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4|回复: 1

窍诀甘露圆满菩提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窍诀甘露圆满菩提果

——《噶当派大德部分窍诀》译释

                     噶陀仲巴仁波切 讲解
●引言

现在我们要为尽虚空法界无边无际的一切有情众生能够成佛,而发起无上的菩提心,如理如法地谛听今天所传的噶当派大德的部分教言。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曾三转法轮,从小乘、大乘到金刚乘密法,佛陀对应不同根器的众生传了不同的法。广义地说,对于不同根器的众生这些法门都是最殊胜的,我们不能轻率地分别哪一个法门殊胜或者不殊胜。但是针对不同根器的众生来讲,如果与此众生的根器不相应,那这个法门对他就不是殊胜的,因为他的根器与此殊胜的法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总而言之,众生的根器与所修持的法门必须是相契合的,只是就法门是否与众生根器相应而言,才有了殊胜与不殊胜的说法。

我们纵观藏传佛教的历史,从本师释迦牟尼佛显密教法一脉传承下来的藏传佛教包涵宁玛、噶举、萨迦、格鲁等教法。时值现代,无论哪个教派的弟子在修持上都常常引用噶当派大德殊胜的教言和窍诀来指导修行。古往今来的历代噶当派大德上师修行都非常的精进,并与所修持也是极其契合,取得了今日的辉煌。今天,就部分讲解噶当派大德指导我们修持的教言:

“噶当巴”中的“噶”的意思是指“佛语”;“当”的意思是“窍诀”;“巴”指的是“修持者”。

在这里,首先要至诚恭敬地来顶礼无上殊胜的传承诸上师!这是因为上师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过去诸佛的化身、现在诸佛的代表、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传授的所有教法,都是要依赖上师的窍诀,来成就三身佛之身语意。如果没有了上师的窍诀,也就不会有弟子们的修行成就,所以说上师极其重要,因此我们首先要顶礼所有的传承上师!

现在我们来介绍阿底峡尊者。

阿底峡尊者出生于公元982年,距今已有1027年左右。尊者从印度来到藏区的,他的法源传承于释迦牟尼佛的显密教法,如同弥勒、无著等诸多上师的教言传承至今。尊者的根本上师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金洲上师。每当尊者祈祷多位上师的时候,他的双手总是合在心间,而当祈祷到金州上师的时候,尊者就将双手奉置在头顶上,深切地赞叹。有他的弟子曾问过阿底峡尊者:“上师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这些成就者的成就有所区别呢?”于是尊者解释说:“这并非是上师的成就有高与低之分,而是对我来说,自己所得到的菩提心,完全都是金洲上师赐予的,所以在内心当中是非常的感恩和尊敬他啊!”

从阿底峡尊者这里法脉无间断清净传续下来,用完整的佛语窍诀来修持,这就是噶当派法脉殊胜的修持方法。

以下是尊者与他的大弟子仲敦巴等三人之间的问答:

●上师窍诀最重要

三位弟子请益尊者: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解脱和遍知一切的佛陀果位,遵从佛陀的经典,或者遵从上师的教言,这两种修持方法哪一种最重要呢?

阿底峡尊者回答说:“上师的窍诀是最重要的”。

这是因为上师窍诀的殊胜之处就在于,即使是一位完全可以讲解经律论并能了知诸法自性这样的一位智者,最后在修持的时候,依然是必须依靠上师的窍诀来修持成就。如果不是这样,佛法和补特伽罗就不会融为一体,是分离的,这样一来,他的自相续和佛法就互不相干,所以,虽然是一位经律论都会讲说的智者,但最后在自己的相续中得到的却不是解脱和成佛的法。这样的众生和所行持的佛法成了两个,而我们需要的是心法相融一体。

当年迎请阿底峡尊者来西藏时有两位修行人,阿底峡尊者就曾对他们说:“西藏已有了那么多的智者、大成就者,用不着我再到西藏去弘法了。”尊者问两位修行人说:“你们闻思过什么样的经论?”两位修行人回答得都非常好。尊者说:“用不着我去西藏了。”接着尊者又问:“你们是怎么修行的呢?”两位修行人如实回答:“按照经、律、论仪轨里面所讲的,每个不同仪轨以不同的方式来修持。”这时尊者说:“这样的话,还是需要我去西藏啊!”

