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8|回复: 7

关于《般若八千颂》对应之汉本,懂藏文的善知识请进,谢谢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8 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见说藏文《般若八千颂》即对应鸠摩罗什三藏所翻的《小品般若》,而《小品般若》即是玄奘三藏所翻的《大般若经》之第四会(卷538-555)。

在下刚刚粗略地对照了下《小品般若》与《大般若经》之第四会,前约三分之二基本一致,但后几品则不同,可见并不完全对应。《小品般若》后1/3的内容中有一小部分在第五会里大致找到近似,但其他则不知从何处翻来。因为大般若经卷轶浩瀚,所以没有细究。

不知道有没哪位善知识做过这方面的对照和查找?

另请教懂藏文的善知识,藏文《般若八千颂》与《小品般若》、《大般若经》之第四会究竟对应哪一部?或是也不完全对应?

因为在下不懂藏文,所以无法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恳请诸位善知识不吝赐教,万谢!
发表于 2011-9-28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路过期待………………:loveliness:
发表于 2011-9-28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尊法师有介绍

.《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对照科目

  文中说的“第四分”,即玄奘法师译六百卷《般若经》之第四分文,流通本538至555卷。文中说的“小品”,即罗什译十卷《小品般若经》。前者依金陵刻经处本,后者依扬洲法藏寺本。第四分与小品即是《般若八千颂》。论颂,即《现观庄严论》。──作者志经论文都分三大科:甲一,经论序分
  第四分云:“如是我闻……而为上首。”(第538卷第2页第4行—9行)
  小品云:“如是我闻……唯除阿难。”(第1卷第5页第4行—7行)
  论颂:“求寂声闻遍智……四圣众母我敬礼。”
  (二颂,藏文原系一颂,因文太长译成八句)
  论颂:“大师于此说……是造论所为。”(二颂)
  (是弥勒菩萨说明造论的所为目的。)
  论颂:“般若波罗密……四相正宣说。”(十五颂)
  (是总标论中略义、八以七十义。)
  甲二、经论正宗分分三:乙一说三智行相,
  乙二、说四种加行,乙三、说所证果德。
  乙一分三:丙一、说一切相智,丙二、说道相智,丙三、说一切智。
  丙一分十:丁一、说发心。
  第四分云:“尔时佛告……速得究竟。”(第2页第9行—12行)
  小品云:“尔时佛告……般若波罗密。”(第5页7行—8行)
  论颂:“发心为利地……分二十二种”(三颂)
  丁二,说教授
  第四分云:“时舍利子……波罗蜜多。”(第2页第12行—3页第16行)
  小品云:“舍利弗……般若波罗蜜。”(第5行第8页—18行)
  论颂:“修行及诸谛,……麟喻共二十。”(四颂)
  丁三、说顺抉择分
  第四分云:“复次世尊……菩萨善友。”(第3页第16行—13页2行)
  小品云:“复次世尊……善智识。”(第5页第18行—10页第17行)
  论颂:“所缘及行相……应知为摄持。”(十二颂)

