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325|回复: 20

各类佛学知识考试题大全(募集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8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仅限于佛学知识考试题目,请勿发其他内容,请勿重复发送,多谢多谢】

青年佛学班《佛法概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学佛者所依归的法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律制僧团的三大美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佛教现存的三大语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有情的三处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部是化生的两趣众生是________、________。
6、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本是________与________。
7、有情对现在身或未来身的爱称为____________,有情对已得的或欲得的爱称为____________。
8、有情所依的身心名为________世间,所住的世界名为________世间。
9、凡是能为某法生起的条件,即称为此法的________,其中____指主要的,____指一般的。
10、三重因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般若经中说菩萨所依止的三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佛陀的正觉为了区别声闻与菩萨而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佛法将有情七苦总结为________。
A:生老病死苦 B:所求不得苦 C:五蕴炽盛苦 D:轮回苦
2、四大中具有摄聚作用的是________。
A:地 B:水 C:火 D:风
3、四食中与死后轮回直接相关的是________。
A:粗抟食 B:细触食 C:意思食 D:识食
4、我们称导致众生将来投生到某一道的决定业为________。
A:引业 B:满业 C:共业 D:定业
5、以下关于缘起与缘生的错误说法是________。
A:缘起是为缘能起,缘生是缘所已生 B:缘起是因果理则,缘生是因果中的事项
C:缘起指主要的因,缘生指次要的因 D:缘生依于缘起而成
6、原始佛教所提倡的是________。
A:敬事鬼神 B:求佛保佑 C:男女平等 D:以人为本
7、以下关于中道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
A:内容为八正道 B:又称古仙人道 C:远离极端而折中 D:以智导行
8、四摄的内容是________。
A:布施、正语、利行、同事 B:布施、持戒、利行、同事
C:慈悲、布施、爱语、同事 D: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9、声闻四果是________。
A: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辟支佛 B:人果、天果、声闻果、菩萨果
C:七还果、一来果、不还果、解脱果 D: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10、以下不属于六度的是________。
A:布施、持戒 B:忍辱、精进 C:闻思、修行 D:禅定、智慧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六和敬中反应僧团和合本质的有____________。
A:见和同解、戒和同行 B:利和同均 C:身和同住、语和无诤 D:意和同悦
2、 七众弟子中属于男众的有____________。
A比丘 B:沙弥 C:优婆塞 D:优婆夷
3、 五蕴中能为识所知的有____________。
A:色 B:受 C:想 D:行
4、 一个须弥世界包括____________。
A:须弥山 B:四大洲 C:忉利天 D:铁围山
5、 缘起十二支中的“有”支是指____________。
A:存在体 B:三界 C:五趣 D:有为法
6、 三法印中的“诸法无我”是指____________。
A:人法俱无我 B:诸法不存在 C:诸法无自性 D:我、我所空
7、 惭愧心是依____________三个助缘来完成的。
A:自增上 B:法增上 C:世间增上 D:道德增上
8、 信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
A:信顺 B:信忍 C:信求 D:证信
9、在家信徒要具足的五法包括____________。
A:信与戒 B:布施、闻法 C:智慧 D:正命、善知识
10、 八正道中属于戒学的是____________。
A:正业 B:正语 C:正命 D:正念

四、问答题(共20分)
1、为什么说人间修行胜于天上?(6分)
2、佛教业感说是怎样肯定行为价值的?(6分)
3、如何依四预流支成就闻思修慧?(8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百法明门论》试卷
戒幢佛学进修班

一、填空题(每空0.5分,24分)
1、唯识学的根本论典是:[    ],实际开创者是:[    ]。
2、心所法有三层含义:[    ]、[    ]、[    ]。
3、“想”的定义是:“于境[    ]为性,施设种种[    ]为业”。
4、“善”的定义是:“随顺[    ],于此世他世顺益于[    ]者。”
5、障碍精进的三种心理因素是:[    ]、[    ]、[    ]。
6、惭是对[    ]而言,愧是对[    ]而言,惭与愧的共同点是[    ]心。
7、“三善根”是:[    ]、[    ]、[    ]。
8、[    ]受、想、思三个心所分别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说的:[    ]、[    ]、[    ]。
9、独头意识有三种,即:[    ]、[    ]、[    ]。
10、写出“烦恼”的四个不同名称:[    ]、[    ]、[    ]、[    ]。
11、写出由根本烦恼“嗔”而生起的四个随烦恼:[    ]、[    ]、[    ]、[    ]。
12、贪爱的四大特性是:[    ]、[    ]、[    ]、[    ]。
13、嗔心的危害性很大,要对治嗔,一是修[    ]观,二是修[    ]行。
14、恒与第七末那识相应的四大烦恼是:[    ]、[    ]、
、[    ]。
15、“转识成智”是指:转前五识为[    ]、转第六意识为[    ]、转第七末那识为[    ]、转第八阿赖耶识为[    ]。
16、色法有二义,即:[    ]、[    ]。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4分)
1、前五识的共同特点是:
A 俱依色根
B 俱缘现在
C 俱为现量
D 俱有间断
2、关于第六意识的表述,正确是:
A 意识只有计度分别,没有自性分别和随念分别
B 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作用
C 意识“思心所”的造作,能造成业果。
D 意识的活动范围很广,五十一个心所法全都与之相应。
3、以下善心所中,属于止观成就的心所是:
A 信 B 不害
C 轻安 D 行舍
4、下列随烦恼心所中,属于障碍止观的心所是:
A 昏沉 B 掉举
C 失念 D 散乱
5、烦恼生起之因有:
A 随眠 B 境界
C 恶友 D 串习
6、关于心不相应行法,表述正确的是:
A 不与心、心所法、色法相应
B 不与无为法相应
C 于心、心所法、色法之分位假立
D 非因缘所生
7、关于无为法,表述正确的是:
A 无为法无造作、无生灭、非因缘所生
B 无为法是一味、平等、无差别的
C 无为法要通过有为法来认识和显示
D 无为法有自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12分)
1、阿赖耶识






2、唯识三性






3、二无我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20分)
1、 用图表说明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2、 如何正确理解佛法所说的“信”?


3、 慢与骄有何区别?骄慢七因是什么?


4、 五种不正见是什么?并简要解释之。



五、写作(30分)
作意、触、受、想、思、欲、念、信、精进、贪、嗔、无明(痴)、慢、疑、不正见(恶见)、忿、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无惭、无愧、懈怠、放逸、昏沈、掉举、失念、散乱、眠、恶作(悔)、得、名身、生、无常、时。
学习《大乘百法明门论》后,相信你有不少感想和感悟。请从以上35个心所法和5个心不相应行法中,选择你最有心得和体会的一个或多个,在把握其基本思想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修行和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菩萨戒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瑜伽的本义是__________。菩萨的本义是__________。而戒的同义或近义词有毗奈耶__________ __________。
2、瑜伽菩萨戒出自《__________》,共有四条重戒,__________条轻戒。本是佛在诸经中随机散说,而被瑜伽论主收集于一处的。
3、除瑜伽菩萨戒以外,汉地主要流行的菩萨戒是____________。后者是顿立戒,即使未受过七众别解脱戒亦可受。而瑜伽菩萨戒为____________,受之前应受过七众别解脱戒。
4、七众别解脱戒是指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这九种分别是指自性戒、一切戒、难行戒、一切门戒、善士戒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其中善士戒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菩萨自性戒有四,分别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7、菩萨由此十种相故。名住摄善法戒。速能摄善一切种相。谓施渐次。若戒渐次。若忍渐次。若精进渐次。若静虑渐次及五种慧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8、瑜伽菩萨戒的四种他胜处法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9、四种他胜处法的上品缠犯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除上品缠犯为舍外,若__________,也为舍菩萨戒。
10、菩萨三聚净戒中,律仪戒能安住其心,摄善法戒能__________,饶益有情戒能__________。

二、           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资格的菩萨应该向所有求菩萨戒的人开示传授菩萨戒。(       )
2授受前,应先听闻菩萨学处,以慧观察自所意乐及犯处相,堪能受否。(       )
3菩萨一旦毁犯了他胜处法,弃舍了菩萨净戒律仪,那么现法中就不堪更受。(       )
4菩萨转受余生,忘失本念,菩萨戒的戒体就失去了。(       )
5不供养三宝戒中,若是由于懒惰懈怠而违犯的,是染违犯。(       )
6佛在别解脱戒中制定的遮罪,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       )
7出家菩萨为利益有情,也可行非梵行。(       )
8菩萨被无理诽谤,不应辩白,要自忍耐。(       )
9菩萨为了降服外道,可以自赞毁他。(       )
10菩萨无论何种情况下,皆不应贬斥小乘。(       )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不应从哪七种人求受菩萨戒?








2瑜伽菩萨戒唯立四种他胜处法的原因是什么?





3菩萨为什么也要学小乘法?





4一切处皆无违犯的三种情况?





5或上或中或下品缠犯他胜处法及余学处,菩萨应如何还净?





6受持菩萨戒的五种胜利?






四、论述题(10分)
瑜伽菩萨戒有什么特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至少五条)。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广论》思考题

下士道部分
中士道部分
上士道部分
止观部分  

下士道部分思考题

试题1
1、论前归敬颂为什么首先总归敬文殊菩萨?)
2、圣者教指什么
3、何谓三地
4、何谓二大车轨?
5、宗大师为什么要造此论
6、广论中所诠何法
7、印度传承有哪两派释义  
8、为什么说广论的作者即是阿底峡尊者) 
9、试述阿底峡尊者受生殊胜?
10、试述阿底峡尊者教证功德殊胜?
11、何谓教证二法?
12、试述尊者於印度所作事业?
13、试述尊者於西藏所作事业?
14、造论含有那三种圆满因?
15、何者是度彼岸中三种传承?
16、何者是密咒中五派传承
17、此论教授殊胜有几?一一叙其名?
18、云何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19、何谓圣教?
20、何谓菩萨所欲求事谓是成办世间益利?
21、大乘道摄共不共二道,对不共道应如何对待?
22、趣入金刚乘者对度彼岸乘是否共道?为什么?
23、云何通达一切圣言现为教授?
24、何故诸契经及续部宝圣者至言是圣教授?
25、何故诸大车造诸释论及诸教授?
26、教授是否清净以何标准?
27、云何正法执有别、别讲修二法?何以此执非礼?
28、云何作则能知一切圣言皆现为教授?
29、云何易得圣者密义?
30、云何极大恶行自行消灭?
31、谤法多门何者极为重大?
32、闻法有何胜利?
33、云何多以五想听闻正法?
34、云何菩萨地以五想听闻正法?何等五想?
35、于法法师起承事者云何?
36、何谓如菩萨地中所说而正听闻?
37、何谓断器三过?
38、云何六种想听闻正法?  
39、何谓教油子?云何成教油子?教油子有何危害性?  
40、云何闻法须正为抉择自身?  
41、云何无染法施?无染法施有何胜利?  
42、云何发起承事大师及法?  
43、以何意乐尔说正法?  
44、以何加行而说正法?  
45、於何等境应说不说?  
46、於完结时应如何作?  
47、於讲听轨理未获定解,有何危害性?
48、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49、菩提道次第能引导之善知识应具何种德相?
50、云何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
51、善知识应具德相,自利德有几?摄他德有几?
52、依博多瓦以何德为主要?
53、由时运故具全德者难得,将如何择师?
54、康萨仁波切与帕绷喀仁波切所立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是何?
55、能依学者应具何德?一一详述之
56、具不具如是德相,其利弊为何?
57、依止善知识有二传记不同?宗大师如何评述?
58、亲近善知识之意乐应如何作?
59、云何修信为根本?
60、信有几种?此中之信为何等信?
61、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为什么?
62、云何于尊重所,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
63、应如何执取功德?执取思维功德有何胜利?
64、观师为佛之因是什么?
65、云何以教及理成立观师为佛?
66、於说法师,应观功德,莫观过失。云何理解?
67、於诸善法,应随顺行,於诸不善法,应不顺行,云何理解?与上题有无矛盾?
68、随念恩者,依十法经及华严经,思维自身如何念恩?
69、加行亲近轨理云何?
70、作所喜者,谓有三门,哪三门?
71、初门云何?
72、次门云何?
73、三门云何?
74、如所依师引入非理及令作违三律仪事,如何行耶?
75、亲近善知识为求什么?
76、博多瓦引阿难言,其意云何?
77、亲近之时间为几?
78、亲近善知识之胜利云何?
79、博多瓦所说破衣之过云何?
80、不善依止过失云何?
81、亲近不善知识与罪恶友有何过失?
82、何谓不善知识或恶知识?
83、烦恼及其粗重有何过失?
试题2
87、加行法有六,何等为六?
88、何谓身语意相?
89、何谓无谄?    
90、声闻地中所说略说其要?(广论)41从昏睡盖障净心室依据?何谓毗卢七法。八法?
91、何谓资粮田  
92、普贤七支如何摄尽集净诸扼要处?。  
93、礼敬支分几?  
94、供养支分几?  
95、凡夫有否无上供?〈掌中解脱〉P242既〈慧海请问经〉中所说的“受持正法”和“发最上菩提心”二种,
    加上〈大悲花莲经〉中所说的“一心专修所闻法义”共为三种,根据上师教授还可补充一种,“善根转
    变为供品而奉献之”。
96、随喜支五补特伽罗指谁?  
97、普贤七支个别对治何种惑。业,感何等果?  
98、普贤七支总之可摄入何等三事之中?如何摄?  
99、供曼陀罗三事求加,何等三事?  
100、三事求加中,内外一切障指什么?  
101、述曼陀罗之重要性?  
102、何谓修?  
103、云何於所修所缘境,数量次第先须决定?  
104、云何於善知识修信,修敬?  
105、初修每次时间不须太长,何故?  
106、未修中间应如何行?  
107、何谓三合而引导者?  
108、引发摄摩他道毗钵摄那道之正因是何?  
109、试以五义解释密护根门?  
110、何谓防守正念,常委正念?  
111、如何防护分二,试详述之。  
112、云何名为念防护意?  
113、云何於此非理分别起烦恼意能善防护?  
114、云何此意由是二相善护已,正行善拾或无记拾?  
115、何谓善拾?  
116、何谓取行相,取随好?  
117、正知而行者,何为所行事?  
118、广论释四种行相,一一详述之。  
119、何谓受用及其受持三衣及钵?  
120、何谓解劳睡?具体为何?  
121、何谓五非应行处?
122、密护根门与正知而行,有何胜利?  
123、饮食知量,谓具几法?  
124、於饮食爱著对治,应云何修?  
124、於饮食爱著对治,应云何修?
125、应云何善思而后受食?
126、云何精勤修习诰悟瑜伽?
127、云何从五盖静修其心
128、睡眠有什么作用/
129、眠息时应如何作?
130、云何狮子卧?为何要狮子卧?
131、应以何等意乐睡眠?
132、广论中所引邪执分别有几?
133、引庄严经论文,说明什么问题?
134、何谓修?修与闻思有何关连?
135、修有几种?
136、闻思修在次第与数量上有什么联系?
137、多习经论续部与一从来未习教者,於正修时,是否等同?
138、明显文句中如何解释修义/
139、〈修〉与〈习〉在修道上是否同义?
140、具舍云〈等引善名修〉如何会通?
141、云何得知大乘圣者修道有数数思维,称量观察?
142、将护与修是否相违?为什么?
143、有说一切分别是相执,障碍成佛,其错误在哪里?
144、修道有几种? :什么情况下该用何种修?
145、不用观修,有何过失?  
146、有说观修障定,然否?
147、观修是否修定所必须?
148、坚固安住圣三摩地,违缘有几?
149、如何断除沉掉?
150、观修与沉掉相应否?  
151、闻思与正修能划分为二否?为什么?  
152、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有何弊端?
试题3
153、为什么说略摄所应修事,亦可别书?  
154、何谓八有暇?  
155、为什么说边地蔑戾车?边地有几种?  
156、长寿天包括那些天?  
157、此八无暇中,一一以何因缘说明无暇?  
158、何谓圆满,圆满有几?  
159、何谓五自圆满?  
160、何谓五他圆满?  
161、试比较广论与瑜伽师地论十圆满?  
162、声闻地中说前四他圆满现在不具,然则现世有十圆满否?  
163、暇满利大指哪方面说?  
164、云何《最初修道之身,人为第一?》  
165、人中云何尤以瞻部洲身,为所称叹?  
166、暇满之身,应作何事?  
167、何谓《虫礼。骑野马。藏鱼。梅乌食》?  
168、暇满难得,云何可知?  
169、思维暇满难得,应发何欲乐?  
170、思维暇满难得,应得何等心为具量  
171、於暇身能发一具相取心要一欲乐,须思维何法?  
172、如是思维,有何利益?  
173、若不能如前思维者,应摄为几?  
试题4
174、云何因果门中难得道理?  
175、佛所说法,所成有情利义,略有几种?  
176、何谓下士?何谓下士或共下士法类?  
177、何谓殊胜下士?  
178、何谓中士?何谓中士或共中士法类?  
179、何谓上士?何谓上士法类?  
180、瑜伽摄决择分说下中上三士云何?  
181、俱舍释说三士云何?  
182、云何下中士道是上士道或分或支?  
183、云何度诸昼夜,令其不空?  
184、何者是趣入大乘之门?  
185、欲发菩提心,须先修习何法?  
186、发心胜利,略说有几?  
187、入行论《於诸有情先》一颂,所说何义?  
188、何者是发起菩提心之根本?  
189、云何中下士法类,即是发菩提心支分?  
190、菩提心随力生已,为令极坚固故,当作何事?  
191、为何而修奢摩他?  
192、试依道炬释,述戒,定,慧三学分齐?  
193、何为方便分?何为般若分?详述之。  
194、何为此等次第决定,数量决定?  
195、云何智慧,方便,仅以一分不成菩提?  
196、何为三种殊胜慧?  
197、云何共道净相续已,决定应趣密乘?  
198、入密乘者,应如何作?  
199、若中下士诸法,是上士道之前加行,单说上士道次既谓已足,何须别立中下士道次名耶?  
200、试述龙猛,无著等诸大德建立道次第决定诸说?  
201、何谓四颠倒?此中讲者何种颠倒?
试题5
202、为修无常有何过患?
203、修习无常有何胜利?  
204、念死之心有几种?此处指何种?  
205、三根本中第一根本是何?  
206、第一根本有何三因相?  
207、由此得出第一决断是何?  
208、本生论内,佛本生为国王时,何故不赴姑姆达会?  
209、第二根本是何?  
210、第二根本第一因相是何  
211、第二根本第二因相是何?  
212、第二根本第三因相是何?  
213、第二决断是何?  
214、第三根本是何?  
215、第三根本中,三个因相是何?  
216、第三决断是何?  
217、云何念无常是道基?  
218、念无常不易生起,应如何励力而令生起?  
219、念无常云何方称合量生起?  
220、云何思维后世,当生何趣而念苦?  
221、云何念苦能摄众多修要嗢柁南?
试题6
222、地狱大致分几种?  
223、何谓大有情地狱?其所住,住处之量及其住苦云何?  
224、大有情地狱诸苦,要经几时而领受?  
225、何谓近边地狱?其住处,所受诸苦及寿量云何?  
226、何谓八寒地狱?其住处,所受诸苦及寿量云何?  
227、何谓独一地狱?其住处,所受诸苦及寿量云何?  
228、能感众苦之因是何?  
229、旁生之苦云何?其寿量云何?  
230、饿鬼之苦云何?其处所及寿量云何?  
231、能灭懈怠乃至证得解脱,其根本因是何?  
232、何者谓修苦之量?  
233、苦趣怖畏,能善救护,当以何者为归依?  
试题7
234.归依总为二事,何等为二?  
235.若有一能辨是依非依慧者,理应归依何处?  
236.应归之相分几?何等是耶?  
237.能救自有几因?何等是耶?  
238.愚夫受苦,由何?  
239.佛功德有几?一一述之。  
240.如何是念佛道理?  
241.云何能使心随修转?  
242.法功德云何?  
243.僧功德云何?  
244.云何由知差别而归依?  
245.云何相差别?  
256.云何业差别?  
247.云何信解差别?  
248.云何修行差别?  
249.云何生福差别?  
251.云何不言余而归依?  
252.既归依已,所学次第依摄分出有几?  
253.既归依已,所学次第依教授中出有几?  
254.何谓别学?别学有几?  
255.何谓共学?共学有几?  
256.三宝胜利有几?依摄分说。  
257.三宝胜利有几?依教授说。  
258.亏损及弃舍归依之说有几?宗大师如何抉择?  
259.云何受持归依,励力不违归依学处是极扼要?  
260.於恶趣怖救拔归处是为三宝,然正归依是何?
试题8
261.欲救拔果位恶趣,应云何作?
262.思总业果有几?
263.思别业果摄要有几?
264.十业道有何重要性?
265.何谓断灭语,有何危害性?
266.云何杀生?
267.云何不与取?
268.云何欲邪行?
269.云何妄语?
270.云何离间语?
271.云何粗恶语?
272.云何绮语?
273.云何贪欲?
274.云何嗔恚?
275.云何邪见?
276.试述十恶业道一一各由三毒中何种烦恼发起,何种烦恼究竟?
277.何谓业道?何谓正至?
278.云何判十业道轻重?
279.本地分中说业成极尤重,云何而说?
280.具力业门中,云何由福田门故力大?
281.具力业门中,云何由所依门故力大?
282.具力业门中,云何由事物门故力大?
283.具力业门中,云何由意乐门故力大?
284.十业道之异熟果云何?
285.十业道之等流果云何?
286.十业道之增上果云何?
287.云何思维白业?
288.白业之果云何?
289.云何引满业差别?
290.云何定不定业?
291.造作业与增长业区别云何?依本地分,及依俱舍各别说之。
292.试述摄抉择分中四句差别。
293.决定受中依受果时分几?各说明之。(依本地分)
294.依杂集论依受果时分几?各说明之。
295.依俱舍,受现法果及即受果云何?
296.於相续中.现有众多善不善业,何者先熟?
297.若成一圆具得相,能修种智,胜所依身,应具何等翼熟功德?
298.其异熟果报云何?
299.起异熟因云何?
300.如前八因,能感最胜异熟果,应具几缘?
301.一切善品之本是何?有此之根本是何?
302.黑白业果是否了知即便止住?
303.云何於如来语应修深忍?
304.云何正解空性?
305.云何一法,能断生诸险恶恶趣?
306.何者为智者?何者为愚痴?
307.云何以法校自相续?
308.云何遮止恶行?
309.康垅巴认为何者是极要紧?
310.随有何过,佛说由何而生?
311.设有所犯,应以何法令恶还出?
312.云何四力?祥细述之(《略论释》)。
313.恶净之理云何?
314.若能尽净有力之业,云何经说唯除先业所有异熟?
315.受报差别对友情有无定准?
316.最初无罪染之清净及由悔除清净之二,有无差别?
317.於业果正见,应如何励力?
318.生起共下士道意乐之量云何?
319.有执增上生者,皆是生死发求此心不应道理,如是邪见云何破除?
320.取妙种智之善趣身,应圆满何种得相



