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19|回复: 39

法王佛法要義精彩答問選(涵蓋聞思佛法、如理事師、教理釋疑、行持建議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2:39 编辑

請您針對我們西方人講一下,在東方文化的影響下,佛法最主要的精髓?
宗教信仰的精髓是什麼?共同的文化是什麼?以佛法而言,從佛陀時代到今天都是一樣的。如果是從文化上來講,佛法流傳到漢地、西藏、東南亞等國,隨著當地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不同的改變。

我不認為想要修學藏傳佛法,就一定得到華麗的藏傳寺廟裡,敲打不同法器。我不覺得那蘭陀寺的論師們一定要懂敲打這些法器的方法。我也無法想像龍猛菩薩、提婆菩薩、佛護論師等大論師拿著法器,一整天敲打法器的畫面。我對那蘭陀寺論師們的印象是,他們在為他人教授、著書寫作,我不會覺得他們是在敲打法器。
以西藏的情況來講,深受苯教影響。在苯教的儀軌裡,修天龍八部等的儀軌比較多。這是在當地文化背景下所產生的特殊修法、儀軌,它並不會產生什麼傷害,然而這並不是藏傳佛法的精髓和精神。透過學習藏傳佛法的精髓,我們西藏人都會很自然地說出這樣一句話:「對待一切有情,都要像自己的母親一般,慈愛著、關懷著!」這就是藏傳佛法的精髓——菩提心和大悲心。

因為受當地文化影響的緣故,雖然佛法源自於印度,可是我們會說這是藏傳、這是漢傳、這是南傳等,由此產生了某些不同的差別。然而,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具有佛法的精髓。

從近千年來西藏諸大論師的著作中,我們可以看出其著作是面向已經成為佛教徒的人。然而那蘭陀寺大論師們著作的對象卻非如此,而且互相辯論。這是為什麼?因為在印度,除佛教外,還有其他眾多非佛教的教派和信仰。在維護佛教教法這樣的背景下,就更需要有一個明顯、堅定的思想與立場,於是他們透過非常嚴謹的正理來闡述教義之關鍵。他們是偏向於這方面來寫作的。

那麼,現今的情況是什麼呢?我們必須追隨過去那蘭陀寺論師的作風與所使用的方法。所以,當我在介紹佛法時,我所使用的方法與傳統介紹佛法的方式略有不同。因為我一直都相信,這些頂尖的那蘭陀寺大論師,如龍猛菩薩,就是這樣做的。當然我的認知有限,但是我會努力去追隨這些大論師。

您介紹了整個佛法綱要,之後我們該怎樣進一步去認識它?
要看許多經典,亦即在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透過閱讀其他經典來補足。我們首先要去了解佛教各部間不同的宗義內涵,之後,再把這些教理運用在生活上。例如《心性休息》、《解脫莊嚴論》、或薩迦派的《道果論》、格魯派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等,雖然無法一下子就接受這些修心的大論典,但是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要先去認知它,這樣對認識整個教法才會有幫助。

:在場很多弟子學習了《廣論》。請問法王,學習了《廣論》之後,接下來出家眾和在家眾該如何學習?
以修學《廣論》來講,以《廣論》為基礎,在修學菩提心的時候,再加上《入行論》的內容,不斷修學,會更好。在六度的時候,比如講到精進、忍辱一段,雖然《廣論》引用很多《入行論》的內容,但是在修學自他相換時,是一定要看《入行論》的,沒有《入行論》是絕對不行的。

以毗缽舍那章而言,可以以毗缽舍那章為基礎,再加上《中論》。《中論》根本頌及《中論》的解釋——《明句論》,這兩本書是一定要學的。

若是學《中論》,我會先學第二十六品(觀十二因緣品),然後再學第二十四品(觀四諦品),再來是第十八品(觀法品)。第二十六品裡面講到十二因緣,講得非常清楚,有講到輪迴的根本是無明。第二十四品講到無我的道理,講無我就是緣起,緣起之真如。第十八品講到如何斷煩惱。其餘的,要把它加入證成無自性的道理中,因為它們都在解釋為什麼是無自性的原因。就是從第一品開始的其他品都是在講這些道理。以注解來講,《中論》的解釋——《明句論》,把所有的內容完全融攝在一起,做了清楚的解說。在西藏的著作當中,並不是因為我是格魯派,所以就說宗喀巴大師的著作最好。而是我看過很多著作之後,真的覺得宗喀巴大師對這些道理的闡述最透徹。宗喀巴大師對《中論》的解釋——《正理海》,還有《入中論》的解釋——《善顯密意疏》,這兩本實在非常棒!

我聽說漢地的論師非常精通唯識,以《解深密經》的解釋來講,有位圓測大師造了注解。我們要知道唯識見解與中觀見解的差別為何,這方面的著作,最好的就是宗喀巴大師的《辨了不了義善說藏》。

有關心識的內容,在《釋量論》第三品講得非常仔細。有關四諦的道理,在《釋量論》的第二品有很清楚的解說。《釋量論》已經有中文譯本了。(譯者說:因為文字太深奧,所以沒有人看得懂。法王回答說:)華人看不懂中文,那誰看得懂呢?還是要去學、去研讀,了解裡面的內容。不學的話,比如我用藏文講這些道理,沒有學過的你,就可能會聽不懂。所以一定要先學,之後才會知道裡面的內容。《釋量論》的根本頌,以藏文來講也是非常難的。

:您是用什麼方法來增長您的慈悲呢?另外,您是用什麼方法使得您的內心獲得平和的?
最主要是思惟《入行論》第六忍辱品和第八靜慮品,這非常強而有力。我覺得《入行論》忍辱品、靜慮品,及龍猛 菩薩的《寶鬘論》、《菩提心釋》都非常好。雖然龍猛菩薩著作所講不像《入行論》詳細、使用的理論非常尖銳,但是我覺得龍猛菩薩的用詞非常有重量!

:當我聽到某個教授,覺得無法理解,這是因為我的惡業的緣故嗎?那麼我應該繼續學習,還是先去積累福報資糧呢?
這可能是因為不熟悉之故吧!但是有一些地方的確很難懂。以我個人來講,我從七、八歲時就開始學習經典,現在已經七十二歲了,有一些還不是很懂。針對不懂的內容,要反覆地聽、反覆地想,這樣才有辦法了解。你因為不熟悉、不了解,就完全放棄,那麼永遠都不可能懂。與其這樣做,還不如堅持反覆地想、反覆地聽。薩迦班智達說:「即使明天要死去,今天也要學習!」為什麼?因為今天的學習,絕對會幫助下一世對此義的認知。我們講到五道十地時,每一乘都有它的無學道,其他屬於有學道。有學道又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為什麼稱為有學道呢?就是因為要學習。以前藏地有一位大師,他想:「我已經學習了很多,不必再學了。」這時候他看到本尊,本尊就對他說:「不應該停止任何學習。即使是得地的大菩薩,也必須好好地學習。」

:透過網路聽聞開示,是否可以得到經教的傳承及灌頂?
以灌頂來講是不行的。聽聞者必須在上師的面前,上師也必須在心中把他們列入,認為「這是我的弟子」,具備這二種條件,弟子才可以得到灌頂。透過網路,你看到影像、聽到聲音,以這樣的方式聽經聞法,如果你完整地聽聞,其實會在內心留下很好的習氣。

