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23|回复: 67

文殊菩萨信仰、经典、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帖之前,先以宗喀巴大师两个颂作开头:

  闻说佛父妙音尊,欣然举目微顾视,
  皆能授予最胜慧,通达甚深佛密意。
  久远恒依为本尊,终不弃舍更依余,
  惟愿慈悲妙智藏,令我妙果得成就。


相传宗喀巴大师是至尊文殊菩萨的应化,因此格鲁的学人对文殊菩萨也多了一份信仰和信心。然而,多数人因惰性,懒于查找资料,所以对菩萨的事迹不甚了了。闲来无事,摘录一些资料,让同修对菩萨多点了解。

〖另,陆续把相关资料整理、贴上,主要介绍文殊菩萨信仰、历代感应故事、相关法门及主要经典,力争让本贴成为以文殊菩萨为主题的内容最全面的帖子。当然,也希望同修添砖加瓦。 〗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来处

文殊菩萨,梵文 Manjusri。又译为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等,简称文殊。义译为濡首、妙德、妙吉祥 。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文殊为七佛之师,善说般若,所以又称诸佛之母——“三世觉母”。

常见的文殊像,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

公元前六世纪,文殊师利(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经中佛说文殊师利:

生于此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从母右胁出,身紫金色,堕地能语,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复其上。  

《文殊般涅槃经》里说到文殊菩萨的涅槃经过:佛灭后四百五十年,文殊到雪山,为五百仙人宣扬法化。最后诸有缘者悉皆得度,与五百仙人同到自己的家乡舍卫国多罗聚落于尼枸树下,结跏趺坐,入首楞严三昧,从周身毛孔,出大火光,铄金色身,成琉璃像。琉璃像内有真金像,正长六尺,坐莲华台,了了分明,五百仙人,皆入涅槃。时有八大王,将琉璃像,置金刚山顶,起塔供养。

关于文殊菩萨的来处说法较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去已成佛果。《首楞严三昧经》中说:

尔时长老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我谓文殊师利法王子,曾于先世已作佛事,现坐道场转于法轮,示诸众生入大灭度。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迦叶,汝谓尔时平等世界龙种上佛,岂异人乎?勿生此疑,所以者何?即文殊师利法王子是。  

这里说文殊早就成佛,名龙树上如来。

《央掘经》中也说文殊菩萨是佛,经中说:

国名常喜。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应供等正觉。王当随喜合掌恭敬。彼如来者岂异人乎?文殊师利即是彼佛。

即北方常喜国的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

二、佛的老师。《菩萨处胎经》说:

本为能仁师,今乃为弟子。佛道极广大,清净无增减。或欲见佛身,二尊不并立,此界现受教。

这是说在过去世,本来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现在权居为释迦佛的弟子。

三、将来成佛


将来成佛,名文殊师利,《悲华经》说:

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三王子,名曰王众,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愿于来世,在净土成佛,寿命不可算数,行菩萨道,无有期限,庄严佛刹,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大宝填厕,又无恶能,及诸女人,及其名字,亦无声闻、辟支佛。一生菩萨,充满其间。佛号为文殊师利。于未来世,南方世界,名曰清净无垢宝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普现如来。

这是说文殊佛土是一个净土,与娑婆世界不同,那是一个统一的大佛国,到那时将消除一切佛国之间的差别,无有女人。


又,将来成佛,号普见如来,《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说:

尔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当来成佛,名字何等?佛言,善男子,此文殊师利成佛之时,名为普见。善男子,以何因缘,称彼如来号为普见?善男子,普见如来,普使十方无量阿僧祇俱胝那庾多百千世界中,普令见故,名为普见。彼诸有情见彼佛者,决定当得无上菩提。普见如来虽未成佛,若我现在及灭度后,有闻其名亦皆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唯除已入声闻尼夜摩位及下劣胜解之者。

四、居住五台山。《华严经》说:

东北方有处清凉山,往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这清凉山即我国山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摄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奏帝建寺于灵鹫峰,即今天大显通寺。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

五、从东方来。《大文广佛华严经》卷十二《如来名号品》中说文殊师利菩萨是从东方来的。说:

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彼世界中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十方佛刹微尘数诸佛菩萨俱来诣佛所。

