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87|回复: 44

“十念”往生:这个“十念”究竟指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次看这则开示都感觉,往生极乐真的是不容易啊不容易( ̄へ ̄)。

        ◆居士问:“十念”念佛中十念的内容和含义是什么?


  ◇仁波切:我想在这个问题上着重地讲一下“十念”的问题。新罗·元晓谓十念有显了及隐密二种:即十声称佛为显了十念;《弥勒所问经》所说十念为隐密十念;又《佛说观无量寿经》十念唯显了十念;《佛说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之十念通显了、隐密二种。


  新罗国的元晓大和尚在讲到“十念”的时候,以两种方法作了解释:一种是显了义,一种是隐密义。十声称佛为显了十念;而《宝积经》里弥勒菩萨说的十念为隐密十念。这个显了和隐密也就是了义和不了义之说。不了义的说法是念十遍阿弥陀佛,了义是按照《宝积经》里的十念。他为什么用了义和不了义来解释十念呢?我想当时有很多人认为“十念”就是念十声阿弥陀佛,这种解释方法,既避免与他们的直接冲突,也能鼓励一些人念更多的佛号,又能表达出十念的真正含义,由此我看元晓法师是作以方便说。一般来说,对佛学问题的解释不能随便说说,一定要有经典的依据,这非常的重要。《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十念”的解释是怎么说的呢?“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说,具足了十念的心,称南无阿弥陀佛。另外藏文的《佛说无量寿经》的翻译,里面也说了以十种心来念无量寿佛号,很显然十念就是十种心。

  是哪十种心呢?就是在《宝积经》第九十二卷《弥勒所问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着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着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这就是《弥勒所问经》里边所说的,如何能够到达西方极乐佛国的十念所以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真实义。

  那么有的居士提到如何修这十念,到底是先要具备十念后修阿弥陀佛呢?还是修阿弥陀佛的同时要念想十念呢?这个问题提得好啊!非常关键。我要告诉你们,从修行的时间安排来说,我建议一边念想十念心,一边修阿弥陀佛可靠。但是念阿弥陀佛称号的时候,应该要念想这十念心,起码以造作或者以主动心去想十念心,然后念阿弥陀佛合适。怎么样做两者互不相违呢?我前面的意思是说,每一天要争取想办法修一些十念心,这个十念心不可能从头到尾一天都作完,而是要一个接一个生起十念的证悟力,同时每天也要修适当的阿弥陀佛的名号以及《往生极乐愿文》等等,这样就做到了同时修。但这个所谓的同时修,只是从每一天的角度来说和从每一年的角度来说的,但是从每一次的角度来说不是这样修的。每一次修念阿弥陀佛之前要发十种心,然后念阿弥陀佛的称号,这就是每次的修法,也就是说一般的修法和实修两者要区别开来。

  现在就讲讲如何修第一个大慈心,第二个大悲心。大慈心和大悲心修法一定要依照《菩提道次第速道》里面所说的,通过平等舍,视一切天下众生为母,观一切众生做我母之恩德,生起对天下一切众生报母恩之念,然后来修大慈大悲。为什么一定要先修平等心、知母、念恩、报恩呢,因为有了这样的前提你才能生起真正的“愿一切天下众生具得一切安乐及安乐因”,并且如同《宝积经》里面所说的,发自内心地希望天下一切众生远离一切损害,得到永久安乐,这就是大慈心的修法。

  有了大慈心之后,再修大悲心,因为有了大慈心之后,你就会爱包括苍蝇蚊子在内的天下一切有情父母众生,如同爱自己今生亲生母亲一样,并且愿以一切办法让他们获得一切快乐。只有生起这样的心念之后,才能在看到他们受苦的时候生起非常强烈的悲痛之心,发自内心地希望他们脱离一切痛苦及痛苦因,这样才能生起大悲心,也就是愿一切众生脱离一切逼恼的痛苦及痛苦因。而且有了这个之后才能够生起真正的不惜生命守护如来正法之念,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解救一切众生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令他们听到如来教法,修习正法,最终证得正等正觉如来果位。由此佛法住世乃是度化一切众生的最主要的方便法门。

  然后你要修观一切万法自性皆空,因果善恶缘起不虚的道理,然后放下一切为利自己的下劣之心,包括贪欲名闻利养等等,生起一心一意地利益天下一切苍生那种清净的心。然后思维解救一切有情众生。什么才是最殊胜的呢?惟有佛陀解救一切众生才是最殊胜,既然如此,我只有证得佛陀果位之后才能够圆满地度化一切有情父母众生。为解救一切有情父母众生,断除一切所知障及烦恼障,我要一分钟也不忘失寻求具足一切功德的佛的一切种妙智和佛陀果位之心。为此,我要对众生生起如同对善知识一样的恭敬心,不执着一切世间的荣华富贵等等,一门心思地听从三十七菩提分法,学习一切菩萨学处,行菩萨行道,做无量的、没有贪嗔痴也没有执着杂染的、通达三轮体空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六度四摄的修行,破除一切我执和我所执,舍离诸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一切着相,最终破除一切执着根源的种子——所知障和烦恼障,到达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果位。这就是十念。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当然,我们要真正具有这十念心可不容易呀!但是没有关系,有办法。有什么办法?就是每天拿出《宝积经》十念文,每次念七遍,心里强烈地去念想,思维这个内容,那也算是发了十念心。然后念无量寿佛的称号,因为《宝积经》是佛说的经,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非常有加持力的,每一句话念七遍、二十一遍,然后非常强烈地如是思维,最后念无量寿佛号,这也是比较好的办法。老年人没有太多的时间按照菩提道次第的方法修行,这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上文引自沈阳北塔寺法台-夏坝仁波切的答疑开示)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功德利益:若有众生发十种心,随一一心,专念向于阿弥陀佛;是人命终,当得往生彼佛世界。世尊,何等名为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彼佛世界?”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如是十心,非诸凡愚不善丈夫具烦恼者之所能发。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正法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弥勒,是名菩萨发十种心,由是心故,当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弥勒,若人于此十种心中随成一心,乐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无有是处。”
                                                                                                                                                            