中士道部分思考题

试题9
1.云何获得善趣妙位,不能以为便生喜足?
2.何谓解脱?何谓求解脱之心?
3.云何发求解脱心之方便?
4.大师说四谛之次第,云何先说苦谛.次集.次灭.后乃说道?
5.知苦有何重要性?
6.何谓八苦?为何修八苦?
7.如何修八苦?
8.云何思维生苦?
9.云何思维住胎时苦?
10.云何思维老苦?
11.云何思维病苦?
12.云何思维死苦?
13.云何思维怨憎会苦?
14.云何思维爱别离苦?
15.云何思维求不得苦?
16.云何思维五苦蕴苦?
17.何谓六苦?
18.云何思维无定过患?
19.云何思维无饱足过患?
20.云何思维数数舍生过患?
21.云何思维数数结生过患?
22.云何思维数数高下过患?
23.云何思维无伴过患?
24.云何六苦总摄为三?
25.云何三苦?
26.於乐苦舍三受,有何烦恼增长?
27.云何思维,能令三受不为三毒之因?
28.试述行苦与坏苦,苦苦之关系?
29.云何乐受无有自性,而是於苦溅息灭为,妄起乐觉?
30.云何[生唯苦生,灭唯苦灭,生唯行生,灭唯行灭]?
31.依瑜伽论,何谓行苦性?
32.云何[应观乐受是众苦法,应观苦受尤如毒箭,应观不苦不乐受性是无常,有灭坏法]
33.云何於苦谛,先施设生等众苦,后方显示五取蕴苦?
34.云何思维苦中人苦?
35.云何思维非天苦?
36.云何思维欲天苦?
37.云何思维上二界苦?
38.生死之因为惑业,云何烦恼为上首?
39.烦恼之共相为何?依《杂集论》此可分几?
40.别相中烦恼有几?一一述之。
41.烦恼如何生起次第?
42.能生烦恼之因有几?
43.烦恼愚患云何?
44.断除烦恼,须知何许事?
45.何谓思?
46.依经部计,身口意三业以何为体?
47.依有部计,身口意三业以何为体?
48.何谓天表业?天表业有几?
49.天表业以何为体?试依有部经部各别述之。
50.业总有几?〈依三性说〉
51.善业又分几?
52.何谓福.非福.不动业?
53.试述集业之理,云何胜者不集生死业?
54.试依瑜伽说明预流,一来,不还,不集引生死业之理。
55.复依杂集比较预流,一来,不还,不集引生死业之理。
56.云何集福,非福及不动业?
57.何者属非寻常真能引之集谛,而是集摄,为什么?
58.何者是庸常集摄,转生死轮?
59.增长业有几?
60.死缘有几?何谓时死,非时死?各别有几?
61.死心有几?云何善心死?
62.云何不善心死?
63.云何无记心死?
64.从何摄暖?
65.中有云何而起?
66.中有之特征云何?
67.中有能否转余趣?
68.何谓四有?
69.何谓中有为前生身形,又说三日半为前生型,三日半为后生型,然否?
70.中有显色差别云何?
71.根据教典,生何处有中有,生何处无中有?
72.中有行状如何?
73.中有寿量云何?
74.中有如何结生?
75.造善不善业,结生时有何差别?
76.中有住胎经几久?
77.中有云何趣生处?
试题10
78.十二缘起支中,初无明是何?
79.何谓行?
80.何谓识?何谓因位识,果位识?
81.何谓名色?
82.何谓六处?
83.何谓触?
84.何谓受?
85.何谓爱,取?
86.何谓有?
87.何谓生?
88.何谓老死?
89.依集论云何支分略摄?
90.依引生二重因果之间难,云何无过?
91.何为说两种因果?
92.何为独相?何为杂相?
93.十二支缘起,几是独相?几是杂相?其理云何?
94.能引所引由几相知?
95.能生所生由几相知?
96.十二缘起支云何於烦恼业苦三道摄尽?
97.如是两重因果几世圆满?
98.说十二支缘起有何胜利?
99.若正思维缘起之理有何胜利?
100.云何十二有支,分下,中,上三士类?
101.惑业感生苦果,特由十二有支流转三有善了知已,正修习者,能除何等愚暗?(依瑜伽论文作答)
102.生此出离意乐之量云何?
103.何故当取此中士法类,以为教授之中心?
104.於此有何种邪分别生?云何遣除?
105.如何抉择能趣解脱道性?
106.以何等身灭除生死?
107.居家有何过患?
108.云何非但解脱生死,即波罗蜜乘密咒乘亦欢出家身最第一?
109.应修何等道而灭除生死?
110.云何三学中数定,数定有三?
111.云何三学次第决定?
112.云何三学自性?
113.云何戒学圆满六支?
114.云何为四乐住成就?
115.云何“於四各四行,智慧常清净”?
116.云何尸罗胜利?
117.云何对治四犯因?
118.设若已染,该如何作?
119.何谓“如食毒药”?依理该如何作?
120.密咒是否应守护别解脱戒?有何依据?
121.何谓是“真教授”?云何?
122.戒如何能净?应云何与烦恼门?
123.如何断诸烦恼?
124.何者是修之成就?
125.何者可名勇士?


上士道部分思考题

试题11
1.何故说具慧者最初即入大乘?
2.云何由种种门观大乘德,导引趣入大乘?
3.大乘有几,能入之门是何?
4.云何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
5.云何判别大乘小乘?
6.道支圆满须何等法?
7.何谓共因,不共因?
8.何故应以菩提心教授中心而正修习?
9.何谓胜教扼要?若令此心至於扼要,有何胜利?
10.云何发生此菩提心?
11.云何从四缘发心?
12.何者能遮遣於辩自利,执唯寂灭为足之心?
13.何者能遮遣於利他中,执唯寂灭为足之心?
14.云何是圆满一切德相发心?
15.云何从四因发心?
16.云何从四利发心?
17.云何钟性具足?
18.云何善友具足?
19.云何多起悲心?
20.云何无诸怯畏?
21.四利中由何等力名为坚固?由何等力名为不坚固?
22.修菩提心传承分几种?各述其源流。
23.云何大乘到之根本即是大悲?
24.云何大悲初中后重要?
25.云何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26.云何先当修舍?
27.舍有几种?此中所修指属何舍?
28.以何次第而修舍?
29.由修何事能断贪嗔?
30.云何引发一切成悦意相?(利他之因)此中分几?
31.如何修知母?
32.如何修念恩?
33.如何修报恩?
34.云何正发利他之心?此中分几?
35.如何修慈?(所缘.行相.次第)
36.如何修背?(所缘.行相.次第)
37.於等舍慈悲别分其境,次第修者
38.菩萨修苦,与声闻有何不同?
39.悲心生起之量云何?
40.大菩提心生起之量云何
41.云何发起意乐,坚固增上之慢?
42.云何须将修菩提心为教授中心而修习?
43.云何修增上意乐?
44.云何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45.菩提心分几种?
46.何谓愿心,行心?
47.自他相换有何胜利?不换有何过患?
48.自他相换意乐能发起否?
49.修自他相换之理,次第云何?
50.修自他相换有何障碍?如何对治?
51.正修习者,云何而作?
52.云何施彼已即应利彼,不应於彼而行邪行?
53.云何〈於有情福田植施等种,能出现时,究竟一切利乐〉产生定解?
54.生定解已,有何胜利?
55.云何菩提心之根本,见为大悲?
56.〈不知修慈悲之菩萨,唯藏人能知〉,觉窝何故说次语?若尔当如何修?
57.菩提心若未能生起,应如何作?
58.菩提心生起之量云何?
59.仪轨正受,应先修何事?
60.何谓〈具相阿舍黎〉?
61.能受之所依云何?
62.云何庄严处所安布塔像陈设坛场?
63.云何劝请皈依?
64.云何殊胜皈依?
65.如何三说皈依?
66.如何说皈依学处?
67.云何积集资粮?
68.云何净修意乐?
69.正行仪轨云何?
70.云何完结仪轨
71.最初发坚固心有何胜利?
72.当修何事而能速证菩提?
73.何故要多立誓愿,刹那不舍所发心愿?
74.云何学令增长?
75.云何学心不舍有情?
76.云何修习积集二种资粮?
77.云何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
78.何谓四黑法?
79.何谓四白法?
80.云何用四白法对治四黑法?
81.云何犯已还出?
82.何者舍愿心?何者仅推失之因?
83.本宗除舍愿心,心舍有请犯余学处,有无菩提律仪之罪犯?
84.既发心已,何故於诸胜行应当修学?
85.何谓无错圆满之方便道?
86.支那堪布等於如此道,作何颠倒分别?
87.支那堪布等之颠倒分别有何危害性?
88.欲得佛果,於修道时须依方便智慧二分,为何?
89.应如何修空性?云何单空於大乘道全无进趣?
90.有执〈唯应修空,余不应修〉,错在何处?

试题12

91.有唱言,有速嫉等,不须修菩萨行者,然否?
92.有说不须施等,即於此无所思完具施等,然否?
93.何谓以见摄行,方便摄慧?
94.何谓无缘施?支那堪布之无缘施错在哪里?
95.福资粮果为生死因否?
96.如何解释〈著施等六是为魔业〉?
97.如何解释〈三蕴经〉文?
98.云何依支那堪布之见,行见二品违如寒热?
99.然则当如何做?依体、道、果)
100.如何解释〈梵问经〉文?
101.〈一石惊飞百鸟〉此喻何法?错在何处?
102.大小乘之分,依何标准?
103.云何能知大乘总道?
104.欲受菩萨净戒律仪,事先应如何作,方为堪受?
105.随类略摄何法能尽摄菩萨诸应学事?
106.云何六度数量决定?
107.云何六度次第决定?
108.依菩萨地,云何是施自性?
109.云何为布施波罗蜜多圆满?
110.云何唯尽破除身财坚吝,非布施波罗蜜多?
111.为何修习摄持过患?云何修习?
112.为何修习惠施胜利?云何修习?
113.云何意乐将身已施有情,不当真实施彼肉等?
114.已舍衣食及房舍等,若受用时,如何作犯罪,如何作则不犯?
115.关于别解脱戒,作他物想,为自受用,成不与取罪,宗大师密意指何?
116.现於有情一切不施,以心惠施有说为欺狂者,云何批驳?
117.何谓六殊胜?
118.云何施度具足六度?
119.依经说,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行布施时,有何差别?
120.佛陀为何遮出家菩萨修诸财施?
121.施性差别有几?
122.何谓法施?
123.何谓无畏施?
124.惠施田有几?
125.布施当具足何等意乐?
126.不是当断除何等意乐?
127.不以何等加行而施?
128.当以何等加行而舍?
129.略述应舍不应舍物云何》
130.云何内物可舍不可舍?
131.外物不应舍有几?一一详述之。
132.何等外物应舍?
133.不能舍时当如何行?
134.布施之障有几?云何对治?
135.何谓唯意乐布施?何者应修学?
136.此等略义云何?
137.何谓尸罗?何谓尸罗波罗蜜多?
138.尸罗自性及等起云何?
139.趣入尸罗之方便云何?
140.何以说尸罗为第一庄严具?
141.戒差别分几?
142.何谓真实别解脱律义?何谓共同能断律义?
143.何谓摄善法戒?
144.何为饶益有情戒?
145.三聚戒中律仪戒有何重要性?
146.何者是尸罗中此等摄义?
147.忍有几种差别?其违品是何?
148.何谓圆满忍辱波罗蜜多?
149.忍之胜利云何?
150.嗔恚之过患不现见者云何?
151.自宗坏善根义云何?
152.嗔恚现法过患云何?
153.观察境不应嗔分几?
154.观察有境不应嗔云何?
155.观察所依不应嗔者云何?
156.云何理应悲悯?
157.云何破除不忍障誉第三?
158.云何破除不忍作毁第三?
159.云何破除不喜怨敌富乐,喜其衰损?
160.云何必须安忍受苦?
161.云何引发安受苦之方便?
162.苦有何种功德?
163.云何思维能忍众苦难行之功德?
164.云何从微渐修无难之理?
165.云何处门广释安忍所生苦?
166.发思胜解忍中胜解之境有几?云何?
167.此等摄义云何?
168.何谓精进自性?
169.云何趣入修习精进方便?
170.精进差别有几?
171.何谓擐甲精进?
172.擐甲精进有何胜利?
173.何故义故,如是擐甲发勤精进?
174.精进之违缘是何?
175.云何断除精进之违缘?
176.云何断除退屈却弱?
177.若畏菩萨道时劫极长,无边难行,而求速近道,是否应理?
178.精进顺缘有几?
179.何谓胜解力?
180.何谓坚固力?
181.何谓欢喜力?
182.何为占止息力?
183.发勤精进断所断时?应云何作?
184.云何生起有力正念?
185.身心云何堪能?
186.精进摄义云何?
187.云何静虑自性?
188.云何静虑差别?
189.静虑摄义云何?
190.云何慧之自性?
191.生慧方便云何?
192.慧之胜利云何?
193.无慧过患云何?
194.云何修法者,闻为必须?
195.云何定须依止圆满道次,不应唯依一分?
196.若於胜教全体修行宗要,难获定解,应如何作?
197.慧之差别有几?
198.慧之摄义云何?
199.何谓四摄?
200.何故定为四摄耶?
201.四摄於所化机,何所作耶?
202.略摄爱语?
203.略摄利行?
204.略摄同事?
205.云何四摄可摄为二?
206.云何菩萨道总摄为六度四摄?
207.此根本后得时,应如何行?
208.若由未习如是希有难行诸行,应如何策举其心?


止观部分思考题

试题13
学习第三章止观修习法亦即示后二度学处-禅定与清静正见之修要所出问题如下:

1:止观乃内外道所共,而菩萨与六度,应修学之止观,为何种止观?
2:修{止}经教,已有与佛密意相合之经庄严论,辨中边论,瑜珈行论中声闻地等,何以宗喀巴大师尚须造论?
3:何者为修定之顺境?
4:何者为修止所依之资粮?何故须此诸资粮?
5:修定应以何为加行?
6:何谓止观自性?经说三乘一切功德,皆是止观之果,应如何正解?
7:远离二障,须修止观,当如何解释二障,及彼二与止观关系?
8:有认{定境}为证真如者,及有不依所缘而修者,其误点安在?
9: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有认为皆{观}之异名,即是观量,是否应理?
10:应如何认识止道与观道之差别及其要义?
11:心为处境所夺之义,应如何了知?
12:或问菩萨岂非未具真实明显现证空性耶?以声闻多生重{专注}时长,菩萨注重{观察}时长。
13:有谓先即以空性,为修止之所缘,故同时即可得胜观,因止亦可以真俗二谛,随一为所缘,何必先止后观?

修止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14: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15: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16: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修止法门中离五过修八对治法等所出问题如下:

17:未得定者,如何对治懈怠?
18:修定勤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治此过?
19:心住定时,沉掉二者为过失,应如何对治?
20:沉掉生起之因?
21:何谓正念,正知,及其差别?
22:欲除沉掉,先须认识沉掉体相,应如何认识及如何对治?
23:应于何时放缓?将何放缓?

修止法门中九住心、六力、四作意等所出问题如下:

24:试略言九住心相?
25:依师传教授:九住心修时,不能置书于面前,最略须将离五过、八断行、九住心等领会于心中{修菩提道次
    第各法门之纲领科目亦然},例如九住心须逆溯、顺次均能熟记其要于心中,以此试言九住心逆溯、顺次之概况。
26:六力之概要?
27:四作意之概要?
28:真实成止之量?
29:无着声闻地道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难可通达!汝应发起猛利欲乐为求通达,发起精进}吾人
    对此论义,应如何正解,而生起认识?
30:得远离沉掉,入定出定皆得圆满殊胜轻安之三摩地,究于五道,属何道呢?
31:总依具明分、住分、轻安之三摩地,所趋之道?

修观法门中所出问题如下:

32:观之略义?
33:修观资粮中,何为修观之主要因素?
34:修观闻思应依何种经教?
35:修中观见,应依了义教,然吾人智浅,于三时教,不能抉择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若依语不依义,则佛语第
    三转**,方是了义,又二大车轨,所言又互相异,究竟何所适从?
36:了义与不了义这义,应如何简释?

