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1|回复: 3

祈请解惑: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究竟是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在豆瓣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绍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区别;但是观后总觉得说的还是不够透彻。如有能够指导的师兄,还请不吝赐教,感激不尽

随附豆瓣文章如下:

所谓“乘”,是梵文yana(音译“衍那”)的意译,有“乘载”或“道路”之意。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佛教内形成了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学说和教义教规的派别。这些佛教派别自称他们的目的是“普渡众生”,他们信奉的教义好像一只巨大无比的船,能运载无数众生从生死此岸世界到达涅磐解脱的彼岸世界,从而成就佛果。所以这一派自称是“大乘”,而把原来的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一派贬称为“小乘”。但是这一称呼,“小乘”佛教派别本身是不承认的,例如现在缅甸、泰国、伊斯兰卡等国的佛教,一直称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菩萨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菩萨,即指立下弘大誓愿,要救渡一切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得到彻底解脱的佛教修行者。大乘佛教徒把释迦牟尼成佛以前的修持阶段,即在修习“菩萨行”的阶段作为自己修行的榜样,因此大乘佛教徒主张可以在家修行,并不强调一定要像小乘佛教徒那样需要出家修行,这也是大乘和小乘的重要区别之一。大乘教徒把菩萨的修行发放概括为“六度”、“四摄”。“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他们认为这六种方法是能够脱离生死苦海,达到涅磐彼岸的通道。“四摄”是指大乘佛教徒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在与他人相处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具体是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大乘佛教认为这是菩萨救渡众生时所应遵守的原则和方法。为了与小乘相区别,大乘教徒把自己的思想学说称之为“菩萨思想”,把自己的修行实践称作“菩萨行”,把自己所尊奉的戒律称之为“菩萨戒”。


在教义学说上,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之间的重要区别是:小乘佛教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即否定个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但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却不彻底,部分小乘佛教派别则通过“分析”的方法来否定客观事物,实际上却承认事物的基本组成因素“极微”的存在,带有唯物思想倾向。大乘佛教则通通常主张“人法两空”,既否定人的主观精神主题,也否定客观事物的存在,他们认为关于客观事物“空”的认识并不是通过“分析”方法得到的,而是“缘起性空”,即一切“法”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不存在本质实体,因而是“空”。事物现象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而已。“性空幻有”,这是大乘思想,特别是早期大乘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另外在修行目标上,小乘佛教把证得“阿罗汉”果作为修行的最高目标。而大乘佛教则以“普渡众生”为修行宗旨,以成佛作为最高的修行目标。


小乘偏于自度,大乘不仅自度而且还要度人,大小乘的持戒的意义上也不一样,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把他看做是一个教主、导师,是一个达到彻底觉悟的人。大乘佛教则把释迦看做是一个威力广大、法力无边、全知全能的佛,并且认为除释迦牟尼佛外,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有无数的佛。其次,在修持方法上,小乘佛教主张修戒、定、慧“三学”(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智慧)、“八正道”(八种正确的思维和行动方法)。大乘佛教则除了“三学”、“八正道”外,还偏重于修习包括“六度”、“四摄”在内的“菩萨行”。

佛教,本分有原始佛教与后期佛教。原始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后期佛教又称为大乘佛教。

事实上,佛法共分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生天,中品五戒十善的生人,综合五戒十善,称人天道声闻是由於听法修行而得解脱生死的,独觉是不由听法无师自觉而解脱生死的,综合声闻独觉,称为解脱道菩萨道是既求取解脱道而又不舍人天行的一种法门,所以大乘的菩萨道是解脱道与人天道的综合。

仅在人天道修持五戒十善的人,尚是凡夫。了解脱道,不再受生死的人才是圣人,因他们只顾自己乘着佛法而解脱,不回头过来救度其他的众生,所以称为小乘。菩萨是上求无上佛道而自己解脱生死,下化无量众生同离生死苦海,所以称为大乘。

也既是说大乘、小乘,乃是一种比喻。大乘喻能渡无量众生。小乘喻渡少数众生。大乘与小乘的分别是觉悟境界高低的差别。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者说,以上文章是大乘佛教徒从大乘的角度来论述双方的异同;

是否有南传佛教众从南传的角度论述过这个问题呢?很感兴趣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找到一篇文章,共享给各位:

