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类学》第 2 讲大组共学题目(上) 主题:介绍课程与认知的定义
二、为何要学心类学 1. 本讲提到:「佛家所定义的苦乐,是从能否调伏内心的角度去阐释 的。」请问: (1) 此处「调伏内心」的标准为何?(请举例说明) (2) 承上,这与世间人所运用的「转念」有何不同? (3) 虽然我尝试以佛法的道理调伏内心,但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甚至为此苦恼,这样还能算是在调伏内心吗?我有从过程中感受到 快乐吗?
2. 本讲提到:「世间人追求的苦乐是在『境』上探讨:我拥有这个东 西,我就快乐;当我失去它的时候,我就痛苦。」请问: (1) 世间人认为「拥有健康是快乐,失去健康是痛苦」的认知是 不正确的吗?若是正确的认知,这是否与佛家所认定的苦乐相违? 若是错误的认知,难道我们追求的增上生不包含健康的身体吗? (2) 若从「境」下手,就能轻易解决眼前的问题,那是否应以解 决外境为优先考量?如果可以,该如何划分什么问题可以先从境上 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以调伏内心为主?
三、介绍论著并说明论首偈颂 3. 本讲提到:「对于皈依三宝的弟子而言,在做任何如法的事情前要 先启白三宝,其实在造论前,透由这样的方式启白三宝,算是有它 的重要性。」请问: (1) 启白、发愿、回向有何不同? (2) 对于初学《心类学》的人而言,该从什么角度理解「启白三 宝」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