                                                                                                                                                                                                                                                                                                                                                                              ——引自《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二》
发表于 2014-12-10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的四十八愿文是:

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若用楼主所说十念是上品往生,十声是下品。但不能说十声不能往生净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 发表于 2014-12-10 10:32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的四十八愿文是:

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

“十念是上品往生,十声是下品。”

不知您这个观点可有理论依据?而且这个“乃至十念”怎么能确定不是“乃至生起十种心”而仅仅是“乃至“十称佛号”呢?
发表于 2014-12-10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海 于 2014-12-10 12:41 编辑

不用看别的,消文就行。

如果将来我得佛果,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想要往生我国的人,甚至只有十念。。。。


乃至这个词,字典上查是“甚至”的意思,如果翻译意思的话,哪怕有十念,仅仅有十念等。就是很少、最少的情况,最小的情况。

如果翻译成楼主的高要求,将会前后意思对不上,因为楼主翻译的十念不是最少的要求,是很高标准。

所以往生净土九品中,符合楼主所说的恐怕是上上品,而最下品,下下品带恶业往生者,符合十声的要求,因为下下品没办法做福德、发心等。

往生很容易,但是去了以后品位不同,比如大乘十地,上地比下地殊胜,同样,上上品比下下品殊胜很多,有赖于此生福慧资粮的积集,而且去净土之后,还是要一地一地的去修的。
发表于 2014-12-1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杀牛的屠夫公案想必大家耳闻能详,所以十念理解为称念十声佛号末学认为这与佛陀普度众生的大悲愿力相一致,如果理解成弥勒所问经中旳十念,不是没有道理,而是摄受众生极少,与佛本愿未必称应
发表于 2014-12-10 1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 发表于 2014-12-10 12:19
不用看别的,消文就行。

如果将来我得佛果,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想要往生我国的人,甚至只有十念。。。 ...

此说符合逻辑。
发表于 2014-12-10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容易就不在六道轮回了?
发表于 2014-12-10 1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海 于 2014-12-10 17:28 编辑
全部更新 发表于 2014-12-10 14:02
这么容易就不在六道轮回了?


容易简单快捷是净土宗特点,不然就不会后从经典中拿出独立成一宗了。
发表于 2014-12-10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 发表于 2014-12-10 17:26
容易简单快捷是净土宗特点,不然就不会后从经典中拿出独立成一宗了。

容易简单快捷是人心特点,有此人心才有此一宗
发表于 2014-12-10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LGX 于 2014-12-10 18:59 编辑

“有此人心”,是啊,汉地堂堂大宗名门,净宗十三代祖师也是“此心”。
发表于 2014-12-10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 发表于 2014-12-10 12:19
不用看别的,消文就行。

如果将来我得佛果,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想要往生我国的人,甚至只有十念。。。 ...

“乃至”,似乎不应解释为“甚至只有”。“至心信乐”,这个前提很重要,如果不要这个前提,才可以把十念解释成最低标准。
发表于 2014-12-1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JLGX 发表于 2014-12-10 18:45
“有此人心”,是啊,汉地堂堂大宗名门,净宗十三代祖师也是“此心”。

净土宗的祖师很厉害的,净土初祖是当时很有名的高僧。其中有“实相念佛”的说法,如果不懂“实相”也是修不了的。所以一句佛号念到底,如果只是持名号,其他什么都不学,是不好的说法,因为很多经典都提到实相。祖师们不是不懂,所以其他还是要学,念佛才得力。

发表于 2014-12-10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knightleo 发表于 2014-12-10 19:30
“乃至”,似乎不应解释为“甚至只有”。“至心信乐”,这个前提很重要,如果不要这个前提,才可以把十念 ...

那么您怎么解释呢?
整个句子的语境就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4-12-10 22: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蓝海 发表于 2014-12-10 10:32
《佛说无量寿经》(康僧铠译)的四十八愿文是:

十念必生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

《佛说无量寿经》之文或可如是理解:如果我得了佛果,十方世界的众生,以至诚的信乐心,乃至具足十种心而欲生我国土者.....

因为至心信乐与十念之心是不同的内容。藏文的经文意思值得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5:40 , Processed in 0.03544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