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12|回复: 10

真正报父母的恩,从信佛学佛开始(智敏上师开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1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知父母恩,报父母恩
――盂兰盛会重温大宝恩师讲记

一、父母对子女之恩德

节选1
     “父母生养教”,念恩。现世父母,父母对我有什么恩呢?要思考一下。父母生下来,大恩。你想母亲十月怀胎多麻烦呢,现在很多的母亲就不要胎了,打掉了。如果你的母亲把你打掉了,你怎么生到现在呢?她没有给你打掉,那就是生下你来就是大恩了。生下来还不是完了,还要养了,还要教了。有的说我是老师教的。老师教?他白教你的?你父母花钱才教你的,不花钱他怎么教你呢?所以说,“父母生养教,悲流恒无尽。”她的悲心就像大河一样,没有完的。这个我们希望你们没有听到的去听一听——《母爱》这个磁带里面的故事。她这个母亲为了要培养个孩子,把自己什么钱都花完了,当也当完了,家产搞完了,结果没有办法就去卖血。卖血卖多了,身体衰掉了,结果摔了一跤,成了个不治之症,病下来了。但是,她看到她孩子在念书,还是高兴。这个情况呢,这个磁带去听一听,就知道母亲的恩。


    “随子生忧喜,慈爱过己身。”母亲她自己再苦,只要看到孩子在笑、高兴,她就高兴,孩子不高兴、发脾气,她就心里愁得很。就是怎么尽量想办法,使这个孩子能够高兴起来。“慈爱过己身”,她爱护她的孩子比自己还厉害。这个我们世间上看得多了,只要孩子有病——我们有个亲戚,他一个孩子在医院里看病,好象这个病比较重。她也不信佛,但是她给医生磕头,不断地磕头,叫医生救她孩子一命,什么丑态她都会做。她在社会上是很有体面的,是一个副市长的夫人。但是,她的孩子害病了,就给医生拼命磕头。这个,她就是——她什么都不顾了,自己的体面,什么都不顾了,只要孩子好了就对了。“慈爱过己身”。


    “观今思既往”,现在的父母如此,那么过去的父母同样。乃至畜生的父母,对它孩子还是爱护的。我们经常看到一本讲放生的《护生画集》,母鹿跟子鹿两个在走了,猎人一箭射过去,把子鹿(小的鹿)打死、射死了,这个母鹿痛苦得不得了,它也不怕死了,也不逃了,就跑过来舔那个小鹿的伤口,拼命地舔,就怕它死掉。还好,总算还把它救活了,结果呢,猎人也把它打死了,它也不管自己了,就是禽兽也是有这个爱子之心。那么现在如此,过去的父母同样如此。“恩念正等齐”,这个恩是一样的。那么,这个书呢,就是说一切父母,包括现在的,过去的,对我们都有大恩。

——以上节选自敏公上师《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


节选2
此诸如母有情,与现世之母,等无有异,念受胎、出生、成立乃至建立事业、闻法、学佛,皆是母恩。于入胎时,母不敢妄食妄动,以护胎儿;幼时爱护备至,口呼吾儿,皆为恩语,以教以养,迨于成人。应念之恩甚多,参看菩提道次第论,此不广说。


  “此诸如母有情,与现世之母,等无有异”,这些如母有情,跟现在的母亲一样――她做母亲的那一世,跟现在的母亲不是一模一样的吗?“念受胎、出生、成立乃至建立事业、闻法、学佛,皆是母恩”,想自己从受胎的时候,从胎里出来的时候,慢慢成长,乃至成家立业、闻法、学佛等等,都是母亲的恩。若没有母亲养育,没有父母家庭的教育,没有这个环境,你怎么会受胎?怎么会出胎?早就死掉了,还怎么长大成人?又怎么可以成立事业、听闻佛法?这些源头都来自于母亲的恩。
  “于入胎时,母不敢妄食妄动”,胎里有孩子的时候,母亲就非常小心,不能吃的东西不敢乱吃,不能做的动作也不敢做,大礼拜都不敢拜了,“以护胎儿”,就怕孩子掉下来死掉;“幼时爱护倍至”,养下来之后,在幼小的时候,又是很宝贝他;“口呼吾儿,皆为恩语”,对孩子说的,都是有恩的话,爱得不得了。“以教以养,迨于成人”,一方面教他,一方面又要养他,一直到长大成人。
  “应念之恩甚多”,从入胎到出胎,一直到长大成人,母亲的恩是不可说,“参看菩提道次第论,此不广说”,这个我们就不多说了,大家去看菩提道次第好了。

