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9|回复: 1

【修学感想】佛教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3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佛陀在29岁时发现了自己身上的苦以及世间的苦是普遍存在的。
2、  于是佛陀开始寻找彻底、永久根除苦的方法。
3、  于是佛陀开始跟着当时印度的“仙人”修习禅定,修到了最高的禅定(非想非非想定),发现自己的苦仍然没有根除。
4、  于是佛陀继续进行止观的禅修,并把修行的重心由止转到了观上。佛陀通过毗钵舍那的修行最终发现了“无我、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
5、  佛陀通过“缘起性空”的观修达到了涅槃的境界。自己的苦得以彻底的灭除。获得了大安乐。于是佛陀认为自己证得了宇宙人生的最高境界(或真理)。
6、  佛陀开始对外弘法,开始将自己在观修中所证得的诸法实相整理成“缘起性空”的理论,并进一步的整理成“苦、集、灭、道”四圣谛。
7、  为了说明苦的普遍存在(苦谛),就要对世间六道进行详细的描述、分析、解释。于是就有了佛教关于世间六道众生的理论。
8、  为了揭示苦产生的原因(集谛),必须对“业”和“烦恼”进行详细的分别,研究。于是就有了关于“业”和“烦恼”的佛教理论。
9、  为了揭示灭除苦的方法(道谛),必须知道对治“烦恼”的方法。烦恼在佛教里被细分为6个根本烦恼心所,和20和个随烦恼心所。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烦恼心所是6根本烦恼心所中的“不正见心所”,而“不正见心所”里面最重要的两个是“身见、边见”,也就是“从生下来就认为身体是我”,“认为自己死后就彻底消失了或自己将永久存在”。
10、佛教的修行主要就是围绕破除“身见、边见”而展开。这两个烦恼被灭除之后,其他烦恼也将跟着熄灭。这两个不正见被破除了,佛教称之为证悟空性了。
11、而要证悟空性,首先要在理性上进行证悟。为了帮助后人在理性上证悟空性,龙树菩萨写了龙树六论。是专门讲空性的道理的。其依据主要是释迦佛讲的《大般若经》
12、在理性上证悟空性之后,“我见和边见”并没有被彻底灭除。还要进行现量的实证空性。这就需要修止观。为了详细说明修行止观的方法,弥勒菩萨讲了《瑜伽师地论》,其依据是释迦佛讲的《解深密经》。(大乘同时也要进行六度四摄的修行。)
13、现量实证空性或诸法实相以后,佛教就称之为修行达到了“见道”的地步。这个时候“身见、边见”就被灭除了。其他的烦恼也跟着被灭除了。但习气还在。
14、为了灭除习气,还需要进一步修行,这个阶段佛教称之为“修道”。
15、烦恼的习气也灭除之后,就进入到了涅槃的境界(灭谛),这时自己的苦将彻底熄灭。小乘的修行就到此为止了。大乘佛、菩萨比较慈悲,证到了涅槃之后不住涅槃,还要灭除众生的苦,于是随感而化,继续救度世人。

主版不让发,就发这里吧。欢迎板砖。
发表于 2013-9-3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ci 于 2013-9-3 21:16 编辑

大部分学佛的人照样老病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2:33 , Processed in 0.03117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