修观法门中别明抉择见二目中一目明染污无明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37:试略言自宗认识无明烦恼之情况?
38:摄要而言,云何为我执及无我义?
39:对于我执及无我义,应成、自续两派之差别?
40:云何我执为烦恼之根本?
41:云何萨迦耶见,分我及我所二种,及其与我执之差别?
42:执蕴无明{法我执},萨迦耶见{人我执},同为烦恼之根本,得毋疑乎之执混而为一乎?
43:设有难则问:如宝曼论说,无明为生死根本,又如入中论说,诸烦恼过患,见由坏聚见{即萨迦耶见}而生。
    生死根本不应有不同这二,应作何解?
44:萨迦耶见,以我为所缘,生起实有执,同时与我相连之贪著随起之概况?
45:云何愚痴无明偏一切烦恼?若知愚痴无明,是烦恼与轮回根本,如提婆说{能诛愚痴即诛诸惑}然则用何法以诛之?
46:本宗说:染污无明为流转生死根本,指俱生我执,非分别我执试明其义?
47:我与自性,乃无明耽着之境,是所应断。此于依道断,依理断二者中属何种?
48:问谛实{我或自性}若有。如何能断?若无则何须断{自性既无,将以何为所断}?
49:内道佛子,依佛密意,决分几派?试说各派之密意,及各派认识之{所断}。
50:云何各派应于破之量,所许不同?不易合量{或太狭,或太过},试言其概。

修观法门中明抉择见二目中第二目寻求无我见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51:欲断无明,须求通达无我见,以是否唯依显教而说,密宗为迅速成佛之法,或有他径?
52:云何于我执,损与不损之义?
53,由法我执而后有人我执,云何依修见次第,先说补特伽罗无我,后说法无我,又由此所引发诸义?
54:本宗应成派认识补特伽罗之不共特法{不共余宗},及他宗之认识?
55: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唯由分别有有性,若无分别无有性}应如何显此唯分别安立之义?附唯由名言安立一问
    题应注意四点。
56:总说应如何抉择明我无自性?
57:应如何始见障真实空见之障—我执?
58:云何肯定其{所执之状之我}所属为一为异?
59: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一之理{即决定破除一品之要}?
60:应如何决定了知自性之我与蕴非异之理{即决定破除异品之要}?
61:依四种扼要推思后,应如何修法?
62:说一异二品有何过失?
63:由四种扼要,及如我与蕴或一或异,均有过患,应生如何结论?
64:初得空见这情状为如何?
65:建立我无自性之理据有三,合因明三法,试言其概?
66:问应成派自宗,于前后念我,虽不许自性成就,然亦许刹那生灭,且许前后念我各异,亦当如弥勒、近护非
    一相续,而犯此{弥勒}作业,彼{近护}受果之过,试言其理?
67:应如何明我所无自性?
68:如何明如幻义?
69:有说{空性离言离想,任何念想,皆不能修}。此说是否应理?
70:云何为{心所作空}、{一分空}、{无义空}等?
71:或说空性非心境,非所知境,是否应理?
72:若了知影像等如现而空,即是了达彼能无自性者,则异生既已现证,应成圣者?若非达无性,则彼如何能作无
    自性之喻耶?
73:试言相似现为幻之理,及举相似如幻之例。
74:宗喀巴大师说:{彼等所引现之如烟雾相,非如幻之理。此种境界,实无所难,其所难者,谓能了达遮一切
    法之自性成就,而又能决定安立无自性之补特伽罗作业受果等,毫无错乱之二事并立者是也}试言其要。
75:三摩地王经说:{三有众生皆如梦,此中无生亦无死,有情人命不可得,诸法如沫及芭蕉,亦如幻事与空电,
    等同水月及阳焰,无人从此世间没,而更往生余世间,然所造业终不失,黑白亦各熟其果。}应如何正解?
76:依何方便现无倒如幻?依师教授应如何了解此中{现空双合}之理趣?
77:于破除人法二我执之方便中,何故先破除人我,并以一异理据而为破除,次破除法我,以缘起理据而为破除?
    并试说缘起三理之要义。
78:依生缘起,应成派与他宗共,所不同者为何?
79:试言自宗所许不堕四生边际之理论?
80:能知诸法性空,又能了知业果,且能依之而善取舍者,云何为希有中之希有?如何方生如是定解?
81:应如何抉择法无我?
82:云何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说:{成立无为法无自性,以前成立补特伽罗及有为无自性之理,而成立虚空、
    择灭、非择灭、真如等无为法无自性亦甚易?}
83:藏中诸派,如觉朗派,说真如有自性成就,及自空他空,俗有真无,非有非无等,皆自命如中观应成派,彼
    等是否与真正中观应成派之见相合?
84:或问中论说:{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如上解者,则六十正理论说:{若诸佛宣说唯涅磐真实,智者谁
    复执余法虚妄}。此说唯对于已有名闻利养,不生贪羡。今日为东方国王甚有荣威,然心不着追求,听其自来{此为
    舍此世}。不汲汲于衣食尚易,不贪名则甚难,反之,穷至于一无所有,然犹想着异日或当富饶,亦不能说为舍此世,
    故虽极穷不能舍者,仍不能舍,虽极富饶,心能舍者,亦可说为能舍此世,昔大德卓.位奢贡波说:{有大修行者,榜其
    门上,书出闭关若干时限,其动机乃在沽名,故其修行为不清静},有许多善巧者、讲说者、著述者、皆流为此生善巧
    者、此生讲说者,此生著述者,皆为此生而立名,皆为名闻所自在,若于名闻之权下,即作布施等善法,莫不皆然,即
    以供佛而论,皆想当有见者,闻者,而不是为自及众生积福,大德说:此种差别执着,一切善法若趋于此,虽勤修善法
    ,而皆趣入恶道,故对于此种差别执着,若不刺以对治之矛,则虽善巧者、持戒者、大修行者皆毫无利益。须能闭三恶
    道大门,开善巧之路,能如是者,须有舍此世之心,则不随烦恼,所行方为正法。
85:若则就世间知之前,应无正世俗,以正即非世俗,世俗即非正故,何以此论说,依世间量立正世俗?
86:应如何释胜义与谛字义相?
87:应如何释胜义谛相?
88: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此所见之胜义,即一一法有二体性之胜义体性,亦即诸法自性本空之性净涅磐,如
    其所应离垢种时{垢谓烦恼、所知二障},亦即灭谛涅磐}。此中有几种难解问题,试详其义。
89: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说:{以是当知,安立名言有时,虽不须以见真实理智成立,然须名言量与理智量不相违
    害}。应如何正解?
90:有说:若唯名之外,别有量能成安立瓶名之义者,则不须说{唯}词,此说合理耶?
91:自续派于蕴聚上寻觅立名之义,而后安立,自宗{应成派}不许彼义,试言其理?
92: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关于胜义谛释难,于任何不见即见胜义问题,有何断诤论义?
93:释难中,关于胜义谛非一切种智所行境问题,有何断诤论义?
94:释难中,关于一切心、心所行悉皆断除问题,有何断诤论义?及有无胜义?
95:于此对于达空重要性,吾等应如何思维?
96:既引经成立胜义谛,若说此师{月称}宗说胜义谛非所知法,及说圣根本定,无证真实义智,是否应理?
97:若佛不见蕴等,如何说佛具十力时为一切智,具一切智而不见蕴等即成相违,于此问题于佛智显现之理有何断诤论
    义?
98:胜义谛差别应如何了知?针对过去藏中人士误解真胜义及随顺胜义,宗喀巴大师是如何正解?
99:昔中观分二:一,理成如幻,二,极无所住二派,印度马鸣菩萨等分此,谓前即自续派,后即应成派,原无不合,
    而藏中人士以为许胜义谛现空双聚,为理成如幻派,唯于现境能成灭戏论,即极无所住派,则为非理,试言其故。
100:由于过去藏中人士误解自续派诸师论义,故所许非理。并误认为空性有,{非遮}之义,其根源皆由于不辨何为{成}
     、{遮}之义,特别是何为{无遮}、{非遮}之义,故应详{无遮}、{非遮}之义。
101:应如何理解二谛数数决定?
102:若问:善达二谛,有何重要?
103:能解释佛语者,以何为最善?并言其事由,及其道要。

修观法门中正修观法科目中所出问题如下:

104:修观法分三大科中,以上所作问答,皆属第一科修观资粮,第二科为正修观法,试举正修观法初、中、后纲要。
105:正修观法中,止修住所缘之法,其概要如何?
106:试言定中修如虚空之概要。
107:试言后得修如幻化之空见修法?
108:试言得止后修观之法应如何?
109:云何为相似中观之空见?
110:云何为唯名假立之业果?
111:初业有情应如何修观?
112:应如何理解缘起性空之理?
113:善修之情况应如何?
114:抉择法无我有为法中,抉择色法非自性成立之法,其概要为如何?
115:抉择心法非自性成立之理,其概要为如何?
116:抉择不相应行法非自性成立,其概要为如何?
117:抉择法无我无为法,无自性之修法,其概要为如何?
118:得相似中观时,当入何道位?
119: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义,其概要为何?
120:如是次第修止观法,是依大小何乘?
121:菩提道次第中,依止修观之法,其概要为何?
122:云何若未得无我见,随如何修,或观察修,或专注修,终非修真实{胜观}?
123:云何不忆彼见{胜观},亦非胜观?
124:云何先思一遍{无我见},其后一切无分别住,亦非修直实{胜观}?
125:云何唯安住见,皆非胜观?
126:应如何修,方是修胜观之法?
127:此正修观,乃已得止以后之事,何以尚须修止?
128:有一类人士说:一切分别皆是{应破分}[须破除者]者,宗喀巴大师破斥甚广,云何非理?及其误点安住?
129:过去藏中先德异说纷纭,但考其修法则总不出不分别一途,有说:名言有,胜义无,有说:名言由颠倒而有,又
     有说:非有非无者,又有自称为应成派全不立宗,故无过失可指者,其要点症结安在?
130:若由观察慧,以求无别慧,因果二法,则不相顺。于此应如何理解?
131:过去藏中先德引诸经论执为口实,但多误解,宗喀巴大师对彼等误解诸经论,如何正解?
132:如上广破邪执,乃欲显正义,然则修中观正义,总摄其要,应如何修耶?
     修观法门中分三大科中第三科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科中所出问题如下:
133:云何为成观之量{即真正中观之量}
134:依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所示:云何为随顺胜观,及真实胜观?观轻安与止轻安之关系为如何?
135:依自宗止观双运之法应是如何?
136: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便心中摄持?
137:一切法门,后后依于前前,已如前说,若以密乘而言,其后后依于前前之要领为何?
     学习第四大章大乘密教无上瑜珈法门中所出少量问题如下:
138:何以宗喀佛不于菩提道次第广略两论中开演密乘,而别开密宗道次第?云何为合器与非器?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学院出家师的毕业考试

【选择题】
③1.内心起瞋恚,要以①因缘观②不净观③慈悲观对治。
①2.人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故名①众生②化生③人生。
③3.人所居住的国土是①西牛货洲②北俱卢洲③南赡部洲。
③4.佛陀在①七叶窟②王舍城③鹿野苑 为五比丘说法。
③5.佛陀告诉我们人生有①四苦②八苦③以上皆是。
①6.声闻是听闻到①四圣谛②十二因缘③三法印 而悟道。
②7.佛陀的侍者①迦叶②阿难 ③目犍连。
①8.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①阿罗汉②菩萨③神明
③9.弥勒菩萨住在①四天王天②忉利天③兜率天。
②10.净土宗的莲池大师是指①慧远②祩宏③憨山。
②11.称为妙吉祥的菩萨是①普贤②文殊师利③观音菩萨。
②12.在家的菩萨戒是受①六重四十八轻戒②十重四十八轻戒③六重二十八轻戒。
③13.菩萨初地是①发光地②离垢地③欢喜地。
②14.僧伽是①涅槃义②和合众③杀贼义。
②15.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经中称①五浊恶世②三浊恶世③十浊恶世。
③16.佛教最短的经是①普门品②弥陀经③心经。
②17.净土三经是指①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②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③18.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经典是①般若经②法句经③四十二章经。
①19.欲行菩萨道,首先要具备的条件是①发菩提心②不放逸③禅定。
②20.第一位到中国的有名译经家是①安世高②鸠摩罗什③圆测。
③21.佛陀开示弟子当精进不放逸,因为人命在①数日间②饭食间③呼吸间。
③22.何谓三藏?①佛、法、僧②戒、定、慧③经、律、论。
②23.天台宗以哪部经为依据?①华严经②法华经③楞严经。
②24.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①目犍连②舍利弗③大迦叶。
①25.八正道中,属于慧学的有①正见、正思惟②正语、正命③正定、正精进。
②26.佛教是属于怎样的宗教①乐观的宗教②实观的宗教③悲观的宗教。
①27.佛陀弟子中,多闻第一的是①阿难②富楼那③阿难陀。
  28.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观音菩萨的道场是(②),文殊菩萨的道场是(①),普贤菩萨的道场是(d),地藏菩萨的道场是(c)。
   ①山西五台山  ②浙江普陀山  c、安徽九华山  d、四川峨嵋山
①29.《维摩经》的理想世界是①人间净土②十方净土③东方净土。
②30.佛教史上第一座精舍为①祇园精舍②竹林精舍③山谷精舍。
②31.六度的正确次序是
      ①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③忍辱,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
      ④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
  32.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代表(③),文殊菩萨代表(①),普贤菩萨代表(②),地藏菩萨代表(④)。  ①大智 ②大行 ③大悲 ④大愿
④33.西方三圣是。
     ①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 ②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 
     ③阿弥陀佛,普贤菩萨,观音菩萨 ④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②34.我们应当以①研究观察的态度②正见③众人的话 来认识世间上的善恶。
     ②35.学习佛法的过程中是修习①得神通②戒定慧③死后升天。
①36. 东方三圣是( )。
      ①药师琉璃光如来,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 
      ②药师琉璃光佛,弥勒菩萨,地藏菩萨 
      ③药师琉璃光如来,虚空藏菩萨,常精进菩萨 
      ④药师琉璃光如来,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②37.佛教以莲花代表①智慧②清净③不贪着。
②38.佛门的四众弟子是指。
     ①沙弥,比丘,沙弥尼,比丘尼 ②在家的男居士和女居士,出家的男众和女众
     ③方丈,当家,居士,清众 ④菩萨,罗汉,出家人,居士
①38.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①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②中道实相③诸法性空。
③39.普贤骑象表示①慈悲②智慧③行愿之威猛。
①40.佛弟子做人的基本道德是①五戒②八关斋戒③菩萨戒。
③41.佛教教义异于其它宗教的特质是①和平②持戒③缘起。
③42.佛法所说的空是指①空空洞洞②财色酒气③无自性之义。
②43.佛教讲的三毒是指( )。
   ①烟草,老鼠药,海洛因 ②贪欲,嗔怒,愚痴 
     ③杀生,邪淫,偷盗 ④砒霜,敌敌畏,烈酒
①44.佛陀十号之一的两足尊,其含义是指
   ①因佛在两足的有情中是最尊贵者,又两足是指佛福慧两具足。 
     ②佛陀的两只脚最为尊贵。
     ③佛陀擅长飞毛腿,走路没有人能赶得上,所以称为两足尊 
     ④佛陀的神足通能刹那万里,来去无影无踪,一切菩萨罗汉所不能及,因此称为两足尊。
③4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段经文出自
   ①地藏经 ②妙法莲华经 ③金刚经 ④六祖坛经
③46.波罗蜜是指①菠萝②甚深智慧③到达彼岸。
③47.三宝是指
   ①精气神 ②日月星 ③佛法僧 ④戒定慧
③48.檀那是①檀香木的一种②维那法师的尊称③施主的意思。
②49.「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称为①三种无常②三法印③三乘道。
③50.五戒不包括①不饮酒②不杀生③不旅行。
②51.优婆塞和优婆夷分别是指
  ①女居士和男居士 ②男居士和女居士 ③出家男众和出家女众 ④老人和年青人
③52.有一尊菩萨手握利剑,骑狮子座上,他是
   ①观音菩萨 ②普贤菩萨 ③文殊菩萨 ④地藏菩萨
③53.《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又称为
  ①弥勒菩萨 ②地藏菩萨 ③观音菩萨 ④文殊师利菩萨
①54.四恩是指
    ①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②父母恩、佛恩、天地恩、老师恩 
    ③医生恩、国王恩、父母恩、朋友恩 
    ④佛陀恩、亲戚恩、父母恩、朋友恩
③55.三法印是辨别佛法与外道的方法,三法印是指
    ①持戒,修定,发慧 
    ②布施,忍辱,禅定 
    ③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 
    ④供养三宝,常念阿弥陀佛,做早晚功课
②56.诸供养中以法供养功德最大,法供养是指
  ①做社会慈善事业 
    ②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③到寺院里给僧人供养素斋 
    ④有钱出钱,无钱出力,见义勇为。
③57.佛教说的四大皆空是指
  ①酒色财气四大皆空 
    ②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并不存在,所以叫空 
    ③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本身没有不变的实体,是缘起性空的 
    ④看破红尘就是四大皆空
③58.现世在此世界成佛的是释迦牟尼佛,那么下一个在此世界成佛的是( )
  ①燃灯佛 ②迦叶佛 ③弥勒尊佛 ④阿弥陀佛
③59. 人生最大的错误是①杀生②妄语③邪见。
③61.四圣谛包括①苦谛、集谛②灭谛、道谛③以上皆是。
②62..中国禅宗第六祖是①莲池大师②惠能大师③慧可大师。
③63..印度中观学派的创始人是①无着②舍利弗③龙树菩萨。
②64..佛教的教主是①观世音菩萨②释迦牟尼佛③阿弥陀佛。
③65..净土宗的修持不求①念佛②发愿③神通。
①66.中国佛教于①东汉②唐朝③明清时传来中国。
②67.以下何部经典不是谈般若空性①心经②四十二章经③金刚经。
①68.佛教不以修持①神通②缘起③无常为目的。
③69..佛教弟子包括①出家僧众②在家信众③以上皆是。
①70..念佛的目的是①清净自心②求名求利③求佛摩顶。
②71.以下何者不是佛教徒应有的行为①持戒②贪污③布施。
②72.五戒指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①不淫②不邪淫③不手淫。
①73.三论宗的三论系指中论、十二门论①百论②俱舍论③大智度论。
③74.八苦中,指因身的不协调所引起的是①怨憎会苦②爱别离苦③老、病、死苦。
②75.「住胎如处牢狱,出胎如被山夹」,是指八苦中的①求不得苦②生苦③死苦。
①76.观十二因缘而(1)悟道者,称为①缘觉②声闻③菩萨之义。
①77.六度中的禅定波罗蜜是用来对治①散乱②愚痴③瞋恨。
②78.苦、乐、不苦不乐是属于①触②受③取 的范围。
②79.佛陀于①蓝毘尼园②拘尸那罗③鹿野苑 入涅盘。
①80.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①鹿野苑②蓝毗尼园③拘尸那罗。
①81.佛陀入涅盘前所度的最后一位弟子是①须跋陀罗②阿难③舍利弗。
②82.佛经有云「人有三事胜过诸天」,即
      ①戒、定、慧②忆念、梵行、勤勇③贪、瞋、痴
③83.净土九品的中品人士,发的是①菩提心②增上生心③出离心。
①84.修学佛教五乘共法,仍应以①归依三宝②行六度③布施 为第一条件。
③85.学佛应以①布施②正定③正见 为首要。
①86.正见就是①正确的见解②正当的职业③正确的视野。
③87.凡由思心所力|意志力所推动的,都是①命②运③业。
②88.杀父、杀母等五无间业,来生将堕①阿修罗道②地狱道③畜生道。
②89.诸业在没有受报以前是①可以抵消②不会失坏③有钱可以化解。
③90.人死了①一定为鬼②一定升天③要看生前的善恶行为而定。
③91.供养父母是属于①悲田②敬田③恩田。
②92.十善业当中比例占最多的是①身业②口业③意业,故不可不慎。
③93.修定主要依于①布施、持戒②慈心、悲心③慈心、净戒。
②94.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出自①法华经②华严经③阿弥陀经。
③95.哪一部经是佛无问自说①金刚经②六祖坛经③阿弥陀经。
②96.三昧水忏的因缘起于①玉琳国师②悟达国师③中峰国师。
①97.人天三福行是①布施、持戒、禅定②戒、定、慧③布施、爱语、同事。
③98.完全断尽贪瞋痴不再轮回生死的圣者,是指①菩萨②佛陀③阿罗汉c以上皆是。
②99.民国初年,提倡人生佛教的是①弘一大师②太虚大师③虚云老和尚。
①100.被中国佛教尊为「八宗之祖」的是①龙树菩萨②马鸣菩萨③世亲菩萨。
①101.以诵《阿弥陀经》为主的忏仪是①三时系念②三昧水忏③梁皇宝忏。
②102. 智者大师是①三论宗②天台宗③华严宗 的祖师。
②103.在家学佛的男众称为①优婆夷②优婆塞③式叉摩那。
c 104.佛是①功德具足②自觉、觉他、觉行圆满③福慧双全之圣人c以上皆是。
③105.二乘人是指(3)94. ①人、天②富人、贫人③声闻、缘觉。
③106.三界是①你、我、他②佛、法、僧③欲界、色界、无色界。
①107.四生是指胎生、卵生、湿生、①化生②旁生③往生。
②108.三毒之一的「贪病」,要以①慈悲、忍、禅定②知足、舍、持戒之法来对治。
①109.菩萨所修的四摄法是指
    ①布施、爱语、利行、同事②苦、集、灭、道③菩萨、声闻、缘觉。
①110.「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句话是
    ①太虚②虚云③圆瑛大师 所说。
③111.下列何者是佛教信仰的仪式?
    ①进香、建醮②扶乩、烧王船③皈依三宝、受八关斋戒。
③112.人间佛教的意义①由人修行而成佛②将佛法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③以上皆是。
①113.佛教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所放出的色光制成的,此色光有
    ①五色②六色③七色。
②114.六道指①天道、地道、人道、鬼道、地狱道、菩萨道
    ②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③君、臣、父、子、师、友六种世界。
②115.人在睡觉中,有时前六识不起作用,但不是死亡,因为有①第六识②第七识③第八识执持根身。
②116.三藏十二部经指的是
    ①经的内容②将佛陀所说法,依形式与内容所作的分类③经的数目。
③117.守戒是①自己好就可以,不管他人感受②守好三纲五常之戒
             ③以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名誉、身体等为原则。
①118.三恶趣,悉由烦恼的①贪、瞋、痴    ②憍、怒、诳
                          ③慢、执、见所召感的业报。
③119.近代佛教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现代佛教星云大师倡导
     ①寺院②祖师③人间生活 的佛教。
②120.「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这句话的出处是源自
     ①金刚经②法华经③华严经。
②121.四正勤是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长、
     ①未生善令不生②未生善令得生③未生善令增长。
③122.释迦牟尼佛比弥勒菩萨早九劫成佛,原因在于
     ①修行赞叹法门②修难行能行的菩萨道③以上皆是。
②123.菩萨所修的六度法门,善心布施可以度化
     ①瞋心重的人②悭贪不舍的人③散乱不定的人。
c124.人死之后,有三种力量会决定他的上升或下堕:
     ①随重业②随习气③随意念c以上皆是。
③125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①三种菩萨道②万德庄严③无上正等正觉。
②126.依维摩诘经所示「居士」的意思是指①退居隐逸者②在家学佛的人③已受在家菩萨戒人
③127.亲属过世或欲超渡,应多为亡者①布施修福②诵经礼忏③以上皆是。
①128.佛教传到中国后,由①陈思王曹植②梁武帝③武则天,根据印度与西域的梵音,配合中国的因调,首先作成了渔山梵呗。
③129.人天果报以①布施、持戒、忍辱②布施、持戒、爱语
                 ③布施、持戒、修定 为主。
①130.不绮语是指①不说无意义的话②不说粗鲁、使人难堪的话
                 ③不说挑拨离间的话。
②131.持戒的根本精神是基于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②本于慈悲而自愿持戒
                           ③希望三业清净。
③132.佛和菩萨都具有高尚道德、人格圆满。因此我们礼拜诸佛菩萨是①对佛菩萨恭敬、尊重的表现②以佛菩萨作为自己做事的模范,由此引发自己内在的自心佛③以上皆对。
③133.可以用来验证是否何乎佛法旨者的是①八正道②四正勤③三法印
①134.中国佛教史上唐代著名的高僧,曾于七世纪到印度取经的是①玄奘②义净③法显 大师。
①135.苏东坡因佛印禅师一句话,而输掉御赐的玉带,此句话是
    ①四大本空,五蕴非有②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③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①136.四无量心中,喜无量心是随喜他人的喜乐;舍无量心是
    ①心住平等,不偏爱人,也不偏恨怨敌②舍去一切的荣华富贵③以上皆对。
②137.何谓随喜功德?
    ①顺从众生的心意,为众生服务②见到众生做善事,内心感到欢喜
    ③以许多珍贵的物品供养佛陀和十方菩萨。
①138.十善业又分身、口、意三类,意善业有三,是指①离贪欲、离瞋恚、离邪见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
①139.俗话说:「家家弥陀,户户  。」可见佛教在中国社会影响至深且广
     ①观音②势至③文殊 菩萨。
②140.人死后,是依①灵魂②业力③上帝 决定往生趣向。
③141.佛历元年是由什么时候算起?①佛陀出世时②佛陀证悟时③佛陀入灭时算起
③142.目前中国佛教出家众受菩萨戒后,头顶上燃戒疤是
  ①佛陀所规定的②国家所规定的③是出自个人发心,与教规或个人在教中地位无关。
②143.念佛法门是:①老太婆②三根普被③出家人 的修行法门
③144.佛门中,为什么常有拜忏的法会?
    ①借着礼拜诸佛功德,而清净业障,增长福报
    ②用清净的心为众生和自己求忏悔
    ③以上皆是。
c 145.一般佛教徒经常诵读的经典是:①普门品②弥陀经③金刚经c以上皆是。
③146.修行不问是与非、有理与无理,这是什么心呢?①无怨的心②无谓的心③平等的心。
c147.进入佛堂,应有那些礼貌?①不得涕唾②不得高声谈笑③不可任意批评c以上皆是。
③148.佛教用什么东西供佛最为适宜?
    ①十供养(香、花、灯、涂、果、茶、食、宝、珠、衣、
    ②三供养(身恭敬、口赞佛、意随喜)
    ③以上皆是
c149.经本应如何放置?①置于高处、净处、正处②不与秽物同放在一起③放在众书之上c以上皆是。
②150.超荐亡灵时,诵持什么经最适宜?①楞严经②弥陀经、往生咒③圆觉经
c 151.为人祝寿时,最适合诵什么经祝福?①普门品、大悲咒②金刚经③心经c以上皆可。
②152.三藏十二部经指的是①经的内容②将佛陀所说的法,依形式与内容所作的分类③经的数目
②153.「因果定律」是
   ①只有信仰佛教的人,才会受因果业报,只要不信仰佛教,便不受因果定律所支配
   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管何种宗教信仰的人,都受因果定律支配
   ③这不过是佛教用来规范人的方法罢了。
③154.下列各经典中,属于佛教者为:①龙华真经②血盆经③法华经
①155.中国佛教第一座佛教寺院是①白马寺②招提寺③永平寺 传来中国
②156.佛教的「万法唯识」,这是①华严宗②法相宗③天台宗 的主要思想。
③157.世亲是①中观②禅宗③唯识 思想的弘扬者
c 158.六度中不受外境所惑,保持清明的心境,来判断非、邪恶的是指①布施②持戒③忍辱c.智慧
③159.菩萨以慈、悲、喜、舍四种精神,度无量众生,称为①大菩提心②阿罗汉心③四无量心
②160.阿弥陀经是①法相宗②净土宗③密宗,所依的经典
③161.佛陀在世时,印度最忠诚拥护佛法的国王是
    ①阿育王和波斯匿王②频婆娑罗王和优填王③频婆娑罗王和波斯匿王
③162.佛陀初转法轮是宣说①十二因缘②三法印③四圣谛
①163.十善业中,属于「身」的三善业是指
    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②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③不贪、不瞋、不痴
②164.密宗所谓「三密相应」是指①心、意、识②身、口、意③知、情、意,与佛相应。
②165.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内容是①六度②缘起法③八正道
①166.佛门中的「四大」皆空是指:①地、水、火、风②酒、色、财、气
②167.佛陀告诉弟子们,佛涅盘后应以①苦行②戒法③弥勒菩萨 为师。
①168.佛陀在那一部经中宣说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①法华经②涅盘经③以上皆是
③169.佛教的出家人姓「释」是由①玄奘大师②六祖大师③道安大师 所提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恶趣苦
  1、为何下士道在修无常之后接着要修三恶趣苦呢?
  答:若如量思惟恶趣痛苦,必当生起出离恶趣之欲。欲不入恶趣,其道唯一是断除恶趣之因缘。每日若以恶心伤害众生,必堕恶趣;相反,以善心不害众生,并修集布施、持戒等善业,如是必获善趣身。若不思恶趣苦,唯沉湎于现世享乐,则不会寻求后世安乐,自心难以转入下士道,故当思惟痛苦,由此断恶趣因,修善趣因,以人身宝摄取最下之义利。
  2、为何说修习生死总苦和恶趣别苦极为切要?
  答:思苦能生起厌离心,止息傲慢。若自己思惟堕落苦海之理,则会心生厌离,且能止息傲慢。思苦能生起羞耻罪恶之心以及欢喜善法之心。思苦能引发大悲心、求解脱心、归依心等。
  3、说出有情大地狱的处所和名称。
  答:从此金刚座向下经过三万二千由旬,有等活地狱。从等活地狱渐次相隔四千四千由旬。依次有:等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无间地狱。
  4、说出众合地狱、烧热地狱和无间地狱的苦事。
  答:此地狱有情,共集一处由狱卒驱赶,进入两铁山中,两山合逼剧烈压迫血如泉涌,喷射而出。大铁槽中压迫全身,如压砸甘蔗鲜血流注。被巨大铁山压倒于铁地基上,受各种刑时,鲜血喷涌。
  5、说出等活地狱和黑绳地狱的寿量。
  6、说出近边地狱的处所和名称。
  7、说出利刀道等和无极大河的苦事。
  8、说出八寒地狱的处所、名称以及苦事。
  9、为何凡夫人在未死之前不应安稳而住?
  10、按《本地分》,旁生有哪两类痛苦,具体解释这两种痛苦的苦相。
  11、解释颂词含义:
  旁生趣中遭杀害,系缚打等种种苦,
  诸离寂灭净善者,互相吞噉极暴恶。
  12、说出饿鬼对于饮食所具有的外障、内障以及自障的痛苦。
  13、说出饿鬼的处所和寿量。
  14、解释颂词含义:
  于饿鬼中须依近,欲乏所生相续苦,
  无治饥渴寒热劳,怖畏所生极暴苦。
  15、解释颂词含义:
  猛渴遥见无垢河,欲饮驰趣彼即变,杂发青污及烂脓,臭泥血粪充满水,风扬浪洒山清凉,檀树青荫末拉耶,彼趣猛焰遍烧林,无量株杌乱杂倒。若奔畏浪高翻滚,泡沫充溢大水藏,彼于此见热沙雾,红风猛乱大旷野。此住其中望云雨,云降铁箭具炭烟,流飞炽炎金刚石,金色电闪降于身。热逼雪纷亦炎热,寒迫虽火亦令寒,猛业成熟所愚蒙,于此种种皆颠倒。
  16、如何比量自心而修苦?修苦的修量是什么?
  17、如何思惟恶趣苦而认识暇满义大?
  18、如何思惟恶趣苦而忏悔精进行善?
  19、如何思惟恶趣苦而发起悲心?
  为什么在修苦获得体验后还需要修习?

