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81|回复: 2

《造像量度經》所說佛像尺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4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造像量度經》所說佛像尺寸
隆蓮法師  匯釋
《多寳講寺通訊-珍貴文獻》
2009年第2期,總93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0-3-4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堂主分享。
发表于 2010-3-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像量度經所說佛像尺寸
        隆蓮法師  匯釋
        佛說造像量度經漢文本,序分二百十一字,敍述佛為舍利弗說此經的緣起,流通分三十字,皆長行,正文僅五言四句頌三十九頌;文很簡略。本經譯者工布查布參考了藏文論藏的佛說造像量度疏、繪畫量度、造像量度和戒生大教王經、時輪大教王經等,寫成造像量度經解和造像量度經續補,對經文作了必要解釋和補充。如沒有工布查布的解釋,經文有些隱晦的地方,是相對費解的。本文所說的量度,是根據經文和工布查布解錄出。
        造像量度經所用的尺度,是相對的尺度,以所造佛像的中指濶度為基本單位,稱為“一指”,指以下的單位,採取八進的計算法:
        1指=8麥(1指=4足,1足=2麥)
        1麥=8芥
        1芥=8蟣
        1蟣=8髪梢
        1髪梢=8微塵
        指以上的單位是:
        1搩=12指
        1肘=2搩
        1尋=4肘
        “麥”又稱“小分”;“指”又稱“中分”;“搩”又稱“大分”。本文為了便於明了和記憶,把經中所說尺度,都換算成了以指為單位。
        造像量度經全名稱為佛像如尼拘落陀樹縱廣相稱十搩度量。一搩即十二指,也就是面部的長度(從髪際到下頦下邊的距離)。也稱為“一面”或“一頭”。佛身高十搩,文殊、普賢等菩薩像也高十搩。初地菩薩以下羅漢、獨覺、佛母等相九搩,忿怒相八搩。護法相最矮的有少至六搩的。尼拘落陀樹即菩提樹,經解譯為無節樹,它的枝幹橫伸所覆的濶度與樹身的高度常相等。佛平伸兩手左右中指尖的距離,與頂髻到足底的高度也相等,故說“如尼拘落陀樹”。據造像量度經續補說,一般人的身體或縱七搩廣八搩,或縱八搩廣七搩,縱廣不定相等。縱廣相等是三十二相之一相。
        造像量度經說佛像縱廣各十搩,是就畫像平面而言,如是胎偶立體像,加上凹凸的部位,縱廣都是125指。其構成全身120指高度各部分如下:
        肉髻高4指
        肉髻根到髪際4指
        髪際至頦下邊12指
        頸4指
        頸下邊至心窩12指
        心窩至肚臍12指
        肚臍至密藏12指
        髀樞(胯骨)4指
        股24指
        膝骨4指
        脛24指
        踵4指
        胎偶在髪際、下頦、心窩、肚臍、密藏處、足踵各加½指,股和脛各加1指,共加5指,合成125指。
        濶度是由心窝上6指处(胎偶由心窝上6¼指处)向左右横量至平伸向两手的中指尖,各为60指。其構成部分為:
        從身中正至腋12指
        腋至肘內20指
        肘內至腕16指
        腕至中指尖12指
        左右共120指。胎偶兩腋各加½指,兩肘各加⅚指,兩腕各加⅔指,兩手頭各加½指。共計左右各加1/12指,兩邊共加5指,合为125指。
        面部的總長度為12指(胎偶在頦下邊加½指),構成部分為:
        髪際至眉間4指
        眉間至準頭4指
        準頭至頦下邊4指(或4½指)
        面部總濶度胎偶为18指,左右边各9指,构成部分为:
        山根至大眼角1指
        大眼角至小眼角4指
        小眼角至耳門洞4指
        畫像面部兩側不現,故只濶12指,與長度相等成滿月面。
        面部各部分的尺度如下:
        下頦“飽滿光滑,旁曠而邊圓”(引號內是經解原文,下同)
        長(從下唇根至頦下邊)2指
        濶(從頦左邊至右邊)4指“笑容隨宜增加”
        深(從下頦邊至喉)4指
        口分人中槽、上唇、下唇、嘴角诸部分:
        人中槽长(從鼻柱根至上唇邊)1½指
        濶⅓指
        凹入上唇邊⅛指
        兩邊凸起¼指
        上唇“如頻婆果色丹而潤”
        長(從鼻柱根至閉口處直量)1½指
        濶2指
        厚¾指
        下唇“面有凹承上唇之凸尖,下麵亦有微凹平且闊,合之形如弓弝。其邊兩彎垂外際,比上唇之寬分各多一麥”
        長(從閑口處至下齒根)1½指
