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5|回复: 5

解经之钥——四种秘密、四种意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5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宗澄法师讲解《班亲一切智再燃佛母义明灯·单独分开七十义善说明慧喜筵》
视频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ibetcul.com/video/xlzx/brdf/201104/26230.html


四种意趣和四种秘密了,分这样的八种。“后者亦分有宣说意趣处为主之有意趣经,与宣说意趣为主之秘密经二种;”那么合起来就是八种。
“初者分四”,初者分四就说有意趣经有四种:“当知四意趣,如次谓平等,别义别时及,数取趣意乐。”那么这四种:一种是平等意趣、别义意趣、别时意趣、数取趣意乐意趣,这四种意趣。
那么“此中第一平等意趣者,吾等导师三种平等意趣,如说:‘我尔生尔时成胜观佛’之经。如是宣说之理,即吾等导师与胜观佛二者,圆满因二种资粮平等,获得果法身平等,作业成办有情利益平等。”从三个方面说他是平等的,一个是因方面平等,果方面平等,事业方面平等。因为胜观佛他的身量可能很大,正是因为这样,有些人就、噢,是不是释迦佛的功德不及胜观佛呢?生起这样的一个怀疑,那么佛有时候会对这样的众生说,他就会说:我哪一生、哪个时候,自己已经成就了这样的胜观佛,那么消除这个弟子对佛的这功德的怀疑。那么佛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佛这样说这话了义吗?不了义。为什么不了义呢?因为佛是通过平等意趣来说这样话的。
那么如是宣说之理是什么?后面就来解释,就说吾等导师释迦牟尼佛,与胜观佛二者,他圆满因两种资粮是平等的,获得果法身也是平等的,那么作业成办利益众生方面也是平等的,这三个方面平等、三种平等。佛就会说我往生尔时成胜观佛,那么这句话是不了义的话。那么我们平时遇到、经书里面假如说,这本经书是这样说的,那本经书是这么说的,那么我们有时候没有结合了不了义的时候,会给他搞得莫名其妙,有时候甚至有些没有学过的话,他会产生诽谤,说佛自语相违等等。其实这不是这样,佛是通过利益众生,他是对某某众生、他是开方便之门,会作一些不了义的讲说,作为开始的引导。那么《俱舍论》这样说,《俱舍论》颂云:‘由资粮法身,利他佛相似’从这方面佛是相似的,这个意思。那么后面就有个疑问,那么资粮、法身、利他事业这是平等的,那么后面的这个种性,种性、寿命、身量等亦平等耶?这个不平等,谓:‘非由寿命、种性、及身量平等。’这个是不平等。有些佛他身量是很高很高的,比如说我们释迦佛是丈六金身,比如说胜观佛的话,他可能就有几十丈的高了,就有可能就有几十丈的高。好象有一部经记载,目犍连尊者他为了试探佛这个法音,能够到哪个角度,仗着他自己的这个神通一直向外飞,飞飞飞、一直飞到了另一个国土的时候,佛的声音他还能听得到。但是这个国土的这个佛,是不是胜观佛好象,反正这个佛个子很大,他过去的时候就是非常的小、非常的小,就说过去的时候,那个佛刚好也在说法么,目犍连尊者他这个身体和那些菩萨比起来,就象一个小蜜蜂和一个大人相比那样,开始那个国土的菩萨,很轻慢这个目犍连尊者,说这个人是从哪个国土来的,他这个身怎么这么小?开始有点看不起他,后来胜观佛叫目犍连尊者施展神通,身体变起来和他那个国土的这个有情一样大,然后他就给他说,这是娑婆世界释迦佛的弟子等等。有这样的一个说法。这说法证明什么呢?我们娑婆世界的这个众生的身量,其实要比其它国土的这个身量要小,但是也不一定绝对小,可能比有些国土的众生的身量,可能还要大。所以说佛的身量是不平等的。
还有种性也是不平等的。为什么种性不平等呢?有些佛他出于这个婆罗门种,有些佛他出于刹地利种,他有这样的种性不同的差别。那么寿命呢?其实也是不同的。像这个迦叶佛他的寿命有一万岁,迦叶佛是释迦佛的前面的一尊佛,可能是一万岁的寿命。那么说明就是佛的寿命也是不平等的,那么释迦佛的寿命八十岁,那么将来的这个弥勒佛的寿命是八万岁,都是不等的。