:道之根本是依止善知識。在還沒有找到上師前,如何修學依止軌理這個法類?認定上師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學依止?上師如果不在身邊,又該如何做好依止?
在別解脫戒經裡面有提到,這個就是你的老師,也就是中文講的以戒為師。所以,世尊涅槃前,是對眾多比丘眾說以戒為師。以我們而言,距離世尊已經有二千六百年,雖然我們沒有親見世尊,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世尊所講的這些法,還有龍猛菩薩等著作,即甘珠爾、丹珠爾,這些就是我們的上師。先前我講過一個公案,種敦巴尊者對他的弟子說:「其實,你要把經典看成是你的上師。」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2:33 编辑

:成佛之道中,上師與弟子的關係如何?如何區分根本上師與上師?
針對第一個問題。我們想要成佛,真正可以讓我們成佛的方法是什麼?就是菩提心與空正見。因為我們要修學菩提心與空正見卻不知道內容,所以我們需要有個人來指導我們。因此,歸依的內容說到,對我們講說佛法道理的是佛寶,真正可以救度我們的是法寶,僧寶是可以來幫助我們的。同樣,上師扮演的是可以教導我們佛法這樣一種角色。我們要成佛、要得到一切種智,需要正確且圓滿的道次第。如果缺少什麼,我們就無法得到佛果位。當然,我們不了解這樣的道次第,所以我們需要有人給予指導。同樣,我們修行要生起證量,對我們所要修的內容,先要有所聽聞,聽聞之後會生起聞所成慧。我們閱讀經典會帶來聞所成慧,於此之上,再加上有修行的上師的指導,那麼我們會有莫大的受益。例如,雖然《入行論》有講到菩提心與空正見的道理,但是如果我們要這樣地直接去修行,我們可能不知道該怎麼修、次第是什麼,那個要先修、那個後修。若我們依止一位有修行經驗的上師,那對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上師是很重要的。

有關上師。律典裡面有提到一種,就是處所的上師。在最初的階段,我們需要這樣的上師,做什麼事都要向他報備。以這種上師而言,他有他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樣,對於親教師、阿闍黎,在律典上都有提到他們必須具備的條件。現在好像有種現象:上師與轉世的仁波切好像畫上等號,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不是由地位高低來判斷上師的。為了能夠完全正確地講說道理,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他也必須具備條件。如果可以的話,應具備三種條件:一、才識精湛,即廣學多聞。二、德行嚴謹,就是對於所聽聞的道理,他都有拿來修持,不是口頭講講而已。三、心地善良,就是常常為眾生發願。總之,就是兩個條件:一是他要是一位懂佛法的學者,要廣學多聞;二是他要有修證的功德。

針對第二個問題——上師與根本上師有何差別?所謂根本上師,以密法來講,具足三種恩惠者,我們稱他為根本上師。三種恩惠是指什麼呢?第一、就是給我們傳授灌頂、傳授金剛戒體者。第二、他為我們講說續典(密續的道理)。第三、從他自己的經驗上教導我們如何修行,講說這些教授。具足這三種恩惠的上師,就是所謂的根本上師。一般而言,傳授我們戒體的,就是為我們授戒的這個和尚,我們可以把他視為一般的上師。同樣,我們不知道如何學習佛法,教導我們的這位師長,我們也可以視為上師。再者,指導我們如何修行、要怎麼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都是上師。


:如果遇到惡友、惡知識,自己的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該怎麼辦?
當我們遇到一位法友(認為是善知識)時,不要立刻生起極大信心,急於依止。應以平常心看待,先從他那邊得到介紹道次第的經論,自己學習,對佛法基本架構有所認知、對教理有點體認,再了解善知識所必須擁有的條件是哪些。本身有了抉擇能力,再觀察你所認識的法友(善知識)是否具足這些條件。如果具足就可以依止;如果不具足,就以法友態度對待他。如果先前因為無知而依止了,遭遇許多痛苦,我覺得繼續下去對你無益。就不要像以前一般親近,保持距離,讓時間自然而然地解決你們之間的問題,我覺得這樣較妥當。


問:有格西學位是否都是善知識?
不一定。善知識有必須具備的條件。如果為了名聞利養而說法,此人就不具足條件。格西是指多聞教理的學者。他聽聞了很多佛法,因為已經學習了十多年,他的見解與一般人不同。但光是聽聞很多,並不代表內心已調伏,有教的證量,不一定有證的證量,所以並不一定是具有條件的善知識。現在格西越來越多,有了些許不良情形,因此必須提高他們的水準。


:如果我們能於自己心中求歸依即可,那麼在一個儀式中求歸依的目的是什麼?
佛教有不少不同的戒,例如有菩薩戒、金剛乘戒、別解脫戒中的出家戒與在家戒。有種說法說,你可在佛像前受菩薩戒,而不需要從另一個活著的人受此戒。但是金剛乘戒和別解脫戒必須從另一個活著的人授受,因為你需要一個未曾中斷的傳承。也許要在一個大師或其他活著的人面前受戒其中一個理由是:那會產生較強的承諾感,它會加強你的意識,給你一種義務感。如果你希望進一步探究這個理由,那麼我必須承認我們得請佛陀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


:是不是一切的東西都與業有關?像地心引力也與業有關嗎?
例如無為虛空,就跟業沒有關係,它不是由業力所現的。如果講到四大的變化,四大的變化可能也會隨著業力而轉變。可是地是地大、水是水大,這個跟業力應該沒有什麼關係吧!如果我們講到很細微的微塵,微塵本身的性質這個應該跟業也沒有什麼關係。可是微塵間相互觸碰所產生的變化,為什麼會有這種的變化?我想這跟業力是有絕對的關係的。就像我們的意識,它是屬於唯明唯知的體性,這個不是由業力讓它變成的,這個是它自然的本性。


:為何今生造業,下一世才會感果?佛法是為了教化眾生,何不今世的業就今世感果,這樣豈不是更有警世的作用?
這是誰問的?這是哪位法師跟你講的?說今生造的業下世才會感果?「今生造的業如果今世感的話更好」,這是那位法師跟你說的?講這個話的人,他其實沒有看過《俱舍論》。《俱舍論》講到,南瞻部洲是業所得,業所得就是他可以在上半輩子造業,下半輩子就感果。就是說,今世造的業,下輩子有可能感得;也不一定下輩子一定感得,也可能過了幾百世、幾千世或更久。同樣,也有可能上半輩子造的業,下半輩子就感得。不用把業果想的太深奧,業果就譬如我們早上起來去買菜,中午做菜,晚上就可以吃到菜了,這個就是因果。所謂的業,梵文稱karma,也就是行為、動作的意思。就因果而言,有內在的因果與外在的因果。以內在的因果來講,有生理上的因果,有快樂與痛苦感受上的因果。快樂與痛苦,是誰來感受的呢?要有心識才能感受。心識必須要有一個因,心識的因必須要在心識上才能建立,因此就講到心識的道理,亦即業(業果)的道理。


:為什麼有時候業報立刻出現,有時候要等好幾世才會出現?
業本身的強度會是因素之一。另一個因素是,業報成熟要看其他條件齊全的程度,這得依其他的業行而定。世親在《阿毗達摩俱舍論》中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說,一般而言,最強的業會先有結果;若某一個業的強度和另一個相等,那麼個人最熟悉的那個業會先成熟;若這兩個業是一樣強和一樣熟悉,那麼先造的業會先有果報。