文殊是东方世界的菩萨,是应释尊的感召而到此土来的。

《文殊师利净律经》说∶

东方去此(娑婆世界)万佛国土,世界名宝氏,佛号宝英如来。┅┅文殊在彼,为诸菩萨大士之伦,宣示不及。

关于文殊菩萨经典中有如此多的记载,在人们印象中,他通常被看为是七佛之师,道场在中国的五台山,有种种的神通和化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的愿行

文殊菩萨有着广大的行愿,并且由于菩萨有这样的种种愿行,将来则一定成佛,其国土也是依他的愿行而成就。《悲华经》中记载文殊菩萨发了不少大愿,阐明的自己的志向以及将来所成就的佛国模样。

《悲华经》中说文殊菩萨发了不少大愿,阐明的自己的志向,说:


我今所愿不能于是不净世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不愿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令我所化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界所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安止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我为菩萨时能作如是无量佛事,我于来世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我所教化诸众生等,令其心净犹如梵天,如是众生生我界者,尔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等清净庄严佛刹。

这里说到文殊菩萨发愿将来成佛时不是在秽土成佛,而且他也不愿速成佛道,他会度化无量众生发菩提心,然后成佛。

而在唐不空三藏译的《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一中又有文殊菩萨发的十大愿。主要是度化众生与菩萨同入佛道,并说出了文殊菩萨将来度化众生时的一些显示特征。

文殊菩萨以智慧见称,其第一大愿中说到他会示现擅长种种工巧的人来度众生:

若有众生以法药世医,救疗诸疾,历数算计,工巧博弈,世典文笔,歌咏赞叹,讲论戏处导以度人,随类同事,接引世俗,令发菩提正见正授,共我有缘,得入佛道。

其中二至七大愿主要是特别说到度化那些与他有缘的众生,如:


毁谤于我,嗔恚于我,刑害杀我。爱念我身,欲心见我,求得于我。轻慢于我,疑虑于我。枉压于我,诳妄于我。贱我薄我,惭我愧我。敬重于我,不敬于我。妨我,不妨我。用我,不用我。取我,不取我。求我,不求我。要我,不要我。从我,不从我。见我,不见我。若有他人取我财物,我与财物。或施我财物,我施财物。供养我者,我供养他者……

总之凡是与菩萨有缘,“悉愿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这里特别重视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成就则成就佛法。

在第八大愿中特别说到菩萨常会化作最下乞人帮助众生,经中说:

我于五道随形受化,常生同世教化于人,或作贫穷困苦,盲聋喑痖,最下乞人,于一切众生众中,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得入佛道,共我有缘令发菩提之心。

文殊途同归菩萨还发愿度化地狱道众生,第九大愿中说到要广度造十恶一切诸罪,死堕阿鼻入诸地狱的众生发菩提心,得度脱。

最后则说道:“同我大愿,则是我身,共我无别。”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的净土

《悲华经》所载,文殊菩萨的国土有一特征,即那时将所有世界融合为一,经中说:

愿令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等十方佛土,为一佛刹。

文殊菩萨成就的世界有种种殊胜,如:

无女人及其名字,一切众生皆悉化生。……不食揣食等,以法喜三昧为食……无有声闻辟支佛乘,纯诸菩萨……愿令我世界无有八难不善苦恼,亦无受戒毁戒,忏悔及其名字……愿我世界常有无量种种珍宝,以为厕填,珍宝衣树,十方世界所未曾有,未曾见闻,乃至亿岁说其名字犹不能尽……愿我世界无有日月,诸菩萨等有大光明,如本所求,自然而出,乃至能照百千万亿那由他世界,以光明故,无有昼夜。众华开敷,即知昼分。众华合时,便知夜分。世界调适,无有寒热及老病死……我行菩萨道时,如我所见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诸佛世界种种庄严,种种璎珞种种相貌,种种住处种种所愿,令我世界悉皆成就如是等事所有庄严,惟除声闻辟支佛等……愿我当来寿命无量无能数者,除一切智。菩萨寿命亦复如是。

