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西降巴洛西讲稿增加部分
现在我来说说这里的两个难点。 论文的主体己经说完了。现用这个机会来向各位学者阐述一下这里的两个疑难点,欢迎大家讨论。
第一个疑问是:获得律仪的方式,以及所谓”律仪相续”中”相续”的迁移方式。
这里所谓”律仪”,共许有表色和无表色两种。
对此,各宗有不同的观点。经部承许律仪的体性为”断除”之善思。唯识宗则承许为”断除”之思及其种子。自续派承许为”守护”之思。应成派与毗婆沙宗则都承许为色,二者相同,这在《中论大疏》中很清楚。
现在,关于这个问题,虽然如律部大论承许律仪为色,但关于有无”律仪相续”,则有许多付论。把什么算作是相续,难以定论。对此,虽然关于”律仪相续”从何而来在藏地有许多说法,但由于时间关系,难以展幵。在此给大家介绍关于”律仪相续”的难点。
这里有三个问题:当传戒的亲教师等的”律仪相续”传授给弟子时,是师长律仪的实质相续传给了弟子,还是同类相续,还是既非实质、又非同类?
1、如果是实质相续,则略有难处。由于亲教师等和受戒者是不同的相续,则需要一种一一相续之间实质相续的传递方式,这样一来,不同相续的心识就成了不同相续的心识的近取因。这是不可能的。不同相续的无表色也不能作近取因。特别是,如果心识的相续在补特伽罗之间互相迁移,则会成为两个补特伽罗为同一相续。
2、如果是同类相续迁移,由于必须是相续迁移,则无法回避第一种过失。并且,如果仅仅是同类,则补特伽罗互相都有,那么律仪的相续岂非毫无利益?
3、不是实质相续的迁移方式,在任何论典中都未明示。因此,《律经日光疏》中说:
若如此,得戒是通过授受的方式得戒,还是通过复诵的方式得戒?答:是通过复诵的方式得戒(因为是通过正说而生,如同从一灯生起千百盏灯),而不是通过授受。如《疏》中说:”并不像授受一样,律仪观待于心故。”
假如不是这样,弟子获得律仪时,授者处就没有律仪了。如《疏》中说:”近事、勤策、比丘律仪是各别故。”应当这样现察律仪相续的安立方式。
如此,如果是通过复诵仪轨而得戒,那么传授律仪者自己是否必须有律仪?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并不需要传授律仪的亲教师及七证师有律仪,因为得到律仪是通过”想”而生起的,并不观待于这些传戒者有没有律仪。这很难承许。但如果不承认通过”想”获得律仪,那么这是否是名言共许,又将成为一个难题。如《律经日光疏·下》中说:
无论【亲教师及七尊证】等是否具备律仪,如果【把他们】想成”具备律仪”,那么就羯磨可从”想分”成办。《具光释》中说一仅此对于成办羯磨者,也可以此类推。又说:
对僧众而言也有这个问题。是名言共许同理故。
这里的密义也如此解释。关于这个问题,《律摄颂》说: 第二于授及受者,所缘及想二中初,亲教、尊证虽无律,想具亦成。《具光》云:律说应为名言许,若必于想加观察,则不能成;生未生,凡庸、神通不达故。 又说: 无有屏教、亲教师,或由在家做亲教,由今仪轨生律仪,然知、不乐,更名非。
对在家人做亲教师而生起律仪的说法,疑问很大,必须观察。
第二个疑问,关于堕罪的体性。
总体而言,关于别解脱戒的体性,轨范师世亲说:”唯初表无表。”就足说有”表色”和”无表色’’两种。《释》对此的解释也基本相同。不过,关于必须将律仪安立为色的理由,正如冲流的洪水与防护的水堤都是色一样,所断的堕是色,那么防护的律仪也必须是色。如一切智错那瓦的《律经日光疏》说:
比丘之断所断有法,是由色断所断,能断律仪是色故。若许,邇过产生”我是比丘故,不能作此恶行”的想法而断除恶行,又如何解释? 答:如《律三百颂》说:”勤策修筑戒禁之塘”,就如同修筑断外在所断(洪水)的堤一样,承许由色断除所断。由心断除只是它的助伴。
这里,堕罪是色的理由,即:堕罪在此处被理解为身、语之七断,因此,堕罪必须是身、语随一之色。对此最大的疑问是,如《错那瓦律经疏》所说
不能从自已的体性方面引发不悦意异熟果的堕罪是遮罪。
就是说,纯粹是遮罪的堕罪,体为无记。另外,《错那瓦律经疏》明确说:
一切堕罪都是罪不善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与怫经中所说”无记堕罪”相违。因此.堕罪中显然是有无记法的。
举例而言,阿罗汉相续中有”实说上人法”之堕罪,如律部诸大论中所说。实说阿罗汉的堕罪,除了阿罗汉本身以外,没有别人可以犯。因此,阿罗汉也能生起堕罪。
另外,比如”持衣齐十日”的堕罪也肯定有。它不是身语表的分位,即使在意识不现起的状态中也会生起,由理可成,因此它只能是无表色,不能是别的色。而它既不能是善,也不能是不善,就只能是无记,因为承许堕罪无善,而阿罗汉相续中无有不善,己断除一切烦恼故。
然而,堕罪【作为无表色】,能是无记吗?《俱舍论颂》第一品说:”随流净不净”。《俱舍论王子疏》中也说: 所谓”净不净”,理解为”唯是善及不善”,換言之,即”没有无记”。因此,于眼等也应明了。这些引文十分明确地表明:无表色唯有善和不善。
第四品中说:”无表记【无有无记】。”
《俱舍论王子疏》中说:
“无表记【无有无记】”说的是无表色只有善和不善。这里,前后文中颂、释一:者都明确地说无表色必定只能是善或不善。
因此,说”堕罪中有无记”是谁的宗轨?二者不相违必有能立及其依据。
谨呈此题,问学方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