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39|回复: 7

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1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尽形寿归依</STRONG>"和“<STRONG>直至菩提永归依</STRONG>”二者如何融通?
发表于 2005-7-1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可以这样来看:一个是短期日标,一个是长期日标.这样看来并不觉得矛盾.
发表于 2005-7-15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目标,不是日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老大们是否有空,请他们来解答一下。
发表于 2005-7-16 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P>受戒有不同形式,有1日的,有1生的,有几乎等于永远的。</P><P>第一种,8关斋戒和大乘长净就是。</P><P>第二种,别解脱戒等就是。</P><P>第三种,如菩萨戒等就是。</P><P>尽形寿,或直至菩提,是两种不同的时限,相当于合同生效年限。尽形寿就是这戒的合约精神,今生有效,有效期至死的时候(所以不能说如果你这辈子受过别解脱等尽形寿的戒类,你下辈子就不必再受了,因为合同时限过了,不再生效了,必须重新另订合约)。直至菩提,就是年限更长而已。皈依,好像有2种,一种为尽形寿,另一为直至成佛为止。</P><P>大概就是这样!没有矛盾,罐头都有不同年限的嘛!这应该不难明白啊!</P>
发表于 2005-7-16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直至菩提的戒类,理论上,如果今生受了而且没破过,下辈子就算没受过,生下来就仍然具戒。
发表于 2005-7-16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水说的不错!
发表于 2005-7-16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left><FONT size=2>抄书:</FONT></P><P align=left><FONT size=5>菩萨学处<BR><BR></FONT>           太虚大师讲述</P><P align=left>......................................</P><P align=left>二、皈依三宝<BR><BR>  甲、结缘皈依<BR><BR>  当从信仰佛法者的心中,发生一种热烈的要求的时候,向着佛法僧住持三宝面前,以舍身心生命的精神,口自宣誓皈依的词句:——<BR>  “我弟子(自称姓名或法名),尽形寿皈依佛法僧”<BR>  当口中迸出这样词句,精神上应起一种莫大的兴奋和安慰,当那五体投地一唱一礼的时候,古人形容为“如大山崩”如弱丧归来投身于父母的慈怀中去,真是情不自禁,心中燃起火热的悲欣交集的情绪。<BR>  现在略为解释上举出的皈依词句。<BR>  “尽形寿皈依”,是说我某人尽此形相色身,尽此毕生寿命,从今日起皈依三宝,如失巢之禽皈投故林,如孩童之依恋慈母,决不中途变更逃逝,这个生命色身未灭未断期中,誓永远皈依三宝,永远为三宝弟子。<BR>  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宝是可贵可尊义。有性体三宝,有圣贤三宝,有住持三宝(请参阅佛教文化社出版的“人生佛教”第五章)。<BR>  第一是皈依佛:佛陀是“觉者”义,以能圆满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徧觉,故称之为觉者,从印度原音简称之曰佛。如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他能成就无上正徧觉,所以称之曰释迦牟尼佛。我们皈依佛,便是皈依释迦牟尼佛,同时也即皈依了由释迦牟尼所说示的十方三世一切佛,因为佛的智慧福德都到达了最圆满点,在佛与佛之间是毕竟平等,我们虽唯皈依根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理所必然的皈依了一切诸佛。皈依,是发出自心生命的全力,把精神注意力集中统一起来,无动摇地向着福智圆满人类中所谓完人之佛陀全体没入,这里毫没覆藏个己的丑恶或骄矜个己的私智小德,这里只有恭敬、惭愧、欣慰、肃穆。<BR>  第二是皈依法:三皈依中皈依法是最重要的。一切诸佛依法为师,佛所觉悟的便是法,佛所修持的也便是法;到了成佛之后,为弟子开示自己所修所证的一切法门更无二法,便是只此至高无上圆满境地的法门。皈依,即是一心一意趋向这法门为自己修行之尺度和标准,全身没入这法门中。