这是说文殊菩萨成就的净土有其它世界的种种庄严,但没有声闻缘觉,只有菩萨。无有女人,一切皆化生,无有八难,无有生老病死,有种种珍宝,菩萨有大光明,世界有无日月,以花开为昼,以花合为夜。成佛后寿命无量,其国菩萨寿命也无量。文殊菩萨因其愿殊胜,能摄持其它净土的种种庄严,所以他的国土也就有不少地方与西方弥陀净土相似的地方。


又,《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所说的普见如来的庄严净土,更远远超胜于西方极乐世界。经说:

时师子勇猛雷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而彼世界名号何等?普见如来成佛出现,复在何处?佛言,善男子,彼佛世界名如愿圆满积集离尘清净,其佛刹土在此南方,娑诃世界亦在其中

......复次,文殊师利童真菩萨白佛言,我复有愿,于我刹中,积集无量百千众宝无量摩尼互相影现,所有大宝十方刹土之所难得亦未曾见,彼所积集摩尼宝等所有名号,于百千俱胝岁说不能尽。世尊,彼世界中菩萨乐见彼刹,而为金者即现于金,乐见银者即现于银,然于见金未曾损减,乐见吠琉璃颇胝迦赤珠玛瑙牟萨罗宝无量诸宝,各随所乐见种种相。并及彼沉水香、多蘖罗香、多摩罗跋香、龙坚香、栴檀香,各随所欲悉皆得见,非彼世界宝相变异,彼佛刹中不假日月星宿摩尼火光之所照见,皆从菩提树,自然出光而作照明。彼诸菩萨意所欲乐,以此光明照彼俱胝那庾多百千世界,无有昼夜,以花开合辨其昼夜,随诸菩萨所乐时节,即皆应之,亦无寒暑及老病死。若诸菩萨随其所乐欲证菩提,即往余刹于睹史多天,寿尽降生而成正觉,于彼佛刹空中常奏俱胝那庾多百千种乐......

尔时众中,或有菩萨作如是念,文殊师利所说佛刹功德庄严,与无量寿如来刹土为等不耶?是时世尊如彼菩萨心之所念,即告师子勇猛雷音菩萨言,善男子,譬如丈夫而析一毛,以为百分以一分毛,于大海中取一滴水。善男子,彼一毛水多,大海水多?师子勇猛白佛言,世尊,一毛水少,大海水多。佛言,善男子,彼丈夫所举一毛端水如无量寿佛刹功德庄严,余大海水如普见如来佛刹功德庄严,应如是见。
发表于 2010-7-1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台灣有一比丘從藏經裡面整理出有關文殊菩薩的經咒,跟人結緣(剛好我有結緣到,書放在舊家)有空再將目錄打上
发表于 2010-7-1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漢譯佛典文殊故事研究

文殊師利,為大乘佛教「智慧第一」的重要菩薩。關於文殊師利的研究,國內外
多集中於對文殊思想的研究,文殊故事的敘述特色、文殊形象的解構等相關研究則付
之闕如。故本論文擬以漢譯佛典中的文殊故事為研究範疇,並以此為基點,理出切入
佛教文學、中國文學的新視角。
在析論漢譯佛典中的文殊故事前,筆者先對漢譯佛典中的文殊名號、身分與外形
作了一系統的整理。除了將文殊的名號分為:文殊為菩薩身分之名號、文殊為佛身分
之名號進行析論。透過對文殊為菩薩與佛之身分的名號的統計歸類,可知文殊集中出
現於漢譯佛典中的顯教經典中,亦可知文殊以菩薩身分出現的次數,遠遠大於以「佛」
身分出現。由此部分的論述可知:文殊為大乘時期才開始出現、展現其重要特色的重
點菩薩。
接著,將文殊身分分為:文殊為未成佛之菩薩、文殊為佛、文殊為尊者、文殊為
導師、文殊為諸佛之母、為文殊佛子、文殊為法王子;將文殊外形分為:童子形文殊
與僧形文殊兩大類。透過筆者的討論分析,可見文殊身分、外形中所呈現的文殊具:
大智慧、了見佛性、紹承佛種、使眾常喜樂、善於說法、破迷妄、大吉祥、除煩憂、
摧伏惡人魔眾、往護其國、可治病等等特質。
進一步,論文進入了文殊過去世故事及現在世故事的分類析論。文殊透過與人們
的互動,展現了引領眾生貼近佛法、破除迷妄之心來進行修行,提升了自己也提升了
他人的過程。由此亦可見文殊教法的因材施教、因時因地因人適宜,甚至可見佛與文
殊在說法時的相依相承。探討至此,可見漢譯佛典文殊故事中所凸顯的文殊善於教化
的特質及相關故事的敘述方法與脈絡。至於,在文殊化身及感應故事的析論中,則可
見文殊在佛典與佛教信仰中扮演的多元角色、重要地位,進一步勾勒出文殊在宗教與
文化層面呈現的形象。
經由上述的論述,可對漢譯佛典中的文殊故事歸納出如下的特色:文殊為佛法智
慧的象徵、文殊實踐眾人皆可成佛的無私、文殊展現了佛法的多元自由等三大特色。
文殊故事中,文殊運用超越小乘的智慧、遠比其他大乘來得活潑的種種突兀、反詰、
否定的說法創意,讓人見識到了佛法的多元自由而直接的實相。
故透過對漢譯佛典中文殊故事的研究、文殊形象的解構,可見大乘佛典中文殊被
形塑的特色,更可藉此管窺大乘佛教的主要精神。最重要的是,可以此為基點,進一
步推論文殊信仰對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產生的影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7-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智慧文殊菩萨!
发表于 2010-7-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智慧文殊菩萨!
发表于 2010-7-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靠网搜不来信仰,文殊菩萨稀罕敢于和他骂架,问的问题让他也要一怵之辈