因为在实修时并非是这两位修行人所说的那样。比如说,我们学习《中观》等五部大论,这样一部一部地学下去,但它们归纳起来得有一个精粹的修持方法。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如同学习不同的仪轨,用不同的方法来一一修持,这样很难修好,也修不完,所以上师的窍诀是最重要的。

以前麦彭仁波切就曾说过:修行无上大圆满确实非常殊胜,但仅仅是大圆满法殊胜还远远不够,必须要众生的根器圆满,只有当这两个殊胜融为了一体时,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不然,只是大圆满法的殊胜,而我们的根器却很劣陋,这种情况下修行是很难成功,原因是众生的根性与法不能相应。

所以,在这里讲的就是上师的窍诀非常重要。

●厌离轮回与如法回向

接着三位弟子又问询尊者:“上师的所有的窍诀已经归纳起来,且受持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三个戒律,并且能以身语意行持善法,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窍诀吗?”

阿底峡尊者回答说:“一个人已经受持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三种戒律,并且戒律清净,但是如果这个人对轮回没有生起厌离心的话,这三个戒律就成为轮回的因,最多也只能是获得人天之果”。

我们知道,人天之果在六道当中虽然是善道,但却依然流转在生死轮回当中,种下六道中的因,得到的也只能是六道中的果。所以说,即便是一个受持三种戒律这么清净的人,也必须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出离心,才能获得殊胜的戒律圆满,并成为解脱之因。

还有,我们在修行后的回向也非常的重要,纵使是你日夜身语意不间断地行持善法,但修持的善根如果不如法回向成就佛果的话,善根也会慢慢消失。

善根消失的原因共有四种:

第一是因为不会回向的原因,而没有回向;第二是不如法地回向;第三是在没有回向之前就已经自我宣扬修持的功德,这样善根也会慢慢消失;第四是我曾经做过供养、布施等等很多的善事,但是现在却后悔了,这样也会丧失修持的善根。总的来说,这些都是因为不明白如法回向所造成的。

总之,即使一个人能受持三种清静戒律,并且日夜不断修持,也还是不够的,还要具备一些必须了知的殊胜教言。当一个人非常有智慧,明白显密经论的含义,还能清静戒律,会讲解经论,并能修持经论里的修法要义,但是没有放弃世间八法的话,也不算是个殊胜的修法者。这些我们都要注意时时觉察。在日常生活中或在修法的过程中,清晰地观察一下自己,自己有没有明了这些殊胜教言。虽然我们在不断地闻思修行、不断地去做放生等善事,但是如果你利用世间八法来行这些善事的话,你的相续中还有一点没有放下今生世间之事,不要说今生的成就、解脱,就是来世获得人天善果都是有很大的困难的。

所以要获得殊胜的修行圆满之因,就必须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出离心。

●最殊胜的道法

三位大弟子又问阿底峡尊者:“佛教里讲基、道、果,所有的道法当中最殊胜的是哪个法要呢?”下面尊者从几个方面来讲殊胜的道法:

尊者回答说:什么是最殊胜的智者呢?最殊胜的智者并不是仅会讲解显密经论的含义,而是证悟了无我境界的智者才是最殊胜的智者。什么是最殊胜的清净戒律呢?并不只是受了皈依戒或五戒之人,最殊胜的清净戒律是调伏好自己相续的持戒者。什么功德是最殊胜的?虽然有漏无漏的功德有很多,但是无我利他的大菩提心,是最殊胜的功德。

我们经常讲到,在修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上师教言的窍诀部分,可是大多数人还不知道什么叫窍诀。在阿底峡尊者的教言中虽然修法的窍诀很多,而最殊胜的窍诀就是时时刻刻地观察自心,这就是尊者最殊胜的窍诀之一。因为时时刻刻地以智慧观照自心,就很容易发现善恶之念,很容易抉择善恶的一切因果。而且自己在相续当中有没有生起贪欲心、嗔恨心等等五毒,在自己的修行中,以及自己各方面的一切心念都需要通过观察自心来调服相续,而不是向外观察他人、诽谤他人。现今在我们所谓的居士当中,因为不能克制贪嗔缘起以及诸行的业流,观察他人、诽谤他人的这种人实在太多了。一定要多观察自己是否如此,决定善加护持自相续,这非常重要!而最殊胜的调伏相续的方法,就是以了知一切诸法无自性来对治,而不是在散乱状态中念诵多少的经文来对治相续中的五毒。