  丁四,说种姓
  第四分云:“具寿善现……无著无碍。”(第13页第2行—4行)
  小品云:“须菩提……无障碍。”(第10页第17行—19行)
  论颂:“通达有六法……故说彼差别。”(三颂)
  丁五,说所缘
  第四分云:“觉一切法……是菩萨义。”(第13页第4行—5行)
  小品云:“亦如实知……名菩萨义。”(第10页第19行)
  论颂:“所缘一切法……及佛不共法。”(二颂)
  丁六,说所为
  第四分页:“具寿善现……实如圣言。”(第13页第5行—14页第6行)
  小品云:“须菩提……心无所著。”(第10页第19行—11页第7行)
  论颂:“胜诸有情心……自觉所为事。”(一颂)
  丁七,说擐甲正行
  第四分云:“时满慈子……功德铠故。”(第14页第6行—9行)
  小品云:“富楼那……摩诃萨义。”(第11页第7—8行)
  论颂:“由彼等别别……六六如经说”(一颂)
  丁八:说发趣正行
  第四分云:“发趣大乘……名摩诃萨。”(第14页第9行—10行)
  小品云:“乘大乘故……摩诃萨义。”(第11页第8行)
  论颂:“静虑无色定……当知升大乘。”(二颂)
  丁九、说资粮正行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而言乘者。”(第14页第10行—17页第3行)
  小品云:“须菩提……何法当出。”(第11页第8行—12页第9行)
  论颂:“悲及施等六……说八种对治。”(二十六颂)
  丁十、说完竟正行
  第四分云:“具寿喜现……波罗蜜多。”
  (第17页第3行—539卷第4页第12行)
  小品云:“须菩提……般若波罗蜜。”(第12页第9行—第15页第7行)
  论颂:“所为及平等……是究竟正行。”(二颂)
  丙二、说道相智分十一:丁一、道相智之支分
  第四分云:“尔时天帝释……报彼恩德。”
  (第539卷4页第14行—6页第3行)
  小品云:“尔时释桓因……三菩提。”(第15页第9行—16页第5行)
  论颂:“调伏诸天故……本性及事业。”(一颂)
  丁二、知声闻道之道相智
  第四分云:“具寿善现……应如是学。”(第6页第3行—8页第6行)
  小品云:“须菩提……非住非不住。”(第16页第6行—17页第9行)
  论颂:“道相智理中……不见诸法故。”(四颂)
  丁三、智独觉道之道相智
  第四分云:“尔时众中……为方便故。”(第8页第6行—12页第5行)
  小品云:“尔时众中……成就萨婆若。”
  (第17页第9行—19页第10行)
  论颂:“自觉自证故……相为第一法。”(五颂)
  丁四、有胜利之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尔时天帝释……功德胜利。”
  (第12页第5行—20页第12行)
  小品云:“尔时释提桓因……现世功德。”
  (第1卷第19页第10行—第2卷第3页第8行)
  论颂:“由谛与谛上……是道智刹那。”(六颂)
  丁五、大乘修道之作用
  第四分云:“尔时天帝释……归依处故。”
  (第540卷第1页第4行—3页第19行)
  小品云:“释提桓因……供养礼拜。”(第3页第8行—20行)
  论颂:“遍息敬一切……菩提供养依。”(一颂)
  丁六、胜解作意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时天帝释……如汝所说。”
  (第3页第19行—第541卷第14页第10行)
  小品云:“释提桓因……无等等功德。”(第3页第20行—17页第3行)
  论颂:“胜解谓自利……共二十七种”(二颂)
  丁七、称扬赞叹之胜利
  第四分云:“尔时天帝释……度有情众。”
  (第14页第12行—第542卷第20页第18行)
  小品云:“世尊若有人……三菩提。”
  (第17页第3行—第3卷第9页第16行)