接着后面这个第二个是别义意趣,经里面说的。如说:“‘应当害父母,诛王二具净,国邑眷属时,彼人成清净’之经;是别义意趣者,”
那么这一个颂呢?比如说佛对某某人宣说这样的一段文,这里所说的这个父母,字面上是父母,但是内容上是什么呢?内容上不是真正的父母,而是指什么呢?后面解释:“父母是十二缘起中之行支和有支,”
父母是十二缘起里面的行支和有支,这称之为父母。那么王是什么?“王是彼中之识,”十二缘起中的识、行,识支。二具净是什么呢?“二具净是见取见及戒禁取见二种,”国邑是什么呢?“国邑是由轮回所摄之眼等六处,”那么眷属是什么呢?“眷属是由轮回所摄之外处,”增上果和士用果等等。那么前面所说的轮回所摄的,如眼等六处是什么呢?是异熟果和等流果,外处是增上果和士用果。
“谓彼等由对治力摧毁时,即同彼人获得清净菩提之义。”所以说彼人成清净。那么其实佛有时候说:父母应当杀,诛王二具净,国邑眷属时,彼人成清净。这句话是什么呢?其实佛对阿阇世王,他生起极大忏悔的时候,那么佛对他说这个话的时候,他就从这句话体悟到,十二缘起里面的父母,那么十二缘起父母是什么呢?就是行支和有支。那么人靠于行和有,无明缘行么,然后起识这样,那么后面的两重因果,第一重因果是行、第二重因果是有,那么这都是业,惑业里面的业支,那么这个是要把它杀掉的,是要把它除掉的,恶业是要把它除掉这个意思。能够把它这个去掉呢,那么从此以后就说还灭的缘起,就说流转门能够止住,从此能够回向还灭门。那么二具净呢?其实是两种二见,这两种见把它清除掉了,就获得了干净了。国邑和眷属,国邑就是自己的六根六处,眼等六根也可以,这是内六处,一个外六处等等。那么这后面的这两个结合。
其实这是什么呢?就说从字面上我们是不能依文解义的,那么这个就是经书里面说的,依义不依文,要这样,依义不依文,四依法里面有个依义不依文、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这样的话就有四依法。那么这里面就是别义意趣的时候,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了,如果从字面上理解它的话,那么这就造成了三世佛冤。为什么这样说呢?养我们的父母如果你把他杀害了,那还了得,那就造成了五无间罪的罪过了,但是你如果把自己内在十二缘起里面的,这个行支和有支杀害了,这就是你的功德,但是你如果把这个字面上,这表面的父母杀害了,那就完了,把里面这个所表达的另一层意思,行支和有支杀害掉了的话,那就是胜利者,那就修行上的胜利者。所以说象这句颂,经书里面如果是表达的这样的一句颂,我们不能根据字面上来理解的,要另求里面的意思,这个叫别义意趣,有其它的内容在里面、这个意思。
第三个别时意趣。别时意趣怎么解释呢?后面说:“如未来时,有生极乐国意趣,而发起求生极乐国之誓愿,无间讲说求生极乐国之经。”就说通过努力修行,将来我们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念句阿弥陀佛是可以的,那么这是未来的时候,并不是现在马上,就说这一辈子通过努力修行,临终之后可以往生西方,这个意思。那么临终时往生西方的话,那么这个不是马上啊,那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所以说对这些人,先要发起无间讲说极乐世界的好处,让他对极乐世界生起一种盼望,就说希望自己能够早日的到极乐世界去。那么从这方面,就是让他生起对极乐世界这样的一个求生的誓愿,那么要生起求生的誓愿的话,必须让他了解极乐世界的好处,怎么个往生法等等。所以说极乐世界的这个经,比如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行愿品、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往生论等等,这都属于无间讲说求生极乐世界的经。
