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04|回复: 17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6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这篇文章很大,格鲁派每一代人物都是一卷,六世仓央嘉措的已经写完,有兴趣的在煮酒里找,这帖子也会涉及,但只能修订。


  【宗喀巴卷】
  第一章         出世
  1
  宗喀巴不是活佛,是祖师,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师。
  这个祖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太多,一句两句说不完,所以,先抄一段话:“格鲁派与此前的藏传佛教教派不同,它是在印度佛教已经完全衰亡的时代由藏族的高僧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的一个教派。”(注:陈庆英,《贤者新宴》第三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这句子够长的,我实在不愿意写这么长的句子,但它必须引用,因为这里面有点玄机。
  我们回头再看那句话,它事实是说出了一种现象——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祖师都是印度人,而格鲁派的祖师是藏族人。
  但他,可不是山寨祖师。
  宗喀巴出生在1357年,地点是今天青海湟中县塔尔寺地方,所以后世称他为宗喀巴。
  有的人会问,这什么因果关系呀,完全没有逻辑。
  可这就是西藏人的方法,因为这是个尊称。
  解释这个尊称的意思,我们首先得了解一点西藏地名的命名方法。
  第一,有山的地方,字根大多是“rtse”,这个字本义是“尖”、“顶端”,后来常用在山峰、山顶的意思。这个字根汉译常用字为“孜”、“子”、“则”,比如现在山南地区的隆子、浪卡子、拉萨甘丹寺所在的达孜,还有西藏第三大城、发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保家卫国战争的江孜。
  具体地说,我们用“日喀则”做个例子,它全称是gzhis-kha-rtse,“gzhis-kha”意为庄园,所以,这个词合起来的意思是“顶尖儿的如意庄园”,音译为日喀则。
  此外,由于“布达拉”作为宗教圣地,权威性自然是“顶尖儿”的,所以,布达拉宫的有关事务也用“rtse”这个字根。
  第二,与山有关的另一个命名法,字根为“ri”或“la”,其中“la”表示有隘口可以通行的山,这类名译为“日”、“里”或“拉”,比如今天的帕里县。
  第三,凡是有江河的地方,字根都是“Chu”,音译为“曲”,元代文献中经常是“楚”,比如现在的那曲。
  第四,凡是平原、坝子,字根都是“Thang”,音译为“塘”、“当”、“党”等,比如泽当、理塘,以及《卫藏通志》的作者(注释:关于《卫藏通志》的作者学界存疑,另有一说为和琳,见藏学大家吴丰培《<卫藏通志>著者考》,北平研究院编《史学集刊》第一期)、清代驻藏官员松筠的笔记《丁巳秋阅吟》中记载的“业党”(拉萨西南25公里,卓玛拉康所在地)、“那尔汤”(今译纳塘,著名的纳塘版大藏经所在地)。
  第五,凡是“水和道路的汇合处”,也就是“河谷口”,字根都是“mdo”,汉译里多为“多”和“都”,比如今天的“昌都”、“安多”。
  另外有一个地名翻译得比较传奇,这就是打箭炉,它的名称是“dar-rtse-mdo”,从字根上看,这地方应该有山有水,直译后叫做“白绢山峰河谷”,事实上它就在大渡河西侧与由川入藏大道交汇处的河谷。可1732年入藏的泸州知府王世睿在他的旅游笔记《进藏纪程》里,也不知道听哪个山寨师爷说的,信手记下:当年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在这儿造过箭,所以这儿叫打箭炉。
  好了,了解了西藏地名的命名规律,我们回头来看宗喀巴的出生地点,现在它的大的地理区域叫“安多”,根据命名规律第五条,这地方有水,是什么水呢,青海东部的湟水,藏语中叫做“宗曲”,而湟水流域则成为“宗喀”,这一称呼在吐蕃时期的藏文文献中就存在了,一直沿用至今。
  “巴”这个字表示归属,用在人名上,意思是“某某地方的人”,所以,“宗喀巴”实际的字面意思就是“宗喀这个地方的人”。
  所以说,这是个尊称,不是本名,也不是法名。这确实是学习藏传佛教史比较让人抓狂的问题,很多人有老多名字了,也有很多人叫同一个名儿,后面谈到西藏人名的命名规律时我们再解释这个问题。
  关于宗喀巴大师的生年,1357年,这是目前比较通行的公认的说法,但是我们如果有幸翻一翻古董资料,就会发现这一点也比较乱套,它们记载的是1297年,提前了60年。
  这种简单问题都能搞错,有没有搞错?着实让人郁闷。
  光郁闷是没用的,我们得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在仔细(其实用不着仔细也能看出来)看了西藏的纪年方法后,我们可以确定,这是甲子纪年法搞错的缘故——用汉族地区的文化解释西藏文化,造成的误读和笑话可不少,以后会经常在我的讲述中出现。
  那么,甲子纪年法和藏历又怎么会搞乱套呢?因为藏历也是60年一轮回,但不用天干地支,而是用“木火土铁水”的顺序与十二生肖排列组合。
  至于藏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这里简单说说。在《新唐书&#8226;吐蕃传》里,说西藏“其四时以麦熟为岁首”,《旧唐书&#8226;吐蕃传》中,说“不知节候,麦熟为岁首”。日本学者山口瑞凤推测吐蕃王朝以阴历四月,也就是季春月的朔日为岁首,而陈元金先生推测是以阴历六七月间为岁首——还是中国人的推断我看比较靠谱。
  研究藏历的大学者黄明信先生考证,在敦煌文献中,藏文历史文书纪年方法是十二生肖,但此时还没有五行、天干,而且再往下细分,则只有四季,没有月份。这一情况在文献中可以考证到公元764年,这个时候金城公主已经进藏五十多年了。而到了9世纪的唐蕃会盟碑上,就能清楚地看到干支纪年和四季分孟、仲、季等方法。
  这说明,9世纪时的藏历受到汉族地区影响比较大,逐渐有了点历法的意思了。
  到了11世纪后,西藏采用了比较成熟的历法——时轮历,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60年一个轮回,准确的说法叫做一个胜生周,也就是史书中经常看到的“饶迥”。第一饶迥从1027年开始,叫“阴火兔年”。
  但哪一个月是岁首呢?这仍然比较令人抓狂,到了元代的时候都比较混乱。比如,当时噶举派和萨迦派的算法都有自己的一套,而元朝又用夏历算法,所以,如果不懂这些算法,我们看元代帝师、萨迦派的八思巴给忽必烈的贺年卡简直就会气疯,因为他在1268年的11月写了一份这一年1月份的新年祝词。
  估计忽必烈看到这张贺年卡的时候也有点懵,这年拜得不是有点儿晚,而是太晚了,现在都开始准备过新的一年了——我们不懵就行,因为萨迦历法和元朝夏历的岁首不一样。
  说到时轮历,如果修过时轮金刚,估计一下子就能搞懂,但那种密法确实非常复杂,我这里就不多介绍了。这种书有卖的,如果哪位同学特有追求、特有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可以买黄明信先生的著作看一看。不过我多少还算个厚道人,不免多嘴一下——千万别买,480页的书,藏文占了400多页,而且里面还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多了我就不说了,反正我把这书当摆设装门面了。
  如果我们就想知道怎么把藏历和公历换算过来,这里有个小窍门。
  求:公元X年的藏历纪年。
  第一步:先以X除以60,得出余数,然后再减去3;
  第二步:如果余数小于或等于3时,需加上60之后再减去3;
  这时我们会看到一个数字,好了,第三步:看表,这个数字对应的就是这一年的藏历名称。

  木鼠-1         木牛-2         火虎-3 火兔-4 土龙-5
  土蛇-6         铁马-7         铁羊-8 水猴-9 水鸡-10
  木狗-11         木猪-12 火鼠-13 火牛-14 土虎-15
  土兔-16         铁龙-17 铁蛇-18 水马-19 水羊-20
  木猴-21         木鸡-22 火狗-23 火猪-24 土鼠-25
  土牛-26         铁虎-27 铁兔-28 水龙-29 水蛇-30
  木马-31 木羊-32 火猴-33 火鸡-34 土狗-35
  土猪-36 铁鼠-37 铁牛-38 水虎-39 水兔-40
  木龙-41 木蛇-42 火马-43 火羊-44 土猴-45
  土鸡-46 铁狗-47 铁猪-48 水鼠-49 水牛-50
  木虎-51 木兔-52 火龙-53 火蛇-54 土马-55
  土羊-56 铁猴-57 铁鸡-58 水狗-59 水猪-60

  第四步:结果为偶数,配“阴”,为奇数,配“阳”。
  我们简单玩儿一下,1027年,第一个饶迥的开始年份。
  第一步,1027除以60,得17,余7。
  看来省去第二步的麻烦啦,直接用7-3,结果是4。
  第三步,我们去找图表里的“4”,火兔年。
  第四步,结果是偶数,那么配“阴”。
  好啦,大功告成,1027年,阴火兔年。
  顺道说一句,这个表不用死记硬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将它排列成横十竖六(行6条,列10条)的样子,之后——嘿嘿,你能看出非常好玩的规律。记住规律,这张表随时可以默写出来。

  注释1:八思巴的新年祝词原本藏在西藏萨迦寺,陈庆英先生考证
  注释2:藏历公历换算方法,著者王琼,原载《西藏大学学报》

  还是说回宗喀巴吧,说他妈妈怀孕前后的问题——在生下孩子之前,她做了很多次梦。
  我们必须简要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宗教人士的人生里发生的那么多“灵异”现象,怎么解释?比如,在最权威的正史中,也记载着宗喀巴的父母多次做梦,梦到天界仙女给她洗澡、金身钻到她肚子里啥的,这种相似的记载在几乎所有活佛的生平传记里都有。而我的观点——活佛是人,不是佛。
  那么,对这种明显异于常人的记载,我们怎么看呢?
  这里我引用顾颉刚先生的弟子、我国著名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家李安宅先生的遗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中的一句话:(这种现象)“将传说作为一般人类学个案历史叙在一起,以便说明心理、社会背景,这是藏族文化、宗教领袖共同的特点”。
  说实话,这句话说的天上一脚地上一脚,怎么读怎么别扭。我们理解大致意思就行了。
  而继续深入下去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即使我们接受了这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因素,那么,这种因素背后的玄机是什么?
  我们知道,忽悠人靠说大话是没有用的,忽悠的方法而不是忽悠的内容才是决定忽悠效果的关键。这时,我们需要让一位以后才登场的人提前亮相,他就是第三世DL喇嘛索南嘉措。
  在索南嘉措的传记中,他3岁的时候就可以回忆起在娘胎里的寂寞生活,而且顺藤摸瓜似的回忆了投胎之前的伟大经历。同时,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灵异”现象。当然,这些所谓的灵异现象,大多数是他父母和一些高僧的梦。这么一梦,可了不得了,很多人开始说他是第二世DL喇嘛根敦嘉措的转世。
  为什么要提前说这段故事呢?因为从此之后,以梦为主要形式的灵异现象,成为后世历代DL喇嘛转世中一个很重要的确认方法。
  那么,问题出现了——从李安宅先生这样的研究者,或是我们这样的读者角度看来,我们理解传记作者出于文化背景因素,在叙述技术上耍花枪,但是,从索南嘉措的角度,又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呢?
  换句话说,索南嘉措怎么知道这种方法可行、而且会让除他以外的人从文化因素方面来理解、并不提出质疑呢?
  或者说,他怎么就知道即使忽悠的内容有点不靠谱,但忽悠的方法却能达到人人相信的效果呢?
  答案在佛经里找——这种能“梦”到投胎的完整经历的道理,就在佛经里。
  这部经叫《俱舍论》。
  具体说投胎的问题,三句话:
  其一如知而进入,其他知住知生起,此外一切皆不知。
  这句话是说,转轮王这个级别的人,对入胎的情形是知道的,但住胎和出生的情形他可回忆不起来啦;而声闻和独觉这个层次的,入胎和住胎他都知道,但怎么生出来的他不知道;佛这个级别嘛,这个流程当然都明白的;而我们凡夫俗子,则啥都不知道。
  宗喀巴是“第二佛陀”,怎么入胎,又是怎么出生的,他当然记得清清楚楚——道理讲述完毕。
  所以,关于那个小金人儿是怎么跑到宗喀巴母亲的肚子里去的,我这里就不详细描述了,我只管他作为一个人生下来的情况。
  如果有想了解宗喀巴灵异现象的,可以看看《至尊宗喀巴大师传》。
  但是,提醒大家注意,这书不是灵异故事集,那么读书就读糟践了。
  这本书的价值着实不低,作者法王周加巷,清代人,十世和十一世DL喇嘛的侍读,这本书融合了当时三十多种宗喀巴传记的精华,内容依据前辈大师的著述,而没有一处作者的杜撰(这句话是抄的,我也觉得这事儿奇怪,如果前辈大师杜撰了呢?)
  更难得的是,这本书不光引据了克珠杰做的宗喀巴传,而且包括了萨迦、宁玛和噶举等其他教派高僧关于宗喀巴的著述和评论,十分难得。
  再说郭和卿,我国的藏文翻译大家,翻译作品有《青史》、《西藏王臣记》、《塔尔寺志》等,这本《至尊宗喀巴大师传》是他的遗著,稿费也捐给出版社作为藏文编译人员的基金,大家可以看本书的“译者前言”,催人泪下。
  ——这样的学者,水平怎么样我不评价,但人格和学术精神我是敬仰的。

  宗喀巴卷&#8226;第一章&#8226;4

  宗喀巴降生,我们用了三节的篇幅,没办法,因为事儿比较多。好在,他现在终于出世了。
  ——但出世的第一天,就又出事了。
  他的脐带血落在地上,地上就长出了白旃檀树,叶子上有狮子吼佛像和文殊五字真言。这树茁壮成长啊,后来——到后来再说,三世DL喇嘛的时候,这里建立了一座著名的寺院。
  第二天,又出事了,有个人来看望他——毫无疑问,传说中这个人用“神通”得知有个大人物降临了,不来看看不够意思,于是来给孩子敬个礼。
  现代人亲戚朋友家生了孩子,去看看,走时留俩钱,这都很正常。但是,我们碰到过一个陌生人死乞白赖非要给钱的情况吗?
  这次来的就是这么个人,他叫顿珠仁钦。
  事实上,顿珠仁钦是个厚道人,他太够意思了,为了这一天,他等了很多年。
  而他等待的方法,是这个世界上最无奈的等待——守株待兔。在我的认识里,这就等于毫无希望,但他坚持下来了,因为他这人够意思。
  顿珠仁钦(1309~1385),也有史书翻译为端智仁钦,他是元代藏传佛教噶当派的高僧,高到什么程度我以后再评价,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他是宗喀巴的启蒙老师,后世被尊为“法王”(藏语曲杰)。
  顿珠仁钦自幼出家,15岁的时候,他从青海家乡远赴西藏学法,过程不详细说了,反正拜了很多大师,声名也比较高。多年之后,他返回故乡,在今天的甘肃临洮县的噶当群佩林寺当法台——法台这个词儿我们以后再说。
  1336年,西藏拉萨的聂塘寺有人请他来了,请他去当法台。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卫藏通志》的作者、清代驻藏官员松筠的笔记《丁巳秋阅吟》中,记载了一个叫“业党”的地方,实际是这就是聂塘寺,也就是卓玛拉康所在地。这是座历史地位极高的寺院,是阿底峡大师始建的。
  顺便说一句,顿珠仁钦到西藏求学的第一站就是聂塘寺。
  这就好像一所知名母校请一个毕业生回去当校长,那不能不给面子呀,厚道的顿珠仁钦去了。
  但是母校不太厚道。
  我们得知道当时甘肃到西藏这条路不好走,事实上从时间上算来,顿珠仁钦走的算是比较快的,可是到了那儿才知道,母校等不及了,或者以为他不来呢,所以选了另一个人。
  这里有点小问题,第一,如果对噶玛噶举派的历史有了解,我们可以想一想,黑帽系第三世活佛攘迥多吉是在什么情况下被邬坚巴认定为噶玛拔希转世的?
  陈庆英先生的观点是:“邬坚巴等噶举派的僧人们急于将攘迥多吉认定为噶玛拔希的转世,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己教派的领袖人物的继承问题,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保持以楚布寺为中心的噶玛噶举派的宗教和经济实力不致分散,以便在各教派的竞争中求得自己教派的发展”。(注释:陈庆英《噶玛巴&#8226;攘迥多吉两次进京事略》,原载《中国藏学》1988年第3期)
  那么,此时噶当派忽悠了顿珠仁钦,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这就是本文的主线,我们在研究有关藏传佛教的史料时,别把眼睛放在宗教事务上,读通了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中有相当多的好玩的问题,比如1793年福康安大军杀到廓尔喀境内,其背景非常复杂,但至少我看到了一场货币战争——传奇的袈裟下,总会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说回来,第二点,我们从这儿可以看到,当时噶当派的法嗣继承办法,是师徒任贤制,这一点我们以后再讲。
  话说当时,被忽悠了的顿珠仁钦没生气,而且,我估计他也挺高兴,因为他实在是个求学欲非常强的人,在一处寺院当法台和去四处游学,两者相比,他更感兴趣的是后者。所以,大老远从甘肃来到拉萨的顿珠仁钦不但没有失望,反而很高兴又有一次求学的机会。
  这一次,他来到了后藏的纳塘寺——这个名字我们牢牢记住,它以后还会出现,因为他事实上就是第一世DL喇嘛根敦珠巴出家的地方,而且,它的纳塘版《大藏经》那是相当著名。
  其实,第一次来西藏求学的时候,顿珠仁钦也来过这里。
  这一次他的老师是纳塘寺的主持,叫罗桑扎巴。
  觉得这个名儿挺熟?

  没错,顿珠仁钦学成之后,罗桑扎巴对他说,你可以回去了,为师嘱咐你俩事儿,第一,你发迹的地方叫夏章和夏琼,尤其是夏琼,是你的根据地;第二,在夏琼你会收很多弟子,有一个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要拜你为师,到时候你把我的法名给他。
  这个与师祖用一个法名的人,就是宗喀巴。
  当然,宗喀巴现在还没有出生呢,我们还是看一看他的师父吧。
  顿珠仁钦要返回家乡了,不过,他一头雾水——夏章和夏琼,那俩地儿在哪儿呢,上哪儿找去?
  说实话,这样彻底让人无语的办法,我也不知道他怎么想出来的,1341年,他建了一个寺,叫夏章,也有史书写做夏卜浪寺。
  好了,用这个法子找到了“夏章”,再如法炮制,建一个“夏琼”寺?
  如果都这么投机取巧的话,就确实不厚道了。
  所以,顿珠仁钦带着几个徒弟,出去找“夏琼”去了——如我们所料,没找着,不过在路上捡了根金条。
  对这个记载我是不太相信的,不过史籍上就是这么写的,而且厚道人顿珠仁钦也没独自揣兜儿里,而是用这根金条建了一个寺,寺名叫“昂拉赛康”,翻译成中文就是“昂拉这个地方的金条寺”。
  这一天,苦苦寻找夏琼的顿珠仁钦在金条寺举目远眺,看到对面有座大山,其形状好像一只展翅而飞的大鹏鸟,突然醒悟——夏琼!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查“象雄”,看看“象雄”的意思是什么,而在藏语中它的发音又是什么。
  好了,找到夏琼了,顿珠仁钦也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夏琼寺,他心中的石头落了一半儿了,但是,老师的愿望还没完成——那个学生在哪儿呢?
  1357年,他在山洞中修行,突然一道红光射入洞中。
  顿珠仁钦心中暗道,小祖宗,你可算出生了!
  顿珠仁钦马上做了几件礼物,其中甚至包括一份护理圣童的说明书,我估计就是婴儿护理常识,交给一位近侍僧人,让他快送到这个人家。之后,他还不放心,第二天亲自去看望,并提出要求——这孩子跟我出家吧。
  说实话,顿珠仁钦真是个厚道人,为了师父一句话,在连门牌号都找不到的一片荒地上等一个陌生人,而且是等他生下来。一诺千金,够意思。
  好了,我们抛开种种“灵异”事件,重新解释一下顿珠仁钦的举动,如果他真是受了师命要在这儿收一个徒弟,我认为他等的就是这个孩子出世,不过,他的师父罗桑扎巴告诉他的话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你要在某个家族中选一个徒弟。而如果他没受所谓的师命,他也要等这个孩子降生,并马上去收徒弟,因为这个孩子的父亲是当地藏族部落的一个首领——这种事情不稀奇,以后会经常发生。
  为什么我会有这个想法?因为宗喀巴3岁时发生了一件怪事。