  论颂:“般若波罗蜜……称扬及赞叹。”(一颂)
  丁八、回向作意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尔时慈氏……为方便故。”
  (第543卷第1页第4行—第544卷第2页第14行)
  小品云:“尔时弥勒……其福甚多。”(第6页第18行—13页第14行)
  论颂:“殊胜遍回向……生大福为胜。”(三颂)
  丁九:随喜作意大乘修道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为方便故。”(第2页第14行—10页第9行)
  小品云:“尔时须菩提……所不能及。”
  (第13页第14行—14页第17行)
  论颂:“由方便无得……修随喜作意。”(一颂)
  丁十、引发修道
  第四分云:“尔时舍利子……办大事故。”
  (第10页第11行—第14页第15行)
  小品云:“尔时舍利佛……如来力亦集。”
  (第14页第19行—17页第7行)
  论颂:“此自性殊胜……最大义利性。”(一颂)
  丁十一、清净修道
  第四分云:“尔时舍利子……毕竟净故。”
  (第14页第15行—第545卷3页16行)
  小品云:“舍利弗……毕竟净故。”
  (第17页第7行—第4卷第1页第14行)
  论颂:“依佛及施等……遍对治三界。”(六颂)
  丙三、说一切智分九:丁一、由智不住三有,
  丁二、由悲不滞涅槃
  第四分云:“善现复言……毕竟净故。”(第3页第17行—18行)
  小品云:“世尊、般若……毕竟净故。”(第1页第18行—19行)
  论颂:“非此岸彼岸……故名般若度。”(一颂)
  丁三、无方便善巧故远,丁四、方便善巧故近
  第四分云:“善现复言……究竟着相。”
  (第3页第18行—第4页第3行)
  小品云:“世尊、菩萨……波罗蜜中着。”
  (第1页第19行—第2页第1行)
  论颂:“彼由缘相门……即说为邻近。”(一颂)
  丁五、所治品之一切智
  第四分云:“时舍利子……皆名著相。”(第4页第3行—13行)
  小品云:“尔时舍利弗……不可得回向。”(第2页第1行—8行)
  论颂:“色蕴等空性……行想所治品。”(一颂)
  丁六、能治品之一切智
  第四分云:“是故菩萨……不可得故。”(第4页第13行—6页第8行)
  小品云:“是故菩萨……不可得故。”(第2页第8行—3页第4行)
  论颂:“施等无我执……当知如经说。”(四颂)
  丁七、一切智之加行
  第四分云:“尔时具寿……皆如响等。”(第6页第8行—9页第5行)
  小品云:“世尊、菩萨……法空如响。”(第3页第4行—5页第2行)
  论颂:“色等无常等……证知七观事。”(十句)
  丁八、一切智加行之平等性
  第四分云:“而不观见……波罗蜜多。”(第9页第5行—7行)
  小品云:“如是亦不……波罗蜜。”(第5页第2行—3行)
  论颂:“不执着色等,四种平等性。”(二句)
  丁九、一切智品正说之见道
  第四分云:“尔时世尊……波罗蜜多。”(第9页第7行—11页第19行)
  小品云:“尔时佛以……般若波罗蜜。”(第5页第3行—6页第9行)
  论颂:“苦等诸圣谛……一切智刹那。”(五颂)
  次总结三智
  第四分云:“善现当知……波罗蜜多。”(第11页第19行—13页第4行)
  小品云:“须菩提……作福田者。”(第6页第9行—19行)
  论颂:“如是比及此……此三品圆满。”(一颂)
  乙二、说四种加行分四:丙一、行相圆满加行、丙二、至顶加行、丙三、渐次加行,丙四、刹那加行。
  丙一分十一:丁一、行相。
  第四分行:“尔时善现……如汝所说。”(第13页第4行—15页第5行)
  小品云:“须菩提……诸法无性故。”(第六页第19行—8页当20行)
  论颂:“一切智差别……卅四三十九。”(五颂)
  丁二、加行
  第四分云:“时天帝释……多留难故。”