发表于 2010-7-1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是应该称为“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或“文殊菩萨信仰”吗?“文殊菩萨的信仰”,感觉应该指他的信仰,即佛教嘛!哈哈。
发表于 2010-7-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殊菩萨你一定要度我啊,我带着你的护身符,连头像都是你座下的狮子。。。。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发表于 2010-7-2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历史的角度而非神秘的天上来观察文殊菩萨,也许更理性一些,以下链接为印顺法师《佛教史地考论/八、文殊与普贤》中的内容,仅供参考:

http://www.ebud.net/budren/yinsh ... 18_20030425_13.html

〖鸿泥按:为方便阅读,把原文贴到这里。转自网络,未加校对〗

印顺法师佛学着作集
妙云集下编之九『佛教史地考论』 [回总目次][读取下页] [读取前页]
--------------------------------------------------------------------------------
八、文殊与普贤
文殊与普贤,为大乘佛教的着名菩萨,被称为毗卢遮那佛的「胁侍」。依一般的解说,菩萨有「此土」与「他方」两大类。文殊,或说出於东方的「宝氏」世界(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或说在南方(唯曰杂难经)等;而依『文殊师利般涅簄经』,是出於此土,是从释尊出家的。普贤,「不可量不可说,住处不可知,若住应在一切世界中住」(大智度论卷一0)。那不但不是此土,甚至也不能说是他方的了。在初期的佛教中,并无文殊与普贤的传说;这也不是印度教固有的大神。文殊与普贤菩萨的出现,真是值得注意的事。
一、文殊普贤与舍利弗目犍连:审细的研究起来,文殊与普贤,实为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理想化。理由是:第一、文殊、普贤为毗卢遮那佛的「胁侍」,是代表佛陀弘化的。在初期佛教中,舍利弗与目犍连,即是释尊的两大弟子,被称为 [P234] 「双贤」,「第一双」弟子,负着代佛扬化的重任。如『杂阿含经』(卷二四)说:「我观大众,见已虚空,以舍利弗、大目犍连般涅簄故。我声闻,唯此二人善能说法教诫教授辩说」。『中阿含』(卷七)『分别圣谛经』(又增一阿含等趣四谛品)也说:「舍梨子比丘,能以正见为导御也。目犍连比丘,能令立於最上真际,谓究竟漏尽。舍梨子比丘生诸梵行,犹如生母;目连比丘长养诸梵行,犹如养母」。
第二、「大智文殊,大行普贤」,简要的表示了二大士的德性。这在释尊的教团中,即是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德行。释尊的大弟子,各有特长,而舍利弗与目犍连,佛记别他是:「是二人者,是我弟子中智慧第一、神足第一」(大智度论(引律)十一)。大智舍利弗,与大智文殊,仅为声闻与菩萨的差别,古人也多能理解到。神足(通)即是行。我们不能忽略的,大智,不但是为自己的。舍梨子以正见为导,生诸梵行者如生母;文殊教化诸佛发菩提心,被称为诸佛的老师。这启迪正见的教化重任,在声闻与菩萨佛教中,即由舍利弗与文殊分别负担, [P235] 这实为同一事实的不同说明。