  道次引导
  1.为什么说三士道中总摄一切圣言?[204.206]
  答:佛之至言中,依于成办暂时增上生所说之一切法,皆可含摄于下士或共下士的所有法类中。决定胜略分二种,即唯证得出离生死之解脱,以及证得一切种智位。成办此二决定胜之至言,分别摄入中士道与上士道法类中。

  2.按以下《道炬论》的颂词,认定下士、中士以及上士的体相。[205.207.210]

  ①                          若以诸方便,唯于生死乐,希求自利义,知彼为下士。
  ②                          背弃诸有乐,遮恶业为性,若惟求自静,说名中士夫。
  ③                          由达自身苦,若欲正尽除,他一切苦者,是为胜士夫。
  答:阿底峡尊者在《道炬论》中说:“若以种种方便,仅对生死轮回中的安乐,希求自利者,应知此即是下士。以背弃三有安乐、遮止恶业为体性,唯一寻求自己涅槃寂静之补特伽罗,名中士夫。以了达自身痛苦,而急欲遣除其他众生一切痛苦者,即为胜士夫。”
  3.区分:
  ①一般下士和殊胜下士;[205]
  答:一般下士,即唯以现世安乐为重之士夫。殊胜下士则不以现世为重,而以后世增上生之圆满为重,以此动机真实趣入成办增上生之修行,此即殊胜下士之体相。
  ②唯下士和共下士[206];
  答:殊胜下士之体相。其可分二:一类是以下士道为究竟者,名唯下士;另一类是以下士道为前行者,名共下士。
  ③唯中士和共中士;[208]
  答:即前者是以中士道为究竟,即以小乘解脱为究竟,故名“唯中士”;后者以中士道为前行,即以修习四谛等,作为趣入上士道之前行,故名“共中士”。
  ④    共中士和上士;[209]
  答:以中士道为前行,即以修习四谛等,作为趣入上士道之前行,故名“共中士”。 上士:由大悲自在而转,为遣除有情一切痛苦,希求佛果而修习六度与生圆次第等故。
  ⑤    下士和中士。[205.2]
  答:下士:即不以现世为重,唯一希求后世善趣圆满,修集能往生善趣之因故。中士:中士夫,即发起厌患一切三有之出离心,为求自利而希求超出三有之解脱,由此趣入解脱方便之道。

  4.释词:非律仪非非律仪。[211]
  答:“非律仪”即非内道以出离心所摄之别解脱律仪;“非非律仪”即非不律仪。故非律仪非非律仪所摄之净戒律仪,乃为一种防护十不善业之律仪,如善愿戒与怖畏戒。
  5.解释颂词:
  ①                          无害与谛实,与取及梵行,舍一切所执,此是善趣行。[214]
  答:马鸣菩萨所造《修世俗菩提心论》中云:“断除杀生之无害,断除妄语之谛实,断除偷盗之与取,断除行淫之梵行,于此四根本上舍弃一切所执之布施,此等即成办善趣身及受用圆满之正因。上士道亦应取下士之善趣行与中士之寂静行,以其为上士殊胜出离道之支分或助伴之故。”
  ②                          遍观生死苦,断苦修谛道,断除二种罪,此是寂静行。[214]
  答:《修世俗菩提心论》:周遍观察一切生死轮回的总苦与别苦,为断诸苦而修习真实之道,以此断除生死之因——业与烦恼,此即成办寂静涅槃之修行。
  ③            亦应取此等,是出离道支。[214]
  答:上士道亦应取下士之善趣行与中士之寂静行,以其为上士殊胜出离道之支分或助伴之故。”

  ④                          由达诸法空,生悲众生流,无边巧便行,是胜出离行。[215]
  答:《修世俗菩提心论》云:“由通达诸法性空而对有情生起大悲之流,以大悲为根本因而发起菩提心后,行持无边善巧方便之菩萨行,此即上士殊胜之出离行。”

  6.《中观心论》中说:“谁不将无坚,如蕉沫之身,由行利他缘,修须弥坚实。上士具悲故,将刹那老死,病根本之身,为他安乐本。”
  根据以上两颂,说明生起取心要欲时应当如何摄取心要。[216.217]]
  答:即应思惟:我此漏身毫无实义,如芭蕉泡沫般,对此众病之巢穴、老等众苦之生处,唯应以上士之修行度过日日夜夜,令其不空耗而趣入大乘道。

  7.说明以下修习为什么成为发起上士道的前行?
  ①            修习共下士和共中士的意乐。[222]
  答:先善修共下共中之意乐,由此发起对增上生与决定胜之欲求,次修发心胜利,即可引发强烈意乐,进而趣入菩提心之修习。修习共中士与共下士意乐,即是引发无伪菩提心之方便,而非引导学人令其趣入其余之道。
  ②            修习三恶趣和生死的痛苦。[223]
  答:在下士道时,须思惟自己在三恶趣中受苦道理,又在中士道时,应思惟善趣无有寂灭之安乐、唯苦道理,其次缘于亲眷等诸有情处,比量自心推及有情苦难而善加修习,此即是发起慈悲心之能生因,菩提心亦从此慈悲而发起。以下中二道缘己修苦为前行,次后比度自心而缘有情修习,即能发起慈悲心,以慈悲为因可生菩提心。
  ③            修习皈依、忏悔、业果。[224]
  答:修共下士与共中士二道时,又应思惟归依与业果等,从多方面努力积集福德、净治罪障,如其所应,等发菩提心。
  8.从正反面以及以比喻说明,为什么对“下中法类是发心支分的道理”我们应当获得定解而极应爱重?[224]
  答:未到达真实上士道之前,以对菩提心未获定解而成为发生此心之障碍,此即由修唯中下二道易生自利心,如是则成引生菩提心之障碍,或于此期间失去大利益,故对此事应当殷重修习。
  9.说出波罗蜜多大乘修行的次第。[226]
  答:在修习中下士道,以及善加修习如上士时所说之道后,应在相续中,随力令生无伪菩提心。其次为令菩提心极为坚固之故,应当先行不共归依,后受持愿菩提心仪轨。由真正受持愿心仪轨后,应励力修学诸学处。复次应多修习欲学之意乐,即希欲学习六度四摄诸菩萨行等之心。若诚心发起欲学之心后,应当决定受持行菩提心清净律仪。
  10.如何将三士道摄为三学和二种资粮?[228]
  答:除修习止观以外,从学习菩萨行戒学处以下,是戒学;奢摩他是三摩地或心学;毗婆舍那是慧学。奢摩他以下是方便分福德资粮,依于世俗谛的广大道次第;发起三种殊胜慧学,乃般若分智慧资粮,依于胜义谛的甚深道次第。

  11.具足何种条件的人应当趣入密乘?为什么他应当趣入密乘?对于密乘尚不堪能或种性羸劣的人应当如何修习?[231]
  答:学人以显教诸共同道清净相续已,亦即指具有如理观察的智慧、不退转之信心、相续不断之精进等,以及圣财与智慧超胜他人之有缘者。*因为若趣入密乘能迅速圆满福慧二种资粮之故。*倘若超过波罗蜜多之法,非学人能力所及,或因种性功能羸劣而不能欢喜趣入,则应唯将波罗蜜多道次第由略而中而广,逐渐增上广大,尽量修学。

  12.为什么对于一切三昧耶及律仪应当宁舍命如理护持?[232]
  答:若被根本罪染污,虽可重受,然相续已毁坏,难以产生功德,故当励力防护,莫令根本罪染污。又应励力防护诸支分罪,莫使有染,设若受到染污,亦应以悔除防护令其清净,因三昧耶与诸律仪乃道之根本故。
  13.解释颂词含义:
  ①            如犯从牢狱,若有能逃时,与余事非等,速从彼处逃。此大生死海,若有能度时,与余事非等,应当出有宅。[234]
  答:《摄修大乘道方便论》又云:“如囚犯若有从牢狱逃脱之时机,其余食住等事无法等之,当迅速从牢狱中逃离。如是,若有能度脱此生死大海之时机,其余名利等事亦无法等之,当速疾出离三有火宅。”

  ②            先固悲力生,正等菩提心,不著有报乐,背弃诸摄持。圆满信等财,敬师等于佛,具师教律仪,善勤于修习。[235]
  答:《定资粮品》亦云:“善修共下中士道已,应坚固悲心引生之菩提心,不耽著三有异熟安乐,舍弃以悭吝所摄持之布施等六度。圆满信心、多闻等七圣财,敬上师如佛陀,具足亲近意乐与加行,具有上师传授之律仪,且昼夜六时精进修习。”
  14.若说:“既然中下法类都是上士的前行,直接作为上士道的次第就可以了,另外安立共中士道次和共下士道次的名称没有任何必要。”对此,请如理回答。[237]
  答:第一种必要,是为摧伏增上我慢。“增上慢”即尚未生起共中下士之心,便自许我是大士。第二种必要,即为广大饶益上中下三种根机。以三士道引导三士夫,下士不会空无所成,中上士可奠定基础,而成三根普摄之广大饶益。因此宣说圆满之三士道次第,非无必要。因所化根机具三种差别,为广大饶益三种所化,即须宣说圆满三士道次第,且对上根者亦无迂缓之过失。

  15.为什么对于上根者开示共道令他修习,没有迂缓的过失?[239]
  答:上根者若欲趣入上上道,亦须具足下下道之基础——出离心、归依心、因果正见等,对彼等开示下下共道而令修习,则未生或已生之功德将速疾生起,且此等皆为导入上上之顺缘。如是由修共道可速疾生起功德,故非缓慢,此等功德皆成顺缘,故非迂曲。

  暇   满
  1.八无暇是哪些?为什么说这八种属于无暇?闲暇的意义是什么?[160-162]
  答:执持邪见,生于旁生、饿鬼、地狱,生于无佛教之时期,生于边地成为懱戾车,性为呆哑,生在长寿天,于以上任何一种受生之后,即名八无暇。在此八处中,以无闲暇修行善法,故名无暇。由持戒断除海居、散居诸旁生之身,及八种无暇之身,而常获闲暇。”即远离八种无暇是闲暇。
  2.五种自圆满是哪些?“业未倒”和“信依处”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五种是自圆满?[163-164]
  答:获得人身、生于中土、诸根具足、业未颠倒、信解依处。*“业未(颠)倒”,即未亲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以小乘观点,若已自作或教他作五无间罪,则现身决非证得贤圣之器。“信依处”,即信解三藏是出生世出世间一切白法的依处。*此五者属于自相续所摄,且为修法助缘,故名自圆满。

  3.五种他圆满是哪些?“教住”和“随教转”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称这五种是他圆满?[165-167]
  答:五种他圆满:佛陀出世、宣说正法、教法住世、法住随转与有他悲愍。“教法住世”,即从成佛乃至未示现入般涅槃期间,胜义正法可现前修证,并未坏灭之故。“随顺教授教诫”即随顺所化根机的教授教诫,故“法住随转”,即胜义正法住世,有圣者能为所化传授随顺彼之教授教诫。此五者即大师圆满、世俗正法施设圆满、正行不灭圆满、胜义正法随转圆满、随顺资缘圆满。外在条件:佛陀出世且宣说教法,胜义正法可现前修证并未坏灭,故现证胜义正法之圣者,能随顺众生而随转教授教诫,又有施主提供衣食等顺缘,如是具足圆满的外在条件,故名他圆满。

  4.为什么说观待毕竟而言暇满人身具有大义?[173]
  答:1.从能成就解脱的角度而言,以有暇身能成办小乘解脱之因——戒定慧三学,故获得暇满人身具大义。2.从能成就佛果的角度而言,获得暇满人身具有大义。因为成佛道度众生所依的广大心力,唯以人身方能获得,故以人身极易圆满行持成佛之因——所依菩提心与能依六度万行,以余身则不能如此极易圆满地行持。3. 从能即生成就金刚持双运身的角度而言,获得暇满人身具大义。因唯胎生具足六界(空、风、火、水、地、智慧界),可即生现前双运身,而余身则不能。
  5.为什么说观待现时而言暇满人身具有大义?[181]
  答:如同观待究竟决定胜暇身义大,如是观待暂时增上生,亦具大义,即增上生中,自己身体、受用、眷属圆满之因——布施、持戒、忍辱等,若以此暇满身,则极易成办。
  6.解释颂词:
  ①            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176]
  答:马鸣菩萨所说:获得何身能播下度越生死彼岸及善妙菩提之殊胜种子,其功能胜过如意宝珠,一切功德之流出皆依人身,于如是人身,智者谁会令其无果?
  ②            “若众善富人,由无量劫得,愚故于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难忍忧恼室,如商至宝洲,空手返自家。”解释颂词中加点词句的含义。[183]
  答:马鸣菩萨所说:此众善所依之富有人身,是由无量劫中积资所感。若以愚痴而于此身未稍集福德藏,则决定会趣入后世难忍忧恼之境地,犹如商人至宝洲后,未稍取珍宝而赤手空返贫困之家。
  ③            若我解是义,愚故仍退屈,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177]
  答:《入行论》:若我已知人身具大义利,仍以愚痴而退怯,不能积极修善,至临终死亡时,定起极大忧恼。
  ④            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如受咒所蒙,我于此无心,何蒙我未知,我心有何物?[178]
  答:《入行论》:极为难得能出生一切暂时与究竟利益之人身,以何能偶然获得?若我有此认识,却仍被引入地狱,则如被咒蒙蔽,对‘暇满’无珍惜善用之心,是何者蒙蔽我心,令我不能觉悟?我心中究有何物作祟?
  7.思惟暇满义大后,应当发起何种无颠倒心?[185]
  答:未生如是无颠倒心之前,须努力精勤思惟。经数数思惟,深刻认识人身价值后,决定能发起极大取心要欲,以思惟“具有大义”是生起“取心要欲”之正因故。