  宗喀巴卷·第一章·6

  宗喀巴3岁这年,噶玛噶举的第四世活佛乳必多吉(有的史书中也写作若必多杰)路过他的家乡。乳必多吉是去大都朝见元顺帝,以后写到噶玛噶举派与格鲁派的斗争时,我们再详细说,这一派的历史着实不简单。
  史书里记载,顿珠仁钦催促宗喀巴的父亲带着孩子去拜见噶玛巴。噶玛巴一见到这个孩子,呦,咋长的这么好呢,喜欢,给你授个戒吧。
  麻烦了,介绍藏传佛教的历史,步步都是坎儿。
  先说长相,宗喀巴幼儿时期的容貌,他的弟子、一世班禅克珠杰在传记中写过,全文我不引述了,反正是一出生就宝相庄严,而更多的书里介绍,出生的时候就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跟佛陀的长相差不离儿。
  问题在于,克珠杰咋知道他师父小时候的长相呢?看过照片?他18岁那年才第一次见到宗喀巴,那时候师父都快50岁了,他能猜测出来宗喀巴小时候的模样?
  藏学学者周炜先生认为,宗喀巴的长相特征,可能是鼻子比较大,依据之一,在克珠杰的传记中确有“鼻高丰隆”的描述,依据之二,宗喀巴造像的特征之一就是鼻子大。
  普及一下造像知识。佛教的造像是有规矩的,不过现在很多佛像都不怎么讲究了,最混乱的是手印中的触地印,《大唐西域记·卷八》中记载,佛陀结这个手印是用来收拾地下蠢蠢欲动的魔障,手指往地下一按,他们都老实了。那么,这个手印应该是手指触地,《金刚顶莲花部心念诵仪轨》中形容“左拳安于脐,右羽垂触地”。可现在的很多山寨造像中,佛右手的手指离地太远,把妖魔鬼怪都放跑了。
  再说造像的规矩,记载在四本书中,分别是《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疏》、《绘画量度》和《造像量度》,合称“三经一疏”,这四本书是乾隆初年由藏文翻译为汉文的,在汉译大藏经中是最晚译出的经,收录在大藏经密部卷。其中,第一本书也称为“十拃度量”,最后一本是它的续补,补充了“九拃度”、“八拃度”等。
  “十拃度”的意思就是以人头的长为基准,将全身分为十分,这是佛立身像的标准;“九拃度”是初地菩萨以下世出世间圣像的量度;“八拃度”是一切忿怒相的量度,包含忿怒明王和忿怒相的护法神;“七拃度”专讲金刚力士的尺度和技法;“六拃度”专讲吉祥王菩萨及侏儒类身像。
  这里说的“拃度”是以人头的长为基准,那么,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有很多低级别的神像是大头人儿的造型了。
  再说宗喀巴的大鼻子。面部造像的规矩是什么呢?有个口诀:
  “以自手指量,百又二十指;肉髻崇四指,发际亦如此;面轮竖纵度,带半十二指;分三为额鼻,及颏俱得一;下分四指半,颏身只二指;广向十六足,深分径四指;上唇长二指,宽有其半矣;中显频婆形,边角各一指;口长度四指,贤者须要知。”
  经文我不翻译了,大家自己比划去吧。为了不让您画出来的形象吓着自己,我再补充说明一下:这里的第一句话,说的是佛像立身像从顶髻到足底的长度有“百又二十指”,后面的口诀是面部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这里的“指”是指中指的宽度,它是“一拃”的十二分之一,所以,“百又二十指”实际上就是“十拃”。
  而对于鼻子,经文里有具体规定,不过我估计在塑宗喀巴的像时,会放大一点点。
  那么,权当宗喀巴是个大鼻子,我要问的是,噶玛巴乳必多吉咋就觉得这样的长相特招人喜欢呢?而且非要给人家授戒?

  宗喀巴卷·第一章·7

  我们再说第二个问题,授了什么戒。
  有的书里说授了比丘戒,也就是具足戒,因为几乎所有关于这件事情的史书中都会记载下面的内容:噶玛巴预言,这个小孩以后会成为第二佛陀。那么,所谓授具足戒的故事就比较好理解了,说明宗喀巴从小就够材料。
  但更多的书里记载,宗喀巴此时受的是居士五戒,这也是我比较倾向的一种观点。
  问题是,在一个人还没有自主能力和成熟的思想的时候,让他受戒,他能守得住吗?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我很久,甚至我曾经怀疑3岁受戒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后来,我突然领悟到,宗喀巴能守住,他确实能。
  居士五戒,说白了,就是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我们再看此时的宗喀巴,3岁,杀盗淫妄酒,他能犯哪条?
  这叫不守自守。
  那么,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噶玛巴乳必多吉要给这个小孩授戒呢?
  我们看时间,元顺帝请他的时候是1356年,当年他从拉萨出发,走到青海的时候,是1359年。我们再看看他回来的时候,1363年他从大都(北京)返回西藏,沿途有好多百姓希望得到他的加持,人太多,排长队,没办法,只好规定每个人只能接受一次摩顶,就这样,摩顶仪式搞了10天。
  那么,皇帝找他去的时候,他磨磨蹭蹭的走那么慢,而沿途又有那么多百姓希望见他一面,可是,此时他见到幼年的宗喀巴的时候,怎么有闲心、有闲情给他授戒呢?这个问题,我们在讲到五世DL喇嘛的时候再说。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是史书中顿珠仁钦催促宗喀巴的父亲快带孩子去拜见噶玛巴活佛的动机,同时,它也是宗喀巴宗教改革和格鲁派前期发展的深层次的历史背景。
  3岁的宗喀巴,受了居士戒,这个时候,噶玛巴还给他赐了一个名字——贡噶宁布。这是宗喀巴最早的名字。
  而宗喀巴受戒的地方,叫做夏宗寺,在今天青海省平安县三合境内,当时噶玛巴就暂居在这里的一处岩洞中修行。从这之后,宗喀巴一家就搬到夏宗寺附近居住,而厚道人顿珠仁钦自然也寸步不离地搬来了。
  让我很欣慰的是,此后的4年,宗喀巴的生活貌似很平静,史书中也就是关于他学习藏文、接受佛学启蒙教育之类的记载。他再一次在我们的讲述中出现,是他7岁的时候,又搬家了。

  宗喀巴卷·第一章·8

  这一次,年幼的宗喀巴终于出家了,他也就从平安县的夏宗寺搬到了化隆县的夏琼寺。
  我们可以回溯一下7年间宗喀巴居住的地方,他出生在湟中,长在平安,出家在化隆,而这三个地方,在当时都属于宗喀。
  然而,这个时候他还不叫宗喀巴,而是由顿珠仁钦赐给了他第二个名字,也就是他的法名——罗桑扎巴。
  罗桑扎巴在夏琼寺学了九年,17岁那年,顿珠仁钦不教了。
  不是自己教不了——顿珠仁钦在卫藏学习20多年,曾立宗辩经,雄辩群僧.发生这件事的时候,他也就20岁左右。
  评价一个人,有的时候看看同一时代大师的评语,就能知道个大概,而且在我看来,这也是个比较靠谱的方法。
  我们看看当时的佛学大师布敦·仁钦朱对他的评语——安多雄辩论师。
  要知道,能得到布敦·仁钦朱的肯定,就等于刘师培流露出传学之意,连黄侃这样天马行空的人都得立马行拜师礼。这样评价布敦·仁钦朱,只不过他这人实在是太牛。
  布敦·仁钦朱(1290~1364),出身宁玛派世家,8岁就学完家藏宁玛经典,后来,他却成为藏传佛教夏鲁派一代高僧,由他传出的一系被称为布敦派。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33岁时写成的一本书,《佛教史大宝藏论》,也叫《善逝教法源流》,如果对这些名字还是陌生,那么,我们只需要知道它的俗称就可以了——《布敦佛教史》。
  这是一本极为著名的史书,任何佛学家都无法忽视的必读书,全书藏文长条版212叶,前半部讲印度、尼泊尔佛教传播史,后半部讲西藏佛教传播史,最后,还有纳塘版《大藏经》总目,并附录了190位印藏翻译大师的名单。
  他的另一个成就是将纳塘版《大藏经》进行了重新修订编纂,可以说,后世的各种版本《大藏经》,基本上都是依照他所定的顺序而编的。
  布敦·仁钦朱的著作有200多种,共30余函,弟子2500人,其中不乏大译师、大学者——这样的一代名僧,对20岁左右的顿珠仁钦下了一个十分肯定的评语,任何人都应该看得出来,顿珠仁钦的水平起码应该算是不赖。
  但是,他为什么不教罗桑扎巴了呢?
  要是一位老师遇到个实在太过聪明的学生,那么,是老师的悲哀还是幸运呢?
  而且,深入西藏学习了20多年的顿珠仁钦十分清楚的是,自己这点学问只够给这个天才学生启蒙的,要想学真东西,必须让他去西藏。
  于是,顿珠仁钦对心爱的学生说,你走吧。
  罗桑扎巴说,我舍不得老师。
  顿珠仁钦意味深长地说,你走,要在路上念《文殊真实名经》。
  《文殊真实名经》,本名《圣妙吉祥真实名经》,密宗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在日本东北大学《西藏大藏经总目录》中,被列在所有密续的第一部(目录编号360)。经文主体是170颂,也就是170句。
  它的藏文本至今流通的至少有两种,而汉译本有四种,其中五字一句的三种,七字一句的一种。汉译宗喀巴传记中,五字一句的版本用的比较多(七字的我在网上见过,不过纸质书里还没读到,不敢乱说)。
  罗桑扎巴上路了,口中念着经文。
  我看很多佛教书籍中都说,念经要专心呀,不要有妄念呀,妄念来了之后要当头一棒打下去呀。
  ——但史籍证明,宗喀巴念经也走神。以后我们再谈这个问题。
  正在路上念经行走的宗喀巴,突然想念顿珠仁钦了,于是,回了一下头。
  这个时候,他口中念到的正是经文中的一句——不还不复来(五字版本,七字本对应哪句,有空查了再说)。
  这大概是文殊菩萨对宗喀巴的启示,从此,宗喀巴再也没有回头,甚至,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宗喀巴卷·第一章·9

  这一章结束了,这一章应该叫“出世”,下一章要讲到宗喀巴求学。
  不过别忙,我们在结束的时候,简单说说顿珠仁钦。
  罗桑扎巴走后,顿珠仁钦将他在夏琼寺修习的茅屋改建成阿拉巴扎殿,汉语意思就是文殊菩萨修行殿,后来,殿里供奉了宗喀巴大师的三尊不同年龄的身像。
  1385年,也就是心爱的弟子离开10年后,顿珠仁钦圆寂,享年77岁。
  他的遗骨保存在一个檀香木盒中,供奉在夏琼寺灵塔殿一座砖塔中。
  1583年,三世DL喇嘛来这里朝拜,出资将砖塔改为镏金铜塔。
  1719年,七世DL喇嘛来这里朝拜,出资黄金500两,给灵塔殿修了部分金顶。
  1748年,七世DL喇嘛的经师、早年曾在此出家的阿旺却丹,送来白银一万两,将灵塔殿全部铺上了金顶。
  ——为什么要修金顶?是为了建筑美观还是体现建筑的等级?我们以后讲到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时再说,这里有实用性的考虑。
  1788年,乾隆皇帝御赐“法净寺”匾额,而且“每年拨专款供养”。
  夏琼寺,被称为格鲁派之源,从这里走出的高僧,有七世、八世、九世、十世DL喇嘛的经师,另外还有一位甘丹赤巴。
  顿珠仁钦,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出了宗喀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弘法的种子,在他的佛学生涯中,给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个人声名显赫并不难,以顿珠仁钦早年的佛学水平推断,他去哪家寺院做法台,都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但他,选择了收徒这条枯燥而且漫长的事情;
  一个人广收门徒并不难,但能够从3岁开始,精心去培养一个小孩子,又当老师,又当父亲,在丝毫看不到回报的情况下,将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一个门徒身上,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顿珠仁钦是个厚道人,一个厚道得不得不让人尊重的老者。
  虽然,他的名声并没有弟子那么响亮,甚至,在宗喀巴的所有老师中,他的排名甚至要排出前三位,但历史是公正的,它给了顿珠仁钦崇高的评价,给了夏琼寺崇高的礼敬。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

  这以下的三章相当麻烦,不过这些难点必须交代清楚,其实,交代了它们,宗喀巴这一卷实际上就讲完了——这三章分别是求学、帕竹、改革。
  第五章再讲故事,里面确实有点好玩的事儿,但没有这三章的底子,它为什么好玩我们是很难理解的。
  而这三章的内容讲过去,难点就不多了,一直到第四世DL喇嘛,我们会遇到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而到了第五世DL喇嘛,会遇到一个让我恐惧的问题——难啊,这人太难讲了。
  还是先说宗喀巴吧。
  想看故事的,可以过一个月再来,这三章比较晦涩。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1

  罗桑扎巴从安多出发,经过四川康区,抵达卫藏。
  麻烦了,一句话,又得解释半天,因为这里出现了西藏的地理概念。
  而这个地理概念,又实在是个历史、文化问题。
  简单地说,“西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文史籍中,那是相当靠后的事儿了,需要等到《清实录》康熙二年八月丙申条中才看得见,那条有一句话,“西藏班禅胡土克图故,遣官致祭”。
  解释一下,康熙二年,也就是1663年,记载的应该是第四世班禅罗桑曲杰圆寂的事情。至于此处记载中的“胡土克图”是什么意思,我们以后再说。
  (注释:在明代史籍中实际上出现过“西藏”一词,不过仅此一例,目前多认为那是笔误。)
  好了,“西藏”这个概念出现了,不过此时,这个词还不是地理概念,事实上,当时的史籍对这一地方的称呼依然是五花八门,乱,相当地乱。简单地说,当时通行的表述方法是——卫藏。
  那么,我们只好继续追问,“卫藏”这个词又是哪儿来的?
  这一追问,我们从17世纪的清代放眼望去,一马平川地来到了7世纪的吐蕃王朝。
  ——所以说,没点儿耐心还真看不了这几章。要想弄明白西藏历史文化中的任何一件事情,搞不好都要穿越一千年。
  而如果我们要想继续找麻烦的话,还可以继续向上,了解一下“吐蕃”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我看就算了吧,这个词的来历和含义,学术界至今也没说清楚。
  我国藏学研究大家陈庆英考证,根据从敦煌出土的汉藏对照的词语文书看,至少在吐蕃王朝中期以后,“吐蕃”这个词就是当时吐蕃王朝对自己的称呼,藏文中写做“bod”,至于他的来历,陈庆英猜测,也许与苯教有关,后来成为某些部落联盟的名称,因为在藏文史籍《贤者喜宴》中,“bod”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出现过至少两次。
  吐蕃王朝建立之后,“bod”就成为藏族的自称,因为此时,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事实上成为一家,自然需要一个统一的称呼。
  这就好像秦灭六国,以前你们叫啥我不管,现在对外的统称,咱们都是秦帝国的人。可是,齐楚燕韩等国的地名还不能一下子改得那么狠,多少有点保留。
  (这个比喻是我随手写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儿,大家理解意思就得了,不必较真)
  同样的情况,在吐蕃王朝内部,也就是它占有的这片地,为了区别各个区域,依然沿用了以前的称呼。比如吐蕃本部,最早的划分方法叫做“茹”。“茹”有四个,不难理解的是,它实际上就是四条江的流域地区,分别是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雅隆河。
  其中,雅隆河流域叫做“约茹”,拉萨河流域叫做“伍茹”,它们是吐蕃王室的发祥地和统治中心,所以,合称为“卫”,“卫”的意思就是“中心”。
  而年楚河流域以及它西面、北面的“叶茹”和“茹拉”,合称为“藏”,意思就是雅鲁藏布江上游南北案地区。
  到了后来——相当靠后的后来,五世DL喇嘛时期,这四“茹”改称叶茹、约茹、贝茹、贡茹。
  “卫”和“藏”,就形成了汉文史籍中最常见的词“卫藏”,这个词我们以后会经常和它打交道。
  “卫藏”是吐蕃王朝的本部地区,那么,它统一青藏高原之后,征服的高原北部、东部地区,就叫“多康”,我们在前面说到西藏地名的命名规律时说到,词根中有“多(mdo)”的地方,就有“路口”、“河谷口”的意思,引申为“通道”;而“康”,又译作“喀木”、“甘”、“甘思”,这一名称有多种解释,我们这里选择的是根敦琼培在《白史》中的解释,为“边地”之意。
  (注释:《白史》,法尊译,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资料丛刊之七,第6页。)
  那么,“多康”,实际上就是“对外发展的通道”的意思。
  “多康”习惯上称为“多康六岗”(《安多政教史》),藏族的传统习俗将“两水之间”的区域叫一“岗”,但实际上,“六岗”并没有包括现在的安多大部分地区,所以藏文史籍中又有“多康三岗”的说法。
  这是怎么造成的呢?
  因为对外发展是没有什么止境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唐史,当年他们打到哪儿了?
  ——很快,吐蕃王朝发现,“多康”这片地咋越来越大了呢?所以,又得细分,于是把它的下部,也就是黄河上游的河湟谷地称为“朵思麻”,这个词我们以后也经常会打个照面。
  而“朵思麻”这片地因为包含阿尼玛卿山和朵拉仁沃山,于是,将两座山的名字取第一个字(字根),形成了我们已经见过面的词——“安多”。
  那么,在“多康”中除去了“安多”,剩下的地方,就叫“康”。
  小节一下,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分为三大部分——卫藏,康,安多。
  但是,我们很快就会产生一个疑问,阿里哪里去了?
  这属于另外一个划分方法,我们刚才说的是吐蕃王朝,那个时候的阿里,是象雄古国。而如果加上它,就是完整的西藏三部:上部阿里三围,中部卫藏四翼,下部多康六岗。
  到了元代,元政府本来图省事儿,就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古代军事重镇)设了一个衙门,叫吐蕃宣慰司,管理整个西藏。
  但那个时候,西藏的实际统治者是萨迦派的八思巴大国师,以他的能力水平,一个衙门足够了。
  不过,这么大一片地,那年头交通是个啥水平我们不用想也知道,别说管理,今年制定的政策想要往下传达?还是省省吧,去年下去的人还没回来呢。
  所以,执政水平相当差劲的元朝政府,也不得不在康区设了一个宣慰司。
  好了没两年,八思巴圆寂了。
  活儿没人干了,只好又在卫藏设了一个宣慰司。
  这样,元代中期的时候,整个青藏高原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域:朵思麻,管理今天的青海大部、甘肃南部和四川阿坝地区;朵甘思,对应的是“康”,管理今天的青海玉树、四川甘孜、云南迪庆、西藏昌都以及那曲东部;乌思藏,对应“卫藏四茹”,管理“四茹”以及阿里,也就是今天西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

  注释:
  1,这段写的十分简略,估计会有人挑错:)我在下一章“帕竹”中详细讲。这段历史不算复杂,但讲起来很麻烦,这里就从略了。
  2,关于朵思麻、朵甘思和乌思藏三个宣慰司的建立年代,学界存疑。
  目前通行的观点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陈得芝先生论文《元代乌思藏宣慰司的设置年代》(1984年南京大学学报专辑《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八集)的研究结论为基础;而陈庆英先生的论文《元代朵思麻宣慰司的设置年代和名称》与《汉文“西藏”一词的来历简说》两文,亦有矛盾之处。
  3,关于乌思藏宣慰司管辖范围中的阿里,是不是实指今西藏阿里地区,存疑。
  王森先生在《关于西藏佛教史十篇资料》一书中指出,元代的阿里不一定指今天的阿里地区,有时是用阿里一词,即元代史籍中的“纳里速”的本意,即“直属的土地和人民”,也就是指萨迦等直属帝师的土地和人民。根据元初蒙哥汗所定制度推断,这个观点应该成立。另外,《汉藏史集》、《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的朱思本注释,都说到朵思麻地区有八思巴的采邑或“投下”,直属于他管辖,可以侧面证实王森先生的观点。