什么是最殊胜的行为?世间上的行为与我们修行人的行为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矛盾的。我们从解脱的根本来分析,我们自己仔细地观察一下,很多世间的事情和我们修行中的观念和规则都是不相一致的,如果完全一致,那就没有了殊胜行为和不殊胜行为的区分了。当然我们也讲“和合”,这里不是说与世间矛盾的行为就是殊胜,但是“和合”已成为我们完全追随着世间的行为和方法流转的话,那我们修行人的行为就是不如法。所以真正的修行者的行为,是以智慧来引导的行为才是如法的,虽然会与世间的行为看似不一致,但是这种行为是最殊胜的,这样才能看破世间、放下世间,我们凡夫都是因无明驱使而追随世间安乐,至今未得解脱。

如何获得最殊胜的悉地呢?最殊胜的悉地是指在相续修法的过程中,烦恼、贪嗔痴等五毒越来越轻。你以前没有学佛的时候,烦恼和贪欲心、嗔恨心等五毒很多,但是修学佛法以后,自己的相续中的烦恼逐渐减少了,这就说明你在修法中已经获得了殊胜悉地。其他并不存在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可以马上就能看到或听到什么,但是很多居士都认为,上师的加持悉地就是获得神通或得到什么特别的感受才算是加持和悉地,这是还没有正确地认知加持和悉地的深义。

什么是最殊胜的神通呢?在佛教或非佛教团体中,会出现执着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等众多有漏的神通,但是在修法时,我们的相续中逐渐减少对世间的种种贪欲,增长慈悲、智慧才是最大的神通。

最殊胜的大善知识是怎样的呢?阿底峡尊者在教言中回答道:能指出弟子心里的错误思想和缺失,敢说出弟子行持中的缺点,并在当下对治弟子的相续,这样的上师才是最殊胜的善知识。如果怕得罪弟子而不敢指出他的缺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表扬弟子,利用世间八法来对待弟子等等,这些只是世间之人,不能称为善知识。

什么是最殊胜的好友?此并不是指世间的亲朋好友,而是自己相续中的正知正念才是最殊胜的好友。有了正知正念就一定能随时随地改掉自己相续中不好的习气染着,能随时随地如法修持显密善法,所以说最殊胜的好友是正知正念。

最殊胜的催劝是怎样的呢?以前在《普贤上师言教》里面也讲过,有些人因为得病了,他就开始求学佛法,有些人是因为有了灾难,才开始祈求佛陀的保佑逐渐学修佛法。我们平常劝他皈依学佛没劝好,可能这些催劝都不是最好的,如果他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的时候,他却开始追随佛陀教诲和学修佛法,对某些人来说这些才是比较契机的殊胜的催劝。因为有些人是因为病苦才来皈依三宝,才有了今天有信心受持戒律,所以华智仁波切也讲道,反过来应该特别感谢这些病痛和磨难,特别感谢这些冤亲债主。有了它们才使得更多的人有了修持佛法的大好机缘,如果不是病苦和磨难,有些人可能还在继续造着恶业而没有修学佛法之道,这样的催劝确实比较殊胜。

什么是最殊胜的帮助、如何才能最殊胜地利益他人?帮助他人和利益他人,并不是帮助他人解决生活的温饱问题,我们这里所讲的是对一个想要解脱的修行人而言的,把他引领入佛门并让他修持佛陀的教证二法,从究竟解脱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对他人最根本的帮助和最殊胜的利益他人了。你帮助利益他人,他人又如何能真正得到你的帮助呢?最殊胜的得到帮助的方法:是进入佛门以后,对佛陀拥有真实无伪的信心,以他全然的虔诚心来精进修持佛法,这样他就已经完全得到了你对他给予帮助的殊胜利益了。

这里简要地解释了佛陀教法基、道、果的道法中哪些是最重要的,下面我再一一讲解尊者所讲述的殊胜六般罗蜜:

●殊胜六般罗蜜

最殊胜的布施:并不是以我们付出了物质钱财的多少作为标准,来衡量布施的殊胜或不殊胜。真正最殊胜的布施就是在自相续当中对物质钱财没有任何贪欲。比如说今天在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你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百万美金,你没有任何贪欲心,如如不动,那这就是你真正地布施了一百万美金啊。