——以上节选自敏公上师《最胜耳传修心七义》讲记

节选3
一切痛苦的母亲都是我的母亲,那么我们要知恩、报恩了。现在的母亲对我那么好,过去的母亲对我也一样好。但是我自己记不到,那么要数数想。过去世的母亲跟现在的母亲一样,甚至于为孩子牺牲生命。我们上次不是讲了一个故事,闹水灾的时候,一个农民,他把他的一个婴孩挂在树上,自己拼命地游水,逆流嘛,他拼命地抓住一颗最大的树,在树上弄个小篮子,把他的婴孩挂好。怕他掉下来,把自己身上的衣服全部脱了,给他扎得紧紧的。然后自己没有气力了,被水冲走了。这个就是做父母的心了。
而母亲,当初的时候,她是怎么待我的呢?那是无边的慈悲。从怀孕之后,一步步地留心,就怕损坏婴儿,一直到出生,长大,还不放心。你去看看嘛,孩子长得高高大大的,比她还高了,她还不放心,什么事要跟了他跑。你想这样的母亲,你不报她恩,怎么说?
——以上节选自敏公上师《上师供》讲记

二、对父母造善、恶业感果都极重

节选1

从此第四,明定业相。论云:诸定受业,其相云何?颂曰:

由重惑净心  及是恒所造  
于功德田起  害父母业定

“明定业相”,造什么业决定感果的?业有定不定,那么哪一些业决定是感果的?就是定业,一般说定业不可转了,定业是很难转动它的。那么,造什么业是要决定感果的?那就是比较重的业。

“从此第四,明定业相”,定业有什么特征?“论云:诸定受业,其相云何”,决定要感果的业(就是定业),它是属于哪一类的?怎么样子决定感果的?

“颂曰:由重惑净心,及是恒所造,于功德田起,害父母业定”,这要分四大类,这几类的业决定是受果的,就是定业。一是“重惑净心”,发心,极重的烦恼,或者是极清净的善心,发心重,感的果决定受。第二个,“恒所造”,虽然不是很重的烦恼,但是经常做的,天天如此的。假使吸烟,天天吸、天天吸,虽然不是大坏事,但是这个决定感果,因为它是习惯势力了。习惯势力最可怕,这个里边就这么说,习惯势力能够造成一个决定感果的决定性,“恒所造”。第三是“功德田起”,虽然不是重的烦恼或者净心,或者也不是恒所造,但是对方是大功德田,三宝,或者得了殊胜的果位的,那么这些地方造的业,善的也好,恶的也好,决定要受,这是定业,不能转。最后,“害父母业定”,父母身边,你起的损害的心,或者起损害的事业,不管你轻的、重的,决定受。所以说,很多人不理解这个因果问题,对父母不重视。对父母不重视,决定感报,这是肯定的,这个佛经里有依据,我们《俱舍论》就有依据嘛。所以有的人,自以为自己很对,说父母好象是不懂,看不起他,甚至于轻视他、反对他,甚至于吵闹、打架也有的。那么这样子的话,决定感果。

现实的例子,我在上海的一个邻居,他小的时候,他是个木匠,一个体力劳动者。听说他小的时候脾气很大跟他的父亲吵架,拿铁棍子打他父亲。后来他年纪不太大,四十几岁,害肝炎病,病休在家里。他的孩子长大了,十几岁,孩子跟他吵架的时候,也, 打他了。他说:你怎么打父亲啊?他儿子说:你自己不是打父亲的吗?这个小孩子的时候,看到他打他祖父,现在他也打他了,他说你自己也打的嘛,这个就是现报。我们说不要看轻了这个事情,果报很严重的。


释曰:诸定业相,略由四因。一、由重惑及重净心,谓重烦恼,或重善心,所造业也。二、及是恒所造,虽不重心造,但恒所造也。三、于功德田起,谓佛法僧,或得胜果者,谓预流无学,或得胜定者,谓慈定、灭定,于此田所,虽无重惑,及重净心,亦非常行,以田胜故,必定受业。第四、于父母所,随轻重心,行损害事,业果必定。此上四因,皆定业摄。