:所謂輪迴,是否可能完全消失?
以個人來說,斷掉自己的煩惱則解脫,等於脫離輪迴。以整體來說,都無輪迴、無有情,是比較困難的。有些論師主張輪迴有邊,有些主張無邊。以個人來說,每人都可以斷掉自己的污染障、罪障,這樣是可以脫離痛苦的。眾生無邊,所以輪迴無邊。

問:基督教有說到了永恒的我,如果佛教不認為我是永恒的的話,如何解釋從前世到今世、從今世到後世?
所謂的我,是由我的五蘊安立而有的。意識續流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是存在的,所以由意識續流所安立的我也是存在的。如果意識續流有開始、有一個起源點的話,那第一個意識是有因而來的,還是無因而來的?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透過這樣的推理,我們可以了解到,意識續流是從無始以來到現在。因此,由意識續流所安立的補特伽羅,也是永遠存在的。而且,因為我有身語意三門,身語意三門又可以分粗分的身語意、細微的身語意、極細微的身語意,有三種層次,由三種層次的身語意所安立的補特伽羅,則可以分為粗分的補特伽羅、細微的補特伽羅、極細微的補特伽羅。因為施設處有三種不同的層面,所以說安立的補特伽羅也有三種不同的層次。所以我不只是一個而已,我有很多種。

我們為什麼要成佛?成佛的目的是要幫助有情,但是現在已經有佛在利益眾生了,我們再去成佛也就沒有意義。
二千五百年前,五濁惡世的時代,眾生的煩惱粗重、心性剛猛難化,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來到了這世間,猶如污泥中盛開的白蓮花。為什麼是導師釋迦牟尼佛來度化他們而不是別的佛呢?是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從發起菩提心那刻開始,在三大阿僧祇劫當中,由直接、間接的因緣與眾生建立業緣,正是透過這種業緣關係,導師釋迦牟尼佛才能夠直接幫助這些眾生,而其他的三世諸佛卻無法直接利益到他們。相同的道理,與我們業緣越近的人,當我們成佛時,就越能夠獲得我們對他的幫助。所以能不能帶給對方最大的利益,要看業緣夠不夠、因緣具不具足。而且在《般若經》中講到常啼菩薩的故事,常啼菩薩見了眾多如來,但是祂們都對常啼菩薩說:「與你有緣的是法勝菩薩。」也就是,雖然常啼菩薩可以見到諸如來,但是諸如來並沒有給他直接的教授,而是叫常啼菩薩去尋找與他有緣的另外一位菩薩。咒乘中說到根據不同的根器現起不同的本尊。如果一尊佛就足夠的話,就沒有理由有不同的本尊和修法了。因為修行者有不同的根器,所以要去修與他相應的法。即便見到了某個本尊,本尊也會說:「與你有緣的本尊並不是我,你應該觀修某某本尊,他會給你直接的教授。」
发表于 2012-3-1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法王,谢谢师兄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1:49 编辑

問:什麼是苦諦?苦諦說到無常、苦、空、無我,空、無我與苦諦有什麼關聯?
這在《釋量論》及《四百論》中有提到。先說無常,細微無常是剎那變化,像這個東西它是剎那變化。這帶來另一個問題:為何它是剎那變化?以粗顯的改變來說,是因為有第三者因緣導致它的改變,就像一天中,早上很熱,下午涼爽一點,是因為有雲出現、下雨的關係。那麼,剎那變化呢?每剎那的變化,用顯微鏡可以看得到,如見到原子的剎那變化。為什麼會剎那變化呢?佛教說它根本沒有第三個因緣,它自己的本質就是如此。會剎那變化是靠它的因緣,那個因緣製造它的存在,也製造它會壞滅的性質。即因為生的本身就會滅,不是先有生才滅,製造它產生的因造成它會壞滅的性質,不是靠其他另外的因才造成它的壞滅。如何證明剎那變化呢?看得到的變化,如幾小時內的變化是看得到的,這是很明顯的,是粗的變化。若說一小時不變化,那麼二、三小時不可能變化,每分鐘不變化,一小時也不可能會變化。像我們的肚子,早上是空的、現在是飽的,血液流動、心臟跳動等,這些明顯的改變是因為有剎那變化,所以有剎那變化才有一分鐘的變化,剎那變化是明顯變化的根基。這就是佛教對無常的看法,現代的物理學對剎那變化也有同樣的看法。

剎那變化不是依賴其他的因緣而變化,是因為創造它的因所導致,所以是因所自主的,即控制於因。我們說無常、苦、空、無我,主要是針對近取蘊,現在我們的身體如同其他的法一樣,也是剎那變化,因此它完全受制於它的自因。我們這個輪迴的身體,什麼才是它的因呢?是錯誤的見解--無明。這個身體及染污的諸法,完全是受制於它的自因--無明。無明是顛倒見,因此這些諸法都是苦的,它們都是被無明創造出來的。就像我們沒有自由的時候,會覺得不快樂,因為是被他人控制的。所以只要是無明所控制的諸法,都是無明的奴隸,所以它是沒有自由的。這是由無常知苦。

輪迴的關鍵看法是:控制輪迴者是無明。我們受制於無明,所以我們要反抗無明。就像有個不好的人控制我們,我們就不快樂。有次毛澤東對我說,釋迦牟尼佛是一個革命性人物。印度有種性制度,釋迦牟尼佛不喜歡它,開始做改革,所以毛澤東稱釋迦牟尼佛是革命家。先前我們討論過釋迦牟尼佛的心識也是在剎那、剎那變化,也是因自因變化。佛心的因是智慧、覺悟,所以我們不能說它是痛苦的,就像它有好的統治者一樣。

其次,因苦而說無我,有不同的解釋。我記得《四百論》中有說到,因為是痛苦的本質,所以不能執為是我。雖然聖天菩薩這麼說,但是我認為這並不夠,在另一個著作中提到,「我」這個基礎就是身與心,因為有壞的因--無明,帶來了痛苦的本質,所以這種本質一直在改變,其中沒有不改變的我存在。所謂的我、我所,施設處是業與煩惱所生,是以業與煩惱為因而來的,所以恆常不變的我是不存在的。

空就是無我,空掉我所。因為沒有我,就沒有我所,所以空指的是無我所。因為是空性,又怎麼會有我所呢!這在《中論》中有提到。

這個主題就是四法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若某人承認四法印,他就是佛教徒,光只是簡單念歸依佛法僧,好像力量並不是那麼強。有一些鳥也唸得出歸依佛法僧,不是嗎?我是開玩笑的。當見解不是很堅定時,很難說他是否是真正的佛教徒。

諸行是無常,它一直在改變。諸法是被無明控制的話,它一定是痛苦的性質。若想斷除輪迴的根本--無明,必須要生起正確的見解。顛倒見,也就是我執,要用無我的智慧取代它。當此智慧完全發展,也就是所謂涅槃。這不是很好嗎!佛教的這些見解是很棒的。因為我是佛教徒的緣故,可能會有點偏見。


問:第二轉法輪——無性法輪說一切法無自性,第三轉法輪時說眾生均有佛性,這兩個是否相違?
佛性有兩種,一是自性住佛性,一是隨生佛性。有關佛性,唯識宗與中觀宗主張並不相同。
在《現觀莊嚴論》中說自性住佛性,是指未斷所知障的心的空性。《寶性論》說,所謂佛性是心本具能現境及了別境的能力。自性住佛性是未斷污垢的心識上的空性,如果斷掉污垢,心識上空性就等於自性身。自性身分二:一是本來的自性身,一是斷掉污垢的自性身。以無上密來說,自性身分二,一是有為法,一是無為法。有為法自性身是原始俱生之心。賈曹傑《寶性論釋》說,自性住佛性不一定是空性,心有能斷除煩惱的就是自性住佛性,但不是空性。