  到了明代,基本上沿用了这个行政划分办法,不过,“朵思麻”也就是安多这一块,民族成分复杂,明朝设西宁卫、河州卫管辖,在明代史籍中,“朵思麻”这个词不再出现。但因为这里临近青海湖,于是出现了另一个词——西海。
  前面说到明代史籍中出现了唯一一次“西藏”这个词,学界认为就是“西海”的笔误,所以不把它当作研究对象考察。
  到了清朝,因为蒙古语中称藏族为“土伯特”(源于“吐蕃”),而又称安多一带的藏族为“唐古特”(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称西夏为唐兀),于是,清代早期文献对藏族的称呼,是发音大致相同的“图白忒”和“唐古特”。
  但是,很快,清政府发现这片地实在太大,而且各个部分还有很多差异,不细分一下是不可能的,于是,除了沿用“图白忒”的统称之外,特意将DL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居住的地方,沿用藏族人民的习惯称呼,称为“乌思藏”或者“卫藏”。
  不过,这一段时期对西藏的称呼,简直十分让人崩溃,比如,在康熙朝中,就出现过“土伯特”、“乌思藏”、“西藏”、“藏”、“藏番”、“里藏”以及“西地”等多种写法。
  不但大臣们的奏折、学者笔记里乱称呼,康熙还乱发挥呢,还引经据典地考证了一番(用中原神话解释西藏地名),后来知道自己错了,也就不再说了。
  到了康熙中后期,“西藏”和“西地”这两个词就比较固定地出现了,在1721年康熙亲撰《御制平定西藏碑文》时,正式将卫藏地区定名为“西藏”。
  而在“藏”之前加上“西”字,实在是语言翻译上的一次误会。据陈庆英先生考证,当时满文里“西方”的发音,恰恰和藏文里的“卫”十分相近,所以,《清实录》康熙四十九年三月戊寅条中,关于“西藏”这个地理概念的满文,字面意思是“西方的藏”。
  由此,陈庆英先生推测,汉文“西藏”一词的来源,实属满文里将“卫藏”翻译成“西方的藏”的缘故。
  但此后的一段时期中,各种称呼还是混用,到了乾隆朝以后,“西藏”代替了“乌思藏”和“卫藏”,成为汉文史籍里的通用称呼。而后,又将拉萨、山南地区称为“前藏”,将日喀则、江孜地区称为“后藏”。
  以上就是“西藏”这一概念的汉译过程,在这里介绍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这些词,在以后的讲述中会不同程度地出来亮相。

  最后,我厚道地告诉感兴趣的朋友,以上提到的书,要买快买,我以前因为怕看不懂,错过了很多书,以后再买可就难喽。如果别的都买不到,《陈庆英藏学论文集》一定快买,市面存货不多,他的文章一是扎实,第二,他的注释可是一条读书的捷径,嘿嘿。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2

  我们还是回来说罗桑扎巴吧。
  罗桑扎巴来到了卫藏,先后去了直贡寺和聂塘德瓦坚寺学习。
  如果我们将罗桑扎巴所有的学习过程详细讲述一遍,估计读者会跳脚骂我,实际上我也觉得这相当不靠谱,所以,我们只能捡重要的说说,这里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他的老师中出现了一个叫“邬坚巴”的人。
  这个名字在以前的讲述中出现过,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
  那个邬坚巴,是在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创立过程中起到相当巨大作用的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仁钦贝,是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噶玛拔希的主要弟子,因为去过邬坚,也就是古邬仗那国(莲花生大师的出生地,今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所以历史上称为邬坚巴。他见过忽必烈,还给忽必烈授过灌顶教法,忽必烈这人也够意思,想赐给他金银财宝,再给他封个官,可邬坚巴不够意思,得到消息后,啥也没说,走了。
  而罗桑扎巴的这位老师,也叫邬坚巴,从名字的意思看,大概也应该是去过邬坚的高僧,不过他可不是前面提到的那位,那位此时已经不在人世了。
  很多书里将这两个人混淆,当然,名师出高徒的想法可以有,可咱们得遵照史实——学问要扎扎实实地做。
  事实上这个邬坚巴是顿珠仁钦母寺的一位僧人,罗桑扎巴这段学习过程中的副教师,和给官都不做的那位,差得不是一般地远。
  在我的讲述中,如果不是特别有名的事件、人物和文化常识,只能忽略而过。1375年,罗桑扎巴来到了桑普寺,史书中也译为桑浦寺。而罗桑扎巴来这座寺院学习的时间相当短暂,可我却不得不提。
  因为这座寺院实在是太有名。
  相传,吐蕃王朝分崩离析之后,王室后裔的一支逃窜到阿里(当时是象雄),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堪比楼兰古国一样传奇的国家——古格。古格王益西沃痛定思痛,觉得当年吐蕃王朝完蛋的原因就在于祖先朗达玛灭佛,搞出那么大的事儿来,连自己的命都搞丢了,教训呀。于是,益西沃派出了21名(有的书中记载27名)有为青年,去克什米尔学习佛法。
  这21人也真是有为,回来俩。
  这也够了,因为这俩人,一个叫勒巴喜绕,另一个叫仁钦桑布。
  先说仁钦桑布,藏传佛教史上著名的大译师,开创了“新密”,后弘期上路弘法的实际开创者,据说他回来后,古格王跟他出家了,或许觉得回来俩人有点儿少,打算亲自出马,去克什米尔深造,不料在半路上被敌国绑了票。
  敌国开出的赎金挺绝,这人多沉,你们就拿多少斤黄金来赎人吧(等量黄金,我不知道理解得对不对,欢迎批评)。
  我至今还在纳闷,当时被绑了票的古格王怎么能写了封信让人送回来,而且,他在信中写的内容,总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电影,他说,别管我,你们要是凑够了金子,就去请一个人来,这人叫阿底峡,他来了,比我回国还有用。
  阿底峡真来了,在阿里呆了三年,据说,阿底峡见过仁钦桑布,俩人聊了一会儿,阿底峡纳闷了:“有您这样的大师在,请我来干啥呀?”
  但阿底峡挺负责任,写出了著名的《菩提道灯论》,之后走人。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4

  但他没走成。
  走到半路上,又来了一拨风尘仆仆的人,为首的说,别走呀,你不能光在阿里传法呀,我们拉萨那儿还等您去呢。
  阿底峡又跟着这拨人走了,这一走,再也没离开过,最终圆寂在西藏。
  这位从拉萨来的人中,为首的就是仲敦巴,噶当派的实际创建者。
  再说仁钦桑布的师兄弟、同时兼任助手的勒巴喜绕,如果实在记不住这个名字,我们换一个更著名的俗称——大俄译师,他的侄子也是著名的大译师,俗称小俄译师。
  大俄译师,首先是个性情相当温和的人,其次是个非常好学的人,在仲敦巴请走了阿底峡之后,他也跟着来到了前藏,并用10年时间跟阿底峡学习。在这期间,他建立了桑普寺。经过他和侄子小俄译师的经营,桑普寺成为西藏研究佛教因明学的中心,其学风以讲经辩经为特点。
  就在这里,宗喀巴人生第一次参与了辩经。
  事实证明,顿珠仁钦为弟子选定的道路是对的。
  顿珠仁钦,被布敦大师评价为“安多雄辩论师”,这自然是个不错的评语,但用不着特别仔细地分析,就可以看出这个评语的限制——安多。在藏传佛教广泛传播的青藏高原,只不过是安多一地的雄辩高手,显然还不算什么。要想跻身超一流高手的行列,不能满足在安多一地,而应该去卫藏锻炼锻炼,因为辩经在当时甚至直到如今,都是衡量一个僧侣佛学水平的标志。
  关于辩经,我会在第二世DL喇嘛无奈的云游生活中详细介绍,在格鲁派的历史中,第二世DL喇嘛雄辩的才能用超一流来衡量都似乎有点儿不够,在我看来,他已经登峰造极了——几乎是靠一张嘴挑战全藏呀。
  刚刚到卫藏的罗桑扎巴,虽然是个不世出的佛学天才,但我们寄希望于第一次辩经就一飞冲天,显然有些难为他。关于他此时辩经的能耐,客观地说,他还太嫩。
  于是,他很快又四处游学,在4年中学习了大量经典,详细介绍起来异常枯燥,所以,我们只需要知道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位相当著名的老师——仁达哇。
  仁达哇(1349~1412),元代萨迦派著名学者,他的祖先据说是护送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大臣噶尔东赞(唐代史书中的逯东赞)。14世纪后半叶,萨迦派在显宗方面有两个系统,一个是他开创的,另一个开创者是两个人,史书简称“雅绒二师”,这两个人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因为他们败在宗喀巴上首大弟子贾曹杰的手下。
  仁达哇在佛学上的最大成就,在显宗中观学说方面。当时,中观学说在西藏几乎失传,正是他将平生所学传给宗喀巴,宗喀巴又大力弘扬发展了这一学说,由此,开创了一个时代——对于这样承前启后的大师,我们只能敬仰。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5

  仁达哇的另一位知名的弟子,叫唐东杰布(1361~1485),他的佛学成就不高,但藏族人民对他的感情,甚至要比对活佛深厚得多,因为,他是一位用尽了一生为人民谋福的人。
  他的出身很苦,但求学勤奋,很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两个绰号,一个叫“勤谨疯子”,说他学习态度勤奋而严谨,另一个叫“疯哑巴”,这是因为他除了念诵六字真言和讲经外,从来不说别的话,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佛堂和上师的居室,从来不去别处随便串门。
  但是,他的志向却不是佛学,而是——建桥。
  我曾经很纳闷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志向,从他的传记中可以看到,他在佛学上已经很有基础,一般人只会选择在学问这条道路上继续深造。
  但是,我们想要理解一个人,必要的时候,看一看他的出身。
  唐东杰布,普通农民出身,在四处拜师求学的过程中,他看到的、体会到的,是老百姓的艰辛,因为,他经常要过河,没有桥,就得乘船,乘船就得花钱,没有钱——那就只能淌水。
  老百姓,就是世世代代这样生活的,不是他们不想有座桥,而是实在没钱。
  这一点唐东杰布曾经深刻地体会过,因为他确实身无分文,在前往拉萨的路途中,被船老大扔到了拉萨河里。
  没钱,就得想办法挣钱。
  唐东杰布为了挣钱,学会了医学,并在尼泊尔救活了一位富商,富商为了报答他,送给他一些钱,资助他去印度求学,但这笔钱,我估计他投资了。
  唐东杰布投资的项目是戏班子。
  为了挣钱,他组建了一个七人的小剧团,在街头、在牧区,给人表演,挣一点点捧场的赏钱。而为了演出效果,他编排了很多新鲜的剧目,这样,他在藏族历史上兼具了另一个身份——藏戏剧团的开创者。
  不知唐东杰布过的什么日子,这样的小剧团竟然攒了50多两黄金。要知道,宗喀巴在1394年想修一座菩萨殿的壁画,和身边的12个弟子凑钱,加上法器在内,一共才凑上可怜巴巴的一两二钱银子。
  此时的唐东杰布拿出的50两黄金,实实在在地说,只能是勒紧裤带扣牙缝拼命攒出来的。
  他太希望给老百姓建桥了。
  有了钱,唐东杰布开始去找铁矿,建炼铁厂,并亲自拉风箱、打铁索,用了10天时间打出了一条80多米的铁索桥链。
  好人总会有好报的,各地的穷苦百姓听到他的义举,纷纷来捐铁、捐物,不少地方的铁工干脆赶赴过来做义工。唐东杰布再也不用为钱发愁了,几年之后,他雇佣了240头牛,将打造好的铁索运到各地。
  各地的石工听到消息,马上参加了这一场民间组织的造桥运动,他们开始建桥墩。经过几年的努力,唐东杰布在西藏建了铁索桥58座,木桥60座,渡口108个。其中,在他被船老大扔到河里的拉萨河,于1430年建成了第一座铁索桥,此时的唐东杰布,已经69岁。
  唐东杰布建立的最后一座桥,是山南雅隆河铁索桥,7个月时间,32座桥墩——这是他给藏族人民留下的最后一份财富,此时,他124岁。
  顺道说一句,唐东杰布建的桥,有些至今还在用。
  有史料认为,唐东杰布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的高僧,这是香巴噶举历史中最后一位出现在文献中的传人。无论他的派别如何,也无论他的佛学成就到底怎么样,老百姓记住的是一位真正为众生谋福、并为此奉献了一生的老人,而这,正是一位佛教的弟子真正应该做的,而不是空谈什么佛学。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西藏的唐卡作品中,除了佛、菩萨、上师等等宗教人物,也把唐东杰布列入其中。
  我希望在欣赏唐卡艺术的时候,如果见到一位白胡子老头,不但要顶礼崇敬,而且要多一分感激。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6

  唐东杰布的故事讲完了。
  显然,这段历史与格鲁派无关,他这个人与宗喀巴无关——他似乎是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讲述中的人物。
  但是,他是我最想讲的一位,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是我所了解的西藏历史中最值得书写的一位,也是我希望大家了解、记住并与我同样尊重的一个——人。
  因为他伟大,比活佛要伟大。
  传奇让我们叹为观止,而平凡的人总给我们最多感动。
  传奇的袈裟下,隐藏的就是这样的人间的历史。
  我在构思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琢磨着如何把他嵌入我的篇章,现在,在这个贴子依然存在的时候,我做到了。
  ——由此,我也可以说,这篇文章中我想传递的信息,已经完成了一部分。
  这是一个什么信息呢?
  就是我这篇文章的结尾。

  这是一篇注定要写两到三年的文章,我计算了一下,总字数不会少于200万字。
  结尾还很遥远,但已经在我心里。
  它不是故事的终结,不是人物的告别。
  而是一句话。
  这句话我思考了整整三年,它伴随我走过最艰难的岁月,贫困,猜疑,误解,徘徊,失落,我依然矢志不渝。
  是的,我想解释,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爱。
  ——哪怕我现在依然不懂。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我们把目光从西藏拉回中原,拉到东部的海边,那里有一座岛——普陀山。
  原谅我又在兜圈子,但我想,下面的问题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回答的:
  ——为什么,普陀山受那么多人的崇敬?
  是因为它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吗?
  据我所知,世界上可以考察的观世音菩萨道场,至少有三个。
  哪座才是真的?
  这是个愚蠢的问题。
  在我去年深秋去了一趟普陀山后,我发现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愚蠢的问题,它们都是真的,它们也都是假的。
  因为,我们心中的那位观世音,正在世间忙碌,所以,她并不居住在普陀山。
  菩萨忙于救苦救难,而我们却去祈求升官发财——菩萨保佑这样的人吗?
  换句话说,我们在哪里发现了爱,哪里就是普陀山。
  再说白一点,如果做不到利益众生,即使普陀山住了千八百位菩萨,也都不叫佛国。
  让我得出这个答案的,是慧萼的故事。
  那座不肯去观世音,真的那么重吗?
  显然,史料在和我们开玩笑,他能从五台山背到宁波,就一定能用船运走。
  ——之所以慧萼将它留下来,是因为慧萼不想带走。
  看,传奇的袈裟下,总会隐藏人间的历史吧。
  关于这个故事,我会用一部小说来解答。顺利的话,6月份会写完。
  它解答的,也就是这篇藏传佛教史要解答的问题。

  当我粗略地讲述唐东杰布的故事时,我分明看到了慧萼的影子。
  是的,我想我说的没错,真正学佛的人,要心怀天下,要有一颗悲悯的心,尽力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不要空谈什么佛学。
  要知道,观世音菩萨一直在人间忙碌,她要管的事情比你要多得多。
  ——这样的精神,才是普陀山成为佛国的真正原因,就如慧萼所做的一样。
  如果你和我有同样的信仰,那么,请老老实实地做一些好事,哪怕很小。
  在你能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吝啬;
  在你没能力帮助一个人的时候,至少善待他;
  当你也不想善待别人的时候,只需要你做到宽容,理解,信任,或者感激(这句用在分手的恋人身上比较合适,但很少有人做到);
  当你连这些也不愿意去做的时候,请保持微笑,这总会吧?
  当你连对别人微笑都没心情的时候,孝顺父母,善待亲人,总应该能做到吧?
  当你以上这些都懒得去做的时候,那么,请你至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和尊严,快乐、健康地生活,这同样是对亲人的慰藉。
  这也同样幸福。
  别埋怨薪水少,你要知道少穿一件名牌,并不是丢人的事;
  别埋怨地位低,你要知道少吹一句牛,并没有人看低你;
  别埋怨家庭,你要知道她肯把这辈子交给你,是要你疼的;
  别埋怨生活不如意,很多时候,豪宅和名车在你的生活里确实没有什么用;
  别埋怨工作辛苦,你做的事情,总会给别人带来好处,虽然你不知道。
  所以,你有点点时间埋怨的时候,不如一个微笑,或者给老婆打个电话,告诉她,你想她了,晚上一起做饭。
  这就是我这篇藏传佛教史的答案,结尾时我要公布的答案:
  ——好好生活,好好爱。

  在这篇本不在计划内的文字之后,我愿意抄写诗人李亚伟的一段文字,它来自《天上人间》:
  我不愿在社会上做一个大诗人,我愿意在心里、在东北、在云南、在陕西的山里做一个小诗人,每当初冬,在心里看着漫天雪花纷飞而下,推开黑暗中的窗户,眺望他乡和来世,哦,还能听到人世中最寂寞处的轻轻响动。

  是的,当看到自己的小,我们就懂得了人间的历史和历史的人间,它没有那么多传奇,没有那么多波澜壮阔,没有那么多圣人,而只有一些平凡人,实实在在地生活。闲暇的时候,只要你仔细听,就能听到有一个人,和你同样的呼吸,有一个人,和你同样的心跳,有一个人,和你同样的愿望……
  这个时候,你就是幸福的,这个时候,天上也即人间。
  因为,你找到了爱。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7

  写这东西非常麻烦,一天写不了几个字儿,所以,更新的量不会很多,但不出意外的话,争取每天都让大家看到新的。
  我们接着讲宗喀巴。
  有的朋友可以看出来,我一会儿用“宗喀巴”这个名字,一会儿又用“罗桑扎巴”,这是我有意的。在他没有成名之前,我想最好称呼他为“罗桑扎巴”,而在作为对人物总体的评价的情况时,我用“宗喀巴”。在第五章之后,因为罗桑扎巴成名了,我就统一改为“宗喀巴”,这也是符合当时的史实的。

  罗桑扎巴本来是不认识仁达哇的,1376年,20岁的罗桑扎巴去江孜学习。
  江孜,按照我们前面介绍的西藏地名命名规律,是个有山的地方。
  没错,这里的宗山虽然只有100米高,十分不起眼,但我们需要牢牢记住,因为1904年,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战争,一场藏族人民自发组织的抵御英军侵略的保卫战,江孜境内16岁至60岁的男丁被紧急征调抗英,最后,宗山上的城堡被攻破,未战死的藏军不甘被俘,全部跳崖。
  如果不能亲临江孜看一看那场保卫战的遗址,建议朋友们至少看一看《红河谷》,它的取景就在宗山城堡,电影中那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藏族人民在1904年拼死捍卫的国土。
  罗桑扎巴去了江孜,在这里他跟随贡嘎贝学习了《现观庄严论》,很快就融会贯通,之后,向大师请教《俱舍论》。
  坏了,大师为难了。
  他说,“这个嘛,我本来是会的,可这些年也没人来听讲呀,所以我都忘个差不离啦。你要是让我讲呢,我还得备课,比较麻烦。这样吧,我有个弟子,你问他去吧。”
  这个弟子就是仁达哇。
  但仁达哇当时不在寺里,史书中记载,罗桑扎巴是在路上碰到他的,两人一见如故,由此,罗桑扎巴开始跟从仁达哇学习。
  在很多有关宗喀巴的评传作品中,都会有这样的评语:仁达哇是青年时代的罗桑扎巴最重要的老师。
  这个评语大致上是准确的,正是仁达哇给宗喀巴传授了《俱舍论》、《入中论》和《道果论》的知识,这三部经典为日后宗喀巴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是个马后炮似的评价,更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此时的罗桑扎巴和仁达哇几乎形影不离,在史书中,他们一会儿在萨迦寺聊天(研讨),一会儿又跑到纳塘寺去跑图书馆(翻古籍)。
  1385年,罗桑扎巴受了比丘戒,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这是明明白白记载在史书上的,所以,关于他3岁的时候由噶玛巴受比丘戒的说法,完全不靠谱。
  受了比丘戒之后的罗桑扎巴,开始渐渐学习密法。
  ——注意,密法不是乱学的,看看宗喀巴的学习进程,每一处微小的史实都会给我们启示的。
  关于当时的西藏密法,我们在他宗教改革的部分详细说明,这里只介绍宗喀巴传记里所有灵异现象中最神奇的一个人——喇嘛邬玛巴。
  这人的主尊是文殊菩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能和文殊菩萨对话。
  有一天,他貌似觉得自己学得不错了,想游历四方,去和人辩经。这时候,文殊菩萨来了,对他说,“别着急呀,你现在该做的事儿是把所有的财产供养出去。”
  喇嘛邬玛巴问了一个在我们看来很奇怪的话:“那我以后的学费咋办呀?”
  ——跟佛菩萨这样说话,在本书的讲述中,这是第一次出现,但是,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在阅读藏传佛教史籍的人物传记中,这种事情经常发生,这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把他们当神,他们与我们有同样的疑惑,他们也是人。
  文殊菩萨藏了个心眼,打了个隐语:“学费的事儿你不用操心,以后会有大宝藏给你。”
  好咧,喇嘛邬玛巴把财产全部供养了出去,之后,又乐颠颠地问文殊菩萨,“看,我现在身无分文啦,上次您说的大宝藏,啥时候赐给我呀?”
  文殊菩萨说,“行善就是大宝藏,我上次说有宝藏可拿,就是劝你别贪恋财物,断除名利的贪欲,以后专心行善。”
  ——我们能读出什么来呢?
  文殊菩萨拿大宝藏做诱饵,为的是让喇嘛邬玛巴断除名利贪欲,而喇嘛邬玛巴舍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为的是大宝藏。
  那么,喇嘛邬玛巴的名利贪欲,断了还是没断呢?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8