最殊胜的持戒:并不是指我们受了三戒就算是最殊胜的持戒。而是在自己的相续当中如法修持清净心,这才是最殊胜的持戒。

最殊胜的忍辱:同样的不是强硬压抑忍受怨恨,而是自我的谦恭尊人,这种谦恭是真实发自内心的,不是伪装的,真正在内心深处看到别人都比自己好,比自己有智慧,比自己有悲心,内心深处生起对他人的尊敬和赞叹,对他人满怀欢喜地谦恭,就是最殊胜的忍辱。
 楼主| 发表于 2010-8-2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殊胜的精进:精进并不是我们简单的像赶任务似的从早到晚念了多少遍的佛号、咒语,最殊胜的精进是我们的相续中放下了所有对世间的贪著,对三宝对显密正法的修持明了而充满了法喜。
最殊胜的禅定:一说到禅定,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坐在蒲团上双盘闭目不动,当然方法和形式有时也需要,但是最殊胜的禅定就在自己的身语意不造作的当下。

最殊胜的智慧:不是精通显密经论,而是不执著于任何诸法,无有我执和法执。我们凡夫都有严重的我执和支分的执著。于一切诸法毫无执著,就是最殊胜的智慧。

以上是根据三位弟子向阿底峡尊者提出的问题,讲解六般罗蜜中何为最殊胜。下面是弟子仲敦巴与阿底峡尊者的问答。

●悲空双运最为究竟

仲敦巴问尊者:“所有的佛法当中最根本、最究竟的法是什么呢?”

阿底峡尊者回答:“所有的佛法中最根本、最究竟的是空性大悲体性,悲空双运的法,这种修法是最究竟也是最根本的。”

有这样一个比喻:世间有一种神药,叫英雄一治,可以治疗任何的病患,没有一个病它不能治。同样的道理,只要你有空性与大悲融为一体的修法,所有的烦恼习气它都能完全对治,所以说佛法中它最根本最究竟的。

仲敦巴接着问尊者:“有些人说已经证悟了空性,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减少多少烦恼,这又是为什么呢?”

阿底峡尊者回答说:“这就不是真正的证悟,只不过是空口说说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真正证悟。真正证悟悲空双运的修持者,相续中已远离了烦恼。”

那么真正证悟空性的人是什么样的呢?他的身、语、意像棉花一样柔软,没有那种非常坚硬的感觉,当然这是一种比喻而已。现在很多凡夫的身语意就像石头一样,非常的刚强坚硬。

    藏地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用水把糌粑粉和起来烧开时,特别容易噗开,这时候拿一点酥油放进去,马上要噗开的水就平静下来了。而一个真正证悟的人不管遇到任何事情在相续中都是很平静的而不是狂暴的,可我们凡夫恰好像糌粑粉和水烧开时那样,遇到事情时相续极为暴躁。

印度六庄严之一的龙树菩萨曾经说:“所有诸法的本性是空性。即使自己带着对诸法空性的怀疑之心,此人也会有三界轮回之边界,所以带着对空性的怀疑之心也具有殊胜的功德。当一个人真正的、没有错误地证悟空性的话,就像刚才所讲的神药一样,一切的烦恼都可以完全对治。所以说所有道法归纳起来就是空性大悲体性,原因就在于此。

接着仲敦巴又问尊者:“在一个空性悲心当中怎么能包涵基道果所有的道法呢?”

阿底峡尊者回答道:“基道果中的道法可归纳成六般罗蜜,从布施到智慧。基道果当中的所有的六般罗蜜道法归纳起来就是空性,空性当中就蕴涵着所有的道法。”

下面我们就来理解一下空性中如何蕴涵着六般罗蜜?如果修行者已能证悟无误的空性,对外界的物质世界、内在的精神世界一切都不会有一点点的执著和贪求,那么这就是六般罗蜜中的布施般若了。这样证悟空性的心相续中不间断地有布施般若的境界,证悟空性的人就具备了第一般若的布施;此人对外界的一切物质、内在的身体与生命没有丝毫的贪欲和执著,相续中没有任何的烦恼,这样在相续中又具备了持戒清静的般若,具备了第二般若;连续地讲,这样的空性证悟者,相续当中已经不存在我执和一切支分的执著,因此相续当中不存在嗔恨心,所以在他的相续当中无间断地持有忍辱般若;那么,相续当中已然获得了前面所讲的布施、持戒、忍辱般若,当然法喜充满,并且于相续中自然具足精进般若;因为证悟者的相续当中没有执著,没有了分别,不存在他对外界物质或内在精神因为贪欲所带来的各种烦恼、散乱以及懈怠,所以相续当中具足禅定的般若;这样保持在相续中,修行人和他所修持的善法以及回向的对象—— 一切众生,在三轮体空的境界中,没有任何的执著与分别,这样在证悟者的相续中不断地具足着智慧般若。所以说,一位悲、空融为一体的善机行者,在相续当中具足了圆满的六度万行,行云流水般不间断地自然任运着六般若的觉受。

接着,仲敦巴继续向尊者请益这个问题:“那么我们要知道的事情是,是否光是修持空性的见修,就能获得菩提果,获得成就佛果呢?”

