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寶僧 于 2013-12-5 19:26 编辑
礼进 发表于 2013-12-5 10:14
回法师:
4中第一个建议译成 "显现境" 的好. 其余都带 "所" 字, 是因以心为主体, 而趣取等动作是心所发 ...
12 被你這樣解釋, 這個問題便升到一個翻譯原則問題了. 誠然, 你提出的是一個理想的譯法, 也就是說, 被譯入語言中正好有一詞與譯出語言中的某詞的詞意在一切實際應用情景中是完全對等時, 我們就會完全對譯, 絕不加演譯. 但是這種情況是罕見的, 除某些特別的專有名詞外, 我們碰到更多的情況是譯入語和譯出語是在各和應用情景中交差對應的. 這時候依然可因應各別場景對應沿用有效的古譯. 乃至都無可考, 我們甚至都要演譯或創譯.
本例中 mtshan nyid 一詞是在藏傳佛教中是一個特有的名詞. 在翻譯作品中 (特別是因明譯典中), 它源自 lakṣaṇa (但我未考證是不是唯源自此字). 梵文中的 lakṣaṇa 只就 "特徵" 而言. 對應中文古譯 "相" 字, 倒無不當. 特別是, 印度教典中使用這個詞 (即便是因明典籍中) 大都是通指, 遠未到後來西藏人用 mtshan nyid 之精嚴, 這也恰好和中文中 "相" 字的意繁用濫有點意味相投, 所以, 以 "相" 譯之, 有的譯者甚至都會有 "心意相通" 的感覺. 但 mtshan nyid 在後來的用法中, 特別是因明的用法中, 更特別是在魯格派的因明教典中, 它曾至少被兩度加強了使用的精確度 (參考因明梵藏譯本, 宗喀巴三師徒時期的因明論典, 以及其後格魯派各寺中主要使用的四種辯論教材就可以清晰看到), 到札倉教材時的 mtshan nyid 甚至連西方邏輯學中的 "定義(difinition)" 都不能準確對譯了. 所以才有採用 "性相" 之譯. 當然, 其中還有個 "相性" 之爭. 恐繁不述.
這個問題另一則更著名的例子應該是 "artha = don = 義". 表面上看, 將此形成定譯誰也不能說錯, 但如果一千年前中國人和印度人及西藏人一樣一詞多義地在各種場合混用 "義" 字, 今天的中國人已在實際應用情景中使用了分化的專用名詞. 這個時候如果有人還一律譯 "義", 我覺得是一種 "呆譯". 而且, 這中間還有可能摻雜了譯者本身喫不透文意, 根本無能力進行準確的演譯, 于是因循舊制, 從簡譯 "義". 這種情況如果就個案而言, 倒也是一時無奈之選, 曾經譯過大部頭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會碰到過類似問題, 作過相類處理. (歐洲有些相對嚴格的學者在這種情況下是會注明自己未能確定斯義的) 這是無奈之選, 這個時候切不可搬遵古條例, 不然會有文飾己非的過失.
所以, 關於遵古譯, 我個人有一個粗略的操作原則: 看該詞在應用情景中是否有古譯依然流行, 有則從之, 無則從近並添注, 實在都無時, 只創新並加詳注. 也是因此, 不妨一說的是, 我個人也十分討厭某些人因為對中文古代佛典缺乏了解, 特別是在不知道古譯佛典中有絕大部分譯名其實現今依然流行的情況下, 僅就其個人一時便利猖言一切新譯的作法. 同時, 我也不贊成當今的譯文還要追什麼唐風古趣的說法, 坦白說, 當今的中文其實就不是玄奘時的中文, 甚至都不是法尊時的中文, 但我們有非常多值得沿用尚在流通的中文古譯專業名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