  (第15页第7行—第546卷第3页第8行)
  小品云:“尔时释提桓因……多有怨贼。”
  (第9页第2行—13页第14行)
  论颂:“昔承事诸佛……清净及结界。”(六颂)
  丁三、功德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受持读诵。”(第3页第8行—11页第5行)
  小品云:“世尊般若……不求而得。”(第13页第14行—15页第4行)
  论颂:“摧伏魔力等,十四种功德。”(二句)
  丁四、过失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一切世间。”
  (第11页第7行—第547卷第5页第12行)
  小品云:“尔时须菩提……其恩甚重。”
  (第16页第6行—第5卷第1页第18行)

  论颂:“当知诸过失,有四十六种。”(二句)
  丁五、性相分四:戊一、智相,戊二、胜相,戊三、作用相,戊四、自体相。
  戊一分三:已一、一切智相。
  第四分云:“如是如来……令生信解。”(第5页第12行—14页第12行)
  小品云:“须菩提……知实说无尽。”(第1页第18行—5页第5行)
  论颂:“由何相当知……品中诸智相。”
  (五颂、第一颂是总颂)
  乙二、道相智相
  第四分云:“时天帝释……诸法实相。”
  (第14页第12行—15页第19行)
  小品云:“尔时释提恒因……诸佛世间。”(第5页第7行—6页第1行)
  论颂:“空性及无相……许为诸智相,”(二颂)
  乙三、一切相智相
  第四分云:“是故如来……如实相故。”
  (第15页第19行—18页第5行)
  小品云:“复次须菩提……诸佛世间。”(第6页第1行—7页第5行)
  论颂:“依真如法住……是说诸智相。”(三颂)
  戊二、胜相
  第四分云:“尔时具寿……波罗蜜多。”
  (第18页第7行—第548卷第9页第1行)
  小品云:“须菩提……波罗蜜中。”(第7页第5行—14页第15行)
  论颂:“由难思等别……故名殊胜道。”(四颂)
  戊三、作用相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正等菩提。”(第9页第1行—13页第5行)
  小品云:“世尊,诸菩萨……不过是趣。”
  (第14页第15行—17页第3行)
  论颂:“作利乐济拔……此即作用相。”(二颂)
  戊四、自体相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或独觉地。”(第13页第5行—21页第2行)
  小品云:“世尊,如是……辟支佛地。”(第17页第3行—22页第1行)
  论颂:“离烦恼状相……许有第四相”(三颂)
  丁六、顺解脱分
  第四分云:舍利子……独觉等也。
  (第21页第2行—第549卷第5页第14行)
  小品云:“舍利弗……无上菩提。”(第22页第3行—24页第4行)
  论颂:“无相善施等……许钝根难证。”(三颂)
  丁七、顺择奉分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应如是学”(第5页第14行—6页第2行)
  小品云:“舍利弗……应如是行。”(第24页第14行—19行)
  论颂:“此暖等所缘……成熟有情等。”(三颂)
  丁八、有学不退众三分:戊一、加行道不退相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不复退转。”(第6页第4行—11页第17行)
  小品云:“尔时须菩提……越致菩萨”
  (第6卷第1页第4行—4页第17行)
  论弘:“从顺决择分……不退不菩萨。”
  (八颂,第一颂是总颂)
  戊二、见道不退相
  第四分云:“复次善现……诸行状相。”
  (第11页第17行—17页第16行)
  小品云:“复次须菩提……越致菩萨”(第4页第18行—8页第9行)
  论颂:“见道中忍智……智者不退相。”(六颂)
  戊三、修道不退相
  第四分云:“尔时具寿……如汝所说。”
  (第17页第18行—第550卷第7页第19行)
  小品云:“尔时须菩提……不取无相。”(第8页第11行—14页第6行)
  论颂:“修道谓甚深……巧便皆甚深。”(八颂)
  丁九、生死涅槃平等加行
  第四分云:“尔时舍利子……我当证授。”
  (第7页第19行—11页第6行)
  小品云:“尔时舍利弗……三菩提。”(第14页第16行—15页第16行)
  论颂:“诸法同梦故……如经已尽答。”(一颂)
  丁十、严净佛土加行
  第四分云:“又舍利子……大菩提记。”
  (第11页第6行—15页第18行)
  小品云:“舍利弗……三菩提行。”
  (第15页第16行—第7卷第二页第13行)
  论颂:“如有情世问……即严净弗土。”(一颂)
  丁十一、方便善巧加行
  第四分云:“尔时善现……正等菩提。”
  (第15页第20行—第551卷第2页第4行)
  小品云:“尔时须菩提……所不能及。”(第2页第13行—6页第11行)
  论颂:“境及此加行……十方便善巧。”(二颂)
  丙二、至顶加行分八:丁一、顶现观之相状(暖位相)
  第四分云:“复次善现……如汝所说。”(第2页第4行—18页第15行)
  小品云:“佛告须菩提……三菩提。”(第6页第13行—14页第13行)
  论颂:“梦亦于诸法……所有十二相。”(一颂)
  丁二、增长(顶位相)
  第四分云:“复次善现……波罗蜜多。”
  (第18页第15行—第553卷第6页第9行)
  小品云:“佛告须菩提……波罗蜜。”
  (第14页第13行—第8卷第7页第4行)
  论颂:“尽赡部有情……说十六增长。”(一颂)
  丁三、坚定(忍位相)
  第四分云:“时天帝释……皆同证得。”(第6页第11行—7页第18行)
  小品云:“尔时释提恒因……未灭度者。”(第7页第4行—18行)
  论颂:“由三智诸法……说名为坚定。”(一颂)
  丁四、心遍住(世第一法位相)
  第四分云:“世尊若有……不可知量。”(第7页第18行—8页第12行)
  小品云:“世尊若人……不可称量”(第7页第18行—8页第2行)
  论颂:“四洲及小千……宣说三摩地。”(一颂)
  丁五、见道至顶
  第四分云:“时天帝释……觉知远离。”
  (第8页第12行—第554页第24页第10行)
  小品云:“释提桓因……生便能知。”
  (第8卷第8页第2行—第9卷第9页第5行)
  论颂:“转趣及退还……随顺及回逆。”(十九颂)
  丁六、修道至顶
  第四分云:“修善当知……波罗蜜多。”
  (第24页第10行—第555卷第7页第9行)
  小品云:“是故须菩提……亦如是。”(第9页第5行—11页第11行)
  论颂:“灭尽等九定……如众流归海。”(十三颂)
  丁七、无间道至顶
  第四分云:“应观一切……波罗蜜多。”(第7页第9行—10行)
  小品行:“诸性无边……亦如是。”(第11页第11行—12行)
  论颂:“安立三千生……爱说者常难。”(三颂)
  丁八、诸邪行
  第四分云:“应观积集……波罗蜜多。”(第7页第10行—18行)
  小品云:“集无量善法……亦如是。”(第11页12行—18行)
  论颂:“于所缘证成……说为十六种。”(三颂)
  丙三、渐次加行
  第四分云:“应观一切法……波罗蜜多。”(第7页第18行—19行)

