严经论》从正面入手,以八条证据来证明“大乘是佛说”,从而反驳“大乘非佛说”。
  这些大家都可以看看。不过这些都不重要,因为都已经过去了。现在的“大乘非佛说”远不是这样样子的。

  现在的“大乘非佛说”有哪些理由呢?目前大陆的“大乘非佛说”是从主要台湾来的,而台湾的“大乘非佛说”主要是从日本来的。日本人主张“大乘非佛说”的理由,重要的有四条:
  第一,从世尊圆寂到公元一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史中没有大乘大德的名称。因此大乘是后出的。
  第二,一些考古遗迹,例如阿育王法敕,里头没有“大乘”、“菩萨”等字样。
  第三,大乘经中的一些名词,如地名、草木等等,在佛陀时代不用这些名称。
  第四,最初的大乘经不像后来的大乘经那样完备。如《般若》,最初是《道行》,相当于八千颂,然后又有二万五千颂、十万颂等。从词汇的使用看,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星到完备。可见,大乘是在不断地形成、完善的,不是在一个时代完成的。
  他们最厉害的人,提出的主张也就是类似的一些。

  我们先不说大乘佛法,先来看一看这些“大乘非佛说”的理由有什么问题。

  第一,“从世尊圆寂到公元一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史中没有大乘大德的名称。因此大乘是后出的。”
  这可以说是有形论与无形论的差异。他们不承认无形存在的佛菩萨,以此为基础,他的道理是说得通的。但若是这样的话,信仰就没有意义了。如果你否定了这些,其实小乘也否定了。因为小乘佛教也讲了四禅八定、五道轮回、神通变化等。
  再说,即便我们不谈信仰,如果否定无形,就否定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手机信号,没有任何一个人能看到手机信号的存在。两个手机中间的联系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雷达,X光,电磁波,场……如此种种,皆可否定。他可能会说:“我这是科学仪器测出来的,比如X光。”其实你看到的还是科学仪器作用后的东西,与看到它本身还是有区别的。
  这种反对无形的说法,究其实质,是只承认现量,不承认比量。若是如此,哪怕量个血压,都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血压计也是基于从前发明血压计时通过千百次测量推理得出的标准。

  “第二,一些考古遗迹,例如阿育王法敕,里头没有‘大乘’、‘菩萨’等字样。”
  阿育王法敕里,不要说大乘没有,就是小乘也没有。他是将佛经里的道理,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然后昭示天下民众的。因为在此以前,包括阿育王前期,佛教都没有如此大范围地推广过,很多人都不是佛教徒。要是佛经里的术语刻到法敕里去,谁愿意看呢?因此,其实连完整的小乘经典词句在阿育王法敕里也没有出现。当时个别的石碑等是有一些小乘经典词句,但也很不完全。难道没有被刻石的小乘佛经也要被否定吗?

  第三,“大乘经中的一些名词,如地名、草木等等,在佛陀时代不用这些名称。”
  这就更可笑了。据我所知,说这个话的日本人,是从汉译佛典里出现词语的频度来统计的。其实,直到罗什时代为止,固定的译名还没有出现。如果固定的译名有,那么统计词频是可以的。可是,连固定的译名都没有,就来统计他,可以肯定其结论是无稽之谈。

