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9|回复: 3

《道次第》修学意义(济群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次第》修学意义

——2008年秋讲于厦门道次第专修班

济 群

   首先恭喜大家进入“道次第专修班”学习,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真正走上解脱之路,菩提之路。无始以来,我们始终在轮回中流转,经历了无数的悲欢,无数的苦乐,无数的生死。虽然一直在寻求离苦得乐之道,但因为不曾皈依三宝,没有佛法作为指导,始终无法从中出离。即使在那些已经信佛、学佛的信众中,也往往由于缺乏善知识引领等种种原因,修学不得要领,难获法益。于是乎,依然被习气和轮回的力量所牵引。
   轮回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力量,原因就在于我们内心的惑业。所谓惑业,就是因迷惑造作的业力。我们在挣扎,在哭嚎,也在寻求,在探索,可无论怎么努力,都难以脱身而出。正如佛经所说,凡夫在轮回中,就像老象落入泥潭,越挣扎就陷得越深,越难全身而退。
   什么叫轮回?轮回不仅是一种现象,根本还在于,它是一种制造轮回的心理。这种轮回不在别处,就在我们的身上,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的每个当下。包括家庭的轮回,情感的轮回,事业的轮回,人际关系的轮回,等等。
   所有这些轮回,都是代表我们内心的一种迷惑和执著。因为迷惑而执著,因为执著而追逐。在追逐执著对象的过程中,这种执著又会随之增长,使我们进一步再去执著。从起点走向终点,又从终点走向起点,就像不断转动的车轮,循环往复,不曾少息。
   从这个角度说,轮回就是生命的重复。而凡夫的轮回,更是生命的低级重复。所以,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轮回的过患。虽说在座的每一位可能生活处境不错,但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无明基础上,是短暂而微不足道的。佛经中有个比喻,就像落井的人抓住一根枯藤,虽未立即落入井底,但井上有猛兽虎视眈眈,井底有毒蛇翘首以待,而手上抓着的这根救命绳索还被老鼠不断啃噬。在这危机四伏的时刻,井边一个蜂窝正在往下滴蜜。这一点点甜蜜,居然就让他忘记所有险境,忘记当务之急是从井中脱离。
   我们可能不相信世间竟然会有如此愚痴不堪的人,事实上,凡夫的生命状态正是如此。在今天这个世界,外在环境已危脆不堪,内在烦恼也日益深重。直面这种危机,正是寻求解脱的重要前提。否则,我们就会安于现状,得过且过。因为世间有的是轮回伙伴,有的是各种让我们暂时忘记痛苦的浮华表象,让我们误以为,此处就是家园,就是归宿。

   学佛,是要从生命的不良状态中走出,走向解脱,走向菩提。这是一条需要上下求索的艰难征途,其难度就在于惑业力量太大。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外在环境极其复杂,学佛环境同样复杂,到处充斥着种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令人不明真伪,难辨正邪。
   在林立的知见前,我们如何选择?靠什么标准选择?多数人都是跟着感觉走。但我们要知道,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凡夫心正是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我们相信自己,事实上,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都在相信自己,相信所谓的感觉。但结果却使我们在轮回中流转不休,没有出头之日。
   学习《道次第》,就是帮助我们找到走向解脱的捷径。如何才能使修学走上正轨,顺利前行?首先是对这部论典生起信心,而且是坚定不移的信心。否则,我们最后还是会被感觉牵引,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方向。
   我经常强调学佛起点的重要性,因为起点就决定了你的终点。如果这个起点是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最终都会成为凡夫心的增上缘,进而发展出轮回的结果。如果这个起点是以三宝为中心,并在前行过程中保持正确方向,才能使我们走向解脱,走向菩提。

   在学佛过程中,方法、目标、态度、重心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如果在这几个环节出现偏差,无论做什么都是表面文章,都没有实际力用。
   大家通过之前两年的学习,增长了不少佛法知识。但如果对学佛的重心不够明确,也就仅仅是增长了一点知识。那样的学习,不过是泛泛地学一学,永远是在被动而非主动的阶段。虽然学了不少课程,但生命究竟有多大改变?从佛法中究竟得到多大受用?
   学佛的效果,不在于知道多少名相,背诵多少经典,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用得起来,这才是学修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法义,更要将法落实到心行上,切切实实地用起来。
   如果法不能成为改变生命的增上缘,很可能会成为我执的增上缘,觉得我学了佛法,那些没学佛的不如我。事实上,不少学佛者都有这种“信仰优越感”。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学佛的重点。这个重点是在我们内心,而非书本。经教的作用,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心的种种作用和误区,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正视生命存在的过患和缺陷。
   《道次第》中,讲到闻法必须具备六种想。其中之一,就是把自己当做病人,当做无明大病的患者。惟有看清这一现实,才能通过修行来解决问题,解除生命内在的轮回之因,进而成就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的品质,那样解脱自在的人生。

  法在内心有一分作用,生命就会得到一分改善。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现法乐住,你有一分实践,内心立刻就能感受一分法喜。不必等到临终才能检验,不必等到死后才能证明。所以我现在提倡的是当下因果,当下解脱。如果方法正确且真正用心,必能获得法喜,从中受益。
   温州“《道次第》学习班”就是个成功例子。这个班学习不过半年,其中不少都是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原来虽然也跑寺院,修供养,但并没有多少佛学基础,对佛法内涵也没有多少认识。通过半年来抓住重点、一门深入的学习,他们确实感受到极大法益,得到极大受用。
   所以学习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是方法正确且真正用心。否则的话,往往越学越没有感觉。因为你所听到的这一切,都不曾用得起来,都无法对治烦恼,解决问题。这就会使我们对闻法产生怀疑,产生疲倦,最终退失道心。这样的情况,不仅在家众有之,出家众也不乏其人。看的书很多,听的法很多,但最后只是一种说法,一个形式,只是给自己加上了一点佛法的包装。解下这个包装,内在的一切依然故我,毫无改变。  这样的学修,即使学得时间再长,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我出家后,在佛学院呆了近三十年,学的经教不少,参访的善知识也不少。近年来之所以特别提倡《道次第》,正是有感于大众学修中普遍存在的弊病。
   弊病主要有两类,一是不得要领,二是偏执一端。因为法不入心,最后就学出一大堆凡夫心来。由此,我深深体会到佛法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弘法重点转向修学次第的引导,及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这五大要素。尤其是前三项,是一切法门修学绕不开的基础,也是修学佛法的重中之重。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重心,不了解生命的过患,学佛就不容易走上正轨。或是若有若无地学一学,或是把经教当做一种说法,或是干脆学到名闻利养中去。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重心没有摆正。不曾找到切实的支点,自然会四处晃悠,没有着落。

  此外,态度必须认真。佛法要说难,确实也难,八万四千法门怎么会不难?古德说:难难难,十担麻油树上摊。学佛就像把麻油摊到树上让它不掉下来一样,如何不难?我们需要面对的,一方面是无量法门,是三藏十二部典籍;一方面是内心的烦恼惑业,是无始以来所形成的轮回力量。要从这种惑业泥潭中脱身,谈何容易?
   但我们不要一听到难就失去信心了。古德又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因为每个生命内在都具足佛菩萨那样的潜在品质,这也就是佛陀悟道时所证得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所以说,佛菩萨始终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放光,只是众生被无明所蔽,看不到生命真相而已。
   如果我们认准之后,修行就不再是无从下手的难事,成佛也不再是无法企及的梦想。成佛,是生命的觉醒,是开显我们的自家宝藏,而非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无中生有,不是造就全新产品。我们所要成就的,只是本然现成的东西。
   所以,这项任务也难也易,关键是方法正确。如果没有方法,我们要爬上屋顶困难重重,但方法正确的话,却可以登上月球,遨游太空。所谓方法,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方便。

