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礼进 于 2012-1-26 18:49 编辑
查了一下现存的梵文本:
ākāṅkṣan ānanda tathāgata ekapiṇḍapātena kalpaṃ vā tiṣṭhet, kalpaśataṃ vā, kalpasahasraṃ vā, kalpaśatasahasraṃ vā, yāvat kalpakoṭīnayutaśatasahasraṃ vā, tato vottari, na ca tathāgatasyendriyāṇy upanaśyeyuḥ ; na mukha-varṇasyānyathātvaṃ bhavet ; nāpi chavivarṇa upahanyate. (手头只有电子版,准确出处回头再查)
这个按字面翻,就是【……能以一餐住一劫,或百劫,或千劫,或百千劫,乃至百千俱胝那由他劫……】,与魏译本是完全一致的。里头的【一餐】,用的是ekapiṇḍapāta(第三格ekapiṇḍapātena,【以一餐】),而不是ekapurobhakta【食顷】。经中有两处用到ekapurobhakta【食顷】,但不在此处。
净影慧远的《疏》是这样解释的:
下明身勝。以一飡力能住壽等。約化顯實。隨化示受一飡之力能住多劫身無衰損。明佛體常。亦得名為約實顯化。以實常故。隨化現受一飡之力。能住多劫身無衰損。文中初言以一飡之力能住壽命億百千劫。彰命常也。(T37, no. 1745, p. 100, c5-10)
吉藏的《义疏》是这样解释的:
以一飡之力下,明應不待資能住壽也。(T37, no. 1746, p. 120, b18-19)
这两家的理解都是一样,是说:吃一餐饭,就能住世百千俱胝那由他劫,以此说明住世时间之长久。这与唐译本的理解时很不一样的。
璟兴的《连义述文赞》与之略有不同,但总体上也是一样:
經曰以一飡之力至光顏無異者。述云此後述阿難所見也。一飡之力者即施食之因。能住壽命乃至復過於此者。乘歎壽命。諸根悅豫乃至光顏無異者正述所見。諸根悅豫者即前所見。不以毀損者辨其悅豫義。姿色不變者即前姿色清淨。清淨即不變義故。光顏無異者即前光顏巍巍。巍巍即無異義故。施食雖有五果。而唯述命色者。色是所現故。命是所依故。有說不以毀損不變無異皆辨常然非也。若常然者阿難不應言未曾覩妙如今故。(T37, no. 1748, p. 147, b14-23)
我不知道璟兴大师是不是学过梵文,或者有梵文老师。他说:“一餐之力即施食之因。”这个解释非常准确。因为ekapiṇḍapāta这个【一餐】,其实字面上就是【一施食】。他的意思是,仅以一次施食之力,就能保障多节光色清净。他虽不同意净影慧远【常】的说法,但这个思路与净影慧远还是一致的:吃一餐饭,就能挺好久,容光焕发。
一般的ekapurobhakta【食顷】,虽然也可以翻成【一餐】,但它的字面含义是【一顿早餐】,与ekapiṇḍapāta【一施食】是很不一样的。唐译本把ekapiṇḍapāta也翻成【食顷】,可见在菩提流支看来,这里的ekapiṇḍapāta并不是当【因为吃了一顿饭】解,而是当【一顿饭的功夫】解。这体现出两个人对梵文的格理解有所不同。此处ekapiṇḍapātena使用的是第三格。第三格有表示【以】【靠】【凭】的意思,就如魏译本翻成【以一餐之力】,明显是参照了这个用法。但第三格少数情况下也可以表示时间,即【经过了……】。所以唐译本会翻成【食顷】。从字面看,无论是ekapurobhakta还是ekapiṇḍapāta都没有【顷】这种表示时间的成分,但当处于第三格的位置时,翻出时间来,也是可以的。所以,魏译及其配套解释,以及唐译,在语法上都说得通。
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从意思上看,慧远、吉藏、璟兴的说法更通顺。没有必要什么东西都搬出华严宗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思路来。因为这上下文都是说佛功德,都是说世俗谛,没有牵涉到胜义谛或胜义世俗的关系,搞得那么复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