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9|回复: 5

諸部論師的中有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9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處 宏誓講壇
論師的 中有觀(上)
                                                  釋悟殷
  壹、前言
從有情死後,到轉世投胎前的一剎那心,這段時間,一般稱為「中有」身,或說是「中陰身」。換句話說,中有是死有和生有之間的橋樑。有情死後,由前生所作善惡業力的牽引,化生為中有身,再藉由中有去投生母腹。如此說來,有情死後豈不是都有中有身了?不然,有情如何轉世投生呢?這個問題,在部派佛教中,是有諍議性的。
《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化地部主張「都無中有」,化地部末宗則改口說「亦有中有」,而有部則一向主張「唯欲、色界定有中有」(大正49.16上,16中)。
據《成實論》記載,「中有」,是部派學者對論的焦點議題之一。無怪乎部派論書中,大都涉及這個論題〔註1〕。從論書的記載中,也透露出一個訊息:主張「三世實有」的學派,傾向於有「中有」;而說「過未體無、現在實有」的學派,則大都否認「中有」的存在。如《大毘婆沙論》——「三世實有」派的有部論師,主張:「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然有部論師在此一共同看法的基礎上,又有「異見」出現。面對其他學派的不同意見,以及自宗的異師異說,論主即把「中有」納為論題,展開了一連串立自破他的論議,用以彰顯自宗的學說。如《大毘婆沙論》說:
問:何故作此論?為止他宗,顯正理故。謂或有說:「三界死生皆無中有。」為止彼宗,顯欲、色界定有中有,無色界無。或復有說:「無色界中亦有色故,亦有中有,如欲、色界。」為止彼宗,顯無色界無諸色故,亦無中有。或復有執:「欲、色界中業猛利者,即無中有;業遲鈍者,即有中有。」為止彼宗,顯欲、色界皆有中有,故作斯論。(大正27.352中)
問:何故作此論?答:為止他宗,顯己義故。謂或有說:無有中有。或復有說:雖有中有,而生惡趣者無。或復有說:生惡趣者雖有中有,而生地獄者無。或復有說:生地獄者雖有中有,而先造無間業者無。或復有說:先造無間業者雖有中有,而中有中不受無間異熟。或復有說:雖住中有亦受無間異熟,而但受四蘊,不受色蘊。欲遮此等種種僻執,顯有中有,於有色界一切生處,無不皆有;於中亦受色蘊異熟。由是因緣,故作斯論。(大正27.618上)
筆者以為:「中有」的論題之所以成為當時論師們關心而一再論辯的焦點,實因牽涉到有情最感迫切的「業果相續、生命緣起」等問題。是以筆者特以〈論師的中有觀〉為題,藉以探討論師們對中有身的異見,以及背後所含藏的意趣。本文分三節來說明:
第一節:中有名義的確定。中有的名稱,隨其彰顯的特性不同,而有多種異名。或說「健達縛」,或說「求有」,或名「意成」,或名「起」。他們各自的含義如何?這是探討中有論題時,應先予以確立的。
第二節:中有的諍議。中有,是有情「死有」後的剎那,至「生有」前的剎那,兩有之間的生命自體。然而有情死後,是否一定先得化生為中有身,再去托生母胎呢?學派間有不同意見。大眾部、化地部等認為「都無中有」,而有部(以及化地部末宗)則主張「唯欲、色界定有中有」。一主有中有,一主無中有,彼此最主要的癥結在那裡呢?若將兩派的對論,加以抽絲剝繭,則彼此背後隱藏的意趣,及其學理上的困境,就可清晰浮現了!
第三節:中有的特質。有部主張有情死後轉為中有身,而《大毘婆沙論》是有部的論著,故論主以相當大的篇幅,羅列了諸多問題,分別了中有的種種特質,詳盡地介紹中有。本節的內容,是筆者從《大毘婆沙論》中,搜尋有關中有的特殊議題,歸納整理而成。透過論師的抉擇與思辨,對於「中有」的特質,應可得到某種程度的認識。
  貳、中有名義的確定
有情一期生命結束後,至投生前的一剎那,這段期間,稱為中有或中陰身。這中陰身,據《大毘婆沙論》的說法,或名為「中有」,或名「健達縛」,或說「求有」,或稱「意成」(大正27.363上)。而《俱舍論》中,除了以上四者外,另有「起」(大正29.55中)的名稱。這些名稱的內涵與定義如何?以下依次討論之。
一、中有
有部論師將有情輪迴生死的過程,分為本有、死有、中有、生有等四有。「本有」,是生有與死有間的生命體。有情從入胎的剎那(生有)起,一直到生命結束的剎那(死有)為止,這期間的生命體,稱為本有。「死有」,是命終的剎那,可說是介於本有與中有間的剎那存在。「生有」,是結生的剎那,也可說是中有後與本有前的剎那存在(大正27.959上)。而「中有」則是在有情生命結束(死有)後,至投胎(生有)前的剎那。在這死有、生有的二有中間,有情化生為欲、色界所攝的自體。所以,有部論師說:在死有與生有的「二有中間,有自體起」,稱為中有(大正27.363上)。既然如是,本有、死有、生有等三有,也都是在二有之間,何故不稱為中有呢?論師說:
若有居在二有中間,輕細、難見、難明、難了,立中有名;餘有雖在二有中間,粗重、易見、易明、易了,不名中有。復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間,是界、是生、非趣所攝,名為中有;餘有雖在二有中間,界、生、趣攝,故非中有。復次,若有居在二有中間,已捨前趣,未至後趣,說為中有;餘有雖在二有中間,而未捨前趣,或已至後趣,故非中有。(大正27.363上)
歸納上文,中有立名的由來有二:一、中有「在二有中間,輕細、難見、難明、難了」,所以名為中有。其餘本有、生有、死有等三有,雖然也是在二有中間,但粗重、易明了,故不名為中有。不過,《大毘婆沙論》一九二說:有情的本有,是異熟報體,是由過去世所造的業因招感而生。這異熟報體(本有)是粗顯、易覺、明了現見的;其餘諸有,雖然也是過去的業力所生,但微隱、難覺、非明了現見。所以,不名本有(大正27.959上)。由此說來,以輕細、難明了等特質,安立中有名,尚不能適切的標顯中有的特性。因為死有、生有,也有輕細、難見、難明、難了的特質。
因此,有部論師又說:二、中有「是界、是生、非趣所攝」。界所攝者,有部說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無色界無,故中有唯是欲、色界所攝(358下)。生所攝者,胎、卵、濕、化四生中,中有是化生所攝,因為有情死後剎那,化生為中有,「生無所託,諸根無缺,支體圓具,依處頓生、頓起、頓出」(626中),而且一切中有在四生中,都是化生(627中),所以,中有必是化生所攝。非趣所攝者,中有在五趣(天、人、畜生、餓鬼、地獄)中,不隸屬於那一趣〔註2〕。何故五趣都不攝中有?論師說:有情在死亡的剎那(死有),就捨去五陰身,由業力的牽引,化生為中有,因緣和合再去投胎。中有已捨去前趣,但又還未去投生(生有),只是存在於死有與生有間的生命體而已,所以也不隸屬於後趣。其餘三有方面,本有是異熟報體,可以確定它是屬於五趣中的那一趣,故定是趣所攝;死有是命終的一剎那心,可以說還是隸屬本有時的趣類所攝。生有也只是投生的一剎那心,要說趣類,可以說隨他托生的趣類,即彼趣類所攝。由此可知:安立中有名稱的由來,還以中有是「非趣所攝」,才是中有不共其餘三有的特殊標誌。
二、健達縛
健達縛,是鼓等樂器(大正27.357中),中有何以又名健達縛呢?有部論師說:這「健達縛」,是欲界中有專屬的名稱(不包括色界中有)。因為中有身微細柔軟,不堪食用粗長食物,須藉由香氣以資養生存,故名為健達縛(大正27.363上)。這是說,欲界中有(健達縛)以香氣滋養生命體,所以,健達縛有時也名為「食香」(《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譯名,如大正23.631下,691中。但有時仍譯為中有,724上)。
三、求有
何故中有名為求有?論主說:中有於六處門,求生有故。住中有時,求後有心相續猛利,住餘位則不爾,故獨中有立名為求有(大正27.363上,677上)。
四、意成
何故中有復名意成?有部論師說:「中有從意生」故。諸有情類,或從意生,或從業生,或從異熟生,或從淫欲生〔註3〕。意生者,劫初人,及諸中有,色、無色界,并變化身。諸中有身,從意生故,乘意行故,名為意成(大正27.363上)。這意思是說:意生者,非經父精母血等所有外緣而生,是由「意」識所化成之身。
