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59|回复: 27

所知障研究——刘宇光教授(《缘起与空性》译者,复旦哲学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0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亚唯识宗所知障 (j?eyāvara?a) 问题研究
刘宇光
(上海:  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
导论: 问题意识与内容说明
佛教唯识宗的二障(dvi āvar?a)除了指烦恼障 (klesavara?a) 外,也包括所知障(j?eyāvara?a)。众多佛教学派都有探讨烦恼障,所以尽管唯识宗对烦恼的理解有其过人特色,但公认谈不上是原创者,只可视作集大成者,但现代学界通常都将所知障视为唯识宗首创的独特概念。古往今来佛教内外的僧俗学者都广泛认为,所知障及二障的提出,使大乘佛学与小乘佛学对无明 (avidyā) 的理解形成清楚明确的分水岭。照理来说,此一据称是大乘佛学主要义理标志之一的重要观念理应受到广泛而实质的重视,然而,实际上学界对此的研究却出现与课题的重要性完全不相称的冷清。
多位现代学者如保罗?史瓦森 (Paul Swanson) 及查尔斯?马勒 (Charles Muller)等都曾经多次发出以下困惑  :  所知障到底指什么?史瓦森指出,烦恼障被除后,所余所知障实质内容是什么未有明白界说 [1]。马勒多次提及,“所知障”概念的内容比烦恼障来得麻烦,所知障本身有好些完全不同的意义,诸义所指的到底是什么并不明确 [2]。这种困惑成因复杂。首先,大乘各支虽都涉足所知障,但不单理解不一,且甚至处理的是否真的完全属同一个问题还都不无疑问;其次,即使在同一个唯识宗体系内,例如《成唯识论》为代表的东亚系有相唯识,所知障的内容亦随议题在不同阶段的讨论而转变,议题的转折使内容持续变换,造成相当歧义与困惑。正因如是,此一学说的内容变化漂忽不定,且当中内涵转折的线索亦不尽明朗,故此颇难入手,久而久之,学界亦听任该课题在暧昧不明,放任自流中,把问题实际上给荒废湮没掉。而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整理东亚唯识宗对所知障的描述,重新哲学地 (philosophically) 理解此一问题。特别以东亚文本为根据,是因为在梵文、藏文和中文三个唯识宗传统中,东亚论书对唯识宗所知障的讨论,观点相对较完整、详细和独特。唯有理清这一号称是大乘佛学主要理论标志之一的所知障,才真正有助于我们理解大乘佛教之称为“大乘”,她对知识与文明正面积极的取态,与小乘佛教有何不同。
本文主要根据玄奘执译的《成唯识论》,辅以其他唯识宗经 (sūtra)、论 (?āstra)为据,探讨唯识宗的所知障,所据经、论包括 :

亲光 (Bandhuprabha) [3]《佛地经论》 (Buddhabhūmi-sūtra-?āstra)
《解深密经》(Sa?dhinirmocana-sūtra)
《瑜伽师地论》(Yogācarabhūmi-?āstra)
《摄大乘论》     (Mahāyānasa?graha-?āstra)
《摄大乘论无性释》(Mahāyāna-sa?grahopanibandhana)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Mahāyānābhidharma-samuccaya-vyākhyā)
《辩中边论颂》(Madhyānta-vibhāga)
《辩中边论》(Madhyānta-vibhāga)
《大乘庄严经论》(Mahāyāna-sūtrā-ala?kāra)
《显扬圣教论》(Prakaranasyavaca-?āstra)
另也参考以下较后期的文献,以深入探讨东亚唯识宗对所知障的见解,它们包括 :  
1. 唐代新罗元晓 (617-686 A.D.)[4] 的《二障义》[5]。《二障义》是整个大乘佛教梵、藏、汉三个传统中以唯识宗所知障及二障为专题内容的少数论著 [6]。
2.元初云峰《唯识开蒙问答》二卷 [7],当中有〈执、障二义〉一节论“所知障”。《唯识开蒙》是自窥基《述记》及三个疏等消失后,由唐玄宗到明末八百年间唯一一部唯识论著 [8]。
3.日本法相唯识宗良遍 (Shōnin, 1195—1252 A.D.)[9],上承妄心系,撰有《观心觉梦钞》三卷 [10],内有环节称〈明二障分齐〉及〈明见、修所断二障〉讨论所知障。
4.民国梅光羲 (1879-1947 A.D.) 《相宗纲要正续合刊》[11] 所知障议题相关选段。
         所以要特别选用以上四项较后期,且也较小被注意的资料,原因有两个,一者是它们都有专题段落,甚或专题篇章议论所知障及二障关系,虽然不算非常详尽,但能提纲揭领,未尝不可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作为辅助文献,稍胜于无。其次,这四者横跨唐、元、清末民初三朝,亦横跨东亚的中、日、韩三国,其中元晓更带有华严宗背景,虽远远说不上完整代表东亚传统,但仍足对之作管窥,以略见于同一问题上,东亚古今各传统解读之同异。
[1] Paul L.Swanson, “Chil-I’s Interpretation ofJ?eyāvara?a: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Fold TruthConcept”, Annual Memoirs of the Otani University Shin Buddhist ComprehensiveResearch Institute Vol.1, 1983, p. 52。