        濶1½指
        厚1指
        二唇合堅量1指
        嘴角“梢向上翹起,如花瓣之尖”左右各濶1指
        厚1/16指
        鼻分山根、準頭、鼻孔、鼻翹、鼻翅、鼻柱諸部分:
        山根在白毫下2指雙目中間“浸長高而直美,鼻梁作略顯不顯之些微弓彎”
        濶1指
        高(與面部垂直)1指
        準頭“圓滿”
        高(連鼻柱)1½指
        鼻孔“規圓而睨視之不見竅孔”
        高1指
        濶½指
        鼻翹“彎回規圓勻美,凹凸真刻”
        厚⅜指
        鼻柱濶½指
        鼻柱和兩邊鼻孔的濶,加上鼻翅的厚共2¼指,為鼻的最大濶度。
        白毫在髪際下3指,“清淨柔軟,右旋彎轉而末向上”底盤“圓滿”,徑1指(造像量度經中的圓周皆照直徑3倍算,故白毫周圍應為3指)
        眉“形似初二三月牙”,前梢在白毫下7/16指向旁橫開⅜指處,後梢對耳尖低¼指。
        長(前梢至後梢)4指
        濶(中部最寬處)¼指
        “兩梢漸細如初月”
        目“入定相形似長弓”
        長(左右橫量,不連眼角)3指
        濶(上眼皮至下眼皮)“弓弝前部寬3/16指,後部寬¼指”。其構成部分為:
        眼胞(眼皮包含眼球的突起部分)“形如蓮花瓣”
        高(與面部垂直)¼指
        濶(上下直量)3指
        黑球(在眼正中)“紺青色,分明潤美光滑”
        直徑1指
        眸子(在黑球中央)“色甚黑而發金光如電”
        直径⅕指
        白球(在黑球兩旁)“珍珠色”
        橫濶1指(只現⅞指)
        大眼角,在白毫下2指,橫開1指處(胎偶橫開1½指)
        横长½指
        小眼角从大眼角向旁横开4指,尖对耳孔中间。
        横开½指
        眼睫“绀青色”
        长⅛指
        耳,最高處名耳尖,與眉中部高處平。
        前面濶2指
        背面濶1½指
        它的構成部分為:
        耳葉,長(從耳尖至耳根底)4½指
        耳垂,長5指,濶1½指
        耳朶,(遮耳洞門旁立,正對小眼角)“上凸圓而凸匾,形如將開未開之花朵”
        高(與面部垂直)½指
        長(與面部平行)1指
        耳洞门濶1指
        竅孔濶½指
        耳槽濶1¼指
        耳槽邊厚¼指
        耳槽邊斜對耳朵起一凸高¼指
        耳岔(耳槽邊上部分岔處)
        上距耳尖1½指
        濶1¼指
        厚¼指
        耳輪網厚¼指(如附圖)
        頭“頂正圓如寶頂蓋”
        縱橫直徑12指
        周圍(對面部正中處)36指
        兩耳洞門相距(繞面部)18指
        兩耳背根相距(繞面後)14指
        兩耳根盤各1指
        山根高2指(共為36指)
        頭對髪際處周圍45指
        髪厚2指
        肉髻高4指,濶(直徑)4指
        寶髻“桃形金色”高2指,濶2指
        以上為頭部的尺度,其次:
        頸“規圓如瓶”
        高4指,濶8指
        項下三級紋“圓彎而兩梢漸細向上”
        上紋在頦根下⅜指
        中紋在上紋下¼指
        下紋在中紋下2指
        手全長48指(垂手則肩旁加4指),“不露骨節,柔如如意,屈伸悠然,猶如象鼻之彎轉”。構成各部為:
        肩項  至頸根外邊12½指
              至頸正中16指
              直至腋6指
        肩旁斜至腋9指
        肩頂凸處濶4指
        臑長(自肩至肘)20指
        徑6⅔指
        肘⅚指
        臂長(自肘至腕)16指
        徑5⅓指
        腕⅔指
        手頭全長(手掌連中指)12指
        手掌“平坦充滿,色如丹砂”
        長(掌基至中指根)7指
        濶(極寬處)7指,(對生指處)5指,(掌基處)6指
        手背長(中指根下)4½指
        中指(掌面)長5指,(掌背上節)2指,(中節)2½指,(下節)3指
        食指長至中指上節的半節處。
        無名指長,比中指短½指。(以上三指生根處大概相齊,中指末節稍高)
        小指長,比無名指上節縫高¼指,生根處比中指低½指。(以上三指掌背三節長度的分配照中指比例推算。)
        從掌面上看,各指三節的長,大約是三等分。
        各指的粗細指:指根周圍是本身長度的⅔;
        指尖周圍是本身長度的⅓。
        拇指生根處比食指根低3指,距手腕5指。
