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葉小釵 于 2024-10-16 12:58 编辑
卻配格西的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佛功德
即《顯句論》云「經云:云何勝義諦,謂尚非心所行,況諸文字。此謂無分別。」此說無心之行為無分別。 《顯句論》引經來說明,所謂的「尚非心所行」這裡不能夠理解為:沒有心。這裡在講「尚非心所行」的時候,不是說「心所」,而是指:[心的流動」。沒有心的續流、沒有心的流動、沒有心的運轉,不是直接理解為沒有心,而是要理解為沒有分別。所以,後面補充說:「此謂無分別」。所以,是指沒有分別之心。沒有分別之心王、心所的一種流動。《顯句論》所引的經文,就是「云何勝義諦,謂尚非心所行,況諸文字。」這一段是經文「此謂無分別」《顯句論》在解釋說:「尚非心所行」是指無分別,即沒有分別的心運轉的意思。「此說無心之行為無分別」是宗大師再進一步解釋《顯句論》整段的內涵。這一段經文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說:在佛相續當中,對到勝義諦的境、在通達的時候,並「非心所行」(屬於分別的心)──並非屬於分別的心能夠現證勝義諦。如果一般來講,譬如不是佛地來講,由分別心當然也可以通達勝義諦,但是,不能夠成⽴現證勝義諦。現證勝義諦一定是以無分別智才有辦法現證勝義諦。所以,在佛地當中更是如此。所以,佛地的現證勝義諦,不以帶有分別的心來現證勝義諦,而是以無分別智來現證勝義諦。如果沒有辦法以分別的心來如實的現證勝義諦的話,更何況文字!文字就是能詮聲。更何況以能詮聲要如實的詮釋勝義諦也沒有辦法。能詮聲可以詮釋勝義諦,分別心也可以證得勝義諦,但是沒有辦法如實的、現前的詮釋或者是證得,所以,才說這個心是指無分別的心。
此處《釋論》解寂滅義謂離心、心所已,「此處」是指《入中論》。《入中論》釋論是指《入中論自釋》。《入中論自釋》在解釋寂滅義時,就是在解釋前面根本頌提到「諸佛法身最寂滅」,有提到「寂滅」。在解釋寂滅的時候,我們剛有說到寂滅是指佛的法身。「寂滅義謂離心、心所已」,這裡所謂的「離心、心所」也是指離分別的心王、心所。所以,也可以理解為:離分別。所以寂滅也有息滅或者遮遣的意思。所以,息滅了什麼?遮遣了什麼?息滅了所有的分別。所以,佛的法身息滅了所有的分別。在眾多分別當中,可以特別理解為諦實執的這種分別。所以,在前面提到:「盡焚所知如乾薪諸佛法身最寂滅」。因為在修行的過程當中,要盡焚所知如乾薪的時(剛解釋時提到遮遣諦實成立),而能夠證得無諦實的智慧,藉由這樣的修持,最終能夠將所有諦實執的分別息滅,或者斷除所有諦實執的分別。所以,獲得佛的果位法身的時候,就具有了息滅的特性,所以,才說息滅可以理解為佛的法身,因為這個時候衪完全遮掩了諦實執、及諦實執的分別。所以,在此處提到佛的法身寂滅之意,就可以理解為。所有的分別的心王、心所都能夠遮遣。雖然遮遣所有以諦實執為首,以及其他所有的一切的分別的心王、心所。接著說到:
雖是寂滅,然亦能作利眾生事,舉如意樹及摩尼珠喻。
他已經沒有分別心。然一般來說的話,沒有分別心又如何成辦利益眾⽣之事呢?因此,在下一個根本頌就會舉如意樹、摩尼珠喻。如意樹、摩尼珠雖然無心,但是又可以任運成辦有情的利樂。 其後又云:「此身雖無分別,如如意樹及摩尼珠。」 其後又云,是說在《入中論自釋》當中說完了佛沒有分別的心王、心所,接著又說到:此身(佛的法身,也就是寂滅所指向佛的果位法身),雖然沒有分別,但是如同如意樹及摩尼珠。舉這個喻來說明:還是可以在無心的狀況下能夠任運成辦有情的利益。
亦明顯說是離分別心、心所法。
