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99|回复: 15

求經典提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記得有一部經典中提到一阿羅漢由于有限的宿命通力, 差點耽了一個人的出家證道因緣, 好在佛的神力見其出家因緣, 渡其出家使其證果. 請具體指示經典出處. 感謝. 或者如有其它經典曾提到阿羅漢和菩薩的憶念之力有限不如佛者, 都請指示. 但務請指示真實出處, 有梵文本或巴利文本的最好.

和老板爭起來. 他說陳那法稱應許"自經歷一切事皆可堪被憶念". 這在世間知識而言, 一看就扯淡, 于是老板爭辯說是佛教中承許. 我認為這不可能, 除就佛陀一類聖者, 可許能憶念過去一切(事無巨細), 但就一般而言地承許"一切過去事皆可被憶念", 我不信自宗會有承許. 而且我也想了上面的故事. 所以來問. 謝謝.

发表于 2014-3-18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wellwe 于 2014-3-18 23:18 编辑

好像是“苍蝇绕塔”的故事(但我不清楚具体是哪一部经提到的):
須瑞迦塔的故事 ── 繞行聖境的利益
從前有個叫做須瑞迦塔的人,他到了八十歲時,才發願跟隨舍利弗尊者出家。然而舍利弗經過審查之後,他找不到須瑞迦塔有出家為僧的業,就對他說:「在寺院中,出家人一般必須學習,如果沒有辦法學習,就要服事其他的僧眾,做清掃工作等等。你太老了,如果出家為僧,既不能學習,又不能工作。」因此,舍利弗拒絕為老人剃度。
為此須瑞迦塔感到十分苦惱,哭了又哭。佛陀以遍智心恆時照見一切有情,於是他便出現在老人面前,問他出了什 事。
須瑞迦塔說明了情況之後,佛便告訴他:「舍利弗還沒有圓滿智慧和方便兩種資糧。我已經圓滿兩種資糧,而且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具有出家為僧的業。」
佛向須瑞迦塔說明,在無法計數的過去世之前,他曾經有一世是一隻蒼蠅,繞行過一座佛塔──那隻蒼蠅尾隨佛塔周圍的牛糞味,因而很幸運地繞塔一周。
雖然蒼蠅不能辨識佛塔是聖境,也不知道繞塔會造下成佛的因,但牠不經意的繞塔,仍然淨除了惡業,造下功德,形成安樂因。蒼蠅繞塔的行動,完全出於貪著牛糞的氣味,動機完全不善。然而,基於聖境的力量,牠的繞塔變成善業。佛說明了須瑞迦塔出家為僧的緣由,來自繞塔的微小善業。
後來,須瑞迦塔終於得入佛門修行,並得道成為聖者。他之能夠出家,是因為前生身為蒼蠅時,所造的微小善業。那隻蒼蠅根本不曉得佛塔是聖境,可以淨化內心,只是出於貪欲,追逐塔周圍的牛糞氣味,而完成繞塔。然而正因為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

发表于 2014-3-1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维摩诘经中,也有提到类似的典故。
发表于 2014-3-19 1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贤愚因缘经中有这个故事。但是汉文故事中是舍利弗见到他年龄大了,三件事不能做不要他。后来目健莲神通带他见到前世身"摩羯陀鱼”,这鱼骨还在,肯定不能超过大阿罗汉的神通力年限。而且这魚是听到佛名而后死了,这生年龄老了来出家而证果
 楼主| 发表于 2014-3-19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最好是小乘的經典. 最有有梵文本的. 學者們不認同大乘的經典.
发表于 2014-3-1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我没看懂。
“可被忆念”只是一个可能性啊。就是说事情在那个地方,但得等你有能力了才能去提取出来。不是谁都能提取出来。
发表于 2014-3-1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otwind 于 2014-3-19 18:05 编辑

世亲《俱舍论》:“舍利子舍求度人。”