        長4指
        周圍4指
        諸指“指肚飽滿光滑,字紋從中起,自左向右旋”
        指甲“形如□瓦,色如紅銅而明亮”。蓋著各指上節之上半節。
        指甲邊“色亮白如琉璃無垢”。離指尖肉⅛指。
        指甲根邊沿皮,濶1/16指。
        體腔的長:自喉至心窩12½指。
                  自心窝至肚脐12½指。
        体腔的濶、厚和周围,各部分不同:
        兩脅間:胸、背各濶25指
        兩肋各厚8指
        周圍66指
        乳尖處:胸、背各濶22指
                兩肋各厚12指
        周圍68指
        乳尖下2指處:胸、背各濶20指
                      兩肋各厚10指
        周圍60指
        臍上1指處:濶15指
                    周圍45指
        當臍處:濶16指
                周圍48指
        乳尖的部位,至腋6指
                    至肩12指
                    至臍16指
        兩乳尖相距12指
        乳尖高¼指,濶½指
        圓光(乳尖周圍醬色處)濶(從乳尖邊至圓光邊)¼指。
        肚臍“孔圓,自左右旋,向內折,不顯露”。濶1指,深1指。
        已上是上半身尺度,以下是下半身尺度:
        髀樞當臍橫線下4指處,兩外邊相距24指
            當密藏處,兩外邊相距25指
        周圍54指(菩薩像兩外邊相距只19指)
        股長(自胯間至膝)25指
        濶:根部12指,中部10⅔指,近膝處9指,膝蓋骨豎長4指,濶9指
        脛長(自膝下至踵上)25指
        濶:中部7指,梢部(足頸)4⅔指
        踝骨“不露”,纵广各3指
        踝外邊(攬筋)濶2指
        踵“盈滿規圓”,高(上下)4指
        凸尖濶3指
        足掌“平滿柔軟,滋潤而色如丹砂”
        長(不包含腳趾)12指
        濶:生趾根處6指;足心5指;踵底4指。
        厚:裏邊2指;外邊1指
        足背“飽滿似龜背”,生根處比踵生根處高½指。
        大趾長:肚面2指;旁邊3指,背面3指;厚1½指。
        二趾長與大趾相同
        三趾長為二趾的15/16(即1⅞指)
        四趾長為三趾長的⅞(即1 41/64,約為1⅔指)
        小趾長為四趾長的⅞(即1 223/512指,約為1 4/9指)
        各趾的厚,從二趾起,隨足掌以次漸薄,到小趾厚只1指。
        以上是造化身佛像的尺度,報身像尺度亦如此,只頂髻不同,其尺度如下:
        髪攢高(包括肉髻在內)10指
        頂上直徑2⅔指
        肉髻上邊直徑3⅓指
        頂尖寶莊嚴直徑2指
        座位厚10指
        座墊厚2指
        以上是造像量度經所說佛像如法的尺度,至於造像不合量度的過失,造像量度經續補引戒生大教王經所說有下列幾種:
        1、口面(即人中至頦尖)、頸、脛俱長(三者全犯為極惡,若犯一二種亦成大過,下同);
        2、腮邊、胸、脅俱塌;
        3、額、鼻、乳瓶俱歪;
        4、脊旁、胯、股肉俱平;
        5、頂蓋、背光、座俱小;
        6、眼、耳、鼻、嘴唇,額、頦,腮等處。不明或不正;
        7、反目急喘猶如驚動狀。
        次,又引造像量度所说:
        1、眼、鼻、手指俱短;
        2、同上文;
        3、額、耳葉、胸 (或作鼻)俱狹窄;
        4、豎長或橫濶不相等;
        5、身體肢根中有歪斜;
        6、鼻塌;
        7、股根瘦;
        8、圓處不圓,滿處不滿;
        9、小處不合尺寸;
        10、有拆斷;
        11、有裂痕。
        續補說造像犯了這些忌諱能感各種不祥的果報,實際上如果有了這些缺點,自然在像的莊嚴上也是大成問題的。
        造像量度經漢文本所說尺度,與藏文本稍有出入,藏文本亦有異本。其餘佛說造像量度疏、繪畫量度、造像量度所說尺度複有異同。佛說造像量度疏和造像量度有梵文本和英譯。繪畫量度有德文譯本。
        本文僅據漢文本錄出,讀者欲詳完其異同,請參考上列各書。
       
        多寳講寺通訊-珍貴文獻
        2009年第2期,總93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30 06:40 , Processed in 0.03409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