  8.解释《喻法》中比喻的含义:
  “虫礼骑野马,藏鱼梅乌食。”[186]
  答: “昆虫礼佛”,比喻能以人身修法极为稀有。故因缘际会之时当善用。 “瞎子骑马”、“后藏人食鱼”、“小孩得梅乌食”,比喻:得人身之因缘极难值遇,因缘聚合之时,应心生欢喜,善加珍惜,起强烈取心要欲,不得空耗人身。

  9.以何种根据可成立暇满人身极为难得?[188]
  答:凡夫投生情形有四种:恶趣死后生恶趣,善趣死后生恶趣,恶趣死后生善趣,善趣死后生善趣。其中,前二者数量多如大地之土,后二者数量少若指甲上尘。可见,善、恶趣中死后转生为人之机会极其鲜少。《华严经》、《法华经》、《涅槃经》、《无量寿经》、《般若八千颂》、《广大游戏经》、《别解脱经》等经典均有宣说人身难得。

  10.如果说“在恶趣受苦消尽宿业后即可得人身,所以恶趣不难脱离”,对此应如何回答?[191]
  答:因感受恶趣苦果之同时,仍时时造作新恶,以致从恶趣死后,仍须转生恶趣,故极难脱离。
  11.思惟暇满人身难得,应当发起何种无颠倒心?[194]
  答:如慬哦瓦对人身无比珍惜之心,以人身如此难得,毎念及人身难得时,便不忍浪费寸阴而昼夜行善;二者,如老人重得“玛卡喀”之欢喜心。以多劫中不得暇身,而今竟然获得,当欢喜庆幸而行正法。

  12.要发起摄取心要的欲乐,应当思惟哪四种法,并且如何思惟?[196]
  答:必须修行,堪能修行,今生即须修行,现在即须修行。“必须修行”,以一切有情皆唯一喜爱安乐而不喜爱痛苦,而引乐除苦亦唯一依靠修行正法之故。“堪能修行”,外缘善知识与内缘暇满具足之故。“今生即须修行”,以今生不修,次后多生中极难再得暇满之身之故。“现在即须修行”,以何日死亡无法决定之故。

  13.劣慧者应当如何修习暇满?[198]
  答:对智慧稍劣者,不宜宣说众多教理,而须相应其根机,直接以归纳要点之方式简明宣说,如是令彼等易于掌握并行持。

  41.睡眠的时间和利益各是什么?[104]
  答:若能于中夜分眠息长养身体,则于修善极有势力,堪能修持恒常精进与恭敬精进,有如是善妙利益。
  42.如何作狮子卧?为什么要作狮子卧?狮子卧有什么利益?[104]
  答:狮子卧,以右胁寢卧,将左脚叠于右脚上,如狮子般睡眠。*一切旁生中,狮子力量最大,其心识高而稳固(心高即不低沉;心稳即不动摇),能摧伏其他野兽。修习悎寤瑜伽亦应如狮子般,以大势力等摧伏烦恼而安住,故应如狮子般睡卧。*法尔具有四种利益:一、“令身能不缓散”,即以如是姿势可令身体不松散掉乱;二、“虽睡沉已亦不忘念”,即沉睡之后亦不忘失正念;三、“睡不浓厚”,即不会睡得太深;四、“无诸恶梦”。
  43.什么是光明想?作光明想有何种效果?[107]
  答:光明想者,即当善巧作意光明之相,以此光心而睡眠。*光明想之作用:睡眠时,心以光明想而不昏暗。
  44.以正念而眠的意义如何?有何种效果?[107-108]
  答:故睡眠时正念力对睡梦影响至深,对此修行良机,万勿空过。*睡眠时令正念随逐,由此能令沉睡时等同未睡,心能常常随顺彼法而转,总之,于睡眠时亦能修习善行。
  45.什么是眠时正知?以此有何种效果?
  答:眠时正知,即由如是依止正念而睡眠时,随有烦恼现起,即能及时觉察了知,速疾弃舍,心无染著。*于此烦恼现生起时,能正觉了令不坚著。
  46.起想有哪三种?各有何种效果?
  答:不越起时之想;发起悎寤瑜伽欲乐之想;不舍善法之想。
  (以下是“破除于此修轨邪执分别”的问题。)
  47.“此修轨”是指什么?何种人会有此邪执?其立宗如何?[118]
  答:此修轨指本论所讲授的修轨。*心未趣向经论诸教典现为教授之人。因若内心不将一切教典现为教授,决定生邪执分别。
  48.解释“此依先闻如理作意起,修正作意真义境智生。”[119]
  答:此趣入佛法之次第是先依靠闻所成慧,而生起对所闻之义如理作意的思所成慧,依靠串修如理作意思所成慧所决定义,而生起证悟真实胜义境之修所成慧。此言在胜解行地,以思所成慧如理作意所闻法义,见道的修所成慧真实义之现观才得以生起之故。
  49.如何以理成立“思择修与安住修二俱须要”?[120]
  答:如对善知识修习净信,修习暇满人身义大难得,修习死亡无常,修习业果,修习生死过患,以及修习菩提心,此等皆须思择修。若心不能安住某一所缘,为令心能如自己意愿安住所缘境而修习四禅寂止等时,若数数观察,则无法心住一境,故于此时即须安住修。所修是闻思所抉择之义,而于闻思所抉择之义有安住修与思择修,故正修时二者皆须。
  50.为什么说修慧是从思慧产生?[121]
  答:如闻所成慧是以听闻为先,思所成慧以思惟为先,如是修所成慧亦应以修习为先,以修慧是从修习而成就之故。倘若如此,则修所成慧前行之修,即是修习以思所成慧所决定之法义,故言修慧从思慧而生。
  51.为什么说“于修闻思最要”?
  答:若有多少听闻,则有相应从闻所成智慧;此闻慧若多,则缘彼法义的思惟亦多,以思惟多故,从思所成智慧亦应不少;若思慧多,则多有修行,以修行多故,则有众多灭除过失、引生功德之证相。
  52.未通达闻思修之扼要将会产生哪两种现象?[122]
  答:其现象有二:第一种现象,即多学习经典续部者与一从未学过教法者,在正修时,二者所修全无多少之别。
  53.以理成立修与修成不同。
  答:所谓修,即令自意转为所修之体性,或令自意成为所修之事。“修”有时译为“习”,以修道与串习乃同一义之故。
  54.解释“修”的含义。
  答:所谓修,即令自意转为所修之体性,或令自意成为所修之事。“修”有时译为“习”,以修道与串习乃同一义之故。
  55.为什么说“若说将护与修二事相违,是可笑处”?[127]
  答:加行道抉择分、见道、修道三者中,皆有数数思惟、称量、观察之修习道。因为圣者修道尚有思惟观察,若言“观察而护持”非修,必有圣者修道非修之极大过失。
  56.为什么以“分别皆成佛障碍”的邪执将会成为障碍敬重教典以及令圣教隐没?[128]
  答:对诸教典之义理,现见众多皆须以观察慧思惟抉择,而彼宗又见修时不须要诸思择,所以邪执会障碍对诸大教典恭敬信重。此邪执亦是圣教隐没之极大因缘,以邪执障蔽不见经论为教授,内心不敬重圣教之故。即依邪执能障敬重教典,不见教典为殊胜教授故,不会以闻思修趣入,所以是圣教隐没的极大因缘。
  57.于何境应当思择修?其根据是什么?其比喻是什么?
  答:对善知识修习净信,修习暇满人身义大难得,修习死亡无常,修习业果,修习生死过患,以及修习菩提心,此等皆须思择修。*即对此类修习而言,必须能令自心猛利,恒常改变凡常之心念,因为若无此量,则不能灭除所修之违品——不敬等。而欲生起随顺所修之心,又唯一须要依赖数数观察思择修之故。
  58.于何境应当安住修?其根据是什么?
  答:若心不能安住某一所缘,为令心能如自己意愿安住所缘境而修习四禅寂止等时,若数数观察,则无法心住一境,故于此时即须安住修。
  59.若说“凡智者唯应观修,凡孤萨黎唯应止修”,对此应如何遮破?
  答:此说法亦不正确,以智者与修行者一一皆须思择修与安住修之故。此以“智者亦须安住修;修行者亦须思择修”的反喻说明,因为虽是智者亦须修习奢摩他等;虽是修行者亦须由观察修习对善知识的猛利信心等。或者,智者与修行者皆欲成佛,而佛果须依修习止观双运方能现前,故“二者皆须思择修与安住修”具足能立。
  60.说出必须由观察而修习的理由。
  答:若未观察修或仅作少许观察,则不能产生圣道之殊胜命根——无垢净慧,纵然略生少许智慧,亦不会有所增长,故在修道上毫无进步,而道所修证最究竟者,如马鸣菩萨所言:“一切智慧中,一切种智最究竟。”,能无杂乱简择一切如所有性与尽所有性即是智慧之故。
  61.若说“以观慧极多思择而修习,则能障碍专注一缘之三摩地”,对此如何遮破?
  答:特殊新修三摩地时,观察成为障碍甚合理;一般观察修是三摩地之障碍,则不应理。
  62.为什么说以观察修能遣除三摩地的违缘?
  答:沉没与掉举不能令心安住一缘,故彼等皆为三摩地之违缘。在沉掉时,若具猛利恒时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极易断除沉没之障碍,故以猛利无间见功德之心对治沉没,而产生此心又须依观察修,故对功德观察修是遣除沉没之殊胜方便。
  63.大善巧的先觉上师们是如何传授道次第教授的?
  答:道次第教授中,诸大善巧先觉上师不论传授何种相应时机之所缘,皆是为令学人于所缘法类生起定解,故由上师教授,引述诸经论中相合所传内容之法义,更以古德语录开显,如是直接围绕学人内心,圆满讲说。
  64.为什么说略摄所修之事另作引导文也不相违?
  答:虽然一切至言本为修行教授,此外无余所修之义,但能了解一切讲说皆是所应修持之人,实属少数。故略摄所应修的内容,另作修行引导文,亦无相违。
  64.对此观察修的修习道理获与未获定解,将会导致哪两种不同结果?
  答:能否在心中显现一切至言皆为修行之教授。

  21.何为修法不善?其过患如何?[66]
  答:修法(指修的方法)不善,即杂乱修行,不按轨则。修行切不可恣意而行,必须按质、按量、按次第而修。否则养成恶习,极难医改。
  22.修法前与修法时应当如何决定?[69]
  答:修前之决定:杂乱修行具极大过患,故对所修诸所缘境的数量与次第,首先须由思惟而决定;之后,即应发起猛利誓愿:“当按所决定的数量与次第修持,不杂修其它所缘境。”修时的决定:应具足正念正知,按所决定的数量与次第,无有增减、悉如次第如量而正修习(远离昏沉、掉举等)。
  23.以亲近善知识为例,说明应当如何修正行?[70]
  答:以修上师瑜伽为例:依次修上师之处、上师之数量、上师瑜伽正行之修行、根本上师与金刚持无二之轨理、光之射收,所修所缘境之数量;其先后次序,为修所缘境之次第。
  24.应当如何修结行?[70]
  答:应作回向,即将加行与正行所修集的众多福德善根,以猛利欲乐,通过普贤行愿与七十愿等,回向暂时与究竟诸希愿处。
  25.初修为何不宜每次修时过长?[71]
  答:初修时,若时间较长,心易随掉举、昏沉自在而转。此若串习成性,极难纠正,每次修法时皆易陷入沉掉状态。故初修之方式,每座时间宜短,次数宜多。
  26.不急不缓的意义如何?其利益如何?[72]
  答:于一切所缘修行时,心应保持平衡,既勿太急,亦毋过缓,应当远离过急过缓此二加行过失。由此能令障碍减少,疲倦、昏沉等现象亦会消失。
  27.未修中间应当如何行持?为何说座间参阅显说此法经论、数数忆持为下座修之主要者?什么是以三合而引导?[73-75]
  答:未修中间,应当阅读明显宣说所修此法的经论,且于心中数数忆念执持。*作为凡夫,理应了知自心恶劣,善不易学,恶极易起,下座后,六根一旦触及声色境界,恶念便勃然纷起。*在所缘行相净修其心、律仪戒及积集资粮三种法上,名为三合而引导行人修学者。
  28.密护根门之中:
  ①以何者防护?②防护何者?③从何处防护?④如何防护?⑤守护根与以六根防护有什么差别?⑥取行相与取随好有什么差别?⑦防护的目的何在?[76]
  答:①初者以何防护:护持一切正念正念与对正念恒常恭敬地修习。②防护何者:六根。③从何处防护:即从悦意及不悦意的六种境界中作防护。④如何防护:防护之法有二:一、守护诸根,二、以六根而防护。⑤差别:一、守护诸根,即根境和合生起六识之后,第六意识便对六种悦意境生起贪心,或对六种不悦意境生起嗔心,故当努力依对治力,从诸境中守护诸根,不令烦恼生起。以六根而防护,即若于某尘境由眼见等能生起烦恼,最初即不放纵诸根与境和合,而令烦恼不起。⑥差别:取行相之情况有二:“正为境界”指特意取行相;“现在前”指在见境等同时取行相。取行相,即对不应观看之色等境界,特意观看等;或者色等境界现前时,即以眼识等作意彼等行相,现前观看。⑦防护的目:须从烦恼中守护自心,令心安住于善性或无记性中。
  29.正知而行的意义可以从哪两个方面来理解?
  答:正知而:1何为以正知所行之事;2对彼所行之事行正知。前者是说正知所应安住之处,后者是讲对彼等处应安住正知。
  30.五种行动业分别是哪些?为什么叫作行动业?[82]
  答:五行动业,指身事业、眼事业、一切支节业、衣缽业与乞食业。*主要是出门去城市等的行动,故名行动业。
  31.五种受用业分别是哪些?[83]
  答:寺院内的五种受用业中,身事业有行、住、坐三种;语事业,即请受未曾得受的十二分教等;意事业,即身语未作时之诸默然,包括五种:一、于中夜分睡眠;二、至静处思惟所闻法义;三、以九住心修持三摩地(九心于奢摩他一章中将详述,故不赘述);四、勤修胜观;五、热天极疲倦时略为消遣。昼夜二业,以白昼、初夜、后夜不睡眠显示,以此亦显示身业与语业。
  32.请具体说明于十种事应如何正知而行?
  答:正知而行之中,又有四种行相。首先对于身事业等十种依处,应以何种相如何观察,即对此等处,以如是行相如是观察。譬如,于身往返事业,按照戒律所说,正确了知往返行走威仪之后,在往返之时,令正知现前,按如是而行持所有白昼、夜晚的一切行为,皆当忆念,了知其中何者应作、何者不应作。在进止时,一切作与不作皆应安住于正知中,觉知自己现前正在如是作或不作。
  33.为什么说“若能正知而行,则现法中不为罪染,没后亦不堕三恶趣,诸道证德未获得者,即住能得正因资粮”?[88]
  答:若能努力修习者,则可增长一切善行,非是其他所能等同。尤其能令戒律清净,且能速疾引生止观所摄无分别心胜三摩地,故应对此精勤修学。
  34.饮食之量为什么不能太多与太少?[90]
  答:饮食不能不足,亦不宜过量,以八分饱为适量。否则多食少食皆会导致修行不得力,影响修善与断烦恼。
  35.相宜消化而食有何利益?不相宜而食有何损害?[91]
  答:相宜消化而食有两种利益:一、以往依饮食不当所引起的苦受将会断除;二、由饮食不相宜引生的新苦受,皆可避免而不生长。相反可知,不相宜而食,有两大过患:一、以往依饮食已生的痛苦,仍会复发;二、以往未生的痛苦,亦会引发。如是身处痛苦,将不利修行。
  36.爱著饮食的对治法是什么?[92]
  答:受用即因,以此受用唯令美食变为令人厌恶之呕物。应当如是思惟受用过患,以对治饮食爱。由食物消化所引之过患有四:一、生长血肉等不净物;二、产生大小便秽;三、须每天排泄大小便;四、引生各种疾病。应当如是思惟饮食自性唯苦,以对治饮食爱。
  37.①什么是由受用因所生的过患?[92]
  答:受用即因,以此受用唯令美食变为令人厌恶之呕物。
  ②什么是由食物消化所生的过患?[93]
  答:由食物消化所引之过患有四:一、生长血肉等不净物;二、产生大小便秽;三、须每天排泄大小便;四、引生各种疾病。
  ③什么是由追求饮食所生的过患?[94]
  答:为成办饮食所生过患有三:一、成办过程中有辛劳之苦;二、成办失败有忧憾之苦;三、成办后有守护之苦。贪执推动而追求饮食之行为,其自性唯苦,且从果上说,求得是苦,求不得亦是苦,此即成办饮食所生之过患。
  38.如何善思惟而后饮食?[99]
  答:应思惟:我为报恩利益众生而饮食。
  39.解释:“应知饮食如医药,无贪嗔痴而近习,非为骄故非慢故,非壮唯为住其身。”[101]
  答:《亲友书》亦云:“应当了知饮食如同药物,受用时须要依止无贪无嗔无痴之善心,应作是想:我受用饮食之目的,非为炫耀自己,非为凌驾他人,非为令身体壮大,唯一是为住持此身。
  40.悎寤瑜伽的修时与修后各是指什么?[114]
  答:昼日分、初夜分、后夜分是修时。中夜分是修后睡眠之时。

  《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思考题
  修习轨理
  1. 说出六加行的名称。[19]
  答:1洒扫住处且安布身语意像;2须无谄供且端正陈设;3以如法威仪安住且归依发心;4明观资粮田;5资粮田前修七支供;6供曼陀罗而祈祷。
  2. 洒扫时应当如何观修?[21]
  答:按密宗而言,洒扫时应观修遣除一切外器世界之过失,诸山河大地、房屋庭院皆显现为天尊之无量宫;亦应观修遣除一切有情世界之过失,诸有情皆现为天尊。以如是观修心遂清净,故任视何法乃至十方器情世界皆甚贤善。依显宗而言,洒扫时须念诵谛实语所造之仪轨作加持。
  3. 佛在经中宣说的洒扫利益有哪五种?[22]
  答:自心清净;令他心清净;诸天欢喜;植端正业;命终之后当生天上。
  4. 以理成立需要洒扫处所和安布身语意像。[23]
  答:修行处所须善加洒扫等,以如是而作,魔障减少、速得悉地之故,以及对归依境恭敬能生福德之故。安布身语意像,以可清晰明观、融入加持、随念佛陀等而遣除违缘之故。
  5. 解释“供具无谄诳”的意义。[24]
  答:供具无谄诳有两方面:1动机无谄诳,即供养动机纯正,非以恶心或狡诈炫耀之心,亦非曲意迎合或隐瞒事实真相迷惑他人。2供品来源清净,即供品非以欺骗、邪命等非法手段获取,未被染污。
  6. 以如法威仪安住后除风的理由是什么?[26]
  答:理由:佛陀如是开示;打坐长时堪能;非人不能妨害之;身不疲劳;心极澄净;与生起轻安相应而速得轻安。
  7. 为什么安坐后首先要皈依和发心?“皈依和发心决定会与相续和合”的意义如何?[26]
  答:业之善恶唯以心之善恶而定,故凡事起始皆以清净发心为要,若不以清净发心摄持,则身语诸业皆不成善法。而诸发心中,尤以归依、菩提心为胜。归依为入佛教之门,能否成为内教弟子悉靠归依摄持,故须以归依三宝,而远离外道之发心;而是否成为大乘法唯依菩提心,故须以菩提心舍弃二乘自利之发心。*身欲正,则须以如法威仪端坐;心欲正,即须以殊胜善心修归依与菩提心首应重视调心,当殷重修心,令归依发心与相续和合。
  8. 为什么皈依发心之后要明观资粮田?[28]
  答:向如是资粮田祈祷,能得一切圆满加持,故往昔诸大德皆言此为传承如意宝。
  9. 说出修法必需积资净障的理由。[28]
  答:自相续中,若无能生道之顺缘——积集资粮,以及遣除逆缘——净治业障,此二道之助缘,唯努力修习所缘行相之正因,则难以生起证道功德。
  10.说明身礼、语礼和意礼的差别。[33]
  答:身以恭敬姿势而礼;语则称赞功德而礼;意则发起胜解、随念功德而礼
  11.说明世间供与出世间供的差别。[35]
  答:世间供养,其供具为世间人天各种庄严供具,因于其上尚有更胜之供养,故为有上供;无上供即出世间供养,佛菩萨以神力变现无量供具,此即无上供。
  12.供养与敬礼的等起和境分别是什么?[38]
  答:“等起”即思心所,为生起一切之因,其能引生身语二业,并于第二刹那后与彼身语业同存;“境界”即供养等之对境,亦即诸佛如来。
  13.悔罪支当中,罪的因、自性和事分别是什么?忏悔的方法和作用分别是什么?[42]
  答:因--即贪嗔痴。事--即身等三事。身之事即杀、盗、淫,语之事即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之事即贪、嗔、邪见。自性--即我所作诸恶业。我所作分三:亲自作、教他作、于他所作发随喜心。*忏悔之方法:应由思惟罪业过患,而对所造罪业先起追悔心,然后谨防三门不再造作,如是以至诚心忏除。忏悔之作用:能令所作罪业不复增长,诸未来者可截断其相续,不再造作;反之,若不忏悔,已造罪业将不断增长,且易再犯。
  14.随喜的境是什么?随喜的修法需要具足哪两个条件?与所随喜的善根相比,各在何种情况下,随喜获得超胜、等量及下劣的福德?[43-46]
  答:随喜的境:即五类补特伽罗所有善利。*随喜即随自心忆念他人功德,并于心中修习欢喜,二者缺一不可。*随喜下等者功德,可获超胜彼之功德。譬如,一人行善未以菩提心摄持,另一人以菩提心摄持,随喜其功德,随喜者可获超胜行善者之功德;随喜平等者功德,可获等量功德;随喜上等者功德,可获相应自己心量之功德。譬如,凡夫随喜八地菩萨之功德。
  15.在回向支当中,说出所回向、回向者、回向心、回向处及回向的作用。[53-55]
  答:所回向:即前六支所摄一切善根。回向者:自己偕十方世界一切有情共同回向。回向心:即“猛利欲乐”,回向之处:即众生及佛道,其中“众生”须置首位,以体现大乘利他为主之精神。回向之必要:为令善根广大无尽。
  16.对七支供如理作意的条件是什么?[56]
  答:以闻思断诸疑惑,熟解文义,因为唯有文义了然于心,方能依文起观,以心缘文字而现总相。
  17.七支供如何摄为四支、三支、二支及一支?[59]
  答:归摄为积资、净障、增长、无尽四支;积资、净障、增长无尽三支;积资、净障二支;积资一支;净障一支。
  18.祈祷的三事分别是什么?[61]
  答:灭除一切道之违品颠倒心;发起一切证道的无颠倒心;寂灭一切障缘。
  19.什么是修?[65]
  答:修,即令自心数数安住于某善所缘境上,并且护持修习所缘境之行相。
  20.修的必要是什么?[65]
  答:无始至今,自己皆随心自在而转,心则不随自己自在而转,反而趣向烦恼等障碍,由此发起一切罪恶。所谓修法,即是为令心随自己自在而转,堪能如自己意愿安住于善所缘上。