“释曰:诸定业相,略由四因”,决定感果的业,它的因相大概说有四种。

第一,“由重惑及重净心”,极重的烦恼或者极大的善心,这个所造的业决定感果,这是发心的问题,发心厉害、猛利,是决定感果的一个因素。

第二,“及是恒所造”,虽然这个发心不重,但是经常做的事情。经常做的事情,决定感果,习惯性。习惯于偷的,有的人,我们就听人家说,有些小孩了,家里并不穷,但是他小时候偷惯了,他就是看到有机会可乘就要偷,家里并不需要他偷东西,家里生活都很好,但是偷的习惯成功了,那么这就是习惯势力了。那这样子,习惯性做的事情,决定要受报。那么我们现在想一想,我们出了家的人,每天礼佛,每天诵经,如果你天天如此的话,决定感报。如果你把这个当个负担,尽想逃避,礼佛偷懒,马马虎虎,那么你这个报就得不到了,不是恒所做了,就得不到报。所以说我们出了家都希望证果证道,证果证道,你连每天课诵都不能坚持的话,还谈得上什么证果证道呢?这个最起码的果报都得不到了。恒所做,所以说经常做,每天你不管这个经念得怎么样,你每天到这个时候必定念的话,决定感果报,恒所做。

第三,“于功德田起”,功德田,对方是极大功德田的人。“谓佛法僧”,三宝面前培的福,造的罪决定感报。另外一种,得胜果,“谓预流无学,或得胜定者”,预流果、无学果。为什么二果、三果不说,单说预流果呢?我们说预流果有个特征,一切见所断的烦恼,八十八使全部断完,这是把见所断的烦恼断完了,这是功德很大。那么阿罗汉,把三界的九九八十一品修惑断完了,这两个果位,功德是特别殊胜。二果、三果,他见的烦恼已经断过了,在预流果已经断掉了,修的烦恼没有断完,二果只是断了欲界的六品,三果断了三界的欲界,还有色界、无色界没有断,这是修的烦恼了,所以他们没有摆进去,特别强调初果跟四果。还有“得胜定”,殊胜的定,慈定,慈心定,灭定,灭尽定。于得了这些定的人,或者是三宝,或者是预流果,或者是阿罗汉果,他们面前造的罪,或者造的功德,虽然不是极重的烦恼心,或者不是极大的清净心,也不是经常做,但是他们福田殊胜,决定受报。

所以说到寺庙里来,一点头一稽首,乃至一声南无佛,将来决定成佛,也是这个原因,这个果报是决定有的。在三宝面前,得殊胜果位的、得殊胜定的人面前,要好好地尊重、培福,不要造罪。那么我们说我们看不出来啊,看不出来的话,那你对一切人都不要造罪好了,你当他是无学,当他是得了殊胜定的人看,那你不造罪了。如果你把一切人都漫不经心的,即使他是圣者,你在他面前,……。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过的,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在他面前造的罪,重得不得了。那么他发了菩提心,脸上并不写出来的,“我是发菩提心的”,你又看不出来的,你要是对一般的人经常地起烦恼心,漫不经心的,诽谤等等造罪的话,碰到那些对象的话,你罪就洗不清了。所以说,一般地说,要自己对烦恼尽量地收敛,照镜子照自己,不要照人家,那么这样子,把每一个众生都当圣者的看,或者当佛的看,当父母的看,你就不会造罪了。如果你把他都当凡夫的看,那你碰巧他是发菩提心的,或者是菩萨化现的,那你这个罪就不可说了,所以说这些经常要注意,提高警惕。

第四,“于父母所随轻重心,行损害事,业果必定”,在父母面前,不管你是极重的烦恼也好,轻的烦恼也好,“损害”,对父母不利的事情做了,甚至于跟他违抗或者对骂,甚至于打,那好了,这个业报决定要受,“业果必定”。那么反过来说,这里是损害了,如果说在父母面前极孝顺的心去承事,对待父母,那你果报也是极大。但是这里没有说善的一方面,单是恶的,因为父母本身是大恩田,应当去孝顺的,这是应当的,所以说这样子做,本分。而你反过来,以轻重的心做损害,那个你罪太大了,恩田里边你去损害了,那个果报就特别重,定业不能转的。

这是说,在这四种情况之下,造的业决定要受,那么下边,在哪一些地方造的罪,这一辈子马上现世受报的,这里也给你讲了。

节选2

父母病法师,最后身菩萨,设非证圣者,施果亦无量。

经里说布施预流向,得果无量,布施那个预流向,这是见道的,福无量。布施预流果等,果报更大,那是一来、不还、阿罗汉,布施一层一层校量功德。当然,“颇有施非圣,果亦无量”,这些都是说圣者,见道以上的,初果、二果、三果都是圣者,果报就不断地增长。但是有没有不是圣者的,对他布施,也能得到无量的果报的?
这里说也有的,颂曰:“父母病法师,最后身菩萨,设非证圣者,施果亦无量”,对这五类的人,即使他们没有证到圣果,你布施他们,果报同样无量。哪五种呢?一个是父,一个是母,一个是病人,一个是法师,一个是最后身菩萨,就是到释迦牟尼的太子身,这样的五种人,即使他们还没有证到圣者,施的果报也无量。这里我们已经看到好几次了,在父母面前供养布施的福报极大。