阿底峡尊者回答说:我们所看见的一切,听见的一切都是心理的显像。你要了知心性是明空不二的一真法界,这就是见、修、行三者当中的“见”。我们要成为真正的修行人,那么就必须具备见修行三个过程。这明空不二的境界无散乱地恒常保持着,不违越自心明净的本体,这就叫作“修”。这里不存在用思维来观想造作什么,统统超越相对、执着、思量等,我们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定解定见,安住、延续这正知见就叫做修行。我们现在讲的这些都是非常殊胜的见、修、行。

过去在大德的教言中经常讲到大成就者吃、睡、行、乐都在修行当中,为什么这么讲呢?可我们看到他并没有诵经、修法、打坐,但他在任何时候,发生任何事情心都不乱,对外境不惑,时时处处毫不散乱地保持自心明空本体,保持着我们所讲的正“见”,所以他任何时候都是活泼泼地修行,这是真做功夫。这样的见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延续着这种见解、定解,这就是“修”。那么“行”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有了这样的正见,保持安住在这光明本体的修行境界中,不要有意做作,一切任运随缘,如幻如梦般地积累福慧二资粮,利益有情众生。这就是见、修、行的“殊胜行持”,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见修行这些行持,在自相续已经获得证悟空性的境界,我们所做的一切自然是如幻如梦般的了。所以开正见为第一要,见正了才能有正修,这时的修法才算是正行。当然,有了正知“见”,必须起正修行才能获证成就。

在殊胜的见、修、行修持过程中,我们能获得觉受,“觉受”就是觉悟的感受。我们梦里也能得到这种觉受,要持续地保持这种觉受。如果梦里有了这种觉受,当我们临终时也会有这个觉受的,我们的法性中阴就有这个觉受,那么我们完全解脱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现在梦里没有这种觉受,原因是我们还没有那么殊胜地修持见、修、行,所以梦里也是乱七八糟的,充斥的都是世间的事情。平时我们学修佛法时可能还没那么散乱,可是在梦里贪欲、执著、嗔恨心都非常严重,梦境中完全没有这种觉受。

觉受是光明的觉悟,这和一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你在中阴身的时候能把握这种觉受的话,你就一定能获得殊胜悉地,殊胜的悉地就是成就佛国。

以下是仲敦巴等阿底峡尊者的三位弟子之间的问答。

●生起胜义谛菩提心与世俗谛菩提心的善法

问:“要获得遍知一切佛果而修道,归纳起来修持正法的方便法门是什么?”

仲敦巴回答:“要获得遍知一切佛的果位,要修持的法门有很多,但是真正要修持的法就是一个,这就是空性不离大悲体性——空悲双运的修法。”

空性和大悲分别来讲,“空性”就是胜义谛的菩提心,指所有诸法的自性不生不灭的证悟境界;“悲心”是指世俗谛的菩提心,对更多没有证得胜义菩提心的众生自然生起的菩提心。当然,这两者的境界并不是像黑白双线搓在一起那样,落于名相的分别。

大乘佛教的修行中要修胜义谛和世俗谛两种菩提心。首先,在相续中若没有生起菩提心的话,我们要用各种善法令生起菩提心,这是《入菩萨行论》里所教导的;其次,相续当中获得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之后,还要精进修持二菩提心;最后修持的证果,是获得法身和色身的果位(报身和化身就是色身)。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就佛果,就必须行持悲空双运的修法。

假如我们内心当中没有生起这两种殊胜的菩提心,我们就要修持各种善法来让我们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使菩提心生起的方法虽然有很多,在这里归纳起最方便最根本的方法有三种,又支分有九种。利用这样的方法来修持,自己的相续中完全可以生起菩提心。

根本的三种方法是:一、调伏相续;二、积累资粮;三、寻求禅定。

调伏相续的支分方法有很多种:最关键最重要的是第一要修无常;第二是修慈心和悲心;第三是修人无我,法无我。这三个调伏相续的方法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其他所有的修法都包含在这里面。