第三、文殊乘狮子,普贤乘白象,这与舍利弗目犍连有特殊关系。舍利弗有「狮子吼」的传说,如『杂阿含经』(卷十四)说:「尊者舍利弗,作奇特未曾有说,於大众中一向狮子吼言。┅┅舍利弗比丘善入法界故」。舍利弗的狮子吼,自称能一日乃至七日,以各式各样的文义来解说佛说。『中阿含经』也有同样的叙述。这在当时,引起了黑齿比丘们的惊讶。我觉得,不但舍利弗的狮子吼,与文殊的乘坐狮子有关;他的「善入法界」能以异文异义解佛说,也与『华严经』「入法界品」的诸大善知识,以不同的法门而同入法界有关。目犍连的白象传说,出於『毗奈耶』。『发智论』(卷十九)曾引述而加以解说:「尊者大目乾连言:具寿!我自忆住无所有处定,闻曼陀枳尼池侧,有众多龙象哮吼等声」。目连不但因听见白象哮吼,引起佛弟子间的责难。他随佛去满富城,也是化一六牙白象,坐着从空飞去(增一阿含经须陀品)。舍利弗、目连与狮象的关系,或者还觉得不一定与文殊普贤的青狮白象有关。然读到『大毗婆沙论』(卷一 [P236] 六二)的记载,即觉得事非偶然。如说:「舍利子般涅簄时,入师子奋迅等至。大目犍连般涅簄时,入香象聃呻等至」。三摩钵底,即等至,为圣者圣慧所依止的深定。舍利弗与目连二尊者,依着这师子奋迅,香象聃呻定而入涅簄;文殊与普贤二大士,即坐着狮象而出现人间了。
此外,文殊与舍利弗的关系,还有两点:文殊被称为「法王子」,这虽是一切大菩萨共有的尊称,但在文殊,几乎是私名化的。原来法王子的尊称,也是舍利子特有的光荣。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五)说:「佛告舍利弗┅┅汝今如是为我长子,邻受灌顶而未灌顶,住於仪法,我所应转法轮汝亦随转」。舍利弗为法王长子,这与大乘的文殊师利法王子,看出其中共同的性质。尤其是,舍利弗是摩竭陀的「那罗」(或译那罗陀)聚落人,文殊也有同一的传说,如『文殊师利般涅簄经』说:「此文殊师利,有大慈悲,生於此国(摩竭陀)多罗聚落┅┅ 於我所出家学道」。
二、文殊普贤与梵王帝释:释尊为「人天教师」。人间的上首弟子,为舍利 [P237] 弗与目犍连;天上的上首弟子,即梵王与帝释。佛教的早期传说中,表示佛法为人类的迫切需要,印度的大神梵王与帝释,也祈求释尊说法,作释尊的弟子。传说:帝释得须陀洹果,梵王得阿那含果。论学位,并不崇高。但由於领导群神护持佛法,在佛教中逐渐取得重要的地位。梵王与帝释,在佛化的天国中,也成为佛的左右二大护法。如传说的佛从忉利天下来,他们即侍立左右。法显『历游天竺记』说:「佛从忉利天上来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银阶,在右边执白拂而侍;天帝释化作紫金阶,在左边执七宝盖而侍」。此事,『增一阿含经』(卷三六),『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九)等,都有记载。又如释尊去满富城满富长者家『增一阿含经须陀品)等,也是梵王侍右,帝释侍左的。梵王与帝释的成为释尊的胁侍,是佛教界众所周知的事了。
梵王与帝释的为释尊胁侍,与文殊普贤为毗卢遮那胁侍,也有极其一致处。先论梵王与文殊:大梵天王的示现色相,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二九)说:「马胜遂发诚心,愿大梵王於此众现。应时大梵即放光明,便自化身为童子像,首 [P238] 分五顶,形貌端严,在梵众中随光而现」。梵王的为马胜示现童子相,出於『长阿含』的『坚固经』。『长阿含』的『典尊经』、『霨尼沙经』,也同样的说到。这会使我们联想到,文殊是被称为童子的。在文殊像中,虽也有无髻的及一髻的,但五髻文殊是更一般的。文殊的五髻童子相,岂非即梵王的形态!