: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否與修習菩提心相違?
宗喀巴大師所寫的《往生極樂世界願文》裡面有提到,我們要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並不是因為極樂世界沒有痛苦,我們要到那裡享樂,而是為了學習,讓自己有所成就後,再回來到這個娑婆世界度化更多的眾生。


:出離心與空正見的關係為何?下根者生起出離心時不需要空正見。他從善知識處聽聞輪迴苦、業與煩惱使有情輪迴的教授,即雖未涉及空性的道理,但已涉及行苦的內容,並思惟業與煩惱帶來不斷生死輪迴之苦而生起出離心。這樣生起出離心,並不需要空正見。上根者生起出離心則與空正見有密切關係。真正輪迴的痛苦是行苦,行苦的因是業與煩惱,業與煩惱的根源是無明。無明是顛倒實執。無明所執與實際不符合,一切現象因緣和合而有,如幻而現。了知空性就會知道煩惱可斷除,解脫是有可能的。當知道解脫是可以達到的,希求解脫之心就會非常堅固,由此而生堅固的出離心。這是上根者生出離心的方式。以這種方式生起出離心,空正見就非常重要了。越透徹了解空性,厭離輪迴之心越強烈。

:一切遍知的意思是指什麼事情都知道嗎?
有部認為有遍知,但沒有一切的遍知。也就是說,如果去想某件事,一定會知道某件事;但是並不是每一刹那都了解每一件事,有不去想的時候。而有部以上的宗義論師都說,每一刹那都了解一切法。仔細去想,這的確是存在的,因為我們的內心本身就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如水具有清澈、澄明的特性般,但是因為水中存有污濁物,所以就無法呈現出清澄的特性,唯有透過經過澄清,水的清澄的特性才能夠彰顯出來。同樣地,我們內心了解事物最主要的障礙來自於所知障。這個所知障好比是水中的污濁物,若能夠把這個污濁物去除,那麼我們了解事物的能力就會自然地呈現,而且是淋漓盡致。

:一切遍知也是無常嗎?
金剛乘說到意識有不同層次。最細微意識稱俱生原始之光明,俱生原始之光明有兩個意思:一是光明的究竟性,一是光明本身。一切的粗分意識,都來自於這種光明,都是由其而引發的,故粗分的意識都可融入這種光明中。透過修行,粗分的意識是可以完全斷除的。所有無明都附屬於粗分意識的層次中,當粗分意識完全斷除時,所有依附於上的無明、煩惱等都會一併斷除。此俱生原始之光明具有了解事物的能力。當附屬在粗分意識上的無明完全斷除,此俱生原始之光明了解事物的能力又能發揮,就可以獲得法身。由此我們知道心識有粗細許多層次。心一直都在改變中,無論心是否被無明所污染,這正是一切遍知也是無常的原因。然而,如果講到的是自性法身—-自性空,那麼就是常法,因為這個法性是在完全遮擋自性之所遮的情況下而有的。龍樹菩薩及許多中觀論師的著作都提到,空性是唯有遮止所斷—-自性的無遮法。尤其在破自生時,清辨論師與佛護論師的討論中,清辨論師有過這樣的反駁:與龍樹意趣有相違。所以,為什麼光明的空性是常法?因為是無遮法。無遮法就是完全遮擋某一法後,在此當下並不會引伸其他法。因為是完全遮擋的緣故,所以它是常法,並非是無常法。因此,光明和光明的空性這兩者,光明是無常法,光明的空性卻是常法。

:說到無常法,又說到一切續流都是不斷的,如此無常法是否會變成常法?
有剎那的無常及相續的無常。成佛的一切種智也依靠它的因而得的。沒有任何的對治可以破壞心性,所以心識會一直存在。就續流而言,可以說佛的心識是常的,因為它是不斷的。在《現觀莊嚴論》第八品中有說,因為它的續流不斷,所以將之稱為常法。這些都是在因果律中,因果仍一直持續下去,前法會製造後法,剎那性是永遠都在的,所以佛的心識也一直在變化,它並沒有變好或變壞。這裡有個宗義的辯論,有些大師對此提出問題:若心識是恆常的,而境一直在變化,心了解境時,因為對象一直在變化,所以了知境的心也應該要變化。外道有承認心是恆常不變的,但創世主所造的東西一直在變化,心怎麼能不變化呢?釋迦牟尼佛知道我們,因為它的對象一直在改變,所以佛陀的心也一直在改變,佛陀的心在不同時刻所認知的境是不同的。也可以說,客觀的境一直在改變,所以主觀的心也要改變,所以佛陀的心也是無常的。

:現證空性,平息了一切世俗幻相,那麼佛在根本定中如何度眾生?
在佛地時,已斷盡實執習氣,根本智與後得智不再分別現起,離根本智沒有異體的後得智,世俗幻相及究竟性質同時見到。世俗分有漏及無漏,受無明及無明習污染,稱為有漏世俗法,不受污染的稱無漏世俗法。當佛見到有漏世俗法時,並非自己有而見到,而是他人有被佛見到,因為與眾生相關因緣而見到。眾生所見到的實有的相,是錯亂識下自主地見到實有的相。所以佛見到眾生執實有的相,並非如同眾生見到實有而見到。如我們解釋貪心、瞋心時,是依自己的經驗為他人解說,但有些貪瞋是自己沒有,而見到他人生貪瞋的表情、動作來說明,並非依自己的經驗。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2:24 编辑

:我執與愛我執的差異為何?
我執與愛我執幾乎是連在一起的,也就是愛我執會幫助我執、我執會幫助愛我執,兩者很難分開。雖然如此,我執和愛我執是不同的,為什麼?因為對空性的認知越深入,我執就會逐漸地減少,可是愛我執不會就此而減弱。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已經完全斷除了我執,完全沒有煩惱了,可是愛我執仍然存在。從另一個角度講,當我們思惟菩提心的功德,愛我執的力量會因由菩提心的生起而慢慢減少,可是我執仍然存在。具有有部、唯識宗見的菩薩們,並沒有了解空性,所以無法獲得聖道。然而生起菩提心並不一定要透過對空性的認知,因由菩提心的生起,他們的愛我執絕對是非常微弱的。此時,他們因為沒有中觀正見的關係,他們的我執仍然會生起。

薩伽耶見——緣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之我所而產生的真實執著,是三毒的根本。然而強烈的薩伽耶見——我執產生時,會畏懼痛苦,想要脫離痛苦,所以在經典裡還有一種說法:薩伽耶見是一切佛法的根本。經典裡面有提到過「煩惱悲」,例如與真實執著相應的悲心。什麼是與真實執著相應的悲心?這個悲心在看到眾生的痛苦時,也執取痛苦的真實性。因為這種悲心是建立在真實執著的基礎上,所以這種悲就變成煩惱悲。一般而言,悲心的生起是透過空正見,不藉由真實執著。從某一個角度,經典也說到真實執著可以幫助出離心的生起、幫助地道功德的增長。怎麼說呢?如果我們認為這是真實有的,因此真的想要遠離痛苦,會產生真實執著的出離心。從這種由煩惱而產生出離心的角度,說不定真實執著也會幫助某一些善心生起。他覺得這個是真實存在的,自然也會覺得三寶是真實存在的、「歸依三寶的我」也是真實存在的,於是產生強烈的歸依。像這樣,由真實執著而發起的歸依是有可能的。