   佛法虽然典籍众多,但核心无非是解脱的经验。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为了使众生超越轮回,解脱自在。
   其后,历代古圣先贤遵循佛陀指引的道路,修行传道,使佛法薪火相继,延续至今。我们今天学修,同样需要有传承,有善知识指导。否则的话,凡夫总是喜欢凭个人感觉来抉择法门,那样学到的佛法,往往是被打上自我烙印的,是被凡夫心染污的。
   所以,态度非常重要,要认真虔诚,不要自以为是,纵容个人感觉。许多信众特别热衷于朝圣或拜见师父,今天学这个经教,明天修那个法门,把学法当做集邮,当做收藏,当做互相攀比的资本,但哪一个都没时间真正入门。这样的修行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开始会有一个多方接触和选择的阶段。一旦作出正确抉择,需要做的就是正确重复,在重复中巩固,在重复中加强。如果我们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就要老老实实地跟着走。走到一定阶段,才可以放松地四处看看风景。

   佛法以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我曾给温州《道次第》学习班成员说过,学修离不开四个一,那就是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
   一个目标,就是解脱。不少人害怕解脱,以为一解脱就无法再过正常生活,就要和这个世界永别。事实上,我们所要解脱是烦恼、迷惑而非其他。解脱烦恼、迷惑之后,我们才能自由自在,不被轮回所缚,这也是学佛的真正意义所在。进一步,我们不仅要自己解脱,还要发心帮助更多的人走向解脱。
   一张地图,就是《道次第》。这是宗大师为我们提供的,从学佛到成佛的简明套路。其中,对每个步骤解决的重点和所应达到的标准都有详细说明。我在戒幢佛学研究所讲述《菩提道次第略论》课程时,对每个步骤的用心原理和修学规则都作了展开说明。只要把那一百多讲课程用心听下来并准确理解,相信大家就能把握佛法修学的基本理路。
   一位导师,就是依止修学的善知识。如果你们对我有信心,就老老实实地跟着学。不是我需要你们对我有信心,而是具备信心之后,你们才能和法相应,才能从中真正得到受益。其实,你们的信心对我也是一种责任,但从修学需要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们请求尊者加持时,尊者的回答是:“弟子啊,我求你们的信心。”事实确实如此,惟有具足信心的弟子,才有能力纳受上师加持。否则,就会像《道次第》所说的覆器那样,即使法雨周遍,也是滴水不沾,空空如也。每天就在自己的感觉中转悠,那是玩什么呢?就是玩轮回,最后辛苦的还是自己。
   一群伙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你们要互相提携、互相促进。我们总在说发菩提心,说要帮助天下众生,这就必须从身边的人做起,对身边的人宽容、爱护、平等、慈悲。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无法相处,菩提心从何修起?

   这次,专修班制定了相关公约,主要是针对以往出现的一些陋习而规定。所有的戒律和规定都是针对人性弱点而施设,当然会在某方面和我们的感觉发生冲突。但我们要知道,顺着感觉就是顺着凡夫心,虽然现在可能感觉很舒服,但未来后果堪忧。因为那是在给凡夫心增加养料,最终使你成就一个巨大的凡夫心。
   古德讲,处事不求无难,说明障碍也是修学的增上缘。比如每天都有人恭敬着我,那种感觉似乎很不错,好像自己是佛菩萨一样。换作你们,也会觉得舒服。但当这种恭敬变成诽谤或其他种种考验时,内心是否会在冲击中产生变化?是否还能如如不动,泰然处之?这时就能看出你是不是真有料,是不是当得起这份恭敬。
   所以,逆缘也很重要,它更能让我们看清内心的缺陷,看清修行的薄弱之处。我以前一直是当法师的,很单纯。这些年逐步做一些办学、弘法方面的事,希望为四众弟子提供一个修学平台。在做事过程中,逆缘也随之而来。这就是考验心性的时候,是交出修行答卷的时候。我感觉自己这几年能有一些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做事。这也就是古德所说的历事练心吧,通过一些逆缘来磨炼心性,调伏习气。
   当然,学习不是靠公约。但要让我们的不良习惯得到修正,离不开相应规范。希望专修班的学员不是来这里丰富业余生活的,而是确实意识到轮回过患,从而主动自觉地寻求解脱,改善生命。
   学佛是我们自己的事,不是谁在约束你。只是当你学法尚未走上轨道时,需要外缘的推动。一旦走上轨道,就不再需要这些,而会主动自觉地求法。就像五祖送六祖过江时说:“是我渡你吗?”六祖的回答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

   这个班的学习为期两年。两年的时间,在生命长河中非常短暂。希望你们珍惜这一因缘,不要想着走捷径,想着还有更好的法,结果转了一圈,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还有不少人,总在说“我很忙,没时间,等有了时间再好好学。”其实,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所谓忙,无非是你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事,必须优先处理那些问题。那些因为忙而被搁置的,无非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但我要告诉大家,解脱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与此相比,你们现在追求的事业、金钱都只有暂时的、微不足道的意义。
   如何才能走向解脱?《道次第》就为我们指明了一条稳健而直接的道路。整个“《菩提道次第略论》系列讲座”有114讲,这是我在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的讲课录音,也是我近年来向信众大力推荐的。我看弟子的标准就是,是否用心学过这套《道次第》。凡是没有在这上面下过功夫的,都不能算是我真正的弟子。
   最后,衷心的祝愿“道次第专修班”的每个成员都能认真参与,圆满完成两年的学习,在菩提道上打下扎实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次第》修学地图
——2007年秋讲于厦门南普陀“青年佛学进修班”
济 群

  近年来,《道次第》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资讯空前发达。对学佛者来说,不必出门就可接触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相关典籍和开示,这种便利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但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弊两方面。这些资讯固然使学人眼界大开,见识增广,但同时也给修学带来新的困扰。如果没有能力对众多学说进行处理,这种便利往往会令学人莫衷一是,造成思想理路的混乱。仅汉传佛教已是博大精深,再加南传、藏传,没有超凡的学习能力,结果必然是不得要领。或是茫茫然不知从何处入门,或是偏执一端,片面抓住一点而视为佛法全部。
   是以,不少学佛者都希望将佛教众多经典浓缩一册,就像基督教以一部《圣经》概括全部教义那样。有鉴于此,古今大德都编写了关于佛法修学的概论。在众多概论中,《道次第》以其完整而清晰的修学套路备受瞩目。民国年间由大勇法师译出《菩提道次第略论》后,太虚大师就亲自作序推荐。其后,法尊法师又在汉藏教理院以随讲随译的方式译出《菩提道次第广论》,将本论完整介绍给汉地学人。近十多年来,汉藏两地法师纷纷讲解或注释本论,各地《道次第》学习小组也蔚然成风。对有心学修的佛子来说,本论不仅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把握佛法纲要,更有详细的修学指导,尤其在基础部分,是修习任何一个法门必须具备的前行。
   《道次第》的修学理路,从道前基础开始,经下士道、中士道而至上士道,概括了凡夫直至成佛的整个过程,内容极其丰富。不必说《菩提道次第广论》,仅薄薄一册《略论》,也是文约义丰,内涵深厚。若无有效的学习方法,依然会不得要领。那么,我们学习《道次第》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觉得,主要是抓住两点——首先是目标清晰,其次是方法正确。