  第四,“最初的大乘经不像后来的大乘经那样完备。如《般若》,最初是《道行》,相当于八千颂,然后又有二万五千颂、十万颂等。从词汇的使用看,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星到完备。可见,大乘是在不断地形成、完善的,不是在一个时代完成的。”
  这个问题与上个问题是类似的。其实汉地早期的翻译,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介绍。因为民众不懂,不可能大翻义理。到了罗什时代,做到整体上“达义”也就可以了。词义对不对,暂且不管。
另外,我们中国人好简,翻译多少得照顾这个习惯。比如《大智度论》,第一品占30%。如此看来,原文得有四百多卷。实际只翻译了一百卷,后面是略译。
  《二万五千颂般若》,我就感觉,要我来讲的话,我更愿意讲罗什译本。因为更好懂。其实玄奘译本可说与藏文极为一致。藏译本就是,来来回回地倒,特别重复。这可能是背诵时期的特点。玄奘的《大般若经》第二会也是如此。罗什就略一点。
  在此顺便说一说关于《大智度论》的问题。在姚秦时期翻译的《大智度论》是龙树所著,我确信,因为罗什确信之。罗什离龙树的时间那是太近了。有人说《大智度论》是罗什写的,这么轻率地否定很愚蠢。罗什如此敬重龙树,传承也这么接近,他什么都有可能伪造,就是不可能伪造龙树的作品。《般若经》的注解,如圣解脱军《二万五千颂释》、狮子贤《八千颂光明释》等,也很广,为什么偏偏大智度论是伪造的?再者,梵文注解中也有间接提到它的。如月称在《中论·明句释》最后的《中论赞》中列举了龙树菩萨的可靠论著,又说“更大部头的释文,现在见不到了”。可见,虽然当时没有《大智度论》的传本,但有关于它的传说。以往有龙树菩萨的般若广注,完全是有可能的。
还有,他们说,清辨、佛护等人的注解中未提到《大智度论》。我看,在那个仅仅依靠手抄口传的时代,时间相隔百余年,一部论典消失得无影无踪,太正常了。而且,书的量越大,越有可能消失。因为部头大,抄写就少。全文当初最多也就一两本。在迦湿弥罗和西域可能进一步传抄流行过,但在中印度就不一定了。
  而且,龙树是“千部论主”,这是大家公认的。如果以六论为千部,那未免太勉强了。
  我这次讲《现观》,也引用了《大智度论》。它即使不是龙树写的,也一定是在罗什前一百年左右造的。否则他不可能没有鉴别力。传了一百年,大家都说是龙树造的,他就能够相信。
  回过头来说《般若经》的问题。在汉地,《放光般若经》260年就已经传入了,他们说是后造的。《放光般若经》相当于《二万五千颂般若》。有人说:它与《大智度论》同时造。这不可能。难道一个论师同时造《大智度论》与《二万五千颂般若》?(……此段记录不详)
  所以,以“汉地译经史”来推论“印度造经史”,是很不可靠的。

  现在我们换一种思路。假定他们所说的是成立的,那么我们把大乘佛经的“伪造”,放在什么时间段呢?
  首先,阿育王之前不可能,因为他们自己也说不可能。
其次,按他们所说,初期大乘佛经的完成,时间也就是公元前后的一百多年,量呢,至少是十万颂般若、二万五千颂般若、一万八千颂、八千颂般若、八十卷华严、《宝积经》,等等。其量之大、范围之广、理论之系统、逻辑之严密,难以想象。比如八现观、七十义、一百七十三行相,一个不能多一个不能少,而且具备加行、正行、结行,必须把它们以这样非常完整的结构布置在《大般若》之中,而且隐义的道次第法相与显义的空性之理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
  除此之外,在“伪造”《大般若》之前,还必须通达《华严》和《宝积》。为什么呢?《般若经》从一开头起,就列出了大量的法相名词,而它们在整个《般若经》里从头到尾都没有正面加以解释。比如一切智的27个行相,道智的67个行相,一切相智的107个行相,等等。而这些解释在《华严》、《宝积》里就能够找到。在《般若经》里是点名,但是不具体解释。那是什么东西?只有在别的地方解释了。
  如此隐秘、严密而又浩大的工程,主张“大乘经是伪造”的人们却点不出一个具体的人物来,这岂不是天方夜谭!不要说是当时,就算是在现在,电脑如此发达的时代,写书如此之方便快捷的时代,你要造出这些庞大、精密、严格、挑不出毛病的书来,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就算是能做到,这么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是谁?他们说:没有。的确,这恐怕连龙树都造不出来。龙树基本上就是因为有六部论典广为弘扬,就被称为无与伦比的优秀论师,无著也就是《瑜伽师地论》、《集论》等等。那么他要造早期大乘经,这么伟大,怎么可能找不出来呢?
  然而他们又说:是一群人造的。然而,要是说一个人造经欺骗世人,那是有可能;你这么浩大而精密的一个工程,恐怕得找出一千个人来一起造都不够。一千多个大德,集体欺骗世人,而且成功地欺骗了那么多年,这合理吗?况且,一千多个人要相互配合可是不容易。没有电脑沟通,没有一个点得出名来的组织者、协调者、分工者,基本靠口头交流和简单记录,要做成如此庞大精密的书,可能吗?