看《入中論自釋》解釋「由心滅故唯身證」時,很明顯的是解釋為:沒有分別的心,要從這個角度來解釋。沒有屬於分別的心王、心所。
故引此文證佛無智慧,實乃未達論義,妄興毀謗也。
如果沒有看這些解釋,還有上面所引證的這些教典、經文,當看到「由心滅故唯身證」的時候,直接就理解為:佛沒有智慧。就引「由心滅故唯身證」,想要成立佛沒有智慧,這個是沒有通達論義而隨意的一種對佛的毀謗。 這裡提到:「故引此文證佛無智慧,實乃未達論義,妄興毀謗也」,是指如果沒有詳加地探究佛經的內容、教典的內容,很容易依文解義。就像前面《顯句論》引經文說到:「云何勝義諦?謂尚非心所行,況諸文字」──這一段就是經文。所以,他直接說到:對勝義諦,它不是心所行。如果沒有解釋,你不知道是分別心,即非分別心現前所了知的境──沒有加上這個解釋的話,當提到沒有心的時候,依文字,就會解釋為沒有心了!或者前面在根本頌提到:「由心滅故唯身證」,如果沒有加上「分別」的解釋,直接就解釋沒有心──就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才說:引這些文,然後去證得:所以,佛沒有智慧、佛沒有心,都是沒有通達論義。經典來說,如果不進一步去解釋的話,的確在文字上很容易產生誤解。這就是必須依定量釋論的原因。就像剛剛提到「經依如是義云:『曼殊室利,當知不生不滅,即是如來增語。』」有提到這一句。如果沒有以教典來作解釋,直接看「不生不滅」就是如來增語。如來增語就是說如來的異名,也就是說他也是在詮釋如來的名稱,所以是如來的異名。這樣直接會理解為什麼呢?不生不滅也可以稱為如來。但實際上不是說:不生不滅也可以稱為如來。而是指什麼呢?是指佛相續中的自性法身帶有不生不滅的特性,所以,當我們講到不生不滅的時候,是指向佛的自性法身的一種詮說。要這樣做解釋。同樣的,在前面的經文《能斷金剛經》又有說到:「法性非所識」,這個如果也是直接依照文字,也會容易產身誤解,因為在其他教典說到:空性(或勝義諦)為所知中最勝者、是所知中勝。所以,稱為勝義。這樣的一個詮說,當又看到《能斷金剛經》說:「法性非所知識(法性非所知)」那兩者不是相違嗎?所以,當講到法性非所知的時候,也要進一步去解釋,指的是什麼呢?就是佛在通達法性的時候,並非帶有二顯的方式而通達,叫作「法性非所知」。法性也非帶有二顯所能夠現前,或者是實際去了知的、如實去了知的。所以叫作「法性非所知」。所以,在理解經文的時候,都一定要依定量釋論加以詮釋,才能夠真實瞭解其中的內涵。 如果不依定量釋論,僅僅只是看到《顯句論》當中所引的經,或者在前面《入中論》根本頌所說的內涵,就是「由心滅故唯身證」,那麼就直接理解為:所以佛沒有、佛沒有覺知。如此心來,會有諸多的過患。佛在因位當中,累積三大阿僧祇劫的資糧,最後得到的果,卻是覺知的斷滅,這是不應理的!因為佛所有的功德都是安立在覺知之上。在佛有覺知的一個承許之上,才能夠安立為佛的功德。就像佛之所以不墮於寂滅邊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佛具有大悲心,所以,佛獲證涅槃能夠安立說佛不會墮於寂滅邊。所以,佛能夠安立衪獲得無住涅槃,因為衪不墮於寂邊,就是因為佛有大悲心。如果佛沒有心的話,怎麼安立佛有大悲心?不僅如此,佛的十力和四無所畏等等的佛功德,也都必須要安立在佛的覺知的相續之上,才能夠安立這些功德存在,不可能說在一個空無之處,安立佛衪具有十力,衪具有四無所畏,他的所依處一定是安立在佛的覺知的相續當中存在的。所以,如果承許佛沒有心,這樣一來,佛的悲、智、力所有的一切功德都變得沒有辦法安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