五、起
中有的名稱,除了上來四種外,據《俱舍論》說:又名為「起」,因中有是「對向當生暫時起」故。如契經說:「有壞自體起,有壞世間生。」此有壞自體起的「起」,就是中有(大正29.55中)。亦即中有是有情死後,在投生前,暫時化生而「起」的自體,所以稱為「起」。
以上,有部論主按照中有自體的特性,給予中有五個不同的名稱。這五種名稱中,中有、健達縛、意成三者,是一般最熟知的名稱。
  參、中有的諍議
據《異部宗輪論》記載:大眾部、化地部認為「都無中有」(大正49.16上,17上);化地部末宗說「亦有中有」;有部則說「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無色界無,16中)。
主張無中有的大眾部、化地部,以為有情一期生命結束時,就隨著自己所作的善惡業,或生在善趣,或墮落到惡趣。這是說,有情在死時的剎那,因緣和合即往生,無須假藉中有投胎。有部則認為有情死後,由業力牽引,化生為中有身,再由中有去投胎托生,以父精母血為溫床。然唯欲、色界有中有,無色界無。其理由是:
非田器故。色法是中有田器,無色界生,無諸色故,定無中有。復次,連續處別。死有、生有令不斷故而起中有,無色界生,無方處所可須連繫而起中有,故無色界定無中有。復次,若界、地、處受二種業異熟果者,便有中有。一、順中有受業,二、順生有受業。……二種業者:一、順細果業,二、順粗果業。無色界中唯受一種業異熟果,故無中有。一種業者,謂順生有受業,乃至順粗果業。(論中尚有多種說法,詳細情形,請檢閱《大毘婆沙論》,大正27.358下---359上;518下)
何緣無色無中有耶?彼業不能引中有故。何緣彼業於此無能起?結斷已方生彼故。煩惱助業,方能引果,非離煩惱,業有引能。以阿羅漢雖有諸業,而不能引當來有故。(《順正理論》,大正29.478上)
  無色界無中有,最主要的原因,《順正理論》主說是:「結斷已方生彼故」。這是說,生到無色界的阿羅漢聖者,已斷盡一切煩惱,不受後有了,所作業不能引當果,故無有中有。但生無色界者倘非「結斷」的阿羅漢,而是凡夫,又當如何?《大毘婆沙論》說是:「無色界無色」(大正27.431中)。因為中有非趣所攝,它是死有至生有之間的橋樑,而色法是中有的「田器」,欲、色界有色以為「田器」,「中有必依色處起」(353下--354上),所以定有中有。無色界無諸色,無有方所可為「田器」,所以定無中有。若在無色界歿生欲、色界者,中有不在無色界起,而是在欲、色界的「即當生處而現前」(354下),以此業果也能相續。
這裡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有部主張「中有必依色處起」,「無色界無諸色」,故無色界定無中有。然則大眾部等主張「色無色界具六識身」(大正49.15下),「無色界有色」(大正27.431中),何以卻主張「三界受生,皆無中有」(《婆沙論》說分別論者執無中有,大正27.356下)呢?以下敘述贊同中有和反對中有兩學派間的精采對論。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正反對論
分別論者依據聖教量及「有中有論」的過難,證明沒有所謂的中有身。聖教量方面,如:一、經上說:「有一類人,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中。」既言「無間必生地獄」,故知決定沒有中有。二、伽他說:「再生汝今過盛位,至衰將近琰魔王,欲往前路無資糧,求住中間無所止」。既說中間無所依止處,故知決定無有中有。三、過難證方面,如影、光中,無有間隙,死有、生有間,也是無有間隔,故決無中有(大正27.356下)。
分別論者認為有情一期生命終了的一剎那,就隨各自所造的善惡業轉世投生了。死有是一剎那心,生有也是一剎那心,生有與死有之間,只是剎那的前生後滅而已(有「先得生有,方捨死有」之說,大正27.358上),中間是沒有間隔的。所以,不須要中有作為兩有間的橋樑。
然而有部論師也同樣是依據聖教量及「無中有論」的過難,證明應有中有。如:一、經中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前:一者、母身適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者、健達縛正現在前。」除中有身,什麼是健達縛?前五蘊已壞,是什麼現前?故健達縛即是中有。二、經中說:「有中般涅槃。」中有若無,此中般涅槃依何安立!三、經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於愛而施設取。」前身已壞,次身未生,依愛立取的意生有情,豈不就是中有?若無中有,「意成有情」之名所詮表的是什物體!四、過難證:如從南贍部洲死,生到北俱盧等,若無中有,此南贍部洲身既滅,彼北俱盧身未生,中間應成間斷。果真如此,豈不彼身本無而有,此身則本有而無。若諸法本無而有,是無因論;有已還無,是斷滅論。此二,都是違反佛教因果緣起的大過失,故非有中有不成(大正27.356下--357上)。
分別論者與有部論師,都依聖教量以及過難,證成自己的主張。那麼,有部論師如何會通分別論者所引聖教及其過難,以證成中有的存在呢?
答:彼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所以者何?且彼經說「若有一類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者,彼經意遮餘趣、餘業,不遮中有。遮餘趣者,謂無間業定招地獄,不招餘趣。有此業者,命終定生捺落迦中,非餘趣〔畜生、惡鬼、人、天〕故。遮餘業者,謂無間業順次生〔來生〕受,非順現法〔現生〕受,非順後次〔次來生〕受,由此業力,命終定墮捺落迦中受異熟故。此是彼經意趣,若如經文而取義者,彼經既說「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中」,豈造四、三、二、一餘業,不生地獄,而但說五?又說「無間生地獄中」,豈造業已,第二剎那即墮地獄?然造業已,有經百年,方墮地獄。是故不應如文取義,便執中有決定為無。所引伽他,亦同此釋。謂遮餘趣,及遮餘業。說無中間,不遮中有。(大正27.357上)
有部論師以為:分別論者所引的聖教是不了義教,不能依文解義。經說「造作增長五無間業,無間必定生地獄」,是指造作五無間業的有情,死後必定生到無間地獄受報。因為無間業的定義是:造此惡業的有情,死後決定於地獄受,而且決定是順次生受報,故名「無間」。
同一經文,有部論師和分別論者的諍議點在於:分別論者把「無間必定生地獄」的「無間」二字,解釋為是「死有」和「生有」二有間沒有間隔。而有部論師則把「無間」解釋作有情死後的異熟報處(地獄)與受報時序(順次生報)。
又,有部論師如何會通分別論者所舉「影、光中無間隙」的譬喻呢?有部論師:
答:彼所設難,不必須通。所以者何?非三藏故。世俗法異,賢聖法異,不應引世俗法,而詰難賢聖法。若必須通,應說喻過,喻既有過,為證不成。謂如影、光非有情數,無根無心,死有、生有豈同彼耶?又如影、光俱時而起,死有、生有豈俱生耶?又此影、光無間隙喻,乃證中有是有非無。謂如影、光無間無隙,如是死有趣中有時,無間無隙;復從中有趣生有時,亦無間隙。是故中有定有非無。(大正27.357上--中)
有部論師以為:「譬喻」非經律論三藏,不應為證;其次,世俗法和賢聖法不同,不應以世俗法詰難賢聖法。它把分別論者「影光中間無隙」的譬喻與有情之生有、死有的不同性質加以對照,指出以此類彼的錯失。又,「影光中間無隙」之喻,從另一角度,反而可以證明中有的存在——「影光中間」,就如同死有趣中有、中有趣生有般的「無間無隙」。
有部論師如上會通了分別論者所引聖教,並詰難分別論者所舉「光影間無隙」譬喻之不當,於是證成了:有情死後必須要有中有身,作為轉世投生的橋樑。然這裡有一耐人尋味的現象:有部論師責難分別論者:「譬喻」非三藏,不能拿來類比聖教,且斥說:「影、光非有情數,無根無心,死有、生有豈同彼耶?又如影、光俱時而起,死有、生有豈俱生耶?」既然「譬喻」有錯失,何以自己又拿有錯失之「譬喻」來反證定有中有呢?以「影光中間無隙」來喻死有趣中有,中有趣生有,都是無間無隙,或可成立,但「影光俱時而起」的部分,如何解釋會通呢?豈不是同於分別論者,犯了「俱生」的錯失!