  41.是否一切上师都是佛陀?为什么?[383]?
  答:从名言现相来说,上师还是有差别的,并非一概是佛,否则就有菩萨不能以上师的身份利益众生的过失。实际上,资粮道、加行道的菩萨就能教化众生,一至十地的菩萨更能由愿力和等持力入轮回利益众生。
  42.为什么凡夫需要以教理成立“上师是真佛”?[383]
  答:《二观察续》说:“末世五百年,我现阿阇黎,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金刚帷幕续·第十五品》也说:“所谓金刚萨埵者,示现金刚上师相,念利一切诸众生,现为平凡之身相。
  43.如何以观待理成立“上师是真佛”?[384]
  答:观待无始以来一直被烦恼逼迫的我来说,某人是否是佛陀,唯一是从能否赐予我对治烦恼的妙法而安立。依止他若能获得对治烦恼的妙法,则是依止了真佛;否则,不论他身份如何、作何种仪式,终究不属于具相善知识。所以,佛陀唯一是以能赐予对治烦恼病的法药而安立的,因为:唯一是从能开示断除烦恼的方便的角度,安立佛为皈依处。
  44.如何以作用理成立“上师是真佛”?[385]
  答:若某法具有烧煮等火的作用,就能成立此法是火。同样,谁能行持佛陀的事业,便可成立为佛陀。现在,以善知识行持如来事业,便可成立他们是佛。为何说善知识所作的是佛业呢?因为佛业是对众生宣说解脱正道,而善知识唯一行持此等事业。
  45.以证成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1)如何以果因成立?(2)如何以自性因成立?(3)如何以不可得因成立?[386-388]
  答:1从果因的角度推证上师为佛。善知识以自力无颠倒地宣说了圆满的菩提道,说明其相续中具有一切种智。因为只有具备证悟的功德,才能真正为他人宣说菩提道。若能圆满通达甚深的菩提道,必然通达更浅的内外诸明。由此成立彼具如来智慧。
  2佛陀和显现平凡的善知识只有外相上的差异,他们的心完全安住于法性,无二一味。以自性一味为因,能成立上师为佛。就如同一个演员能扮演不一样的人物。实际佛与善知识自性无别,成立善知识为佛。
  3心前显现上师的过失,唯是由于我们自心不清净所致,实际上师的本体上并无过失。

  46.法尔道理包括哪几个侧面?四个侧面如何成立“上师是真佛”?其侧面有何不同?[[389]
  答:四个侧面:1、化相应的能调伏身。应当思惟:对于以平凡身才能调伏的我来说,诸佛无疑是在我面前示现了平凡的身相。2应机而幻化。与我机缘相应的某尊佛的色身必定会出现,若去寻找,则除了心前显现的上师之外,没有其他色身,这必定是诸佛为了调伏我而示现的色身,因此上师真实是佛。3以能利益而幻化。在我心前以妙法利益我的善知识,正是诸佛的化现,因为实际利益我的就是他们。4以周遍而幻化。现在我具有听法的缘份,诸佛必定以说法来饶益我,而利益我的就是眼前的善知识。所以,为我说法的善知识正是诸佛的化现。诸佛周遍一切时空而幻化,在不清净众生的因缘成熟时,法尔将显现传法利他的平凡身相。因此,凡夫因缘成熟时心前所现的传法善知识,必定是诸佛的化现。

  47.“上师不是断尽过失的佛陀,以具有诸多过失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六个比喻说明。[393]
  答:1眼翳者之喻:凭借众生业障的显现来断定上师不是佛,是毫无道理的,如同眼翳者前显现毛发,只是他自身的错觉,并非外境中实有毛发的自体。2摩尼宝之喻:现在上师显现的种种过失和平凡相,只是我自心过失的投射,实际上师并没有过失。3墨镜之喻:如眼睛被墨镜所遮不见真实,心识被罪障遮蔽时,即使见到真佛,也似乎现量见到过失或平凡相。4佛现旁生相之喻:为了利益众生,佛陀化现为猪狗等旁生的形象,行为与一般猪狗无异。既然佛示现了平凡相,在不清净众生心前,只会见到平凡的现相。5梦的比喻:如梦的虚幻,见到上师过失只是由我内心的恶习所显现的。6胆病等比喻:因胆病而看见雪山是黄色,我们的业障未遣除,会由这些因缘而显现迷乱。因此,在业障深重者的心识前,善知识有诸多过失。
  48.“上师不是圆满功德的佛陀,以佛功德不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针眼喻、幻化喻、瑜伽士喻、鬼神喻说明。[396]
  答:针眼之喻:凡夫分别心小如针眼,绝不可能显现深广的佛陀功德。*幻化喻:幻师以咒语染污观众的眼识,说明:显现的不一定实有,未显现的也不一定没有。在名言中上师也具足佛陀的全分功德,但我们在未消尽错乱之前,由于业力的迷惑,见到的往往是迷乱的错觉。*瑜伽士之喻:有智慧的瑜伽士前,上师们都显现为佛陀。我看不见是因为我还未能消除迷乱显现和执著。
  49.有人说:“你们强调弟子应一切依从上师,这与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相违。”对此应如何解释?[401]
  答:对于上师是佛,并非随人生信,而是依可靠的教理安立,是依理生信,与四依法不相违。由于成立具相上师是佛的化身,所以,上师本身即是佛法的体现,他所说所行的一切,都是在引导我们。因此我们依止上师的言教,就是依止真正的圣法。没有现见上师为佛;又没有通过教理遣除疑惑,所以没有依信心生起的定解,对上师产生信心,一切佛法都会任运生起。
  50.为什么说一切安乐与功德都是上师赐予?为什么说师恩胜过佛恩与父母恩?[412]
  答:由于上师大悲开示佛法,我才能积累资粮,享受福报。因此一切安乐源自上师的加持。我们相续中能生起因果正见、出离心、信心、恭敬心、慈悲心、菩提心、通达二谛的智慧,都是源自上师的恩德。*父母只给予我今生的肉身,赐予对今生有益的衣食等,而上师却养育我的法身,赐予能获得究竟利益的佛法,所以恩德超过父母。至于佛陀方面,我不能亲聆佛陀说法,也不能亲见佛顔,而上师不仅可以面见,还可以随时为我传法,因此师恩大于佛恩。

  51.为什么要着重对于善知识以胜妙资财多作奉献?[414]
  答:向善知识供献财物,具有快速圆满资粮以及与上师的心亲近的作用。成佛需要圆满资粮,而资粮田中最胜妙的就是上师,换言之,就自己的因缘来说,找不到比上师更好的资粮田。因此,对无上福田的上师,应当供献一切。

  52.什么是如教修行?[419]
  答:依照上师的教言修行,所作所为也应请示上师,按上师的吩咐做。修学上师的意行。对上师圣者的一切行为善加观察之后,自己也全部按照那样去修持依教奉行。
  53.什么是亲近?为什么说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是亲近的无倒加行?以这三种加行,我们希求何种结果?[427]
  答:亲近即是心与善知识的智慧、大悲空性藏相应。因为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必定能与善知识的心相应。结果先锻炼了自己,让心和上师的心相应。有了这样的基础,就能对上师的每一句教言信受奉行,最后归于“如教修行”。

  54.为什么如教修行是三种加行中的最主要者?[419]
  答我们依止善知识,最根本的所求是离苦得乐,获得最殊胜的解脱功德来度化众生,而要达到此一目标,则须依止善知识如法修行,所以,最终仍归于如教修行的要点上。

  55.如何将亲近善知识的修行归摄在修心上?如果不在心地上修依止法将导致何种结果?[426]
  答:一切佛法都要在心地上修习,亲近善知识也不例外。若不着重修心,就会流于形相,成为相似的依止、虚假的依止甚至变相的依止。因此,在心上实修极为关键。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外观百法,不如内观自心殊胜。*心与上师不相应,即使身体亲近,上师也像远在天边。

  56.如何能得亲近善知识的圆满果?[432]
  答:对于善知识要观为真佛,生起极大的信心和恭敬心。平时意念上师恩德和祈祷上师,如理依止,摄心而修。将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作为亲近善知识的加行。


  亲近善知识
  1请以教理成立“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并解释住性和善知识的含义。[219]
  答:安住种性的补特伽罗应当亲近善知识。住性:安住种性补特伽罗,若遇胜缘便有堪任、便有势力,于其涅槃能够得证。善知识:闻名为知,见形为识,是人益我菩提之道。这一切善乐的根本来源就是善知识。
  2.本论所指是何种善知识?[223]
  答:特指在下中上三士所有的道中能够渐次引导,之后能将学人导入大乘佛道的善知识,即能于三士道中渐次引导学人的上师。

  3.为什么善知识需要具足“调伏”、“静”和“近静”三种德相?[224]
  答:自己尚未调伏而能调伏他人,绝无是处。因此,能够调伏他人的上师,首先必须调伏自相续,具有一种随顺佛教调伏相续的证法,所以善知识应具调伏自相续的三学功德。

  4.解释“调伏”、“寂静”、“近静”的含义。[225.227]
  答:“调伏”,指尸罗学或戒学。《大乘义章》云: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寂静”,即对善行和恶行的所有取舍之处,通过依止正念正知,使心发起内在寂静安住的所有定学。“近寂静”,即依靠内心堪能的奢摩他观察抉择真实义所引生的慧学。
  5.解释:
  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225]
  答:六根如烈马一般随着邪境流转,当它趣向非理的行为时,应及时制伏。学习尸罗调伏分别心的野马,应当通过多次努力制驭心马,使它趣向应当行持的如理行为。
  6.“通达实性”和“近寂静”有什么差别?[228]
  答:所谓“通达真实性”,即殊胜慧学——通达法无我空性,或者以现证真实为主。如果没有证悟的智慧,通过教理通达真实性也可以。近寂静是“观察抉择真实义所生起的慧学”,通达实性特别说是殊胜慧学,即证悟的智慧。
  7.为什么善知识要具有“德增上”这一条件?[229]
  答:善知识虽然具足了教证功德,但如果功德较学者低劣或与学者相等,则仍不圆满,因此还需要一种功德比自己增上的上师。
  8.(1)为什么摄他功德都是围绕一个说法而抉择?[230]
  答:因为除了说法之外,再无其它利益众生之事。
  (2)以四谛解释颂义: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
  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230]
  答:诸佛不是以水洗除众生的罪业(而是为众生宣说集谛),不是以手遣除众生的痛苦(而是为众生宣说苦谛),也不是将自己的证悟转移给他人(而是为众生宣说灭谛),诸佛唯一是以开示法性的真谛,而使众生获得解脱(如是为众生宣说道谛)。
  (3)解释“善巧说”、“悲愍”、“具精勤”和“远离厌患”的含义。[231-232]
  答:“善巧说法”,即对于如何引导学人的次第获得善巧,而能将法义巧妙地送入所化众生的心中。“悲愍”,即说法的等起清净,不考虑利养、恭敬等,完全是由慈悲心推动而宣说。“远离厌患”,就是数数说法而没有疲厌,即能安忍说法的劳累辛苦。
  9.如何划分上中下三等的善知识法相?
  答:上等法相具足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中等法相应具足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下等法相具上等法相功德的八分之一。
  10.(1)什么是正直、具慧和希求?[241]
  答:正住即不堕党类。具慧是具备简择善说真实道与恶说相似道的智慧力。希求:广大的希求心。
  (2)能依学者为什么要具足正住、具慧、希求这三种相?
  答:若堕入党类之偏执,就会因偏执的遮蔽而见不到善知识的功德,因此不能获得善说妙义。虽然心能正直而住,但如果没有简择善说真实道与恶说相似道的智慧力,则仍不是法器。即使具有这两种德相,但如果像画中的听法者,内心根本没有引发趣入,则仍然不是法器,因此必须具有广大的希求心。

  11.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的依师方式,哪一种更好?[247]
  答:尚未修好自心时,容易见上师过失而退失信心,因此依止的上师以少为好。信心坚固再多依止上师。
  12.华严九心分别是何种善心?请说明其体相。九心归纳成哪四类?[249]
  答:九心,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如铁围山心、如仆使心、如除秽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舟船心。若能以此九心亲近具相善知识,必能获得成就。九种心又可摄为四者,即如孝子心、如金刚心、如大地心、荷负担已应如何行。
  13.为何说修持信心极为重要?[282]
  答:对于所化相续中生起圆满道的证德来说,信心极其重要,因为证德最初生起、中间安住、最后增长,都要依赖信心。特别从缘于上师的敬信来说,要在相续中产生道的证德,对上师的信心至关重要。因为,一切证德的生起依赖上师加持,而上师加持要融入相续,又须依赖信心。对修学密宗而言,信心上等是上等根器,信心中等是中等根器,信心下等是下等根器。对净土宗行人来说,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
  14.为何要对阿阇黎作佛想?[287]
  答:若了知是佛,则对佛不会生起寻求过失之心,而会生起思念功德之心。佛为了调伏众生而无勤示现千百亿化身,善知识即是佛的化身,因此须观师为佛。从获得加持的角度,要想得到上师教法的全部加持转化力量,你就必须尝试开启自己最大的恭敬心。
  15. 以特意执取上师功德而思惟有何种利益?[293]
  答:应当一心思惟上师的功德,一直以心执取上师的功德,就会遮止执取过失,而不会产生信心的障难。如此不断观修,则信心未生者能生、不稳定者能得稳固、稳固者能增上圆满。一旦信心圆满,自然就引生华严九心,而有了圆满的亲近意乐,就能获得上师圆满的加持,由此生起一切地道功德。
  16. 随念善知识恩德,在修心上有什么必要?[302]
  答:随念善知识深重恩德,才能发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尊重之心,产生极重要的亲近意乐,听闻和受持其所教授,长养一切白净善根,逐步趣入道次正轨,成就未来究竟胜果。(参照其他学员)
  17. 以加行亲近善知识总的原则是什么?
  答:应当努力修持一切上师所欢喜的事,断除一切上师不欢喜的事。
  18. 以理成立须要以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而亲近善知识。[313]
  答:对善知识,必须尽量供献财物,因为:通过供献财物能够与善知识的心亲近,且将积聚众多资粮。必须以身语承事善知识,因为:承事善知识,等于承事一切诸佛而将产生许多福德。对于上师一切合理的吩咐,都要去做,因为:一切共与不共的成就都是依赖上师的加持而获得,而上师的善说又是弟子融入加持的方便。

  19. 善知识将我们引入非理或者令作违背三律仪之事时,应当如何处理?[317]
  答:虽然对于上师所说的非理之事可以不做,但也不能因为这些道理,就对上师不恭敬、轻视、指责而毁谤等。应如《事师五十颂》所说:“如果依理不能行持,应向上师启白不能做的理由。”即应委婉辞谢,不随顺非理之事。

  20. 按照本论所说,列出亲近善知识的利益。[319]
  答:近诸佛位,诸佛欢喜,终不缺离大善知识,不堕恶趣,恶业烦恼悉不能胜。终不违越菩萨所行,于菩萨行具正念故,功德资粮渐渐增长。悉能成办现前、究竟一切利义。承事师故,意乐、加行悉获善业,作自他利,资粮圆满。
  21.按照本论所说,列出不依善知识的过患。[326]
  答:今生来世衰损,功德未生者不会产生、已生者也将退失。
  22.为什么首先要思惟依止善知识的胜利?[334]
  答:我们的烦恼极其粗重,多数都不了知依止上师的道理,即使知道了也不实行。诸闻法者反而在依止上师方面产生了无量罪过,对于罪业也很难生起追悔、防护等心。因此,应当了知前文所说的依止胜利、不依止的过患而数数思惟。。
  23.教典说“供养上师等同供养一切佛”,又说“供养上师映蔽供养一切佛的福德”,这两种说法的根据分别是什么?二说不同,是否成为相违?[342]
  答:唯有上师是诸佛的体性,即师恩较佛恩更深重的缘故。
  24.从什么角度说观修上师胜过观修本尊?[350]
  答:
  25.《五次第加持品》说“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上师尊。”其密意是什么?[344]
  答: 在主要和次要当中,应取主要;在直接和间接当中,应取直接。从这种角度来说,应当放下余供,唯一精勤供养上师,这是在根本上修。因为三宝总集是金刚上师,在根本上修行本来极为合理,但我们往往舍本逐末、颠倒行持,对根本的上师不用心修习供养,反而重视次要、间接的。
  26.什么是“万法归一,一摄一切”的修要?[344]
  答:万法都归摄于修上师这一法中,这一法摄尽了一切法。如法供养上师,就是供养了一切;如理承事上师,就是承事了一切;至心祈祷上师,就是祈祷了一切;与上师真实相应,就是相应了一切。依止上师乃道之根本,本立则道生,故应把握此关要,趋入修行的捷径。

  27.生起真实敬信的量是什么?[349]
  答:想起上师的功德和恩德,就泪水直流、汗毛竖立,这才算是生起了真实的敬信。
  28. 平常恒时忆念上师将获得何种利益,请一一说明。[349]
  答:1、一切所欲无勤而生,一切所求悉能无勤成办。2、顺带成就诸本尊之利益,本尊任运即可现见。3、即生获得胜利,必定转变相续。4、堪为一切断证功德,于上师不间断的生起真实敬信,其余教证功德则可有可无。(参照)

  29.祈祷上师会获得何种殊胜利益?[352]
  答:如同供养上师的功德超过供养诸佛,赞叹、祈祷上师的功德也胜过赞叹、祈祷诸佛。如同通过祈祷如意宝,今生的所求都会任运成就,同样,猛利祈祷自己的根本上师,一切世出世间的圆满都会无勤任运地现前。

  30.具体说明祈祷的因与义。[354-355]
  答:应当诚信上师为佛法僧三宝总集的自性,具有无与伦比的智悲力,而且上师与自己宿缘深厚,恩德重于诸佛。又要深信上师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以法性规律之故,何时何处诚心祈祷,都会获得上师的加持,而且这种加持非常直接、迅猛,与供养、祈祷诸佛相比,仅仅忆念上师一毛孔,更能速得成就之加持。*我们最根本的所求,即成就与上师无二的果位——自他二利究竟的佛果,而欲成就佛果,则须依赖上师加持。
  31是何种缘起力使种敦巴以居士身而成为万千僧众之顶严?
  答:祈祷上师。
  32.对于上师需要如何作三门礼敬?观师为佛有何种利益?[356.356]
  答:对上师,身体顶礼、合掌、起立等,口中称赞上师的功德等,内心虔信而敬重等。*修上师瑜伽,而且要生起视师为佛的信心,如是修行自然会积聚一切功德、圆满一切悉地。真正志求无上佛果者,必须获得传承上师的意传加持,而要获得意传加持,又须依赖信心。如果具有唯一视师为佛的信心,则成佛亦非难事,相续中自然会显现佛的境界。因此,观师为佛的利益非常殊胜。