一、从目标与方法说起

   1.目标
   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有目标,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是否明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学佛?是来增加一些佛学知识吗?是来丰富一下业余生活吗?还是来学习改善人生的方法?如果对目标模糊不清,我们就不知会走向何方,也不知最终会收获什么。
   那么,学佛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根据《道次第》的思路,可分为初、中、高三级目标。
   所谓初级目标,就是继续保有人的身份,且是离八无暇(非三恶道、非盲聋喑哑、非世智邪辩、非佛前佛后、非北俱卢洲、非无想天等)、具十圆满(众同分圆满、处所圆满、依正圆满、无业障圆满、无信解障圆满、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胜义正法流转圆满、正行不灭圆满、随顺资粮圆满)的人身,因为这一身份才能用于修学。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人天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下士道的内容。
   所谓中级目标,就是解脱烦恼、解脱生死、解脱轮回,这是佛法的核心所在。佛陀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众生提供了解脱的方法。如果不想解脱,学佛是不可能有深度的,甚至可以说,还算不上合格的佛弟子。关于解脱的修行,在五乘教法中属于声闻、缘觉二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中士道的内容。
   所谓高级目标,就是令生命达到究竟的圆满,并帮助众生达成这一目标。成佛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得到一种职称或地位,而是成就无限的慈悲和智慧,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这在五乘教法中属于菩萨乘,在《道次第》中属于上士道的内容。
   我们对照一下,自己究竟想到达到什么目标?或者说,现有目标是否与此相应?如果我们学佛的目标不是以上任何一项,显然是错误的定位,需要加以调整。

  2.方法
   明确目标之后,还要寻找抵达目标的方法。这种方法,佛教中称之为“乘”。所谓乘,就是帮助我们抵达彼岸的一种途径,也是将我们从因地驶向果地的运载工具,通常有三乘、五乘之说。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五乘,则在之前增加人、天二乘。在五乘教法中,人天乘为得生人天之法,声闻、缘觉二乘为解脱之道,菩萨乘为成佛之道。
   做任何事都要有正确方法,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所以首先需要对方法进行选择。世间很多宗教哲学同样是以解决生命问题为目标,但因方法有误,其结果或是颠倒,或是不尽圆满,终非究竟皈依。信仰是人生最为重大的选择,我们选择佛教为皈依,就必须知道佛教好在哪里。很多人声称信佛,却不知佛教特质,不知佛法殊胜所在,只是为了祈求保佑、寻找慰藉而已。这种所谓的信,是无法帮助我们真正导向真理、导向解脱的。
   择定方法之后,还要对此生起信心,这样,我们才会积极运用方法来改造人生。信心有多深,对人生的改变就有多少。就像是治病,若对医生和治疗方案充满信任,自然会严格遵照医嘱,努力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疗效。反之,若对此缺乏信心,疗病时就会三心二意,或根据个人好恶选择性地接受治疗,或在治疗同时擅自增加偏方,不按疗程进行。事实上,这正是目前很多人的修学现状,试了很多方法,却不够完整;修了很长时间,却没有次第;走了很多弯路,却不曾总结原因。最后甚至对佛法产生怀疑,事实上,问题的症结正是在于自身而非其他。

  3.道次第的框架
   《道次第》为我们提供的,是修学的常规套路,其框架由道前基础和修学次第两部分组成。
   在道前基础部分,主要讲述闻法态度、依止法、暇满、义大难得等内容。在修道次第部分,主要介绍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修习内容,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初、中、高三级目标。如果把修道看做盖楼的话,道前基础就是最初的地基部分。惟有打好地基,房子才能拔地而起,层层递进。在这个次第上,是不可能取巧或省略的。不少学佛者但求速成,对基础不以为然,短时间看似乎进展较快,但发展下去,或是停步不前,或是走偏出错,或是因为某些挫折对信仰产生怀疑。就像房子,如果不打地基,即使盖起来也是岌岌可危,随时可能倒塌。

二、道前基础

   1.正视生命缺陷
   佛法的根本作用,是帮助我们改善生命品质。所以,前提是认识到这一系统存在的问题,否则是不可能认真学佛的。就像一个病人,在不知病情前怎么会采取治疗措施?怎么会积极配合治疗?
   生命由物质的和精神两部分组成,佛法称为五蕴。在此系统中,身体会制造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等种种麻烦,内心则有情绪波动、欲望炽盛等种种不安定因素。人为什么要忙来忙去?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但更多时候,是为了满足欲望引发的恶性需求。在断除无明前,这些恶性需求会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使我们应接不暇,疲于奔命。
   而那些圣贤、禅者所以能随遇而安,处处自在,就是因为他们内心是自足的,除基本温饱外不需要任何东西来填补,来支撑。因为不需要,就不会觉得缺少什么,更不需要为此奔忙。当内心不再制造烦恼,制造需求,当下就是自足的,就能不断散发喜悦和安详。所以,我们需要从生命自身寻找问题,因为轮回、烦恼的根源就在内心,是来自生命内在而非环境。

  2.端正闻法态度
   怎样才能改善生命?必须依靠法。通过闻法和对法的实践,使法在生命中产生作用。
   说到闻法,不是坐在讲堂或打开录音就可以,那只是听见说法的声音而已。真正意义上的闻法,是让法义完整无误地进入心田,这就必须端正闻法态度,远离各种过失。心是接受法义的器皿,这个器皿必须向上、洁净、完整,才能将所闻法义原原本本地纳入心田。如果器皿倒扣,哪怕听得再多,也是法不入心。如果内有污秽,所闻法义就会被我们的成见处理过,不再纯正。如果器身有漏,所闻法义就会很快流失,无法在内心储存生根。不仅学佛如此,学习任何知识都要具备这三个条件。首先是用心听闻,其次是不带成见,第三是深入思考,这样才能正确接受所学内容。
   此外,还要依六种想,这是帮助我们端正学法态度的六种观想。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社会上有不少学者也在研究佛教,也看了很多经论,但他们只是把佛法当做研究课题,是为了写论文,为了得到学术成果。以这样的出发点研究佛学,和做世间任何学问并无差别。即使研究得再精微,也不会对人生产生什么影响,因为这种研究和做人是在两条不同轨道上进行,没有一个产生作用的交叉点。而我们学佛是为了安身立命,为了究竟解决人生问题,这就需要自己当做病者,把佛法当做药物,把善知识当做医生,把学修当做疗病,把如来当做正士,同时对正法生起久住想。这些观想直接关系到心对法的开放程度,关系到我们对法的接受程度。

  3.依止法
   《道次第》中,将依止法作为入道根本,是道前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依止,就是对善知识生起绝对的依赖。当然,前提是你所依止的确是善知识。若不加选择地随意依止,盲目生起信心,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所以佛陀在强调依止善知识的同时,也特别强调法的作用,告诉我们要“依法不依人”。因为依止是为了更好地学法,而不是和善知识建立什么个人关系,所以法才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现代教育强调独立思考,很多人会把这一习惯带入学修中,根据个人好恶对法进行选择,进行取舍。但我们要看到,这些选择和取舍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认识经验上,其基础就是无明,是不可靠的。若不放下成见,就会不断在现有思维误区中徘徊,不断地走弯路。
   真正的善知识应该是和法统一的,或者说,就是法的化身。那么,怎样才是具格善知识呢?《道次第》中,宗大师提出了十个标准,分别是具足戒、具足定、具足慧、德行圆满、精进、通达教理、通达真实、说法善巧、具足悲悯、断除疲厌。但很多时候,我们未必能遇到具足所有条件的善知识,那又该怎么办呢?是不是永远寻找下去,等待下去呢?如果那样,可能一生都没机会开始修学。所以宗大师接着告诉我们,若找不到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可退而求其次,具备五个条件即可。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恐怕具备五德的师长都不易遇到,不妨再把条件放低一点。但不能无限制地放宽,有三点是必须的:一是具备正见,二是戒行过关,三是具有悲心。其中尤以第一条最为重要,否则的话,不仅没有收获,还会形成邪知邪见,断送法身慧命。
   在学修过程中,善知识的作用就像向导。如果我们前往一个从未涉足的危险区域,途中布满荆棘、虎狼出没,仅靠个人感觉判断,靠自己想当然地摸索,迷路或发生意外都是必然的。最保险的方式,是认准一个熟悉地形的向导,无条件地服从并跟随。若对向导将信将疑,就很难随其走完全程。基于此,《道次第》特别强调依止法的修习,要求学人“视师如佛”,“观德莫观失”,不断培养并守护对师长的信心,由此生起无条件的信仰。当然,依止前必须按以上所说的条件认真观察。否则就会像跟错向导那样,最终迷失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选择善知识远比选择职业、婚姻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生命走向的根本大事。