<BR>  第三是皈依僧:僧是印度原音“僧伽”的简称,僧伽译义为“和合众”,依和合众而住曰僧,有四人和合众者曰僧,故僧即指和合团体的通名。依佛法出家四人和合共住者曰住持僧,上之有依法修证得三乘果位者曰圣贤僧,更上之有直依大乘法门而修而证者曰菩萨僧。说到皈依僧,自然统括了上列三种僧,但在初心学佛皈依的,是重在依佛法严格出家之和合团体之住持僧。缘佛宝法宝之能流布世间,佛之相能现起,佛之法能弘扬,系由住持僧之能住持;皈依住持僧,则因之得闻佛所说之法,依法修行可以成佛。<BR>  菩萨学处中初步结缘皈依,不是选择其宿具净智,深入妙理,而是令种善根,泛行结缘,普收众机,以成佛门之广大群众。来受皈依的人,只要能知道佛是最崇高可礼敬的圣人,法是最圆满堪实践的道理,僧是最清净得依止的师父,如是深生仰慕,虔诚皈依,尽此形寿,更不皈依其他宗教,永为佛门弟子,这便是菩萨学处初位初心的菩萨。这是菩萨应作应为的行业,即是集中在——好善乐施 消灾集福<BR>  因为信仰三宝是最善处,乐善爱好于善故皈依三宝。好善者必能依佛所说信受奉行,佛所说善,以恭敬供养布施一切众生为第一福田。如修建道场、塑添圣像等,以福智圆满,应崇信故,是为敬田;孝顺父母、礼念师长等,以于己有德,应酬报故,是为恩田;病贫无依、老弱残废等,以深陷苦境,应怜愍故,是为悲田。初心菩萨,于此三者,随己力之所及,以欢喜心而行布施。如是好善,如是乐施,善心所趋,纵遇灾难,亦得化为吉祥。缘灾患生起,是恶心恶行同业别业的反应;今以善心善行赴一切境,其所召感自成福乐。常人所要求的是无病无难,富贵安乐,不向好善乐施去求,是非法求,非法所求到的,终落于悲惨的结果。初心菩萨,应如是行,亦即成为世间的善人。二是——<BR><BR>  乙、正信皈依<BR><BR>  正信皈依,大部分是经过结缘皈依的,在广泛结缘皈依中经相当时日,已更能于佛法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的人;或虽未受结缘皈依,但宿根深厚,且曾受过相当教育,学识丰富,而能信乐大乘佛法,不必经过结缘皈依,直接受正信皈依。当受皈依的时候,向皈依本师宣白如是誓愿:——<BR>  我弟子(自称姓名或法名),尽未来皈依佛法僧<BR>  当口中唱如是句,身体行接足礼时,不唯唤起个己精神上热烈的信仰,且能体会到个己精神的生命和身心的行动一齐溶入于广大无垠自他平等的三宝法界中,如滴水投入海水,水性互遍于全海之水,如小空投入大空,空性无别乎大空之空。精神扩展到与三宝融合无间,这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的无相境界,不唯达到与诸佛菩萨同一体性,且与群生种性同一悲仰。这在空间上讲,是超绝中边却是横遍十方;在时间上讲,是超绝始终却是竖彻三际。今就站在现在一刹那的理智正信上,誓愿自期从过去的无始到未来的无终献身于三宝的法界,这是根据正智的信仰,这是永远不坏的信心。如食小金刚,恒无消化,正示出这颗根本的正信。起信论中说四种信心,余三信心指信三宝,第一信根本,正是指上说的正信,论谓此信是“乐念真如法”。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能树立这个信心,较之于结缘皈依的初步的菩萨,更进步多多了。于是心中发生一种智慧抉择的能力,现在称之为——<BR>  破迷立信 崇正黜邪<BR>  这是正信的效验。以能于佛法立坚固的信仰,对于世间的一切不契合于真理的学说,无论任何宗教、哲学,外道的邪论,不唯不能动摇其信心,且以坚固不坏的智信,粉碎了迷真理的邪说邪思。对于契合于宇宙人生圆满的真理,如佛菩萨所说的经论,极力崇重,诸哲匠所阐的微言妙理,更为发扬广大。故正信皈依的菩萨,于自己已有认识真理能力外,更有力能为佛法的金汤,捍御外侮,自立立人,或出之以善巧辩才,或运之以生动妙笔,揭橥佛教真理,更令自他信心增长,速成不退。这不能期之于一般结缘皈依的菩萨,而特是知识丰富正信皈依菩萨应具的资格。<BR>  菩萨学处两重三皈,是建设佛教坚固基层的基础。佛教的中心虽着重在伽蓝清净僧伽,但整个的基础应建筑在多数大众的信仰心上。没有大众信仰的佛教,纵使伽蓝梵刹建筑得富丽,僧伽的生活如何富裕或清高,这是违反佛陀的真义的,是死寂的佛教,而非是活的佛教。故今后佛教新的发展和建设,是应把佛教的精神普遍地打入大众的心中,唤起大众热情的信仰和认识,这就是设立两重三皈的所以然。假二千年来已有佛教的基础上,领导菩萨学处的菩萨僧,应加倍努力的宣化,以崇高的德行和深博的智慧,取得大众的信仰,建立两重三皈的基础。更期进一层的建设,领导三皈的菩萨展开两条路线:一从在家的徒众到在家菩萨位;一从出家的徒众到出家菩萨位(这里所指的出家,一部份或是已出家的今日青年僧伽,一部份或是由正信皈依新出家的青年僧伽)。<BR>  结缘三皈是佛家广泛的信徒,到正信三皈,已于佛法有所认识,建立根本的信心。现在先说在家出家菩萨于己于教于人类应有基本道德修养的教条,也就是说明菩萨学的精神。<BR><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7:54 , Processed in 0.03322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