在这里面大家别误会,我们的格鲁派不主张求生极乐世界,这个是不会这样。因为我们的祖师爷宗喀巴大师,他也是对极乐世界是抱着无限的向往的,他曾经写过一部论叫《西方发愿文》,那么其实后来的弟子里面,在“我之师长宗喀巴”,他有这样的讲:“或居兜率或极乐,任住何处胜净土,愿我成为眷属首”。那么这个说明我们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他在两个净土:一个是兜率净土,一个是极乐净土,其实这两个净土,对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来说,那是最好的归所。真正来说的话,我们如果通过自己此生修行,想了生死的话,这个好像是非常困难的一个问题,好像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些法师居士,他的善根深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三界是可以的,但是一部分人真的是非常困难。假如说想得到自己有这么一个保票,成为自己不堕落的话,最好选择确实求往生是最好的。那么你如果能够往生的话,这就是有一个保险,时时刻刻你都会在学习佛法,走增上生的路是决定的。所以佛他就说为了引接这样的一部分增上生,让他不会失去修行的机会,他也会对他无间发起讲说,求生净土的这样的一个经。
那么净土呢、这里面特别是极乐世界、兜率净土,这个是通向显密乘共修的一个净土,这是非常殊胜的一个净土,它是门坎比较低,也是比较好去的。一般的比如说这个报身佛的净土,可能一般的是生不去的,因为报身佛的净土,那你如果能生去的话,那你也不用怕在这个娑婆世界堕落了,那是圣者、登地以上的圣者了,还有什么堕不堕的,那倒没有必要再去极乐世界了,住在娑婆世界的话,积累这个福报更快,成佛时间可能更能缩短、更好了。
后面接着是“数取趣意乐意趣者,于仅持布施为足之所化跟前,宣说彼劣而戒殊胜之经。”什么叫数取趣意乐意趣呢?就说有些人他认为这个布施功德是最大的,除了布施我其他事情什么都不做了,这样,那么佛会依无边的善巧方便说:布施方面虽然功德好,如果你能够再去持戒的话那就更好,那么佛在这方面就会说:持戒胜过布施。虽然说布施是给众生带来了快乐,那么持戒不单是什么呢?持戒里面也有饶益众生戒等等么,那么这样的话,他也会说持戒方面,不单是众生得利益、自己也得利益等等,他会说这方面的经,说持戒还超过布施。那么有些人在耽著持戒的话,那佛就会对他说,忍辱比持戒还好。那有些人仅仅耽著忍辱,那么佛就会说精进更好。那么你耽著精进的话,就会说禅定更好,那么就会继续说智慧更好等等。这是什么呢?就说对一些仅仅受持这一个法为满足的,他有力量而不去做另一件事情的,佛会给他这样说,说另一方面比这更殊胜。这是什么呢?是数取趣意乐意趣。
接着就是秘密里面有四种:“《庄严经论》云:‘其谓令入相,对治及转变,当知此四相,即四种秘密。’”就说秘密相有四种。那么第一种秘密是什么呢?叫令入秘密。什么叫令入秘密呢?就说“如为令一些修习外道见之所化趣入佛教,而宣说补特伽罗有我之经。”比如佛为了方便善巧,度化一些开始修习外道见的一些所化,那么这些外道见的所化呢,他虽然可以教化过来,但是他对于自己的这个外道见的习气,还是非常的浓厚,认为这个我是有的,补特伽罗我是有的,那么其它的方面他也可以接受,这方面还不能接受,那么佛这个时候,也不会给他说补特伽罗无我,反而说补特伽罗有我这样的经,那么让他听着很高兴,这个佛教和我们也没有什么差别,让他对佛教慢慢地生起一种好感,然后让他来受持佛法,慢慢地慢慢地,让他从这方面再转过来。