据传说,印度的原始文字,由梵王诵出,所以称为梵语。在大乘佛教中,阿字为初的四十二字母,与文殊也有着特殊关系。阿、波、逻、遮、那,这字母的最初五字,被称为文殊的根本咒。『文殊师利问经』,也有关於字母的解说。婆罗门教的吠檀多哲学,在大乘佛教中,被放在缘起无我的基础上,修改而融摄他;平等空性的充分发挥者,在大乘经中,无疑的是文殊菩萨。文殊师利童子与梵童子间,实在大有关系。
再说普贤与帝释:唯一值得我们注意的,即普贤的坐六牙白象,与帝释坐的六牙白象,恰好一致。普贤的六牙白象,如『法华经』的「普贤菩萨劝发品」,及『观普贤菩萨经』,有详备的描写,这当然是经过大乘发展过。帝释的骑六牙 [P239] 白象,也如『长阿含』『世记经』所说:「帝释复念伊罗钵龙王。┅┅龙王即自变身,出三十三头,一一头有六牙,一一牙有七浴池,一一浴池有七大莲华,(一一莲华)有百一叶,一一华叶有七玉女,鼓乐弦歌,淑!1障其上。时彼龙王作此化已,诣帝释前,於一面立。时释提桓因着众宝饰,璎珞其身,坐伊罗钵龙王第一顶上」。那伽,印度人或是指龙说的,或是指象说的,所以古人每译为龙象。伊罗钵龙王,化作六牙象王,帝释坐上,这与普贤的坐六牙白象,是怎样的恰合!
在佛教中,普贤菩萨,被奉为密教的住持者,这与帝释的为群神领袖,有着重要关系。帝释住於须弭山顶,为地居的天、龙、夜叉们的统摄者。他的多神特质,与密教极易结合。『大毗婆沙论』(卷一三三,叁看起世经与施设论等)说:「苏迷卢顶,是三十三天住处。┅┅山顶四角,各有一峰。┅┅有药叉神名金刚手,於中止住,守护诸天。於山顶中,有城名善见,┅┅是天帝释所都大城。城有千门,严饰壮丽,门有五百青衣药叉,┅┅防守城门」。我们知道:显教的 [P240] 普贤,即密教的「金刚手」、「执金刚」、「金刚萨卅」、「秘密主」等;这是夜叉群(菩萨示现)的主。密法的说处,也主要在须弭山。密宗的双身法,也与欲天帝释天也还是两性和合有关。『华严经』(卷六十二)有说:「住法须弭顶,定女常供侍;灭惑阿修罗,帝释愿观我」。这虽是善财以帝释(还有梵天等)拟赞文殊,然帝释的定女供侍,也极易演变为密宗的明妃。
依『婆沙论』说,金刚手,并非帝释,而是住在须弭山顶的一位药叉(夜叉)。这位夜叉,即特别护持释迦的,即初期经律中的金刚力士,大乘显教中的金刚密迹。然帝释自身,实也是夜叉。如『帝释问经』说:「此药叉天,於长夜中其心质直」(唐译毗婆沙论一)。「此鬼,长夜无谄谀」 (晋译顯婆沙论一)。「此帝释,长夜其心质直」(凉译毗婆沙论一)。帝释是夜叉的杰出者,他受夜叉神群的围绕。帝释的夫人设支(或释舍脂),传说为阿修罗女,然也称夜叉,如『婆沙论』(卷二九)说:「天帝释亦爱设支青衣药叉」。帝释本为吠陀中的因陀罗天,手执金刚杵,而得金刚手的美名。帝释与金刚手的普贤,有非常一致 [P241] 的地方。
更应该特别指出的,密咒也与夜叉语有关。『般若经』说夜叉语隐密难了。『大智度论』(卷五四)说:「诸夜叉语,隐覆不正。┅┅有人言:天帝九百九十九门,门皆以十六青衣夜叉守之。此诸夜叉,语言浮伪,情趣妖谄,诸天贱之,不以在意,是故不解其言」。夜叉的语句隐密,而秘密教的「语密」,也由夜叉群来住持。这个空行夜叉王国的帝释,与密教世界的普贤菩萨,是怎样的类似?我们应该记着:梵王与帝释,文殊与普贤,都是佛的左右胁侍。