  除了这四点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矛盾。

  比如,菩萨是怎么来的?他们说:是最初看护佛塔的在家人,成了菩萨,最后由他们创造出了大乘。
  这种说法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没错,菩萨可以是在家人。那么大乘人就可以是在家人。那么,你说阿育王时期没有大乘,他们这群人是古来就在学大乘呢,还是新学的呢?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四无所畏。比如,佛说自己证得了等正觉。而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充分的理由反驳佛具备一切相智。再比如,佛所说一切苦、苦之因、乐、乐之因的取、舍、断、证之理,已经传了两千五百多年,古代没有什么好的理论能反驳,现在就更没有了。因为四圣谛、菩提心、波罗蜜等等,根本无法否定。这些问题我曾经在讲《现观》时说过,以后也会详细地说。
  在《释量论·成量品》中,对这个问题有详细的论证。我很认同。我们所说的那个佛,仅仅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个凡人,还是断一切烦恼、具一切功德的那个?我们主要还是看后者。因为他具量、利他、是导师。也就是说,我们从利他、具量的角度,从善逝、导师、怙主等角度来理解佛。
  第一,具量。因为佛的言说毫无过失。
  第二,利他。佛说法等,不为自己,而是为利益一切有情。
  第三,善逝。佛已经证果。
  第四,导师。对于佛说一切过去、现在、未来的法,不可能有任何合理的驳斥。
  第五,怙主。……整个《成量品》都在证明。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永真 发表于 2015-3-18 00:13
对“大乘非佛说”的驳斥 至尊夏坝仁波切讲授来自: 俗人 2012-03-02 19:59:47
说明
  此讲记是根据至尊 ...