  上面说的是关于喇嘛邬玛巴的一个小故事,后面的故事都与此有关,因为从这儿我们能看出,他和文殊菩萨能够直接对话。
  这就是罗桑扎巴遇到的一位神奇的老师,他们相遇在1390年,需要说明的是,旧史书中记载他们相遇的地点叫“宗喀”,但它不是宗喀巴出生的地方,而是后藏附近的达仓宗喀,现在改名为吉隆。
  在此后他学习密法的过程中,罗桑扎巴不止一次地让喇嘛邬玛巴当传声筒,有问题就向文殊菩萨请教,而文殊菩萨也详尽地解答。后来,罗桑扎巴的密法修炼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与文殊菩萨自由对话了。
  我们举一个例子,罗桑扎巴有次问:“月称解释的龙树中观教义,是不是一点错误都没有?”
  文殊菩萨说,“你必须消除疑念。”
  ——关于月称、龙树和中观教义,我还没拿定主意是不是介绍,非常难讲,这里就不说了,如果我想讲,也放在第四章讲宗教改革时再说。
  我们仅就这段对话来说,不觉得有点眼熟吗?
  如果还没解出其中奥妙,那么,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宗喀巴成名之后,有次闭关修行(这也是文殊菩萨要求他的,不然他的命有危险)。
  他修行什么呢?是一种忏悔法,叫三十五佛忏。
  在藏传佛教中,专修忏悔的法门,一个是三十五佛忏法,一个是金刚萨埵忏法。但前者非常复杂,因为它太管用,犯了五种大逆罪(五无间罪),求谁都没用,但要是会这种忏法,三十五佛就能一起出来给你免罪。
  但大师是不能怕复杂的,相反,宗喀巴简直是在玩儿命地修。我们先解释一下修这个需要做的动作——五体投地,也就是藏传佛教磕长头,或者叫“大礼拜”,它的基本方法是双手先着地,然后平身向前推进,整个身体伏在地面,最后,额头碰地——那么,宗喀巴玩儿命到什么程度呢?手脚和额头在石板上凿出了坑。少林寺练功是跺脚,跺的是砖地,跺几代人,而宗喀巴是跪的是石板,这就叫精进。
  但没精进到点子上。
  宗喀巴经常观想到三十五佛现身,但问题是,这些佛咋长成这模样儿呢?咋一个个都没脑袋呢?
  宗喀巴问文殊菩萨,菩萨也纳闷,就问,你怎么念的佛呀?
  宗喀巴说,就那么念呗,念佛号,金刚不坏佛,宝生佛,龙尊王佛……
  菩萨一听,叫苦,唉,一句没照顾到,整差了。
  赶快亡羊补牢吧,告诉宗喀巴,你念的佛号没头呀,佛能有头吗?你在念佛号的时候,在头前加上“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这才行呐。
  好了,宗喀巴此后再念佛号,前面都要加上这一串,这样,佛再现身的时候就都有脑袋了。
  根据这次经历,宗喀巴制定了《礼三十五佛忏文》,它的正名是《菩萨堕忏》,出自《三聚经》。
  ——故事讲完了,还没看出问题吗?要知道,很多材料记载,这时候的宗喀巴,38岁。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9

  我们再把时间倒过来,倒叙一段发生在1379年的事件,这一年,罗桑扎巴22岁。

  注释:有很多宗喀巴传记中记载,这件事发生在1372年,这恐怕源于周炜著《藏传佛教大师生涯》之误,以讹传讹的情况在汉文本传记中相当多。实际从时间和地点(昂仁)上推断,这事都不可能发生在1372年。

  藏文文献记载,在这年之前,罗桑扎巴去了很多名寺学习,其中,有个地方叫昂仁。
  昂仁,今日喀则昂仁县,这里有一座相当著名的寺院,叫却德寺,现在俗称昂仁寺。若干年后的一天,罗桑扎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年仅16岁的佛学天才,非常喜爱,收为弟子。
  这个人就是克珠杰,第一世班禅。
  从昂仁返回前藏后,罗桑扎巴收到了一封家书,母亲思念的言辞和她附信带来的一缕白发,让罗桑扎巴感慨万分。
  一个7岁起就离开母亲,17岁就离开家乡的孩子,见到母亲的书信和白发,应该是什么心情?
  后面的故事流传得相当广,大意是说,罗桑扎巴为了求学,决定不回家,但是,总要给母亲一个交代呀,照个照片?打个电话?网络视频?统统没有。那就画幅画吧。
  用什么颜料呢?
  鼻血。罗桑扎巴用鼻血调和颜料,画了四幅画,两幅自画像,两幅佛——天知道得用多少鼻血。
  不过,这不奇怪,如果对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历史有兴趣,我们会发现,目前关于唐卡的最早记载,就是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五世DL喇嘛著《大昭寺目录》)。
  类似这种利用历史文化解读当前讲述内容的方法,我以后还会用到。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中,有很多时候,如果我们遇到一件看起来奇怪、而又无法想出其中道理的事件,那只能怪我们读的书少,因为这类事件几乎都可以在遥远的史籍中找到原型——在讲述六世DL喇嘛仓央嘉措的时候,我会用这个办法证明,至少有一条关于仓央嘉措生活放荡、私会情人的实物证据,是相当不靠谱的。
  罗桑扎巴画好了像,又写了一封信,信中大意是说,我现在学业繁忙呀,就不回家了,我出生的时候,脐血落地不是长了一棵神奇的白旃檀树吗?麻烦您老人家,在那棵树上建一座佛塔,这样,就跟我回家一样了,母亲看见佛塔就等于看见我了。
  罗桑扎巴把信件和画儿交给了自己的侄子,顺便说一句,他的侄子此时也是僧人,这种情况在藏传佛教史上相当常见——如果不是这样,估计第一世DL喇嘛也许就不叫根敦珠巴了。
  侄子将信件带回了老家,妈妈急忙打开,看到儿子的自画像,热泪盈眶,更让她欣喜的是,画中的儿子开口说话,叫了一声“阿妈”——与前面所说的一样,对于这种记载,我们同样不要感到离奇,这也不是宗喀巴传记的原创,我们举一个宗喀巴那个时代的例子。
  ——在藏传佛教艺术品中,价值最高的不光是札什伦布寺的强巴佛,还有一幅堪称国宝的唐卡。
  这幅唐卡长2米、宽1.2米,共用珍珠29026颗(据说有1.3公斤之多),镶嵌钻石1颗,红宝石2颗,蓝宝石1颗,松耳石185颗,珊瑚1997颗,还用了黄金15.5克。
  显而易见,能花得起这么多钱做这样的唐卡的人,非富即贵——这人是乃东(帕竹)王朝的王妃,她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
  那么,她又为什么下这么大的血本呢——做错事儿了,只好把全部财产捐出来做供养。
  她做的这件错事儿挺好笑,本来她是好意,给一幅画在贝叶上的四臂度母像镀了金,按理说她应该挺高兴,度母也应该挺高兴,不过,这事儿做糟了——那幅画上的度母本来会说话,可这么一弄,哑巴了。
  度母不高兴了,你不是有钱烧的吗?那好,你把钱全拿出来吧。估计王妃就是这么想的,于是乎连体己都没敢留,用全部身家做了那么一幅珍珠唐卡。
  那幅贝叶度母像的命运更为传奇,据说,它曾放在噶举派四大措巴之一的孜措巴(位于今乃东县)的四臂度母镀金铜像中。1963年,铜像毁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拿出里面的东西乱扔,多亏当地的一位百姓将它收藏,这才得以保全。
  我们再讲回罗桑扎巴。
  很多传记作品只记载了他决心求学、不返故里的事迹,却有意无意回避了一个看似细小的事情——事实上,罗桑扎巴已经动身了,他走到拉萨和直贡之间的梅卓拉垄时,才决定不回家的。
  ——倒叙的故事也讲完了,我们又能看出什么问题吗?

  宗喀巴卷·第二章·求学·10

  马甲不要混淆视听了,我要说的是下面的话。
  如果不善于在历史的记载中去寻找答案,那么,我们就不会真正理解有些人为什么会被尊为圣人,他们是被人为地抬高到神坛的吗?
  历史永远不会在人间如此胡乱安排,我们始终要相信一点,伟大之人,必有伟大之处。
  如果前面讲述的故事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再简单地讲一则1394年的故事,前面说过,这一年罗桑扎巴要重修一座菩萨殿,但师徒十三人凑份子,只凑出一两二钱银子。关于装修费后来是这么弄来的,我这里不讲了,神话色彩太浓,实在没有唐东杰布的故事感人。我们只需要知道,装修很顺利。
  房子修完了,要画壁画。
  麻烦了,画师没有画稿,三十五佛像不会画。
  谁见过三十五佛呢?
  罗桑扎巴见过,还见过有头的,但是,还用鼻血画?那得用多少血呀?
  所以,罗桑扎巴开始祈祷,三十五佛,你们现身吧,在空中摆几个造型。
  画师也兴奋异常,他终于见到三十五佛架着祥云齐刷刷亮相了,连忙把形象绘制了下来。
  赶巧了,佛们那天都休息,没一个值班的,都特有耐心地让画师画,要不怎么画得那么工整呢?
  这个故事很简短,但后面的事情很复杂——很多传记作品中告诉我,这是西藏自古以来第一幅三十五佛像,目前藏传佛教各教派采用的三十五佛图像,都以此为蓝本。
  那么,我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解释萨迦寺的一幅叫做《桑结东厦》的唐卡呢?这幅唐卡上绘的三十五佛像,其风格与敦煌石窟中同时期的壁画极为相似,学界倾向于认为这是吐蕃时期的作品。
  我们再追问由此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按照文献记载,至少在37岁之前,罗桑扎巴连三十五佛的名号都不会念,而他当时已经有了8位弟子。
  ——那么,他教的东西都对吗?
  而且我们也介绍过,罗桑扎巴本人也曾有过怀疑,他甚至通过喇嘛邬玛巴向文殊菩萨请教:“月称解释的龙树中观教义,是不是一点错误都没有?”
  我要说的就是这一点:罗桑扎巴是人,是个伟大的人。
  是人,就会有人的情感,比如舍不得师父,比如思念母亲;是人就会犯人才能犯的错误,比如念佛走神,比如念佛念错,在事业上做了很多无用功,但,我们实在无法在历史的字里行间将他神化——因为,能够克服自己的情感专注地做一件事情,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坚定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能够用自己所学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做点事情,这就是伟人。
  经过多年的学习,罗桑扎巴开始想要为民众、为西藏的社会做点事了。1398年,他给当时西藏地方事务的实际统治者扎巴坚赞写了一封信,劝他以佛法治民。

  【说明】
  第二章的事情,也就是求学的过程,我写得很简单。
  没法不简单,要是事无巨细地介绍,我会累死的,那真是相当枯燥,而且毫无意义,因为我们只需要知道宗喀巴学习了很多经典,而不必探究他学的课程有哪些。
  下面的一章,又是故事了,写的是萨迦和帕竹,当然,属于格鲁派历史的插叙部分,为的是了解历史背景,这样我们就能明白宗喀巴为什么要进行宗教改革。
  所以,第二章的部分,大家不要讨论,没必要。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

  当时西藏地方事务的实际统治者,正确的称呼是第悉。
  扎巴坚赞是第五任第悉,他的父亲是一名万户长,本来是大司徒绛求坚赞着力培养的接班人,不过后来因为初来乍到,三把火没烧好,却跟属下闹了些矛盾,惹了一屁股麻烦,最后只好把位子让给了自己的哥哥,也就是绛求坚赞的侄子——看来,职场的学问还是必要的。
  上面这段话挺乱,其中出现了很多新名词,也搞出些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想清楚地讲述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麻烦啦,要从元朝初期讲起。
  前面我们说过,元朝将青藏高原分为三个行政区域:乌思藏、朵思麻、朵甘思,并分设了三个宣慰司。但这是定型之后的状态,事实上,最早的西藏,归蒙古王子阔端管辖,因为他在1240年最先率兵进入西藏。
  1251年,蒙哥当了蒙古大汗后,从阔端手里将西藏的管理权收了回来,之后派人清查户籍,并改为诸王子分治。
  但是,萨迦派有点郁闷,他们发现搞政治这事儿,运气还是相当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好了,我们开始讲故事。
  话说1239年到1240年,驻守凉州的阔端派兵打入西藏——注意,是前藏。
  打仗这种事儿肯定要闹点杀人防火的勾当,而生猛的蒙古人是个啥作风我们自然可以想象得到。而当时的西藏各教派是个什么状况呢?在五世DL喇嘛的《西藏王臣记》中评说得很精当:
  僧伽团体以噶当派为大,善顾情面以达隆法王为智,荣誉德望以直贡敬安大师为尊,通晓佛法以萨迦班智达为精。
  不详细解释了,涉及到具体的人和教派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说。
  从这四句话的第一句,“僧伽团体以噶当派为大”,我们至少应该想象得到,当时西藏政教集团的老大是噶当派,这个老大,不单是指政教地位,而且包括群众基础、经济实力等等——这也就是宗喀巴拿噶当派进行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我们后面再说。
  既然噶当派寺院多,僧人多,属民也多,那么,蒙古人杀来后,谁最遭殃呢?
  显然,噶当派是最先和蒙古大军动手的,动手的后果惨了点儿——蒙古人大开杀戒——说实话,那时候蒙古人不知道啥叫杀戒。
  后来,阔端也意识到搞大了,弄得太过火比较麻烦,于是开始帮助噶当派修复被毁的寺院,搞一搞安抚工作。
  可惜噶当派不买他那个帐,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玩儿呢?把人都打残了啥甜枣能管用啊?
  所以,噶当派不可能再与蒙古人合作。
  不能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噶当派的传统,他们不太提倡僧人参与政治——这也是宗喀巴用噶当派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础之一,后面再说。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4-24 19:11:32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2

  噶当派不合作,那还有谁能合作呢?
  我们再看五世DL喇嘛的四句话,第三句里的人物出场了——“荣誉德望”相当大的直贡噶举派的敬安大师。
  这个人我们以后会讲到,他实际上就应该是京俄大师——敬安大概应该是京俄的异写,他与帕竹噶举的渊源相当深,因为他就是帕竹万户朗氏家族出身的。
  敬安大师派出了一个人(不说名字了,和另一个人重名,免得混淆)去和蒙古人谈判,不过,这人估计水平差劲,而且,最可能的是他心态不好,以为自己是大派的使者,主动来迎请你们蒙古军,你们怎么的也得给面子呀。
  可惜蒙古人根本没给面子,话不投机,把这人逮捕了。
  好了,直贡噶举和蒙古人也闹掰了,虽然后来敬安大师答应了蒙古人的一些条件,营救了自己的使者,但蒙古人可不会再信任他们了。
  由于噶当派的强硬(动手)和直贡噶举的傲慢(心态不好),两大政教集团一个挨打,一个委曲求全,这不能不引起其他教派的重视。
  而这个时候,蒙古人却难得地开展了自我批评和反思,他们决定和西藏地方势力搞好关系,但是,前藏的基本都得罪光了……
  哦,还有后藏呢。
  于是,后藏的萨迦派,进入了蒙古人的视野。
  1244年,阔端派人请萨迦派的首领,这个首领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迦班智达(偷下懒,不解释了,随便都能查到)。
  而“请”的办法,是胁迫。
  ——或许有人在史书中看到,阔端“请”萨迦班智达的书信中,也曾提到“为西藏芸芸众生的利益考虑”等等,但是,我们别信,因为后面还有一句话——否则就兵戎相见。
  (吾今已将各地大权在握,如果吾指挥大军,伤害众生,汝岂不惧乎?故今汝体念佛教和众生,尽快前来——《萨迦世系史》,西藏人民2002年第2版)。
  那么,如果没有后面这句话,史料就真的可以相信吗?
  同样不能相信。
  因为,那时候的蒙古人,根本不信什么佛教,他们拿刀砍人比较在行,让他们大发慈悲说什么利益众生,他们自己也觉得不靠谱。
  而在《红史》中还有条记载,说阔端告诉萨迦班智达,只要你能顺应形势,来凉州和我聊聊,那么,“吾将令汝管领四方(《萨迦世系史》记为西方)众生”。
  ——这就叫软硬兼施。
  而在萨迦班智达这边,实在是没有办法,噶当派和直贡噶举的前车之鉴,不能不当回事儿呀,所以,1244年,63岁的萨迦班智达动身前往凉州,他带了两个小跟班,都是他的侄子,八思巴和他的弟弟恰那多吉。
  ——为什么带两个孩子?难道左右为难、生死未卜的萨迦班智达,这个时候真的深谋远虑,让自己的侄子出去见见世面?
  我的解释只有一个——质子,因为,在大部分的史籍中记载的,是两个侄子先行,萨迦班智达后去。

  举报 | 回复
  作者:等量黄金 时间:2009-04-24 20:03:21
  哇,还提到我了
  举报 | 回复
  作者:微笑AA 时间:2009-04-24 22:29:29
  小苗啊,能不能多发点,看得很不过瘾啊
  举报 | 回复
  作者:bobo_nn 时间:2009-04-24 23:08:12
  我想从里面看到藏传佛教的发展趋势,看的到么?
  举报 | 回复
  作者:梦不回的唐朝 时间:2009-04-24 23:19:12
  虽然看起来有点郁闷,还是得记号一下.....
  举报 | 回复
  作者:bobo_nn 时间:2009-04-25 11:54:35
  “佛的前世是人”,这话在三年前,我兴许认为对,但现在嘛,我还真不那么想了,要我说,人的前世是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我不明白,能解释一下吗?

  举报 | 回复
  作者:xingjun0526 时间:2009-04-25 12:02:34
  记号
  举报 | 回复
  作者:shuai21c 时间:2009-04-25 19:11:14
  学习了,谢谢!
  举报 | 回复
  作者:shuai21c 时间:2009-04-25 19:13:21
  “佛的前世是人”,这话在三年前,我兴许认为对,但现在嘛,我还真不那么想了,要我说,人的前世是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我不明白,能解释一下吗?

