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3|回复: 0

如何觀修淨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觀修淨土

宗大師一方面於《廣論》中提倡三士道,行者終生努力之方向即是三士道,可是另一方面尊者亦寫了一篇《極樂淨土祈願文》。除此祈願文外,亦有其他祈願文,雖然此篇全是彌陀淨土祈願文,惟宗大師若是著作有關度母之修持法,末後亦會發願能生到度母之淨土,若是文殊菩薩,就發願生到文殊菩薩之淨土,或是其他佛菩薩,亦會有同樣之發願,雖然種種願文長短不一,惟不管如何,都會有生到不同之淨土卻雷同的發願。


宗大師此作法與我們之想法很不一樣,我們會認為佛菩薩那麼多,淨土何其多,到底我們要到哪裡去?今天發願要去極樂淨土,明天又發願要去彌勒淨土…,到底要去哪個淨土?或許我們會很困惑,惟確實是應該如同宗大師這樣發願才對。


之前在談觀皈依境及資糧田,或是修止觀時,身須具「毘盧遮那八法」,為何是毘盧遮那八法?而不是世尊八法、宗大師八法?與我們最接近的佛是─導師釋迦世尊,毘盧遮那佛通常少見,可是一談身具七支或八法時,大家皆異口同聲,就是毘盧遮那八法(或七支),何以如此?世尊之金剛跏趺座應該亦具八法,難道是世尊之八法有點不大圓滿?彌勒、文殊等菩薩之八法有無圓滿?若肯定祂們之八法皆具圓滿,為何一定是「毘盧遮那八法」?這就有點想不通。


我們凡夫,你是你,我是我,是完全相續不同之人,有男女之別,亦有你我之別,什麼分別皆有,可是成佛時,會融為一體。我們現在有身、受、想、行、識五蘊,當色身達到究竟時,會變成毘盧遮那佛,故毘盧遮那佛並不是一個與我無關的佛。比如你跟我完全不一樣,你可以修行很有成就,可以有很多可能,可是要變成另外一個人,要變成你自己之師長,就好像是想都沒想過,惟毘盧遮那佛不是如此。我們成佛時,身會變成毘盧遮那佛,語的部份會變成阿彌陀佛,意會變成不動佛。
......
故我們成佛時,身是毘盧遮那佛,語是阿彌陀佛,故其實我可以變成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並非是與我相續完全不同之情況,現在之相續是完全不同,惟未來成佛時會一樣。我們現在學《廣論》,目的既然是要成佛,亦就是要變成阿彌陀佛,要變成彌勒佛,那麼我這尊阿彌陀佛亦需要有一淨土,要不我這尊阿彌陀佛就有些不圓滿。故為了具備這樣之條件,還是要觀想極樂淨土,極樂淨土事實上是成佛時一圓滿之呈現。故淨土的琉璃地不見得真是琉璃地,我們凡夫認為是好的,佛菩薩不一定認為是好,在佛菩薩眼中,黃金與一般的土可能沒有差別,惟不管如何,我們要以最好之方式觀修淨土。我們觀修淨土時,就是要盡量地想,若是覺得琉璃地沒有太好,不是那麼殊勝,價值不是很高,其實可以想成是鑽石地,但鑽石地不能太硬,踩下去必須像是走在地毯上一樣。  

雖然我們之想法不一定都是事實、都是對的,因佛菩薩之境界跟我們凡夫是不一樣的。惟不管怎樣,第一、我們追求的是佛果,成佛時,我們本身就是要具備這些。成佛時除自身之外,有內受用及外受用,外受用方面還是要具備淨土之種種,故從現在起就是要積集此方面之資糧。第二、佛中亦有很多等級,不是修行證量上之等級,而是佛有四身─法身、報身及化身。佛之殊勝報身,只有十地菩薩可以見到,我們無法看到,而此種報身只在淨土。我們若不發願生到淨土,其實想去聞法之種子亦是種不下去的,我們不管是生到淨土亦好,還是顯神通到那裡聽法亦好,或是修出天眼通、天耳通,從此處可以見到、聽到淨土之佛陀說法,皆須要有這方面之發願及資糧。除此之外,佛許多報身,是只有初地菩薩以上才能夠見到,因佛宣說的是大乘佛法,此亦是生到淨土才可聽聞。即使是凡夫,要生到阿彌陀佛淨土,還是要具備此方面之條件。故從我們成佛之角度去看,還是要發願,要觀修淨土,此與菩提道次第之修持是完全一致的。從聽經聞法之角度言,在尚未成佛時,在修行之過程中,還是需要發求生淨土的願。  

我們通常觀淨土、念彌陀聖號時,常就是祈求阿彌陀佛一定要保祐我生到淨土,到淨土後就可以好好享受,不用再受苦;若是以此種心態求生淨土,其實並不如法,且亦去不成。故言念佛法沒有學習《廣論》殊勝,只是在說若是抱持下一輩子生到淨土後,就萬事不怕,一切交付給阿彌陀佛就好,單單是以此心態念佛並不圓滿,但我們可以用圓滿之方式修持,如此求生淨土就是必須的。
......

所以是我們自己觀念上之問題,到底是要一心求彌勒淨土?還是彌陀淨土?到底該如何修持?就是在觀修淨土及本尊之同時,盡量與三士道相結合,如此修什麼都好!念佛亦是好,觀修淨土亦是好,修持任何法門皆好!若是不能與三士道結合,無論做任何修持,都不會圓滿!我們不能說修淨土不好、念佛不好,不能如此言之。可是若問此人修持彌勒淨土好不好時,就可以看其是否與三士道結合,若只是想下一輩子到淨土去享受,如此就可以說他之修持並不圓滿。若非如此,他之修持是與法義相結合,這樣就不能講他不對!之前所言,為何是「毘盧遮那八法」?此是從身達到究竟而言,除此之外,應無任何其他原因。


我們絕對不可抱持只喜歡某一法門,只修持某一法門,其他就免談,沒有什麼好感,絕對不可有此情況!就好像我們挑某一個人之照片,其實是同一個人,這張我滿喜歡,那張我不喜歡……,當然,挑照片是可以的,可是修學佛法就不能如此!


來源:估計是青增格西的開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20:39 , Processed in 0.03060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