续上:
对“大乘非佛说”的驳斥
至尊夏坝仁波切讲授

  总之,说“大乘非佛说”,纯粹是一种情感趋向。因为他们不习惯于认可无形的东西。比如他们看到说宗大师亲见文殊菩萨,那就说“这是谎言!”但一个提倡不妄言的佛教,却由大德带头犯妄言之过,百千万人——不管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却都不去管他,这可能吗?就算所有人都是大骗子,那么,只有愚蠢的、无所事事的人才是正人君子——这岂不是倒退到了文|革时期,胡作非为的人是道德典范,好人都是骗子,那你与人为善、宽容,怎么能说得通呢?要是以不妄言为根本戒的佛教带头欺骗众生,那就麻烦了。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说“大乘非佛说”对人类会造成怎么样的道德颠覆。
  我这辈子,想做四件事。
  第一,生死之旅。证明生死轮回是存在的。这个已经讲了一部分,书也写完了,相关的《释量论》、《思择焰》等片段也翻译了一些。但是都还要加工增补。因为这些理论对当时人解释是可以的,如今却吃力了。
  第二,因果论。这个说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善恶业报,非常复杂、细密。稿子已经写出了一部分,一百四十多个疑问的解答。
  第三,解脱论。从四圣谛的角度来说。因为如果没有解脱,学佛就变成没有意义的了。也应该以现代人能接受的方式说一说。
  第四,论证大乘佛教的合理性。这是我今天跟你们聊天突然想到的。如果真的写,恐怕量会很大,需要的时间也会很多。
  如果这几部书完成了,我认为我的生命也就很有意义了。虽然对于迷信的人而言,这或许不重要;但关键是:在这个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时代,佛教必须要站得住。另外,宗大师的论著,有五卷本法尊法师已经翻译了,这非常伟大,够本!我们还要继续翻译,哪怕这一代完不成,下一代,也一定要把《宗大师父子全集》全部翻成汉语。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url=]智敏上师:佛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成佛所需要的[/url]
上一次我们讲到,修密法的也是要受菩萨戒。那么举一个莲花部的三昧耶戒,那里边怎么说呢?它就是说,“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就是内密、外密、还有三乘的法、戒都要受的。“外显内密及三乘,正法各各作受持”,这是我们经常念的,那么这些,不但是内密的、外密的戒,那个根本乘的、就是大乘的那些戒都要受。
“受咒律仪须誓受故”,因为受三昧耶戒是要发誓受的,就是誓戒,要誓受的。“由见此等少有开遮”,但是在这个里面有少部份的开遮跟大乘的、或者是二乘的戒里面开遮有一些少数的不同,极少部份的开遮的不同,那么他就说一切都是不同的,“犹如寒热遍相违者”,好像水火不相容的那样的看法,就是表示自己智慧太少了,太浅薄了。那就是说,固然里面稍稍有点开遮不同之处,但是总的来说,三昧耶戒受了之后,菩萨戒、别解脱戒等等都是要受的。
“如是唯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
除了我们前面说的少分的、极少部份的开遮一些不同的情况之外,“诸正至言”,那么就是佛说的法,都是“随顺”的,没有违背的,没有互相矛盾的。
我记得以前我们看一个杂志,欧洲一个学者,他不是佛教徒,是一个佛学家,他研究了三藏十二部,基本上都看了,看了研究了很多年,最后的结论呢,他说:“佛说的经典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有,矛盾百出。结果就不了了之了。”这就是智慧太少了,就没有看到宗大师的《广论》,如果他看一看的话,或许他会把这个错误的观点至少可以取消一点。佛说的话,都是一致的、随顺的、没有矛盾的。
“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
那么你要“趣”,就是得到,“上上三乘”,这上上、下下就是相对而言了。三乘就是声闻、缘觉、菩萨。你要得菩萨道,你就菩萨乘的“五道”,那么你必须完具缘觉乘的五道功德;你要具足缘觉道的五道功德,必须完具声闻道的五道功德。那么假设你要完成声闻道的五道功德,那也必须完成下士道的那些功德。那就是说上上乘把下下乘,即上面上面的,对下面下面的所有的五道的功德都要有的。那就是前面一样。大乘里面包括一切下面的一些都是他的支分。
“波罗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
“波罗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对于大乘道,“《佛母》”指《大般若经》,不管过去、未来、现在的佛,他成佛都是靠六个波罗蜜多的共道,没有其他的。就是成佛都要经过修六度菩萨道,那么你说密乘不要菩萨道的那是不对的。三世诸佛的共道都是六个波罗蜜多,不是其他的。
“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这个六度,大乘的六度是趣向成佛陀道,就是要成佛道的栋梁。有的地方这个“栋梁”翻“桥梁”,就是“主要的”。栋梁也好、桥梁也好,都是“主要的”。要趣成佛的道,这个六度是最主要的,不能舍的。
“金刚乘中亦多说此,故是经续二所共道。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
“金刚乘中亦多说此”,密乘里面也多说这个话,就是说不能舍掉六度了。“故是经续二所共道”,那么就是说,“经”就是显教的,“续”就是密部的,这个显密两个共同的道,就是波罗蜜多乘。假使上面再上密咒的不共的,就是说金刚乘里面除了波罗蜜多之外,还有不共的,更多的。什么呢?就是“灌顶、三昧耶律仪”,这个再加上去之后,还有“二种次第”:生起次第、圆成次第,再加上它的一些“眷属”。那么密法的东西加上去之后,“故能速疾趣至佛陀”,那就是说成佛会更快一些。
密乘并不是说离开显教的另外一个法。这个误解,现在的人还是很多,总以为密乘好像不是佛教,是喇嘛教,甚至婆罗门变种等等这些诽谤的话。那么就是没有学《广论》,所以学习《广论》呢,诽谤的话就可以避免了。
那么仅仅是因为要快一些成佛,金刚乘在波罗蜜多乘的共道之上、六度之外,再加上那些灌顶、三昧耶律仪、生圆二次第等等,这个目的是快一些成佛。
“若弃共道,是大错谬。”
假使说你认为金刚乘里,只要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好了,够了,“共道”那些波罗蜜多的六度是不要了,那是极大的错误。
“若未获得如是知解,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似决定,便谤诸余,特于上乘若得发起一似胜解,如其次第遂谤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则当集成极相系属,甚易生起尤重异熟毁谤正法深厚业障。其中根据至下当说。”
假使说我们没有得到“如是知解”——就是前面说的金刚乘也不能舍弃波罗蜜多乘,波罗蜜多乘又包括下三乘的一切法。这个知见假设没有得到的话,他于某一种法得到“一分相似决定”。就是说对整个的佛的圆满教理没有看到,只于一部份执着,而且是“相似决定”,他自以为搞懂了,实际上,并不是真的懂,是相似的懂,那么就不是真正的懂,就要诽谤其他的。特别“于上乘”,假若发一种相似的胜解,有定解生起来,他以为这个是对的。就像密法里面他只是要三昧耶戒,灌顶之后,下边的波罗蜜多乘就不要了。
他发起这种“胜解”,就诽谤,“如其次第遂谤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那么在下乘的佛的教法不要了。就是说,假使说是上乘的,就是波罗蜜多乘的,他就以为这个是最殊胜的,修大乘,二乘就不要了,他就诽谤下乘的法道;假使密乘的,他就认为这个是最殊胜的,得到这个呢,他就诽谤下乘的,不但声闻缘觉乘的,乃至波罗蜜多乘的度彼岸也不要了。“如其次第”就是这个意思。“如其次第”,就是上上乘的对下下乘的那个次第都诽谤都不要了。
对金刚乘来说,“诸度彼岸”六度也不要了。那么再说,就是金刚乘里面,“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执了无上部是最好的,那么下三部——瑜伽部、理部、事部的或者作部的这三部密法也认为不需要了。
这样子做的话,“则当集成极相系属”,这个话也是很长一句话,这样子做要积集一些,“极相系属”,就是很容易联系到生起什么特别重的产生异熟果的毁谤正法的深厚业障,就要产生这些业障。毁谤之后就产生很苦的异熟果了,毁谤正法了,那么这些毁谤正法要产生的异熟果,联系起来了,“极相系属”,马上就会联系到产生这个业障的。
那么为什么要产生业障呢?是什么样的业障呢?其中的根据呢?下边第四科会说,毁谤正法的那一科。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所以说,前面讲那么多,我们应当依靠善知识,“一切正言”,就是佛所说的法,都是一个补特伽罗成佛所需要的支分或者是一个缘,这个道理要起定解。就是一切法都需要的,成佛都需要的,没有矛盾的。
我们汉地也有嘛,有些根本乘说大乘非佛说,大乘说二乘是“焦芽败种”,就是不能成就的。这些话都是把道理没搞清楚才产生的一些。那么我们说“焦芽败种”这个话是佛说的嘛,他为什么说这个话呢?开始你不肯修,就直接叫你修大乘,你不行。那么修二乘,引你修,那么二乘,他就高兴了,就修了,修到那个地步他不走了,到此已究竟了,那就要骂了,“你是焦芽败种,你怎么走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呢?”这个是呵斥,是呵斥他已经到了那个地方不进取,并不是说修这个法就是“焦芽败种”。那么既然修这个法是“焦芽败种”的话,佛何必要劝他修呢?修了半天搞成功了,“你是焦芽败种”,那不是开玩笑吗?
所以这个是有密意的。开始他心量小,大乘接受不了,那先把这个法修起来,修到成功了,他心识改变了,再指出他:“你这个是焦芽败种了,不行啊!还要往前走哇!”这个《法华经》讲得很清楚,一看就知道了。
(节选《广论讲记�6�1第四讲》)