又,我們在觀修空性時,若只是執取「空」,很可能會否認一切法的存在,這樣就會變成沒有菩提心、沒有六度,使方便品受到損害。我們對空性的認知,不應該只有「它沒有真實」而已,應該由性空而現緣起、由緣起而現性空,這樣去了解空性。因為是完全依賴他緣,所以是無法以自力形成。以這樣的方式思惟,當我們越能體會依賴他者之緣起,就越能體會無有自力而產生之性空,所以是緣起現性空。因為體會到無有自力而存在之性空,就更能體會到需要依賴他緣而存在,所以性空會幫助緣起。也就是,對性空的認知越深刻,對緣起的認知也會越深刻,如此才是最正確的對空性的認知。如果是以這種方式來思惟空性,不但不會傷害到方便品,反而更有幫助。

:對「我會死去」感到畏懼,要如何去除這種畏懼?
對死亡的畏懼有兩種:一、「今生未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未造利他的業。如果我死亡了,後世會到那裡去呢?」因為未做善行而感到畏懼。這種畏懼可經由前後世的認知而避免——「我只要精進修行,後世定可安樂」,為了後世而努力、精進造作有意義的事。二、如果只是想「我會死」,這種畏懼心,人人都有。我們修心不是為死而修,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說:思惟無常不是畏懼「我會死」。死亡是無可避免的,人生了必定會死,因此死亡是要面對的問題。會對死亡感到畏懼與常執有密切關係。認為自己不會死的心態很強烈時,忽然得知會死的訊息,會立即生起畏懼。此時,必須了知死亡是怎麼回事。每個人都會死,並非只有自己一個人會死,所以應該接受死亡,讓自己知道「我不是常法」,常執是顛倒的。我們可以反覆思惟:「我並不真實,我是因緣聚合而有,因因緣消失而滅。」即接受我並非實有。會畏懼死的主因是對我有強烈的貪執。如果對前後世有極大信心,死亡就像換件新衣服,來世不過是穿了另一件新衣。

:請開示死相的內容,要如何準備死亡的來臨?
什麼叫死亡?多數人是隨著業力,自己的意識慢慢消融,變得越來越細微,接著顯、增、得這三相也收攝了,最後收攝於光明心時,就稱為死亡。

睡眠光明與死亡光明相似,睡眠時,意識越來越細微,於是睡眠光明現起,然而我們並沒有辦法了解(或捉摸)這時候的光明。慢慢地,從很細微的睡眠光明中,現起了較粗分的意識的話,就會有夢產生。如同我們睡眠時這樣的過程,在死亡光明現起的當下,我們無法察覺。之後,從死亡光明中現起中有身,中有時的意識就比較粗了。如同我們從夢中醒來般,醒著的時候的意識非常粗,我們很容易認識到,同樣,結生時的意識更粗。

平時,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意識的變化,會知道它是有起伏的。有時候我們的意識非常強烈,可以很明顯地被認識到;睡眠時,意識慢慢地變得細微;醒來之後,意識又慢慢地變得明顯。又或是我們生病的時候,我們的意識和氣流也會變得更細微。所以我們的意識一直隨著因緣而變化,有不同的起伏,時高時低。死亡之時,意識是在最細微的情況。(在最細微的意識的時候,我們稱為死亡。)密續裡面曾經說到:其實死亡只是意識變成最細微的時刻而已。有時候,我們聽到「死亡」二字,好像會覺得沒有希望了,它是一個止盡。然而,死亡不過是意識起伏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

上述所說的與密乘有關。龍猛菩薩在密集金剛的論典中曾提到果位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與這個相對應的,說到基位的三身,這是我們凡夫就有的。基位的三身是:我們在死亡過程中,死亡光明所現的(基位)法身,中有時所現的(基位)報身,及投生時所現的(基位)化身。或睡眠的時候,熟睡時,睡眠光明現起的(基位)法身,作夢時的(基位)報身,醒來時的(基位)化身。

一般而言,我們的身體與心分開的時候,就稱為死亡。如果你認為有前後世,其實死亡只是一個讓我們換個新身體的機會而已;如果你認為沒有前後世,那麼死亡就是一切都沒有的那一天。說死亡是身心分開之時也好,或是其他,死亡時,所有的感覺、所看到的都會消失,因此我們會感到恐懼。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呢?首先,要消除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其次,當仍活著的時候,要為後世能夠得到更好的人身做準備。第三,讓自己在死亡光明現起的當下,把死亡光明轉為道用。第三點是比較細微的。先講第一個。死亡是生命的過程之一,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個事實,當死亡來臨時,我們就可以憶起「原來它只是生命的一個過程而已,何必害怕呢?」最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活著的時候,每天都能不浪費時間,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我相信臨終時是不會有任何遺憾的。對於第二點,在臨終之時,只要還有正念存在,就要盡量地提起心力,把今世所累積的善業,迴向給後世的增上生。這點非常重要,應該盡量做這方面的迴向,盡量使我們臨終時的意識轉為善心。這邊所說的死亡意識,是指粗分的死亡前意識,要盡量讓這個意識轉成善心,並且持續不斷。為了準備第三點,我們先要了解死亡的次第。相關的內容,我們要靠密續才能夠了解。續典裡面曾經提到死亡的八個過程,也就是地融入於水,水融入於火,火融入於風,風融入於空,在講空的時候就講到四空。最主要是,在每個過程中都要保持空正見,而且空正見必須要有菩提心作助伴。

:有人正在造作會使他們產生痛苦的惡業,我們是不是該試著阻止他們呢?這樣是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們身上?還是說,他們自己經歷痛苦而從中學習比較好?
如您所知的,佛教修行者慎重地過著一種獻身助人的生活方式。這裡我們要知道,佛教所談的幫助他人,是幫助他們走上正道以得到解脫。這也就是說,過著一種符合業果法則的生活方式,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此,一般而言,當一個佛教徒看到別人在造惡業時,試圖阻止他們造惡業,是對的。然而,這帶來另一個問題:我們能把自己的道德標準加到另一個人身上到什麼程度?甚至,我們可能會懷疑:佛陀規定他的追隨者過著符合不做十惡的道德生活,祂是否也是把他的道德標準加在我們身上?記住一個佛教中的原則會很有用,即對個人的情況保持警覺。對此,有一個故事做了很好的說明。舍利弗尊者(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知道,如果讓他教導五百弟子聲聞乘教法,這些弟子無疑地會成為阿羅漢。但是文殊菩薩介入,祂反而教他們大乘空性的教理。這五百弟子把文殊菩薩所教的教理理解成完全虛無,拒斥每件事物的有效性和真實。他們對道與真實的性質產生了錯誤的見解,結果,他們造了使他們投生於三惡道的業。於是,舍利弗尊者就直接去找佛陀,辯說如果文殊菩薩讓他去引導這五百人,縱然不能成就正覺,他們至少會得到高層次的證悟。佛陀回答說,文殊菩薩是用方便善巧的原則。文殊菩薩知道短期之內這些人會因惡見而造惡業,但他同時也知道,因為他們的意識已經種下空性教理的種子,之後那些種子會成熟,並會使他們成佛。所以事實上,他們成佛的時間反而縮短。這個公案教導我們,成佛之前,要對怎樣的情境有正確的判斷是非常困難的,當我們與別人互動時,我們應盡力保持對每個個別有情的警覺性。

