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20|回复: 9

雪歌仁波切講授四聖諦-六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4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導師釋迦牟尼佛一開始說法,就講《四諦法輪經》,即四聖諦。因此,這也是我們追隨佛陀,第一個要學習的法。為什麼佛一開始要講四聖諦?原因有三。
  
  佛宣說四聖諦的三個理由
  
  * 第一個理由:四聖諦是隱蔽法。
  
  法,可分為現前法、隱蔽法、極隱蔽法。
  
  眼識所見、耳識所聽…等,都是「現前」、「眼前」能理解的,這是「現前法」;有些法,不能直接現前,必須靠推理才能明白,此即「隱蔽法」;還有一些無法以邏輯推理而得,只能靠相信,這種法就是「極隱蔽法」。
  
  阿彌陀佛淨土,如何殊勝莊嚴,沒人看過。能推論得知嗎?也沒辦法。因此,只能相信。這就是極隱蔽法。
  
  四聖諦,屬於隱蔽法。它是可以透過邏輯推理而成立的法。必須信仰三寶才能接受?不需要,直接講就可以了。只要透過邏輯推理思考,來判斷此法成不成立,這就是隱蔽法。
  
  佛當初宣說四聖諦,聽法的對象,沒一個是佛教徒!(佛才剛出現啊)既然聽眾中沒有一人信仰佛陀,佛為什麼一開始講的是四聖諦?因為,四聖諦的道理,全依推理而得,沒信仰,也可以接受。若佛一開始,不講可由推理而得的法,卻直接講阿彌陀佛如何如何,誰會想聽?大家都還不相信佛,不相信,怎聽得下去?因此,佛不會一開始就講「極隱蔽法」。佛也不必多說「現前法」,如黑白高低…等,因為,這些都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因此,佛要講的是能依邏輯推理證得的法。這些法,現前看起來是一個樣子,但深入去探究推理,卻是另一種道理。佛就講這種道理給我們聽。
  
  四聖諦,顧名思義,「諦」即真實、真諦之意。何謂「真實」?即真象,一種真實的情形。它跟表相的樣子,不一樣。這個跟外相不同的一個真實的道理,就是「諦」,如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真象是苦,即苦諦。也就是,表面不苦、很圓滿、很快樂,但真象卻是苦;「真象是苦」的因,就是集諦。
  
  佛說四聖諦的目的是指出,表面上的東西,跟它真實的情況不一樣,而此實情的道理,可依推理證得。此時,我們才會知道:「喔!我搞錯了!實際上,原來是如何如何…。」
  
  用「四聖諦」這個名詞,就代表「實情跟外相不一樣」。這個道理,必須靠邏輯,沒辦法直接顯現出來給你看。因此,一看到四聖諦這個詞,立刻知道它無法直接顯現出來,其存在的真實樣貌,外表看不出來。要知道真實的樣子,必須透過邏輯推理才能得知。此即隱蔽法的意思。
  
  佛第一次傳法,就宣說隱蔽法,此舉甚為恰當,否則沒人要聽的。
  
  * 第二個理由:四聖諦的道理,與我們心中離苦得樂的追求,關係最緊密。
  
  萬法中,邏輯推論的道理,有很多,為什麼佛單單選四聖諦來講?因為,四聖諦的道理,和我們心中離苦得樂的追求,有最緊密的關係。我們想離苦,但所認定的苦,並不正確,或認識不完整;我們要得樂,可是所認知到的樂,卻有錯誤,不樂的認為樂,或樂的也不圓滿。因此,內心對於苦樂的認識有錯誤,追求的方法,當然也會錯,那麼,得不到所追求的東西,也就無法避免了。
  
  因為四聖諦跟我們的苦樂太密切,所以一聽到「什麼是快樂?」,會立刻豎起耳朵,因為我們也想快樂嘛!同樣的,一講到如何去除痛苦,我們也很有興趣。因此,佛一講四聖諦,聽眾都很想聽,因為跟他們的離苦得樂有最切身的關聯。
  
  * 第三個理由:四聖諦,追求離苦得樂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佛想改變眾生,故帶領眾生學佛修行。佛引導眾生時,若能呼應眾生離苦得樂的追求,最好帶,效果最好!因為,這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追求,凡與之相關,我們都很想要。因此,從四聖諦開始引領,可以說最容易帶上去。若用其他法,較困難。
  
  如何學習四聖諦?
  
  釋迦牟尼佛決定一開始就宣說四聖諦,必有其用意。學佛法,第一個先學四聖諦,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想法。我們也應照做,這就對了。
  
  * 透過邏輯推理來學習
  
  四聖諦,必須透過邏輯推理來學習。
  
  以苦諦為例。為什麼「身體是苦」?理由要去思惟;無常不可靠,也要想一想為什麼。藉由觀察「不間斷地呼吸」,我們成立「身是無常」。同理,心跳,也會成立出「無常」,身體上的種種感受,有時這裡痛、有時那裡痛,這也會成立「無常」,因為它們都代表「變化」。我們的心,更是如此,可說是瞬息萬變了!透過種種邏輯推理,我們會發現身體真的不可靠、不是常樂我淨,因此而成立出無常、不淨、無我、空…等。我們就是透過邏輯推理成立這邊、也成立那邊,透過無邊眾多的理由,一一成立起四聖諦的道理。
  
  總之,學習佛法時,第一個要學的就是四聖諦,而學習的方式,主要是邏輯推理。
  
  * 必須連結「離苦得樂的追求」來學習
  
  學習四聖諦,必須同時連接內心離苦得樂的追求。
  
  釋迦牟尼佛認為,四聖諦與眾生離苦得樂的追求,密切相關,這是最貼近、最有效的引導眾生的方法,佛才會一開始傳法就講四聖諦。因此,我們學習時,也必須跟著佛的想法走。不能讓佛法的學習,變成一種研究、一種學問,好像一邊是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一邊是佛法,兩不相干!事實上,學習時,二者必須連接起來。
  
  例如,我們不能光只是知道「身是苦」、「身是無常」就好了,還必須連接內心離苦得樂的追求,因為這些「苦」,正是我所要遠離的「苦」!若身是苦,那麼,我所要遠離的苦,就是「身」。有做這種聯結,就是錯誤的學習方式。
  
  要學四聖諦,不必要求他先拜釋迦牟尼佛。有沒有釋迦牟尼佛帶領,不是重點!真正的重點是,你自己認不認同苦諦?認不認為身體是無常?有沒有煩惱?你苦不苦?這些都是很實際的事情!
  
  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佛用四聖諦來引領眾生入佛法,許多印度的祖師們,用的也是四聖諦的法。陳那論師與法稱論師,聽過吧?他們二位的辯論能力,是最厲害、最精湛的,打敗當時印度的眾多外道,令他們歸向佛法。他們用的方法,就是四聖諦。
  
  因為,我們能運用邏輯推理知道:煩惱是錯亂的、顛倒的,它是可以被斷除的。而煩惱的前面,是我執和我愛執。我執與我愛執,也是錯亂顛倒的,它們帶來許多非理作意(錯誤的認知),而非理作意又帶來更多的煩惱。這些也都能砍斷。運用邏輯推理,即能得知這些道理。這就是陳那論師他們,所運用的方法。
  
  我們也應該要這樣學,因為不僅釋迦牟尼佛這樣說,祖師們,也這樣做。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 四聖諦,讓自己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
  
  也許有人會說:「我已經是佛教徒了,應該不必透過四聖諦來學吧?」
  
  不能這樣想。因為,我們只不過「外表」像佛教徒,但內心裡,其實離佛法很遠。我們只會嘴巴上說:「佛法,是能解脫的方法。」但心裡,根本沒信心。「佛法,真能讓我脫離輪迴?」我們其實掛了很大的一個問號在心上。對佛法沒信心,對釋迦牟尼佛,也不可能有信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和外道,根本沒兩樣!
  
  要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必須破除以上的疑惑。如何破除?就一樣啊!就像陳那、法稱破除外道的方式一樣,以四聖諦來破除內心的疑惑。然後,從內心真正生起堅固的信仰或信心。用四聖諦,讓自己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
  
  宗喀巴大師,亦如世尊與祖師們,非常非常注重四聖諦。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明確指出應依四聖諦引導學者:「…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上師帶領弟子,須以四聖諦的次第來引導,因為這是最好的方式,極為切要。法王達賴喇嘛經常會引用這一句。
  
  再者,《菩提道次第廣論》一開始闡釋「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時,先介紹「何謂聖教?」,介紹時,講的也是四聖諦。講說四聖諦,就是聖教;沒講四聖諦,就不算是聖教。宗喀巴大師依《般若燈廣釋》的內容來定義聖教,而《般若燈廣釋》的內容,都是四聖諦。此乃宗喀巴大師對於四聖諦的看法。
  
  大祖師們,都如此強調四聖諦,我們照著做,就是最如法的學習。
  
  以上是整體的一個修行大綱,包含大小乘及顯密教法,可說一切的法,都包括在四聖諦裡面。四聖諦有此特色。學習四聖諦,才會認識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沒有學,就無法認識。因此,一開頭要學四聖諦,十分重要。四聖諦可以幫助我們掌握釋迦牟尼佛教法的精要,否則不會知道世尊的教法是什麼。因此,理解四聖諦,真的非常重要。
  
  然而,你們千萬別以為學了四聖諦,其他就不必學了喔!事實上,下士道有四聖諦,中士道有,上士道也有,密續還是有四聖諦。四聖諦本身,有淺深、廣略上的差別。完整的學習與理解,很重要。
  
  四聖諦的學習次第
  
  任何階段,都要學習四聖諦。然而,程度不同,修學的階段,即有深淺上的差異。
  
  學習四聖諦時,最粗淺的層次,就是將四聖諦與自己生命連接地來學習。接著,從自身的體驗,推己及人,替別人想一想,有點將上士道大乘法稍稍體會一下的樣子。以上是第一階段淺顯的學習。接著,體會深入之後,我們會渴求更深入地去學習四聖諦。生起這種希求心,即可進入空性的學習,這是第二階段。等到內心於法生起強大希求與信心,渴望能入道修習時,即開始道次第的修學了。由下、中、上士道再入密續,此即道次第修學的次第。
  
  第一階段:將四聖諦與自己的生活連接,並推己及人。
  
  我們透過自己生活上的經驗,簡單地連結四聖諦,進而體會:「喔!佛陀說的,一點沒錯!真的是有這些現象!當初我不知道是苦,但後來慢慢感受到苦了,現在我終於明白了。」多想想這些生活上的經驗,並試著將它們連結到苦諦與集諦的道理。不過,這種認識,還談不上透徹與通達。
  