  小品云:“如狮子吼……亦如是。”
  论颂:“布施至般若……许为渐次行。”(一颂)
  丙四、刹那加行分二,丁一、正说刹那加行。
  第四分云:“应观一切法无动故,随顺般波罗蜜多。”
  (奘译缺此句,依藏文本应有。)
  小品云:“一切法无动、当知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罗什译缺此句,依藏文本应有。)
  论颂:“施等一一中……诸法无二性。”(五颂)
  丁二、明顶加行、邪行、渐次行、刹那行之能立理。
  第四分云:“何以者何……如狮子吼。”(第7页19行—20页第19行)
  小品云:“何以故……是狮子吼。”(第11页第19行—12页第13行)
  【论无颂文】
  乙三、说所证果德
  第四分云:“善现当知……正等菩提。”
  (第20页第19行—21页第6行)
  小品云:“当知般若波罗蜜亦如是。”(第12页第13行)
  论颂:“能仁自性身……有二十七种。”(四十二颂)
  甲三、劝学、付嘱、流通分
  第四分云:“时薄伽梵……信受奉行。”(第12页第6行—9行)
  (奘译第四分,缺常啼、法涌、结劝三品)
  小品云:“佛告须菩提……欢喜信受。”

  (第10卷第1页第4行—24页第9行)
  论颂:“相及彼加行……余三种略义。”(二颂)
  (论颂是将上述八事,摄为六事或摄为三事。)
  1958年1月9日制于北京北海公园内菩提学会宗境殿
  (原载《现代佛学》1958年第三期)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1-9-29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翻译的版本和藏文基本对应。
发表于 2011-9-2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介绍:《八千颂般若经》若干章节的梵汉对勘研究