  求解··
  举报 | 回复
  作者:笑若轻烟 时间:2009-04-27 00:17:36
  专程来支持。。。。。。。
  举报 | 回复
  作者:梦不回的唐朝 时间:2009-04-27 14:47:12
  2009-04-27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4-27 16:07:45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3

  接上文。
  从史实上看来,直到1251年萨迦班智达去世,他都没能再回到故乡,他实在是把自己当成了整个西藏的人质,好在后果相当好,两个小跟班一个成了帝师,一个成了驸马。
  遗憾的是,在有些史料中,以上这一点并不为人承认,它们认为是蒙古大军打来后,萨迦派主动采取了政治投机的行动,得到了相当大的好处。
  这种说法的来源,恐怕在《萨迦世系史》中记载,萨迦班智达前往凉州,其目的是“愿以慈悲之心把蒙古引上佛教之道”。
  但我们要清楚的是,这本书是萨迦家族的人写的,说点好话是很正常的,这一点在格鲁派史料中相当严重,这一点我们会在四世、五世DL喇嘛时期再谈。
  好笑的是,在《萨迦世系史》中还真有对蒙古人的评价,就是这段话的前面一点,我们来欣赏一下:
  凶暴的蒙古人在取舍方面如畜生一般愚昧,慈悲心比阎罗王还要小,体力比药叉还要强壮,无数非天之军队使人畏惧。
  ——这,才是当时西藏人对蒙古大军的真实认识。
  所以,去不去,取决于怕不怕。
  在这一点上,藏学家意大利人杜齐有个评价——“无论如何,萨迦班智达此行并不是为了传播佛教,他的服从命令,为了避免最坏的结局而去的。”(《西藏画卷》,中译名《西藏中世纪史》)
  杜齐在很多西藏史考证上有失误,但这句话,我认为说准了。
  如果我们不太相信外国藏学家的结论,那么,我们再看一则当时的西藏人的说法——
  “往昔噶当派和直贡派相逢吉祥的岁月,兴盛昌隆,现今萨迦派和噶举派(指蔡巴噶举)发迹,权势显赫,美满昌盛,是噶当派和直贡派把时间出售给萨迦派和噶举派了吗?掮客是谁?谁成的交?岂是岁月的过错?是我们人的过错!”
  这段话的出处,是《朗氏家族史》,我们以后还会用到这本书。
  这段话实际上告诉我们,噶当派和直贡派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没有抓住机会,而绝不是萨迦派在搞什么政治投机。
  这样,萨迦班智达冒死走上了和蒙古人谈判的路。1246年,他终于到了凉州,不过,他发现阔端没在。
  ——没办法,蒙古人就这么办事儿。
  萨迦班智达生气吗?不能生气,这个时候你还像直贡噶举的那个人那种心态,不是要把自己玩儿惨吗,所以,他等。
  实际上阔端是参加贵由的登基大典去了,1247年,他回来了。这个小插曲我认为非常好,因为这段时间里,萨迦班智达可以充分了解蒙古人的文化和对西藏的态度,而且,也可以让蒙古人深入了解自己。
  这次会晤很有成效,萨迦班智达还弄了个名义上的地位,当然,它多少有点搞笑——祭天大典首席长老——它搞笑的原因,我们在四世DL喇嘛时期再讲。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4-27 22:19:37
  【补充】
  上一节忘了提一件事。
  萨迦班智达会见了阔端之后,给西藏各地僧俗领主写了一封公开信,这就是著名的《萨班致番人书》,这封信确定了西藏归顺蒙古汗国,西藏的僧俗官员和百姓都是蒙古大汗的臣民,都要履行作为蒙古属民应尽的义务。
  《萨班致番人书》很难见到,我只知道在《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选稿》第二分册中收录过,是王尧先生翻译的。
  举报 | 回复
  作者:喀拉喀什 时间:2009-04-28 01:50:19
  捧个场,喜欢你写的。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4-28 11:54:58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4

  萨迦班智达吸取了噶当派和直贡派的教训,与蒙古人搞好了关系,甚至个人关系搞的也不错,他给阔端治好了脚病,他的两个侄子也开始开展了工作,和阔端的孩子玩儿到了一起。
  阔端也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与萨迦班智达也搞好了关系,对于曾经很没有面子的阔端来说,挽回面子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给萨迦班智达更大的面子——你们管理西藏各教派吧,你们当头儿。
  但是,直到1251年年底萨迦班智达去世,阔端都没有给他任何正式的封赐,换句话说,萨迦派名义上当头儿,这是个口头协议,如果阔端说话不算数了呢?
  阔端说话真的不算数了,因为他死了,也在1251年。
  最要命的是蒙古这个政权呀,太乱套——阔端属于窝阔台阵营,而贵由死后继任蒙古大汗的蒙哥,属于拖雷阵营。
  新官上任还得三把火呢,新大汗上任,而且是另一个阵营的新大汗——所以,阔端那一套作废,口头约定更是白扯,按我蒙哥的新办法来,把西藏分了,分给王爷们当领地(份地,或称投下)。
  但怎么分是个关键。
  分治时期,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分管了各个地方。这个划分方法是五世DL喇嘛说的,而东噶&#8226;洛桑赤列的《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中,与此有一定的出入,说参加分封的还有阔端。
  不管几个人分,最傻眼的应该是萨迦派,别的教派也和蒙古皇子建立了隶属关系,当年萨迦派取得的政教集团领袖地位,好日子没过几天,换了说法了。
  但萨迦班智达圆寂了,谁还能一挽狂澜呢?
  重担落在了19岁的八思巴身上。1253年,远征大理的忽必烈也不怎么心血来潮,想召见已经圆寂了快两年的萨迦班智达,这个,这个,人死不能复生呀,要不你见见他的侄子八思巴吧。
  于是,八思巴被送到了忽必烈的府邸。但当时忽必烈并没有重视他,反而对他很冷落。可王妃察必挺喜欢这个小孩,最终把准备返回西藏的八思巴留了下来。
  实际上,这个时候,忽必烈有点信不着萨迦派,因为当年萨迦班智达虽然号召各派缴纳贡税,可大伙儿都答应着,就是不办,办也漫不经心的。而忽必烈在远征大理的时候,发现噶玛噶举的势力也不小,要不,扶持一下噶玛噶举试试?
  1253年,忽必烈召见了比较看好的噶玛噶举的领袖噶玛拔希,而且提出让他跟随在自己身边——多好的机会呀,但噶玛噶举没有珍惜,运气太差。
  事实上,噶玛拔希不是不珍惜,实在是因为他看走眼了。他的眼力稍差,但不怪他,因为当时是蒙哥当大汗,不投奔大汗难道投奔小王爷?况且,是一个与大汗关系紧张的王爷?
  所以,噶玛拔希放弃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转而找蒙哥去了,并且得到了蒙哥所赐的金边黑色僧帽,这就是噶玛噶举黑帽系的由来。
  噶玛拔希不但和蒙哥交好,而且,和阿里不哥建立了联系,因为阿里不哥和蒙哥关系好。
  表面上看,噶玛噶举赢了,但政治上的事儿,不到最后谁也别笑。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4-28 11:58:18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5

  接上文。
  1259年,蒙哥病死,1260年忽必烈当了大汗,而且很快就收拾了阿里不哥。
  八思巴赢了,赢在运气上,因为在忽必烈看好噶玛拔希而冷落他的时候,很多人都倾向于噶玛噶举,而王妃察必帮了他一把。
  而且,萨迦班智达当年去见阔端的时候,还为八思巴安排了一个帮手——他的弟弟恰那多吉,当年6岁,在凉州长大,此时他的作用体现出来了——他娶的是蒙古公主,摇身变成了驸马,这就是白兰王。
  哥俩一个是蒙古的国师(后来封帝师),一个是驸马,而且,白兰王很快暴亡(值得八卦呀),忽必烈把白兰王的权利给了八思巴,萨迦派的赚大了,他们应该得意了——别得意太早,早在诸王分治时期,各派之间就矛盾重重,而此时,八思巴有了“封王的贵族”的身份,更是遭到正统佛教僧人的反对,就连八思巴的好友也写诗讥讽他,“浊世沙门贪富贵”——这种矛盾到后来愈演愈烈,以后再说。
  但八思巴当时还是春风得意的,他很快帮忽必烈做了一件事——清查户籍,这次清查与当年蒙哥时代的人口普查有本质区别,目的和结果都不一样,比如,蒙哥时代只是想知道这块地有多少户,以后好分封,所以也没留下什么记录;而忽必烈时代是想知道这块地到底有多少财产,是怎么分布的,所以记录也很详细,其目的在于摊派差税。
  所以,这里出现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词——万户。
  什么叫“万户”呢?西藏又有多少个“万户”呢?
  万户是一个行政单位,具体算法各方说法不一,我们取一种说法: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叫“小户”,藏语中叫“堆穷”,汉文中称为“霍尔都”、“霍尔堆”,“霍尔”是蒙古的意思,“堆”是“户”的意思。
  一个“霍尔都”的组成条件是,有一个房子,房子大小要有6根柱子——这是西藏人民在房屋面积上的一种计算方法,很多西藏旅游书沿用了这个方法,至于如何计算,待查。
  这一户人家要有夫妻二人、子女二人,还要有男女仆人二人。
  还要有牲畜,乘畜、耕畜、乳畜3种及山羊、绵羊,一共要24头。
  另外,还要有耕地,耕地要多大呢?要能下12蒙古克的种子——克是蒙古的计量单位,一克相当于14公斤。
  这样的一“户”,叫“小户”。
  50个“小户”,合成一个“达果”——也有记载25个“小户”形成一个“堆钦”,两个“堆钦”形成一个“达果”,实际上数量是一样的。
  两个“达果”,合成一个“百户”,之后就好办了,10个“百户”就是一个“千户”,10个“千户”形成一个“万户”。
  以上的资料来自《汉藏史籍》并参考《萨迦世系史》,两者记载有些出入,不过大同小异。
  好了,我们肯定会有个疑问:在当时的西藏,能满足这样条件的“小户”,能有几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做基本单位,当时的西藏何止小康?
  这就是一些学者犯过的错误,一个再简单也不过的常识错误——把这种“小户”当作我们现在所说的“家户”,所以,得出元代西藏人口23.4万的错误,当然,发现了这个数字相当不靠谱,又提出这是当时元代人口普查的抽样调查,那就再加点儿,估计呗。
  ——忽视常识、胡说八道、强词夺理、打肿脸充胖子,这类所谓学者在藏学研究史上,从来不是少数。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6

  回头接着说“万户”,实际上,它的最小单位“堆穷”或称“霍尔都”,并非我们今天的“户”的概念,或者说,元代的“户”是另一个计量单位,这个概念不是人口、土地、房屋财产,而是一种承担差税的基本单位。
  也就是说,蒙哥时代的“万户”,只是粗略一分(好给各兄弟分地),至于它有多少财产,没必要查那么细。而忽必烈必须查明白,他要知道西藏有多少能交税的“霍尔都”。
  为什么要查这么细?
  体制变了。
  忽必烈把本来分封给哥几个的地收归朝廷后,这片地就不是哥们的份地,而是要由国家统一行政管理了。所以,元政府建立了对藏的行政管理体制,才出现了以后的三个宣慰司,后来忽必烈又将藏区封给了他的七儿子奥鲁赤,他的子孙就是世袭的镇西武靖王(藏文史籍记载与此有出入)。
  而有了行政体制后,忽必烈在汉藏交界到萨迦之间设了27个甲姆(驿站),这就必然要向民间征发差赋,否则,驿路交通维护费上哪儿弄去?
  这样,就有了忽必烈时代1268年的西藏户籍清查,清查的动机就是掌握西藏的人口、土地等,以此来征收赋税或者派差,并根据各政教集团的实力强弱,划分了十三个万户。
  所以,这个时候,“万户”和“霍尔都”不是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是两个概念,一个是行政划分概念,一个是差税计量单位。
  清查的动机我们知道了,那么,清查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呢?
  是要清点出“拉德”和“米德”。
  “拉德”是寺院和宗教领袖占领的属民,按照元朝的规定,他们免差免税;而“米德”是世俗领主占的属民,国家财政要收钱,当然羊毛要出在他们身上。“米德”对国家承担的差税,就叫“乌拉”——这是个蒙古词,我们以后还要用到。
  问题就出来了,划分可以,但怎么划——是人在弄吧?中国的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只要有人在里面鼓捣,就会出事儿。
  比如,寺院一方肯定想把自己的拉德划得多一点儿,而有权势的领主当然也用各种理由把米德划为拉德,另外,由于诸王子分治的时代,蔡巴万户是忽必烈的封地,具体办事儿的人当然也明白职场潜规则,于是把本该划为米德的三千户划成了拉德……
  这样,出现了这样的搞笑局面——萨迦是八思巴的根据地,他的属民里没有米德,全体民户不交粮、不当差,既然这样,萨迦这一地就没有必要设万户了,否则没钱数的万户长应该相当郁闷,所以,萨迦这一地在元代,从来就没设过万户府。
  不过,这块不是万户的地总得有人管呀。
  没问题,给帝师当自留地吧——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乌思藏宣慰司管理的范围,除了卫藏四茹,还有个叫“阿里”的地方。
  这个“阿里”,难道真的是今天的阿里吗?
  所以,王森先生质疑,元代的“阿里”,就是它的字面意思——直属的土地和属民,这在元代称为“投下”。如果了解古格王国的建立历史,“阿里”这个词的本意就非常容易理解。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4-30 14:31:52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7

  接着讲。
  1268年的户籍普查结果,记载在《汉藏史籍》中,这里不引用了,只简单说说划分之后的乌思藏十三万户。
  根据《元史》、《五世DL喇嘛传》及王森先生的考证,十三万户分别是:
  1,拉堆洛万户,后藏西部拉堆地区南部,属民1099户;
  2,拉堆绛万户,后藏西部拉堆地区北部,属民2250户;
  3,曲弥万户,后藏日喀则西南,属民3003户;
  4,霞鲁万户,后藏日喀则南偏东,属民3892户;
  5,绛卓万户,香河流域的达那地区,后出现,属民情况不详;
  6,羊卓万户,前后藏之间的羊卓雍措南部偏西,属民750户;
  7,直贡万户,墨竹工卡东北,直贡地方,属民3630户;
  8,蔡巴万户,拉萨东南蔡公塘,属民3700户;
  9,帕竹万户,前藏乃东,属民2438户;
  10,雅桑万户,前藏乃东雅桑地方,属民3000户;
  11,嘉玛哇万户,墨竹工卡西南;
  12,嘉域哇万户,墨竹工卡,属民与嘉玛哇共管5900户,一家一半;
  13,达隆万户,地点不详,属民600户。
  这就是所谓的元代西藏十三万户,前后藏中间是羊卓,好地方呀,圣湖羊卓雍措,但那地方一大片都是湖,所以,属民也少——这里的属民,指的就是有交粮当差任务的米德,拉德则根本没法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帕竹,也叫帕木竹;直贡,也叫止贡;这都是汉译中比较常见的异名,它们会在我们的讲述中经常出现。第二,雅桑万户,以前是帕竹万户中的一个千户,后来独立出来——我们后面讲到他们之间的争斗时再说。
  这些万户,有一个总头目,叫做“本钦”,藏语中“大官”的意思。
  这官确实很大,因为这个职位要有帝师提名,元朝政府任命,说白了,就是帝师手下的首席行政官。
  然而这个官职的前身,那可就比较久远了——在1244年萨迦班智达带着侄子八思巴和后来的白兰王去凉州的时候,自然不可能不留个人看家,这个人是他的弟子,叫释迦桑布,萨迦班智达命令,除了他的两个大弟子(此时萨迦弟子分为东、西、上三部,见《红史》),也就是东部和西部的老大外,都得听释迦桑布的。
  这个事件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萨迦派就开始委派亲信管理僧俗事务了。
  而到了八思巴的时代,他当然也得弄个行政秘书,选谁呢?
  开创性的职务当然需要有类似经验的人干——释迦桑布还活着呢,让他当第一任本钦好了。
  这就是元代的第一任本钦,释迦桑布,他的贡献可不小,他是今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迦大殿的创建者。
  且慢,我们很快就发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有本钦了,那么,宣慰司的头儿干啥呢?
  确实是个问题,非常棘手的问题——帝师八思巴主管西藏,本钦是他的代理人,而八思巴下边还有三个宣慰司,那么,本钦和宣慰司之间,怎么协调呢?而且,本钦是帝师管的,宣慰司的头儿,宣慰使,是朝廷任命的,不闹出矛盾才是怪事。
  但矛盾并不多,因为,很多本钦本身就兼任了宣慰使。据陈庆英先生考证,本钦首先要为萨迦派的利益服务,他可以参与萨迦的内部事务,但乌思藏的宣慰使没这能耐;乌思藏宣慰使如果不兼任本钦,那么,他就没权利管辖帝师的份地,只能管理国家的十三万户,相反,本钦既管十三万户,也管份地——就这个区别,当然,如果两个职务兼任的话,就很好办。

  举报 | 回复
  作者:雪野残狼 时间:2009-04-30 15:49:48

  藏传佛教一开始就和区域政权搅合在一起,延续数百年。凡政治所包含的一切,藏传佛教都包含,其原教旨更是骇人听闻。政教合一的统治模式,必定是人类社会最为黑暗和血腥的社会组织方式之一。

  举报 | 回复
  作者:雪野残狼 时间:2009-04-30 18:14:40

  藏传佛教四大领袖,好像只有世代章嘉呼图克图没有过深地卷入政治。

  举报 | 回复
  作者:cengjing1977 时间:2009-04-30 19:26:06
  哦,长见识了。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1 06:55:21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8

  接上文。
  下面要探讨的问题,实际上是萨迦史,不能展开详细说,但我们必须了解一个问题:十三个万户,每个万户背后都是一个家族势力在支撑,而这个家族往往又得到某一宗派势力的支持,所以,一个万户,基本上就等于一个割据势力——那么,萨迦派的人当了“总万户长”,其他的万户干吗?
  换句话说,萨迦派是如何统领了所有万户的?萨迦派又是如何取得了西藏教派的统治权的?在这段历史中,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权谋,简直就是一出政治谋略大全。
  我们先看后藏。
  后藏有实力的万户有拉堆绛、夏鲁、曲弥,拉堆洛和绛卓比较差。
  拉堆绛万户是西夏王室的后裔和此地的僧侣贵族结合形成的势力集团,萨迦派对他们的控制,是封官,13世纪末,拉堆绛屡次受到元朝封赐,名号有大司徒、国公、国师等等(《新红史》)。我们要知道,他们能得到官位,是要靠萨迦派提名。这样,萨迦把拉堆绛万户攥在手里了。
  我们再看拉堆洛,它和拉堆绛离得很近,邻居强大了,自己就受欺负,拉堆洛没办法,也就归附了萨迦。在历史上,拉堆洛的首领一度由萨迦派人来充任,说明他们确实弱小。
  那么,强大的还有夏鲁,这个势力是吐蕃王朝完蛋之后,王室后裔(另一说是吐蕃时代的贵族杰氏,在吐蕃王朝全盛期当过好几任内相)逃到年楚河流域后形成的。对它的控制,萨迦采取的是联姻的办法。
  还记得八思巴的弟弟,那个当了驸马的白兰王吗?他的另一个老婆,就是夏鲁头领的女儿,他们的孩子(叫达玛巴拉,后面我们还要说到他),后来也见过忽必烈,而且忽必烈强迫(这个……)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就是阔端的孙女。
  比较乱套,因为,他爸爸白兰王的大老婆,就是阔端的女儿。实际上是父子俩分别娶了姑姑和侄女。
  萨迦和夏鲁,在白兰王之后,至少有五代联姻,这样,夏鲁也被萨迦控制在掌心。
  这支萨迦和夏鲁结合的血脉,后面的故事也很乱套,有好几个人都当过驸马,还发生了家族内讧,后来还上演了一出和汉宣帝刘病已的身世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此处不展开了,后面我们还会说这事儿。
  那么,比较有实力的就剩曲弥了,对这个万户的控制,萨迦使用的方法是给面子。
  事实上,萨迦和曲弥集团本来就比较好,八思巴在世的时候就常常去遛达一圈,和曲弥的上上下下关系处理得很融洽。曲弥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很不错,交通方便,八思巴就决定在这里每年都召开一次法会,注意,法会的内容不光是佛事活动,顺道还商讨治理后藏地方事宜。
  客观地说,以八思巴为首的萨迦集团,选择在曲弥开大法会,事实上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因为法会能召集来后藏各方首领,召集人自然能提高声望。但客观上,曲弥也跟着沾了光,东道的地位让它很有面子。
  比如1277年的曲弥法会,参加的僧人,7万;僧人中可以讲经的格西(这词我们以后再解释),数千;参加的群众,十万多;而后藏各个政教集团的首领都来了,开了14天的大会。这个阵势,显然让曲弥倍儿有面子——但是,面子是谁给的呢?是萨迦,那么,对给面子的萨迦应该是什么态度呢?
  服从。
  这样看来,就剩最后一个万户了,绛卓,本来实力就差劲,而且邻居们都投靠萨迦了,它还等啥呢?
  好了,后藏基本稳定,萨迦很有追求地将触角伸向了浪卡子地区,也就是羊卓万户,后来,萨迦本钦就曾经直接监管羊卓。
  ——出事了,前藏不干了。

  举报 | 回复
  作者:长春书生 时间:2009-05-01 10:49:45
  五一还写,楼主是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啊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1 11:50:03
  这不是有五一还看的人嘛,呵呵。
  我的生活基本没有节假日,每年只有三天是什么都不做的,死规定,不能偷懒呀~~
  举报 | 回复
  作者:mainking2003 时间:2009-05-01 15:37:03
  .
  举报 | 回复
  作者:mainking2003 时间:2009-05-01 15:39:22
  照楼主写六世那架势,此贴3、4页肯定结不了噢。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1 16:10:04
  三四页?那怎么可能啊。600年的历史呢。
  六世的那个前后算50年,用了4页,600年估计要50来页,嘿嘿,大家等着盖楼吧。

  举报 | 回复
  作者:kxcm123 时间:2009-05-01 16:33:21
  顶礼!!!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2 05:13:34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9