[2]  C. Muller, “The Yogācāra Two Hindrances andtheir Reinterpretations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27, No.1, 2004, p.207; C. Muller, “Wonhyo’s Reliance on Huiyuan in his Exposition ofthe Two Hindrance”, Bulletin of Toyo Gakuen University, Vol. 14 (March,2006), pp. 5-6 ; C. Muller, “Explanation of theEssence of the Two Hindrances through Ten Canonical Texts”, Conference on  “Korean Buddhism in East Asian  Perspectives”, Geumgang University,  Korea, October 23-24, 2004, p.5。

[3] 亲光是印度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学者,六世纪中叶护法门下唯识宗论师,所著《佛地经论》七卷,以探讨“佛智”闻名。有唐玄奘译本。

[4]  元晓是新罗人,创立新罗 (韩国) 华严宗,但此易使学界忽略元晓是重要的唯识学人,精熟于唯识宗。元晓现存约二十项论著中,四分之一是唯识宗專著,而其余多部华严宗论著中每多涉及唯识宗,元晓的唯识宗作品甚至是专以唯识著称的另一唐代韩僧圆测(613-696 A.D.) 论著的两倍。有关元晓,见金煐泰着,柳雪峰译《韩国佛教史概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页46-50 ; 又见何劲松着《韩国佛教史》(《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韩国学丛书》(北京 : 宗教文化出版社   1997-1999年), 页140-180 ; 又见Kim Young-suk,“W?nhyo’s HumanCharacter Educa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ethods”, in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Buddhist Thought and Culture Vol.4, 2004, pp.141-163。

[5]  在此参考三个不同版本的元晓《二障义》,各别是: (1)《韩国佛教全书》卷第一 (大韩民国首尔: 东国大学校出版部  1984年=Vol.1, Hangukbulgyo jeonseo, The Collected Texts of Korean Buddhism, Seoul: Dongguk UniversityPress 1984), 页789c-814b ;  (2) 元晓全书国译刊行会编,吴亨根国译《二障义》(《元晓圣师全书》卷六,大韩佛教元晓宗元晓全书国译刊行会   1989年) ;  (3)  东洋学园大学人文学部查尔斯?马勒 (Charles Muller)的精审版。下文《韩国佛教全书》简写是HBJ,《元晓圣师全书》版卷 6简写是WSC,马勒精审版出处是http://www.hm.tyg.jp/~acmuller/twohindrances/ijangui-cjk.html

[6]  马勒视整个大乘佛教无一册一章专论二障,这是错误之见C.Muller, “W?nhyo’s Interpretation ofthe Hindra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uddhist Thought and Culture Vol.2 2003, p.133,《观心觉梦抄》即一例。

[7] 元初云峰《唯识开蒙问答》,收于《卍续》册98。今也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8年版复印本。

[8]  陈一标〈唐末到民初唯识思想的流传〉第八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学术研讨会,华梵大学哲学系2005年。释圣严〈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 1987年, 页1-41。

[9]  良遍上人属日本法相唯识宗第三传,称为北寺传或兴福寺系,这一系法相宗后来成为奈良期南都佛教的最大势力。末木文美士着,涂玉盏译《日本佛教史》(《日本佛教史ー思想史としてのアプローチー》, 新潮社 1993年 ; 台北 : 商周出版 2002年), 页58 ; 村上专精着,杨曾文译,汪向荣校《日本佛教史纲》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1年) 页19-23,48-51。兴福寺系法相宗源于由智凤、智鸾用智雄等学僧在大宝三年 (703年) 奉旨赴唐,在智周门下习法相唯识学,而智周 (668-723)是玄奘门下经窥基、慧沼的第三代,撰有《成唯识论演秘》七卷,《演秘》与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十卷及慧沼《成唯识论了义灯》七卷合称唯识三个疏,故日本法相宗视良遍上承妄心系。

[10] 良遍《观心觉梦钞》,收于《正》册71,2312号。也参考三根修一编,良遍上人《新编观心觉梦钞》(京都 昭和六年=1931年,香港:佛教法相学会  1998年复印本)。

[11] 梅光羲编述《相宗纲要正续合刊》,上海商务1935年版,今用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 2005年版复印本。