[台湾]  郑金德


佛陀在世时,他所讲的话没有用文字记载下来,所以佛法的传承,初期仅凭当日弟子的记忆以及他们对佛陀教义的理解为基础,又因僧团散居各地,因此他们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下对佛教的解释是有所分歧,佛教派别就是这样产生的。但大体来说,目前世界的佛教可分成两派即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及北传佛教(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徒常称"南传佛教"为"小乘佛教"。理论上来说是错误的。

西元前第二世纪阿育王召开第三次结集,讨论经、律、论三藏,驳斥一些部派"邪道"所持的理论。后来阿育王的儿子马欣达(Mahinda)便将佛法传人锡兰(现斯里兰卡)。

西元前第一世纪到西元第一世纪之间"大乘"与"小乘"的名词竟出现于《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PundarikaSutra),更由于龙树的空观(Sunyata)理论(第二世纪)及无著、世亲两兄弟的中观理论(Madhyamika-karika)(第四世纪),使"大乘"与"小乘"的区别更加突出。

其实"小乘"与"上座部"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两个体系,用"大乘"来区分"小乘"也对。因为"上座部"于西元前第三世纪传入锡兰时,还没有大乘名词的出现。

"小乘"部派是在印度成长的,现在已不存了。所以我们不能用"小乘佛教"来称呼"上座部佛教"或"南传佛教"的道理就在此。

佛教的发展就时间的先后,可分成下列各阶段:

(1)原始佛教时期(约西元前五、六世纪到西元前四世纪中叶):主要是佛陀和他的传承弟子们的佛教。

(2)部派佛教时期(约西元前四世纪中叶到西元一世纪中叶);即佛陀灭后,佛教徒对于佛说的戒律和教理有了显著的分歧,因而形成很多派别,有些派别在大乘佛教兴起以后还被保留下来的也有。

(3)大乘佛教时期(西元一世纪中叶到西元第七世纪):大乘佛教经历了兴起、隆盛和衰落的不同阶段,中观学说和瑜伽学说形成主流,可称为大乘佛教隆盛时期。

(4)密教时期(约西元七世纪到十二世纪),在第七世纪后半叶,密教取得主导地位。

(5)佛教复兴时期(十九世纪以后),佛教在中亚信仰伊期兰教的一些民族侵入印度后,急遽地衰落,迄十三世纪初终归消失。十九世纪,佛教重新由斯里兰卡传入印度。
西元前一世纪,以巴利文写成的经文被称为最能表达佛陀说法的内容者,至今为南传佛教所奉行、实践。

大乘佛教是在印度慢慢发展起来的(西元第二世纪到第四世纪之间),西元三百年到五百年鼎盛。西元五百年以后,佛教在印度开始衰落,最后被融入于印度教,佛教因之在印度消失。佛教衰落的原因,根据印度佛学家社特(E.Dutt)的说法,他把佛教衰亡的原因归结为佛教本身的原因及外在因素:

1.佛教本身的原因:

(1)僧伽的超然地位。

(2)佛教不干涉社会习俗的态度。

(3)比丘们学问的退堕。

(4)密宗的兴起。

2.外在原因:

(1)佛教的衰落和僧团的日益堕落也有一定的关系。

(2)新的婆罗门教对佛教采取了压迫和同化等不同策略(如对佛教理论进行猛烈的攻击)。

一、南传佛教

自西元第二世纪以后,佛教思想有两个主要思潮,即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后期发展的西藏密教(Tantra)即金刚乘(Vajrayana),有时被归类为佛教第三思潮。南传佛教被大乘佛教贬低为"小乘佛教"(Hinayana Buddhism)。是因为大乘佛教自称能运载无数众生超度苦海而达到彼岸,却说"小乘佛教"只能运载少量众生到达彼岸。其实南传佛教国家的佛教徒并不自称为"小乘佛教",他们称自己所信的佛教为"上座部佛教"。1950年世界佛教徒联谊会(World Fellowship 0f Buddhists)在斯里兰卡(SriLanka)首都可伦坡(Colombo)举行会议,他们决定采用上座部(Theravada)这个名称来表示他们所信奉的佛教是最古老的佛教组织。上座部佛教挑战大乘佛教对他们的低贬,其所持的理由是根据:

(1)大乘经典直到佛陀去世六百年以后才陆续出现的。

(2)大乘佛教教义乃是对小乘佛教教义的补充和推演,是龙树、世亲、无著及马鸣等人的精心杰作,并非释迦牟尼本人的教示。

铃木大拙夫人(Beatrice Lane Suzuki)解释说:小乘佛教象小筏一样载不多的人到彼岸(解脱),而大乘佛教象大筏,其理想的目标是解救众生(共同解脱)。她又说:小乘佛教只将佛陀的原意说出,而大乘佛教更将佛教的教义加以发挥,使其精神到达极致。