 楼主| 发表于 2015-3-18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坝活佛:
汉地的佛教的确需要弘扬广大,为什么?汉族人信仰佛教到现在有2100年,人口有12亿,我们藏族只有540万人,他们是信仰佛教,但是绝大多数的信众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佛法。他纯属是封建迷信式地信仰,没有那种理性的信仰。不是自古以来这样,是因为文化大革命遭受很多灾难之后,逐步逐步变成了这个样子。现如今,无论汉地也好、藏地了也好赶上了好时候,现在国家正在提倡复兴传统文化,而佛教对我们藏族人来说,是唯一的传统文化,对于汉族人来说,是儒家、道家等三家中最主要的传统文化。而且道家已经一蹶不振,全中国也就600多个道观,不多。儒家干脆就没有什么寺院,一批爱好者而已。唯有佛教登记入册的有13万多个寺院,加上没有登记入册的大概有20多万。这是相当可观的数目,与此相比有那么多的信众。而这些信众,假如把他们带入理性的信仰,像以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方式,把他们的心改变成为非常理性的,非常和谐、和睦的,非常清净的信仰者的话,对国家来说也会是和平、和谐的因素;对社会来说是和谐、和睦的因素;对每一个家庭来说,以后不吵架了,互相包容,互相帮助,多好啊!对我们佛教的前途来说也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我们佛教不仅仅是在藏区这个小小的地方需要,整个我们国家的范围,整个我们世界的范围,都要弘扬广大,利益一切众生才叫大慈大悲的大乘佛教。要是只利益一群人,一部分人,那就不是大乘,而是小乘,那是不行的。