:修心時很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應該如何防止?
我們在學習時,是很容易看到他人的缺點。實際上,每個人都有正負二面——功德和過失。我們一定會看到他人缺點,也有義務懷著善意告訴他,讓他改正,但是這麼做要非常善巧,不是一看到就說,而是要在適當的時候婉轉地說。以嫉妒心刻意尋找他人的缺點,是不可以的。光是看到他人的缺點並不是壞事,可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錯誤,而勸人時則必須注意善巧。

:煩惱生起時,希望對自己及他人都不要造成傷害,是不是發洩一下比較好?
特殊情況下,與其把持瞋心,還不如表現內心的感受較妥。但一般而言,煩惱是串習而形成的,反覆思惟貪瞋,其力量會不斷增長。所以,發洩並不是好的辦法,那是不斷串習貪瞋,並不能使貪瞋減少。應當正面對治煩惱,反覆思惟對治貪瞋之法,如此才能使貪瞋的力量減小。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1:45 编辑

:當今在中國的多數人,包括我在內,都是無神論者。針對這一點,要如何讓無神論者理解慈悲心?
佛教有前生來世及輪迴的說法。對於不信仰佛教的人而言,可能無法想像對敵人發慈悲心。我是一個佛教徒,在我看來,慈悲心對佛教徒而言非常重要。舉一個例子,有位南捷寺的僧人,他在勞改農場關了十八年,之後到了印度。我跟他敘舊時,他說:「在勞改農場時,我最擔心的是:對漢人生起嗔恨心,而失去對他們的慈悲心。」他生起慈悲心以防止生起嗔恨心,如此一來,他的心就平靜了。
佛教有一種「自他交換」的法門,就是承擔他人的痛苦,並把自己的安樂迴向給他人。我經常修這個法。所以去年發生那些事件後,我觀想把做出那些決策的人的仇恨等負面情緒接收過來,然後將慈悲、忍辱給與他們。我這樣做,雖然對他們不能有立竿見影的幫助,但是這種修練很好地幫助了我的心。
我在與科學家們交流也曾談到過,許多在西藏經歷過牢獄磨難的藏人,仍然保持內心的平和,很少有精神分裂的情況。科學家們曾針對這些人進行過測試,其中一些人雖然經歷了難以想像的折磨,但心理非常穩定。也許這跟佛教的修練有關。
生氣不但對解決問題本身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使自己情緒不好,身體不適。這種思考方式是可以學習獲得的,沒有宗教信仰的人也能獲得這種能力。
  
:對於無法持續精進的情況,應該以何種方式對治?
如同《三主要道》說:「暇滿難得壽不留,修習能斷今世欲,業果不爽輪迴苦,數思能斷來世欲。」    要思惟暇滿義大、暇滿難得,再加上思惟無常等。我們為什麼會懈怠?其實就是,對於某些佛法,一開始我們有點興趣,想要去修行,但是過一陣子,我們那種心就退失了。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我們有四種顛倒執著——執不淨為淨,執痛苦為快樂,執無常是恆常的法,執著有實有的我。  世尊初轉四諦法輪時,有說到苦諦的四種行相——無常、苦、空、無我。

:喜歡離群索居的人,該如何培養菩提心?
譬如我們要割草,我們得先磨利割草的刀子。同樣的,我們有利益他人的心,有這樣的意樂,但是我們在幫助他人之前,自己要有能力。自己沒有能力,怎麼幫人呢?就好像你要幫助一個病人,你要知道醫學的道理。你連藥理等學問都不懂,怎麼給他開藥?怎麼幫他?這是不可能的。修學菩提心的人,遇到一些狀況時,會去做布施等行。但是《現觀莊嚴論》說:「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什麼是「發心為利他」的「利他」?就是要讓他人得到究竟的涅槃之果。所以別人的究竟涅槃之果,就是「發心為利他」這種利他希求的所緣境。要先有這個利他希求之心,先想要幫助他人。因為要幫助他人,而自己沒有能力,所以自己必須要成佛。先有利他希求之心,才有自利希求之心,即為利眾生願成佛的心。如此思惟,才會有菩提心。

總之,要知道:你想要幫助他人,你得知道怎麼做他才會受用,因為如果你自己連方法都不知道,你怎麼幫助他人!所以,在印度、西藏的這些祖師大德,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在上半輩子時,是在學習經典,在下半輩子時,他可能就去深山閉關修行。例如二世達賴喇嘛的上師——寶賢海,曾經在深山閉關四十年。(據說二世達賴喇嘛對於中觀的領悟,是從這位上師處得到的。)所以說,要真正的幫助他人,自己得先調伏自己的內心。因此,可能須要去深山等不吵雜、比較幽靜的地方閉關。

另外一個情況,就是你得看當時的狀況。如果你真的可以實際地幫助他人,那麼你可能要拋棄自己到深山修行的做法。也就是,去閉關與留在社會中兩相比較,如果你覺得留在社會中傳法的利益比較大,那麼你應該選擇利益他人,而不是自己到深山閉關。第一世達賴喇嘛——僧成大師,他也在深山閉關很久,但是他在下半輩子時,就沒有持續閉關,到衛藏蓋了一間很大的寺院。他在下半輩子時,一直在指導蓋寺院,且教授經典。第一世法王曾說:「如果我去閉關,一直在深山修行,我會生起一些證量。但是我沒有這麼做,我反而來蓋寺院、教授佛法。因為這樣做的利益會更大,所以我做了這個選擇。」所以,我們要視情況而定,看什麼的幫助利益比較大而來做決定。

我是位醫生,奢摩他章有關修止資糧中提到不應行醫,請問這是什麼意思?
修奢摩他必須專注於善所緣上,如果我們有過多雜事,如行醫、占卜、星象等,則很容易使我們內心散亂。為了避免雜事的干擾,因此說不應行醫、占卜等。這並不是讓你不要去行醫,不是這個意思!

順緣具足的情況下,可以在六個月內成辦奢摩他。五百年前,第一世達賴喇嘛經過長期的閉關,生起了許多殊勝的覺受和淨相,可以見到佛本尊。但是當他決定要建札什倫布寺,他每一天的作息,除了冥想觀修外,最主要就是對五百多位僧人教授佛法。他是一位非常有名望的大學者,也是一位重要的工程師,此外還要向外界募集工程所需的善款。有一天,當他看到弟子的行為不是很如法時,曾經對弟子說:「我放棄個人的修行,最主要是為了幫助你們、利益你們。」在自利、利他兩者之中,他選擇了後者。因此,當我覺得有些疲倦的時候,我一直用這個故事來提醒自己。獨自到深山去閉關當然很好,但是更殊勝的是,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

您能夠到深山去閉關當然很好,然而如果您以清淨的意樂,日復一日地幫助這些病人也很好。當病人去看醫生時,常常有一種強烈的無助感,在當下,他真正歸依的是醫生,而非三寶。所以,我覺得您不應該對您的職業感到不妥,您必須堅持。