  例如疑惑。會不會得到?會不會得不到?像這樣,先有貪瞋,再因欲取、欲捨的心,而懷疑自己「我能做到嗎?」、「我能成佛嗎?」此時,我們也許會跟別人競爭。若失敗,就會沮喪生氣,反之若成功,又洋洋得意,傲慢起來。我們的心,就是這樣起起伏伏,永遠平靜不了。因此,佛經上敍說的狀態,實在非常符合我們實際的經驗。透過這樣子,我們認識了簡單的集諦。
  
  接著,可以簡單的思惟滅諦與道諦。我如何出離這些問題?如何出離內心的痛苦?因內心煩惱而引發的外在仇人這些問題,該如何出離?要如何壓伏貪瞋?如何處理外在的困境?…等等,這些都代表簡單的滅諦。雖非真正的滅諦,但還可以算是斷除這個果位。用什麼方法斷除?我們看看佛經,通常內心會稍稍平靜下來,心可以調整一下,這算是簡單的道諦。
  
  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一個理解,十分淺顯的階段。基本上,就是離苦得樂上面,何者應捨、應取等生活上的改變,我們就是用這種方式,學習簡單的四聖諦。
  
  自己稍有體會之後,再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替別人想。他人與我,都有著相同的苦,那麼,苦從哪裡來?如何解決問題?我們也幫別人想一想。這樣子,就有一點大乘佛法的味道了。如此,將四聖諦與大乘法連接起來,雖然還不是真正的大乘法,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但仍與大乘菩提心相關,只是層次較淺些。
  
  第二階段:學習空性,生起大悲心。
  
  然而,在這淺淺的體會中,一顆希求的心,會讓我們看見更遠的地方!於四聖諦深刻的道理,生起信心。信心生起後,即會進入更深廣的學習。這個時候,苦諦,指的是道次第中講的「三苦、六苦、八苦」。八苦中的每一苦,再分五個部分…等等;又苦的根源,是業,而業的來源,是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執,那麼,我執如何成為煩惱的根呢?我執與煩惱,有什麼關係?我們就這樣更進一步去清楚彼此間的關係,更細膩的去觀察思考。
  
  我執,是錯亂?還是不錯亂?如果它是錯亂的,那我能不能斷除它?從那裡,我們接連著去學習空性。
  
  明白了空性的道理,我們會更有信心!知道自己終能斷除我執。我執能斷除掉,煩惱就斷得掉;斷除煩惱,就能停止惡業,不再新造;惡業能停下來,它的果報,總有一天會結束。苦諦,會終止!這樣子一個學習的方法,就是道諦。透過道諦,能滅除輪迴的果報,此即滅諦。在這個階段,比較深入一點。
  
  不斷深入觀察思考,內心會形成定解。一旦定解生起,「解脫」這件事情,就像是「活活的存在」!那麼圓滿的一條道路,不走不行!而且,不是光我自己走,身邊的眾生也要一起走。脫離輪迴的方法,真實存在,可惜他們都不懂,真可憐。於是,我們慈悲生起。
  
  這種慈悲,並不足夠,那只是自己的一種受苦的感覺而已。不是真正的慈悲。
  
  小乘也有四無量心,這類的慈悲,還達不到大乘的慈悲心。何謂大乘的慈悲心?視每一位眾生像自己最親愛的獨子一般。為了生起這種慈心,必須觀修七因果及自他換等法。看一看七因果法,雖然自己還不能生起真正的證量,但是稍微試一下,就會感受到似乎有些改變。會有種想利益他人、想幫他人脫離痛苦的決心,就這一點來說,我們希求菩提心這件事情,變得有希望,且對於空正見上面,也很有希望。此時,真正希求的心,才會生起。
  
  反之,我們現處於一種不清不楚的狀態,就跟著一個人走,完全不懂真正的自已是什麼樣子,所以修行起來,就不像如上次第般清楚、堅定。如果能從內心自己有一種「將來我要獲得某某果報」的希望,而你也知道這個希望,辦得成!那麼,修菩提心,即實際可行的一件事;生起菩提心與空正見,也可行;真正斷除掉煩惱,我也做得到;解脫,絕對可行。這樣子的話,我們的希求心,一心只想生起證量,擋也擋不住!
  
  第三階段:真正開始實修道次第。第一,即依止善知識。
  
  證量,不是那麼容易生起的!必須一步一步按次第往上走。
  
  例如,修菩提心之前,必具備大悲心;要有大悲心,那麼,對境的這個眾生,你必須有想要永恆究竟利益他的心;要有此利他的心,必須先清楚何謂「永恆究竟利他」;於此永恆究竟的利他,我們不光要清楚,還必須有感受。
  
  對自己恆常究竟的利益上面,先有感受與希求(出離心),這樣,才能替別人想。也就是,生起大悲心前,先有出離心。透過四聖諦與十二緣起的觀修,能幫助我們生起出離心的感受。
  
  自己沒有出離心,又如何能具備永恆究竟利益眾生的意樂呢?生不起此種意樂,就只能他餓了給他食物、渴了給他水喝…,一種暫時的利益罷了。如何永恆究竟的利益他?我們一無所知;根本上,他怎麼苦?有多苦?,我們更是漠然,沒有感覺。
  
  因此,要生起大悲心,必先生起出離心;要有出離心,則必須放棄現世的執著。現世的執著放不掉,那麼,整個生死輪迴的執著心,又怎麼可能放掉?現世的執著,要放得下來。此證量,主要依靠修學下士道的法。
  
  我們若這樣子修,一定會引水思源:「我跟誰學的?」所有指導的老師,一定會尊敬與感恩。否則,再怎麼修,依然生不起應有的證量。這就是因果法則。因此,正式入道次第修學下士道之前,首先要修依止善知識。這是一種法則,也可說是道德問題。
  
  生起依止善知識的證量後,即可依之生起下士道的證量、中士道的證量,也能生起菩提心,最後成佛。
  
  按次第學習,整個因果關係,才會明白。若真明白,就一定會想獲得「果」。如此一來,依止善知識這個因,我們一定會努力修。
  
  再複習一下。首先,四聖諦最淺顯的層次,就是只從現在的生命當中,連接地去認識四聖諦的法而已。來世,還談不到。自己粗略地認識了四聖諦等法之後,推己及人,就能粗略地體會他人的痛苦,會很想幫他人想一想或做點什麼。
  
  實際上去學、去做之後,我們會渴望更高、更深入的學習。這是第二個階段,自與他,都較深入地再修一次。如此一來,希求出離心與菩提心的這顆心,真的擋也擋不住。有了真正渴求學習的心,你會感恩你的老師,因此,一定會想修依止善知識這個法。此時,才真正的是修依止善知識的階段。這個時候修,我們比較容易接受,對上師的信心與感恩,才生得起來。前面什麼都沒修,就要對上師感恩尊敬,沒辦法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問:阿底峽尊者在《道炬論》的最後一段說:「密與慧灌頂 梵行者勿受 倘持彼灌頂 安住梵行者 違犯所遮故 失壞彼律儀…」,這樣子,好像學密與學顯,二者有衝突。可是,我們很多師兄,都希望能顯密雙修。那麼,阿底峽尊者說「密與慧灌頂 梵行者勿受」,似乎受了,二邊的戒律,也都違犯了。「定當墮惡趣 亦無所成就」聽起來,好像很可怕的樣子。請問此處的關鍵在哪裡?
  答:一般而言,灌頂有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名灌頂四個。第三個智慧灌頂時,我們必須觀想本尊與佛母給予我們,要這樣子去觀想。然而,當時西藏很多人,卻用這個名義做了犯戒的事情。事實上,那些修行人根本還不到這個層次,可是卻做了這些事情。這些,其實「觀想」就可以了,不是實際上要你去做它。但西藏很多人都這樣做,阿底峽尊者當然會反對!這不允許的。這裡是這個意思。
  問:所以,用觀修的方式,就沒有失壞律儀的問題?
  答:對,沒錯。
  
  剛才說,修四聖諦,大致上有深淺二種層次,由淺入深。首先,淺的階段中,將四聖諦的學習連接到自己的生活,之後,再延伸到其他眾生身上,看一看、想一想;深入的階段中,思惟的不僅是「今生」這個範圍,生死輪迴中的業、煩惱、十二緣起,整個要連接起來修。此時,必須學習空性。自己對於四聖諦有了較深刻的體會之後,再將此體會套用在眾生身上去修,所以大悲心、慈心、菩提心、七因果、自他相換…等法都要修。這樣子修,還不代表能生得起真正的證量喔!目前都只是自己心中的一種定解與信心、歡喜及希求而已,大概就這個程度。
  
  既然我有一個清楚明確的追求,那麼,該如何達到此目標呢?所以,接著我們要思惟整個過程與其必備的基本條件…是什麼?需要什麼?這個前面需要什麼?那個前面需要什麼?再前面,又是什麼?…等,於是就整個連接「道次第」來修,此即道次第的次第。
  
  依止善知識,是道次第中第一個要修的法。那麼,我們修依止善知識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為了修菩提心與空正見。所以,依止善知識,是每一位大乘行者都必須要修的法。
  
  內心沒有希求菩提心及空正見,而直接修依止善知識,這種依止善知識的法,並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法。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目標裡,沒有菩提心與空正見,而直接去修下士道,這種下士道的法,也不是一位大乘行者要修的下士道(不共下士道)。目標一定要是菩提心與空正見才行,正是為了追求此目標,我們才修下士道,這是大乘行者應該要修的,因此稱為「共下士道」。
  
  依止善知識,也是如此!雖然沒用「共依止善知識」這樣的詞,但意思相同。內心必須要有非常強烈的希求菩提心與空正見的目標之後,才依止善知識,這才是大乘行者的依止善知識。不然,修依止善知識,會有問題,修下士道、中士道…等等,也都會有問題。我們必須將大乘行者的目標(菩提心與空正見)做為「工具」,才去實修依止善知識與下中上士道等道次第的法類。否則,沒有「工具」,就一股腦兒跳進去依止善知識,那就慘了!
  
  總之,認識了四聖諦、菩提心、空正見、自他相換…等法,於其諸功德,生起信心、定解、歡喜之情,強烈的希求於焉而生。內心希求不強,觀念也未建立,那麼,從依止善知識以下的實修,就都不對了。
  
  未紮實學習四聖諦,就直接跳到依止善知識、業果等法的學習,實在跟外道沒兩樣!外道也有依止善知識,也有皈依、業果,甚至很強調信仰,他們也說不可以殺、盜、淫、妄語、罵人、綺語、挑撥離間、貪、瞋…等等十惡業。那這樣,跟外道有何差異?沒有嘛!
  