这次我们青海民族大学成立了“宗喀巴大师研究院”,我感到非常非常地欢喜。为什么呢?第一、虽然内地佛教和藏传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但是我们藏传佛教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那是什么?出家人普遍文化水平很高,佛学水平很高,弘扬佛法能力很强,培养高才的精英分子的方式,蒙宗喀巴大师的恩德,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佛教当中,我们属于是最优秀的。这些因缘和来源是同宗喀巴大师是直接有关系的。第二、从国家的层面来看,现在我们国家领导人在很多场合关于佛教方面讲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讲过的,比如去年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总部的讲话当中,习总书记说到了一番很重要的话: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非常善于引进外来的先进的文化,比如唐朝的玄奘法师历尽千辛万苦去印度取经。其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佛教首先是先进的文化,玄奘取回来才有意义。其次、玄奘引进佛法,那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这次习近平总书记到印度去,他在印度讲话时又提到一个问题:佛教注入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已经变成了分不开的一部分。说印度和中国文化的交流已经有两千年,说从公元64年竺法兰将《四十二章经》翻译成汉文开始,印度的佛教与汉族的文化已经融为一体了。我们藏文的《丹珠尔》里有《四十二章经》,是从汉文翻译成藏文的。然后习总说道:研究明白中国的文化,必须研究佛教。他举了个例子,我们有位国学大师季羡林,为了研究中国的文化而研究佛教,为了研究佛教而研究梵文。我不知道你们对这件事有没有什么想法,我感到非常欢喜,这样的话可能以前从来没说过。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以我们藏传佛教来说,还有比汉地更深的一个问题。汉族还有儒家和道家,连佛教共三个。那我们藏族人只有佛教了,没有别的,是我们的命根子啊!所以上午我讲了从中观的角度如何去驳斥大乘非佛说,目的是什么呢?不为驳斥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是提醒大家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的前提下,否定大乘佛教,等于是把我们藏民族的1400年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彻底打入了冒牌货当中,也就是把这个民族直接扔到垃圾箱。不仅如此,汉已族2100年的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也扔入了垃圾箱,对蒙古文化也依此类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全部丢弃,那简直无异于自杀。别人可以说,因为嘴巴长在他们身上,我们不可以说。所以请大家记住:一定要自爱自己的文化,自爱自己的宗教,自爱自己的几千年引以为傲的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跟你们说很多的最主要的理由。

你们知道吗?当我们一穷二白的时候,当我们连饭都吃不起的时候,当谁都瞧不起我们的时候,我们背叛自己的民族的时候,虽然丢脸,但情有可原,毕竟为了生存。如今的我们,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不管是藏族也好,汉族也好,不管是什么民族,我们不至于把我们自己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出卖了吧?不至于自己把自己丢到垃圾箱里面吧?所以凡是提倡大乘佛教非佛说,实际上是否定中华民族的文化,尤其是对于我们藏民族来说,就是否定我们自己民族千年的引以为傲的文化,这是不可以的。有人说你既然说大乘是佛说,你拿出证据来啊。这可不公平!举个例子,你说他是小偷,他说不是,你就说那你不是的话拿出证据来。这不是欺侮人是什么?既然你说他是小偷,那你拿出是的证据啊,你是的证据都没有你怎么能说人家是小偷呢?所以拿出证据的不应该是我们而应该是他们。他跟你说你是小偷,还让你拿出不是的证据,有一点像日本时期的“良民证”。我并不是煽风点火,而是让大家一定记住,我们不要去驳斥任何人,不要去对抗任何人,我们一定要调柔和清净地对待。但是,心里面要有个底线,不能出卖我们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能出卖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出卖,让我们自己认为我就是藏族,我就是蒙古族,我就是满族,我就是汉族,引以为傲的那个东西是不能丢的!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你们都是我们未来的花朵,说实在的,真的。我特别特别期待你们能够支撑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中所拥有的非常好的修行,非常好的宽容,非常好的自我纠正等等很多很多的好东西。因为我们毕竟具有了一个世界上很多很多民族都不具有的,非常完美的宗教,非常完美的价值观,非常完美的理性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我们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我们一定要保存好它。我们不需要拿它去对抗任何人,但是我们心里应该尽力而为地把它做好。
我今天跟你们说了那么多,大家辛苦了,谢谢大家!