分別論者主張定無中有,他如何會通有部論師所引聖教,以證成「無有中有」之論呢?分別論者說:
彼所引經,是不了義,是假施設,有別意趣。所以者何?且初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在前,一者、母身適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廣說乃至三、健達縛正現在前」。「健達縛」言,經不應說彼無,鼓等諸樂器故。應說蘊行,彼蘊行故。(大正27.357中)
分別論者說:有部論師所引(第一經)聖教,有別意趣,非了義說。且「健達縛」,是鼓等樂器,並非指中有;應說是蘊的造作。有部論師反詰分別論者說:不管說是蘊的造作,或說健達縛,都是證明必有中有。分別論者反問:你說「四生皆有中有」,胎、卵二生,可說有三事入胎,而濕、化二生,豈有三事入胎?有部論師反駁:三事入胎,是隨應而說,誰說三事一定要遍布於四生?你這假設的言辭,豈能遮除中有!
分別論者解釋有部論師所引第二經:所謂「中般涅槃」,有四:一、有中天,住彼入滅,由此經中說中般涅槃。二、捨欲界已,未至色界而入滅者。三、受色界眾同分已,未經多時而入滅者。四、生色界,壽量未盡而入滅者。是故汝以「中般涅槃」名,不能證成定有中有。
有部論師反詰分別論者說:一、這「中天」的名稱,佛在何處說?經但說有二十八天,不說有中天。經中也說有生般、行般,乃至上流般,難道你也允許有天名生般、行般、上流般等天嗎?既無別天名為生般等,如何可別立「中天」!二、「捨欲界,未至色界而入滅名中般」者,既捨欲界未至色界,若無中有,依何身住般涅槃?三、「受色界眾同分已,未經多時而入滅」者,生般涅槃是依此而立的。倘以此為中般涅槃,則無色界也應說有中般涅槃,因為也有生彼未久而盡斷餘結以入滅者。但若這樣,豈不是無色界也有「七善士趣」了?如此便違背聖教,因為經中唯說色界有七善士趣(生般、有行般、無行般、分速般、非速般、經久般、上流般〔註4〕)。四、一切有情,多分壽命未盡而夭折,唯除人趣、北俱盧洲以及住睹史多天一生所繫菩薩,諸餘壽命未盡夭折而入滅者,皆應名為中般涅槃!假使這樣,則「中般」之名非唯色界所有,故分別論者的解釋並不合理。
分別論者又如何會通有部論師所引的第三經?它認為:意成有情,即是無色界,而非中有。謂有出家犢子梵志,已離欲染,得天眼通。彼有同學,已離色染,命終生無色界。犢子梵志以天眼通,遍觀欲、色界中都無所見,便作是念:彼斷滅耶?為決自疑,來至佛所,請問世尊:「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何法而施設取?」世尊言:「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於愛,而施設取。」世尊的意思是:他的同學從此命終,生無色界,依愛立取,非是斷滅。以此證明:意成有情,即是無色界,而非中有。
有部論師反詰分別論者說:經說「意成」,可詮釋多種義。如中有、化身、劫初人、上二界等,你又何緣得知在此一定詮表無色天,不表中有?分別論者說:你又豈知此言唯表中有不表無色呢?有部論師說:即以此契經而言,可知定是詮表中有。此經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愛立取。」此身已壞,餘身未生,這不是過度階段的「意成有情」(中有)是甚麼?你說那是指生在無色界,但若生無色界,豈能說是未生(大正27.357中--下)!
針對有部論師所設「從南贍部洲死,生到北俱盧等,若無中有,此南贍部洲身既滅,彼北俱盧身未生,中間應間斷」的過難:分別論者解釋道:有情「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如折路迦(即尺蠖蟲)攀緣草木,要先安放前足,方才移動後足。是故即便是沒有中有,有情也不會產生中斷的過失(358上)。
有部論師反詰分別論者:若說「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則有大過失。如從人趣死而生地獄者,應先得地獄諸蘊,後方捨人趣諸蘊。倘若如是,有「趣壞、所依身壞、一身二心俱生」(358上)之過。「趣壞」者,爾時既是地獄趣,也是人趣所攝。「身壞」者,爾時既是地獄身,也是人身所攝。「一身二心俱生」者,死有、生有二心俱生——一個有情身,二心並起,心既有二,身不應是一。故所論言不僅不能釋難(大正27.358上),反將成為大過失了。
分別論者如上會通了有部論師所引的三個聖教,以及所設過難。由於《婆沙論》是有部論師所作的論書,所以在記述兩派對論的過程中,每每分別論者會釋之後,馬上就是有部論師的反駁意見,卻不見分別論者的回應何在。若以辯論的程序而言,可說是違反公平原則的。不過,從上來兩學派對論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留意到:分別論者的「有情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是有部所無法接受的,因為這將會有「趣壞、所依身壞、一身二心俱生」的大過失。就在這裡,透露了兩派思想的歧異——時間觀不同,以及有情業果相續的安立處不同。而這兩個思想,又有連帶的關係。可以說,兩派之所以形成有無「中有」的對峙,還在於時間觀的不同,以及有情業果相續安立處的不同。
註1:1.《成實論》云: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中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時得;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有人言二世法有,或有言無。(《成實論》,大正32.253下)
2.有關中有的問題,很多論書都有涉及。如《俱舍論》,大正29.44中--47下。《順正理論》,大正29.468上--480中。《成實論》,大正32.256中--257上。
註2:一切中有為是趣所攝或非趣所攝?《婆沙論》中有二說:有說是趣所攝的,有說非趣所攝的,有部論師說:中有非趣所攝。因為:趣謂所趣,即所至處;中有趣非所至處,猶如道路,故非趣攝。復次,趣非擾亂,中有擾亂,是故中有非趣所攝。復次,趣多安住,中有不住,如風、陽焰,故非趣攝。復次,諸趣是果,中有是因,因不即果,故非趣攝。……復次,中有在彼二趣中間,故非趣攝。如田邑土,世界中間,非田等攝。復次,趣是根本善惡業所招,彼加行業招於中有,因既有異,故不相攝。(詳細情形,請檢閱大正27.358中--下)
註3:1.業生者,地獄有情。如契經說:地獄有情業所繫縛,不能免離,由業而生,不由意樂。
2.異熟生者,飛鳥及鬼神。由彼異熟勢輕健故,能飛行空,或壁障無礙。
3.淫欲生者,六欲天及諸人。(大正27.363上)
註4:1.有情修七覺支,多修習可得七種福利:現法智,有餘涅槃;若命終,五下分結盡(身、戒禁取、疑、貪、瞋),得中般涅槃;若不爾,得生般涅槃;若不爾,得無行般;若不爾,得有行般;否則得上流般涅槃。(《雜阿含》,大正2.196下)
2. 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見《大毘婆沙論》,大正27.874中--875中。
3. 七善士趣:不還果聖者,斷盡欲界煩惱,有生般、中般、上流般等三種涅槃。生般又分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中般又分速般、非速般、經久般(大正29.125上--中)。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參、中有的諍議
二、思想的癥結
(一)、時間觀與業果安立處之關係
學派中,大眾分別說系是過未無體論者,有部是三世實有論者。過未無體論者,把業力業果建立在心心所法上,說「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大正27.96上)。剎那生滅的心,如何安立有情的業果相續?他們說:「意界是常」(55中),「一心相續」(110上),「心是一」(大正32.278下)。在心識差別的生滅中,有內在相續的心性;由此常一相續的心性,安立有情的生命緣起及業果相續。又主張二世無者,他的一剎那有前後二時,如說「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轉變」(大正49.17上)。這種說法,與分別論者說「有情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相同,故不須假藉中有去轉世投生。這樣,也就回應本節初筆者所設問的:主張「無色界有色」的大眾分別說系,何以說「三界受生皆無中有」的問題了。
而主張三世實有的有部論師,說「異熟因果,俱通五蘊」(大正27.96上)。又說「有情但依現有執受相續假立。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大正49.16下)。它依蘊立我,在有情自體的五蘊和合相續上,建立「世俗補特伽羅」(假名我);依此世俗補特伽羅,有從前生到後世的可能——有移轉。所以,他認為有情生命終了,捨前五蘊身,必須要有中有作為後五蘊身生起的橋樑。
