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1|回复: 14

请教各位大德师兄们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3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问题思考很久,未有明确的结论,因此末学希望在论坛里能够得到帮助。
为什么很多上师都说:不见他人过?
如果这样的话,西藏为什么还要有辩经活动?自宗他宗之辩论?
如果看到外道在用似是而非的教义污染有情,如果知见具足,该不该通过教义理论与之辩解呢?如果应该的话,那为什么没有看到上师参与辩解?如果不该,那怎么忍心看到几万几十万的信徒在邪教中耽著?就像前面有坑,路人不知,作为佛子,善意提醒一下该是不该?假设看到坑,是自己的过失,那这样怎么利他?
从胜义谛的角度来分析,的确不应该有他人过失的存在。
但从世俗谛而言,名言中必须安立功过是非。
末学的分析,只要心不著相而去观察,事过境迁如浮云一般,起心动念为利他,纵然有过失,利他之因,也不会有很大的恶业。
看到即是有缘,有缘而不去利他,谈何慈悲?
末学愚昧浅薄的分析恳请各位大德师兄们指正!

发表于 2012-8-13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哪些上师说过不见他人过?前后语境是什么?
发表于 2012-8-13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题目应该是  请分析指正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2-8-13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以烦恼心,而见他人过
发表于 2012-8-14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把主题与对境搞的很错乱,业果成熟已悲心提点是要有智慧的。正所谓瓜熟蒂落,时机未到反招祸端。上师仁波切教导'不见他人过。是指我辈凡夫不以清静观时,会带来修道之中的种种障碍。换句话说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 发表于 2012-8-13 23:00
请问哪些上师说过不见他人过?前后语境是什么?

回您的话:若真修行人,不见他人过。《六祖坛经》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恒处卑位 发表于 2012-8-13 23:52
不以烦恼心,而见他人过

感谢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大乐 发表于 2012-8-13 23:19
呵,题目应该是  请分析指正你的观点

感谢指正!的确如是。诚信期望得到各位大德师兄们的指正!
发表于 2012-8-14 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地辩经的学习传统跟祖师开示的“不见他人过”,完全是两回事。
辩经,是学习各种经论的方式之一,学生学习,并背熟课本了之后,需要理解融汇贯通,通过自己参与辩经和观摩他人辩经的形式,来加深对课本的理解。
而祖师开示的“不见他人过”,则是修正自身自心的一种方式。佛陀的教育是自省的教育,而很多人学了佛学知识了之后,不是对照自己的不足来修正自己,把学到的知识拿来做评判他人的工具了,这种方式,已经背离了佛陀教导的内涵,所学佛学知识,不用来不关注内心,修正自我,反而老去看外界,评判外界,评判他人,佛教中也有个专门的词:心外求法,为“外道”。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牛哥 发表于 2012-8-13 23:00
请问哪些上师说过不见他人过?前后语境是什么?

还有净空法师:真正修道人,只见自己过,不见别人过;真正修道人,这一生当中只顺从别人,恒顺众生。无论是什麽人、无论是什麽境界,学着顺从、随顺。。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丝桐 发表于 2012-8-14 00:19
楼主把主题与对境搞的很错乱,业果成熟已悲心提点是要有智慧的。正所谓瓜熟蒂落,时机未到反招祸 ...

理解您前面所讲,但后面:换句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言下之意就是自顾自。还是不太理解,末学愚笨,法华经中有火宅三车之喻。您的意思是要证得菩萨果位才能有足够的智慧提点他人?感谢您的指正!
发表于 2012-8-14 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iw279 于 2012-8-14 02:16 编辑
如果看到外道在用似是而非的教义污染有情,如果知见具足,该不该通过教义理论与之辩解呢?如果应该的话,那为什么没有看到上师参与辩解?

上师跟外道的辩论,自古有之,有的上师非常熟悉外道观点,在辩论前和弟子做练习的时候,上师持外道观点跟弟子辩论,熟悉的程度,弟子甚至以为那就是上师自己的观点了。
上师们跟外道的辩论,不是象我们一般人的跟他人吵架,而是非常熟悉对方的论点论据及逻辑性的。
那怎么忍心看到几万几十万的信徒在邪教中耽著?

就是佛陀住世的时期,也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信奉佛教和正信佛教的。
就像前面有坑,路人不知,作为佛子,善意提醒一下该是不该?

如果怀着小乘先解脱自己的发心,那就先管好自己别掉坑里。如果怀着大乘利益他人的发心,提醒下是必须的。
假设看到坑,是自己的过失,那这样怎么利他?

坑是一种客观存在,以事实为依据,没有加上自己的情绪,就不成为“过”。成为“过”,一定是加上了情绪“好”“坏”的情绪的。
所以,看到坑不是过失,判断坑的好坏,才成为过失。
当你提醒了别人,别人听了你的话,没掉下去,你因此为自己欢喜(注:不是为别人没掉进去欢喜,而是因为自己说了,别人没掉进去欢喜。这个很微妙,一般关照自心不细的情况下,难以分辨。);当别人没听你的话,掉下去了,你因此生烦恼,责怪他为什么没听你的,这就起了嗔心,甚至灰心(别人也许掉了之后反过来责怪你),心想,好心没好报,以后不再做这种事。有这些情况出现,“看到坑”,才成为过失。而不是“坑”本身,成为过失。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末学愚笨,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自他一体,业感成熟才在幻境中显现过失,真修之人看破幻境,随其自生自灭?如果这样的话,怎么修大悲心?
发表于 2012-8-14 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iw279 于 2012-8-14 03:26 编辑

慈为与乐,悲为拔苦。
众生迷幻,认苦为实有。
修悲心,就是升起为对方去除痛苦的心。大悲心,就是为众生去除痛苦的心。
要不断的加深这种心,最好有实际行为,行大悲行。
直到最后,这种心,这种行,成为本能,能自然而然无伪的升起,因为已经是本能,所以不需要刻意的修都能一直延续这种心这种行,达到无修的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4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meiw279 发表于 2012-8-14 02:13
上师跟外道的辩论,自古有之,有的上师非常熟悉外道观点,在辩论前和弟子做练习的时候,上师持外道观点跟 ...

非常感谢您详细的解释,受益匪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3:19 , Processed in 0.03871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