:我們可以在無私、無貪、無我中進行日常生活嗎?
這是可以的,居家修行也可以獲得解脫,就像瑪爾巴大師那樣。即使在深山苦行,但是內心卻想著世間八法,最終的果報還是三惡道。續典中說:咒乘是成就一切遍知最殊勝的法門,但是如果行者被世間八法所轉,該行也會是墮落於三惡道的因緣。

優越的生活的確會對修行產生障礙,這也是導師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相的原因。佛陀對追隨他的弟子開示說,如果要認真修法,出家是最好的修法順緣。但這並不代表要獲得阿羅漢果或佛果位就一定要出家,在家眾也可以獲得阿羅漢果或佛果位。

戒經有說到八種別解脫戒,其中之一是在家居士戒,另一個是八關齋戒,這兩者都是在家居士可以行持的。至於菩薩戒和三昧耶戒,沒有在家、出家的區別,無論在家眾或出家眾都可以接受。

針對你個人,我覺得需要智慧及善巧的方式來進行。要每天早起,平常我三點半起來修行,你們可以五點起來,至少需要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來做一些祈禱或觀想。要轉化你的內心,在一大早時許下承諾:「今天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絕對不會讓自己有生氣、嫉妒、怨恨等情緒。」與此同時,讓自己發起利益他人的善心。我相信,一早起來的觀想,絕對可以讓你這一天都受到這個觀想的影響。你或是在學校中,或是在醫院中,尤其是學校和醫院,因為你的工作是一個慈悲的工作,要負起責任去關懷學生或照顧病人,這是生起菩提心最好的地方、是實踐慈悲最好的機會。你或是從事其他行業,要觀想自己所生產的產品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利益他人,要以認真的態度來生產高品質的產品。在工作的同時,其實也是慈悲的實踐,可以讓你更有責任感。

所謂的宗教修行,其實就是讓自己的意樂保持善良的狀態。在家人一早一起來,先用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時間做觀想,好好生起自己的意樂,之後用餐、去工作。在工作時,要儘量使心趨向善。工作結束後,與家人、子女好好相處。最後再回憶這一天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做到自己早上所許的諾言或發願。如果有違背的地方,就以後悔的心態去懺悔,並許下再也不犯同樣錯誤的承諾。如果做了善行,就鼓勵自己、隨喜善行。如此日復一日、年過一年,當你退休時,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精力,那麼就可以更進一步地修行。從佛本生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祂是累積三大阿僧祇劫的資糧,最終才成就佛果的。知道這一點,我們的內心才會產生更大的勇氣。如果你只是企圖在短時間內改變內心,這就是失敗的前兆。

:我想教導我的孩子有關空性的內涵,我該怎麼做呢?
以我個人來講,我在十六、七歲之前,對佛法完全沒有興趣,對於空性,那就更不用說了。我從六、七歲時就開始學習佛法,但是那時候的我非常頑皮,以至於我的老師必須嚴謹地看護我。十六、七歲之後,我才開始認真地思考佛法的問題、空性的問題。這樣算來,到現在有六十多年的時間了。

二十至三十歲時,我對空性方面產生興趣,對空性方面的興趣帶來對解脫、涅槃的興趣,這種興趣帶給我熱忱,真正地想要學習而獲得涅槃。這讓我對於解脫的內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相信,涅槃、解脫是絕對可以獲得的。也就是,以次序而言,我是先對解脫、涅槃產生很大的興趣,我想要獲得解脫、涅槃。約在三十多歲時,雖然我對菩提心有很大的希求心、很歡喜修學菩提心,可是我覺得菩提心離我很遙遠,要獲得它太困難了。之後,我接觸寂天菩薩的《入行論》,時常去閱讀它。由此,我對菩提心產生真正的歡喜,對菩提心的感受逐步增長,越來越強烈。

您想教導孩子的出發點非常好,但是由我個人的少許經驗,您需要有耐心,孩子不會馬上對此感到興趣。然而,有一點非常重要,如果反覆地講說這些內容,那麼您的孩子對這些內容就會感到習慣,會越來越熟悉。

发表于 2012-3-13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师兄,这是从哪里节选的,内容很精彩,想多看一些。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2:27 编辑

:眾所皆知,法王您是位非常忙碌的人,同時有許多事要做。你是不是指導一下,一個家庭與工作要兼顧的在家人,如何系統性地修行佛法?
我的西方朋友經常問我:有沒有最快、最容易、最有效,甚至最便宜的修行方法呢?我想,是不可能找到這種方法的,這是一個失敗的象徵。

我們應當知道,佛法的修持是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做的。我們為什麼要區分入座禪修的時段與出座時段?主要是,在入座及出座時,你都應該完全不離佛法的修行。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出座的時間是修行功力的真正試驗。入座禪修時,可以說你是在充電,為了出座之後,你有較好的準備來處理日常生活的種種要求。電池充電的目的就是要讓它能用,不是嗎?同樣地,做為一個人,不可避免地有日常生活。無論你依據那種修法,一旦你把自己準備好了,你就能依據你的修持原則而生活。

對初學者而言,你需要有集中禪修的時段,這樣能給你一個開始的基礎,這是很要緊的。然而,當你已經建立了那個基礎,那麼你要過一種依佛法原則行事的生活方式。這些都在說明努力的重要性,不費點力,是不可能把我們的生活和佛法原則結合在一起的。對修行者而言,認真地努力以赴是必須的。光是唸一些簡短的祈請、唸誦一下經文、拿念珠持一下咒,那是不夠的。為什麼不夠?因為僅憑這個不能轉化你的心。我們的負面情緒是如此地強而有力,為了要對治它們,持續的努力是必須的。如果我們持續修行,我們一定會改變。

:接受這次灌頂後,是否每天必須做功課?如果小孩才十二歲,要怎麼樣督促小孩做這些功課?未做功課的話,是否跟法王的法緣會斷掉?
這次是事部灌頂,要先受菩薩戒。受菩薩戒要守護十八根本戒及四十六惡作戒。事部還分六種法,可以唸一個儀軌,這樣最好。一般受灌頂,上師要具備幾個條件,在灌頂之前,自己要閉過關;弟子本身也有要具足的條件。上師修持本尊瑜伽時,要修持空性,觀想一切法皆無自性。我因為常常觀修空性,認為一切法皆無自性,對此生起定解。弟子雖然不了解空性,但是灌頂時,要盡量把一切法認定為自性空,這樣才可以得到灌頂。否則只是喝一些甘露水,我們也可以拿給貓狗喝啊!一些小孩不算得到灌頂,他們只是結個法緣,因為他們本身沒有見解,所以不需要學戒及唸儀軌。受灌頂也不需要唸什麼儀軌,唸「嗡嘛呢叭咪吽」,想唸就唸,不唸也可以。我認為修持三主要道比灌頂重要。說實在的,有些人不注意聽三主要道的教授,對灌頂倒是很注意聽,這表示他們並不了解佛法。如果灌頂那麼重要,世尊在轉四諦法輪之前,應該先傳灌頂才是!一定要先有修持,後觀一切法要具有清淨相,而且要有證量,那時才有資格灌頂。如果是這樣,我為何要給大家灌頂呢?因為很多人深信我的灌頂,如果我不灌頂便沒有資格做法王。最重要的修持是三主要道,然而為了圓滿修行,也可以受灌頂,這兩者是不相違的。如同前說,唸咒、唸經不重要,修行最重要。