  我們要的是佛教徒的依止善知識、佛教徒的皈依、佛教徒的業果,想要這個,就必須從四聖諦下手;四聖諦要紮實的了解,必須認識空性的道理。清楚嗎?
  
  學習四聖諦,首先粗略淺淺的學一次,此階段以聞思為主,目標是能生起定解及不退轉的信心,以及強烈的希求與歡喜;當深入的再次學習時,時間會比較長一點。此時,必須與大乘連接,眾生身上的四聖諦也要修。這樣修了之後,才開始進入道次第實修依止善知識。此階段,實修的目標又高一層,主要是為了生起證悟。我們要生起依止善知識的證悟、下士道的證悟、中士道的證悟。
  
  證悟,意思是說,前面階段只是心裡有歡喜與希求,但身語意,都還沒辦法改變,可是,一旦證悟,身語意就會通通改變,完整的全面改變。這種改變,不是強迫喔!不是那種強迫自己,或自己鼓勵鼓勵一下的樣子。它是真正堅定的一種改變,一旦改變,就不再走樣。如此,才能稱之為「證悟」。
  
  道,即證悟、證量之意,它是證量的一條道路(證量之路)。一個個證悟,按次第先後排成了一條線,這就是「道」。生起了證悟,整個人就會改變,所有的身語意,都會改變。這不是暫時的現象,而是真的全部改變。
  
  下士道的四聖諦
  
  下士道的證悟,與四聖諦相關。一般而言,四聖諦的苦諦範圍,比較大,它涵蓋了整個生死輪迴。但下士道的苦諦,僅侷限於三惡道的苦;令墮三惡道的「惡業」,與造此惡業的「粗猛煩惱」,此二為集諦;去除惡業因的方法,即道諦;真實脫離三惡道的苦,即滅諦。按此四聖諦的取捨,實際去做,如理如法的改變身語意,此乃實修下士道的四聖諦。
  
  中士道的四聖諦
  
  中士道苦諦的範圍,包括了整個六道眾生(三善道與三惡道),範圍更較大;因此,集諦的業與煩惱,也就包含了一切的業與煩惱;斷除業與煩惱的方法,即道諦;徹底脫離了苦諦,就是滅諦。此為實修中士道的四聖諦。中士道,一個個徹底對治一切的煩惱的修行方法,能去除所有輪迴上的苦。修此法而獲得的證悟,就是中士道的證悟。
  
  上士道的四聖諦
  
  中士道所修的輪迴上面的出離心(苦諦與集諦),套用在一切眾生上來修,即上士道的大悲心;為了處理這個問題,自己必須先獲得無住涅槃,也就是滅諦;為了證得無住涅槃,必須先對治我執與我愛執,此包含廣行與深見的法門,即上士道的道諦。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每一個階段,都有四聖諦。
  
  未正式修道次第前,要學四聖諦,而且學二次;接著,進一步實修以改變身語意的階段,也有次第。首先,我們修下士道的四聖諦,以真正改變身語意;然後,深入地去改變更微細的身語意,即中士道的四聖諦;廣大地為一切眾生考量而修四聖諦,有十分寬廣的方式,此即上士道的四聖諦。
  
  總之,未入道次第依止善知識之前,要學四聖諦;進入道次第後,為了改變身語意的上、中、下每一階段,也要修四聖諦。是故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四聖諦的法是「修行大温陀楠」。
  
  那麼,現在我要講的四聖諦,屬於哪一個階段?我想講第二階段,亦即未進入道次第之前,較深入的去聞思四聖諦之階段。
  
  問:既然要了解四聖諦之後,才修依止善知識的法,為何《菩提道次第廣論》要將思惟苦諦與集諦放在後面的中士道,而把依止善知識放在前面?
  答:我想我已經講過了,可能大家還不清楚,是吧?
  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道」這個字,代表「證量、證悟」之意。道次第,即是「證量的次第」。
  何種證悟才算證悟?整個人身語意徹底改變,其身語意與所觀修的法,完全吻合,無二無別,才算證悟;沒有改變,不算證悟。
  修下士道四聖諦時,墮三惡道的苦這個部分,會改變。因為不墮三惡道的因(粗的煩惱),他實際上去做了,因而改變了這方面的身語意。
  修中士道時,不僅是粗的煩惱,一切的煩惱,他都去對治。任一念頭,都實際去對治、去修改。
  未修依止善知識、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之前,於四聖諦,會修二次。剛才我不是說有淺和深二次嗎?那麼,深入學習時,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目標不是身語意完全改變喔!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在解脫、菩提心、佛的果位方面,生起非常強烈的歡喜與希求心。為了生起這種心,所以我要聞思四聖諦的道理。
  如何生起強烈的希求?強烈的希求,必須依靠強烈的歡喜心;而歡喜之前,必須要能見其功德並生信心。這可不是想一想而已喔,一定要真的「相信」其功德。沒有真心相信,不可能會歡喜。要相信、有信心,則須堅固的理解(定解)。具有定解的信心,才會堅固有力。信心不強,就無法真的全心歡喜去實修。不相信,你說我怎麼能接受啊?因此,一定要先有定解,才會生信心,接著,就能歡喜接受,強烈希求了。這些,都有次第。
  要能生起定解,必須具備廣大的邏輯推理能力。而寛廣的聞思,也須建立在自己廣大的體驗上面。因此,體驗,也算有點修啦!就是試一下的意思,但此階段,仍以聞思為主。總之明瞭後才會生起定解,後面呢,才是信心、歡喜、希求這些次第。
  若真強烈渴望獲得證悟,那該如何去做?必須先了解有哪些次第。假設很喜歡生起菩提心,就馬上去看菩提心,沒辦法學到的!要一步步走,無法一步登天!因此,我們會回過頭去看:「喔,為了a要有b,為了b要有c…。」一層層抽絲剝繭,最後發現,一切實修的根源,必須依止善知識,而後才能開始修。這樣學,比較容易學得上去,會感覺自己能做得到的樣子。
  而剛才所講的四聖諦,主要都是體驗而已。煩惱,可以稍微對治一下;並儘量改變自己的身語意,雖然還無法全然改變,但可稍稍體驗;至於打坐、做功課、受戒、持戒、懺悔…等等,也都隨順的去做。這樣子,我們會覺得自己有進步有改變。這些都是體驗,還不是證悟喔!
  內心不斷生起種種的定解、信心、歡喜、希求,到最後,一定會有種擋不住的要去實修、去獲得證悟的渴望。那時,我們才會覺得「人身」,很殊勝、絕不可浪費,必須儘快生起證量,脫離輪迴。
  這個時候,告訴你:「上師對你的恩德多麼大啊!」你一定能接受的。如果什麼體會都沒有,就說老師恩德很大、法很珍貴,對你來說,有點像強迫自己,或人家拉著一起,不做不行的樣子(心想可能是佛法的規矩吧)。這就是,表面上依止,但內心還不到真正實修依止善知識的層次。甚至可以說,連修依止善知識的對境(上師),都搞不清,因為不會找啊!完全不懂四聖諦、空性…等法,根本不可能知道要找什麼樣的老師!至於,如何觀察老師是否具足十種德行,就更別提了。反正,連修依止善知識的對境上師都不會選,先不用說修,連找,都不會找;修的時候,也沒辦法修,因為不懂如何觀想上師的恩德,只能強迫自己,而非發自內心。
  要不是自己內心真正強烈渴望解脫,並清楚這個法真的能讓我解脫、讓我生起菩提心、讓我利益一切眾生、讓我成佛,所以才能於法生起強大的信心與歡喜,如此一來,才會對給予我指導的上師生起信心。否則,要怎麼有信心?要怎麼尊敬呢?這樣子,修也修不成了!事實上,第一個是,找也不會找,所以,後面修也修不成。
  再者,就算去修,也跟外道差不多吧!外道也很尊敬上師,那我們的尊敬上師,跟外道沒兩樣,只是對象不同罷了。因此,這種修行,既不是佛教,也不是佛法。真正的佛法,必須是修依止善知識、皈依、下士道、業因果,且此修行有一個真正究竟的目標(成佛),這才算是佛教的修行。
  沒有如法的修行內涵,而修依止善知識、皈依、業因果,那就跟外道一模一樣!比較不客氣的講,根本就是外道啦!外頭掛著佛教的招牌,但內在,根本不是佛教。這是比較不客氣的話啦。
  前面有認識的基礎,後面所修的法,才算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佛法。紮實的理解四聖諦,體會了大悲心與菩提心,並強烈希求自己也能證得佛果位,然後,再回頭修,那就是真正的佛教徒了!
  
  問:仁波切,您這裡講的依止善知識,跟以前我所認知的依止善知識,不一樣。我們好像都是先找一個老師,然後依止他,然後才開始學習。
  答:嗯,這種依止善知識,並非道次第的依止善知識。我們一般做的,沒有道次第的內涵。
  問:這樣我懂了,剛剛我有點搞混亂。
  答:這個一定要弄清楚,不可以搞混。道次第裡面講的依止善知識,跟我們一開始學習時找老師的那種依止善知識,不一樣。剛開始學佛時的找老師,的確不必像道次第裡面說的標準那麼高,因為,那已經到修的階段,為了生起證量,才這樣做。
  剛才我說,廣大學習四聖諦,並深刻的生起強烈的希求之後,才開始依止善知識。這種過程,跟平常我們找老師,完全不一樣喔。一開始學佛所找的老師,並不是把他當成修依止善知識的對境,他只是我們請教的對象,一位好的「法友」,是這種角度的。
  此時,雖不必將他視為道次第的依止善知識來修,但我們仍應尊敬他、感謝他。將來,我能修依止善知識之時,他將成為我實修的對境。還不到這個階段,最好不要按依止善知識的方式來做。但將來他可能成為我實修的對境,所以現在尊敬比較好。
  