这方面比如说释迦牟尼佛度他的弟弟一样,他弟弟开始是一个难陀,他是一个不修道的,耽著一个女色的这么一个人,但是佛陀知道他弟弟能力不行,将来当国王也不太行,就是比较没有能力的一个人,想把他度出家,但他出家的时候,他真的很不愿意出家,他是时时刻刻心里还是惦记,他自己家里的那个妻子,那么佛从这方面确实没有办法,用神通把他带到了天上,让他看看天上的天女,他就觉得他自己所爱的那个妻子,就像在路边看到的那个母猴一样,觉得非常的丑陋,从此以后他就不恋家了,但是他从此要修升天的福报。但是在修升天的福报呢,别的比丘知道了,说这个难陀啊,哎呀,没有出离心,修行只是为了升天,别人不跟他说话,他觉得又很苦恼。这个时候佛陀又把他带到了地狱去看一看,那么到地狱去看一看呢,他看到地狱一个大油锅里面还是空着,那么这个大油锅是空着,这个狱卒还慢悠悠地生火、生得也不猛,火力也很弱,但是难陀尊者这个时候,他觉得好奇,就去问一问到底怎么回事啊,其它的狱卒都是忙着,在让那些地狱有情受苦,为什么你这里就没有地狱有情在受苦,而且你为什么那么懒,狱卒就回答了一些话,说叫他不要多管闲事,现在就是还早呢,现在要来到我这里的罪人还早呢,现在他正在人间修行,人间修行修好了,来世升天,那么天上的幸福受尽了,然后再到我这里来,时间还久的,那么是谁呢?他就说佛陀的弟弟难陀,那么他现在就是非常的害怕,说他再也不敢看了,就跑出来,跑出来的时候,他就说升天的果报再也不想要了,原来升天的果报是为下地狱打基础的,他就舍弃了这个求升天的果报。
那么其实这是佛陀的善巧方便,一般人这个善巧方法想不出来,佛陀确实真的是非常的善巧,这样的人能把他转过来修道,而且成为阿罗汉。后来他就彻底放弃了升天,生起极有力的出离心,后来获证了阿罗汉。那么其实这是什么呢?也可以这样说,那么通过三士道的结合可以这样说,那么开始是什么呢?他连下士道都没有,殊胜的下士道都没有进入,那么这个佛陀就没有办法,这样的人,不能直接把他引导到这个中士来的,只能先把他引到下士里去,让他希求来世。那么希求来世不究竟么,那么这个人毕竟还是可以度的,那么到地狱看一看他就害怕了,觉得来世升天是不究竟的,还是彻底的把这个生死了啦,还是比较彻底的。所以说佛陀通过这两个方便,能够方便诱导,把他度化过来,所以经书里面有这样说的,佛陀度化众生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这个就是佛陀无上的方便。
那么其实佛陀对外道也是这样,引导外道来学习佛法也是这样,他也可以先说一些和他们接近的话,让他们感到有好感,觉得这个佛法和他们的距离不是很远,就这样生起兴趣,慢慢地慢慢地然后接触佛教,只要他接受就有机会把他转过来。但是你如果说的太高了,他一下接受不了啦,门坎爬不进来的时候,那永远把他拒之于门外,这样的话反而是度不了他了,这就是佛陀善巧度生的方便。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就能够看出佛陀的智慧,是超过一般的常人。
第二个相秘密。什么叫相秘密呢?这样说:“如别别宣说三性谛实成不成就之经。”比如说中观认为唯识所说的经典,说三性成就不成就的,比如说遍计所执性谛实不成就,比如说依他起性谛实成就,圆成实性谛实成就,这样的经典,那么认为它是相秘密的经典,也是不了义的。说依他起、圆成实谛实成就,遍计所执谛实不成就这样的经典,中观论师认为它是不了义的。
第三个是对治秘密有八种,“即彼论云,《庄严经论》说的,‘蔑视佛及法,懈怠执少足,我慢贪行为,恶作不定反,即诸有情障,治彼说胜乘。’”那么这里面其实有八种,对治秘密里面有八种。
那么这八种的第一个是这样:“此中如对治蔑视佛时,而宣说平等性之经;”就是前面说的三种平等一样,这个和前面的第一种意趣,第一种内容是一样的,那么藐视法呢?藐视大乘法呢?他怎么说呢?藐视大乘法的时候他这样说:“恭敬无数佛已,方能获得大乘法之经;”
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到这儿。


昨天我们讲到了对治秘密有八种,我们略略读一下,今天要重新讲一下:“即彼论云:”即彼论是《庄严经论》里面说的:“蔑视佛及法,懈怠执少足,我慢贪行为,恶作不定反,即诸有情障,治彼说胜乘。”这是六句话、一个颂半,这里面是讲对治秘密里面有八种的解释。