由於業果相續有這種「建立在心法上」或「建立在色法上」的歧異,因此分別論者說的「有情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會遭到有部論師的質疑,認為這有「趣壞、所依身壞、一身二心俱生」的大過失。
(二)、二心俱起、不俱起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必須解決:「一身二心俱生」的問題。這也是學派間的諍議問題。
據《異部宗輪論》說:大眾部末宗主張「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與煩惱容俱現前」(大正27.16上)。而《大毘婆沙論》也記載:大眾部主張一時二心俱生。如論說:
有執:一補特伽羅有二心俱生,如大眾部。為止彼宗,明一補特伽羅無二心俱生。(大正27.47中)
何以一補特伽羅無有二心一時俱生呢?有部論主說:
無第二等無間緣故。謂心、心所法生,必依止等無間緣,既無第二等無間緣,故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一一有情,由法爾力,但有一心相續而轉。……猶如多人經於狹路,一一而過,尚無二並,何況有多!……如是有情未來心聚,依現和合,一一而生,設現在世有多和合為開次者,則應一時有多心起;但無此事,故一一生。又由和合有先後故,假使先有修道和合,後見道者,則應修道先見道生;但無此事,故先起見道。由此,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大正27.49中--下)
論主認為有情無有「一時二心俱生」的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無第二等無間緣」,所以有情無法一時生起兩個心識。這無一時二心俱生,其實也符合有部「自性不與自性相應,心不與心相應」(大正49.16中)的思想。同理,大眾部主張有情一時二心俱生,也符合自宗「心心所法能了自性」——「心能自知」(大正27.42下)的思想。而《大毘婆沙論》論主為證成己宗,論中又列舉多位論師的意見,如說:
何故無一補特伽羅非前非後二心俱生?尊者世友說曰:於一剎那身,唯有一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復次,於一剎那命根,唯一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復次,於一剎那,唯有一類眾同分心依彼轉,故無有二。大德說曰:法生時和合,唯一無二,不可一和合有二果生,故一剎那心唯有一。復有說者:若有二心俱生,則應不可調伏。如今一心剛強儱悷猶難調伏,況二心耶?若心不可調伏,則無得解脫義,故一相續無二心俱。或有說者:若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有雜染、清淨一時起過。謂一心雜染,一心清淨,如是則無得解脫理。又應一時生善、惡趣。復次,若一相續二心俱生,何妨有三,若有三者,應一時受三界異熟,是則界壞亦無解脫。……〔四心、五心、六心、百千心〕乃至何妨無數俱起。若爾,諸法從未來世,應一時生,於現在世一時而滅,是則應無未來、現在。以觀未來、現在,故說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故過去亦無。若無三世,則無有為;若無有為,則無無為;如是則一切法皆無,是為大過!是故無有二心俱生。有餘師說:若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應受等諸心所法亦二俱生,……沙門果等一切皆壞。勿有此過,故一相續無二心俱。(大正27.49中--50上)
以上諸師的解說,最值得注意的有二點:一、「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有雜染、清淨一時起過」。二、「以觀未來、現在,故說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故過去亦無。若無三世,……如是則一切法皆無」。這二個質難,都牽涉到學派思想的諍議。
如第一點,「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有雜染、清淨一時起過」方面:據《異部宗輪論》的記載,大眾部末派即是主張「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與煩惱容俱現前」(大正49.16上)的學派。從思想上來說,大眾部是「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大正49.15下)的主張者,因為隨眠煩惱恆時俱有,雖然心性本淨,但不得解脫。行者在修行時,聖道現起,然隨眠(煩惱)種子尚未全然不起,故有「道與煩惱容俱現前」——一心中,煩惱與聖道同時並存的現象。
而有部則認為「心心所法體各實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緣」、「有無記法」(大正49.16中)。它從「心心所別體」的觀點,認為心識的作用只有了知。這了知的作用,若與善、惡心所相應,就成善、惡心,若未摻雜善、惡心所,即是無記心,他否定「心性本淨」說,而主張「心通三性」。所以有部論師批評分別論者說:「一相續二心俱生,則有雜染、清淨一時起過」,實含藏著兩派根本學說的歧異。這思想的歧異,也和第二點息息相關。
第二點,說「以觀未來、現在,故說有過去;未來、現在無,故過去亦無。若無三世,……如是則一切法皆無。」這個說法,同樣涉及有部的根本思想。有部是「三世實有」論者,而三世實有的學理依據,就是諸法恆住自性,法體恆有,不增不減,三世一如,由法體現起之作用生滅,安立三世差別。作用從屬於自體,從自體上顯現,故一切法是三世實有。又有部是以世友的「依作用安立三世差別」為宗義,然在世友說中,即有「以觀待來建立三世」的意涵存在。如說「諸有為法,觀過去現在故施設未來,不觀未來故施設未來,無第四世故。觀未來現在故施設過去,不觀過去故施設過去,無第四世故。觀過去未來故施設現在,不觀現在故施設現在,無第四世故。如是名為三世差別」(大正27.394中)。所以,論師質疑主張一時二心俱生者:「以觀未來、現在,故說有過去,……若無三世,……如是則一切法皆無」,其實背後隱藏「三世實有」思想對「二世(過未)無」論者的質疑。
這裡還有個問題:何以三世實有論者會反對有情一時二心俱生呢?這還是學派思想的歧異使然,筆者將於〈論師的輪迴觀〉做較詳細的介紹,茲略。
「有情一時二心俱生」,是三世實有論者責難二世無論者學理上的過失之一。如《識身足論》論主問道:如觀不善根,是觀過去、未來,還是現在?若言觀過去,則有過去;若言觀未來,則有未來;若言觀現在,則能觀所觀,有情一時有二心俱生了(大正26.531中)。然二世無論者認為:有情是可以一時二心俱生的(如前文所說)。他們的歧異,簡單來說:主張二世無的大眾部,在六識外,建立一個恆常相續的細心,作為六識生起的所依。而有部則認為:由前念六識滅去,能引生後念六識——這就是「無間滅意」:剎那過去的前念,能引生剎那後念,這剎那剎那生滅中,它沒有在六識外建立細心,故不許二心俱起。
(三)、化地部之難題
以上一系列探討的問題,是源於:分別論者否認中有,說「有情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遭受有部論師質疑其有「趣壞、所依身壞、一身二心俱生」的大過失而來。筆者從《婆沙論》文透露出的學派思想,切入問題點,說明兩學派由於「時間觀」的不同,以及有情業果相續安立處的不同,遂有一主張有中有,一主張無中有的歧見。若以此原理來看:化地部本宗主張「定無中有」,末宗說「亦有中有」(大正49.17上),由此可以想見化地部本、末之間思想的變遷。
化地部是從分別說系分流出來的學派,據印公導師的研究:「《大毘婆沙論》的分別論者,是泛稱分別說部的大陸學派,在罽賓區流行的化地、法藏、飲光部,尤以化地部為主流。」(《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412)。如此,分別論者說「無有中有」的學理,可以拿來解釋化地部本宗的「定無中有」說。而末宗說「亦有中有」,乃是因為化地部到了後期,建立了三蘊——一念頃蘊、一期生蘊、窮生死蘊。其中,窮生死蘊是「恆在不盡,後時色心,因此還生。於無餘涅槃前,此陰不盡」(大正31.160下)。這能生一切有漏色心的功能,乃至到無餘涅槃前,都恆在不盡的「窮生死蘊」,可說是有情業果相續的依存體了。化地部本宗,業果安立於一心相續上,所以說「定無中有」,末宗說「實有過去未來」(大正49.17上),又建立「窮生死蘊」,或許因此改變成「有中有」論吧!