南传佛教的基本待色如下:

(1)认为佛陀是人类导师和理论的指导者,并非神明或什么神秘人物。

(2)修行者的最终目标是阿罗汉(圣者),他并不对众生做出平等地改善工作。

(3)强调悟道全凭严格的自我训练:  即禅定、心力集中、遁隐等方法。

(4)离开轮回的世俗痛苦进入涅槃境界只有少数人才能办到。

从理论方面看,南传佛教主张"我空、法有",即否认有实存的自我,但不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大乘佛教则主张"我法二空",既否认有一个实存的自我,也否认有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

从实践方面春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分歧首先表现在他们的佛陀观方面。在部派佛教的分化中,南传佛教中有些部派对佛陀已作了神话的解释,而另一些部派还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对佛陀的历史性的看法,但在大乘佛教则把佛陀全般地看作崇拜的对象。

修持的行径和结果方面,南传佛教主张阿罗汉果,即主张求得自己的解脱。但大乘认为这种目标不够高级,应该修持佛果。如果一下子不能达到佛的境地,至少可以先做佛的后补者(菩萨,Bodhisattva)。菩萨要"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为自己、为世界做人我两利工作。所谓阿罗汉和菩萨的不同:是前者据佛典指出,在修持中虽然已破我执,但还未破法执,虽已证我空,但还未证法空,所知障也彻底破除了。

修持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南传佛教主张修三学(戒、定、慧)、八正道。大乘则兼修六波罗密多(即六度:  意即"到彼岸"或"转入绝对完全",即大乘佛教把成佛的条件分成六个要项,要通过这六度才可以得到解脱)。南传佛教在态度上要求自利,大乘则所谓利他。大乘佛教认为佛陀讲道是因材施教的,内容有多种不同的层次:以巴利文写成的经典(Pali Canon)所记载的教义是给那些保守的、钝根的自了汉来了解佛教的精神所在,所以并不太复杂;后来的经典才是佛陀的精髓所在。法华经说"(佛)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以大乘而度脱之。"佛法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不过是就众生智慧利钝而设的方便,一如大长者为救他的儿子走出火宅,而假设三种车子(羊车、鹿车及牛车),使他们能够离开火宅,除去烦恼。车之作用在于运载,车的名字不一样但功用则一样所以三乘法其实就是一乘法(大乘)。

 楼主| 发表于 2013-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乘佛教的基本观点如下:

(1)佛陀是永恒的精神或普遍的真理,他不仅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或超人而已;佛陀是超越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人物,因此有所谓三身(Trikaya Or Three Bodies)之理论。

在南传佛教那里,释迦牟尼被称之为佛,这是一种尊称。到了大乘,佛已经不限于释迦牟尼,而成了绝对的法身,由此产生了关于佛身的种种说法,构成了大乘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原始佛教把释迦牟尼奉为唯一的佛;把佛所说法看成句句是真理,是永恒不能变更的神圣教谕,永恒不能消失的实体。大乘般若学对这种形而上学进行了抨击,以为佛所说的法,无非是一种名言施设,因时因地因条件不同而说教亦异,所以全无固定不变的自性。如何才能正确地对待佛所说法,把握住佛的精神实质,必须用佛的智慧,即般若智慧来作裁决。所谓佛陀就成了佛教真理的代称。大乘般若学采取的方法,无疑具有思辨的性质。他们把佛法从佛的各种具体说教中抽离出来,加以客观化,使之成为脱离一切实际事物而又能构成事物的共同本质,同时又把人们具有接受佛教的可能性加以肯定,成为证明任何人都必然具有佛性的根据,最后,把佛法体现为一切客物的共同本质,同众生具有接受佛教的可能性结合起来,当作本体加以无限化和人格化这就是"佛身"全部结构的哲学基础。大乘般若所走的这条思辨的道路,是把具体事物的一切规定性统统抽掉,消灭一切差别,剩下的唯有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一种规定性这就是"性空"、"本无",或"真如"、"实相"。正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定性,所以在观念上可以加上任何规定论于是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构成事物共同本质的"本元",就是"法身"。法身也可以叫做佛身,但一般来讲,佛身除了作为法的体现的

