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我们的名字,从出生命名就几乎定了终生,而藏族朋友的名字可说是从一而终却又过程不断变化,规则非常有意思!你知道:喇嘛师父出家后还是沿用俗名吗?外地朋友到藏区有没有藏名重不重要?就让〈藏族名字的一生〉来轻松简单地分享给您藏名的各种乐趣与意义!欢迎大家给点评论交流指教!
序:另一种“乐在无名”:
在我的博客与拙作《幸福的的雪域宅男》里有篇名为“乐在无名”的文章,分享藏族朋友世代相传的淡泊名利文化;然而,今天这篇新文章乍看之下却非常矛盾,好像变成了“乐在多名”,藏人一生居然可以拥有这么多特别的名字,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其中哪些名字是最重要的呢?这次我不是要介绍藏族名字的意义,而不是介绍“尼玛”是太阳,“达瓦”是月亮等内容,这些在百度、谷歌都有很多文献资料了,这回我很概括地介绍藏人一生中会得到几种类的名字,看到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了这些“乐在多名”的背后意义也是近乎等同乐在无名的。
第1名:0岁/ 出生、身份正名(重要性:★★★★)
喇嘛和父母共命名:此生次重要的身份名字
藏族与其他民族的差异之一:出生名字多半不是由亲生父母命名的,而是由喇嘛来取名,虽然不是属于佛教的皈依法名,但是名号里面多半带有喇嘛师傅的传承名字,藏名字面本身也是佛菩萨的名号,如洛热老师有个宝贝孙子“蒋扬多吉”(文殊金刚),就是由老堪布贝玛当秋仁波切所赐名的,同时也可能有请求其他仁波切赐予名字,最后由父母择一来作为此生的身份名,就是户口跟身份证的名字。
第2名:3岁/ 学语、乳名(重要性:★★★★★)
这辈子如影随形的最重要名字:可能是3岁小孩给你取的!
当小博巴(藏族)慢慢长大几岁后,最“美丽的错误”就即将开始了,因为你周边的亲朋好友会开始给你取个好记、好叫的乳名,就像抽奖一样,你自己无法知道会被叫成什么名字,而且无论好听难听,这个名字将会跟随你一辈子!甚至你“出家”后还是会被称呼这个名字。
这种名字的命名规则完全随各地各文化而异,例如,洛热老师的大儿子“噶布”老师,就是因为他小时候一位3岁大的玩伴亲戚,因为噶布的阿妈名叫“噶松拉姆”,所以还不太会说话的小孩就叫他“噶布”,“噶”就是“噶松拉姆”的简称,“布”就是藏语“孩子”的意思;而噶布的弟弟“玛玛”喇嘛(出生名是呷玛泽仁),就是因为小时候皮肤白里透红、眼睛红润润的很讨喜可爱,就直接叫他“玛玛”,其中一个“玛”字是指呷“玛”泽仁的缩念,另外一个“玛”则是“红色”的意思。所有在外人耳里听起来会有喊叫「妈妈!妈妈喇嘛!」的错觉(藏族的母亲是称作阿妈,而不是妈妈),很有趣的名字,诸如此类的简化取乳名、昵称的方式在其他藏区家庭非常常见。
最重要的是,博巴长大后会习惯且使用这个名字,哪怕是被叫做“阿猫”“阿狗”都会成为他正式对外自我介绍的名字,是跨圈子的,不会限于特定场合才用;如果是汉人、外国人就多半不会这样做了,在大公司上班时不会跟老板、客户介绍自己叫老六、老七之类的非正式名称,而这情况在藏区是非常普遍的。
第3名:20岁/ 学习名、法名(重要性:★★★)
比不上俗名重要的出家法号?