2014年11月21日讲于青海民族大学


发表于 2015-3-18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乘在叙述佛本生时,也用“菩萨”一词,所以佛从菩萨生,不仅是大乘,小乘也一样这么说。
比如,汉译《长阿含经 - 第一卷》:
“此是诸佛因缘、名号、种族、所出生处,何有智者闻此因缘而不欢喜,起爱乐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吾今欲以宿命智说过去佛事,汝欲闻不?”
  诸比丘对曰:“今正是时,愿乐欲闻!”
  佛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比丘,当知诸佛常法:毗婆尸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从右胁入,正念不乱。当于尔时,地为震动,放大光明,普照世界,日月所不及处皆蒙大明,幽冥众生,各相睹见,知其所趣。时,此光明复照魔宫,诸天、释、梵、沙门、婆罗门及余众生普蒙大明,诸天光明自然不现。”
发表于 2015-3-18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5-4-5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永真 于 2015-4-5 21:09 编辑

多识仁波切:
成佛捷径金刚乘要义之一

成佛捷径金刚乘要义之一大乘佛法的显密二道,好象是迈向同一个目标的不同起点上起步的两条道路,最终都是要成就具备色法二身的圆觉无上佛果。佛陀说法有显有密,有常有变,完全是根据引度对象的根基、智力、心理、爱好、习惯势力等因素决定的,是适应一切地域、一切时代、一切众生的方便之举。如牛羊吃草不吃肉,虎豹吃肉不吃草,鸟儿栖息林中,鱼虾活在水里,众生各有各的生存因缘,佛的无碍智慧和无限方便怎么会局限于某些狭小的疆界和固定的程式呢?教内外那些知常不知变,知显不知密,知小(乘)不知大(乘),褒显(教)而贬密(教)的人,又哪知天外有天,法中有法?

我看过汉地寺院的早晚课诵,每天一上来要念那么多的密咒且祈请金刚菩萨,这正说明显教和密教是无法截然分开的,是显中有密,密中有显。而有些修净土的人却要一概反对密法,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当然,由于密教本身“密”的原因,不能公开,很多人不了解,就胡思乱想瞎猜。密法在观修上与显法是有所不同的。人都是习惯性的生物,习惯了的东西就认为是好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守着习惯性的东西,自己认为自己的教派是最正确的、最高的,不自觉地就犯了谤法罪。“一切经典皆教诫”,三乘佛法都是佛陀所说,听法的对象不同,你虽不信,也不能谤法。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们佛教是最开放的宗教,佛教历史上没有反对、迫害科学家的例子,从印度开始就把各民族的文化,很多世间的知识都吸收过来了。佛教为什么现在已成为东方文明的宝库呢?就是这种开放兼容、包罗万象,积累了很多人类文明的精华,成了人类文明的宝库。佛教不是一说一经或一宗一派那样的一种心量狭小的产物,而是心量广大。据说第一次见到火车的人,把火车当成怪物而吓得逃跑;照相机传入中国时,曾经有人认为那是“摄魂器”而极力反对。这种事在藏地、汉地都听说过,这不是笑话吗?把大乘经典说成是后人的伪造,把密法贬低为印度外道的那些人,和那些因为无知偏执而把火车和照相机当成怪物的人,又有何差别呢?

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师在其诗体自传中写道:
此处通向圆觉佛陀地,深密金刚乘与般若乘,
两条道路密道比显道,更具特别殊胜奇妙处。
享誉日月同辉照人间,既信此言并非溢美词,
大密教理究竟是如何,不去探讨窃居善知位,
这种人物若算有慧眼,比这更愚蠢者还有谁?
特别难逢殊胜无上道,竟然轻视放弃真可惜!
因此对那佛陀无上道,比佛更难相遇之密乘,
两种悉地之源密宝藏,深入其中长期勤学修。

这段话中包涵的真理,只有深通显密二乘的高屋建瓴之士才能领悟。根据历代密学善知识的总结,密乘和显乘相比,密乘有胜过显乘的许多特点,略述如下:(一)智慧殊胜证悟空性是显密共同的课题。显密二乘在观空中,所观客观对象的法性方面没有什么不同,但在能证意识上则有粗细的差别,从而有了究竟和非究竟之分。所以,十地菩萨在成佛前必须接受诸佛灌顶进入密道,破除细分所知障和细分执实习气。

发表于 2015-4-6 1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3:31 , Processed in 0.039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