“此中,如对治蔑视佛者为宣说平等性经;”比如说有些众生认为释迦佛的功德,不及阿弥陀佛等等,现在比如说我们汉地净土宗里面的,因为我们汉地净土宗,西方发愿文里面好像有这样说的,这是净土宗的祖师写的,他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是不是,有没有这样说的?有啊。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他说阿弥陀佛是佛,佛里面最高的,他这样说。其实他说这句话是一句很简单的话说出来了,但是他真正来说的话,他却是在蔑视其他佛的功德,其实他是有罪过的。因为佛的功德他们都是一样的,就说因位所集的资粮功德、果位圆满的法身功德、在做利益众生事业的功德都是平等的。所以佛有时候也会说:我那个时候也成就了胜观佛。因为胜观佛的身量等等,他比较高么,别人说可能释迦佛的功德有时候不及胜观佛。比如现在中国的净土宗的有些信仰者,认为释迦佛的功德不及阿弥陀佛等等,有这样的一个错误的观念。释迦佛会对这类众生,会说这个诸佛功德平等的这方面的经。那么哪方面的平等呢?就是前面说的有三平等,就是资粮平等、法身平等、作业平等。
还有呢,对一类人他就说自己所获得的大乘之法呢不太在意,认为很容易获得。甚至我们汉地的现在这个教法,通过一种研究的形式认为,大乘的佛教是后宏期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原始佛教,这种错误的说法在我们汉地是非常流传性的,大概是在这个佛学院等等,非常地流传。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说法,但是反而他们是更流传的。但是他们殊不知佛成道之后有三转法轮,三转法轮里面,小乘法阿含经只是其中之一,那么般若经、方广、华严、大宝积经,这大部头都是佛在中示法轮和后示法轮,所讲的一些大乘教典。他们认为这些大乘之法是龙树菩萨所发展起来的,如果这样说的话,那誓必他们就认为大乘之法还不及这个小乘之法,自己本身就是在这个大乘之法的团体之下长大的,反而觉得这个大乘之法不殊胜。那么这里对这一类的众生,佛就对他说,大乘之法是非常殊胜的。为什么呢?是要“恭敬亲近无数诸佛,才能获得大乘法的经典;”听闻到大乘的经典,那么你如果去轻视它的话,那还有什么福分再去听闻它呢?是没有再有什么福分再听闻它了。所以佛对这类的众生说,大乘教法是非常不容易获得的。
比如说世亲菩萨开始是持小乘观点的,开始因为他是从小乘的经部出家么,后来学有部的,后来他就诽谤大乘的经典,因为他的哥哥无著菩萨,他就是觉得世亲菩萨他这个后果,是非常的可怕,他就想方设法给他引过来,后来他就是让他听了一些大乘教法,听了一些大乘教法之后,他就对这个大乘教法生起了无比的敬仰,从此以后他就改过来自己的错误观点。
后面这个就是:“如对治懈怠之过患时”,对治懈怠,懈怠是什么?懒的去做、没有用功,懈怠,那么这是什么呢?“宣说别时意趣”,对这些人,现在赶紧努力,努力的话将来还是有机会往生的,如果说这辈子不努力的话,人身难得,失去了人身的话,那么是非常难得的,再如果想提起修行的话,那是非常的难,那么通过这一辈子的努力,可以把自己所积累的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兜率内院净土都可以往生,是这个意思。所以说他对这类众生会数数发起讲说往生净土的这样的一些经典,让他放弃了懈怠,用精进的这样的作法来对治它。
还有一个什么呢?“如对治持少分为知足时,而宣说补特伽罗意乐意趣之经;”就说有些众生他是认为是什么呢?他认为仅仅布施为主。像有些众生是什么呢?他修行就是六字阿弥陀佛就够了,其它的教法都不用去学。像我们汉地有些法师说的:三藏十二部让别人去看吧,自己一句阿弥陀佛就够了,有这样的一个观点。那假如说这样观点如果都普及性的话,那么每一个佛教徒都落实到,每一个佛教徒身上都普及的话,那么可以说整个佛教就完蛋了,那么最后剩下来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如果这样的话,那你这个佛教生存那是依何立足?那就是没有立足的本钱,里面的一整套的基道果修行的体系,就没有了、就打乱掉了。所以说对这类众生,要给他破斥他的这样的偏见,不可以持少分为足,应该要广泛地去学去做。比如说对持布施为主的话要说持戒更好,那么持戒为主的话给他要说忍辱更好,就是像上面一步一步的上去。比如说有些人他仅仅停留在修习四念处的话,那么说四念处还是不圆满的,接下来还要修这个四正断、还要修这个四神足、还有五根五力这样上去,这是一种对治偏执的人,给他说这样的一个补特伽罗数取趣意趣的。