  4.暇满、义大、难得
   思惟暇满、义大、难得,是对我们现有的身份进行评估。
   所谓暇满,即前面所说的离八无暇、具十圆满。这一人身究竟蕴含多少价值?一般人只是以此谋生,以此享乐,甚至成为这个身心的奴隶,一辈子都在为它的衣食忙碌,活着是为了生存,生存是为了活着。再或者,也不过是用来积聚财富,博得功名,但这些也是不长久的。一旦死亡到来,任何名利都无法带走,无法用来和死神交换条件。
   从佛法来看,这个身份却是巨大的宝藏。因为一切众生都具有和佛菩萨相同的生命层面,只是这种潜在品质尚未产生作用而已。正如《涅槃经》所说:“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如彼贫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见。”我们怀有宝藏而不自知,反而四处乞讨,流转六道。怎样才能开发这些潜在品质并最终成佛?基本的前提,就是具备人身,而且是有暇圆满的人身。从这个角度来说,成佛的价值有多大,人身的价值就有多大。
   这个身份不仅价值巨大,而且难得易失。或许人们对人身易失还多少有些感觉,因为现实中确有太多致命的意外,太多飞来的横祸。但对人身难得却未必认同,现在世界有这么多人口,生个孩子也很容易,这一身份似乎并不难得,不值得视同拱璧。但从宏观来看,相对于无量无边的六道众生,生而为人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我们有幸感得人身,惟有珍惜它,善用它,才不辜负此生。

  5.道前基础的作用
   学习《道次第》,不是掌握一些知识或名相就可以,还要将其中的每个认识落实于心行。论中,是通过观察修和安住修来完成这种转变。比如修习暇满,需要不断思考现有身份的价值,思考它的难得易失,直到这些思维转化为自身观念,关于暇满的修行才算入门。但这种认识未必是稳定的,一段时间后又会模糊,这就需要重新修习,不断巩固。《道次第》所说的每一个观念,都要通过反复修习来落实。从而使正念逐步发展,逐步替换原有串习。因为我们内心就是一个善恶交锋的战场,如果不能使正念成为主导,那么左右局面的,自然会是贪嗔痴,是固有串习。
   佛法是心地法门,一切修行最终要落实到内心,这就需要营造适合善法生长的土壤。有了这个前提,才能依次进入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道前基础的作用,正是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就像播种前必须清理田地那样。我们的内心,因长期疏于管理而杂草丛生,乱石嶙峋,如果不加修整就直接播种,即使日后护理得再精心,也不可能有多少收获。因为生长空间已被杂草和乱石占据,在将这些垃圾清空之前,种子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三、下士道

   在三士道修行中,宗大师将前两种命名为“共下士道”、“共中士道”。所谓共,是说中士道为上士道的基础,而下士道为中士道、上士道的共同基础。就像三层楼房的第一层,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也与其上两层所共。缺乏这个基础,“更上一层楼”就是无法实现的空话。
   从整个佛法修行来看,下士道所着重的人天善法并非终极目标,而是为解脱和成佛服务的,因为那才是佛法的不共之处。我们还要看到,即使佛教所说的人天乘,也有别于世间善法,有别于其他宗教。换言之,这是佛教特有的人天善法。现在不少人将人天乘和世间善法混为一谈,不分彼此。甚至不少教内人士也热衷此道,这是有严重弊端的。从长远来看,可以说是对佛法建立基础的摧毁。因为佛教的人天乘是建立在缘起因果的正见之上,而这种见地为其他宗教或世间善法所无。如果混淆两者区别,就是对缘起因果的否定。此外,两者遵循的德行也不一样,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
   在下士道的修行中,主要包含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四项内容。

  1.念死无常、念恶道苦
   念死和念恶道苦虽是下士道的修行内容,但对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也很重要。以此作为基础,才能进一步发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
   念死无常,是认识到这一身份的脆弱性。关于念死的修行,必须具备三点认识:一、死亡是必定的;二、死期是不定的;三、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念三恶道苦,则是使我们对此产生恐惧。基于这种恐惧,就不敢造作堕落之业,就会主动寻找摆脱恶道的方法。否则,必如“无知者无畏”那样,因无知而毫无顾忌地造业。其实,这种无畏并不是真的对恶道之苦无所畏惧,而是根本没想到这一点,或根本不相信这一点。那样的话,堕落也就在所难免。如果不能保有人身,未来就不能修行,解脱自然也就无望了。
   所以,念死和念轮回苦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醒我们减少贪著,更不要为此造业。与此同时,还要寻找人生的真正归宿,寻找究竟出离恶道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皈依,也是下士道的修学重点。无论念死无常还是念恶道苦,本身都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恐惧,而是以此引导我们生起皈依之心。在无边轮回中,我们稍有不慎就会堕落。即使现在暂时保有人身,也是极其脆弱的,随时都会失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看清自己在轮回中的危险处境。惟有保持这种清醒,才不至被眼前名利所迷惑,被眼前安乐所陶醉。