  問:我們常犯一個毛病,就是自己覺得這個法或學習很好,就想辦法拉人一起來學,完全不管人家的程度怎麼樣,反正我就是想辦法要把他拉進來。聽了仁波切的開示,我覺得這樣子是不對的。
  答:說「不對」,是代表「現在對他沒有幫助」。將來,他會搞懂次第不是這樣的,所以我還是有幫助到他。現在他雖然次第顛倒了,但未來會幫到他。內心真正應有的次第,就像剛才我講的那樣。但有的時候…所謂「不對」的意思是,硬拉人來學,人家也許會誤解真正修的次第,會搞不清楚。
  問:我們常常會強迫人家去學某些東西,但聽了仁波切開示,我才知道程度沒到那裡,對人家真的不見得有幫助,反而讓人家誤解。
  答:嗯…我的建議是,如果介紹人家學,先要把整體的次第介紹給他,就像我剛剛介紹的那樣,而不是說,一定要從頭學。可以把《廣論》所說的四聖諦內容,讓他理解一下,從那個地方,讓他不斷的去思考。若比較喜歡做功課的人,也可以建議他做一些簡單的功課,如《廣論》裡面說,上座之前行、正行、結行等。此處的前行,是七支供養,正行,是功德之本頌。可以說,我們給一些功課,有點「說服」的樣子啦…哈…,同時也幫助累積福德資糧。
  
  問:是不是可以這樣說?初學佛的依止善知識,未必是佛法僧的「僧」,等到真正進入道次第之時,所找的上師,才是根本上師。因為,此時的上師,才是佛法僧的總代表?
  答:一般而言,法友,即是佛法僧之「僧」的代表。同理,初學佛之時的老師,應將他當「法友」、「僧」的代表。等到真正把他當成修依止善知識的對境,那個時候,應視他為「佛」的代表,即釋迦牟尼佛的代表,因為這位善知識是引導我們的代表。一開頭,他還算不上是「引導」,只是一種「幫助」,要到後面,才會是佛的代表。
  所謂傳承上師,就是從釋迦牟尼佛開始算起,佛圓寂後,會有一位上師出來代表佛,這位上師圓寂後,又有一位上師代表他…如此一路傳下來。傳承上師,就是「佛寶」的代表。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謂根本上師?
  
  你們可能有點誤解了「根本上師」這個詞。我以前講過很多次了。
  
  * 根本,不是上師,而是法。
  
  首先,要知道「根本上師」這個詞,打哪兒來?它來自於《菩提道次第廣論》中「道之根本  依止善知識」這句話。那麼,「根本」一詞,是指「老師、人」?還是指「法」?「根本」指的是「法」!
  
  修依止善知識這個法,是修其他的法之前,一定要修的法,因為它是一種「助緣」。不是「因」喔!大家不要搞錯了。「根本」不代表「正因」,而是「主要的助緣」之意。所以,「道之根本  依止善知識」的意思是,依止善知識這個法,是實修道次第法的主要助緣。
  
  主要助緣,意謂「無此助緣,之後,將無法實修而生起證悟。」無主要的助緣,實修的正因,不論多麼努力去種,都種不下去,而且也長不出果實來。實修道次第的正因,是什麼?修,是正因。例如,修下士道,目標是為了生起下士道的證量,那麼,修下士道,就是下士道證量的正因(真正的因、主要的因),而助緣,就是給予你下士道這個法的老師,你修感恩、尊敬、祈求…等,即修依止善知識。
  
  如果修中士道,是跟另外一位老師學,怎麼辦?我祈求與感恩的對象,應該是誰?當然是指導我修中士道的老師,因為,我是跟他學的嘛。道理是這樣的。
  
  再者,指導我修學下士道的老師,突然圓寂了,我該怎麼辦?下士道還沒學完吧!所以,應該再去找一位上師學,然後,也要對這位上師感恩尊敬。
  
  總之,實修的每一階段,所學的法,從哪裡來?對給予你這個法的老師,一定要感恩、尊敬、供養、祈求…等,就像對佛一樣。如此一來,所修的每一個階段中所必須具備的福德資糧很容易齊備,而逆緣,也易消除,這就是助緣。
  
  但光這樣做,還不夠!自己也必須努力聞思修。否則,若只會祈求上師加持,沒用的!因為,上師只是助緣而已。有了助緣之後,仍得自己好好聞思修,這才是正因!具足正因,證悟才會生起。
  
  因此,一開始,要先明白「道之根本 依止善知識」這句話的含義。道,是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根本依止善知識」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每一階段實修,助緣,就是依止善知識。對於給予我教法的上師,一定要尊敬、感恩、祈求,好好依止。
  
  * 根本,是「主要的助緣」,不是「正因」。
  
  何謂「根本」?根本,即「主要的助緣」之意。上師,不是主要的助緣,修依止善知識這個「法」,才是主要的助緣。是故,「道之根本  依止善知識」,並不是說「依止的這位上師,是根本。」而是說,依止善知識的行為或修行,才是「根本」!
  
  這個地方,很多人都誤解了。第一個誤解是,以為修依止善知識之後,後面的證量,一下子就全部證得了!下士道的證悟、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等證悟,只要全心全意依止一位上師,就可以全部獲得。這不可能啊!果真如此,《廣論》在依止善知識以後的內容,宗大師不必寫啊!他只要寫依止善知識,不就成了?
  
  因此,道次第中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老實的去修!《廣論》講前行、正行、結行,就代表不是只有依止善知識才這樣做,而是整個道次第,都要這樣子去修。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努力精進的去修。
  
  第二個誤解是,以為「根本」一詞,指的是「所依止的上師」。事實上,「根本」不是指上師,而是指依止這個法。要注意,「根本」也不是說,有了這個法,其他的法,也都會有的意思喔!根本,意指這個法本身,是一個主要的助緣,但不是正因喔!助緣與正因,二者要分清楚。
  
  《廣論》在「道之根本  依止善知識」之後,接著說「依止後,應如何修」,是吧?如果只要一心依止善知識就好,其他的都不必修,全部會自然獲得的話,那麼宗大師就不必再說「依止後,應如何修」這句話了呀!這句話就代表「必須努力精進的修行」的意思。也就是,具足了助緣後,還要種正因。正因與助緣都齊備了,才會有「果」的出現。
  
  我想,大部分的誤解,來自於錯解了「根本」二字的意義。若說「某某是我的根本上師」,這樣講,很有問題。沒有人會把一位上師當「根本」啦!沒有人會這樣做!沒有「根本上師」這種詞啦,根本沒有這種意思。因此,用「根本上師」這種話,會帶來很多誤解。我們會誤解「根本」指的就是「人」、「上師」。但實際上,「根本」指的是「實修上的法」。實修依止善知識的這個對境(人、上師),即稱之為根本上師。是這樣的意思。
  
  若將「根本」錯解為「上師」,這不僅是誤解而已,還會帶來很多障礙。什麼障礙呢?若將「根本」這個詞,連接到「人」的含義,我們就會去區別上師的高下。喔!眾多上師中,只有一位才是根本主要的上師,至於其他的上師,就不是那麼根本,那麼重要了。以這種心態去修依止善知識,會出問題!
  
  事實上,修依止善知識時,對上師們,要一視同仁,不可以區別大小、高低,因為,一切上師,都是體性一,無二無別!所有的上師,都要平等的放在高高的位置上。若將上師做高低上下的區分,那就變成有些上師如佛,有些上師如凡夫,有些上師如…,這樣子,根本就沒有「修」啊!這樣去修依止善知識,修的有問題。我們對任何一位上師,都不應有高低上的差別選擇。以上即是用「根本上師」一詞,所帶來的障礙、所造下的惡業。我們在上師之間去做區分,一區分,就馬上會對某些上師不依止了。使用這個詞的時候,若不懂原意,胡亂解釋,就會造下惡業。
  
  宗喀巴大師創建的格魯派,比較少用「根本上師」這種詞。就算使用了,也會充分理解或說明其中的正確意義,否則,會帶來障礙。總之,根本,有二種意義,一個是「第一個要實修的法」,另一個就是「主要助緣」的意思。
  
  問:曾聽過某法師說,每一個階段,都有上師。但是,開示菩提心或引導行者獲得大證悟成佛的老師,叫做根本上師。請問要怎麼看呢?例如,密勒日巴及馬爾巴。
  答:將一切上師視為佛(視師如佛),是我們一定要修的。表相上,也許某人教我比較多的法,有些教的法少一點,表面上,的確有這種情形,但是,內心上,都應該把這些上師們看成是體性一,無二無別,有的化身這個、有的化身那個…。外相上的區分,不代表就是內心的想法,二者並不相同。
  例如,阿底峽尊者的157位上師中,金洲大師,分到最大的份量。但這也只是從表相的角度去講,內心上,尊者一定將其他上師與金洲大師視為體性一,無二無別。
  修行的時候,一定要這樣子修。表面上的區分,是我們一般說的「世俗」、「名言上」、「表相上」的意思,但絶不代表修行者對於上師們有高低大小上的區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密續的四聖諦
  
  四聖諦,含攝一切佛法。未修學道次第前,必須學四聖諦;真正進入道次第後,學的也是四聖諦的法;甚至進入密續後,都還是四聖諦的法。
  
  房子、人、山川平原…等,我們都將之視為凡夫境界,此即凡夫顯現的執著。從密續的角度來看,此凡庸的想法,必須斷除,它就是密續的苦諦;這些凡夫顯現的執著,從何而來?它從「粗分氣」的融入來。因此,我們必須將之斷除。(註:粗分氣,即粗分心識。)
  
  往生時,有八個融入階段,即地、水、火、風、所顯、增、近得、光明八個階段。地水火風融入的粗分氣階段裡,有第六意識,但更細的心識,是所顯、增、近得,此三個融入階段,是非常非常細的心識,顯教裡,都沒有談這些。第八階段「光明」,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其他前面七個,都必須斷除。
  
  前面七個階段的心識,給我們帶來了凡夫顯現的執著,這些凡夫顯現的執著,就是密續中的苦諦;其來源是粗分心識,此為集諦;去除了粗分氣,即能去除一切凡夫顯現的執著。所有的一切,都是清淨的。每間房子,都是淨土,所有的人,對我而言,都是佛,這種境界,就是滅諦;欲達此境界,必須實修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這是道諦。所以,密續裡面,也有四聖諦。
  
  顯密都有四聖諦,大小乘也有四聖諦。故說四聖諦,能含攝一切佛法。大家要認識這點。
  
  雖說任一階段,都要學習四聖諦,但程度有不同,修學的深度,也有差別。未真正進入道次第實修並生起證量的人,應增加對「法寶」的信心、歡喜、希求。要增長這些,必須學習四聖諦。而我們現在,正處於此階段,也因這個理由,所以我想講四聖諦。
  
