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母寺Drolma Lhakang 度母寺(“卓玛拉康”)位于拉萨市南方约三十公里处、市区往机场公路的右边。 度母寺和聂塘大佛都是市区、机场之间的必经之地。如三、四人同行乘坐飞机到达拉萨,可考虑从机场直接包出租车前往市区,预先征求藏族司机同意顺道参拜寺院和大佛(包车价钱和四人乘搭大巴不差很远)。否则的话,可从市区打车前往。 寺院虽小而不为汉人旅游热点,却是拉萨甚至全藏最重要朝圣地点之一,其藏宝甚多、风格独特,而且对西藏佛教历史影响极大。近年来,此处已成为许多西方游客必到之处,而由于寺院创始人阿底峡原为孟加拉太子,也有孟加拉香客远道而来朝拜。 在11世纪,西藏佛教陷入空前混乱的情况,戒律松散、显密相争。当时之藏王求请原为太子的年迈高僧阿底峡进藏弘法。大师进藏以后,广为开示,令当时佛教进入前所未有的兴盛巅峰。大师晚年在聂塘建度母寺弘法,于1057年圆寂于此。他的教法,为以仲敦巴为首之弟子继承,从而在热振寺发展出噶登派,并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噶举派及格鲁派。如果说热振寺是噶登派的祖庭,度母寺就是它的摇篮。 由于阿底峡来自印度,度母寺的建设风格明显反映了强烈的印度寺院建筑风格影响,而且千年以来改建、重修极少。在文革年代,孟加拉政府通过外交途径,要求中国保证其古代太子之寺院不受破坏,度母寺遂得全面保护,免于浩劫。 寺院主殿由三个殿堂组成。朝拜者从左殿进入,殿内供有内藏历代噶登派祖师的灵塔。右边的一座塔,内供阿底峡、玛尔巴(1012-1097)大师等之师长那洛巴大师的舍利。 中央殿堂供奉千年古佛像多尊,包括二十一度母等。在佛坛中央,有一尊立相的弥勒佛,其名称为“喊疼弥勒像”(藏语“啊察香巴”)。相传在某年代(有说指朗达玛王灭佛的年代),一位首领率众到临寺院准备大事破坏。他站在此佛像前说“你们拜这些佛像有什么用?佛像是死物,你用针扎它,它也不懂得叫疼呀……”,边说边用针扎佛像。此时,佛像突然显灵大叫了一声“啊察!”(相当于汉语中之“哎呀!”),长官被这一下吓得连跌带滚地逃了,寺院才得以保存,从此这佛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寺院之宝。此外,此殿亦藏有一尊小度母像、一个白螺和一座小塔,轻易不示人。朝拜者可尝试向寺僧恳求,有时便能如愿。如随身带着金子,亦可要求寺僧进行涂金。此三圣物为阿底峡大师从印度带来,代表诸佛的身、语、意。度母像表佛身,传说此像曾多次显灵与大师对话;白螺表佛语,此螺本为古印度著名的那兰陀佛教大学唤众上殿所用;小塔为檀香木所造,代表佛意。此三者为大师随身之物。根据大师传记记载,大师一生极重戒律,若有轻微违犯,便会马上取出随身佛像、佛塔,当街顶礼、忏悔。想来,传记描述的大师随身佛像及佛塔,很可能便是指此三者。此外,据说殿里也收藏大师之皿器,内供大师部分骨灰,然而此似乎后来在孟加拉国要求下被交还,现供奉于该国纪念馆中。 右边的殿堂,供奉阿底峡年代塑造的无量寿佛、迦叶佛及八大菩萨等。据口耳相传,当时阿底峡取石捏碎而吹气,碎石撒在地上便成为了这几尊佛像;另一种说法是,阿底峡取小泥团吹气,每吹一口气就念一句无量寿佛咒,再交给工匠糊上,这样地流水作业加持塑造了主尊无量寿佛。然而,根据阿底峡传记描述,大师似乎并不喜欢显示神通,相信第二种说法比较可靠,而前者可能只是它的渲染演变版本而已。在此殿中央有一个法座,此即当年大师说法之原来讲台。法座上的一尊大师身像,是大师尚在生时弟子所造两尊身像之一。 从大殿右边出来,可观赏殿外的四大天王立体造像。和汉地寺院不同,西藏后期寺院多以壁画形式表达四大天王。度母寺的天王却是风格特别简单的立体造型,和大部分其他西藏寺院风格大异,体现了古印度佛教的造像风格。 殿前回廊上的两座白塔,其一内供阿底峡袈裟,另一则藏有其首徒仲敦巴大师生前所穿外套。 在寺院对面约一公里处,是大师当年居处,也是大师圆寂的确切地点。此处原供十万小泥佛像及纪念大师圆寂的大塔,现只有重建、内藏部分大师骨灰的新塔。若欲前往,朝拜者可请求寺僧带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