  2.皈依
   谁能指引我们出离恶道?惟有佛法僧三宝,这也是我们的究竟皈依处。
   皈依的重点有二,一是认识三宝功德,二是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在座的多数都已皈依,但我们有没有认识到三宝功德?进一步,三宝在我们内心究竟占有多大分量?如果没有分量,佛法就不可能对人生产生影响。凡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人,即使天天见面,也会视若无睹;凡是我们觉得不重要的事,即使天天在做,也不过是一种机械运动。这样的人和事,对我们不过是些虽有若无的影像而已。反之,我们觉得重要的人和事,才会牢牢占据整个身心,使我们的一切都围绕这个重点进行,就像人们对挚爱的事业,就像母亲对心爱的独子。当这种爱在内心有着压倒一切的分量时,整个人生都会投入这种爱,哪怕为此舍弃一切,哪怕为此付出全部。那么,三宝在我们心中的分量能否与之相比呢?
   皈依,不仅是走入佛门的仪式,而是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的法门。皈依的最终目的,是成就我们的自性三宝。所以,从学佛到成佛的整个过程都没有离开三宝,都是不断念佛、念法、念僧的过程,否则就会偏离正道。从目前现状来看,皈依往往流于形式。很多人虽然皈依了,但对三宝并没有多少认识,佛法对人生也没有多大影响,整个生命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近年来,我一直在各地提倡“皈依共修”,并撰写《皈依修学手册》,目的就是在帮助大家深化对三宝的认识,强化三宝在内心的分量。真正的皈依,是要从自我中心的惯性中走出,开始以佛法为中心的人生。只有这样,才算正式走上学佛之路。否则,不管读了多少经典,修了多少供养,仍是凡夫心的延续,仍和修行了无干系,最多不过是培了一些福报。
   我曾将佛法要领总结为五大要素,其中就以皈依为首。在皈依对象中,佛是代表学习榜样和成就目标,法是成就解脱的方法,僧是指导我们使用方法的老师。当然,不是所有出家人都能担当这一职责,还需要选择善知识。所以,皈依的本身就包含着修行,也就是明确目标、掌握方法、依止师长。在这一修行过程中,我们还要时时忆念三宝功德。惟有对三宝深具信心,称念“南无布达耶,南无达玛耶,南无僧伽耶”时才会相应,才会具有力量。如果念的时候没有投入心力,只是有口无心地念一念,是不可能产生多少作用的。
   就像拿着一根鸡毛往桌上扔,桌面是不会留下痕迹的。但要抡起一块巨石头往下砸,桌子就会砸出一个窟窿,甚至完全垮塌。为什么?因为石头很重,很有分量。其实心念也是一样,凡是我们关注的,投入很多心灵能量的,就会像那块沉重的石头一样,砸到哪里,哪里就发生改变。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经验,平日很在意的人或事,不必刻意去想,也会不断在内心浮现并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念三皈也好,念佛号也好,能否念得相应,关键在于认识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在内心引起重视,没有认识到念诵的意义,即使觉得应该去做,也是没有力量的。所以,修皈依时必须用心,而不仅仅是追求数量,不仅仅是想着今天要完成这些任务。修行是一种正确的重复,惟有质量加上数量,才能在重复中巩固正念,加强正念。

  3.深信业果
   深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其中包括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起因果,行就是止恶行善。
   佛法非常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延续的规律?什么是世界形成的规律?世界和我们又是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佛法的解释就是缘起、因果。说到因果,很多人往往关注外在因果,比如做了什么事,感得什么结果。事实上,因果同样离不开我们的心。
   生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其中的精神系统,是由观念和心态组成。而这些观念、心态又和自身认识有关,和日常积累有关。我们做每一件事,在客观上虽然会过去,但由此形成的种子却会储藏在我们内心,继续产生作用。当某个种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众多种子中成为主导,时时抢占心灵频道。其结果,又会使这一种子继续膨胀,继续壮大。若是任其发展,贪婪者会越来越贪婪,暴躁者会越来越暴躁。若想改变这种发展势头,使生命沿着既定轨道前行,必须从观念进行扭转。
   从佛教来看,生命是无我的,哪种情绪或观念都不能代表我。我们现在的很多能力、习惯,都是儿时没有的,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这些习惯并非固定不变,我们昨天感兴趣的东西,今天未必还有兴趣。今天不感兴趣的,未来又可能产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也和我们的心态有关,和生命内在的需求有关。
   我们有什么需求,就会追求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种种就是以需求为因,由此产生的追求结果。但这些因也是自己培养起来的。我们今天的很多需求,古人并没有,一样可以过日子。我们今天之所以产生那么多需求,和环境有关,更和自己有关。如果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就会在外界诱惑下不断产生需求。而当这种需求被满足之后,又会在内心产生一种依赖,形成一种力量。一旦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失落难过。事实上,当我们没有产生相应需求前,有没有这些都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
   另一重因果,则是以身口意三业为因,由此形成善、恶、无记的不同业力。这些业力不仅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快乐或痛苦的结果,表现出来,也会使别人感到快乐或痛苦。此外,善的力量会将我们导向善道,恶的力量会将我们导向恶道。所以轮回也是内心制造出来的,是内心的延续和呈现。比如饿鬼,代表永无满足的极度渴求,这种心态被强化后,生命就会呈现饿鬼的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嗔恨和斗争,当这种心态走到极端,生命就进入阿修罗的状态。畜生则代表愚痴,除饮食男女外没有更高追求,如果人也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没有任何精神追求,那和动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可见,每种生命状态都是内心的显现。
   我们有什么心念,就会产生什么力量,最终造就与之相关的性格乃至人格,并影响生命未来的发展。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是由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而现在的积累,又会形成未来的结果。所以,佛教特别重视生命的当下,也就是把握现在。唯识宗认为,三世中只有当下是实有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假有。因为过去已然过去,未来尚未到来。但我们怎么知道有过去?正是从现有经验中认识。我们为什么知道有未来?也是从现有经验去推断。我们现在做了什么,积累什么生命经验,就会导向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有能力把握现在,也就有能力把握未来,决定未来走向。
   《道次第》中,将业的特点归纳为不作不得、作已不失、增长广大三点。也就是说,不曾造作的业无法感果,已经造作的业不会失去,不仅如此,业力还会继续发展。我们懂得业果之理后,就要积极止恶行善。因为恶行会招感苦果,而善行会招感乐果。即使从自私的、自我保护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只有止恶行善,生命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才能有光明前景。否则,我们自己就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三、中士道

   中士道的修行目标是解脱,这就需要知道:究竟要解脱什么?又靠什么去解脱?因为修行也像打仗一样,需要知道敌人是谁,又以什么战略击败对方,才能有的放矢,有效进行对治。

  1.轮回是苦
   轮回之根不在别处,就在我们内心的惑和业。惑,是无明我执;业,是烦恼和由此造成的业力。所以,真正要解脱的不是某个环境,也不是某些外在现象,而是产生现象的根源。否则,我们会有永远对治不完的问题。
   然后,我们还要意识到轮回的过患,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这是修习解脱的前提。如果我们觉得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觉得无尽的轮回很有趣,怎么会舍得离开,又怎么会发起出离心呢?包括很多佛弟子都觉得:自己各方面都很顺利,再学点佛,心态也不错,保持这种状态就好,何必修什么解脱?这就是因为我们对轮回之苦缺乏认识,所以把虚假当做真实,把短暂当做永恒。当我们身处顺境时,想不到这一切都是幻灭的,是不可长久的。惟有透彻轮回本质,我们才能居安思危,充分利用现有生命,为未来做好准备。
   关于轮回之苦的思维,《道次第》主要从总苦和别苦两方面做了介绍。
   其中,总苦又分八苦和六苦两项。前者为我们熟悉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炽盛八苦,不再一一展开解释。后者为无有决定、不知满足、数数舍身、数数受生、数数高下、无伴之过六点。一是无有决定,我们在轮回中不断转换身份,和众生的关系也不断改变,时而结为亲朋,时而反目成仇,不可贪爱。二是不知满足,我们对欲望的追求永远不知满足,并由此带来无尽烦恼。三和四是数数舍身、数数受身,我们不断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看到别人死亡时固然难过,自己要离开世界时,更是万般不舍,痛苦难当。五是数数高下,我们的世间地位时高时低,时而贵为国王,时而沦为乞丐,时而万众景仰,时而遭人唾弃,就像游戏一般,无须留恋。六是无伴之过,当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时,没有任何人可以携手同行,即使同时遭遇死亡,也会随业风各自飘荡。
   别苦则对轮回中的不同处境作了剖析。六道中,不仅三恶道充满痛苦,即使在人、天、阿修罗这些善道中,同样充满种种不能自主的痛苦。因为轮回的本质就是惑和业,就是一台不断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人类的所有努力,包括五千年文明,无非是为了缓解由此而来的痛苦。我们不断赚钱、不断改善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了缓解内心的某种饥渴,某种燥动。但缓解只是暂时的,痛苦却从未停息。不吃饭就会挨饿,天冷了就会受冻,不睡觉就会疲劳,只要不去缓解,这些痛苦时刻都会发生。而所谓的快乐,只是痛苦出现时使之得到暂时缓解。我们用吃饭来缓解饥饿造成的痛苦,并由此获得暂时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有限的,如果吃饱后不及时停止,快乐立刻会转为痛苦。可见,这种快乐并非本质的。
   那么,有没有本质上的快乐?无论何时享受、无论享受多久都快乐的事?有人说:生起善念就能带来本质的快乐。这个答案似乎有理,但我们要看到,在凡夫的境界中,即使心生善念,也可能因行善被误解或没有回应而痛苦失落。因为这种善念不是纯粹的,还夹杂着其他各种心理,是有限而有漏的善。惟有无限、无漏的善,超越轮回的善,才能带来绝对的快乐。而我们现有的凡夫品质,则决定了这种长久的、无法根治的痛苦。