还有:“对治我慢增上行为之过患时,宣说增益佛陀功德之经;”就是佛陀有多好多好啊,这对他自己的这个我慢增上行为,比一比,那么他自己所做的行为,所过的生活等等,那么和佛陀的功德比一比,那就是差的非常得大,他就放弃了这种我慢增上的行为。
那么“对治贪欲增上行为之过患时,宣说增益佛身功德之经;”这贪欲可能是贪着自己的身体等等。自己的身体你如果和佛的身体比一比的话,那么他的这个身体就非常不庄严了,那么佛的三十二相和他一般的身体来比的话,怎么能比得过呢,是比不过的。所以说这都是一种对治众生内在这些烦恼陋习的方便的一些教导,而说出来的经典。
“如对治恶作之过患时”,恶作是什么呢?就是后悔。“如宣说破除阿阇世王恶作之经;”就说阿阇世王这个忏悔悔改的这样的一个经。比如说父母应当杀等等,那么阿阇世王从此悟解到了,说自己父母杀错了,应该要把十二缘起支里面的行支和有支要杀,而不是去把外在的这个,养我生我的父母要把他杀掉,是这样,那么就说能够产生他的无明、产生烦恼的这个父母要把它杀掉,那么产生他的这个痛苦和烦恼的这个父母是谁呢?那就是行支和有支么,十二缘起里面的行和有么,这个是产生他的痛苦和烦恼的这个父母,那么要杀这样的父母,而不是去杀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从这里就是体悟到了,后来生大忏悔、在佛前面就忏悔,业障后来忏干净了。
虽然忏干净了,但是因为他这个罪太大了,毕竟是犯的是五无间罪,据说阿阇世王临终的时候,他还是证到了初果,但是地狱的恶报是现前,但是虽然现前,但是他一刹那间就从地狱里出来了,比喻就像一个皮球一样,经过地狱马上就反弹上来,因为圣者、如果证到初果的话,他不可能住在恶趣的,一般证到小乘忍位的时候,就不会堕恶趣了,忍不堕恶趣么,何况是初果呢。
“如对治定性退转之过患时,而宣说究竟三乘之经。”比如说这里所说的定性的声闻、定性的独觉、定性的菩萨,这样的名称是有的,那么为了对治他后退,比如说在声闻道里面修修,觉得声闻道不太好,我还是去修独觉道;比如说觉得独觉道修修,觉得独觉道还要积一百劫资粮,感觉还是别修了,还是新修声闻道,这样的反复不定的退来退去的话,那么对这一类众生说没有必要退,有究竟的三乘,你修这个根基的就是属于这个根基,你就没有办法退的,给他说这样的一个经典,说究竟三乘的经典。属于声闻乘的只能修声闻乘的道,声闻乘的根基只能修声闻乘的道,给他宣说究竟三乘。那么其实有没有究竟三乘呢?根据中观来说是没有究竟三乘的,有暂时定性的种性,那么对这个暂时定性种性,宣说这样的一个不了义的经,究竟三乘的经。其实没有真正的究竟三乘,也没有这个绝对永远定性声闻乘的这样的一个种性,因为根据中观的观点来看,声闻乘种性他虽然是开始是有暂时的定性,他通过声闻乘的资粮道,获得了声闻乘的阿罗汉,那么最终他由佛加持还是会回小向大的,从小乘声闻道的阿罗汉这个位置起来,然后发起大悲心,成为大乘醒觉种性,然后大悲心上面的增上意乐、然后就是菩提心,发起菩提心就进入了大乘的资粮道了,是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不过这里我们汉地也有说的,就说那么小乘阿罗汉回小向大的时候,直登八地,有这样的观点也有,这样的观点其实在现观里面认为,他是一个错误的观点、错误的说法,这种破法在第二品里面有明显的破除。
“第四转变秘密者,”转变秘密就是转变文字的秘密。“如转变共许恶劣文字,而能宣说不共许之甚深义,”那么字面上共许的这个恶劣文字,从另一层来揭示它的甚深意,这比如说密法里面的,虽然字面上看起来是这样,但是其实里面的真正的内容,它有它不共的甚深意在里面,一般人如果没有通过学习的话,则看不懂这里面的甚深意。比如说“谓‘于无心要知心要,于颠倒中善安住,于烦恼极烦恼中获得最胜菩提位’之经;”那么这里面所说的这个心要到底是什么呢?于无心要里面知心要,这个无心要是什么呢?此中开示心要是什么呢?是散乱与犯戒这两个。那么散乱犯戒前面加上一个无字,那么就没有散乱、没有犯戒,那么这样子一转过来岂不是很好了吗?那么在没有散乱和没有犯戒的情况下,获得了殊胜的心要。那么这个“无彼二者”,无彼二者什么呢?没有散乱和犯戒的这个,“增上定学和增上戒学二种,”获得了这两个。那么就是无散乱,就说心要是什么呢?没有散乱就说这当中表示什么呢?表示增上定学。那么没有犯戒方面表示什么呢?表示增上戒学。