——以上节选自敏公上师《俱舍大要》讲记

三、所以做子女的要报恩

节选1
“纵使两肩负,何能报万一。”这是出于佛经上的一句话,经上说,假使有人,右肩担父,左肩担母,他一辈子从小到老把他父母担在肩上,而不断地供养他,吃的穿的都是好的,拼命地这样用医药等等供养他。一辈子地这样做,还不能报他父母恩的万分之一。所以我们说父母的恩知道之后,那么就要求报了。



节选2

不知报恩,实世间之大无惭愧者。

世间上不知报父母恩的,是最没有惭愧心的人。

“母流转三有,正法多不闻。”在三有里边流浪的父母,就是困难的。现在我们还是在有佛教的地方,虽然是末法时期,总算是还在有四众弟子的地方,还有说教的地方,还有讲经的地方。但是真正听到佛教的人还是那么的少。那么在没有佛世的时候,那些众生就更苦了,正法就听不到。何况在地狱里边,八难,地狱饿鬼畜生都是八难之一,就是什么佛法都听不到。那么,在这样的地方,既然没有佛法,就不能听到那些法。不能听到法就不能依法行,那就是做坏事了,跟着烦恼走,就是要堕落、受苦。那么在各个地方受苦的,地狱受苦的,饿鬼畜生受苦的,都希望去救他。希望哪个救呢?一般呢,父母老了,总希望孩子救他了。世间上如此,父母自己有什么困难,都希望孩子来帮他的忙。那么父母在地狱饿鬼畜生里边受苦,他希望哪个救呢?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救。

但是,我们这个子女却是“子自安不闻”,自己吃喝玩乐,他们父母在地狱里受苦,“管他那么多,我吃了再说”,这样子的人,想想看,“虽人头而畜”,虽然你样子是个人,实际上畜生都不如了。畜生还知道要孝养的,我们说“不如鸦羊等”。乌鸦,小的乌鸦,那个老乌鸦飞不动了,不能去吃东西,它就含了食回来养老鸦,老的父母。那么羊呢,小羊要吃奶的时候,它是跪下来的,这个奶是精血所变的,是它自己营养,自己不用,给孩子用的。那这个小羊在母亲喂奶的时候,也知道感恩,跪下来吃。那么,人,却是父母受苦,“子自安不闻”。我们经常听到的,子女对父母,不想养,总是弟弟推给哥哥,哥哥推给弟弟,大家都不想管,把父母弄到一个非常难堪的地步。

“不如鸦羊等”,这样的人,不如一只乌鸦,不如一只羊,畜生都不如了。另外有一个,海公上师写的,他说有一个人,那个老牛没有用了,把它杀了。但是那个小牛在旁边,看见它的母亲要给屠夫杀掉,它就着急了,看到屠夫拿了刀要杀它母亲呢,它跑过来就把这个刀一口吞到肚子里去了。这个心是好心,刀吞掉了,最多它自己死掉了,这个刀不能去杀母亲了。那么它吞下去之后却不死。这是加持了,因为它的孝心,所以不死。这个屠夫他倒奇怪了,看到这么一个小牛,这么勇敢,把刀吞下去,又没有死掉,他也起悲心了,就不杀那个老牛了。这是很奇怪的事情,结果,就把那个老牛小牛都养了,小牛养大之后都不杀了。结果到那个小牛老死之后,把它肚子剖开看,刀还在,很多血丝把它裹起来了,裹在那里,刀当然化不掉,但是没有死掉,这是加持到的。

那就是说,小的畜生还知道报父母恩,而人,却是很少能够真正报父母恩的。那么就是不如畜生了。

“由不闻正法,不遇善知识”,为什么这样不知报恩呢?就是自己跟了烦恼走,没有好好地听闻正法,没有碰到善知识。所以自己也弄得颠三倒四。那么现在听了正法,碰到善知识之后,千万不要这么做了,要好好地要报恩。那么现在呢,我们要在佛面前发誓愿,要“愿尽度慈亲”。一切有情都是我们的父母,要发愿一定要一个不离地要把他度完。
——以上节选自敏公上师《菩提道次第科颂》讲记