三、佛与左右胁侍的演化:释尊为中心的人间教化,「双贤弟子」是舍利弗与目犍连。在传说中,梵王与帝释,也逐渐取得了天国弟子中「第一双」的地位。等到大乘佛教起来,开始一大变化。大乘佛教的特质,是一般的人性净化。他解放了出家本位的古老形式,揭开了在家本位的新面目佛的真身,现在家相。然而,他丢下出家的旧方便,却换上了天国的新方便。他是人的一般化,也是神的超越化。这就决定了大乘的特质,重於积极救世,而又倾向於秘密的神化。 [P242] 大乘的神化过程,当然是孕育於多神的印度文明中,然起初是依照自己组织的天界而发展,决非一味的窃取印度的群神。佛教的世界组织,是三界二十八天。其中最主要的,是帝释天、大梵天、色究竟天。大乘以为:真实的成佛,是在色究竟天最高处;这才与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相结合。以此为本尊,梵王与帝释,也综合了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德性,融铸成文殊与普贤二大士。毗卢遮那与文殊普贤的佛国,这样的建设起来。
大乘佛教的佛陀,可说是虚本位的。真实发扬佛教的,是菩萨,尤其是文殊与普贤。初期的大乘教,文殊是一中心的圣者。他重於劝发菩提心,重於如实空性的发扬,表象着佛陀的面目。法身佛,虽与「从本垂迹」的大自在天,有着同等的神性,但佛格还是慈悲、智慧、精进等德行的总和。等到大乘的普及民间,通俗的宗教要求,有意无意的强化起来,这才具有帝释多神王国之主特性的普贤,充分的金刚化,成为佛教中心,开创神秘的密教。金刚化的普贤,代表当时的佛陀观大日如来。而帝释在中心,四大天王四方坐的集会形式,也演化 [P243] 为五方五佛。
大乘佛教中,释迦被升到天国的色究竟天,抽象的唯心的德性扩展,缺乏了人间佛教的亲切性,也就缺乏了道德的感化力。这不能成为一般的归信对象。因此,佛的德性,不得不表现於文殊、普贤梵天与帝释的神性中。末了,大乘佛教的人类德行,逐渐被遗忘,仅剩了神鬼群像的遗骸,与饮食男女的物欲。佛教是这样的从进展而到达衰落了。 [P245]
发表于 2010-7-2 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龙吟 于 2010-7-2 00:14 发表
从历史的角度而非神秘的天上来观察文殊菩萨,也许更理性一些,以下链接为印顺法师《佛教史地考论/八、文殊与普贤》中的内容,仅供参考:

http://www.ebud.net/budren/yinsh ... 18_20030425_13.html ...

《文殊故事研究》一文本來就是“從歷史的角度”在觀察嘛,作者又沒說自己是天人,那里有“從神秘的天上來觀察文殊菩薩”呢?
再說,以天身見菩薩就是“不理性”?似乎很多修法中都有觀菩薩為天身的內容吧?那么這種觀就是很不理性的?
真是稀奇,格魯的論壇上的格魯弟子會引印老——而且還是引印老的“這種觀點”的文章。稀奇稀奇。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0-7-1 23:24 发表
这不是应该称为“对文殊菩萨的信仰”或“文殊菩萨信仰”吗?“文殊菩萨的信仰”,感觉应该指他的信仰,即佛教嘛!哈哈。


已改正哦,呵呵
发表于 2010-7-2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12樓
若依印順法師見解,不知宗大師見到的文殊菩薩還跟他對談佛法這件事作何解?是虛構還是舍利佛尊者現身?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0-7-2 08:5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1:55 , Processed in 0.03685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