法身之外,还可包括由佛的神通变化和愿力表现出来的"受用身"和"应化身"。这样原是近于纯粹哲学思辨的问题(佛学基本上不是哲学),一转到了"佛身",便形成了有人格有意志的无为圣者了。

大乘佛教的佛身论,一方面把佛教的精神普及化让众生个个都具有"佛性"作为自己的属性,为生命结构在理论上提供了成佛的广泛基础,另一方面,把"佛性"实体化成为"人格神",使之成为引导人们走向佛的境界的一种向上力量,成为推动众生信仰佛法的动力。这也标志着佛教越来越大众化,它要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个层面,并且力图把一切生命都引导为佛法的信仰者。

因此,三身可简路界定为:

①法身 (Dharmakaya or Body of Dharma)的真理,连贯过去现在未来之佛陀。

②报身 (Sambhogakay a or Rewatd Body)--完成佛果之身。

⑧化身 (Nirmanakaya or Transformation Body)--佛陀能变化各种形体到世上来拯救众生。

(2)强调菩萨(Bodhisattva)--菩萨可以候补成佛,但为拯救众生,发愿而延迟成佛。菩萨具大慈大悲、爱和利他主义,如观音菩萨即是。

(3)众生具有佛性(Buddha-nature),所以每个人都能悟道成佛。

(4)悟道的实现,是衷心信仰佛陀同时要发挥对人类的爱心与慈悲精神。

(5)大乘佛教比较关切形而上学(Metaphysics),所以形成很多不同的宗派如净土、唯识、禅宗等。

(6)人不是孤立无援的,可以藉着他力(Otherpower)如信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便引渡众生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三、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的不同点

(1)南传佛教主张人在宇宙中只能靠自己,没有超人的神或力量能帮上忙(在生命危机时);大乘佛教则认为有他力之救济。

(2)南传佛教认为人的解脱是个人的事,大乘佛教认为人类的命运是一体的,个人的命运就是全体人类的命运。

(3)南传佛教中心放在出家人,寺院是悟道的中心,大乘佛教出家、在家并重,因人人具有佛性。

(4)南传佛教认为完美的圣者是阿罗汉;大乘佛教认为菩萨才具有大智大慧。

(5)南传佛教强调智慧是美德,大乘佛教认为慈悲精神才是美德。

(6)南传佛教认为佛陀是圣者,大乘佛教亦同。但南传佛教尽可能避免繁琐的修道程序;大乘佛教则有复杂的仪轨和修道方式。

(7)南传佛教比较倾向保守;大乘佛教比较开放。在南传佛教的影响下,佛教徒趋向于虔诚、严峻、专修自度;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下,又往往使佛教徒悲天悯人、热心于救援苦难。

四、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的相同点

(1)佛教的目标在于去除妄想、悟道、进入绝对与无限境。

(2)世界无始无终,一切法由因果关系来加以解释。

(3)任何事物均有变化(无常),人类如此,万物亦复如是。

(4)没有自我(ego)为真正的实体,  因为它是无常和短暂的,甚至意识(consciousness)也是如此这般。

(5)因果律(The Law Of Causation)非但在道德世界普遍有效,在自然世界也一样。有因必有果。

(6)业力(Karma)或行为是人一生的投影,来世(Rebirth)的命运由业力来决定,但业力可作某些尺度的改变。

(7)无明是病苦之因,它是普遍性的。

(8)道德实践象"入正道"(The  Noble  Eightfold Path),可以去除无明。

(9)忠实地信仰佛陀(但南传佛教认为佛陀是人类的导师或顶多是个超人而已;大乘佛教把佛陀尊为导师之外并加以神圣化)。

五、看法

学习佛理,必须有法,好比未见月亮则以指(手指)指月,问题只在于学佛的入必须离言解意、离指看月,否则执于法:执于指,不但失佛失月,失法失指。因为佛固非法,月固非指,法亦非佛,指亦非月,法不成法,指不成指。所以车之为车,是能够将流浪异乡的人运载回家,如果乘车的人,把车认为家的话,则家固非家,车亦非车了,不但永远回不了家,而车子也失去了车的运载功能了。以这种态度去正视南传佛教及大乘佛教,才能认识佛法的真髓,而不斤斤计较佛教的派别。英国佛学大师孔兹(Dr.Edward Conze,1904-1979)把南传佛教称为"古智学派"(The old Wisdom School),将大乘佛教称为"新智学派"(The New wisdom School),可以说是最平实的调和与统一。学佛考也应做如是观。

选自《现代佛学原理》第一章,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00:46 , Processed in 0.03134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