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4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几位热心的劝请,毕竟对于空性这个严肃的话题,如果没有人劝请而说,还是有违规条的,这是其一;
其二,身份界定,白衣初学敢论佛法至理,必定让人贻笑;虽然古训有说“不笑不足以为道”,但那是中国的“老子”所说,而系统内所认可的传承根本不吃这一套。
所以现在确实为难,若说了,必定让人笑甚至让人骂;而不说,那不仅仅是托大,而是狂妄。
正心诚意,为利有情,我还是说,只是希望各位不要笑话不要骂,有益则学无益可摈。
这里先表示感谢了!
话归主题,略说一二,仅供参考:
二、理论
修习实践,还是需要理论作为基础,就空性而言若缺乏中观应成派的见地,实践起来却是难有把握。这里我不祥说,只是略举几个关键词及其破立的关系,如果大家能理解,修习实践空性才
可能会有感觉。
有——缘起有与自性有
立 破
无——毕竟无与无自性
破 立
理论上必须明确:有是什么有?无是什么无?其所破及所立的定义及其边界。
二、实践
实践中最难的并不是破的方法,是明确所破的是什么?这个明确不是理论上的明确,而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清晰的鉴别。
通常,我们的自性见,是嵌在我们所观察的对境上的!我们通过感官观察到任何东西的那个当下,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所观察的对境上存在着一个独立的自体。
例如,我们观察到桌上有一个瓶,在我们认出那个瓶的当下,我们对于瓶的自性见也就嵌入到了所观察的这个瓶之中。我们会很清楚的意识到有一个瓶被独立出来,它不是桌、不是椅,也不是我们自己,也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它就是一个瓶。
在这种对于瓶的真实感里面,隐含着我们对于瓶的自性实执,但是我们无法意识到,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是这样看待事物的。我们的串习已经无法让我们区分:所观察的境、在境上安立的名
言以及在境上妄加增益其所不具的自性,这三者之间的差别。
通过观想,我们可以将上面观察瓶的整个过程呈现出来:首先是朦胧的感觉,通过感官察觉有对境的存在;然后通过意识的辨别,在对境上安立名字,分别指出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椅子下的地面以及桌上的瓶子等等;然后境上的这种区分通过名字显得更加清晰,各个物体的边缘都被清晰的界定出来,我们会感觉到桌与椅很清晰的被分开,然后桌与瓶也被分开了,每一个物体都被单独的确认,各是各的毫不相干。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更加深入的观想,我们还可以观想出瓶与瓶盖的不同,然后是瓶身、瓶颈、瓶底、瓶内、瓶外等等都不相同;通过观想,所有被观察的对境都可以通过安立某个名称而被分解开来,原来笼统一体的感觉会逐渐的解体-----,但这样我们依然找不到我们要破除的对于瓶的自性实执。
当我们将瓶分解为瓶盖、瓶身、瓶颈、瓶底、瓶内、瓶外等等支分的时候,整个瓶的那种一体的感觉就会被淡化甚至消失了;这个时候我们要返回我们当初那种对于瓶的一体的感觉上来,要迅速的建立瓶的整体感。如果是第一次做这种观想可能会不适应,很难返回当初的那种感觉。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从头再来:首先是朦胧的感觉,通过感官察觉有对境存在;然后通过意识的辨别,在对境上安立名字,分别指出这个是桌子,那个是椅子,椅子下的地面以及桌上的瓶子等等;当这一次我们观想到瓶子的时候,瓶子的那种整体实有感会更清晰(不是更强烈而是更清晰)。如果我们想要有更为清晰的体会,我们要重复练习这种观想很多遍------,但这样我们依然找不到我们要破除的对于瓶的自性实执。
上述观想如果有困难,有一个比较能够锻炼我们专注与直觉的方法,那就是找一些图片,上面有两种图案,我们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种,但如果我们转换视角或者思维,我们就会看到另外一副图案,比如《瓶子与脸》、《贵妇与丑妇》等等,网上有很多,只要多加练习,我们就会变得专注与敏感。
--------,今天很晚了,明天再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