  2.发出离心
   当我们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认识到现有生命品质的过患,就不会对轮回中的盛事抱有任何期待,从而希求解脱,这就是出离心。出离心有程度和纯度的不同,惟有透彻轮回之苦,出离心才能发得真切。否则的话,那种出离心是有水分的。就像很多闹着离婚的夫妻,总在吵也总没离。原因就在于,其中还有爱恨交织,或有种种责任牵挂,所以念头始终摇摆不定,无法决断。若无丝毫感情和责任的羁绊,就会对婚姻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分手也就势在必行了。其实,“我要出离轮回”的愿望,和“我要离婚”的用心状态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所缘。一是要出离轮回,一是要离开家庭。虽然对象不同,但愿望的性质相同。所以说,能否出离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对轮回还有没有眷恋,还有没有不舍。如果没有这一切,当下就是解脱的。问题在于,我们虽然有了出离的愿望,但这一愿望并未纯粹到没有任何杂质,或是强烈到没有任何干扰。所以,还要配合相应的手段,使出离心得以壮大。
   中士道的修行,是通过发起出离心而达成解脱。通常,只是把出离心作为愿望来说明,但我认为,也可把它理解为一种出离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空性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离心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世俗的出离心,一是胜义的出离心。当然,这部分可以归到空性见再讲。

  3.解脱的方法
   解脱的方法,就是戒、定、慧三无漏学。
   戒,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和解脱相应的生活方式。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是和轮回相应,和烦恼相应的,这就决定我们要流转生死。我们想要从中出离,必须从生活方式开始改变。所以,佛陀不仅为出家行者制定了沙弥戒、比丘戒,还为在家居士制定了五戒、八戒。不少人把戒律看做束缚,甚至看做对人性的禁锢。事实上,佛陀制戒的真正目的绝非束缚,而是帮助我们建立和解脱相应的生活规范,帮助我们究竟获得自在。如果说是禁锢,那么,它只是对凡夫串习的禁锢。就像为维护社会安定需要将罪犯收监改造一样,为了获得内在安宁,也需要将某些制造混乱的串习禁锢起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转化。如果任由罪犯作恶,整个社会将一片混乱;如果任由串习活动,整个身心将躁动不安。所以,佛陀特别制定了种种戒律,通过对生活方式的规范来安顿身心,重建秩序。
   然后是定,虽然持戒可以使生活变得简单,把内心趋于清净。但这不等于没有妄想,所以还要进一步修定,将心安住在正念上。否则,第六意识会不断展开活动,不断翻出念头。就像一潭布满淤泥的水,稍稍一点波澜,就会搅起大片杂质,使心进入混沌状态。所以需要通过修定将所有念头平息下来,当杂质被沉淀后,观照力才会生起。其实,心是具备自我观照和检视能力的。只是我们总被外在事物牵制,总在不断攀援,总在掀起内心波澜,从而忘失了这种观照功能。定的修行,就是对种种心念进行管理并使之平息。
   在这个前提下修观,才能照见空性,唤起内在的解脱能力,从而断除无明烦恼。当心在觉醒状态下,烦恼是没有力量的。就像虚空显现的种种影像,尽管来来去去,却不可能粘著其上,染污虚空。所以,见道就是见到空性。然后还要修道,将尘封已久的阿赖耶识进行清扫,这一过程,需要到十地才能完成,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此时,我们的生命版本就得以升级,生命品质就得以改变。
   以上就是解脱道的修行步骤。首先通过戒定慧清除轮回之因,进而唤醒自身的解脱能力,也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涅槃并非死亡,而是内在的寂静。获得这一能力,就会永远处在喜悦、祥和的状态中。这种快乐无须花钱去买,无须刻意寻找,也无须通过外在环境来营造。因为它是来自生命源头,会源源不断地向外流淌,这就是解脱之美,涅槃之美。
   现在,多数人对解脱都很陌生,甚至不再奢望,这和修行传承的中断有一定关系。事实上,解脱并没有像想象的那么艰难。因为解脱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内心本具的能力,只要认识到了,然后熟悉它、使用它就是。将来,我们会把解脱作为重点来弘扬。在此之前,还要着重于基础建设,因为解脱需要相应的前行和心灵环境为基础。禅宗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不是人人都能在善知识引导下豁然开朗,桶底脱落。事实上,只有极个别的上根利智才能在那石火电光的一瞬见道。所谓上根利智,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聪明人,而是烦恼障极薄,就像窗纸那样一捅即破。如果烦恼厚如高山,坚如钢板,恐怕十方诸佛也是无可奈何的。

四、上士道

   从解脱的角度说,三乘是共同的。声闻乘讲解脱,菩萨乘也讲解脱,不同的只是解脱手段。我们可以通过修学《阿含》解脱,也可通过修学唯识、中观来成就解脱。虽然方法不同,但所获能力是相同的,所谓三乘同坐解脱船。
   当我们有了解脱经验之后,看到芸芸众生还在轮回中为蝇头小利周旋,为此造作堕落恶业,就要生起悲悯之心,将这一经验和众生分享。从这个角度说,菩萨道就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所谓延伸,就是把解脱的经验延伸到众生身上。不仅追求自己解脱,同时还要带领着一切众生走向解脱,这个过程便是菩提心的修习,慈悲的修习。成佛所成就的,就是佛菩萨的内在品质,就是无限的智慧和慈悲,二者缺一不可。正如宗大师在《道次第》中所说:“方便与慧,任缺其一,不得成佛。”所谓方便,就是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种种手段。

  1.修智慧
   以往,某些宗派在修行上比较强调无分别。这一观念流传至今,使不少学佛者都以为,修行就是不分别,不需要学什么经教,不需要想什么问题,坐下禅修才是正经。但究竟坐在那里干什么?事实上,不是打嗑睡,就是打妄想。禅修是为了明心见性,但我们究竟要明的是什么心?见的是什么性?究竟怎样去认识?其实很多人并不清楚,这就是因为没有正见。这样的话,很可能会把不是真正要见的当做真实,或是把修行出现的一点感觉当做究竟。修行需要经历内心调整,这是离不开分别的。所以学佛应该从分别到无分别,而非直接从无分别入手。在《道次第》的修行中,从道前基础直到止观,都在通过分别完成的。
   现在的认知心理学也意识到,人的心态和观念有莫大关系。若要调整心态,必须从改造观念开始,否则,这些观念会不断制造身心、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怎样调整观念?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对世界已形成固定的看法和认识模式。现在必须对这一模式重新审核,并以佛法正见进行调整。所谓正见,就是对世界的如实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对世间万象才能了了分明,不增不减。如果用来观察的眼睛就有问题,所看到的世界,自然也是扭曲、模糊乃至完全错乱的。
   而所有的认识又会对人生产生影响。由正确认识发展出智慧,由错误认识发展出烦恼。认识到其中分歧,我们面对每件事,都要以佛法智慧去考量,去判断。通过正确的观察修,将正念逐步替换原有的错误观念,使内心逐步接近见道的状态。此时再辅以无分别的力量,就能直接契入了。所以无分别要以分别为基础,以此纠正错误的观念和心态。缺乏这个过程,我们很难从心灵误区中走出。即使勉强自己坐下去,也不过是在一大堆烦恼中纠缠,或者将妄想误以为修行境界。所以从修智慧的角度来说,必须有正见指导,这就像地图一样,是我们抵达目标不可或缺的指南。