  我们要知道,羊卓的地理位置,就处在前后藏交界处。
  后藏的萨迦,你们在后藏怎么折腾都行,但占了羊卓,难道想吞并前藏不成?
  ——慢着,我们不是说过,这个时候十三万户统归元政府行政管理,并由萨迦本钦当总万户长吗?难道手下这些小弟想自立山头?
  没错,各教派本来就有自己的势力,能甘心让萨迦管自己吗?虽然自己并没有优势地位,但背后也是有靠山的,各派都和蒙古王公有联系。前藏反对萨迦控制最坚决的是直贡,因为他们的实力确实很大,此外,不要忘了他们的靠山,是蒙哥。
  蒙哥不是挂了吗?是的,他死了,可当年诸王分治的时候,可是有圣旨的,你忽必烈搞十三万户,可以,但前任大汗的圣旨你总得承认吧?
  要不说呢,元朝这个政权是比较乱套。乱套的结果,就是后来萨迦与直贡有场大战。
  先说说别的万户,最后再讲直贡。
  在前藏的万户中,蔡巴、帕竹、雅桑都比较强。
  蔡巴集团,是噶举派和蔡这个地方的噶氏家族结合成的集团,位于拉萨东南。他们的实力虽然比较强,但和萨迦关系非常密切,当年蔡巴集团首领的长子还做过八思巴的侍从,去大都遛达了一圈,还受到了朝廷的赏赐。
  而萨迦控制蔡巴更高明的手段,也是联姻。
  还记得八思巴的弟弟白兰王吗?他不但娶了阔端的女儿(蒙古公主),而且,回到西藏后还娶了夏鲁杰氏家族的女儿,他们的遗腹子达玛巴拉后来又成了驸马……
  这是萨迦和夏鲁的血脉,准确地说是萨迦的血脉,我们不细说了。我们下面说的是夏鲁的血脉。
  元代的帝师,第一任是八思巴,第二任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第三任是白兰王的遗腹子,达玛巴拉,也就是八思巴的亲侄子,第四任叫意希仁钦,不是八思巴这个家族(款氏家族,也叫昆氏家族)的人,但他本人是八思巴的弟子,他的祖父又是萨迦班智达的大弟子,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萨迦班智达去凉州的时候,把萨迦教派的事务委托给后来的萨迦本钦释迦桑布吗?当时萨迦班智达规定,除了他的两个大弟子,也就是东部和西部的老大外,释迦桑布可以管理任何人,这个意希仁钦的祖父,就是东部老大。
  顺便说一句,意希仁钦当帝师的时候,萨迦来了一位汉族学员,他就是南宋恭帝、元朝的嬴国公赵&#15118;,法号和尊——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八卦的内容,不过,我们严肃一点,我只隐约地知道,他算得上一代佛学大师。
  好了,了解了白兰王和夏鲁的人物关系,我们说简单的,白兰王娶了夏鲁杰氏家族的女儿时,杰氏家族的地位就高了,白兰王有一个大舅哥,一个二舅哥,先后当了夏鲁万户的万户长。而二舅哥的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嫁给了萨迦家族(亲上加亲)。
  白兰王的二舅哥的二女儿,就是第四任帝师意希仁钦的侄媳妇。
  那么,我们看这两口子的关系,从八思巴那儿论,老公应该管老婆叫表姑,而从萨迦班智达那儿论,老公理应管老婆叫表姨奶。
  ——倒腾这个人物关系,费了劲了。
  说正经的,白兰王的二舅哥的三女儿,嫁给谁了呢?
  绕了这么大圈子,就要说这句话,嫁给的就是蔡巴万户的长子。
  这就是萨迦和蔡巴的联姻关系。
  而接下来的话,才是我真正要说的——白兰王二舅哥的三女儿,嫁给了蔡巴万户的长子,生下的孩子,是谁呢?
  这个人大大的有名——他就是《红史》的作者贡噶多吉。

  五一过节,下面的话是我赠送的,嘿嘿。
  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西藏看一看夏鲁寺,它位于日喀则县东南约三十公里的甲措区,始建于11世纪,1320年,夏鲁寺僧众迎请了我们前面说过的一位大师——布敦·仁钦珠,作为座主。大约在1329年,在一次山洪(有说地震的)中,夏鲁寺毁坏,当时夏鲁的万户长正在大都,皇帝就赐了他很多钱,让他重修寺院。而这座重修的寺院,建筑风格极为独特,罕见地将汉藏建筑艺术风格糅合在了一起。
  大家有机会去西藏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座寺庙。
  另外,我这人比较厚道,再多说一句话,夏鲁寺有“四宝”,其中一件是108块檀香木小板拼成的经版,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印的数量过大,所以,经版的字迹和图案都差不多磨平了。现在,夏鲁寺复制了一块新的。所以,如果想在夏鲁寺请经文,一定要那种图文不清晰的旧版印文。

  注释:萨迦、夏鲁以及蔡巴的人物关系,参考陈庆英《元朝帝师制度述略》、《夏鲁的元朝帝师法旨》、《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等多篇论文。

  举报 | 回复
  作者:Shuusaku 时间:2009-05-02 11:49:30
  罗桑扎巴亚拿索瓦德
  举报 | 回复
  作者:Shuusaku 时间:2009-05-02 12:30:42
  错过了夏鲁寺,可惜啊
  举报 | 回复
  作者:雪野残狼 时间:2009-05-02 15:52:22

  冲着楼主假期还坚持劳动,顶一个吧。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4 02:14:48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0

  接上文。
  蔡巴万户和夏鲁万户是什么关系?他们和萨迦集团又是什么关系?所以,蔡巴万户很快就投靠了萨迦集团。
  而帕竹集团呢,是帕竹噶举和朗氏家族结合形成的,他们在元初受到西蒙古王旭烈兀的眷顾,势力发展很迅速,但可惜的是这段时间的首领比较草包,当萨迦集团向前藏进逼的时候,一点儿没有上进心地投靠了过去。
  雅桑万户,我们前面说了,是从帕竹这里分裂出去的。为什么能分出去,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相当特殊,属于关防要道。元代在前藏设了两个达鲁花赤(职官名,不详说),其中直贡一个,雅桑一个,从这儿可以看出来,这个地方的独特之处,所以,它独立出来形成一个万户,并不奇怪。
  雅桑集团是比较听萨迦的话的,相传它的创始人就是八思巴的弟子,而从千户升格成万户,当然也有萨迦的功劳,况且它本身势力不算甚强,只不过地位特殊罢了——地位是谁给的呀?
  很自然,雅桑投靠了萨迦集团。
  这样,我们看到,有实力的蔡巴、帕竹,和实力不强但地位高的雅桑都投靠了萨迦,剩下的能与萨迦抗衡的,只有直贡了,而它偏偏又是个不服软的,那么,在萨迦的征服过程中,出现了最后一种手段——打。
  唉,没办法,直贡噶举的心态确实不好,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改改。
  是的,当年直贡噶举敬安大师派的那个人和蒙古人谈崩了,到手的好处丢了,可你得面对现实呀,现在可好,还不服呢,听听直贡噶举怎么说的——
  “现在萨迦派能够这样当权作主,依我看来,仍旧是过去我们直贡派所挣下来的。”(五世DL喇嘛《西藏王臣记》)
  这是直贡噶举的领导说的话。
  当领导的说出这种水平的话,唉。
  这种心态,不出事儿才怪。
  不过,这也表明了,直贡噶举一是有实力,二是有愿望,三是有决心——干啥?打!
  打架是要有借口的,就算街头俩小混混斗殴,也总得有一个先挑衅。
  然而,这段历史很奇怪,我实在看不出是谁在挑衅,表面上是直贡噶举先闹事的,但他们确实没有闹事的理由呀,因为萨迦根本没对他们做什么。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后来发现,直贡噶举纯粹是为了闹事而闹事。这一闹,导致了战争,13世纪80年代,直贡和萨迦从争执到动手,直到武力解决完毕,整整十年。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4 02:20:13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1

  我们先看看直贡怎么闹事的。
  1281年,直贡集团当家的圆寂了,这当家的名字我不讲了,要不大家看着拗口,但名字前有“京俄”两个字,我们别把这两个字混在名字里。
  “京俄”这个词,来历很早,要说到帕竹噶举的历史。1158年,帕竹噶举的创始人多吉杰波(1110~1170)在帕竹建立了一座小寺庙,这就是后来帕竹噶举的大本营丹萨梯寺(史书也称丹萨替寺)。在藏族的史籍《青史》里有这样的记载:“帕竹丹萨梯寺是百八泉水之源头。三大藏区的许多寺庙都是从帕竹丹萨梯寺里分离发展。”这段记载充分说明了丹萨梯寺在藏传佛教和西藏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但多吉杰波圆寂后,丹萨梯寺常年没有主持人,而蔡巴噶举和直贡噶举的领导人代理过短暂的时期。到了1208年,直贡噶举的一个出身于朗氏家族的弟子担当了座主,他叫扎巴迥乃(1175~1255),当了22年后,他又回直贡去了。
  这个人因为当年是直贡当家人的近侍,所以被称为“京俄”,这个词的藏语意思就是“眼前”。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直贡敬安大师吗?
  没错,就是这个人,“京俄”就是“敬安”的异写。他是个好人,回了直贡后,此后也一度护持直贡和帕竹两派。《汉藏史籍》和《西藏王臣记》中,对他都有非常高的评价。
  而因为京俄(敬安)大师当过丹萨梯的座主,所以,丹萨梯寺每一任寺主的名字前,后来也都有“京俄”两个字。同时,丹萨梯寺的寺主,从此之后,也都由朗氏家族的人出任,这就是帕竹政权与朗氏家族的关系。
  我们先说这段历史,敬安大师圆寂(1255年)后,直贡当家人的职位传给了下一任,也就是我们开头讲的这个1281年圆寂的人,名字很长,不介绍了。
  他圆寂后,自然要有人接替他的职务,名字也不重要,我们简称他为“代理人”。这个“代理人”把自己的外甥送到萨迦去了,意思很明显,想让自己的外甥当直贡的当家人。
  这就出事儿了。
  圆寂的那个京俄,有个弟弟,他把这个代理人的外甥、也就是直贡的候选人杀了。
  这下子,萨迦不干了,你们闹什么闹?到底咋回事儿?拿我们不当回事儿是不是,想杀人就杀?
  好笑的是此时直贡集团竟然上下一致,说,我们支持圆寂京俄的弟弟。
  ——为什么好笑呢?因为当时直贡集团的代理人已经有了,而京俄的弟弟却是个杀人犯,是什么原因能使得“上下一致”地反对业已存在的代理人,而去拥护杀人者呢?
  我看就是存心闹事,就是为了试探萨迦集团的态度,看你是不是真插手我们直贡的事务。
  问题是,萨迦能不插手吗?人家可是元政府亲封的西藏事务总管啊。
  而且,这事儿的理儿在萨迦那边呀,原本就是直贡集团在胡闹嘛,你们到底选谁,有没有准谱儿?没谱儿之前别往我这儿送人,送来之后也不带杀人的呀——太藐视我们萨迦了。
  但是,他们再怎么闹,都还很理智,都明白,要想在这场斗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得到元政府的支持。所以,他们两派都派出使者,去朝廷告御状(萨迦告御状中的一个人,我们以后会讲到)。
  显而易见,萨迦赢了,因为帝师是萨迦的人,忽必烈又支持帝师。
  直贡噶举是不甘心萨迦赢的,所以他们决定,铤而走险。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4 08:31:42
  我来晚啦,先顶再看。。。。。。。。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4 12:33:40
  海飞丝儿来啦?呵呵,欢迎。
  这次写的可不如上次的好玩吧:)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4 16:33:13
  看了一天,总算赶上了。
  虽然有点蒙,大故事套小故事,还带穿插一些赠语,呵呵,楼主真是厉害得很,这么纵横上千年的复杂的史事,不说看的人了,你这写的人,也够头大的啦。为了您如此的辛苦,我得天天来顶。。。
  举报 | 回复
  作者:如风如静 时间:2009-05-04 17:03:41
  刚从西藏回来,呵呵,补课了.继续`````````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5 02:28:26
  海飞丝儿,不用天天来啦,以前的是写完了才贴的,这次是边写边贴,不会更新那么快啦。
  写这个很麻烦的,一件事情要看不同的史书和论文,而且总会有我想不明白的问题,今天我就卡住了,本来都没打算写元代,没想到竟然又冒出个西夏的文献来,越搞越复杂呀。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5 08:21:48
  无论更不更新,每天来转转。
  总之是,越来越向往西藏啦。。。。唉。。。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5 13:59:16
  我每次写藏传佛教的帖子,都会有去过西藏和想去西藏的朋友来捧场,唉,让我纠结呀,去过的朋友,看了我写的东西,总会发现好多地方那么值得去,可惜错过了。而且我还肯定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有的朋友走马观花看了一圈,却未必看到点子上啦。
  更让我纠结的是,我还没去过呢!
  要不咱们下面先介绍一下西藏旅游的相关知识?
  比如唐卡怎么选?比如哪座寺的香可以当药材?比如哪座寺藏了什么宝贝?
  嘿嘿。

  举报 | 回复
  作者:吾儿居茗山 时间:2009-05-05 20:11:22
  你那二十天的存货呢?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5 22:42:53
  唉,怎么有讨账的呀,呵呵
  举报 | 回复
  作者:spuntik 时间:2009-05-05 22:47:08
  看得比较累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5 23:19:26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2

  再发点儿存货,免得欠账。
  不过,不是我有意欠账的,因为我写完了之后,总会在其他书中偶然发现另一些材料,所以,写过的东西要补充,二十天的提前量根本不够,越到明清材料会越多的。
  这一处我就要补充一句了。
  第10节我说直贡领导人心态不好,引用了《西藏王臣记》里的一句话,实际上,这话是对的,我们回头再看看这句话:
  “现在萨迦派能够这样当权作主,依我看来,仍旧是过去我们直贡派所挣下来的。”
  这话怎么理解呢?
  其实,在阔端请直贡噶举的人会面、而直贡的敬安大师派了一个心态傲慢的人去了之后,两方不是把事儿闹僵了吗?那个人被放回来后,阔端还希望见见敬安大师,而直贡当然已经不愿意与蒙古人合作了,所以,是敬安大师向阔端推荐了萨迦班智达。
  所以,上面的话,理解起来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萨迦这么牛,还不是以前我们赏给他们的机会?

  唉,没办法,书是越看越多,存货二十天都不够呀,所以,以后每到一个月左右,有必要补充的时候,我会补充一些情节。
  大家原谅吧。

  接上文。
  直贡噶举不甘心,想和萨迦血拼。
  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吗,在蒙哥大汗时代,搞的是诸王分治,当年的直贡,就分给了蒙哥。现在蒙哥虽然死了,但谁还和忽必烈有矛盾呢?
  他们选择了西蒙古王旭烈兀,1285年,他们借来了军队,开打。
  (注释,非常关键的注释哦:很多书确实认为直贡借兵,借的是旭烈兀的,但陈庆英等顶尖学者持不同意见,据分析,当时旭烈兀一是没那么多兵,二是离西藏比较远,来不了,而直贡借的兵是另一个人的,或者干脆就没借兵,书不在手里,我以后再补充。)
  现在就当借兵了——
  那个时代,战争的规模基本上要看军队的规模,直贡集团借兵多少呢?
  九万。
  九万蒙古兵,唉,可以想象,那是什么样的后果呀。
  萨迦集团不甘心,而忽必烈也不能不管呀,好好的国家,搞什么搞?
  1290年,萨迦派在忽必烈的援兵帮助下,还组织了蔡巴、帕竹、雅桑等等集团的力量,反戈一击,发起总攻——结果惨了点儿,杀死直贡僧俗平民1万多人,放火烧了直贡的大本营,史称“直贡林洛”。
  直贡消停了,萨迦清除了前藏最后一位对手,终于坐稳了西藏老大的位子。
  不过,好景不长。
  在中国的历史上,盛极一时,走向分裂,直至由盛而衰,最终土崩瓦解,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历史规律”来解释每一桩历史事件,其实,规律可循,但具体问题永远要具体分析。
  我们看时间,1290年,萨迦集团与直贡集团的“直贡林洛”事件,标志着萨迦集团取得了西藏的实际政教领导地位;1355年,萨迦集团覆灭。
  萨迦集团由盛而衰,在我看来是必然,但短短几十年就衰落到一蹶不振,这才实实在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发生了什么?
  我们先看内部问题,首先是分裂。
  1324年,萨迦集团分裂为四个拉章(有的史书写为喇章)。
  为什么会分裂,则要说到萨迦的款氏家族(有的史书写为昆氏)。
  萨迦派的创始人就是款氏家族的官却杰布(有的史书中称为衮乔杰波),他在1073年建立了萨迦寺(后藏仲曲河谷萨迦地方)。
  ——顺便说一句,在我们内地的称呼中,把萨迦俗称为花教,把噶举俗称为白教。我一直不这么叫的,希望大家有这个习惯的也改一改。其实我倒是认为,如果真叫什么“白教”,萨迦应该勉强可以。萨迦这个词,藏语sa skya,直译过来就是“白色土地”。因为萨迦寺建立的位置就是在本波日山的白色山崖下。
  这一点就是我昨天晚上看西夏文献的原因,所有元代以后的文献,sa skya都是直接翻译为萨迦,从来没有翻译为“白地”的,而只有西夏文献中出现过这种翻译方法。
  (参见王尧《元廷所传西藏秘法考叙》、陈庆英《<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王朝的藏传佛教》)

  说远了,再说回来。
  这个款氏家族,是吐蕃时期的一个大姓,值得说的事儿相当多,但是,咱们不是说萨迦史,以后有机会写萨迦的时候咱们再说。
  这个家族可不是萨迦地方的土著大姓,据《汉藏史集》的记载,当年官却杰布是用白母马一匹、女装一套、念珠一串、铠甲一副,从当地的头人手里换到了萨迦寺建寺的地皮的。
  萨迦派的法嗣继承办法是父子、兄弟相传——关于这一点,我们在活佛转世制度形成的时候统一讲——这种办法实际上就是家族世传,1102年,官却杰布去世,萨迦教主的地位传给了儿子贡噶宁布(另译衮噶尔宁波),贡噶宁布后来被尊为萨迦派的第一代祖师,他去世后,传给次子,为第二代祖师;二祖又传给弟弟,为第三代祖师;贡噶宁布还有个四儿子,他没有出家,但他的长子贡噶坚赞继承了萨迦寺主的地位,这个人就是萨迦班智达,是第四祖。
  后面的事情我们已经了解了,萨迦班智达的侄子八思巴,继承了萨迦派的领导权,他就是萨迦第五代祖师。
  八思巴去世后,萨迦的继承人就比较难弄了。
  因为什么呢?
  这些天单位的工作太忙,就不更新了,大家猜吧。
  线索:我以前说过的,已经提示过大家了,呵呵。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5 23:30:03
  看得累比较正常啦,我这写的已经很简单了。
  大家看着累,也多少体谅我一下呀,我最开始学这些的时候,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累呀。
  这段历史谁看谁累,写到清代就会好得多了。
  耐心等待:)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6 09:20:05
  又走马观灯似地看了一遍,还是觉得楼主那篇“不在计划之内的文字”更让我喜欢,哈哈。。。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6 09:24:59
  不过,八思巴是何年死的呢?他死了之后,继承人无法以能力服众,于是藏又大乱,于是“罗桑扎巴开始想要为民众、为西藏的社会做点事了。1398年,他给当时西藏地方事务的实际统治者扎巴坚赞写了一封信,劝他以佛法治民。”,罗桑扎巴开始出场了?但萨迦集团1355年就覆灭了,这中间几十年,西藏就这么乱着是吧?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6 09:53:13
  海飞丝儿,你可太可爱了,哈哈。
  几十年的事儿,让你轻描淡写就过去了,哪儿有那么简单的事情呀。

  我的线索早就提示了:
  1,还记得八思巴的弟弟,那个当了驸马的白兰王吗?他的另一个老婆,就是夏鲁头领的女儿,他们的孩子(叫达玛巴拉,后面我们还要说到他。
  2,这支萨迦和夏鲁结合的血脉,后面的故事也很乱套,有好几个人都当过驸马,还发生了家族内讧,后来还上演了一出和汉宣帝刘病已的身世几乎完全相同的故事——此处不展开了,后面我们还会说这事儿。

  举报 | 回复
  作者:参考资料 时间:2009-05-06 10:55:07
  西藏的历史真不好写,连我跟朋友们说一些关于西藏的故事都很纠结。因为一般人对西藏太陌生,对它的历史、地理、习俗、宗教等等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了解,我每次讲一个故事都得把其中牵连的相关人名地名典故等等牵连一大堆,到最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了,讲不下去了。就像给不懂极限的人讲微积分,真是不知从何说起啊。苗兄在如此庞杂的系统中还能娓娓道来,旁征博引不离其宗,甚为佩服,看得出,是有很深厚的功底的。
  西藏历史我是学生,静观大家之言,不过关于西藏地理、风俗、旅游什么的,我到是可以略进些薄力的。
  别不多说,追随之。


  举报 | 回复
  作者:参考资料 时间:2009-05-06 11:24:54
  在去直贡寺的路上,司机告诉我当年是萨迦和直贡战乱不止,最后是萨迦借蒙古军觅机千里奔袭,杀了直贡个措不及防,损失惨重,才从此一蹶不振的。看苗兄所说,当不是偷袭,是实在力不如人啊。偷袭说只是直贡附近人的自我安慰罢了。
  直贡寺的天葬台是西藏最大的了,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6 16:58:18
  【回贴】
  回 参考资料:
  娓娓道来和旁征博引可不敢当,反倒我佩服随口就能讲的人,我只会翻书,让我记住这么多人名地名,我可做不到:)
  至于不离其宗,那更见笑了,我本来要讲格鲁历史,没想到一头扎到萨迦和噶举里了,我们这章的主人公宗喀巴大师只好静修了,呵呵。