后面说的颠倒中善安住是什么呢?这个颠倒里面的是什么呢?就说在常乐我净的颠倒里面。这常乐我净颠倒的里面是什么呢?那么就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样的慧学方面来安住,这个意思。就说这个颠倒中善安住,就说在外道执著的十六种颠倒的行相方面,就是四谛正确十六行相里面善安住,是这个意思。
那么于烦恼极烦恼中获得最胜菩提位,那么这个烦恼是什么呢?是假名称的烦恼,就是利他难行,利他非常困难的这就叫烦恼极烦恼,那么这个是什么?“利他难行之烦恼者”,这方面的烦恼,这不是真正的这个烦恼,就说利他方面很难做、很辛苦,这个意思。很辛苦的方面,就说“精进广大福德资粮,”前面的是什么呢?智慧资粮。前面的就是于颠倒中善安住,表示智慧资粮,烦恼极烦恼中这个是福德资粮,那么这两个是由于“精勤二资粮,而能速疾获得菩提果位。”那么把这样的转变秘密,那么把这样的下劣文字转成了这个不共许的甚深内容,非常美好的这样的一个文字,那么其实这个转变在密法里面,这样的内容是很多的。
接着后面,后面真正是要讲自性住种性了,前面只是什么呢?自性住种性里面引申出来的,这样的一个了不了义的这样的一个教授问题,那么这个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做为一个学佛者,对于什么是了义什么是不了义,就说佛所讲的经典这么多,好像在经典里面,似乎在字面上也会出现一些矛盾,那碰到这些矛盾的时候呢,我们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理念去会通,而不至于自己会说佛、他也有自语相违这种错误的执著,那么我们就会知道,佛他在讲经说法的时候,也会顺着众生暂时和究竟根基的需要,他也会讲一些了不了义的这样的差别。那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根基不成熟者,对他讲究竟了义的这个法,等于是白讲,因为他是接受不了的缘故。如果说对已经根基成熟的话,还是对他讲不了义的法,那这个必要又不是很大,因为这样的话,让他没有再上进的机会,让他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之上。所以了不了义的经书里面,对我们修行其实都是一个前后阶梯的一个关系,并不是说没有关系的,是一个很有重要的关系。
发表于 2011-7-15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看是傻蛋,所以这个很关键!

发表于 2011-7-1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7-1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1-7-29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望这里有几位版主,虚心放下先入成见,读下这里“第三个别时意趣”。

前时真不是我不乐意回你,实在因为这真的没啥好讲。还有不少,人多不乐回复,大同此理。

学佛贵在自我检讨,回头自想想,就是这么一小个问题,还稀里糊涂,实足可谓一踏糊里涂,

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更进一步,更深一点,真正涉及佛法的,可能那么自信吗。
发表于 2012-2-2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08:52 , Processed in 0.0332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