:對上師有質疑,是不是就是信心不夠?
釋迦牟尼佛曾說:「比丘與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意思是,你不要因為你尊敬我,就承認我所說的話,你要自己去觀察、檢驗。像龍樹菩薩——我最喜歡的佛法上師,是位出家比丘,也是位學者。他常讚揚佛,也常提出一些問題及分析的方法。他會說佛所說的經典是有了義及不了義,他會去觀察佛所說的話。又如,巴利語的經論中有說到須彌山,提到世界是怎麼形成的,說世界是平的、扁的。我不相信這種說法。科學已經證明地球不是平的、扁的,是圓的,而且我們可以用儀器看到。

還有佛陀親自說到,若上師所說與善法相順,我們就必須去行持,若所說與善法相違,我們就不應去作。顯然地,佛陀親自說他的跟隨者要遵循這個教法:如果上師是正確的,所說是符合經論的,就應該去作;若所說的是不合理的,你不應該接受。西藏的上師說過:我們要觀察法,但是對上師要修淨觀,不觀他的過失。信心是對他有信心,並不是說他所說的我都要去作。

佛陀又說:自己才是自己的老師(自己的依怙)。對你說解脫、成佛之法,是不是可以達到,完全在你手上,這不是上師的能力,不是世尊的能力,祂不能直接給你內在的證德,你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內在的果位。佛,祂不是創世主,祂是一位老師而已,祂也是透過修行才變成佛。祂所說的法是透過祂的經驗而說出的,祂的心性與我們的心性完全一樣,只是祂的心已經完全清淨,我們的心尚未清淨。所以每一個人都有佛性。我有提到過最細微的心,最細微的心稱明光或光明,這就是成佛的種子。


:佛教徒不關心政治,政治人物不懂佛法。難道政治與佛法兩者不能互相利益嗎?
三十年前,在印度的一場會議裡,一位印度省長說:「我們是政治家,所以我們不了解佛法。」之後輪到我發言,因為我認識這個人,所以我就半開玩笑地對他說:「法是什麼?就是我們要調伏這個心。有善良的心,我們就會誠實,會為大眾著想,這是法可以帶來的。政治人物更需要法,心中有了法,就不會欺騙大眾,會對大眾有慈悲心,會去利益大眾。反倒是在深山修行的這些人,他即使沒有法,也不會帶給大眾什麼傷害,因為他只是一個人待在深山裡。」所以,如果政治人物很誠實、很公正,真心想幫助眾人,他一定須要法;如果這個政治人物只是講講而已,欺騙眾人,對民眾沒有任何幫助,當然他是不需要法的。我認為學法的機構與政府機構應該要分開。--------


:當您看到人民在受苦,並對此無能為力,您有何感想?
我的動機是面向所有眾生,這是無庸置疑的。不過,再下來是幫助西藏人民。如果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對此,你也能做一些事,那麼就不需要擔心它。如果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你擔心它也沒用。只從眼前的情況去看,便常常會得到痛苦。以某個角度來說,當你遇到逆境時,是你的身語意先前就造了惡業。痛苦是源於過去自己所造作的惡業,不是他人造作的。業力是難以消除的,它必將會產生結果。所謂:未造之業不會遇,已造之業不失壞。從痛苦本身來看,有為之身語意本身有痛苦的性質,身語意就是痛苦之基,有了身語意就有痛苦。長遠看,雖然目前我們生活在異鄉,必定有痛苦,但是有一天我們返回家園,我想那時候又會有新的痛苦。這就是痛苦的本質。你也許認為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然而我不是悲觀主義者。因為有佛法的加持,對事物的處理方法便是如此。過去五萬名釋迦族人在一天之內被殺害時,釋迦牟尼佛沒有感到痛苦,祂倚著一棵樹說:「今天我有點不愉快,因為五萬名釋迦族人被殺害了。」此事對世尊沒有造成什麼影響。所有的這些遭遇都是他們的業力所致,世尊對他們是沒有辦法的。因此,這些概念使我產生新的勇氣和力量,而不是失去勇氣,或者說也不是失去面對痛苦的表現。


  :為什麼轉世制度有改革的餘地?我對改革一事是否偏離世尊教誨存有疑慮。
首先,我勸請這位提問者多讀讀佛教的經典。印度沒有轉世認證的制度,泰國、緬甸、中國等許多佛教國家也沒有轉世制度。 當初在西藏,一個小孩因為清楚地記得他的前世,所以這個小孩被認證為前世的轉世。後來轉世認證制度,恐將成為社會階層的區分,所以我就開始公開講:喇嘛(上師)和祖古(中譯「仁波切」或「活佛」)是有區分的,可以分為是喇嘛而不是祖古、是祖古而不是喇嘛、既是喇嘛也是祖古這三類。透過自身的聞思修達到具格的程度才是喇嘛。有些祖古修習未合格,但因前世的名聲,在社會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自身卻沒有任何喇嘛的功德。此外,還有很多敗壞風氣者。因此,四十年前,我就呼籲西藏社會應限定轉世認證,除非確有具格,不然多了反而不好。---------------當我講到轉世,尤其是法王的轉世時,西藏境內也有某些人指責我的說法違背佛教,與漢地朋友會面時,他們也表達出同樣的疑慮。我告訴他們,我的佛法程度應該比他們好。

-----------------------------------有的佛教徒——不論是西藏、漢地還是越南、韓國、日本等地的佛教徒,不論是大乘佛教的弟子還是小乘佛教的弟子,要成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什麼是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呢?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徒應該既掌握佛教文化又熟悉現代科學文化。在了解現代科學文化的基礎上,精通佛法,就能明白佛法適合現代。作為現代的佛教徒,要把佛法與現代科學文化相契合的一面體現出來。當這個理想實現時,藏傳佛教中依靠大喇嘛的時代或許將結束,此時,每個寺院中的老師,就如同學校的老師般,將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現在的佛教徒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他們認為大喇嘛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求道者 发表于 2012-3-13 11:40
谢谢师兄,这是从哪里节选的,内容很精彩,想多看一些。

是別的法友發給我的,我只是代貼。 聽說寶島那邊會集結出版。
发表于 2012-3-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子,如果楼主师兄方便的话,建议把发的帖子整理成一个文件放在文章最后供我们下载,这样我们可以脱机学习,多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3-13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景宗 于 2012-3-13 12:38 编辑
华严九心 发表于 2012-3-13 12:11
好帖子,如果楼主师兄方便的话,建议把发的帖子整理成一个文件放在文章最后供我们下载,这样我们可以脱机学 ...

發來的法友特別囑咐,因爲要出版(可能還要再增補),建議先不提供WORD版。 抱歉了。 辛苦大家copy到另一個Word 文件里吧。
发表于 2012-3-13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花見 于 2012-3-14 20:29 编辑
华严九心 发表于 2012-3-13 12:11
好帖子,如果楼主师兄方便的话,建议把发的帖子整理成一个文件放在文章最后供我们下载,这样我们可以脱机学 ...


尊者回答法會提問集要
word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2-3-13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西藏的著作當中,並不是因為我是格魯派,所以就說宗喀巴大師的著作最好。而是我看過很多著作之後,真的覺得宗喀巴大師對這些道理的闡述最透徹。宗喀巴大師對《中論》的解釋——《正理海》,還有《入中論》的解釋——《善顯密意疏》,這兩本實在非常棒!”

。。。欢喜,顶礼!
发表于 2012-3-13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
发表于 2012-3-13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实在的态度,敬佩与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15:35 , Processed in 0.0607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