  既然来了,讲个佛教故事小段儿吧。
  嗯,说点儿以前出现过的东西吧,一个是《文殊菩萨真实名经》,一个是古邬仗那国,用它们俩组成个故事。
  话说啊,印度有个大师,叫啥名我忘了,我只记住他的弟子的名字了,后面我们再说。
  这个大师有天读经,读的就是《文殊菩萨真实名经》,里面有句话,他看不懂了。
  什么话呢?
  “怖畏金刚施怖畏”。
  咱们普通人读书,不懂的也懒得查,顺过去就算了。人家是大师,他很细心,就琢磨,这话啥意思呢?
  他就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地想,这里的“金刚”,是指哪位呢?
  想来想去没想明白,突然他领悟了,这个佛教人物就叫“怖畏金刚”。
  可自己没听说过呀,就在印度四处打听——你们谁知道怖畏金刚呀?谁学过他的法门呀?
  坏了,打听了一圈儿,没人知道。
  他很郁闷,不能够呀,如果没这个人物,那经文里怎么会出现呢?
  突然,头脑中灵光一现,印度没有,邬仗那兴许有人会呀。
  去了邬仗那,更郁闷了,还是没人会。
  其实,比他郁闷的还有一位,这人就是智慧空行母。
  智慧空行母在天上看着他呢,着急呀,唉,你说你这个人,瞎溜达啥呀,这个法门就是要传给你的,之后你再传给世人,你还跟这儿满世界打听,能打听出个啥?
  着不起那个急,智慧空行母不飞了,下来了,把怖畏金刚的法门传给了他。
  (佛教典籍也记载,他实在没办法,求智慧空行母传给他的)
  这个法门是什么呢?
  去过藏传佛教寺庙的都见过,没见过的也应该听说过。
  ——大威德金刚。
  这位印度师父,后来把法门传给了中国的弟子,这位弟子可真是大大有名,他就是藏传佛教历史上顶尖佛学大师之一的——热译师,或者译为饶译师,他在西藏被称为“威力无比的神通王”。
  这人也和唐东杰布一样,长寿老人,活了182岁。
  我们再说大威德金刚,在我看来,他是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上,除了时轮金刚外,造型最复杂的一位了,9头34臂16足,这种造型的叫独雄大威德金刚。他是密宗无上瑜伽父续部的一位主尊。
  麻烦,要继续说就得说密宗发展史,头疼。不讲了。撤。
  举报 | 回复
  作者:参考资料 时间:2009-05-07 01:35:04
  讲格鲁,也绕不开萨迦噶举,不然后边好多东西没法理解了,你也不算跑题。

  关于塘东杰布,第一次到藏寺院里就被介绍说是修桥铺路的大师,刚巧我是学建筑的,引为同行,倍加关注,真发现在绝大多数寺院里供奉的都有他,一眼看去,总能立刻找到这白胡子老人。
  悲天悯人者,终不被弃。

  请教:空行母之称是音译还是意译?空行何意?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7 08:07:55
  空行,天马行空者也,空行母是不是在天上飞的女天使呢?类似于敦煌的飞天?哈哈,开玩笑的,又出来一位高人了,真好。看来讲故事呢,有苗先生,咨询有关西藏旅游知识呢,有参考资料了。这下子,这个贴子虚虚实实地都全啦。。。
  先请教参考资料一下,对于没有去过西藏的人,如果只能选择极少数地方前行,最该去的是哪些地方呢?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7 12:56:49
  【回帖】
  回 参考资料 :实在对不起,空行母这个概念,我不能在这里解释,否则这帖子难保。相信您知道它的早期汉译是什么词:)
  关于它的教义内涵我不解释,历史文化方面还是可以说两句的。从翻译上来说,空行母是意译,早期类似概念的集合关系是空行母>佛母>度母,这里的佛母为五部佛母,是个广义概念,度母专指圣救度佛母,汉译多罗菩萨,是个狭义概念。不知道您是否看得懂金刚界曼荼罗,一看便知。
  在后来的佛教衍变中,这三个概念分化,集合关系也就相应地改变了。

  海飞丝儿,你要去西藏,我给你条线路吧,纸上谈兵呵呵。
  注意,不能自驾游,那是相当不现实的。
  总体来说:拉萨(含山南)—日喀则—阿里。
  第一站,拉萨,随便买本旅游书就行了,大同小异。
  在拉萨想着去山南,尤其记得去桑耶寺,另外去敏珠林求藏香,能求出一支来就算没白来。
  第二站,江孜,基本都在路上,沿途去看羊卓雍措、白居寺、宗山遗址,受一下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站,日喀则,玩儿一天,札什伦布寺,看看直径3厘米的钻石,吼吼。
  第四站,拉孜,路上去看觉囊寺、纳塘寺、萨迦寺,顺道泡温泉,一定珍惜这次机会,以后再想洗澡可就难了。
  第五站,萨嘎,路上基本上是自然风格,红河谷,照照片。别忘了在桑桑镇买酥油茶。在22道班走南路,去冈仁波齐和玛旁雍措。
  第六站,转山转湖。如果你真能坚持转下来,估计也累个半死了,看运气吧,兴许可以发生爱情。不想转就找人多的地儿溜达溜达也行。
  第七站,如果还有力气走,就去阿里吧,去札达县,找古格王国遗址,特好玩的地方。之后赶快回到狮泉河,否则我包管你不敢照镜子。
  第八站,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新疆或者青海,没兴趣就回家吧。

  举报 | 回复
  作者:参考资料 时间:2009-05-07 14:27:07
  大概明白了,只是不知道会犯什么版规,为了这个帖子不被封,就不探讨了。

  关于海飞丝去西藏,楼主说不要考虑自驾,那是相当正确的。别说太多的山路极其危险,有些地方,还一定会迷路的。

  我认为最值得一游的地方有三个,拉萨周边、阿里和珠峰区域。不过你既然只能去极少数地方,当然就是拉萨周边了,包括拉萨市的布达拉、大昭、哲蚌、色拉、博物馆;达孜的甘丹;墨竹的直贡;山南的桑耶和青浦修行地;以及纳木错。
  关于时间,拉萨最少得两天,其他地方赶紧点一天都行。
  阿里恐怕就不要考虑了,去一趟一星期是少不了的,现在桑桑周边在修路,不太好走。明年阿里机场可能就建成了。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山南,尤其是青浦修行地。
  举报 | 回复
  作者:姓氏天地 时间:2009-05-07 16:45:15
  寻根问祖,了解本姓渊源,请登陆名利网:www.mingliwang.cn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7 22:16:01


  再不更新就要歪楼了,搞不好给我撵到旅游版去。
  接着讲故事,不过这几天懒惰,更新的速度还不会快,见谅!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7 22:35:48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3

  上文书讲到萨迦完蛋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家族分裂,我们讲到了萨迦昆氏家族的传承问题,说到八思巴圆寂后,继承人比较难搞。
  顺带说一句,八思巴的死因,有的史料记载是暗杀,如果是这样,那么也算萨迦内部分裂的一个表现,这里不多说了,我以后详细讲萨迦史的时候再说吧,这个贴子主要还是格鲁派史。

  那么,继承人难搞在哪里呢?
  当时在世的萨迦款氏苗裔,只有两个人。
  第一个,是八思巴的亲弟弟白兰王的孩子,还记得那个白兰王与夏鲁万户家族联姻生的遗腹子吗?他是八思巴的亲侄子,叫达玛巴拉若支达,简称达玛巴拉。以前我介绍过,他也见过忽必烈,忽必烈担心萨迦家族血脉中断,强迫他娶了两个老婆,其中一个就是阔端的孙女。所以,这个达玛巴拉,和他的父亲白兰王一样,都是元朝驸马,而且,他也当过帝师,是第三任帝师。
  那么,为什么忽必烈担心萨迦家族血脉中断呢?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萨迦款氏苗裔。
  八思巴和白兰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但是,八思巴的父亲,可最少有四个老婆呢。
  在《红史》和《西藏王臣记》里记载,这个四姨太,本来是三老婆的侍女,用汉族地区的风俗习惯说,是收了房了,也就是平儿和王熙凤的关系——地位能有多高,我们不用猜也明白。
  那么,这个收了房的丫头生的孩子,地位又能高到哪儿去呢?
  所以,这个八思巴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名字叫意希迥乃,虽然也到过朝廷,但可没受封,最终是前往云南,当了忽必烈的儿子云南王忽哥赤的受供喇嘛,36岁(1274年)就去世了。
  不过,他留了个儿子,叫达尼钦波桑波贝。
  八思巴去世的时候,萨迦款氏家族的苗裔,一个是达玛巴拉,一个就是这个达尼钦波桑波贝,只此两人。
  我们也都能看出来:
  第一,达尼钦波桑波贝的父亲是庶出,先天没优势,达尼钦波桑波贝是庶二代,更没地位,何况老爹还死了,当然,这是按照汉族习惯来说的,当时藏族和蒙古族未必这么想;
  第二,就算没有嫡出庶出的观念,那他的优势也几乎没有,我们得知道,人家达玛巴拉是哪儿来的,人家的父亲可是白兰王,人家的母亲是夏鲁万户贵族,大舅二舅都是夏鲁万户长,况且,最大的优势是,他是八思巴的亲侄子。
  所以,尽管八思巴圆寂的时候,这个达玛巴拉才13岁,而达尼钦波桑波贝比他大得多(1260年生,当时,他已经20岁),但萨迦的教主地位,肯定给了达玛巴拉。
  问题来了,怎么处理达尼钦波桑波贝呢?
  ——流放。
  没错,就是这么残酷。有人向朝廷举报,说他的行为不符合悼念八思巴的规矩,被参了一本(确实有点儿小过失,但没办法,人家的出身决定了他不懂职场规则,更别说皇家规矩了),所以,被流放到大海边上距京城二十程站之外,这是哪儿呢?苏州。
  后来,又觉得二十程站还不够,再家七程站,这又搬到杭州。
  再后来,还不行,再加十程站,于是,只好跑到普陀山上了。
  ——这其实就是被开除出萨迦款氏家族了。
  再再后来,出事儿了。
  过了没几年,1287年,达玛巴拉死了,而忽必烈给他的任务(生孩子),也别说没完成,但夭折了呀。
  那么,萨迦的血脉,还剩谁了呢?
  还等啥呀,快把在普陀山流放那位弄回来吧——其实没那么快,中间费了好几年工夫,而且我们后面要说到的一个人还百般为他求情。
  好说歹说,这个达尼钦波桑波贝终于回来了,这一年36岁,元成宗给他的任务是两个:一是当教主,二是生孩子。
  好,遵命。
  生孩子得娶老婆,为了猛生孩子就得多娶老婆。
  达尼钦波桑波贝娶了几个老婆呢?
  6个。
  大老婆是元成宗的妹妹门达干,他们的孩子后来也被封为白兰王,而且也娶了公主。关于他,汉藏史料矛盾之处非常多,这里不表了。(见陈庆英《元朝在西藏所封的白兰王》)
  再说达尼钦波桑波贝,娶了六个老婆,生了多少个孩子呢?
  12个。
  麻烦了。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8 09:22:32
  哈哈,果真有些麻烦了。。。继承人少,不好办,继承人多,更不好办呐。。。
  谢楼主与参考资料啦,日后若有机会去西藏,定要从从容容地给自己时间,把你们写的这些地方,挨个地走,逛它个够。哈哈,想想都美。。。现在是只能想想啦。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8 09:31:22
  另:你们打的那些哑语呢,我是不甚明白,只一个“空行母”三字,,,居然有那么复杂的?晕死,不知就不知,不知也罢了。。。呵呵,继续听故事得了。
  举报 | 回复
  作者:吾儿居茗山 时间:2009-05-08 22:04:15
  ~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09 07:56:57
  楼主没来,顶一下。。。
  举报 | 回复
  作者:英俊潇洒白卜庭 时间:2009-05-09 14:23:03

  ==========
  只顶不看,养肥了再说
  ==========

  举报 | 回复
  作者:好看哦赫赫 时间:2009-05-09 14:45:43
  先顶,再看。真高兴!
  举报 | 回复
  作者:jinlovejia 时间:2009-05-09 16:27:06
  gd i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09 16:31:56

  四处闲逛,看到舞文弄墨版块里有写仓央嘉措的。
  唉,无语了。简直胡说八道。
  做点扫盲和普及的工作真是难。
  心灰意冷啊……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0 06:38:07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4

  接上文。
  海飞丝儿看出点门道来了,在我的印象中,头一次这么紧跟我的思路,口头表扬一次。
  这就是我费这么大力气要说的问题——原先孩子少,继承人比较紧张,现在孩子多,而且萨迦势力大增,咋办?
  分家。
  达尼钦波桑波贝的儿子,有一个叫洛追坚赞贝桑布的(《元史·释老传》中的公哥罗古思监藏班藏卜),他16岁当了帝师,26岁时,也就是1324年他饱经风霜的父亲去世这一年,他把萨迦分成了四个拉章,分别为细脱拉章、拉康拉章、仁钦岗拉章、都却拉章。兄弟们都有份。
  分家的决定是谁做出来的,我不知道,但我想,跟他爸有关系,这老爷子当年被流放千里之外,自然不想儿子们之间发生同样的事情,所以他很可能赞成有福同享。
  但问题在于,这客观上削弱了萨迦的实力,别看叫分家,本质就是分裂。
  这一分家的直接后果,是原先有一个帝师一个本钦,现在有一个帝师、一个总本钦、四个分舵主。
  也就是说,萨迦集团以前是一个董事长、一个首席执行官,现在是一个庞大的董事会,董事长成了名誉的(常年在大都陪皇上),但董事们都是CEO。
  不闹事才怪呢——有福同享的理念在当时是可行的,毕竟都是兄弟,但富二代呢?所以,20年后,在这帮孙子长大之后,萨迦彻底玩完。
  关于这次分裂,帕竹政权的领导人看得非常清楚,在《朗氏家族史》中,这样评价:“每代人留一个在家俗人就相称了,妻室一个就足够了”,否则,就会造成“政权内部仇隙,制造祸殃、毁灭的根源。”
  而学界也倾向于认为,此时的萨迦集团内部,已经是矛盾重重了,分家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以上是萨迦集团由盛转衰的第一个原因——实力分散。
  萨迦集团由盛转衰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外部。
  这个时候,元朝政权已经大不如以前,对萨迦的支持是有限的,而且我甚至可以怀疑,元皇室中虽然表面上维持了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以及对帝师的礼遇,但实际上,元代对佛教的政策,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元政府的经济——这一点我们在宗喀巴改革的现实背景中再加以阐述,说句不算特别夸张的话,元政府的经济被佛教拖垮了——而元政府这个政权也确实比较乱套,如果我们了解1323年之后的元代宫廷(皇室内讧),那么我们基本能得出一个印象:元朝也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们没能力再继续八思巴时代对萨迦集团的无限支持——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
  萨迦集团由盛转衰的第三个原因,我个人认为跟领导人有关系。
  这一原因,包含两方面的因素:其一,领导人的能力;其二,领导人制度。
  我也承认,八思巴圆寂后,后任的帝师,确实没有八思巴那两下子。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更要命的一点是领导人的年龄问题。
  我们看帝师的年龄:
  第一任,八思巴,34岁当帝师,任期7年;
  第二任,仁钦坚赞(《元史》中的亦邻真),34岁当帝师,任期7年(或说10年);
  第三任,达玛巴拉(《元史》本纪中的答耳麻八剌合吉塔,《元史&#8226;释老传》中写为答儿麻八剌乞列),这个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八思巴弟弟白兰王的遗腹子,14岁当帝师,任期4年;
  第四任,意希仁钦(《元史》本纪中的亦摄思怜,《释老传》中的亦摄思连真),38岁当帝师,任期约8年;
  第五任,扎巴俄色(《元史》中的乞剌思八斡节儿),36岁当帝师,任期12年;
  第六任,仁钦坚赞(《元史》中的辇真监藏),48岁当帝师,任期1年;
  第七任,桑杰贝(《元史》中的相家班),38岁当帝师,任期9年;
  第八任,贡噶洛追坚赞贝桑布(《元史》中的公哥古罗思坚藏班藏卜),16岁当帝师,任期12年;
  (这时就是14世纪20年代,其中有个叫旺出儿坚赞的人,代理帝师3年,这人藏文史籍中无记载,但《元史》中本纪和《释老传》中出现过)
  第九任,贡噶勒贝迥乃坚赞贝桑布(《元史》中的公哥列思巴冲纳思坚藏班藏卜),21岁当帝师,任期3年;
  第十任,仁钦扎西(《元史》中的辇真乞剌失思),生卒年不详,也可能是个代理帝师,他是《元史·释老传》中最后一任帝师,但藏文史籍没有记载,任期3年;
  第十一任,贡噶坚赞贝桑布,28岁当帝师,任期20年;这人的史料不在《元史》,而在佛教史籍《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二》和《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一》中。
  第十二任,喇钦索南洛追,20岁当帝师,任期9年;以上两人的名字在藏文史料中都出现过。
  第十三任,喃迦巴藏卜,生卒年不详,任期不详。这人的史料不在《元史》,也不在《萨迦世袭史》,而在《释氏稽古略·续集·卷二》中出现。
  从以上的人物简历中,我们能看出什么来呢?

  举报 | 回复
  作者:2200266 时间:2009-05-10 11:05:18
  难道这沙发是我的?惊喜中~~~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0 14:31:43
  呦,哪位版主给的红脸儿呀,看着真喜庆,多谢了哈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10 20:01:23
  中间几任也就罢了,越到后来,这些帝师上任的年龄越年轻。。资历不够,当然也就管理不善。。是吧,楼主?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10 20:06:44
  这本就是好贴,早该红脸啦,版主的眼光不错啊。。哈哈,一个安静的贴,干净的贴,严肃的贴,幽默的贴。。。
  举报 | 回复
  作者:头婆 时间:2009-05-11 01:41:16
  作者:苗欣宇 回复日期:2009-05-09 16:31:56 

  四处闲逛,看到舞文弄墨版块里有写仓央嘉措的。
  唉,无语了。简直胡说八道。
  做点扫盲和普及的工作真是难。
  心灰意冷啊……

  -----------------------
  不要心灰……呵呵,人生就是如此。
  看到哇,我和象我这样的前来被扫盲的好同学还是大把的有!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11 08:25:06
  早上好,各位,继续关注。。。
  楼上的同学说得对——“我和象我这样的前来被扫盲的好同学还是大把的有!”所以,楼主不要灰心。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1 09:17:04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5

  嗯,海飞丝儿看得很细,说的也很准确,我是深受鼓舞啊,那么就接着讲。
  这些帝师的年龄和任期方面的特征,就是年富力强的人,任期较短,年纪轻轻的人却比较多,尤其在第八任到第十一任期间,年轻人太多,而这段时间,正是萨迦迅速衰落的时间——难道这是巧合吗?
  而且,我们一定要清楚,帝师是经常在大都的,平时基本不在西藏管事。
  这样说来,领导人能力不行、内部矛盾重重、又得不到元政府实际支持的萨迦集团,基本上已经快撑不住了。
  而对比来看,在这段时间,帕竹集团却出现了一个人物——1322年,绛曲坚赞当了帕竹政教集团的首领。
  我们比较一下:1,这个时期萨迦搞分裂,而帕竹搞改革;2,萨迦领导人年轻,任期短,而绛曲坚赞主政40年;3,萨迦集团得不到元政府支持,帕竹也不要元朝支持,但你别给我捣乱就行;4,还有宗教和经济原因,非常重要,我们以后再谈。
  由以上四点,帕竹取代萨迦,是迟早的事儿。
  那么,帕竹是怎么崛起的呢?
  还记得我们以前说过的京俄大师吗?1208年,他担任了丹萨梯寺的座主,这个人叫扎巴迥乃,出于直贡噶举,但他却是朗氏家族的人。他担任帕竹噶举丹萨梯寺座主22年后,又回到直贡去了。
  这是朗氏家族与帕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且,此后帕竹丹萨梯寺的座主,名字前都有“京俄”两个字。
  到了1268年忽必烈清查西藏户籍时,帕竹也被封为万户,是十三个万户之一。当时任命的万户长,不是朗氏家族的人,而是由朗氏家族推举了外族人担任。早期的帕竹万户长,几乎都是平庸的人物,而且丢失了大量的土地,在《朗氏家族史》中记载,“虽然名曰万户,却连半个万户的地盘也没有”。在萨迦集团向前藏渗透的时候,他们投降得比较痛快。
  帕竹集团崛起的第一个契机,是直贡集团和萨迦集团血拼的时候,1290年,萨迦集团攻陷直贡梯寺,造成“直贡林洛”。在这次事件中,萨迦还带了几个帮手,帕竹集团也是其中一支,他们出了多大的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帕竹万户的万户长,搞了一下政治投机。
  当然,萨迦集团的靠山是忽必烈的蒙古大军。我们前面说过,划分西藏十三万户后,忽必烈又将西藏封给了七儿子奥鲁赤(有学者认为非封赐,而实为出镇),奥鲁赤有两个儿子,老大就是西平王,老二叫铁木儿不花,世袭镇西武靖王(蒙古人是幼子袭爵);而铁木儿不花也有两个儿子,老大封为云南王,老二叫搠思班,世袭了镇西武靖王。
  以上祖孙几代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带兵攻打南宋的奥鲁赤,至于到底是哪个镇西武靖王,也就是到底是铁木儿不花还是搠思班出兵收拾的直贡集团,各种材料都有,这里就不考证了(一般来说认为是铁木儿不花,《元史》卷二十六中,搠思班在1319年来西藏打了一仗,估计混淆了)。
  简而言之,在萨迦集团与直贡开打的时候,主力军应该是镇西武靖王的蒙古大军。这个时候,帕竹的万户长叫扎巴仁钦,这人狡猾狡猾地,在我看来,他好像没工夫上阵厮杀,因为他一直泡在镇西武靖王的身边,伺候着王爷。
  仗打完了,王爷被伺候舒坦了,他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赐(虎纽万户印),之后,他借着机会赎回了帕竹本应有的土地和属民。
  这只是帕竹集团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真正迎来彻底的改变的,是绛曲坚赞。