  對於從未接觸過佛法的人,我們可以淺淺的講一下四聖諦的內容。對於接觸深一點的人,即可深入的來講,就像我們現在這樣。
  
  四諦十二行相
  
  釋迦牟尼佛在《四諦法輪經》裡,怎麼講呢?佛講三個階段。
  
  首先,佛說:「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佛明白指出來。(這是基)
  
  第二階段,佛強調我們一定要深廣地去思惟觀察,並生起感受,故說:「苦諦應知,集諦應斷,滅諦應證,道諦應修。」我們應清楚苦諦有多苦,以各種角度去觀察它,並生起一種「無法接受這種苦」的感覺。集諦,是苦諦的因,因此,集諦的目標,不是了解而已,而是要「斷除」它。認知到滅諦是多麼圓滿、殊勝、奇妙之後,應決心一定要證得它。若真心想證得圓滿的滅諦,此能證得的方法,一定要實際上去修、去做,不能光想一想、講一講就好。(這是道)
  
  第三個階段,對於一位欲求解脫的行者,他應做的事情,即如上所述,除此之外,再沒有其他的東西必須應知、應斷、應證、應修,故佛說:「除了苦諦,沒有要了解的;除了集諦,沒有要斷除的;除了滅諦,沒有要證得的;除了道諦,沒有要修持的。」一位欲求解脫的行者,要做的事情,就只有這樣而已。(這是道)
  
  這裡,世尊想鼓勵我們,讓我們有信心。佛說,你們這些欲求解脫的人,除了苦諦要了解,就沒有另外的東西要了解。你們要思考的,就是只有這件事情而已,因為,輪迴中的一切,完全是苦,不能去執著!集諦上,若已斷除了所有的無明與煩惱,也就沒什麼好斷除的了。已證得解脫果位的人,不必再去證得其他東西,因為,解脫,就是最圓滿的果位。道諦上,好好實修道諦,其他的神通這些,不必去修。
  
  此三階段,即基、道、果。果,必須依靠道,而道,則須依靠基。基,就是基本上已經有了;若基已存在,那就要清楚應取和應捨,並實際上去做,就是道;如此實修,後面會有成果出現,這就是果。
  
  世尊在《四諦法輪經》說這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基,明白指出:「這是苦諦,這是集諦,這是滅諦,這是道諦。」這就是基本上存在的真實情況;若基本上存在著因果道理,那我們必須抉擇,所以佛說:「苦諦應知,集諦應斷,滅諦應證,道諦應修。」此即是道。了解了整個苦諦,就再沒有其他要了解的,這是果;斷除了集諦,就沒有其他還要斷除的東西,這也是果;已證得解脫果位者,沒有其他要再證得的果位,這也是果;經修完道諦,就沒有其他還要修的。此為第三階段:「除了苦諦,沒有要了解的;除了集諦,沒有要斷除的;除了滅諦,沒有要證得的;除了道諦,沒有要修持的。」所以這就是基道果。
  
  因果法則,絲毫不爽。
  
  從這裡看得出,佛法是很實在、很實際的!它是按因果道理去走的法,完全不迷信!因此,佛非常勇敢的在佛經中說:「你們不一定要相信我,你只要去觀察思考我所講的道理,後面再決定是否接受。」其他宗教的始祖,沒人敢這樣講。為什麼佛敢?因為,佛法就是基道果!佛法是實際上存在的道理。若要選擇,我們當然要選擇佛法,因為如此去修學,一定會得到圓滿的果位。
  
  法王經常說,「基」就是佛教的科學。真有此實際的道理,而我們也去觀察清楚的話,要不要照這個道理去做,是自己的選擇!若執意無明,不想去了解,是自己吃虧啊!所以,我們要聰明一點,如法學習。因此,首先就要了解基,了解了基,才能入道,未入道,就無法獲得其果。
  
  基,就是四聖諦。何謂苦諦?何謂集諦?何謂滅諦?何謂道諦?這些都是基、基礎。現在,有些學佛的人,一開頭,卻先學「道」。事實上,沒有基,「道」也到不了哪兒!哈…!這是現今普遍的現象。
  
  先有基礎(基),道,才修得下去。導師釋迦牟尼佛,亦如是開示。佛先講基(四聖諦),然後說:「你們自己去抉擇應如何行!該講的,都已經講給你們聽了,接下來,你們要自己抉擇。」因此,佛接著講「道」之時,就不會有人去選其他的路啦!哈…!基的階段,已經講的很清楚,道的階段,大家就知道該怎麼做才是最正確、最聰明選擇,因為,道理已如此明白,別無選擇了嘛!
  
  話又說回來,大家如此學習時,千萬不要說:「喔!現在的重點是基、道、果!所以,我不必對世尊有信心。」哈哈哈…不是這個意思喔!
  
  對世尊沒信心,也能學基道果,這一點沒錯。但是,如果能有信心,那就更好了,因為我們可以祈求佛給予加持。雖然我們對世尊有信心,但此信心,仍會退失,不夠堅固。若深入學習四聖諦,信心,會更堅固,且此信心,是由智慧所支持的信心,它不是一種「慣性」,也不是「迷信」!具有智慧的信心,非常珍貴。
  
  單單對世尊有信心,並不足夠。有信心,就可以不學、不修四聖諦嗎?不行啊!同樣的道理,只要依止善知識就好,後面其他的法,不用學,也不用修,可以嗎?不行啊!學與修,才是最重要的主體!何者應取、應捨,都要清楚,並實際去做。光是向世尊祈求啊禮拜啊,沒有辦法成佛!這是因果法則。你不去學、不去修,佛也幫不了你!不管你多麼誠懇認真的向佛祈求,他也無法改變因果法則。佛只能給我們「方法」。祂清楚指出什麼是苦諦、集諦,並教導我們去除苦諦與集諦的方法,這就是道諦,至於成果,則是滅諦。因果法則,就是這樣。世尊改不了因果。
  
  世尊教導四聖諦,就代表「自己要去實踐」的意思。而不是說,只要你們相信我,把全部的心交給我,就一切OK了!世尊不會這麼說,因為,任誰都無法改變因果法則啊!世尊只能將輪迴因果的道理,以及涅槃因果的道理,講給我們聽,我們必須親自去做才行。
  
  這實在非常平等。對佛也好,對眾生也好,因果法則,絲毫不爽。不會說因果法則中,佛菩薩有給予特別優待的能力!你不必具備這個因,我也會給你這個果,沒這種事!大家都一樣公平。可以說,佛教是最有人權的!沒有親疏等差別待遇。如果說,只要你親近世尊,世尊就會讓你無因而有果,那麼,世尊一點也不慈悲!親近才有優待,不親近就沒優待,佛這樣,就不對啦!沒有修行了嘛!根本沒有平等視眾生。世尊宣說四聖諦,可以說,世尊平等對待一切眾生。
  
  因果法則,就是這樣子!佛想改,也改不了。
  
  要解脫?要輪迴?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增上生?還是墮惡趣?也在自己手上。相信四聖諦及因果法則,我們就不必怕誰了!沒有種不好的因,根本不必怕誰啊!因為,在因果法則中,大家都是平等的。
  
  離苦得樂的追求,就是「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主要原因!
  
  不是一般的業因果,而是與我們希求有關的業因果,到底是什麼?我們希求離苦得樂,與此離苦得樂有關的因果道理,才是真正應修學的東西,此即四聖諦。
  
  這顆離苦得樂的希求心,最珍貴!因為,有此希求心,我們才能永遠都有改變的機會。因為永遠可以改變,終有一天,我們的行為,會改走上好的、正的一條道路。何謂「正」?也就是,我們會做到能幫助我們究竟達成離苦得樂的種種行為。我們的行為,會一直改啊改,改到能達成離苦得樂的目標為止。
  
  其間,我們不斷尋找最正確的方法,不斷修正,不斷改變,因此,總會有走上正途的一天!什麼才是這條最正確的道路?這條正途,就是佛法!因為,唯有佛法能去除所有的業與煩惱。我們一直修道諦,修對治煩惱的方法,這就是最正確的路、最好的方法。
  
  佛說,每位眾生,一定會成佛。為什麼?因為,每位眾生無時無刻不在尋找離苦得樂上最好的方法,日日夜夜,永不停歇。甚至,連一隻小螞蟻,它的每個動作,都是為了獲得快樂,遠離痛苦。我們也是如此。身體的動作如眨眼,都是為了獲得快樂,或離開不舒服而做的動作。生命從頭到尾,清醒也好,睡夢也罷,時時刻刻,無不是為了離苦得樂,無不是為了尋求最好的方法。經過無始、漫長的摸索,總有一天,這個最好的方法,一定會被我們找到!
  
  也許永遠遇不到?不可能!一方面,佛菩薩努力不懈地教導眾生這個最好的方法,另一方面,我們自己也努力追尋。所以,總有一天會找到!彌勒菩薩在《寶性論》,是這麼說的。
  
  為什麼任一眾生,無有例外,一定會成佛?理由就是,眾生永遠有一顆心!(沒有「無心的眾生」)有了這顆心,就一定會有感受;有了感受,就會追求離苦得樂;既然有離苦得樂的追求,就會不斷的尋找;不斷尋找後,總有一天,一定會找到最正確的方法而離苦得樂。離苦得樂的追求,就是「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主要原因!
  