不過,化地部末宗也有一個難題。過未無論者,依心立我,業力安放於心法上,故說「定無中有」;三世有論者,依蘊立我,業力是隨心轉的色法(無表色),說定有中有。它們的區隔非常分明。但化地部一方面說「實有過去未來」(三世有),建立「窮生死蘊」,承認「中有」的存在,一方面又說「業實是思,無身語業」(大正49.17上),這豈不是矛盾嗎?考「業實是思,無身語業」,與大眾部「唯心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譬喻者「離思無異熟因,離受無異熟果」(大正27.96上,263下)、「身語意業,皆是一思」(587上),是同樣的意義——肯定業力是心法而非色法。依心立我卻肯定中有,這顯然是化地部末宗難解的矛盾了!
三、學理上的困境
關於中有有無的問題,學派間的異見紛紜,以上單就大眾分別說系和有部論師的不同意見,追朔其思想源頭,因而引申出一連串的問題。筆者以為:因為兩個學派背後的學理思想不同,所以形成南轅北轍的解說,兩學派是各彈各的調,所以也就無所交集了。然而兩派論者都能掌握自宗理論而加以發揮,不管橫說豎說,都不離自宗學理依據。不過,以學理論學理,兩派也都有他們學理上的困境。
 
就以有無「中有」這個問題來說:無中有論者,繼承佛教的本義,說業力不可思議,有情的轉世投生,是由前生的業力,感生後五陰身。前身五陰與後身五陰,藉由業力作為連繫的橋樑。但由業力作為前身與後身的連繫,這種說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分別論者說「有情從死有至生有時,要得生有方捨死有」。那麼,假使某人身在台灣,現有的五陰身損壞,由業力的牽引,將轉生至印度,若後有五陰身數天後才生,這中間當如何連繫呢?若說「要得生有方捨死有」,台灣和印度隔得這麼遠,如何跨越這距離的鴻溝?會是業力不可思議,一念間轉至印度出生嗎!
有中有論者,也有相同的問題。如說前身五陰到後身五陰,中間的往來者是中有身。那麼,是前身五陰轉為後身五陰?還是前五陰身滅,再生後五陰身?若前身五陰轉為後身五陰,如何老舊損壞的五陰身,轉為新而完好的五陰身?又,若是前五陰身滅,再生後五陰身,前滅、後生,怎麼往來連繫?這即如《中論》所破:「若從身至身,往來即無身,若其無有身,則無有往來」(大正30.20下,註5)了!
【註5:《中論》,大正30.20下;《中觀論頌講記》,pp.268--269。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肆、中有的特質
有部論師主張有「中有」身,所以《婆沙論》主所作的論門中,有許多是與中有相關的議題。以下,從《婆沙論》中檢出數則論主對中有的詮釋,藉以認識「中有」。
一、中有業可轉、不可轉
有情由思推動,表現於身、口的行為,隨著身、口行為的強力造作,會產生一種潛在的功能,影響有情,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業力。這業力,隨受報時間遠近的不同,而大分為現法(當生)受業、順次生(來生)受業、順後次生(次來生)受業,以及順不定業等。不過,可確定的是:「所作業不亡,果報還自受」,有情造下的業因,將來必當感得果報。那麼,由有情前生業力所引而化生的有情自體中有,必有業緣隨縛了。於是論師們也不忘對這「中有」業,作了一番探究。如《婆沙論》說:
問:中有可轉、不可轉耶?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彼說:所造五無間業尚可移轉,況中有業!若無間業不可轉者,應無有能出過有頂,有頂善業最為勝故。既許有能過有頂者,故無間業亦可移轉。阿毘達磨諸論師言: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大正27.359中)
有部持經譬喻師認為:一切業皆可轉,連五無間業都可轉了,豈有中有業不可移轉的道理!而阿毘達磨諸論師則認為:由有情前生所造之善惡業,決定有情中有身之去處。而感中有的業極猛利,「無佛、獨覺、一切聲聞及餘有情,咒術、藥物,能礙中有,令不往趣應受生處」(大正27.364中)。故中有業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論中,有人舉「無聞比丘事」、「善惡行者事」、「影堅王事」,以質疑有部論師:何以說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
問:若中有於界不可轉者,無聞比丘事,當云何通〔註6〕?是則中有於界可轉,寧說於界不可轉耶?答:住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謂彼將死,由業勢力,第四靜慮生相現前,彼既見已,便作是念:「一切結縛我已永斷,應般涅槃,更無生處,何緣有此生相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若有解脫,我應得之。」由謗涅槃邪見力故,第四靜慮生相便滅,無間地獄生相現前,命終後生無間地獄。住本有位,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大正27.359中--下)
問:若中有位於趣不可轉者,善惡行者事〔註7〕,當云何通?是則中有於趣可轉,寧說中有不可轉耶?答:彼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善惡行者,皆是住本有位,臨命終時,善惡移轉,非住中有位時。(大正27.359下--360中)
問:若中有於處不可轉者,彼影堅王事〔註8〕,當云何通?是則中有於處可轉,寧說中有不可轉耶?答:彼本有時,有此移轉,非中有位,故不相違。影堅王住本有臨命終時,睹史多天生相先現前,彼愛多聞天美妙飲食時,睹史多天生相便滅,多聞天子生相現前,從此命終,受彼中有,而生彼天。(大正27.360中--下)
有部論師以為:「無聞比丘事」、「善惡行者事」、「影堅王事」等,都是在「本有」位時轉業,非「中有」位時。只有住「本有」時,乃至臨命終時,轉念現前,其業才可能移轉。
而且,不僅中有位業不可轉,中有也還會造作種種異熟因(業因),等生到本有時受異熟果。如有部論師說:住欲界中有位時,能造作二十二種業。二十二種業的內容是:中有位有異熟定業及不定業二種,如是羯剌藍、遏部曇、閉尸、鍵南、缽羅奢佉、初生、嬰孩、童子、少壯、衰老位等十個位次,每個位次都各有異熟定業及不定業。併中有位,共有二十二種業(大正27.595下)。此中,有個問題:中有能造作諸業,令至本有位受異熟;此業,應說是「順現法受業」,還是「順次生受業」呢?論師說是現生受業報(順現法受業),而非來生受業報(順次生)。因為中有和本有的總眾同分並沒有差別(大正27.595下)。
此處,有一問題值得留意:佛教的業感輪迴說,是自作自受的業報觀。譬喻者說「中有可轉,以一切業皆可轉故」,印公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的解說是:譬喻師傾向於唯心,重視現起的心力,否定了定業,所以說一切業皆可轉,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p.374)。而有部論師(阿毘達磨諸論師)卻說:「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其意是說:中有業不可轉,但「本有」業可轉,乃至臨命終時的心念亦可轉業。如「無聞比丘事」,「善惡行者事」,「影堅王事」等,都是在「本有」位的臨命終時轉業的(大正27.359中--360下)。由此,顯示有部論師是現實人間佛教的奉行者,重視現緣的實踐面(積極性)——不必為既成的惡業擔心,在現生活著的時候(本有),儘可從善業的修習中去對治惡業,乃至臨命終時正念現前,都可轉業。而且,臨命終時的心念可轉業,實是促成中國佛教「臨終助念」的濫觴。不過,譬喻者說一切業皆可轉,乃至五無間業皆可轉,有部論師說本有業可轉,乃至臨命終時都可轉,給予有情無限的鼓勵與希望,那怕是作了重大惡業者,都有美好的機會。
二、中有住世長短
有情命終後,生到中有位,等待結生的機緣成熟時,就轉世投生去。這等待轉世投生的時間,需要多久呢?論師間有諍議。如《婆沙論》有四說:一、經於少時,因中有於六處門速求生緣故。二、設摩達多尊者說:極多住七七日,四十九日定結生。三、世友尊者說:極多住經七日,因中有身羸劣,不能久住。若結生因緣未和合,則七日為一週期,數死數生,無有斷壞,直至生緣成熟。四、大德法救說:無有定限。若生緣快速和合,住時即短;若生緣未和合,住時即長些(大正27.360下--361中)。
以上,關於中有住經幾時,論主列舉四說,未加評論,顯見當時意見分歧,尚未有定論。不過,有部論師針對初說:中有住經少時,速往結生的意見,有一連串相當精采的問答。如問:若受中有,瞬遇生緣,即可速往緣會,於中結生;若生緣不和合,如何中有不住多時?如父在迦濕彌羅,母在中國,二者隔著千山萬水,中有如何能速往結生呢?