  举报 | 回复
  作者:参考资料 时间:2009-05-11 20:30:23
  几个问题请教一下:
  1、做帝师的都是萨迦的头(应该算法王吧)吗?还是只是名义上的领袖,职责是在大都随侍元帝,在萨迦的本钦才是真正的领袖驻扎在萨迦。
  2、那么多任帝师,是怎么轮替的,应该不是死了就换吧,那样看来帝师们都不高寿啊!如果不是,那是怎么轮换的,换下来的的帝师怎么办?这是帝师之间也像法王的传承一样都是亲属吗?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12 08:13:52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2 11:59:24
  【回帖】
  回 参考资料:

  关于帝师,我们先得分清萨迦教派、萨迦集团的区别,我一般都简写为萨迦了。
  先说帝师,这次我主要写他们的出身。
  第一任:八思巴,不说了。
  第二任:仁钦坚赞,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八思巴在京城时,他就是萨迦座主(教派)。
  第三任:达玛巴拉,就是那个白兰王遗腹子,八思巴亲侄子,八思巴去世后任萨迦座主,同时也是款氏家族首领,所以他是身兼宗教和世俗首领的。
  第四任:意希仁钦,不是款氏家族的,但在萨迦派地位很高,一家子好多人当过皇子皇孙的上师。
  第五任:扎巴俄色,不是款氏家族的,《萨迦世系史》中说八思巴圆寂时,萨迦怕皇帝降罪,没人敢去报丧(八思巴死因也许是被暗杀),这人充当了李莲英的角色,我估计当时萨迦派是想派个小角色,所以让他去牺牲的,没想到他因祸得福,立了功。
  这人对款氏家族贡献极大,他就是给流放普陀山那位悲惨人士求情的,可以说他对款氏家族有大功。
  第六任:仁钦坚赞,是第四任帝师的亲弟弟,当然也不是款氏家族的。
  第七任:桑杰贝,是第五任帝师的亲侄子。
  第八任:贡噶洛追坚赞贝桑布,他是那个悲惨人士的儿子,这样,帝师一职回到款氏家族手里,中断了30年,没办法,谁让他们当年孩子生的少呢。就是他把萨迦分了四个拉章。
  摄帝师:旺出儿监藏,这人很可能是个代理帝师,因为上面那位回西藏办事儿了(事儿办了不少,我以后讲萨迦史的时候详细说)。这个人的史料非常少,所以我在帖子里没把他算一任。而上面那位把西藏的事儿办完了回北京的时候,这位已经死了,够利索的。
  第九任:贡噶勒贝迥乃坚赞贝桑布,也是悲惨人士的儿子。
  第十任:仁钦扎西,元史中没有这个人,估计也是代理。
  第十一任:贡噶坚赞贝桑布,这人是第九任的亲弟弟,也是第八任的异母弟。
  第十二任:喇钦索南洛追,第九任的儿子。
  第十三任:喃迦巴藏卜,这人不知道什么出身,此时朱老八已经建国了,估计蒙古人也没心思记了。他应该是唯一出现在《明史》的元代帝师,被朱老八封为炽盛佛宝国师。
  北元时期还有被封为帝师的,这我们就不说了,那时候帝师也就是个荣誉称号了,看着多少有点像慕容复封的。
  《元史》中还有个帝师,是被追封的,这人是八思巴时代的人,但他既不是款氏家族的人,也不是萨迦的人,所以活着的时候没被封,从这儿可以看出,当帝师是有条件的。
  我们按条件的重要程度排序:首先,最好是款氏家族的人,其次,不是款氏家族的,也要是这个家族的亲密朋友,第三,都不是的话,至少也是萨迦教派的高级弟子,比如第四任,第四,实在不行的话,至少也得出自萨迦教派,比如第五任。
  而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
  1,帝师和萨迦教派座主,可以兼,也可以不兼;但兼任的情况好像只有八思巴一例,我倾向于原则上不兼,因为后面有很多不兼的例子,不举例了。
  2,萨迦座主和款氏家族领导人,一般不兼,比如悲惨人士,是先当了世俗领导人(得生孩子呀),生够了之后再出家当座主;但特殊例子是白兰王遗腹子。
  这两个特殊例子,加上那个早期死后追认的例子,我认为是当时帝师制度不那么完善造成的,要知道蒙古人那时候封官花样品种比较丰富。
  3,帝师和家族领导人,是不是可以兼,至少在这儿看不出来,我认为不允许,那就乱套了。
  关于帝师是前任卸任还是前任死了之后再封,我所掌握的年谱上看,绝大部分都是死后再找,而且有的时候中间有几年的断档。没死就换人的情况只有一例,那就是第二任提前接班,前提还是八思巴让给他的。
  而帝师回西藏办事儿的时候,皇帝身边可以有摄帝师,就是代理帝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我在以后分析宗喀巴宗教改革的时候会说到,因为皇帝真离不开佛教人士,他得往死了折腾呀,我们东北话叫作死。
  不过就算帝师离开了北京,元代还有国师呢,我印象里这可一大堆,而很多国师就是萨迦集团领导人的兄弟或孩子,估计当作帝师的后备干部。
  另外说下本钦和帝师。
  本钦一般是帝师提名,皇帝任命的,而且大多是帝师的徒弟或者萨迦的高级贵族,从我掌握的材料看,很多本钦小时候都当过萨迦座主的侍从。
  从组织制度上看,他就是帝师的行政代理人,只能管行政,不能管帝师的家事(比如帝师的封地,他管不着),您说他是不是西藏的实际领导,这个不好说,只能说是有实权的行政领导,而且有任期,大致相当于帝师的西藏办公室主任,但后来很多本钦把自己当成西藏专员了,野心膨胀,就闹事儿呗,比如八思巴的死就不明不白,再比如我们以后会讲到的,本钦敢把帝师的儿子逮捕,没大没小了还。

  举报 | 回复
  作者:nimapinchu 时间:2009-05-12 14:45:10
  顶,顶,顶!好久没逛天涯了,一进来就被这个标题吸引了,一口气拜读了,很精彩,期待中!
  举报 | 回复
  作者:nimapinchu 时间:2009-05-12 14:54:07
  作者:苗欣宇 回复日期:2009-05-09 16:31:56 

  四处闲逛,看到舞文弄墨版块里有写仓央嘉措的。
  唉,无语了。简直胡说八道。
  做点扫盲和普及的工作真是难。
  心灰意冷啊……


  没发现么。
  举报 | 回复
  作者:lamber223 时间:2009-05-12 15:15:28
  好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2 21:45:59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6

  接着说帕竹的崛起,我们上文说到领导人因素对一个政权的影响,这个观点确实有些不公允,但是,我们不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不忽视历史规律,可就事论事来说,在某一历史阶段,这个因素不能不考虑。
  绛曲坚赞,在我看来是当时的中国排得上号的政治家。我们对汉文史籍了解比较多,风云人物如数家珍,但在历史上,从政治能力和实际贡献上来讲,西藏的优秀政治家并不比汉族地区的逊色,首屈一指的当属五世DL喇嘛。而现在介绍的绛曲坚赞,在我看来也算得上一号人物了,用美国学者范·德尔·凯普的话说,“绛曲坚赞是14世纪时西藏最使人感兴趣的人物之一,也是对西藏政治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冲击的一个人物。”(注释:《大司徒绛曲坚赞的生平和政治活动》,陈庆英译,《国外藏学动态》第6集)
  我们看他担任帕竹首领的年代:1322年—1361年。
  这个年代,恰好是萨迦由盛转衰的年代,也恰好是元政府快收摊儿的年代。
  元政府对萨迦的支持减弱,萨迦分裂,领导人能力不济,这都是帕竹集团崛起的良机,但我还要加上一句——领导人的能力、当领导的时间和实际执政时间,我们前面分析过萨迦领导人的年龄和执政时间问题,不是太年轻就是太短暂,而在那种历史背景下,老百姓当然希望一位成熟的、年富力强的明主多活几年,这与汉族封建历史中“国有长君”的观念基本一致——当然,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这就太不靠谱了。
  我很想弄清楚绛曲坚赞当上帕竹万户长的年龄,遗憾的是,这一点我根本搞不清楚,因为在他的生年和开始担任万户长的时间,文献中记载得相当乱套。在《汉藏史集》、《西藏王臣记》、《新红史》以及一世嘉木样大师的《佛历表》这四本重要的文献中,他的生年出现了四种说法,前后相差20年,而他的去世时间,竟有六种说法,实在让人崩溃。
  我们只好看绛曲坚赞的自传《朗氏家族史》,可惜他自己也没有明说年龄问题,根据尹伟先的《明代藏族史研究》一书的考证,我们采用其结论——出生于1302年,当万户长的时间在1322年,当时20岁。所以,他执政40年的期间,到60岁退休,这是一个人的黄金年龄。
  他退休3年之后,去世。
  那么,绛曲坚赞是怎么将帕竹带到西藏老大的位置上呢?
  这一转折,在于他当万户长后的第24年,这时的绛曲坚赞,44岁——一个44岁的男人,心智、经验等各方面都应该比较成熟,面对日益衰落的萨迦,他能有什么雄心,不用想我们也能猜得到。
  不过,对一个男人来说,有雄心是相当容易的,相当容易的事儿我看来,基本可以认定为相当不靠谱,所以,雄心一定要和机遇结合在一起。
  这话也可以调过来说,对于一个人来说,机遇其实是从来不会少的,细想起来,你浪费的机遇远远要比你抓住的多得多,问题在于有机遇的时候你是不是恰好有雄心。
  而绛曲坚赞,就恰当地抓好了两次机遇,而这两次机遇之间,是他的坚韧——他受的委屈你未必受得了,他的平和宽容你未必具备,他的坚强是在屈辱中收获的,他的政治智慧是在妥协中得来的,说白了,他耍滑头的本事,是在一次次被耍后学来的——这就是他成功的法则。

  举报 | 回复
  作者:贺东风 时间:2009-05-12 22:24:09
  写得好,希望继续。。。。。
  举报 | 回复
  作者:好看哦赫赫 时间:2009-05-13 08:50:04
  学习。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13 08:57:39
  楼主好勤快,更新了两次呢。
  这绛曲坚赞的故事,想必是大有看头了。他在哪些历练中变得圆滑了?期待下文。。。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3 13:08:43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7

  接上文,我说绛曲坚赞人生中有两次机遇,他把握得不错。
  第一次机遇,是他认识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达尼钦波桑波贝。
  还记得这个人吗?八思巴圆寂后,萨迦款氏家族只有两个继承人,一个是白兰王的遗腹子,另一个庶出的孩子,后来历经磨难,最终被萨迦从江南找了回来,他的任务是猛生孩子,后来生多了,他的儿子、元代第八任帝师贡噶洛追坚赞就主持了萨迦集团分家。
  对,就是这个身世传奇的孩子,从江南回到西藏后,先是繁衍家族后裔,后又担任萨迦寺座主。而就是在他回来后,14岁的绛曲坚赞正好到到萨迦寺游学,并且当上了他的侍从,好像职位还不赖(掌管印信)。
  后来,达尼钦波桑波贝越来越器重这个小侍从,他受具足戒的老师,就是帝师贡噶洛追坚赞。
  从这儿可以看出,绛曲坚赞的人脉基础还不错。
  但这都没用,面对利益的时候,没人保你,相反,他们只会跟你拼。
  这个利益,首先是雅桑的土地。
  我们前面说到十三万户的划分时说过,雅桑原先是帕竹的一个千户,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后来升格为万户,再后来,就要说到前期的帕竹领导人,确实没什么出息,小小地搞了一次内讧,于是雅桑就趁机将两块地连蒙带唬地弄了过去。
  到了绛曲坚赞掌政期间,他想把这两块地要回来。
  问题是,关于这两块地的归属权,雅桑手里有元政府的封诰。
  所以,办土地纠纷这种事情就必须取得政府的认可。
  那么,在西藏这块地上,谁代表政府呢?
  这时,就用到我们以前介绍过的一个职务了——本钦,也就是十三万户的总万户长,同时也是帝师在西藏的首席行政代理人。
  这时候的本钦叫俄色僧格。
  说起来,绛曲坚赞和俄色僧格应该关系不错,年幼的绛曲坚赞能当上达尼钦波桑波贝的侍从,就是这个人推荐的。
  俄色僧格对待这两块地的矛盾,采取了谁也不得罪的态度——如果看表面,我倒是认为,他比较向着绛曲坚赞的——他让帕竹在这两块地里挑,愿意要哪块就要哪块,但不能都给你,只能挑一块,别说我没给面子。
  绛曲坚赞就挑了一块。
  问题是,雅桑不干呀,第一,地是我的,凭什么平分?第二,就算分,怎么说也得我先挑吧?
  雅桑联合了蔡巴,出兵,抢。
  当时的帕竹还没有实力打败雅桑,那块地得而复失了。
  这时候,我们也许可以看出一个问题——既然本钦俄色僧格也知道帕竹没能力守住这块地,那么,整个事件很可能就是雅桑和本钦俄色僧格下的套——面子我给了,但日子可不是靠面子过的。
  如果这桩风波真的是本钦俄色僧格和雅桑集团下套,我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他们都被绛曲坚赞忽悠了,真正下套的是绛曲坚赞。
  我们要知道这两块地的价值——一共200户属民,而且,绛曲坚赞拿出的是蒙哥的圣旨,说句大实话,蒙哥那一套,在这个时候还有用吗?这有点像周星驰拿前朝的尚方宝剑斩本朝的官。
  所以,我甚至有个怀疑,这事的本质就是帕竹集团在搞事,为的就是激发矛盾,以此找到战争的借口。

  举报 | 回复
  作者:海飞丝儿 时间:2009-05-13 17:22:26
  莫须有的借口,莫须有的战争。。。究竟谁忽悠谁呢?静待下文。。。。。。
  举报 | 回复
  作者:贺东风 时间:2009-05-13 22:46:55
  继续期待中。。。。
  举报 | 回复
  楼主:苗欣宇 时间:2009-05-13 23:04:11
  【活佛活得很辛苦】传奇的袈裟下总是隐藏着人间的历史
  宗喀巴卷·第三章·帕竹·18

  接上文。
  但是,绛曲坚赞的运气实在不好,本钦这个职位,三年一个任期,赏识过他的俄色僧格卸任了,继任的叫甲哇桑布(《元史》中叫加瓦藏卜)。
  甲哇桑布这个人的来头不小,他的爷爷是八思巴的弟子,当年萨迦和直贡决战的时候,两派都去大都告御状,萨迦这边就有他爷爷一个。甲哇桑布的大伯,当过达尼钦波桑波贝的侍从,三叔当了元政府的都元帅,他的父亲是老二,当了拉堆绛万户的万户长。
  甲哇桑布是第十八任本钦,后面的依次是第十九任旺秋贝、第二十任索南贝,到了第二十一任,甲哇桑布又重新当选,而第二十二任,叫旺尊。
  我先把他们担任本钦的先后顺序提前写下来,因为在后面的讲述中,除了第二十任索南贝几乎没出现外,另几个人的故事相当丰富,而因为甲哇桑布当了两任,所以,朋友们会看混淆,搞不清楚时间背景。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因为甲哇桑布第一次当本钦的时候,绛曲坚赞的帕竹实力还不行,所以,这段时间绛曲坚赞没给他惹什么麻烦。真正尝到绛曲坚赞的厉害的,是第十九任本钦旺秋贝。
  因为雅桑用武力夺回了那块地,而且,又要联合蔡巴万户,想要平了帕竹。而绛曲坚赞这时候还装孙子呐,其实这些年他一直在厉兵秣马,可就是广积粮、缓称王,在人家要动粗的时候,他装作特委屈地又跑到本钦旺秋贝那儿去告状了。
  这个本钦,可不是当年赏识他的俄色僧格了,再说当年给过你面子了,这次就算了吧。旺秋贝偏袒雅桑,还将绛曲坚赞监禁起来一段时间。
  绛曲坚赞被放回来后,忍了。
  这人太窝囊?
  不,要我说,他就是勾践一类的人物,他实在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萨迦内部分裂的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这就是他人生中的第二个机遇。
  但是,在这个机遇来临之前,他还得遭点罪——差点没命。
  要说明的是,这个时候,甲哇桑布又重新当了本钦。和第一次当本钦的时候相比,现在的甲哇桑布,对绛曲坚赞的态度就是敌对。他打算杀了绛曲坚赞。
  这一天,他打着调解矛盾的旗号来到山南,要绛曲坚赞和雅桑集团的人来当着他的面对质。
  绛曲坚赞早就看出了他的阴谋,对手下人说,明天我兴许被本钦抓起来,你们不用怕,哪怕他说要活剥了我的皮,你们也不能交出乃东(绛曲坚赞的大本营)。
  绛曲坚赞的话通俗理解就是,你们要是不交出乃东,我只不过有惊无险,你们要是交出来,我反而没命。
  真让他说准了。
  第二天,本钦甲哇桑布真的把绛曲坚赞抓了起来,但绛曲坚赞早有准备,他很快把自己的印给烧了。
  看来万户大印是木头的,不过,我这句话可不是在调侃,以后会用得到,要知道,官印的质地,可是有等级的,如果弄到一颗银印……
  接着说故事。
  没了印,甲哇桑布就连写个劝降书都没啥用了。于是,他想出了恶心人的一招,让人押着绛曲坚赞在乃东城堡下绕圈,还忽悠城堡里的人说,你们再不投降,我就把你们当家的扔悬崖里。
  绛曲坚赞是个纯爷们,对手下人喊:别管我!守住城堡!
  甲哇桑布没办法,下令打绛曲坚赞135鞭子——看着当家的受刑,帕竹的人也不出来投降。
  甲哇桑布又想出一招儿,下令给绛曲坚赞戴上插有尾巴的帽子和刑具,押往后藏,在路上,还怂恿蔡巴万户的人百般凌辱他——帕竹的人还是不投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d45a0b0100munt.html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34704-1.shtml




发表于 2014-11-2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得好晕啊,不过很好看的说
发表于 2014-11-26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发表于 2014-11-26 2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整理下?
发表于 2014-11-26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不过能否把中间的广告——诸如千万不能让女友看到这些照片.浴缸当床!睡姿撩人——这些乱七八糟的杂质去除?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比较忙,谁整理个脱水版出来吧,造福大家!
发表于 2014-11-27 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的文章,可惜不全。
发表于 2014-11-27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不全,可惜不全,戛然而止
发表于 2014-11-27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过竹林 于 2014-11-27 08:59 编辑

“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祖师都是印度人,而格鲁派的祖师是藏族人。”,这句话说的太绝对了吧,北宋熙宁六年(1073)昆氏家族的昆·贡却杰布创建萨迦寺,亲任寺主,并以该寺为中心,创立萨迦派。贡却杰布创建萨迦派后,实行政教合一,建立了萨迦地方政权,集寺主、家族宗主、教派大法师于一身,世袭相传。萨迦派的始祖难道也是印度人?昆氏家族可是萨迦县的大贵族族系。
发表于 2014-11-27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过竹林 发表于 2014-11-27 08:57
“藏传佛教其他教派的祖师都是印度人,而格鲁派的祖师是藏族人。”,这句话说的太绝对了吧,北宋熙宁六年( ...

萨迦派始祖似乎不是地球人吧!那当然不是藏族人。
发表于 2014-11-27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爬了几个小时看完了,后续作者还写了六世dl等等
发表于 2014-11-27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洛桑日不丹 发表于 2014-11-27 13:06
萨迦派始祖似乎不是地球人吧!那当然不是藏族人。

昆氏家族世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从天界降临到人间的天人,所以被称为“光音天天人的种族”,是天人的血脉,但如果创立萨迦派的始祖因此不被算作是藏族人,好像有点奇怪,至少不能算印度人吧。
发表于 2014-11-27 2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写到后年也写不完,主干是次要,枝叶是主要,奇葩
发表于 2014-11-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非已经出书,或者准备出书?很多都是网络写出效应,然后出书呀。。。。。
还是不写了?
发表于 2014-11-2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10:59 , Processed in 0.04946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