  眾生的問題出在:錯認樂,錯認苦,還有方法,也錯了。這是個大問題。離苦得樂的希求,基本上是好的,錯只錯在我們看錯了苦樂,也認錯了方法。眾生的問題,就從這裡來。既然我們的希求與苦樂的認知上有問題,世尊於是為我們指出錯誤所在:「你們認為的樂,其實是苦。這就是苦諦。」佛陀因此宣說苦諦。
  
  集諦也是如此。我們總以為貪瞋能帶來好的結果,因為,沒有貪,就得不到好的東西嘛;瞋,能幫助我去除仇人、不好的逆緣,它當然很有效。感覺好像貪瞋,才能幫助我們有意義的活著,有貪有瞋,活著才有意思!這就是我們對於貪瞋的感覺與認定。世尊說:「貪瞋帶來的東西,不能幫助你!它們帶來的是苦。貪瞋,是苦的因,這就是集諦。」
  
  煩惱、我執…等,都是集諦。我們總以為,「我執」最愛我,也最保護我。世尊卻說:「這不是愛你!傷害你的,正是它!一切傷害的根源,就是它!」因此,我們的認知和實際上真實的情況,有落差、有矛盾。我們將貪瞋煩惱、我執等,視為樂因,但其實它們是苦因。世尊說:「既然你們有離苦得樂的追求,就不應該視它們為樂因!」
  
  輪迴上的圓滿,在我們眼中,可真是再圓滿不過了!然而,世尊說,真正的圓滿,並不是這些!真正的奇妙與圓滿,正是脫離「這些」的那一刻!那才是真正的圓滿,此即滅諦,一個真正的樂的果報。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現實中,我們要的,都是與滅諦相反的東西。我們根本不想脫離輪迴,只想緊緊抓住輪迴的快樂,認為它才是最圓滿美妙的事情!世尊說:「不!不是這樣!你們必須脫離輪迴,才能獲得真正的圓滿與快樂。」所以,佛宣說滅諦的道理。
  
  平時,如何與他人競爭、如何打倒仇家、受到欺侮如何報復回去…等想法與行為,我們都認為很應該、很有正當性,這麼去做,自己也覺得有成就感。事實上,真正應該做的是什麼呢?我們應該要包容、利益對方。這才是應該要做的。因為如此去做,才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究竟的、可靠的、圓滿的果報。報復對方,只會讓自己吃虧!因此,世尊說,應該慈愛眾生、利益眾生,不能傷害他們。這些,才是我們應該要去修的,此即道諦。
  
  世尊宣說四聖諦,明白指出,我們離苦得樂的希求,與我們對於苦樂的認知,及追求的方法上,有衝突、有矛盾。
  
  苦諦
  
  苦諦的行相(定義):無常、苦、空、無我。
        次第 :無常→苦→空→無我。
  
  透徹圓滿地思考了此四行相,才能說,圓滿思惟苦諦,亦即,佛陀透過此四行相,圓滿表達苦諦的內涵。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無常、苦、空、無我之中,只講了「苦」的部分,其餘三個都沒講。雖然「苦」的部分,比較重要,但其他三項,也要了解。這裡我們補充一下。
  
  * 無常
  
  「諸行無常  有漏皆苦」。必須先思惟「諸行無常」,而後即可結論出「有漏皆苦」。
  
  我們所面對的世界、自己的家庭、自己本身…等萬事萬物,都無法永遠存在!一切會慢慢滅掉,終有一天,一定會結束、會終止。這就是無常。
  
  以地球為例,好像經過五個billion之後,就會毁滅,不復存在。現今地球暖化嚴重,也許毁滅得更快;再者,眼睛所見的山、川、房舍…等無情器世間,也都會滅掉;有情生命,更是如此。一切,都不斷地走向結束。此即「諸行無常」。
  
  * 苦
  
  接著,不論是自己的生命,或其他的有情生命之中,還有種種的「苦」。換言之,不是只有「結束」、「毁滅」這種苦而已,生命中,還有很多苦!此即「有漏皆苦」。
  
  《菩提道次第廣論》說明了八苦、六苦、三苦。至於思惟的次第,可以由八苦而六苦而三苦,也可以由三苦而六苦而八苦。
  
  有時候,由粗而細、由廣而深入,似乎較能掌握整體的樣子;有時,由細部漸漸推廣出去,則有紮實的感覺。各有其特色。求廣而無細,整體會掌握不住而散掉;只有細而無廣,則不紮實。會有這些問題。因此,有時從廣而細,有時從細而廣,端看個人的狀況,交互運用。
  
  《廣論》講述的順序:八苦 → 六苦 → 三苦
  
  *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蘊苦
  
  為什麼先講八苦?第一,八苦中所討論的對象,以「人」道為主。其他有情,雖也有八苦,但八苦主要的內容,還是有關於人道的苦。第二,因為八苦的範圍,包含一切有情,是最廣的,因此,總體上,先講八苦。
  
  生老病死,一個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而過程中,則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欲求不得苦三種苦;一切苦的根源,即「蘊苦」,也就是五蘊苦。
  
  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等苦?因為我的五蘊本身,是有漏的。有漏,就會苦。所以,生的時候苦,之後,會老、會病、會死、會愛別離…等,這些都是因為有漏的五蘊所帶來的問題。問題焦點,就是「五蘊本身,是有漏的。」這一點。也就是,第八苦「蘊苦」,是前七苦的根源所在。
  
  若五蘊不是有漏的,那麼,不僅生不會苦,也不會有老病死,不需要吃飯,也不需要穿衣服…等,我們完全「不需要」任何東西!因為輪迴中的一切,跟我們完全不相應,所以什麼都不需要!但實際上呢?輪迴中的一切,我們通通都要!然而,輪迴裡沒有什麼好東西,若通通都要,就一定麻煩上身!可是,本身就是「有漏的五蘊」,輪迴的東西,我們不要不行啊!若要了,一定麻煩!因此,問題的癥結,就是「有漏的五蘊」!
  
  
  聞法動機
  
  一切行為的善或惡,全由意樂決定。意樂最重要。
  
  最圓滿的意樂,是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須先皈依。任何一個善根的根本,就是信心。沒有信心,善根做不到。因此,菩提心之前,要有信心,而信心就是皈依。有了信心,才能勇敢的投入修行。投入什麼的修行呢?投入到為利益一切眾生的能成佛的方法上面的修行。
  
  如此發心調整意樂之後,接下來,不管聽法、唸經、拜佛、持咒、聞思修…等,都是行善,而且也是能成佛的方法。此時,不論看書、聽mp3、或互相討論,我們都可以集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
  
  什麼是福德資糧?看書、聞法、討論…時,我要將此行為的善根,供養佛菩薩,這樣想,即可以累積福德資糧。我們對佛菩薩最好的供養,就是努力學習及行善。供養財富或恭敬,並不是真正殊勝的供養。真正殊勝的供養是好好學習,這種善根,是最好的供養。再者,我們可以觀想,聽法時,不是自己聽而已,還要帶著一切眾生來一起聽這個法。這種觀想,也能累積很大的福德資糧。累積福德後,應努力學習。不論學的多或少,本身都應努力認真的學習,如此,一定能增長智慧,此即智慧資糧。
  
  能這樣去做,即可同時累積福智二資糧,而此二資糧,則為能成佛的主要正因。也就是,不僅前面要發起菩提心,還要為了菩提心這個目標,努力在正行時種下成佛的正因。福德與智慧資糧,都要去做。這樣想,才會比較有幫助、有意義。
  
  有些人,以為累積福德,一定得到外面去當義工才行。其實,不盡如此。若能照剛才所述去做,就是一個非常清淨的累積福德的方法。當義工,不可以說不好,因為也是有好處的,但是,我們要注意,當義工的同時,也有很多壞處。這是因為,我們都是凡夫人啦,多一個人,就多一個煩惱;煩惱加上煩惱,就增長更多的煩惱!即使碰到的,都是我相應且喜歡的人,這還是增長執著啦!你說的,我拍手贊成,我說的,你也直點頭,我們都覺得我們的想法,真是好極了、棒極了,那麼,豈不更加執著!所以囉,不管是衝突,還是同一陣線,都只會增長執著!一開口,不會有什麼好事,都是跟煩惱連接啦!因此,去外面做,其實很難清淨的去累積福德資糧!很難做到的。
  
  真正的累積福德,是認真的去唸經拜佛懺悔…等。這些事情是在佛菩薩面前做的,所以不會有什麼煩惱。真有什麼話要講,就跟佛菩薩講嘛!佛菩薩不會讓我們煩惱,跟佛菩薩講講話或懺悔,對自己有幫助,也有累積福德、消除業障。若是跟旁邊的同學講,你們說會有幫助嗎?實際上根本幫助不到,只是情緒稍稍調伏一下而已。也就是,他們或我們用煩惱的話語,讓情緒稍微停一下,但這些話語,都是煩惱的方法!比如,講講某某誰壞啊,自己就舒服一下舒服一下,但這些話,都是煩惱的話!如果我們跟佛菩薩講,沒有這種副作用。在佛菩薩面前祈求、禮拜、懺悔…等,都是清淨的累積福德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裡說,最殊勝的集資淨罪,就是七支供養。而七支供養的內容,就是拜佛供養、隨喜、懺悔…等等。因此,聽法也好,聞思修等等,可以同時累積很大的福德與智慧。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剛才的八苦。
  
  我不按廣論一一講,只是講一下裡面的意思就好。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過程,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這三個,則是生命過程中,必定會遇到的苦。不論生老病死也好,過程中的三種苦也好,它們的根源,都是第八個苦「蘊苦」。
  
  思惟時,應先將生老病死想一想。從出生到死,沒有一個好的,至於中間,為了追求所做的努力與行為,也沒有可靠的成果。這些,不可以只當成是文字的描述喔!我們必須真正去思惟去體會。要觀想:如果我現在母胎,感覺如何?從母胎出生的過程,又是什麼感覺?我們都要一一去感受。
  
  八苦中的每一苦,都可分成五項,是什麼意思?意思是指,我們應該去仔細分析、思惟、感受。若不深入思惟或感受,會以為有些還不錯的樣子。例如,輪迴的生。一般總認為新生是件好事,但實際上,根本沒什麼好,只不過一個輪迴又開始了!
  
  生苦
  
  就生苦而言,第一個,生本身就是苦(很苦的一個感受)。
  
  第二個,我們一生出來的這個五蘊,它與煩惱,非常相應。例如身體,它會令你喜歡色聲香味觸上面的事物,本身就與貪十分相應。實際上,五蘊,跟貪瞋煩惱等,極為相應,好像沒有煩惱,就活不下去的樣子!再者,五蘊,與煩惱的相違品(相反的事物、正對治),既沒興趣,也不相應。
  
  第三個,生的本質,它將來一定會產生苦。生的本身,就是一個因(苦因)。例如,有生就一定會老。有些人喜歡長壽,卻不喜歡老。喜歡長壽和不喜歡老,二者是相反的。既然喜歡長壽,就應該接受老啊!因此,生,就是老的因。生具有這種苦因的性質。
  
  第四個,我們的身體,與煩惱十分相應,沒有煩惱,就活不下去。剛才講過了。所以,有了身體,就一定需要煩惱,因為身體是煩惱的基,也就是,有這個,就一定要有煩惱。
  
  第五個,有生,就一定有終止結束。可是,我們都不喜歡結束,只喜歡生。我們有這種毛病:只喜歡生,不喜歡死。但生本身,就具有會死亡的本質(體性、性質)。死亡的體性是什麼?找一找,我們會發現,死亡的體性,正是生!既然我們不喜歡死,那麼對於死的體性「生」,有什麼好喜歡、好追求享受的呢!我們應如是思惟。
  
  老苦
  
  前面一「生」,第二剎那,就開始「老」了。可以說,老是生的果報、去處、或相續。因此,不單生的時候苦,生還會繼續帶來苦(老)。老,也分五階段。
  
  第一階段是「盛色衰退」。平時,我們總感覺,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可靠的。但是,身體,其實具有「衰退」的性質,它會一剎那、一剎那地衰退。可是,我們卻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不接受,仍然無法阻擋它一步步走向衰退。一位稚齡的小孩,一下子變成五六十歳的老人,大概會想自殺吧!身體慢慢的衰老,所以我們就覺得可以接受的樣子,但實際上,它會變成五六十歳的體性,仍然存在啊!它仍一步步不停地走向五六十歳。因此,盛色衰退,雖是一個我們無法接受的體性,但仍然阻擋不了它!
  