在中国古代。从东汉到北宋,《八千颂般若经》屡经翻译。根据隋法经等所撰《众经目录》、隋彦琮《众经目录》、唐道宣《大唐内典录》、唐智升《开元释教录》、明智旭《阅藏知津》、吕潋《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综合考察可知,《八千颂般若经》的历代汉译本共有八个,六存二佚:

  1 《道行般若经》十卷(现存),三十品。后汉月氏僧人支娄迦谶(简称支谶)译,光和二年(179年)译出。

  2 《大明度无极经》四卷(现存),三十品。吴月氏居士支谦译,约在公元222-257年译出。

  3 《新道行经》十卷(亦名什本或七卷)(已佚),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4 《大智度无极经》四卷(已佚),失译。

  5 《摩诃般若抄经》五卷(现存),十三品。原名《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天竺僧人昙摩蜱和竺佛念共译,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译于长安。

  6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七卷(现存),二十九品。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弘始十年(408年)译出。

  7 《大般若经》第四会王舍城鹫峰山说(现存),十八卷(从五百三十八卷至五百五十五卷),二十九品。唐玄奘译于玉华宫,显庆五年至龙朔三年(660—663年)译出。

  8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十五卷(现存),三十二品。宋北印僧人施护译,咸平六年至景德元年(1003~1004年)译出。

——————
摘要:
梵汉对勘正文所选用的梵本是荻原云来博士校订的《八千颂般若经》(Abhisamayqla/kqrqlokq Praj`qpqraimtqvyqkhyq)。所选用的汉译本有六个,分别是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吴支谦译《大明度无极经》、前秦昙摩蜱和竺佛念共译《摩诃般若抄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唐玄奘译《大般若经》第四会、宋施护译《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这部分是以这六个汉译本与梵本逐句进行对勘,并附上现代汉语的直译和Edward Conze的英译。词汇和翻译评析部分对梵汉对勘过程中所发现的特殊词汇和翻译进行简短说明和分析。缩略语和符号表对论文中所用的缩略语和各种符号,以及对词汇的体例加以说明。附录词汇列举梵本中的所有梵文词汇在六本汉译中的对译。通过对勘,发现施护的译本与梵本最接近,其次是玄奘的译本。早期的三个译本的译文与本文所选用的梵本差异较大。
结论:
结 论

  总的来说,六个译本展现出了从东汉到北宋期间佛经翻译不断演进、成熟的过程。

  (一)翻译风格上,谶本、谦本和昙本属于一类,用词古奥,行文简短,句式一致,文意晦涩;什本、奘本和护本属于一类,用词工雅,文句较长,明白晓畅。

  第一类可分两派。谶本、昙本的行文组织、遣词造句极其相似,文风一致,比较质直,未加修饰。谦本首开意译,偏于文丽,删削较多,文字极简。三本对词汇翻译的初步探索,为后来译本的成熟传译,做了有益尝试。某些音译词和意译词,为后世译本所借鉴。

  第二类各有特色。什本简洁流畅明了。奘本翻译质量最高,全面贴切,文雅精严,据上下文添补较多。护本不及奘本精严,但基本上忠实准确。三本对词汇各有重译,新译明晰贴切,为后世习用。其中,什本首创佛教常见词汇较多,为奘本、护本及后世沿用。

  (二)与梵本的关系上,谶本、谦本和昙本的梵文底本与本文所用梵本差异较大,根据译文推测,可能另有所本。什本、奘本、护本与本文所用梵本相近。因什本简约,奘本和护本更接近梵本。六本之中,护本与梵本最相应、一致。

  出自: 《南亚研究 》 2010年3期


作者党素萍,指导者段晴,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学院。
发表于 2011-9-29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提问师兄和解惑老大,感恩。:)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笨者前辈的详细释疑!万分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14:25 , Processed in 0.0319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