普光《俱舍论记》:“如舍利子捨求度人。昔佛在世時有一人。誓多門首求度出家。舍利子等觀知此人。八萬劫來未種解脫分善。以無出家因緣故捨而不度。其人歎恨求度不捨。後佛來見。度令出家。說法獲果。舍利子等怪而請問。佛告彼曰。我昔過去於那伽羅喝國。共此國人。掃灑街衢。嚴諸供具。欲請定光如來供養。時求度人入城賣柴。因知此事遂即發願我更取柴得錢供養。至彼山中遂被虫食。臨欲命終。欲稱彼佛名號。忘而不憶。乃云南無城中欲所迎者。即名種順解脫分善。雖昔起善。由時遠故。舍利子等而不能知 問聲聞極疾三生。極遲六十劫。如何八萬不入聖耶 解云三生.六十據相續修。若有間斷無妨多劫 問昔未曾起順決擇分。今生如何能入聖耶 解云彼昔亦曾起順決擇分善。故於今生入聖獲果”

法宝《俱舍论疏》:“如舍利子舍求度人者。昔佛在世时。有一人。誓多门首求度出家。舍利子等观知此人。八万劫来未种解脱分善。以无出家因缘故舍而不度。其人叹恨求度不舍。后佛来见度令出家。说法获果。舍利子等怪而请问。佛告彼曰。我昔过去于那伽罗喝国。共此国人扫洒街衢严诸供具。欲请定光如来供养。时求度人入城卖柴。因知此事遂即发愿我更取柴得钱供养。至彼山中遂被虫食。临欲命终欲称彼佛名号忘而不忆。乃云南无城中欲所迎者。此即名种顺解脱分善。虽昔起善。由时远故。舍利子等而不观知”


又,安慧《俱舍論實義疏》:“極遠時者。謂過去未來三阿僧祇劫外聲聞獨覺不能知。何以得知。如昔有一人。於舍利子邊求出家。時舍利子觀二阿僧祇劫。此人無出家善根。遂不許。此人詣佛以求出家。世尊觀之。出僧祇外此人有少善根。遂許出家。說偈言。
 彼人解脫種  我觀極微細 
 猶如諸礦中  真金隱茲住