节选3

    你真正地要出家呢,是报父母恩了,第一个要报现世的父母恩。我们就经常说的,我们佛教徒,七月十五都办盂兰盆会,就是报父母恩了。我们现在的出家的人,他不能像在家一样孝养父母,平时不能伺候他们,就是一年至少这个七月十五,有个七天专门修持功德回向给父母,这个佛也说的,佛弟子都要这样做。那么我们是应当这样做,我们道场是每年都七月十五都是报父母恩,都要做的。我们从来不做经忏的,但是这个七天开例了。这个七天呢,我们自己要报恩,要做佛事了。那么其他的人,你们要报恩的,也可以参加,所以说这是公开可以接受一切佛事的时候。这个报恩是应当做的,我们一年的时间,花七天,报父母恩,这个再不做的话,你怎么叫度众生呢,空口喊口号,那个是不兑现的。

在父母面前,我是再三强调,你们都是在家的,出家的当然也有,出家的就照我们的办法做,七月十五,好好地念盂兰盆经为父母回向。在家的呢,千万要对父母行孝道。我们在温州就碰到有个居士,她的婆婆凶得不得了,她是实在是忍不住了,跟我来诉苦,不晓得诉了几次。我说:“你还是忍耐,她毕竟是七八十岁了,你再忍一段时间,她总是要走的,你何必呢?跟她过不了了呢?”那个时候,那个媳妇她自己也六十左右了,婆婆大概快八十了。我说:“你还是忍下去。”她说:“她身体很好,会到九十几岁了。”“九十岁就九十岁嘛,没关系嘛,你培福嘛,你培了去……,她越是对你凶,你对她好,你的福气越大。”好,这样给她说了之后,她每一次诉苦,给她劝一道;每一次诉苦,又劝一道。几道之后,她的那个婆婆也有点改动了,对她也好起来了。后来就没有事了。另外还有一对母女,也是讲不拢的,她们好像是冤家对头一样的,女儿是年纪轻了,我说“你学佛教嘛,佛教道理开导你,你是在家人,孝顺父母是第一个的。”结果,后来她们母女关系搞得非常好。所以这个都是佛教徒要做到的事情。如果信了佛之后,家庭关系搞好了,人家说佛教好;如果你信了佛之后,家庭关系更僵了,“你看信佛的人这样子的”,大家都不要信了。这个积功或造罪都是很厉害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这地方都要注意,不要等到造了罪之后,临终的时候来不及。

节选4

所以说我尽量地劝在家的佛教徒,一定要孝养父母。出家的也不要忘恩负义,既然离开父母了,那要经常给他回向,总之心里要忆念到父母。七月十五我们做盂兰盆会,要好好地念,我们是每一年七月十五都要做盂兰盆会,目的也是出家人也要孝养父母,就希望出家人在这七天里好好念经,不要应付了事,或者是法会又有红包了,为了红包而念,这个都是自己放弃自己的培福机会。在这七天,尽量地自己以孝顺的心来诵经,报父母恩,这不但是父母能够得到你的加持,回向功德,得到超度,或者是在生的能够寿命延长,福智增加;对自己来说,也是培福的最好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是很可惜。

——以上节选自敏公上师《俱舍大要》讲记


发表于 2014-5-11 1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大宝恩师!
愿如母有情究竟离苦得涅槃大乐!
发表于 2014-5-1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感恩!
发表于 2014-5-12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上师!
发表于 2014-5-1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uanxin 于 2014-5-12 16:01 编辑

顶礼敏公上师
摘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过的,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在他面前造的罪,重得不得了。那么他发了菩提心,脸上并不写出来的,“我是发菩提心的”,你又看不出来的,你要是对一般的人经常地起烦恼心,漫不经心的,诽谤等等造罪的话,碰到那些对象的话,你罪就洗不清了。所以说,一般地说,要自己对烦恼尽量地收敛,照镜子照自己,不要照人家,那么这样子,把每一个众生都当圣者的看,或者当佛的看,当父母的看,你就不会造罪了。如果你把他都当凡夫的看,那你碰巧他是发菩提心的,或者是菩萨化现的,那你这个罪就不可说了,所以说这些经常要注意,提高警惕。



发表于 2014-5-12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天下所有佛弟子,无始劫以来的父母。都脱离恶道,转生善道 ,往生佛国。
发表于 2014-5-14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敏公上师!
发表于 2014-5-14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报父母的恩,从信佛学佛开。PK。真正的信佛学佛,从报父母恩开始。
发表于 2014-5-14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宽通 于 2014-5-14 13:23 编辑
guanxin 发表于 2014-5-12 15:58
顶礼敏公上师
摘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过的,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在他面前造的罪,重得不得了。那么他发了 ...

和印光法师的开示意思是一样的,最著名的那一篇开示。
发表于 2014-5-1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怪不得去年多宝讲寺在智敏法师带领下疯狂念大悲咒,定国寺去年也是疯狂念地藏经和金刚经。
发表于 2014-5-14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步,直接读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09:35 , Processed in 0.03469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