积累福慧二资粮也有很多的方法:如烧香、拜佛、诵经、持咒、放生等等。最重要的就是恭敬和护持上师、供养三宝,还有护持和供养僧众。这三者是积累福慧二资粮的根本,其他的积累福慧二资粮的很多方法也都包含在这三个支分之内。

寻求禅定的方式也有很多,最重要的有三种:持戒清静,是寻求禅定中最重要的。因为持戒不清静的话,我们内心当中有很多烦恼、散乱,各种各样的污染心,所以不容易求得禅定。所以第一要持戒清净;第二是要恭敬祈祷传承上师,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课诵集里第一步就是传承上师的祈祷文,为什么早课晚课都要祈祷传承上师呢?我以前也讲过,不能把功课当做任务而念诵几遍了事,其中有很深奥的意义,必须是对上师生起恭敬心、清静心的基础上念诵祈祷文,这样我们就一定能获得上师相应的加持,这是第二个寻求禅定的方法;第三是将身心安住在寂静澄清处,这对于我们初修禅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开始我们的相续还没有得到坚固的禅定,所以在愦闹驰散的都市中生活,外境的物质诱惑都很容易干扰、牵扯自己的心,都可以诱惑自己的心,所以我们必须寻求寂静处,放下一切的尘事他缘,一心精进于正解脱之法。

藏区与汉地比较,藏区没有太多诱惑人的地方,但是藏地寺院的僧人还是远离城市村庄,到山上、森林里、岩洞里去修行,原因也是为了寻求禅定。

直观的禅定修持上述的三个方法非常重要,获得禅定的其他很多的方法也都包含在这里。

如果用这样的九种方法来修持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修持中就会自然而然地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如果你获得了胜义谛菩提心,那就证得了内外诸法都是空性,不生不灭,远离四边八戏论。这样的证悟,就是我们获得了空性,获得了胜义谛菩提心,我们自己就会很安心,我们已经有了成佛的根本的修行,再修行获证世俗谛菩提心时,会自然对未获得菩提心的众生生起无伪的大悲心,就像是太阳与太阳光一样的无二无别。

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谛的菩提心融为一体的行持,就是悲空双运。这样的人在相续当中只有无我利他的殊胜行持,你所做的一切都能利益所有的众生。在无二双运的空性境界中,对没有获得胜义菩提心的众生自然而然生起大悲心,大悲心的境界中没有自他之性,这里不存在对众生生起悲心的同时,又执著众生或自我。相续中显现的一切现象都是如幻如梦般的,于如梦般现象由空性本住起现大悲,入广大悲悯、空悲双运的现证境界,这就是无误的进入了大乘道。证得智慧空性,与广度众生的福德资粮和合,修持圆满任运成就法身和色身。胜义菩提心获得法身,世俗菩提心获得色身。一地菩萨已拥有了胜义谛和世俗谛的菩提心,但是并不是成佛,一地到十地之间是慢慢地在修道中圆满的。这在中观里面有很多比喻,比如我们看到十五的圆月时,从很远的地方看月亮,已经完全看到了圆满的月亮,就像一地的见解,但还可以再更进一步地清楚地看到它,就像十地的见解,这是有所不同的。这种修道的过程中,殊胜的程度越来越高。到了十地最后的一刹那中,成就了佛陀的无学道的境界。

以上是尊者的三位弟子之间的问答,讲解胜义谛的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融为一体的修持。                  



阿底峡尊者在西藏阿里地区住锡的两年期间,为以菩提光为主的众多弟子传了很多殊胜的教言窍诀。在尊者将离开当地的路上,菩提光又祈请尊者传授窍诀,尊者最后传下教言——“道友们:没有获得菩提果之前需要上师,所以要依止善知识。在未获得真谛之前需要闻法,所以要听闻上师的窍诀。光是了知法尚不能成佛,所以要了知并且要修持;要远离影响心灵的地方;要常住增善之处……”等等许多珍贵的教言窍诀,承传至今。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修了噶当巴传承上师的部分窍诀甘露,让我们以此殊胜法益回向给尽虚空法界的一切有情圣众:

发愿文
圣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
令已发起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

回向文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噶陀仲巴南卡嘉措 持名者

2008年12月21日 开示于北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15:38 , Processed in 0.03121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