全文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片段一:


反而是研究印-藏中觀甚至是格魯派中觀的少數新進華人學者在他們的研究中對所知障進行過一定分析  。另一方面,當代漢傳佛教的教內學人對這問題的討論有時反而會提出顯然與傳統教義脈絡無關,但是關注宗教在現代社會的情況的自由解釋,例如一位既是學者,又是著名佛教領袖的漢傳僧人對“所知障”的解釋是 :
知識分子…讀書讀得多…這種現象就是「所知障」。「所知障」是被自己原來的知識學問蒙蔽,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以這個觀念的框架來批評、否定宗教,妨礙宗教信仰的道德實踐和內心的體驗。他們自認為是站在純客觀立場…局外人不明就理的評論…所知不多而自以為無所不知。不但對他自己形成了障礙,也可能誤導他人而成為信仰宗教的障礙  。
而另一位著名漢傳佛教領袖也說:
對宗教信仰的執著,好比佛教的阿羅漢,我執已除,但法執難除;他可以放下自我,但是對於真理,卻非常執著,這就是所謂的「所知障」 。
如果把其中批評世俗知識分子及其他的現代元素放到一旁,上述兩個解釋與中觀式的「所知障」解讀也許很勉強有一點點頗間接的相似。可惜如前已述,中觀學的所知障概念並不直接有助於理解唯識宗的所知障。
        大乘佛學議論二執、二障的方式其實有兩種,借用早期佛教討論緣起的結構來說,是有順觀與逆觀二種,以明流轉與還滅  ,即順著事態的流程作描述或是逆其現象以揭示其構成的條件及解構其機制,本文所從事的更多是順著執、障的結構作剖析。儘管時下僧團或教團常採納的陳述途徑接近於逆觀,更多是唯識宗修道理論對斷障過程進行傳統的描述,即所謂證人、法二空或二無我,但本文的論述進路不取這一途徑。僧團佛學往往循信仰修道斷障進階的宗教觀點,依見所斷(darśana-heya)與修所斷(bhāvanā-heya)的區分,來討論分別起(parikalpita)與俱生起(sahaja)的「所知障」是在什麽修行進程中被伏、斷、捨   ,但卻罕見討論更根本的問題,即「所知障」到底是什麽,而且更疏於問,即使在非關宗教信仰與實踐的情況下,「所知障」能否與更廣泛的哲學討論分享不同思想文化傳統之間共同關心的問題。而這一點才是本文需要正面處理的,尤其當連「所知障」本身是什麽尚處在含糊其辭的狀態時,奢言斷障進程,則徒屬躐步。故本文更主要是問 : 作爲一個可能的世俗性哲學問題的「所知障」,而不只是作爲宗教教義與信仰實踐下的「所知障」,它指的到底是什麽?
 楼主| 发表于 2011-11-30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鼓佛學學報第八期 頁103-141 (民國100年),新北市:法鼓佛教學院
Dharma Drum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no. 8, pp. 103-141 (2011)
New Taipei City: 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ISSN: 1996-8000
所知障是無明或無知?
在東亞唯識學與印-藏中觀學之間(上)*
劉宇光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1-11-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学习!
发表于 2011-11-30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1-3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的学习资料,随喜!
发表于 2011-11-30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功德無量
发表于 2011-11-30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学习!
发表于 2011-11-30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等到了,感谢!
发表于 2011-12-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宗大師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有詳細的論辨與解說,取幾則如下

此宗許:一切補特伽羅實執,皆是染污無明。要永斷彼令不復生,須斷盡其種子。即此斷德亦共二乘諸阿羅漢。故斷實執種子,非斷所知障。若除種子,別立餘習氣為所知障,則未至八地皆不能斷。故安立實執為所知障之宗派,分所知障為軟中上九品,由二地等九品修道而斷。非此宗所許,下當廣說。