  2.修慈悲
   慈悲也就是悲悯之心,这是每个人都具备的心灵品质。但我们的慈悲极其有限,且若隐若现,极不稳定。而佛菩萨的慈悲,则是无限的大慈大悲。为什么人们都愿意称念观音圣号?原因就在于,观音菩萨对一切众生都能生起平等的悲心。当我们达到这种心灵品质时,就与观音菩萨无二无别了。
   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就要发起菩提心。在大乘佛法中,空性见为三乘共因,而菩提心则是大乘不共之因。《道次第》中,以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耕作,土地、阳光和水是植物生长的共因,而播下的稻种、麦种则属于不共因。播下稻种,就会收获稻米;播下麦种,则会收获麦粒。无论播下什么种子,生长所需的条件是相同的。佛法修行也是同样,三乘都要成就空性慧,为共因。惟有大乘才需要发起菩提心,为不共因。反过来说,惟有发起菩提心,才是真正的菩萨行者。否则,即使读诵大乘经论,修学大乘法门,依然不是合格的大乘行人。
   当然,这不是说声闻人就没有慈悲心。因为声闻乘同样修慈悲喜舍,同样住持佛法、弘化一方,同样有许多慈悲利他的行为。不同的是,声闻的慈悲是随缘而行,而大乘的慈悲是有承担的,是将利益一切众生作为使命,尽未来际、永无疲厌地去做。这样的慈悲,就要通过菩提心的修行来成就。
   菩提心大体可分为三类,分别是愿菩提心、行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尽未来际利益众生的愿望。行菩提心,就是将愿望落实于行动中,以六度四摄广泛利益众生。胜义菩提心,是证得空性后,从中生起平等无限的悲心。
   在实践菩提心的过程中,我执是最为重大的障碍。有些人可能就说:我为什么要利益众生?还有些人觉得:我对众生不感兴趣。因为凡夫所行的慈悲是建立在自我感觉上,有好恶,有取舍。要对所有人平等无别的生起悲心,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愿望,谈何容易? 
   所以,宗大师在《道次第》中为我们安排了两种修行方法,一是修七因果,一是修自他相换。
   修七因果,就是要思惟一切众生和自己在无尽轮回中曾互为亲人,通过这一认知,解决“我为什么要利益众生”的问题,因为人们对亲人还是愿意利益的。之所以不愿利益其他人,正是觉得他们和自己没关系。这就需要认识其中关联,然后再培养对他们的好感。
   修自他相换,就是要把对自己的关注转向一切众生。我们为什么对众生不感兴趣?其实,无非是对自己或自己喜欢的人更感兴趣,觉得没人比自已更重要。当我们建立这种自我中心的串习时,自然无法平等地利益他人。现在,就要通过角色互换来完成转变,将对自已的爱恋和执著转向众生,将对众生的冷漠和放弃转向自已。在此过程中,我们要思维我执带来的过患,思维利他带来的利益。通过这种思维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凡是过分在乎自已的人,必然烦恼重重,因为他总在得失中计较,总在怀疑自己受到伤害。而那些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反而是快乐自在的,因为他们心中只装着众生,已经容不下那些为自己算计的烦恼了。
   通过这些思维,就能逐步淡化我执,发心利他。除了座上的观修,我们还要在座下实践种种利他行,使心量逐渐打开,慈悲逐渐生起。那样的话,不仅我们自己会感到快乐,周围的人也都会喜欢你,接近你。关于菩提心的具体修法,可根据“修学菩提心”的六讲光盘来学习,其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

五、结束语

   以上,将《道次第》的内容大致作了介绍。凡用心学过《道次第》且方法对路的,都能对佛法生起信心,并将心行导入解脱轨道。希望大家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引起重视,根据我在研究所讲的一百多讲《略论》课程认真学习。奠定这一基础,将来修学任何一个法门都能稳扎稳打。
 楼主| 发表于 2014-4-22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构建
道坚  
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华岩寺方丈

内容摘要:汉传佛教在经过二千余年的传承历史中,结合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及文化现象,形成各种适合各地民族心理的宗派,向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令无数人感受佛陀恩德,成就圆满人格。本文拟将汉传佛教修学次第按非佛教徒、亚佛教徒、佛教居士和出家僧人四个层次考察,并根据不同的阶层,进行分层教育法,实现由非佛教徒到佛教的修道士、布教师——出家僧人的修学体系。
关键词:汉传佛教  修学次第  分层教育法