  再來,身體的能力也好,腦子的能力也好,依靠的都是這個有漏的五蘊,所以一定有限制,並具衰退的性質。菩提心,就無此衰退的體性。菩提心的能力,只會一直增長,無限的增長。輪迴裡面的能力,則都有衰退的體性。我們不可自恃現在腦力好或年輕身強體壯,事實上,這些都沒什麼好傲慢的,因為它們全都不可靠。聰明或能力,都還是輪迴裡面的東西,而輪迴中一切的事物,都會衰敗、毁壞。
  
  六根,也會衰退。也許年輕,較不易感覺此衰贁的性質吧。輪迴裡面的一切,沒有一個是真正可靠的東西!它們都非常虛假,表裡不一的虛假,只會欺騙我們,讓我們以為它們是永遠的真實可靠。因此,身體的色相會衰退,能力也會衰退,六根也會衰退。六根衰退,就無法受用、享受了。我們都很喜歡享受與受用,覺得它們是很可靠、很有意義的事情。但事實上,它一點也不可靠,還是會衰退。我們生命,也一樣,一分一秒的消逝當中。換言之,我們所依賴的「生命」本身,就是有限而會衰退的。
  
  總之,色相、能力、六根、受用、壽命等,沒有一個是可靠的,全部都具有衰退的體性。阿羅漢不會老,佛也不會老。脫離了輪迴,就不會老。輪迴之中,人也好,天人也好,都有老苦。輪迴中,沒有那種不老的事物!這就是老苦。
  
  病苦與死苦
  
  老了,整個身體的能力(氣脈),就衰弱了。一衰弱,就會生病。也就是,老帶來病。老意謂衰退,而衰退,自然會帶來病,有病,就會死。這就是生命的過程。
  
  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我們不想遇到的,總會遇到;想遇到的,卻老是遇不到。生命,就是如此造化弄人,也因此,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如果我們很容易獲得或滿足,什麼都有了,就沒什麼好做的。因為,生命中,有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我們才會永遠忙不完!
  
  身體也好,親友也罷,無情器世間、物質也好,都是輪迴,都是有漏。奇怪的是,自己是有漏的,卻好像必須去抓住另一個有漏才行;但得到之後,又總覺不足。這是因為,輪迴的本質,就是不圓滿。所以,得到之後,會發現這裡有問題,那裡也有問題,於是,只好離開,繼續追尋。千辛萬苦找到之後,又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接踵而至。因此,我們是有也不行,沒有也不行。輪迴中,雖然心裡要的是一個圓滿,但接觸後,總有層出不窮的問題,永遠忙也忙不完。
  
  整體來說,第一苦到第七苦,講的就是以上這些事情。前四苦,是生命的過程,後三苦,則是過程中會發生的問題。輪迴有漏,所以也要找有漏的,才會相應,不然活不下去。有漏雖然與有漏相應,但一接觸,又不對了,還是有問題。有漏的相應,就是這種相應。
  
  蘊苦
  
  為什麼會有以上奇怪的苦的體性?問題不出在外面,而是自己身上。
  
  我們身上的五蘊,是有漏的;有漏,就一定會有問題。佛菩薩無有漏的五蘊,因此佛菩薩完全沒有這些問題。
  
  何謂有漏的五蘊?由業與煩惱帶來的五蘊,就是有漏的五蘊。有漏,意指由業與煩惱所造成的。我們的五蘊中,如果沒有不好的業,就不會遇到不好的境以及不好的果報。
  
  龍樹菩薩的傳記中記載,龍樹菩薩圓寂時,一位王子想砍掉他的頭。王子用盡各式各樣的刀子,都砍不下龍樹菩薩的頭,最後,王子用一根草輕輕動一下,才把頭砍下來。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龍樹菩薩沒有被刀子砍頭的業,他的這種業已經淨除,所以砍不了。你們說,現在,有誰的頭是用刀子砍不下去的?沒有嘛!因為我們都有無量無邊的業等在那裡!有句話說,若把虛空當倉庫,也裝不下我們的業!我們身體,從頭到腳,每一寸都切得掉,因為我們被切掉的業,全部圓滿,只等著感果!沒有業,就會切不下去,就像龍樹菩薩一樣。
  
  由業與煩惱造就出的有漏五蘊,什麼問題都會遇到!怎麼都閃躲不了!沒有業與煩惱,就不會遇到這些問題。因此,首要之急是解決「有漏的五蘊」。如何解決?有漏的五蘊,主要來自於業,而業,則來自於煩惱,煩惱則由我執造成的。因此,必須先斷除我執這個根源。
  
  八苦要如是思惟。雖然八苦主要的內容是人道,但其他道,也一樣適用。
  
  六苦
  
  六苦的範圍,不是在一個生命當中就可以解釋的。八苦,是在一個生命當中去解釋,如生老病死等。而六苦,則是整個輪迴來解釋,有無數的生命。所以六苦跟八苦的用意不同。
  
  一般我們會說,思惟六苦,容易生起脫離輪迴的出離心。八苦,講的就只是一個生命中的問題;六苦,則是整個輪迴三界中受苦的情形,時間不僅一世而已。因此,思惟六苦,較有助於生起出離輪迴的心,它有這個作用。
  
  六苦,有無定過患苦、無飽足過患苦、數數捨身過患苦、數數結生過患苦,數數高下過患苦、無伴過患苦。
  
  無定過患苦
  
  輪迴中,今生他是我的母親,但下一生,搞不好就被我吃了。《百業經》裡,講了很多這類的故事。有時自己的母親,放在外面當伙夫,而敵人的小孩,卻捧在掌中呵護。這就是我們在輪迴中的實情。沒什麼一定。
  
  輪迴的實情,往往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事情。對於自己的母親,總有著深厚的情感,一心想幫助她,永遠照顧她,這份母子情誼,希望永遠長存。然而,輪迴中,辦不到!下一生、每一生,都一直不固定,一直會變化。雖然內心希望生生世世能跟母親一起,但事實上,卻辦不到。因為輪迴中,沒有可靠,沒有肯定。沒有一個好的境,會永遠存在。
  
  問:這樣子的話,不是有一點違背「因果」了嗎?我們不是說,造什麼因,感什麼果,這樣子,還會「不定」?例如,我跟了這位師長,然後我發願生生世世都要跟隨他,這樣不行嗎?
  答:不是不是…業這個就是…我們雖然跟隨這位師長,也發了願,但實際上,我們還是會有很多念頭出現。我們對母親也是這樣子。也許母子感情非常好,但有時候,還是會吵架,瞋心生起,就罵她一下。這不就慘了嗎?因此,感情好的同時,也會造許多惡業。能造下完全清淨的因緣,是很困難的!沒有辦法掌握的!正是因果法則,故法擋住後面的惡果。
  
  這一生,從小最親愛的父母,到了下一生,若無法繼續相親相愛,會覺得好像自己騙自已!為什麼那麼可靠的父母,到了下一生,就不一樣了?若今生的一切,都只是短暫的存在,無法持續下去,那麼,今生做的許多事情,不就失去了意義?完全不可靠了啊!
  
  有「可靠的」這種想法,本身就錯了。事實上,無定過患苦,不僅發生在來世,其實今生裡,也很多。例如財富無定,名字也無定,朋友也無定,什麼都不一定。
  
  無飽足過患苦
  
  就算可以固定,也會有另外的問題,那就是「不滿足」。怎樣都不夠!輪迴中,就有這個「不滿足」的體性。例如,這個朋友,以前以為是圓滿,但真正碰到的話,不可能會圓滿啊!因為,他也是輪迴中的一份子,怎麼可能圓滿?
  
  另外,財富、名氣…等,剛開始,也許會想:「我有這些,就夠了!就圓滿了!」可是,一旦達到這個位置,又會有問題。為什麼?因為輪迴中,一定會有「不滿足」這個問題。
  
  數數捨身過患苦
  
  就算你真能滿足於所擁有的,最後,還是得通通放下離去,永遠離開。這個永遠離開,不是只有一次喔,而是每一生,都要離開。
  
  數數捨身的意思是,不僅要捨棄自己的身體,還有財富、親友、名氣等,通通都要捨棄,而且不只一次,是永遠不停地離開、一直離開。有時候,心滿意足於所擁有的,要離開,反而更痛苦!因為一切如此圓滿、如此美好,已經擁有了最圓滿,一旦要離開,太難啦!會受不了!就算無法接受,還是要面對,因為,數數捨身,也是輪迴的體性之一,它一定會出現。
  如果不是輪迴裡面的事情,而是涅槃,那麼,它會愈接觸愈穩定、愈有意義,永遠不會離開,也永遠不用離開。反之,輪迴的法,一點都不可靠,怎麼好,還是得說再見。沒辦法的!
  