  33.呵斥、轻蔑上师会引生何种过患?[359]
  答:故意轻蔑、呵斥自己的具德上师,则已轻蔑、呵斥了一切诸佛,造下等同轻蔑、呵斥诸佛的罪业,由此必将恒时遭受痛苦。纵修密乘亦不成就殊胜之果:纵是造无间,此等弥天罪,然入金刚乘,亦能得成就,存心谤上师,修亦不成就。精进修持续部法,反似成为转生地狱之因。今生来世将生诸多不吉祥功德未生者不生、已生者退失
  34.对于呵斥上师的罪业,应以何种方便忏悔?[363]
  答:将自己喜欢的衣物等,格外恭敬地供养给自己曾经轻蔑或呵斥过的上师,之后再如法地忏悔,由此便能清净轻蔑等罪业,不再遭受瘟疫等疾病损害。
  假如所呵斥的上师已离世或住在远方,自己不便直接在他面前忏悔,上师们的法身都是无二一体的,可以在附近的上师前忏悔,如此便可清净罪障。
  35.经藏中说:“有多少与善说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善;有多少与善说不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不善。”阐述此金刚句的含义,并以理成立“违背上师善说成为不善。”[364]
  答:一切善和不善,唯一随与上师的善说相不相应而安立。换句话说,若与上师的善说相应,不论做什么都是善的;若违背上师的善说,不论做什么都是不善。

  36.依《时轮金刚续》,说明对于上师忿恚的过患。[369]
  答:对上师生起多少刹那的忿恚,就会摧毁那么多大劫中所积累的善根,而且还要在那么多大劫中感受地狱之苦。
  37. 分别说出分别上师过失、视上师为凡庸、浪费上师资财的过患。[369]
  答:以心分别上师的过失,则会毁坏所有悉地。生生世世不遇上师,今生也会遭受不悦意的果报。将上师视为凡夫,是失坏三昧耶的根本因,今生来世将不断产生许多不悦意的果报,无法成就修行的殊胜功德。浪费上师资财不但有上述种种过失,还会感召不悦意的等流果,生生世世贫困,堕入饿鬼界。以因果衡量,三宝是严厉的对境,而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若未经开许而随意使用上师的财产,罪业比破四根本戒更严重。
  38.扰乱上师心意有何种等流果及异熟果?[374]
  答:扰乱上师的心意,将会感受严重的异熟果和等流果。等流果,即来世自己的心会被他人扰乱;异熟果,是死后堕入无间地狱,感受猛烈痛苦。
  39.如何以理对治视上师为凡庸的邪分别?如何观想上师的一切行为?[374]
  答:应当观想彼等一切是上师利益自己的善巧方便,须如是观想清净来增上信心。应观想:上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从菩提心中流现的,都是为了利益我们。如此观想清净,会使上师的任何显现都成为增上信心的助缘,而获得上师殊胜的加持,不造任何罪业。
  40. 为什么以思惟功德将会现前信心?[381]
  答:经由分别念增益为清净并数数串习之后,在我们心前便显现了身体的清净、悦意之相。这说明:心如何假立,这是心的无欺法则。在修习依师的意乐时,应当思惟:上师再怎么下劣,也不可能没有一分功德,如果特意思惟、串习这分真实的功德,将来某时心中必定唯一显现上师的功德,以缘起力必然如此显现之故。对自己见闻以及体会到的上师功德,持之以恒地如理作意,就会生起淳厚的信心。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提道次第略论思考题

  宏演法师

  1.本论以三士道统摄一切佛法,用出离心、菩提心和中道正见指示了成佛的通途。它有什么优点和特色?听闻佛法和讲说佛法时有什么规则?

  2.依止善知识有什么条件?寻依止的弟子必须具备什么条件?身、口、意三业如何依止?依止善知识有什么意义?

  3.修法必须作好哪些准备工作?正修习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应该克服哪些过失?正修之余可以作些什么助行?

  4、请叙述具有修行机会的圆满的人生重大意义。什么是八难和十无暇?为什么说人生难得?

  5、本论以三士道摄尽一切教法。略释三士道的名义,并叙述三士道渐次引导的含义及特征,建立三士道渐次引导有什么意义?三士道发心的标准?

  6、念死法如何修?不念死有什么过失?念死有什么含义和利益?

  7、思惟恶趣苦的意义?如何思惟地狱、傍生、饿鬼道众生的苦?

  8、归依三宝的原因?归依的对象和方法?归依后的修学次序?

  9、业、果的基本概念。业可以分为哪几类?请略释十恶业和十善业。恶业有什么果报?哪六种重业?从哪四方面引发的业力很强?如何忏悔业障?忏悔有什么意义?

  10、从生死流转中解脱出来,必须先生起求解脱的心。而出离心的产生,又要以思惟生死流转之苦为前提。苦谛流转有哪些过患?造成生死流转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烦恼二是业力,请详述之。

  11、死和结生相续的情况?

  12、菩提心的修法有两种。一种是金洲大师的七支因果修法,另一种是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修法。请详述之。

  13、依仪轨受菩萨戒后有三学处:一是修今生不退发心之因;二是修后世不离菩提心之因;三是违犯学处之后的“还复清净法”,请述之。

  14、菩萨行以六度四摄作为归摄。六度自内成熟一切佛法,四摄主要成就利他的功德。请详述六度四摄之法。

  15、止、观的含义?正修止时,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修止时有哪些可以作为所缘境?如何住心?这一时期各阶段有哪些过失出现?如何对治?修止的升进过程主要依九住心、六力和四作意,请描述。

  16、修观要准备哪些资粮?什么是染污无明?生死的根本是什么?修习正观,先要确立无我正见。如何寻求无我正见,正观人无我见和法无我见?

  17、下士、中士、上士要破除哪些邪见?修道时出现的偏差应如何对治?


  《掌中解脱》思考题


  一、纠正动机与观察所修之法
  1.    暇满人身有何大义?应当如何珍惜?
  2.    此处不正动机谓何?应当如何纠正?
  3.    业力大小与何有关?为何我们多半会堕恶趣?
  4.    对后世将生何处,为何不依神通打卦等?应当依何获得决定?
  5.    皈依三宝如何使我们脱离恶趣?
  6.    人天善趣为何不可保信?如何对轮回生起怖畏?
  7.    如何解脱轮回?
  8.    为何不应以自己解脱为满足?
  9.    云何一切有情皆是我母?
  10.   其作我母时代已过,为何应报其恩?云何方称超胜圆满报恩?
  11.   即身成佛,我们能够做到吗?
  12.   为何要学菩提道次第?学后应如何行?
  13.   如何引出菩提心所缘相?
  14.   即便在发愿中也包含简略但全面的“三士道次第”,其理云何?
  15.   何等堪为所修之法?为何应观察所修之法?
  16.   为何说“密法的甚深,也依赖于‘道次第’才得以体现”?
  17.   云何一切佛经都是“道次第”?
  18.   “道次第”之名始于何时?
  19.   深、广道次第传承分合情形如何?
  20.   宗喀巴大师是如何完成《道次第广论》的?为何又造《略论》?
  21.   何谓“道次第八大引导”?为何须要“引导传承”?

  二、阿底峡尊者生平与藏地道次第引导的起源
  22.   何谓“三主要道”?
  23.   云何讲“菩提道次第”必须根据科判?
  24.   菩提道次第引导分几大科?
  25.   阿底峡尊者其身获得之殊胜功德略举一二,就其触动自心之处谈之。
  26.   阿底峡尊者赴藏前当时西藏佛教状况如何?尊者于圣教所作事业有哪些?
  27.   智光叔侄迎请尊者之事迹于己有何触动?
  28.   尊者为何称菩提光为“贤弟子”?
  29.   噶当三派传承如何?
  30.   宗大师的教法有何特色?
  31.   南传派传承情况如何?

  三、道次第教授的殊胜与如何听讲此法
  32.   何谓“四殊胜”、“三别法”?
  33.   云何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34.   大小乘是针对个别化机而说的,这种说法对吗?
  35.   云何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36.   不能将圣言现为教授有何过失?
  37.   如何正确处理闻、思与修之关系?
  38.   如何做到能将一切圣言现为教授?
  39.   “噶当”何义?
  40.   将圣言现为教授的标准云何?
  41.   “通达一切圣言无违”与“一切圣言现为教授”,二者差别何在?
  42.   何谓佛陀密意?
  43.   当如何获得佛陀密意?
  44.   此处“极大恶行”谓何?
  45.   何谓“所诠义四殊胜”?
  46.   云何所诠圆满?
  47.   云何对“道次第”单作一次速修,亦为修习一切圣言之义?
  48.   云何“易于受持”?
  49.   云何“胜出余轨”?
  50.   此科有何重要性?
  51.   闻法有何利益?
  52.   听闻无厌与念佛参禅有无矛盾?
  53.   云何于法与法师发起承事?
  54.   云何离三种杂染?
  55.   云何不介意法师五处?
  56.   何谓“器之三过”?如何断除?
  57.   何谓“依六种想”?
  58.   我们身患烦恼重病,云何不感到疼痛?
  59.   云何于所闻之法应认真实修?
  60.   何谓“教油子”?成因云何?
  61.   对“道次第”变得油滑有何危害性?
  62.   为何将所闻之法落实到自心上尤其重要?
  63.   何谓无染法施?无染法施有何胜利?
  64.   云何说法者于大师及法发起承事?
  65.   应以何等意乐及加行说法?
  66.   说法者应断除哪些过失?
  67.   说法者走向讲法堂时,应如何观想以纠正动机?
  68.   于何等境应说及不应说?

  四、加行法之一
  69.   为何应作打扫?
  70.   打扫有何功德?
  71.   小路尊者的公案对你有何启示?
  72.   应如何作打扫?
  73.   如何安布身、语、意所依?
  74.   云何对佛像作真身想极其重要?
  75.   供养的本意云何?
  76.   何谓“物谄诳”?
  77.   “五邪命”指何?
  78.   何谓动机谄诳?检查自己有此动机否?
  79.   为何应端严陈设供品?
  80.   为何应亲手献供?
  81.   若无实物可供,应如何作?
  82.   “出家人应以修行供养为主”,对此你如何理解?
  83.   以供水为例说明关于献供的具体方法。
  84.   身具八法,哪八法?
  85.   为何应作数息观?
  86.   修法之始,为何纠正动机极其重要?应如何纠正动机?
  87.   皈依境中,为何应观释迦牟尼佛其体性为上师?
  88.   修法的主要障碍有几?
  89.   大乘不共皈依,皈依之因有几?
  90.   念四句皈依时,应如何观想?
  91.   为何诋毁凡夫僧伽也不可以?
  92.   如何修“以果为道发心”?

  五、加行法之二
  93.   为了迅速在相续中生起证悟,应该致力于哪些方法?
  94.   “资粮田”一词的训诂是何义?
  95.   生起资粮田之前,应如何收摄前面所说的皈依境?
  96.   莲、日、月之座垫表示何义?
  97.   所观之主尊是谁?
  98.   “上师三重萨垛”,哪三重?
  99.   观想资粮田诸尊时,应具备哪些要点?
  100. 为何要沐浴圣众?
  101. 普贤七支供,哪七支?
  102. 曼荼罗其义云何?

  六、加行法之三
  103. 为何需要忏罪?
  104. 忏悔有何功效?
  105. 净罪程度视何而定?
  106. 四力忏悔,哪四力?
  107. 随喜有几种修法?各有什么功用?
  108. 经云:“佛不入涅槃”,我们为何还要劝请他们不入涅槃?
  109. 回向包括哪六个方面?
  110. 不作回向有何过失?回向有何功德?
  111. 七支作为三毒等的对治,具体如何?
  112. 七支如何摄入积、净、增三事之中?
  113. 外障碍、内障碍、秘密障碍各指什么?
  114. 为何应视上师与本尊无别而作祈祷?
  115. “修”谓何义?何谓“观察修”?何谓“止住修”?
  116. 若于正法不按次第任意选修会染上何等过失?

  七、依止善知识——道之根本
  117. 宗大师称依止善知识法为“道之根本”,有何深义?
  118. 依止善知识有何利益?
  119. 亲见无量诸佛与亲近具缘上师,你如何选择?
  120. “较供三世一切佛,供师一毛孔为胜”,如何理解?
  121. 上师的打骂我们应如何对待?
  122. 不依止、不如法依止各有何过患?
  123. 何谓“恶友”?

  八、意乐依止法
  124. 详述大乘共道之上师应具何种德相。
  125. 十种功德中五为主要,哪五种?
  126. 由时运故,末法时代德相具足之上师难觅,最低限度应具何种功德?
  127. 弟子应具何种德相,依止方能受益?自己应该怎样完备此德?
  128. 云何修信为根本?此处之信属何种信?
  129. 为何应观师为佛?
  130. 上师示现凡夫相,我们能观上师是佛的原因何在?
  131. 视师如佛,具体观法云何?
  132. 云何“佛的加持和贤善事业,只有通过上师纔能得以实现”?
  133. 诸佛菩萨以何方式利益有情?
  134. 云何不应观师过失?若生观过之心,如何对治?
  135. 修依止善知识法生起何种体验方够量?
  136. “师恩胜佛”,其理云何?
  137. 念恩生敬,应如何修?
  138. 自己现在之安、乐、名是自己一手造就的,这种想法对吗?

  九、加行依止法及于有暇身劝取心要
  139. 加行依止法有哪三类?何者最上?
  140. 师不现前,应如何修“加行依止法”?
  141. 云何正念?云何正知?
  142. 举例说明如何以正念正知监督自己的身口意三门?
  143. 为何应该首先对暇满加以体认?
  144. 何谓八有暇、十圆满?你如何体认?
  145. 暇满人身有何大利?
  146. 思维暇满难得方法有几种?各详述之。
  147. 修习暇满、利大、难得,生起证悟之标准是何?

  十、死亡无常
  148. 修习暇满、利大和难得之后,应生何种欲乐便可开始三士道次第而修心?
  149. 共下、中士道既是发菩提心的前行,单立上士道已足,云何别立下、中士之名?
  150. 不念死亡过患有几?
  151. 云何修法首先须要舍弃现世?舍弃现世意味成为乞丐吗?其真正内涵究竟是何?
  152. “心极法依止”、“法极穷依止”、“穷极死依止”、“死极荒沟依止”是舍弃现世修清净法的秘诀,试详述其内涵。
  153. 依种敦巴语,法与非法的界限何在?
  154. 修习念死有何利益?
  155. 云何依三根本、九种因修习念死?
  156. 如是依三根本修习念死后,各应获得何种决定?
  157. 云何修习死相?

  十一、三恶趣苦
  158. 我们后世除恶趣无处可去,理由何在?
  159. 地狱大致分几种?
  160. 大有情地狱,其处所及受苦情状云何?寿量云何?
  161. 分别举例说明能感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大号叫地狱、无间地狱之业因云何?
  162. 近边地狱有几种?处所何在?受苦情状云何?
  163. 寒冷地狱,其处所及受苦情状云何?寿量云何?
  164. 能感寒冷地狱之业因云何?
  165. 独一地狱处所何在?试举一例说明其间受苦情状?
  166. 我们应如何思维饿鬼共有的痛苦?
  167. 饿鬼别苦中,云何具外障、具内障及具喉结?
  168. 投生饿鬼道之业因云何?
  169. 畜生总苦云何?感生畜生之业因云何?
  170. 观恶趣苦,应生何种感觉堪称真切?
  171. 念恶趣苦圆满的标准云何?

  十二、皈依——入圣教之门
  172. 清净的皈依须具何种条件?
  173. 下士、中士和上士的皈依之因各云何?
  174. 应择何等作皈依境?其理云何?
  175. 要救离所有轮回及恶趣苦,必须三宝全备,为何?
  176. 佛之身语意及事业四种功德各云何?
  177. 云何法功德?
  178. 云何僧功德?
  179. 佛、法、僧之体性差别云何?对三者之信解差别云何?
  180. 有人云:一切有情皆诸佛所化之机,苯教中亦有诸佛菩萨化身,故修苯教有益无害,然否?
  181. 云何普通皈依、殊胜皈依?
  182. 皈依利益有几?
  183. 云何皈依个别学处?
  184. 云何皈依共同学处?

  十三、深信业果——一切安乐之本
  185. 修皈依“体验引导”,具体修法云何?
  186. 对于业果起深忍信,其重要性云何?
  187. 业决定是否同于宿命论?为何?
  188. 业增长广大是否于因果不相称?为何?
  189. 为何说业果的道理比空性更微细难测?
  190. 在修“业决定”、“增长广大”、“未造不遇”、“已造不失”四种业果总相之理后,于善恶业取舍各应获得何种决定?
  191. 试从事、想、动机、烦恼、加行、究竟等方面分析十不善业?
  192. 十不善业轻重差别之因素云何?
  193. 十不善业所感异熟果、等流果与增上果各各云何?
  194. 举例说明如何使白业道圆满?
  195. 具力业门有几?
  196. 受未受戒二者作善作恶有何差别?未造善恶时有何差别?
  197. 云何“性罪”?“遮罪”?二者差别云何?
  198. “还净法”与“四力对治”对于忏罪各各有何必要?
  199. 云何“能引业”?“能满业”?
  200. 云何“决定受业”?“不决定受业”?
  201. 八种异熟功德谓何?其因云何?
  202. 思业果已该如何行?
  203. 四力忏悔中之四力各各云何?

  十四、思轮回苦
  204. “解脱”何义?“轮回”的本意云何?
  205. 发起求解脱心的方法有几种?
  206. 云何思惟轮回总苦?
  207. 云何思惟生苦?
  208. 云何思惟老苦?
  209. “该病者病,该死者死”,如何理解?
  210. “上流为心苦,平庸从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坏此世间”,如何理解?
  211. 为何说苦的真正由来不是因住所、友伴等外在条件造成的?苦的究竟根源是何?
  212. 云何思惟非天苦?
  213. 云何思惟天苦?
  214. “无论生在何处,本质都是痛苦,只不过受苦的形式有所改变而已”,试以自己切身生活说明。
  215. 何谓“周遍行苦”?
  216. 何谓“取蕴”?
  217. 为什么说“在没有对周遍行苦发起厌离之前,不可能真正做到厌离轮回”?

  十五、思惟苦因与抉择解脱道性
  218. 何谓出离心?
  219. 出离心在上、中士道中处于何种地位?
  220. 造成轮回的根本是什么?
  221. 烦恼总相云何?
  222. 略述六种根本烦恼之行相及对治方法。
  223. 烦恼生起之次第云何?
  224. 为何必须通达无我慧?
  225. 烦恼之因有哪几种?当下我们应该如何与烦恼斗?
  226. 烦恼有何过患?为何说烦恼是最凶恶的敌人?
  227. 业分几种?
  228. 云何福业、非福业与不动业?
  229. 云何死缘、死心?
  230. 临终助念有何必要?亲友围绕悲号啼泣于亡者有益否?
  231. 云何“解支节”?
  232. 中有之形状、颜色、寿量各各云何?
  233. 云何因位识、果位识?
  234. 爱有几种?受具何缘方能生爱?
  235. 云何欲取、见取、戒禁取及我语取?
  236. 云何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237. 十二支缘起如何在二世中圆满?
  238. 十二支缘起如何归纳为三重缘起?
  239. 增上三学三者关系云何?
  240. 持戒有何功德?犯戒有何过患?
  241. 如何关闭犯戒之门?
  242. 犯罪后应如何忏除?

  十六、发菩提心利益
  243. 为何我们一旦对出离心有了体验,即应决定趣入大乘?
  244. 是否进入大乘之门,取决于什么?
  245. 为何须以菩提心作为修持的中心?
  246. 发菩提心的力量能令大地震动,为何?
  247. “人人都有本尊可修,人人都有密咒可念,这都是因为没人有可供思惟的正法!”祖师为何发此感叹?
  248. 为何诸佛也要恭敬菩萨?
  249. 发菩提心积集资粮之殊胜功用云何?
  250. 发菩提心速净罪障之殊胜功用云何?
  251. 发菩提心者,魔祟障难为何不能侵害?
  252. 圆满二种资粮主要靠何?
  253. 为何称菩提心是一切法心要中的心要,一切众生安乐的根本?
  254. 修菩提心两派传承云何?
  255. 何谓七因果?
  256. 如何修平等舍?