已经出家为僧了,为何还会称俗名???这个文化是最让汉传佛教徒所诧异的:「出家法名是最至高无上的,为何还要称俗名呢?」因为,他们认为这个虽然是俗名,但是是由喇嘛与父母所取的,而且多半是具有佛菩萨的名号,再加上整个家乡都是这样叫的,所以不会因为你出家了,就只特别对你一人称呼出家名号。
举例而言,宗萨佛学院的院长堪布“彭措郎加”,这名字也是家乡俗名,出家法名是”土登然萨“(释迦光明),而堪布“才旦”,也是俗名(多吉才旦,意为”寿固金刚“),出家法名是“江阳罗周”(文殊智慧),宗萨佛学院的师生多半是来自五省各地藏区的喇嘛,很多人也是这样沿用俗名或绰号,各班堪布讲师们也是,我的师父 久美堪布他们家乡的寺院也是如此,而出家法名多半只有在书面文章、出版署名、签名会用,或是法会念诵功德名单时才会用法名、出家名号。
这种文化习俗的演变非常久远,所以多半藏人自己也不清楚为何会有这样的文化,或许,对喇嘛而已,名字只是一个代号而已,生性自然的藏人对这方面的事不会太讲究吧!久美堪布补充,好像在青海地区,出家法名还是比俗名重要的,但是就笔者与认识的藏人朋友的长年了解下,还是不如乳名来得常用重要,不信的话,你可以问看看自己师父的名号是不是出家法名?还是儿时乳名、或喇嘛、父母所取之名?欢迎交流分享。
第4名:20岁/社会圈子昵称(重要性:★)
家乡名+家族名+随意=第二人生名号!
圈子昵称在小时候、在家乡时就会普遍存在了。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圈子会有各种不同的绰号,然而在藏区,这些命名规则比较简单些。
藏区最常见的是「家乡、家族名称」的组合缩念,例如洛热老师家是“仓布”家族,洛热老师就会被当时的长辈称作”仓布布“(仓布的小孩),而洛热老师的孩子们就会被乡民称作”仓初“(仓布家的小孙娃);青海牧区那里常常会给小孩取比较可爱、疼爱的名字,就是在名字的首字加上“波”字,如“贝波”(名为贝玛的可爱小孩)。
如果是有外地来的喇嘛,就会被以寺院名称作昵称,例如佛学院有位叫”安措拉更“的喇嘛,意思就是来自安措地区的老喇嘛,因为他长得很老,所以被戏称为老喇嘛,而宗萨寺在旧社会时期也习惯把出家僧人简称为”给“,就是藏文“善”的意思(善知识的略称),所以洛热家的小孩当了喇嘛了,就会被简称“仓给”。另外,如果已经闭关修成金刚上师资格的喇嘛了,就会被改称为“仓喇”,“喇”就是喇嘛(真正意义上的喇嘛上师)的意思。
这里有个笑话:因为宗萨寺刚好有几个家族的名称简称后,会有各种动物的谐音,例如有家族名称是【波】字开头的,因此有些喇嘛会被称作”波给“,念起来就好像是【猪喇嘛】的谐音,也有牛喇嘛,有一次宗萨仁波切回来宗萨寺时听到这个笑话,然后笑着追问说:「那有没有羊喇嘛、狗喇嘛?」藏人回答说:「有有有有!我们这里有牛喇嘛、羊喇嘛、绵羊喇嘛、猪喇嘛、兔喇嘛、狗喇嘛、猫喇嘛…要什么动物都有!」宗萨仁波切听完后笑抽了。…这是旧社会时期的陋俗,后来就比较少有这样不尊重的命名习俗了,但是其实仔细想想,这些也算是藏人的可爱趣味吧!
以上,看出规则了吧?
像我是来自台湾的,就常会被叫台湾拉更(台湾老喇嘛),所以可以以此类推,如果你是上海来的,就是上海XX,就好像是代码一样,重复性非常高,如果有两个同绰号的,就会再分类,例如久美堪布有个喇嘛师兄叫嘉措,因为同村子里有两个嘉措,所以他就被叫做“阿措”。整体而言,这种圈子昵称就是同乳名一样,非常随意、直觉命名的,可以说名字越多越不重要,大家欢喜称呼就好!关于这类家乡昵称的内容族繁不及备载,改日有空再开篇补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问看看自己认识的藏族师长朋友,问看看他们名字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第5名:20岁以上/笔名(重要性:★)
极少数大师、作家、艺人的文化别名
这个名字跟上面4种名字的差别是:唯一可以自己给自己取名的。
其他名字按照西藏习俗都是不能自己改名的。关于笔名的命名规则,藏人朋友解释说,这类的名字通常不是取的很超凡脱俗,就是非常低贱不堪入耳,没有那种中间很普通、常听到的。