世界佛教包括汉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和藏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也称汉传佛教,属北传佛教,是由梵文典籍等翻译成中国汉民族的语言文字,形成以汉文为载体的大乘佛教体系,并由中国传往韩国、日本、越南等地,渐成当今世界弘传格局。现在的汉传佛教使用的语言已经不再仅限于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流布,已经向世界各种民族及语言文字发展,影响不断加大。汉传佛教在隋唐之际,形成天台宗、三论宗、慈恩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八大宗派,以及众多佛学派别,而每一宗每一派都有严格的修学理论和次第,并在千年的传承中经历历史的考验,证明这些修学体系对生命的关怀及心灵的重建,有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考虑当今汉传佛教修学次第,必须跨越区域性佛教的思路,结合世界各国的国情及民族习惯,学习先哲成功修学经验,制定相应修学次第。
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的宏观构建,应以“令不信者信,令信者道业增长”的原则,综合考察佛教发展的基本模式,从感受佛教理念影响的非佛教徒到认同佛教思想的亚佛教徒,再到正式受持三皈的佛教居士,以及出家修行的僧人,根据非佛教徒——亚佛教徒——佛教居士——出家僧人的四个层次,提出分层教育法则。佛教要求去除人我执,没的壮大组织或扩张势力的想法,对于各阶层的角色转换,佛教一般顺其自然,充分给予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
在全世界人口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就是广义的基督徒共19亿6599万。占世界人口的33.15%。回教有11亿7933万,占世界人口的19.89%。印度教有7亿6742万,占世界人口的12.94%。佛教有3亿5688万,占世界人口的6.02%。部落宗教有2亿4416万,占总人口4.12%。没有信仰的有7亿7667万,占13.10%。我国受文革影响,世界近8亿没有信仰者多数在中国,这些人没有信仰,如果不及时进行精神引导,将变成盲目崇拜者或金钱信仰者,对中国未来的精神文明建设,将是极大的障碍。然而,这些非佛教徒的中国人大多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熟悉佛教因果报应、善恶观、功德思想、六道轮回观念及佛教普度众生的普世情怀,将其纳入佛教修学次第管理范畴,对佛教文化重建有积极意义。对于非佛教徒的修学次第建设,当以佛教艺术及哲学、心理学为主,附以佛教养生之道,令不是佛教信徒的普通国民,也能享受到佛教高等智慧的加被,树立健全的人生宇宙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生活,普遍尊重不同的文化现象,包容一切,如海纳百川,成就非凡心智,为祖国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作贡献。
所谓亚佛教徒,不仅熟悉一些佛教基本理论,甚而认同佛教思想,偶尔也到寺院烧香拜佛,或参加一下佛教法会,参与出家师父的讲经弘法活动,对佛教有一定好感,但并不是佛教信徒。在中国,亚佛教徒的数量相当可观,至于不低于4亿人,所以对这类人群的修学次第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亚佛教徒的信仰状态是受到身边的亲人或朋友的佛教信仰影响,处于信仰与非信仰的游离阶段,有的因为历史或时代原因而误解佛教,有的对佛教缺乏全面了解而持观望的姿态,有的害怕佛教清规戒律约束生活而影响到个人的自由意志,有的受到假冒僧尼的欺骗而远离佛教,有的对佛教高深莫测的理论及神通感应之事讳莫如深,等等。对于亚佛教徒的修学次第,先以夏令营、讲习班、读经班、传统文化班的方式由理入行,厘清佛教思路,正本清源,消除思想误区,次当接受正统佛教修学引导,如体验寺院禅修、净修等,熟练运用佛教基本思想及修行方式,克服心理弱点,树立正信、正念、正见、正定而不退,成就健康人格,提升生命信仰。
接受佛教修学思想,在佛寺中正式接受三皈五戒仪式,承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誓言,成为佛教居士。佛教居士是佛教教团的组成部分,中国大陆就有1亿(近年称有3亿)之众,建立佛教居士修学次第,可谓势在必行。由于汉传佛教流派众多,其修学次第也因有较大差距。因为佛教居士生活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如果对佛教居士的修学作统一次第安排,显然是不现实的。然而,汉传佛教一贯没有对佛教居士的系统教学方法,无组织无纪律,如一盘散沙,没有一点凝聚力,已经成了中国佛教的通病。我们通常以“师父带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借口,对在家居士即无权利也无责任可言。初发心者,不是皈依佛教而是皈依于某一师,多以个人崇拜进入佛门。上焉者以戒律、修持、道德、学风感化,中焉者位高、权重、势利、名闻所归,下焉者显异、感通、情感所依,不入流者为巧言利诱之所迫。许多佛教居士虽然皈依若干年,然不识三宝,更谈不上佛教基础知识,甚而与迷信、外道为伍,不知何为正信佛法,也没有一个组织或教团对大家进行有序管理或次第教导。鉴于目前佛教居士放任自流的散漫状态,当前迫切需要重新思考佛教居士的归属,以及修学体系的建立。在佛教协会或寺院,应成立佛教居士管理机构,对信众进行详细登记,并指定归属某宗教活动场所,凡有信仰需求,其归属寺院有责任给予满足。建设佛教居士修学次第,先以启信为要,引导在家信众的行为标准,如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和睦家庭,孝敬师长等;次当皈依三宝,敬信正法,学习佛教基础知识及佛教礼仪;再受持佛戒,规范身心,令心地清静;又修持出离心法,知世事苦空无常,诸法无我;再修习菩提心法,以布施等六度四摄,护持三宝,慈济爱人,成就圆满自他功德。
佛教的核心力量是出家僧人。僧伽担负着佛教的继承与弘传重任,是佛教专业的修道士和布教师,其修学体系的建立,当更加谨慎和完备。汉传佛教诸宗派中,以禅净二宗最为盛行。禅宗倡导“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讲究“不历僧祗,直下顿悟”,这种超越性的修学法门,一直被奉为上乘法门。在禅宗历史发展过程中,甚至出现了“只重心性之学,排斥经教,不行佛事”的现象,对修学次第之说,一般斥之为小乘或渐教,以致少人问津。净宗以“持名念佛,带业往生”为初衷,由于简单易行,一般不会出现修持的魔障,所以广被群机,成为当今佛教的主要修持法门。如果按照《观无量寿经》所载净业正因行持净土法门,应该说是次第严密,解行并进的大乘菩萨行。所谓净业正因,第一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是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然而在净宗的修学实践中,大多数人不明教理,只知一句佛号,一心往生西方,代替佛教诸多行门,失去了菩萨道积极度生的本怀。如果是在家老太太学习佛法,不明教理,不行善法,只要能一心专念弥陀,也算得上一个虔诚的佛教居士了。然而,如果是一个专业的佛教修道士和布教师,只知道一句阿弥陀佛,可能就无法称为一名真正的出家人了。可见在汉传佛教建立出家僧伽的修学次第,尤为重要。
对于僧格的养成,关乎佛教的兴衰成败之大事,其修学次第,必须先考虑国家和佛教信徒、民众需要什么样的出家人。国家的要求简单为“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三句话,佛教信徒需要“严持戒律,智慧多闻,有修有学,慈悲喜舍”的大德,社会民众需要“慈爱百姓,德被天下”的宗教家……虽然不可能很个出家人都成为宗教家、大师,但他(她)必须是佛教专业的修道士和布教师。作为出家僧侣,其修学次第可能要分为童行期、沙弥期和比丘(尼)期。
童行是发心出家前接受考察的阶段,其修学次第称童行期。童行期以启蒙佛法和教习佛教礼仪为主,并以严格的苦行磨砺心志,观察其是否适合出家修道生活。其修学时间在二年左右。修学内容应分次如下:一、断除凡俗不良习惯,如肉食、抽烟、喝酒、赌博、网瘾等,亲近善知识,学习淡泊宁静的出家生活模式。二、佛教早晚课诵的背诵,熟悉上殿过堂仪规。三、早起晚睡,学会寺院洒扫应对之礼,为大众作务,如巡堂、净厕等苦行,培养出家福德善根资粮。四、学习诵经、拜佛、侍师等基本常识。五、了解佛教基础知识。六、见习佛教修学方法,如坐禅、念佛等。等到以上课程修学完毕,身心健康,无不良嗜好,堪为法器者,寺方及自已认为适合出家后,填写出家申请,并经父母签字同意,可以剃度出家为沙弥。
沙弥是经父母及寺院同意并举行剃度仪式,取法名法号,剃头着僧服,已正式成为佛教出家僧团的一员,其修学时间至少在二年左右,修学次第更为完备:一、出离心的修持。二、受持、学习三皈及沙弥十戒。三、亲近善知识,熏习出世善法。四、学习寺院清规,以及丛林执事内容。五、随众参加上殿、过堂、念经及禅修等修行活动。六、见习佛门法事及弘法事务。沙弥阶段是童行期更进一步的增上善法,学习如上佛事后,经寺院考察合格,同意授受比丘(尼)戒。
沙弥考察合格后,经寺院推荐,到戒场登比丘(尼)坛,受持三坛大戒,成为正式的僧人。比丘(尼)是一个出家人的终身称号,其修学次第应分两个阶段,一是比丘(尼)依师学戒五年,得阿阇黎位的初学期;二是在取得阿阇黎位后,再精进修学五年,得和尚位的实修期。初学期亲近师长或入佛学院,专业学习佛教基础理论、历史及戒律、修持方法等,旁及各宗的研修,应修持专一,广学多闻。五年修学有成,得阿阇黎位,即取得教授资格,可以引导初学者进修。实修期是已经精于佛教理念和修持方法,再依师教诲,于一宗一派的修持方法,进行专业修学,或闭关修持。五年后修学有成,得和尚位,堪为人天师表,出山弘法利生。
如上所述佛教修学次第,仅是依据传统修学模式,作一简单阐释,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具足福慧德行者,能再作狮子吼,令法音宣扬,重兴佛教于此时。
发表于 2014-4-23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道次第的整体把握,我个人还是觉得,在系统学习、思辨五部大论后,实修道次第所缘。这样是真正的,正确的入佛意趣之门,之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7:11 , Processed in 0.03474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