  十七、七重因果与修心七义之一
  257. 云何可知一切有情都做过我们的母亲?
  258. 云何可知每一有情都曾无数次做过我们的母亲?
  259. 若如前修仍不生体验,帕绷喀大师对修“知母”有何殊胜教授?
  260. “知母”在相续中生起之标准云何?
  261. 母亲对己有何深恩?
  262. 报恩的真实内涵云何?对怨家仇敌是否要报恩?
  263. 修“悦意慈”有何利益?
  264. 如何修大悲心?大悲心在相续中生起之标准云何?
  265. 何谓“增上意乐”?
  266. 何谓“合格圆满的发心”?菩提心在相续中真正生起之量云何?
  267. 自他相换修法之传承云何?
  268. 自他平等与平等舍心有何差别?
  269. 我爱执之过患云何?
  270. 他爱执之利益云何?
  271. 为何说有情胜过如意宝?

  十八、修心七义之二
  272. 自他相换之内涵云何?
  273. 修取舍法时,取什么?舍什么?
  274. 如何修取舍法?
  275. 转恶缘为菩提道之方法有几?
  276. 云何“以行转变”?
  277. 云何“以见转变”?

  十九、修心七义之三
  278. 两种修菩提心教授合一修法共有十一种所缘类,哪十一类?
  279. 如何正确对待逆境?
  280. 云何“以加行转变”?
  281. 一生修持之总纲须具五力,哪五种力?
  282. 云何“牵引力”?
  283. 云何“白法种子力”?
  284. 云何“串习力”?
  285. 云何“对治力”?
  286. 云何“发愿力”?
  287. 修心迁识法中,临终五力之内涵云何?
  288. 为何修心迁识法是迁识法中最深奥的?
  289. 修心纯熟之标准云何?
  290. “常学三总义”,三总义指何?
  291. 为何“莫思他人事”?
  292. 云何“一贯众瑜伽”?
  293. “勤学三难事”哪三种?自己如何学?
  294. 修心与自相续要做到“彻骨透石”,自己是如何做的?

  二十、六度总说
  295. 六度中方便与智慧二分云何?
  296. 布施之体性云何?又分几种?
  297. 云何称“布施波罗密多”?
  298. 若不能舍当如何观想?
  299. 为令布施不为过失所染,《集学论》所示四法云何?
  300. 持戒体性云何?云何称持戒波罗密多?
  301. 云何律仪戒?
  302. 饶益有情之方式有哪几种?
  303. 忍之体性云何?又分几种?
  304. 瞋恚之过患云何?
  305. 云何不应降伏敌人而要调伏瞋心?
  306. 对害我者不应发怒之理由有哪些?
  307. 对苦之正确态度云何?
  308. 云何定解法忍?
  309. 精进之体性云何?又分几种?
  310. 精进之障碍有几?各各如何对治?
  311. 云何“披甲精进”?




  附注:第二十一天以后不作要求,有余力者可以自学。


  《掌中解脱》(上)测试题
  (第一天——第十一天)
  一 名相解释:
  道次第四种殊胜、三大别法     三主要道   
  六加行法    以果为道发心法   观察修
  奉献七支    善知识十种功德、弟子五种德相
  断器三过、依六种想   三重萨埵  四力忏悔
  八有暇、十圆满  舍弃现世与四依止

  二 简答题:
  1.  关于所修之法,须具何种要素?
  2.  观想资粮田诸尊时,应具哪些要点:
  3.  视师如佛,应如何修?
  4.  暇满人身极其难得,何以知之?
  5.  应如何思惟三恶趣苦?

  三 演讲:谈谈自己学习后的心得体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


  《掌中解脱》(下)测试题
  (第十二天——第二十天)
  一 名相解释:
  殊胜皈依    性罪、遮罪     四力忏悔
  轮回              取蕴         周遍行苦      根本烦恼
  自他平等         临终五力   舍、护、净、增
  菩提心   轮回总苦

  二 简答题:
  1.    为获皈依利益,自己是如何净修皈依的?
  2.    如何对业果生起深忍信?(最好结合自身实际来谈)
  3.    应该怎样跟烦恼斗?
  4.    如何真正做到厌离轮回?
  5.    如何转恶缘为菩提道?

  三 演讲:谈谈自己学《掌中解脱》后的心得体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1000字。

  释 名
  说明菩提的体性、分类和比喻。
  解释道次第的含义。
  以理安立本论所诠的深广智慧是道,并说出道的比喻。
  以理安立本论所诠的道次第决定,并说出次第决定的比喻。
  从各方面解释“广”的含义。

  造论支分
  “敬礼尊重妙音!”
  ①解释“尊重”和“妙音”之义。
  ②为何宗大师首先敬礼文殊本尊?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请从因、作用、体性的角度解释颂义。
  “今勤瑜伽多寡闻,广闻不善于修要,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故离智者欢喜道,圆满教要胜教授,见已释此大车道,故我心意遍勇喜。”
  ①宗大师时代修行人存在的四种过失分别是哪些?
  ②“圆满教要胜教授的智者欢喜道”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圆满、教要、殊胜教授?请一一解释。
  ③为何宗大师心意遍勇喜?
  “诸有偏执暗未覆,具辨善恶妙慧力,欲令暇身不唐捐,诸具善者专励听。”
  ①请说明具善者的三种德相。
  ②为什么具足如是德相才能成为道次第的法器?
  说明那兰陀寺和戒香寺的讲论方式,为何戒香寺承许前三种为最初关要?

  真实论义
  首先开示造论者殊胜和其法殊胜有什么必要?
  本论的教授是何种教授?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①什么是圣教?
  ②什么是通达一切圣教无违?
  ③解释教证:“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彼方便生因,不现彼难宣。”
  ④以理成立为了圆满利他,菩萨必须学习一切圣教,并以比喻说明。
  ⑤从自利的角度,以理成立一切佛语都摄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之中。
  ⑥以教理破斥以下观点:
  虽然入波罗蜜多大乘须要劣乘法藏所说的诸道,但对入金刚乘者,波罗蜜多诸道不是共同,以道不顺故。
  ⑦不通达一切圣教无违会产生何种过患?
  ⑧对初学者来说,佛经广大无边,一时无法圆满修习,对此应当如何处理?
  ⑨敦巴仁波切说:“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教者,谓我师长。”请解释此语的含义。如何才能逐渐作到以四方道摄持一切佛语呢?
  ⑩为什么道次第的教授具足通达圣教无违殊胜?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殊胜。”
  ⑴为什么说一切圣言都是殊胜教授?
  ⑵诸大车造论与教授有什么必要?
  ⑶清净教授必定有何种作用?不清净教授是何种教授?
  ⑷执著经论不是教授会产生何种过患?
  ⑸对诸佛菩萨的殊胜教授,我们应以何种心态来寻求?应避免何种邪思维?为什么要这样正思维?
  ⑹修宝喇嘛说:“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今乃了解一切经论皆是教授。”请解释此语之义。通过此语,你获得何种启发?
  ⑺“不了知经论是教授”会产生何种过患?
  ⑻从教证二法的角度,以理成立经论是教授。
  ⑼为什么在道次第的教授中一切圣言都现为教授?
  ⑽听闻之后不作舍修和举修会产生何种过患?
  ⑾由显教的圣言都现为教授,会产生何种殊胜作用?
  5、“极大恶行自行消灭。”
  ①为什么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权都是开示成佛的方便?
  ②论云:“虽起谤法总有多门,前说此门极为重大。”此门是指哪一门?
  ③为什么说谤法罪超过五无间罪?
  ④《大乘庄严经论》说:“虽恒处地狱,不障大菩提,若起自利心,是大菩提障。”而本论讲小乘法是成佛的方便,二者是否相违,为什么?
  ⑤分别大乘是殊胜乘、小乘是低劣乘,是否成为谤法恶业?为什么?
  ⑥为什么本教授具有极大恶行自行消灭的殊胜?

  如何讲闻
  从成就戒定慧三学的角度,解释颂义:
  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
  “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内,纵然有众色,具眼亦莫见。如具眼有灯,则能见诸色。”
  说明比喻所表示的意义。
  如何作五种想(珍宝想、眼目想、光明想、大胜利想、无罪想)而正听闻?
  如何按《菩萨地》所说而正听闻?
  解释:
  处极低劣座,发起调伏德,以具笑目视,如饮甘露雨,起敬专至诚,善净无垢意,如病听医言,起承事闻法。
  何为法器三过?请具体说明。
  “此三对治,经说三语,谓善谛听闻,意思念之。”
  为何此三语是三过的对治?
  《菩萨地》说:“希于遍知,专注属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听闻。”
  先解释教证的意义,再说明为何是三过的对治?
  为什么我是病人?什么是于自安住如病想?
  什么是于法师住如病想?什么是于教诫作药想?
  从正反面说明为何对自己作病人想极为切要?
  什么是殷重修?什么是于殷重修起疗病想?
  根据《听闻集》说明闻法圆满的标准。
  解释:
  ①若喜圣者所说法,身语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护得闻知彼岸。
  ②如有处居观戏场,谈说其余勇士德,自己失坏殷重修,此是爱著言说失。
  什么是于如来所住善士想?什么是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如何从自身作起而使正法久住?
  什么是“正为抉择自身而闻法”?为什么要“正为抉择自身而闻法”?
  具足何种条件时说法才具有大利益?
  解释《劝发增上意 乐经》所说的二十种法施利益。
  说法的意乐与加行:
  ①应当安住哪五种想?②应当断除哪六种过?
  ③说法的加行是什么?
  于何等境应说法,于何等境不应说法?
  讲闻完结时共作的轨理是什么?
  依道次第的讲轨讲闻会获得何种利益?相反会产生何种过患?

  亲近善知识
  请以教理成立“住性数取趣,应亲善知识。”并解释住性和善知识的含义。
  本论所指是何种善知识?
  为什么善知识需要具足“调伏”、“静”和“近静”三种德相?
  解释“调伏”、“寂静”、“近静”的含义。
  解释:
  心马常驰奔,恒励终难制,百利针顺衔,即此别解脱。
  “通达实性”和“近寂静”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善知识要具有“德增上”这一条件?
  ①为什么摄他功德都是围绕一个说法而抉择?
  ②以四谛解释颂义:
  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
  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③解释“善巧说”、“悲愍”、“具精勤”和“远离厌患”的含义。
  如何划分上中下三等的善知识法相?
  ①什么是正直、具慧和希求?
  ②能依学者为什么要具足正住、具慧、希求这三种相?
  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的依师方式,哪一种更好?
  华严九心分别是何种善心?请说明其体相。九心归纳成哪四类?
  为何说修持信心极为重要?
  为何要对阿阇黎作佛想?
  以特意执取上师功德而思惟有何种利益?
  随念善知识恩德,在修心上有什么必要?
  以加行亲近善知识总的原则是什么?
  以理成立须要以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如教修行而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将我们引入非理或者令作违背三律仪之事时,应当如何处理?
  按照本论所说,列出亲近善知识的利益。
  按照本论所说,列出不依善知识的过患。
  为什么首先要思维依止善知识的胜利?
  教典说“供养上师等同供养一切佛”,又说“供养上师映蔽供养一切佛的福德”,这两种说法的根据分别是什么?二说不同,是否成为相违?
  从什么角度说观修上师胜过观修本尊?
  《五次第加持品》说“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上师尊。”其密意是什么?
  什么是“万法归一,一摄一切”的修要?
  生起真实敬信的量是什么?
  平常恒时忆念上师将获得何种利益,请一一说明。
  祈祷上师会获得何种殊胜利益?
  具体说明祈祷的因与义。
  是何种缘起力使仲敦巴以居士身而成为万千僧众之顶严?
  对于上师需要如何作三门礼敬?观师为佛有何种利益?
  呵斥、轻蔑上师会引生何种过患?
  对于呵斥上师的罪业,应以何种方便忏悔?
  经藏中说:“有多少与善说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善;有多少与善说不相应,就有那么多是属于不善。”阐述此金刚句的含义,并以理成立“违背上师善说成为不善。”
  依《时轮金刚续》,说明对于上师忿恚的过患。
  分别说出分别上师过失、视上师为凡庸、浪费上师资财的过患。
  扰乱上师心意有何种等流果及异熟果?
  如何以理对治视上师为凡庸的邪分别?如何观想上师的一切行为?
  为什么以思维功德将会现前信心?
  是否一切上师都是佛陀?为什么?
  为什么凡夫需要以教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如何以观待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如何以作用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以证成理成立“上师是真佛”:
  ①如何以果因成立?②如何以自性因成立?③如何以不可得因成立?
  法尔道理包括哪几个侧面?四个侧面如何成立“上师是真佛”?其侧面有何不同?
  “上师不是断尽过失的佛陀,以具有诸多过失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六个比喻说明。
  “上师不是圆满功德的佛陀,以佛功德不显现故”,对此以理破斥,并以针眼喻、幻化喻、瑜伽士喻、鬼神喻说明。
  有人说:“你们强调弟子应一切依从上师,这与四依法中‘依法不依人’相违。”对此应如何解释?
  为什么说一切安乐与功德都是上师赐予?为什么说师恩胜过佛恩与父母恩?
  为什么要着重对于善知识以胜妙资财多作奉献?
  什么是如教修行?
  什么是亲近?为什么说供献财物、身语承事和如教修行是亲近的无倒加行?以这三种加行,我们希求何种结果?
  为什么如教修行是三种加行中的最主要者?
  如何将亲近善知识的修行归摄在修心上?如果不在心地上修依止法将导致何种结果?
  如何能得亲近善知识的圆满果?


  1、以理成立具慧者最初应入大乘。

  2、解释颂词意义:

  (1)无力引发世间利,毕竟弃舍此二乘,

  一味利他为性者,应趣佛乘由悲说。

  (2)盲闭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间有佛种,

  何人不起悲愍心,谁不精勤除其愚?

  3、有人说:论云“毕竟弃舍此二乘”,因此,不必要修学中士道,直接进入大乘就可以。对此应如何回答?

  4、为什么说“士夫安乐、士夫威德、士夫胜力”是能够担荷利他重担?这种安乐、威德、胜力有什么超越一般世间人的地方?

  5、从哪些侧面以日轮和大地比喻大士的本性?

  6、解释下面一段话的意义:

  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

  7、“由种种门观大乘德”,除了论中所说之外,还能由哪些方面观大乘的功德?(至少举出三门。)

  8、一开始多方面观大乘功德,有什么必要?不观可以吗?

  9、为什么说大乘随逐有无菩提心而为进退?

  10、解释以下比喻所对应的意义:

  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亦不弃舍金刚宝名,亦能遣除一切贫穷。

  11、为什么说“法虽是大乘之法,不为满足”?

  12、对“菩提心犹如一切佛法种子”之义获得定解,有什么重要性?

  13、请以教理论证,修持净土需发菩提心。

  14、为什么诸大菩萨对人生起菩提心执为稀有?

  15、“若有了解圣教扼要,观此传记,于道扼要有大了解。”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6、“从四缘发心”,四种缘分别是指什么?对照自身,应当如何主动积聚四缘而发起菩提心?

  17、何为四因发心、四力发心?

  18、请说明大悲于大乘道初中后三时重要,其重要性的侧面有何不同?从反面解释,如果初中后无大悲,将会造成何种后果?

  19、为什么说菩萨只要修好大悲一法,一切佛法都在手中?

  20、为什么要把修持大悲的法类视为殊胜的教授?

  21、为什么修悲之前要修悦意相?

  22、生悲之后,本可以直接以悲心引发菩提心,为什么中间要加修增上意乐?

  23、为什么为利有情需要发愿成佛?

  24、首先不修舍心而直接修习慈悲会造成何种结果?

  25、行舍、受舍、平等舍各是何种舍心,此处修的平等舍,确切的体相如何?

  26、如何修才能对治对有情的贪嗔偏执?

  27、如何以道理证成一切有情做过自己的母亲?

  28、七种因果的教授中,首先修知母有什么必要?

  29、能否不修知母而改修知父、知子等呢?

  30、对于知母,应笼统修,还是具体修?请说明理由。

  31、能否不念恩而直接修报恩呢?

  32、可以从哪些方面忆念母恩?

  33、念恩的次第如何?为什么这样安立次第?

  34、为什么说不报恩担重于须弥山?既然说不报恩罪业很重,为什么二乘人也能证果解脱呢?

  35、为什么智者恒时赞叹报恩?

  36、根据教证和自身体会,说出报恩的利益和不报恩的过患。

  37、为什么说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您认为如何做,才是真正报母恩?

  38、有这样两种观点:一、不必以衣食供养父母,以衣食是有漏故;二、次第有先后故,首先从衣食供养、生活关怀做起,再使孝道推广,这是非常应理的。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39、如何安立孝的大、中、小三种?

  40、报恩心和增上意乐有什么差别?

  41、为什么佛在《心地观经》中说:“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

  42、推行孝道对国家、社会、家庭、教育、个人成长有什么影响?

  43、说出慈心的所缘境和行相。

  44、解释颂词:

  每日三时施,三百罐饮食,

  然不及须臾,修慈福一分。

  天人皆慈爱,彼等恒守护,

  喜乐多安乐,毒刀不能害。

  无劳事得成,当生梵世间,

  设未能解脱,得慈法八德。

  45、修习慈心的方法如何?日常生活中应当如何修习慈心?

  46、说出悲心的所缘境和行相。

  47、修习平等、舍、慈、悲时,“先各别修再总缘一切有情修”和“先缘一切有情修”的效果有什么差别?

  48、修习悲心的方法如何?

  49、为什么修悲心时需要由无量门恒常思惟有情之苦?

  50、本论讲修报恩心时曾说过以有漏安乐报恩不合理,在讲修慈时指示依照《金光明经》观修,经文当中有很多给予有情轮回安乐的偈文,是否有前后相违的过失?

  51、思惟一百一十苦,回答:

  (1)什么是依无差别流转之苦?缘此苦如何引发悲心?

  (2)为什么说欲是根本苦?缘此苦如何引发悲心?

  (3)说出“痴异熟生苦”的相状,缘此苦如何引发悲心?

  (4)说出苦苦、行苦和坏苦的相状。

  (5)别离苦、断坏苦、相续苦、毕竟苦分别具有哪种苦相?有哪些方面值得悲愍?

  (6)说出贪欲缠缘苦、嗔恚缠缘苦、昏沉睡眠缠缘苦、掉举恶作缠缘苦、疑缠缘苦的苦相。

  (7)结合当今时代的情况,具体说明现代人的因苦、果苦、求财位苦、勤守护苦、无厌足苦和变坏苦。

  (8)说明如何缘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引生悲心。

  (9)说明如何缘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引生悲心。

  (10)有人说:寒、热、饥、渴都是一些支末的苦事,和修悲关系不大,不必要这样繁琐地思惟。您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出您的看法。

  (11)说明如何缘不自在苦、自逼恼苦、他逼恼苦一类威仪多时住苦引生悲心。

  52、为什么修任何所缘行相都要求座上正修,座下一切威仪中忆念?

  53、解释颂词:

  心树自从无始时,烦恼苦汁所滋润,

  不能改为甘美味,一滴德水有何益?

  54、请说明如何修习希求菩提之心?

  55、本论如何判别愿、行菩提心?

  56、为什么说只要修习就一定能生起自他相换之心?

  57、自他相换之心,换的是什么?

  58、如何遣除以下的执著:

  (1)“他是他,我是我,这是我的苦乐,应当遣除、应当修集;这是他的苦乐,不必要理睬。”

  (2)“他的痛苦不会损害我,为什么要努力为他除苦呢?”

  59、解释颂词:

  修自他平等,坚固菩提心,

  自他惟观待,妄如此彼岸。

  彼岸自非彼,观谁而成此?

  自且不成自,观谁而成他?

  60、阅读本论原文,具体说明应当如何灭除我爱执?

  62、如何修才能对有情发起爱执之心?能否不依有情而成佛?请说明理由。

  63、解释颂词:

  (1)于有情离贪,如毒应弃舍,

  诸声闻离贪,岂非下菩提,

  由不弃有情,佛证大菩提。

  若知生如是,利非利诸果,

  则于刹那顷,岂有贪自利?

  (2)悲坚为根本,菩提心苗生,

  专利他觉果,诸佛子应修。

  若修令坚固,诸怖他苦者,

  能舍静虑乐,而趣入无间,

  大菩提塔

  此奇此应赞,此为胜士法。
发表于 2013-2-8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笨者之帚 发表于 2013-2-8 16:50
  菩提道次第略论思考题

  宏演法师


是顯教不分宗派(大乘為佳),還是以道次第為主的顯教為主?還是二大車軌為主?
密宗以格魯為優先考量,餘則不建議貼上
是這樣嗎?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葉小釵 发表于 2013-2-8 17:45

是顯教不分宗派(大乘為佳),還是以道次第為主的顯教為主?還是二大車軌為主?
密宗以格魯為優先考量,餘 ...


是这样,但是不要汉传八宗的宗派性资料,可以要印度祖师们的著作制作成的考题。
再有就是格鲁派的二大车轨、道次第、五大论这类的。
还有,密宗的考题不建议公布出来,涉及密乘戒的缘故。
发表于 2013-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赞叹!
发表于 2013-3-13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
发表于 2013-3-14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随喜!

感謝分享!
发表于 2013-3-1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讚歎!
发表于 2013-3-15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给点答案好不好? 看得我很惭愧。。。
发表于 2013-3-15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附上答案,也是大家学习的好机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0:00 , Processed in 0.05438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