其餘現似二取之習氣,立為所知障者,雖少分亦不能斷。乃至未盡一切煩惱,必不能斷所知障。諸所知障,至三清淨地乃能斷除。

《釋論》云:「此由有支所攝染污無明增上之力,安立世俗諦」。此說妄執諸法實有之無明人我法執,是十二有支中之無明。故不許為所知障。

若爾,此宗立何為所知障?《釋論》云:「此中無明習氣,能障決了所知。貪等習氣,為身語如是轉因者亦爾,又彼無明貪等習氣,唯得一切種智成佛乃斷,非餘能斷。」「身語轉」者,謂如阿羅漢有身語粗重,躍如猿猴,呼他小婢,大師雖遮仍不能改。「亦 」字明貪等習氣亦障決了所知。故煩惱習氣是所知障,習氣所起一切錯亂二取,亦是彼攝。又煩惱種子名曰「習氣」,與非煩惱種子之習氣,此立後者為所知障。雖斷盡一切煩惱種子不復生實執。然由習氣所染,於所現境仍起錯誤之心。又未成佛之聖者,由未斷所知障無明故,後得有相分別與根本無相智,各別而起。諸佛如來由於一切法勝義世俗相,現正等覺,故心心所行,一切分別皆畢竟滅,根本、後得、有相、無相不各別起。言畢竟者,顯餘聖者唯根本位乃滅,故後得、根本各別而起。言「所知障無明現行故」非是成立有相之理,是成立根本、後得有相無相各別而起。心心所行,謂諸分別,《顯句論》云:「分別謂心行,真實性義由離彼故,是無分別」。如經云:「云何勝義諦?謂尚無心行,況復文字」。

发表于 2011-12-1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刘教授。。。
现在把所知障是无明或无知的下发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1-12-5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发表于 2011-12-5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非常好!

希望管理員可幫忙,多點上載劉宇光教授的文章!謝謝!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stupid 发表于 2011-12-5 14:24
感謝!非常好!

希望管理員可幫忙,多點上載劉宇光教授的文章!謝謝!

这些著作,都是有版权的啊,我把有的都贡献出来了,感谢刘宇光教授的慷慨,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引用的时候注意。


东亚唯识学“所知障冶理论的
“未臻全知冶义之解读
— — —以“十障冶说的最后三障等概念为线索也 1 页
刘宇光
(复旦大学)
导 言 与 引 子
唯识佛学的二障( dvi 觀vara褍a)是指烦恼障( kles ' 觀vara褍a)及所知障
(j觡ey觀vara褍a)。 佛教的众多学派都有讨论烦恼障,所以尽管唯识宗的烦
恼障理论有其特色,但公认不是原创者,顶多只是集大成者,

本文是从笔者近日内即将完成的一部题为《东亚唯识宗所知障问题的哲学研
究》的专著中抽取其中第三、第四及第五共三章的部分主要内容糅合改写而成。 专论本身
预计2011 年在台湾出版。
笔者正以《东亚唯识学的“烦恼障冶 ( kles 'avara褍a)学说:佛教伦理学研究》为题,
撰写另一部以玄奘执译的《成唯识论》为主要典籍根据的专著,对东亚唯识宗烦恼障学说进
行佛教伦理学(Buddhist Ethics)的专题探讨,部分完成篇章已经发表,见刘宇光著《佛教唯识
宗“烦恼冶(kles 'a)的基本性质:心理学概念与伦理学概念之辨》,繁体中文版刊于《求索之
迹: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六十周年系庆论文集. 校友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2009 年),第
405—444 页;简体中文版刊于《复旦哲学评论》第4 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164—
203 页。

内外的古今学界通常都将“所知障冶视为唯识宗的原创概念,而且最终接
受该观念的不只限于唯识宗,原则上全体大乘佛学的不同思潮都接纳所
知障及二障的观念。 这使得大乘与小乘佛学对无明( avidy觀)的理解形成
清楚明确的分水岭。 照理来说,此一号称是大乘佛学主要义理标志之一
的重要观念,理应有明确的内涵。但事实上如保罗·史瓦森(Paul Swanson)
及查尔斯·马勒(Charles Muller)等现代学者都曾多次发出以下困惑:所
知障到底指什么? 史瓦森指出,烦恼障被除后,所余的所知障,其实质内
容是什么,亦从来未有明白界说。马勒多次提及,“所知障冶概念的内
容比烦恼障来得麻烦,所知障本身有好些完全不同的意义,诸义所指的到
底是什么并不明确。

本文的目的不在探讨何以会出现上述的情况,甚至也无法以一篇论
文的篇幅,来全面而完整地探索何谓“所知障冶,本文在此所作的尝试,只
是要根据汉传唯识学的特有论书《成唯识论》卷十,辅以其他唯识经
(s俦tra)、论(s '觀stra)的相关篇章,以“十障冶当中的最后三障为范围,集中
探讨笔者认为,在东亚唯识学“所知障冶复杂多变的多层含义当中,最核
心或最重要的一层,即“未臻一切智冶或“未臻完整知识冶 也 3 页 。
全文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对《成唯识论》卷十“十障冶
说最后三障的文本解读,分为三节,分别处理“十障冶说当中的第八、第九
及第十的最后三障。 第二部分是对所知障的“未臻全知冶义的进一步探
讨,以一切智、五明处及三大阿僧祇劫此三个大乘义理的概念所构成的框
架,来解释上述最后三层所知障所坐落的问题脉络。

全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16:04 , Processed in 0.03791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