初說的答覆是:有情作父母業有定有不定,故於父母有可轉義,有不可轉義。一、若於父母俱可轉者,往餘父母和合處結生。二、若於父可轉,於母不可轉者,母與餘男子和合,令中有速往結生。三、若於母可轉,父不可轉者,父與餘女人和合,令中有速往結生。四、若於父母俱不可轉者,即彼有情尚未命終時,由業力故,令其父母雖隔千山萬水,必能破除萬難相會。其所經處,毒不能害,刃不能傷,火不能燒,水不能溺,乃至其餘種種夭橫因緣,皆不能礙,必得父母和合,令彼有情既命終已,適受中有,即往結生(大正27.360下--361上)。
又問:若諸有情愛欲常增者,可隨中有速往結生,若有欲心不常增者,如何中有速往結生?如馬在春時、牛在夏時、狗於秋時、熊於冬時,欲心增盛,餘時不爾,如何有情適受中有,令彼和合而往結生?論主說:一、彼有情住中有位,由業增上力的緣故,令其父母非時欲心也得增盛,相趣和合,彼得結生。二、相似業中亦得結生,故無有失。如馬春時欲心方盛,但驢於一切時欲心皆得增盛,應生馬中者,得非時而生驢中;牛於夏時欲心方盛,但野牛於一切時欲心皆得增盛,應生牛中者,得轉生野牛中;狗於秋時欲心方盛,野干卻於一切時欲心皆得增盛,應生狗中者,得轉生野干中;熊於冬時欲心方盛,而羆於一切時欲心皆得增盛,應生熊中,得轉生於羆中。雖彼形相與餘相似,而眾同分如本不轉,以諸中有不可轉故。如是中有速求生故,住經少時,必往結生(大正27.361上--中)。
經由以上的系列分別,初說證成了「中有住經少時,速往求生」的理論。而《俱舍論》、《順正理論》主,也贊同「住經少時」說〔註9〕。不過,在《瑜伽師地論》裡,就採用設摩達多和世友尊者的合說:若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多住七七日,四十九日內必定結生。這種說法,後來也成為一般的通說。如說:
中有,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有得生緣,即不決定。若極七日未得生緣,死而復生,極七日住。如是展轉未得生緣,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後,決定生緣。」(《瑜伽師地論》卷一,大正30.282上--中)
三、中有何處入母胎
中有是有情轉世投生的中間站,有情要往投生時,由中有去投胎母腹。那麼,中有是從何處入母胎的呢?此中,有說:有情的業力不可思議,而且中有身無所障礙,所以,「隨所樂處」入胎。而論主卻說:
中有入胎,必從生門,是所愛故。由此理趣,諸雙生者,後生為長,先入胎者,必後出故。(大正27.363下)
契經說:有情三事和合入母胎——父母俱有染心和合,母身調適,健達縛正現前。健達縛者,即是中有。有情入胎時,健達縛二心展轉入母胎,若女入胎,將於父起貪愛,於母起瞋恚(男入胎則反之)。所以,論主說有情入胎,「必從生門,是所愛故」。不過,這種說法,有個待解的問題:色界中有的形量,如本有時,形量圓滿;欲界中有的形量,如五、六歲小兒模樣(大正27.361中)。那麼,如五、六歲小兒形量的欲界中有,如何於父母起顛倒想,生愛、恚二心?論主的看法是:中有的形量雖小,然諸根猛利,如本有時,能作諸事業。如善繪畫者,在壁上畫老人形狀,其像雖小而有老相(大正27.361中)。
又,論主說「諸雙生者,後生為長,先入胎者,必後出故」,這與我們傳統的認知有差距。對於雙胞胎或多胞胎者,我們一向以先出生者為長,後出生者為幼,這顯示民俗認知與論典所說的不同。不過,曾來台訪問,日本有名的國瑞——金銀婆婆,也是主張「後生者為姊,先生者為妹」。
又,有部論主說有情入胎,「必從生門,是所愛故」,與其主張「唯染污心,令有相續」有關。這也牽涉到什麼是推動有情生命相續的原動力問題。據《大毘婆沙論》記載,分別論者認為:「不染污心,令有相續」(大正27.308下);譬喻者說:「唯愛與恚,令有相續」;有說:「惡趣唯用恚心結生,善趣唯用愛心結生」;而有部論主則認為:「唯染污心,令有相續」,「一切煩惱,皆令有相續」(大正27.309上),故有情是藉由染污心識去投胎的,也因此中有必從生門入胎。
凡夫中有必由生門入胎,菩薩中有是否也從生門入胎呢?有說:從生門入,因為凡卵生、胎生者,必從生門入胎。論主說:菩薩中有從右脅入,因正知入胎,於母生母想,無婬愛故(大正27.363下)。又有情欲界中有身如五、六歲小孩模樣,那菩薩中有的形量如何呢?論主說:
如住本有盛年時量,三十二相莊嚴其身,八十隨好而為間飾,身真金色,圓光一尋。由此菩薩住中有時,照百俱胝四大洲等,如百千日一時俱照,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如美音鳥,其聲清亮,智見無礙,離諸雜染。(大正27.361中)
既然菩薩中有「三十二相莊嚴其身,八十隨好而為間飾,身真金色,圓光一尋」,那麼如何會通法善現:「白象相端嚴,具六牙四足,正知入母腹,寢如仙隱林」之偈說呢?論主說:
此不須通,非三藏故。文頌所說,或然不然。諸文頌者,言多過實,若必須通,應求彼意。隨現夢相,故作是說。謂彼國中,夢見此相,以為吉瑞,故菩薩母夢見此事,欲令占相;諸婆羅門聞已,咸言此相甚吉。故法善現作如是說,亦不違理。菩薩已於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況最後身受此中有而入母胎!是故智者不應依彼所說文頌,而言:菩薩所受中有如白象形。(大正27.361中--下)
有部論主如上的解說,牽涉到兩個問題。一、有部說「唯染污心,令有相續」,所以眾生的中有從母親生門入胎,然說菩薩中有卻是:「從右脅入,因正知入胎,於母母想,無婬愛故」(大正27.363下)。既然染污心是令有情生命相續的原動力,何以菩薩卻可正知入母胎,而心無淫愛?二、論主認為菩薩中有有「三十二相莊嚴其身」,所以摩耶夫人是夢見白象入胎;因為菩薩已於九十一劫不墮惡趣,怎麼可能還現白象(旁生)身呢?這兩個問題,筆者於〈論師的菩薩觀〉已探討過了,茲不贅述,此處只是帶出問題點,藉以串連相關思想。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0-3-19 14: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中有的形相
前說欲界中有如五、六歲小孩的模樣,色界中有如本有時的模樣,形量圓滿:這是依中有身的身形高矮而說;本節談中有的形相,是就中有的長相面貌而說。中有的長相如何呢?論主說:「中有形狀,如當本有」(大正27.361下)。如當投生地獄趣者,其中有形狀即如地獄有情,乃至當生天趣中者,其中有形狀即如彼天上有情,因為中有、本有是同一引業所引的異熟報體故(大正27.361下)。
又中有身是否諸根具足呢?有說:中有隨本有位,若本有位諸根不具足,中有位諸根就不具足,若本有位諸根具足,中有位即諸根具足。而論主卻以為:「一切中有皆具諸根,初受異熟必圓妙故」;又「中有位於六處門遍求生處,根必不缺」(大正27.361下)故。所以,縱使未來的本有位缺眼缺腳,諸根不具,但中有位必是諸根完好無缺的。
五、中有以香為食
世尊說:有四食——粗摶食(段食)、細觸食、意思食、識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大正2.101下)。有情在中有位,是否也須要假藉段食以資益身心呢?論主說:色界中有不須要段食,而欲界中有必藉段食以維持生命(大正27.362下)。中有色身輕細難見,無有障礙,其段食是否亦如欲界常人之食呢?有說:欲界中有,隨所到處有食便食,有水便飲,由飲食以自存濟。論主說:五趣有情的中有身數量極多,若隨所到處受用飲食的話,世間所有飲食,只供一狗類中有尚不周濟,何況還有很多餘趣餘類的中有!而且中有身非常微細輕妙,若受用粗重食,身體將應散壞,故應說:中有以香氣為食——是「食香」者。如說:
中有食香,非食粗質。有福者,歆饗清淨華果食等輕妙香氣,以自存活;若無福者,歆饗糞穢臭爛食等輕細香氣,以自存活。又彼所食香氣極少,中有雖多,而得周濟。(大正27.362下)
論主認為色界中有不須段食,而欲界中有須藉段食——香氣,以資養身心。欲界中有以香為食,這也是欲界中有又稱為健達縛的原因(大正27.363上)。
六、色界中有與衣俱生
論主說:慚愧是法身的衣服,色界有情慚愧增上,故色界的一切中有,常恆具有衣服。欲界有情多無慚愧,故欲界中有多分無衣。而唯有菩薩中有,以及白淨苾芻尼中有,恆有上妙衣服。不過,論師中也有說菩薩中有無衣,唯有白淨苾芻尼的中有常與衣共俱(大正27.362中,註10)的。
論中問:何以白淨比丘尼有衣而菩薩無衣呢?有餘師說:因為願力不同。白淨比丘尼過去以衣物奉施四方僧已,便發願:願生生常著衣服,乃至中有位也不露形。由此願力引發,故所生之處,衣服充足,於最後身所受中有,入胎,出胎,都衣不離體。甚至隨著年歲增長,衣服漸而寬長;於佛法出家受具,即變為僧衣,乃至般涅槃時,即以此衣纏繞火葬。而菩薩過去三無數劫,修種種殊勝善行,皆為迴向無上菩提,利益安樂眾有情。是故菩薩所受中有雖具相好,但沒有衣服。有部論主不同意這種論點,認為:色界的一切中有由於慚愧增上的緣故,必有衣服。菩薩功德慚愧增上,是其餘的色界中有所不及,所以菩薩中有必更不露身形(大正27.362中--下)。
七、作無間業者亦受中有身
造作五無間業者,命終之後,無間必入地獄受苦一劫。如《婆沙論》引毘奈耶說:度使魔羅、伽誅藥叉、提婆達多、毘盧宅迦,皆即此身陷入無間大地獄中,受諸劇苦(大正27.364下)。此等入無間地獄者,是否也受中有身?論中列舉三說:
答:受中有身,……初一剎那,死有蘊滅,中有蘊生;後一剎那,中有蘊滅,生有蘊生。由此迅速,難可覺知。
有作是說:彼於佛等起重惡行,臨命終時,身極厚重,故此大地不能持彼,如油沃沙,即便陷入。既入地已,方乃命終,受中有身,後生地獄。是故說彼皆即此身陷入無間大地獄中,依初陷時而作是說。
有餘師說:彼業猛利,未及命終,無間地獄火燄上湧,纏縛彼身,牽入地獄。彼於中路,方乃命終,受中有身;後至地獄,捨中有身,方得生彼。依初去時而作是說,亦不違理。(大正27.364下)
以上三說,第一說者,認為死有瞬間即生為中有,中有瞬間生為生有,因時間非常迅速,故難覺知有中有。第二說者,認為彼等入地獄已方命終,受中有身,生地獄中。第三說者,認為彼等未及命終即墮地獄,於中途命終,受中有身,至地獄,捨中有身,生地獄中。所以,這三種說法,都肯定入無間地獄者,必受中有身。
八、神通行勢勝於中有
這是比較神通力和業力誰較快速的問題。當世尊在拘尸那入滅的前夕,告諸力士子說:「我父母生身之力,若神通力,及勝解力,今日中夜,將為無常力之滅壞。」(大正27.146上中)雖然世尊形體是金剛數(大正2.637中),猶不免無常到來而散壞。然《婆沙論》主說:即使無常力強過神通、勝解力,不過,業力還是勝過神通力(大正27.199中--下)。這業力勝神通說,可以目犍連與蓮華色為例:佛陀的比丘弟子眾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被外道打死;女眾神通第一的蓮華色尊者,被提婆達多打死。既然說業力勝過神通力,何以有部論主卻說「神境通力行勢迅速,非諸中有」呢?論主答:
依無障礙,故作是說,不依行勢。謂佛神通能礙一切有情神通;獨覺神通,除佛,能礙諸餘神通;舍利子神通,除佛、獨覺,能礙一切有情神通。……諸利根者神通,能礙一切鈍根者神通。無佛、獨覺、一切聲聞及餘有情,咒術、藥物,能礙中有,令不往趣應受生處,然必往彼隨類結生。由此契經說諸業力勝神通力。若依行勢而作論者,應說神通勝於中有。(大正27.364上--中)
此中,論主分兩方面解答神通力和業力孰勝的問題:一、以無障礙來說,業力勝神通,故中有行疾,勝於神通。二、依行勢來說,神通力勝於中有,故神通行疾,勝於中有。業力與神通力,各有偏勝。這個問題,主要是承續「中有微細、無有障礙」而來的問題。如論主說:中有微細,一切牆壁、山崖、樹木等,皆不能障礙阻隔它。
既然一切外物都不能障礙中有,那麼,兩個中有彼此間會相礙嗎?有說:互不相礙。因中有身極微細輕軟,故彼此身相觸時沒有感覺。有說:相礙。如相遇時,彼此說話。
又,是否所有中有皆能互相障礙呢?有說:中有只會自類相礙,如地獄中有但礙地獄中有,乃至天中有但礙天中有。有說:由於粗重的關係,劣趣中有礙勝趣中有;由輕細的關係,勝趣中有不礙劣趣中有。如地獄中有礙五中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乃至天中有唯礙天中有(大正27.364上)。然論主說:「無佛、獨覺、一切聲聞及餘有情,咒術、藥物,能礙中有,令不往趣應受生處」,這實說明了業力的可畏!「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即使佛菩薩慈悲,也難以改變。這種說法,正可回應有部論師的:「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唯「本有」業可轉之說(大正27.359中--下)。
九、中有般涅槃
經中說斷五下分結盡(斷盡欲界修惑),證不還果—第三果。名為「不還」,是指已離欲的三果聖者,死後上生色界或無色界,一定就在色、無色界入涅槃,決定不來欲界受生了。此不還有情有五種:中般涅槃、生般涅槃、有行般涅槃、無行般涅槃、上流往色究竟般涅槃(大正2.196下,211上)。此五不還有情中,中般涅槃者,即是住中有身而般涅槃者。如說:
云何中般涅槃?謂有補特伽羅前生中,於五順下分結〔身見、戒禁取、疑、貪、瞋〕已斷已遍知,於五順上分結〔色貪、無色貪、掉舉、慢、無明〕未斷未遍知,造作增長順起有受業,不造作增長順生有〔次生〕受業。從彼命終,起色界中有,即住彼中有得如是種類無漏道。由此道力進斷餘結,於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名中般涅槃。(大正27.874中)
問:何故名中般涅槃?答:此補特伽羅已過欲界,未到色界,住彼中有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復次,此補特伽羅利根,輕煩惱故,能於中有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復次,此補特伽羅先得有心,有心無間得學心,學心無間得無學心,無學心無間得非學非無學心。即住彼心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大正27.874下)
不還有情,已斷欲界修所斷惑,尚有色、無色界修惑未斷,命終後,起色界中有。以色界中有身,得無漏聖道,由此無漏聖道進斷餘結(色無色界修惑),於無餘依涅槃界而般涅槃。如此,生在色界的中有身也能起無漏聖道,進斷餘結。那麼,如色界中有身有中般涅槃,欲界中有身是否也有中般涅槃?論主說:沒有。因為:
欲界是不定界,非修地,非離染地,多諸過失,災橫留難,住本有時尚難得果,況住中有微劣身耶!色界不爾,故住中有能般涅槃。復次,若住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依中有能越三界,然無依中有身能越三界者。復次,若住欲界中有般涅槃者,則中有中能斷三界煩惱,然無住中有身能斷三界煩惱者。……復次,欲界有違順相應煩惱,有外六門煩惱,有能引二果煩惱,有無慚無愧相應煩惱,及有忿等種種雜類諸隨煩惱,難破難斷,難越難離,住本有中作大功用,尚難除斷,況在中有!故無欲界中般涅槃。復次,要曾具修九品對治,方於中有能般涅槃。欲界中有必未具修九品對治,故彼中有不般涅槃。(大正27.876中--下)
生色界中有的不還果聖者,是起何地的無漏聖道而斷惑的呢?論主說:起「自地聖道」。若住初靜慮地中有般涅槃者,起初靜慮聖道,乃至若住第四靜慮地中有般涅槃者,彼起第四靜慮聖道。又中有唯於四根本地聖道隨順,非近分地、未至定、靜慮中間及無色定等(大正27.878下)。所以,在三界九地中,一般於未至、靜慮中間、四靜慮、三無色(除非想非非想處,此地無聖道故)皆可起無漏道,唯色界中有是依自所住地(初靜慮乃至第四靜慮),起無漏聖道,盡惑證果而般涅槃,非依未至、靜慮中間、三無色等。
有部論主說:不還聖者死後化生於色界的中有身,或依初靜慮(二、三靜慮),乃至或依第四靜慮,起無漏聖道,斷餘煩惱,證阿羅漢而般涅槃。而北道派說:生淨居天的五不還聖者,在化生時,當下即得阿羅漢(《南傳》57.344--347)。這中陰身證阿羅漢果說,後代的無上瑜伽行者,認為修「天色身」,能速疾成佛,也有在中陰身成佛的〔註11〕。不過,這與部派佛教「中般涅槃」的意趣,已經距離很遙遠的了。
以上九項,是《大毘婆沙論》有關中有的論題中,較特殊而有趣的一些記述。透過這些記述,不僅凸顯了論師心思的縝密與學理的一貫性,也呈現了《大毘婆沙論》時代,有部論師們對某些問題尚是意見分歧,未有定論,故顯得躊躇猶豫。然而藉由論師對「中有」的解釋,不得不令人正視業力的問題。
如:一、關於「中有何處入胎」的問題,這牽涉到何者是有情生命相續的原動力。有部說「唯染污心令有相續」,所以中有必從生門入胎,雙生者,後生為長;而菩薩中有,雖然正知入母胎,但有親愛之情;此親愛之情也是染污心,所以不違反己宗「唯染污心令有相續」的學理。又,論師說欲、色界受生者,必有中有身。所以,對於「作無間業者,現身墮地獄受苦,豈不未有中有身」的質問,論主費了一番解釋工夫,以證成作無間業者也有中有身。如此,在在顯示論師心思的縝密與論理的一貫性。
二、「中有身經多久方去結生」的問題,論主說中有住經少時必往結生,但是也列舉了設摩達多、世友、大德諸說,顯然中有住經多久,尚未有定論。又論主為證成「中有住經少時必往結生」之說,因此說:「有情作父母業有定、有不定,故於父母有可轉義、有不可轉義」。這是說,若不定業,是可轉的;若定業就不可轉了。然又說「中有於界、於趣、於處,皆不可轉,感中有業極猛利故」,但是在「本有」時可轉,乃至臨終時正念現前也可轉業,不是更顯現了人間佛教積極向上而永不絕望的一面嗎?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0-3-19 14: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3-1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伍、後記
本文,是筆者撰寫讀《大毘婆沙論》劄記以來,較單純的一個單元,牽涉的問題也比較少。論師論列問題時,有廣泛、嚴謹、周密的思考,能掌握問題核心,也能觸類旁通,並且時時回顧己宗學理,不忘適時發揮己宗思想,又能保持其思想的一貫性,這些都足以見論師的特性與風格。這種風格與特性,在論書中表露無遺。相信多讀論師們的作品,可以幫助自己頭腦清楚一點,增強辨析能力,遇事不至於像無頭蒼蠅,不知所措,對於修道的歷程來說,是存有增益作用的!
在本單元中,有一發人深省的記載。《大毘婆沙論》說:有情作父母業有定、有不定,故於父母業有可轉、有不可轉。若於父可轉,母不可轉者,彼女人性雖貞潔,受持五戒,具足威儀,而必與餘男子和合,令中有速往結生。若於母可轉,父不可轉者,彼男人性雖賢良,受持五戒,威儀具足,而必與餘女人和合,令中有速往結生。若父母業都不可轉,則有情尚未命終時,由業力故,使其父母雖隔千山萬水,必破除萬難相會。其所經過的地方,毒不能害,刃不能傷,火不能燒,水不能溺,以及其餘種種夭橫因緣,都不能障礙,必得其父母和合相會,令彼有情既命終已,適受中有,即往結生。論主這種說法,可說彰顯了業力的不可思議;而這不可思議的業力,不僅是促成父母外遇的推手,甚至能令父母刀槍不入,百毒不侵,水火無損,不為種種災橫違逆所傷。果若如此,有情的業力,未免太不可思議了!       
註6:有一比丘,不學多聞,即居阿練若處,堅持禁戒,心樂寂靜,乘宿因力,修世俗定。若起世俗初靜慮,便謂得初果,乃至若起世俗第四靜慮,便謂得阿羅漢果。彼一生中,起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命終時,第四靜慮中有現前,便作是念:「一切結縛,我已永斷,應般涅槃,更無生處,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邪見,撥無解脫。由謗涅槃邪見力故,第四靜慮中有便滅,無間地獄中有現前,命終後生無間地獄。(大正27.359中--下)
註7:昔有二人,一恆修善,一恆修惡。修善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惡業力故,忽有地獄中有現前,便作是念:我一生中,恆修善行,應生天趣,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念言:我定應有順後次受惡業,今熟故,地獄中有現前。即自憶念一生以來所修善業,深生歡喜,由勝善思現前故,地獄中有隱歿,天趣中有現前,命終生於天上。作惡行者,臨命終時,順後次受善業力故,忽有天趣中有現前。遂作是念:我一身中,常作惡,未曾修善,應生地獄,何緣有此中有現前?遂起謗無善惡異熟果之邪見。由謗因果邪見力故,天趣中有隱歿,地獄中有現前,命終生於地獄。(大正27.359下--360上)
註8:昔摩揭陀影堅王,恆樂修集睹史多天勝妙善業,命終乘彼中有之身,往至天處,至妙高山多聞王宮邊,正遇為王造諸鮮潔香妙飲食,見已起愛,念言:願生此受斯飲食,然後乃往睹史多天。念已,彼天中有即隱歿,多聞天子中有現前,因此便生多聞天。(大正27.360中)
註9:《俱舍論》,大正29.46中--下,《順正理論》,大正29.477中—下。
註10:白淨比丘尼常與衣俱,見《撰集百緣經》卷八,〈白淨比丘尼衣裹身生緣〉,大正4.239中下。
註11:宗喀巴著,法尊譯《密宗道次第廣論》說:如是無上瑜伽一切道,若順所化修果次第,攝為三類,上者現世成佛,中者中有成佛,下者轉生成佛。又說:其中有成佛者,即如上述由離方便,到中有時,以有善巧方便教授,成就金剛薩埵行相天身,即於彼身成佛(《密宗道次第廣論》卷二十二,pp.496--498,台北:蓮魁出版社)。


[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10-3-19 14:22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16:38 , Processed in 0.036244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