  數數結生過患苦
  
  既然已放棄一切離開了,若能不再投生,也還不錯啊!反正就一了百了嘛!可沒那麼容易!一切還得重頭來過。從生開始,長大上學、跟朋友來住、找工作、賺錢、買房子、生小孩…等,一切從零開始,再跑一遍。做做做做…了之後,又要放下一切而去;之後,又出生,又再重新再來一次。就這樣,永無止盡的循環下去。
  
  數數高下過患苦
  
  每一次的投生,如果與前世的水準,相差不遠,那還好接受,因為習慣嘛。但生死輪迴中的實情是,有時高高在上,有時卻極低下,有時上了天,但一下墮,就得墮到地獄。
  
  若生生為人,那還可以,因為習慣。可是,當快往生時,看見地獄道就在眼前,我得馬上投生在那裡,會怕死了!怕歸怕,還是得去。到了地獄,由於人道待慣了,沒受過極大的痛苦,所以會特別難以忍受。數數高下,就是這個意思。
  
  一般而言,學習佛法,也是這樣。有些人前輩子學過了,所以這輩子學來,不是那麼困難。若前輩子都沒碰過佛法,這輩子一接觸,會覺得十分困難!因為沒有習氣的緣故。同理,從人道去地獄道,因為沒有受苦的習氣,所以特別難以忍受,特別痛苦。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問:廣論有一段:「日月光者,是如世間共許而說,未分能依及所依處,若分別說,乃是彼二宮殿之光。」請問這一段在說什麼?
  答:若將日和月當成有生命的個體來看…怎麼說呢?平常我們說,地有地神,水有水神,因此,日也有日神,月也有月神。那麼,這個日神,也許會認為太陽發出的光芒就是日神自己發出的光芒,而月神,也認為月亮就他所擁有的東西。就是這個意思。
  日月神,不僅會有習氣,也有慢心,祂們會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長久以來,都處於傲慢的情境中,一旦墮入地獄,就沒有什麼可傲慢了,心裡會非常難受。
  
  無伴過患苦
  
  前面五個階段的苦,都極為痛苦,若受苦時,身邊能有個伴兒,應會好受些。但是,完全不會有伴的!這種情況下,更加痛苦了。
  
  生,是自己一個人來投生;死,也是自己一個人死去。就是這樣子。今生一結束,我會到哪裡去?自己會投生在哪一道,完全不知情,只能隨著業走,無法猜測。也不必說投生啦,今生也是如此。我明年會怎麼樣?後年會怎麼樣?完全不會知道啊!像是在黑暗中,業要把我帶到哪裡,我就到哪裡。完全沒有人可以幫我的忙,擋住我的業。我必須自己一個人面對自己的業。這就是無伴的意思。
  
  總之,下從三惡道,上到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六道三界輪迴的情形,通通是六苦討論的範圍。六苦是比較重要!
  
  之前談到種種的苦:輪迴的身體,本身是有漏的蘊體所組成,因此,身邊一定要有貪瞋癡等有漏法相陪,朋友、有情、無情…等都好,有了這些有漏法,我們才會覺得相應,才會活得下去。然而,即使有了這些,我們也永遠不會滿足,因為輪迴就代表不圓滿。不圓滿,就一定會不滿足。
  
  這樣子一想,我們心裡也許會害怕身邊那些讓自己生起煩惱、跟煩惱相應的有情或無情。反正他們也不會幫我,我都必須獨自面對,他們都只是讓我增長煩惱、增長罪業的人事物啦。我們也許會有這種感覺。
  
  其實,也不必這樣想!有以上的想法與感覺,並沒有錯,因為事實的確是這樣。但自己不必特別非常一個…覺得「孤獨」、「不敢接觸」的樣子。好像我們一接觸那些,就一定增長煩惱、增長惡業、反正只能自己面對…等。我們不能只用這種角度想,只有這個角度,是不對的。
  
  雖然上述的八苦或六苦的內容要去思惟,但是,也不能全盤否定另外一邊。我們身邊的人,不可以說他們整個人都是煩惱。他們內心裡,也有好的部分,有愛心、慈心、如來藏、佛性…等,至於不好的部分,如果能從改變自己這個角度去做去看,那麼,壞的也會變成寶貴的啦!例如,他讓我生氣,我可以修忍辱;他罵我,可以消我的業障。所以不管對方如何壞,都會變成好的!因此,正面上,可以看好的部分,負面上,可以改變自己的角度來因應。
  
  以前面對負面的事物,我們只會增長惡業與煩惱,就是吃虧而已啦!現在,若試圖轉變角度去看待對方,遇到逆境,反而能增長菩提心、增長悲心、能對付煩惱、消除業障…等。應該要這樣想。
  
  因此,不能只有一種角度,否則,會變得消極、不想接觸,太害怕的一種感覺。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子啊!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當然互相增長,例如累積福德,一個人做,跟很多人一起做,所累積的福德不一樣;又如,大家互相切磋研討,比自己一個人學,會增長較多的智慧。因為跟十個人討論,我就增長了十個人的智慧!而且,大家一起努力,能幫助我們增長善心與善行。這就是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心中的如來藏。不過,在此同時,自己要非常清楚,這些人事物,也許會令你增長煩惱、增長惡業。正反兩方面,都要了解。
  
  總之,身邊的眾生身上,有許多優點,就算他再壞,他也有如來藏!而且,如果他壞,我就能修菩提心啊,所以還是好的呀!好的優點,我們努力去增長它、培養它,大家互相提攜往上走;對於不好的缺點,應努力去除。能這樣子,就非常有意義了!
  
  想到「如來藏」,不可以有這種「喔!幾十億年後,他會成佛啦!因為他有這種如來藏的體性啦!」的想法。我們要實際一點!要想說:「他一定可以改變!因為他心中有離苦得樂的希求,因此,他會不停追求,不斷尋找。這就是如來藏。」我們必須看到對方身上的這個如來藏。
  
  如此一來,我們永遠不必害怕!因為他永遠有機會,永遠有改變的機會,這就是他的優點。如果他內心沒有離苦得樂的希求,才是我們真正要害怕的!因為這樣就完全沒有改變的機會了!但事實不是如此。
  
  正因為他有離苦得樂的希求,所以他才會罵我嘛!正因為他有這種離苦得樂的希求,所以我尊重他!因為,從這裡看得出來他有「成佛」的機會、他有如來藏。我們應該用這種比較實在的角度去看待眾生身上的如來藏。
  
  若能這樣想,對於眾生,就不會生起「想捨棄」的心。因為,看來看去,都是珍貴的,沒有一個眾生不珍貴。光這樣去想,我們心裡就已經舒服極了!先不考慮這個眾生實際上到底珍不珍貴,若自己能如上去想的同時,已經很舒服了…,自己有種柔軟、溫柔的感受,感到很安全。這種想法,對我們很有幫助。若能真的去互相幫助,那就更好了。
  
  大家要記得,剛才的八苦、六苦,只是從一邊的角度講而已喔!不然,一定會愁雲慘霧:「哎唷!怎麼那麼苦啊!什麼都是苦!什麼都是煩惱!什麼都是有漏!什麼都是傷害!」雖然應該思考一下這個角度,但是不能只有這個角度!否則,心裡會有一點「捨棄眾生」的想法,這樣就不好了。
  
  眾生,一定有缺點。這點是肯定的。《入行論》第八品,講的實在很有道理。
  
  《入行論》云:「妒高競相等  傲卑贊復驕」,也就是,跟眾生相處時,比他高,會嫉妒;若平等,則競爭;比他差,則瞧不起又慠慢。反正,一開口,一定比較!若我順著他的意去說,會增長他的煩惱、嫉妒、競爭…等;可是,不配合他的想法,他又要生氣!那我要怎麼講啊?能講什麼好啊?講也不行,不講話又要生氣,總之,動輒得咎,真的很難相處啦!所以,我們往往會忍不住:「算了!不管你!不接觸了啦!」
  
  哈哈…《入行論》描述跟凡夫相處的情形,真的很有道理!哈…。與凡夫相處,真的沒什麼意義!哈…。
  
  事實上,從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也是這樣子啦!我們也有貪瞋癡,對方若跟自己平等,會與之競爭;比自己好,會嫉妒;比自己差,則傲慢;他配合我,我增長煩惱;他不配合我,我就生氣;他不講話,我也生氣!唉呀,完全沒有相處的意義啦!相處,實在很難啦!哈哈…。
  
  因此,與眾生相處,對自己傷害,對他人也傷害,完全沒有意義,所以,最好不要接觸。這是《入行論》指出來,當我們完全跟隨煩惱的時候,會有這種現象。這是一種角度。至於另一邊,也要想。就是二邊都要想一想。只想一邊,會有問題。
  
    總之,從負面的角度看,與眾生一直相處來往,會增長現世的執著。現世的執著增長了,就無法脫離輪迴!這是因為,凡夫就是歡喜這種來往的生活,實際上,我們跟朋友來往,都很喜歡啊,而歡喜,只會增長輪迴圓滿上面的執著心,對於輪迴上的朋友來往非常有興致、有興趣。如此一來,脫離輪迴的大門,就關起來了!不僅心中的出離心,生不起來,就算已經有一點出離心,也會漸漸衰滅。
  
  若想真正生起出離心,就不會想跟眾生往來的啦!你會自己跑到山上閉關,就像密勒日巴尊者這樣一心想解脫,哈哈哈…,應該是說,這樣子,比較容易生起出離心啦!
  
  若整天跟著眾生混啊混啊,怎樣生起出離心啊!我們所喜歡的,正是輪迴的法,那麼,出離心能生得起來嗎?不可能嘛!所以,跟凡夫眾生混在一起,實在弊大於利!這是《入行論》裡面講的道理。
  
  所以,我們非常要小心,輪迴中,對於佛法上有幫助的部分,拿一拿,其他的,就裝做不認識比較好!哈哈哈…!反正,多認識,也沒有好處啦!講來講去,都是煩惱的事情。如果能講講出離心的方法,那還好,可是,沒有哇!愈講愈多,只是增加感情、執著而已。本身這些,都是輪迴的東西,沒什麼好的。就把這個果報,接受一下,結束結束就好,不要再去牽拖,再去裡面混!這樣,只會把它擴大,沒有什麼意思啦!
  
  清淨的法,我們應增長與學習,《入行論》用什麼比喻呢?《入行論》說,若將蜂蜜拿出來了,誰還想要那個蜂窩呢?蜂蜜(清淨的法)拿出來,蜂窩(輪迴)就扔了吧!我們就用這種態度,跟親友來往吧。這就是修行者的行徑與風格。
  
  可是,我們心裡也許會忍不住想:「這樣子,好像很沒有人情味!」哈…「沒有人情味」,就是對的!這就是佛法!「人情」就是輪迴。哈…實際上就是這個樣子。
  

問:有人說「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必太黏!是這個意思吧?
  答:嗯,應該有點一樣的道理。
  問:人多就有是非。
  
  總之,真正在佛法上有幫助,是像《入行論》說的這個樣子。「佛法」,大家一起認真的修一修,不必再把生活上的東西,通通都連在一起。那樣,就執著了,而解脫的門,也就關閉了。因此,要像《入行論》裡面說的一樣,真正清淨的修行,會互相在真正有意義的上面有幫助,沒有雜染。
  
发表于 2009-5-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雪歌仁波切!谢谢楼主分享这些教授!后面还有吗?

[ 本帖最后由 analeo 于 2009-5-5 11:5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7 13:46 , Processed in 0.0346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