安慧所引的偈颂与《大庄严经论》相似——
马鸣《大庄严经论》:“复次虽少种善必当求佛。少善求佛犹如甘露。是以应当尽心求佛。我昔曾闻。有一人因缘力故发心出家。欲求解脱即诣僧坊。值佛教化不在僧坊。彼人念言:世尊虽无我当往诣法之大将舍利弗所。时舍利弗观彼因缘。过去世时少有厌恶修善根不。既观察已,乃不见有少许善根。一身既无。乃至百千身中都无善根。复观一劫又无善根。乃至百千劫亦无善根。尊者舍利弗语彼人言:我不度汝。彼人复至馀比丘所。比丘问言:汝为向谁求索出家。彼人答言:我诣尊者舍利弗所不肯度我。诸比丘言:舍利弗不肯度汝。必有过患。我等云何而当度汝。如是展转诣诸比丘都不肯度,犹如病者大医不治其馀小医无能治者,既不称愿。於坊门前泣泪而言:我何薄福无度我者,四种姓中皆得出家。我造何恶独不见度。若不见度我必当死。即说偈言:
犹如清净水,一切悉得饮。乃至旃陀罗,各皆得出家。如此佛法中,而不容受我。我是不调顺,当用是活为。
作是偈已,尔时世尊以慈悲心欲教化之。如母爱子。如行金山光映蔽日。到僧坊门。即说偈言:
一切种智身,大悲以为体。佛於三界中,觅诸受化子。犹如牛求犊,爱念无休息。
尔时世尊清净无垢。如花开敷。手光炽盛。掌有相轮网缦覆指。以是妙手摩彼人头。而告之言:汝何故哭。彼人悲哀白世尊言:我求出家。诸比丘等尽皆不听。由是涕泣。世尊问言:诸比丘不听谁遮於汝不听出家。即说偈言:
谁有一切智,而欲测豫者,业力极微细,谁能知深浅。
时彼人者闻斯偈已,白世尊言:佛法大将舍利弗比丘智慧第一者,不听我出家。尔时世尊以深远雷音慰彼人言:非舍利弗智力所及。我於无量劫作难行苦行修习智慧。我今为汝。即说偈言:
子舍利弗者,彼非一切智。亦非解体性,不尽知中下。彼识有限齐,不能深解了。无有智能知,微细之业报。
尔时世尊告彼人言:我今听汝。於佛法中使汝出家。我於法肆上求买如汝信乐之人。如法化度不令失时。佛以柔软妙相轮手。牵彼人臂入僧坊中。佛於僧前告舍利弗。以何缘故不听此子令出家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见彼有微善根。佛即告舍利弗。勿作是语。说是偈言:
我观此善根,极为甚微细。犹如山石沙,融消则出金。禅定与智慧,犹如双糒米革囊。我以功力吹,必出真妙金。
此人亦复尔,微善如彼金。
尔时尊者舍利弗。整郁多罗僧。偏袒右肩。胡跪叉手。向佛世尊,而说偈言:诸论中最胜,唯愿为我说。智慧之大明,除灭诸黑闇。
彼人於久近,而种此善根。为得何福田,种子极速疾。
佛告舍利弗。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彼因极微非辟支佛所见境界。乃往过去有一贫人。入阿练若山采取薪柴为虎所逼。以怖畏故称南无佛。以是种子得解脱因。即说偈言:
唯见此称佛,以是为微细。因是尽苦际,如是为善哉。至心归命佛,必得至解脱。得是相似果,更无有及者,
尔时婆伽婆即度彼人令得出家。佛自教化。比丘心悟得罗汉果。以是因缘故。於世尊所种少善根获报无量。况复造立形像塔庙。 ”
发表于 2014-3-22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慧灯元照 于 2014-3-22 20:51 编辑

长老吉祥生的故事么?
另外罗汉有四种粗重,第一种就是太久远的事罗汉记不起。例如长老吉祥生出家因缘。
发表于 2014-3-22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有一个八万大劫前樵夫砍柴遇到老虎,躲过去后念南无佛,因此得度的故事,当时也是罗汉没看到这个因缘。后来出家证果。
发表于 2014-3-2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地禅定功夫就可以做到"自經歷一切事皆可堪被憶念",许多外道都可以做到,何况内道。阿罗汉不仅自知,还可知众生八万大劫内诸事,菩萨智慧更广大,佛陀则是遍知一切。
发表于 2014-3-24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有佛友聊天时提过,可能是华杰施主出家因缘。
发表于 2014-3-24 1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僧师的意思是要找原始佛教经典中的文本证据来对抗世间学者的理论。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这个道理对不对也要有证据啊,没有证据就是自说自话,人家就要说是你们编故事。
发表于 2014-3-24 11: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經歷一切事皆可堪被憶念"是从作用上说的,但是忆念的圆满或者有限是从能力上说的,若不可堪忆念,佛也无法圆满了知,故可堪忆念此语无误。
发表于 2014-3-2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经里有一声南无佛的故事,但这是大乘经典。
发表于 2014-3-26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师格西丹增贝丘讲现观的时候,曾经说过证得法流三摩地,或者大乘资粮道中品时,过去世所学习过的知识都能无遗忆念。
传说近代某位大德在色拉寺学习时,一二年级时表现出智慧不高的样子,背书也不行,辩经也不行,后来某一年忽然判若两人,背书超级厉害,辩经也超级厉害,引经据典侃侃而辩,没有对手。大家都猜他是不是进入资粮道中品了。
BTW:所以恩师常常对我们说,现在听不懂所讲的五部大论的内容不要紧,听进去就是种种子,多种些经论的种子,以后你们到资粮道中品时一定会想起的。到时候你们就厉害了,现在不听课不学习,以后变成一个肚子里没多少货的菩萨会很后悔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1:33 , Processed in 0.03471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