藏传佛教的知名大师“巴珠(巴楚/华智)仁波切”就有个很家喻户晓的笔名,有一次被他上师打晕了,结果他师父一直用「老狗!老狗!」来叫喊他醒过来,等他醒过来后就完全开悟成就了!因此他之后就一直把“老狗”当作是上师给他的法名(“老狗”一语在青海牧区是很难听的骂人脏话),仁波切在很多著作的署名上都是用这种绰号,对仁波切来说,这名字是具备“法名”内涵的笔名。
话说回来,根据中国传统的习俗,中国古人一般名字除了名和字是分开的,再有的还有“号”。譬如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藏族也是有类似的文化,特殊笔名常常在书信里面才会看到,官场、文人圈、演艺圈内常用,像洛热老师也喜欢在文章里署名为“宗萨老人”,堪布才旦甚至把自己的QQ名称直接写成“垃圾”,我曾劝请他修改多次也无动于衷,但是使用这种笔名的藏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一辈的藏人直接用网络昵称来取代了(有些是把汉字增加些部首或叠字,以求非主流与众不同),跟整个文化环境改变有关,这个就不用多作解释了。
第6名:20岁以上/秘密法名(重要性:★★)
小心被“盗号”的金刚乘特殊法名
藏传佛教除了皈依有法名之外,在接受密续(金刚乘)灌顶的时候,会给予特殊的法名,菩萨戒法会时会有,各教派的本尊灌顶法会也会有,每个人在法会后会收到一个包好、折好的纸条,上面写有这次的秘密法名,只能你自己与上师二人知道,当然不能确定上师喇嘛会不会去记那么多名字,所以这里的「上师」在意义上是指你内心的根本上师(佛菩萨)。
这个秘密名字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是进入解脱「坛城」时的通关密语(坛城可以暂时理解成一个净土或是成佛的境界),在往生临终、或是证悟时看到佛菩萨的净土时,上师会呼喊这个只有你自己听到的秘密法名,会在你迷惘、徘徊于门口时给你指引。
因此,如果有他人得知了你的秘密法名,会怎么样呢?会抢了你的门票,替代你去净土吗?…当然不会!而是意指这个被盗号的“密码”有风险,因为可能会有魔鬼会幻化成你上师的样子来呼喊你这个密名,然后你就勾引上错门了。有很多藏区喇嘛喜欢给外地来的藏传佛教徒问这种灌顶名字,然后很多师兄姐就会不小心上当说出来了。
这种藏名多半也是佛教修行者才会拥有,一般老百姓、非佛教徒用不到这个。关于这个秘密法名的规则与内容比较深奥,建议感兴趣的朋友要亲自请教自己的喇嘛老师为好,因为这个法名是个很容易忽略却攸关解脱生死的关键代码,名字背后有更多佛法的意思要去思维。
第7名:20岁以上/成就无名(重要性:无法估算)
为众生而生,哥只是个传说…
上述6种藏族名字中,在佛教传统里可以总结分成三类:外、内、密三种名号,外名:出生名、乳名、圈子昵称;内名:皈依法名、出家受戒名号;密名:接受秘密灌顶或是上师特别赐予的法名(多半为不公开)。
以上这些名号,无论是有意无意、好听或难听,最后都可能会随着你个人这辈子的修为而演变成为名留青史的特殊名字,例如:亚青寺的阿秋喇嘛,虽然是称为喇嘛而不是活佛、仁波切,但是却成就非凡;而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或“萨班”)也是代表智慧上师,很有智慧能力的上师通常会被称为是班智达的化身;又如“色达五明佛学院”的晋美彭措仁波切,藏人喜欢统称他为“意印若布(如意宝)”,诸如此类,藏人会简化这些名号,来间接地忆念喇嘛上师。最后,甚至大师成为了“佛”,有如释迦牟尼佛这种永恒的名号,这些都是超越时间、地域性、派别的尊称。
这些成就者名号也多半为转世活佛使用,这是属于先天就拥有的盛名,还需要加上后天的努力修行。藏人们呼喊的不是表面上那个藏文字,而是呼喊心中的佛菩萨名号,佛菩萨有各式各样的名号,都是随顺众生而生的,对真正的修行大师而言,这些琐碎的名号都可以成为度化众生的利器。
但是,久美堪布最后补充开示说:「现在佛教变得复杂了,各教派都宣传自己的活佛、法王才是最优秀、独一无二的,因此像这种所有藏人、佛教徒都认同的大师名号会越来越少。」
因此,这些名字就像镜花水月,置身事外可以景观美丽的水影,当你身陷入水了,就会因波澜混浊、深不见底而丧命了。
以上就是我对于西藏名字的概略笔记,欢迎各方前辈多多赐教纠错,谢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