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45|回复: 1

《教言驱除心暗之灯——阿热巴杂之不忘总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1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三士道次第的修行概要》拉卜楞寺班智尔慈智加措上师
    这主要是给那些于佛法有真实信仰而且真心想修行的人讲的
    一、略讲共下士道的修行次第
    (1)亲近善知识。修道能否获得成就,主要在于如何亲近道之根本善知识。所以,如果真想实修,那么首先必须修好依师法。
    (2)思维暇满人身。从无倒的如理依师法,这样吉祥的缘起做开端,然后应该思维暇满人身。因为如果你有一颗真实的欲求暇满人身之心要的心,它会从内策令恒长修行,所以,为了获取暇满人身价值的正确认识,当修暇满。
    (3)修念死无常。虽然能认识难得义大等暇满人身的珍贵价值,但是如果不能去除过分追求现世的贪着,则不会生起猛力求取为来世的圆满之希求,所以,必须勤修偶得的人身不会长久的无常,以及思维死后可能流转恶趣的道理。
    (4)皈依三宝守其律仪。如果能够对三恶趣的痛苦生起不虚的怖畏,而且也能认真思维死后很有可能堕入恶趣的危险等问题,那么你一定会去寻找能解救你的真正依怙,而且在此时若能诚信三宝才是不欺诳的皈依处,则会从内心非常愿意学习皈依时应知的各种共同学处,而且也会十分乐意守持皈依的各种律仪。
    (5)坚信业因果报。虽然怖畏恶趣之苦,而且也诚信三宝有救度的能力,但是如果在行为上,尽做违背因果法则的事,三宝也无法救度你。所以,必须由全方位地思维业果道理来引发坚信因果的信解,因为这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修十善、遮十恶,培养以四力忏悔之道,断尽罪恶的良好习惯。
    如果什么时候你在思想,或者行动上,很自然地都能做到以上所说的那些修行时,那么你就算达到了殊胜下士道的境界了。下士内部可以分劣、中、殊胜下士三种,以非法手段只求独自现世安乐的补特伽罗,是劣性下士;以非法与法混合起来只求独自现世利益的补特伽罗,为中等下士;唯以正法希求独自来世的世间圆满之补特伽罗,称为殊胜下士。前两种都不属于讲述菩提道次第修行时所说的三士之列。只有从获得殊胜下士的思想境界起,才开始步入三士道次第的修行。
    现在的有些伪修行者说,因为我是大乘行者,所以不需守持戒律,也不需要修无常、因果、四谛法等下士也能修的法类。其实这是极端无知的表现!趣入大乘道的修行有共与不共二种,如果你是一个大乘行者,不仅要修大乘的不共之法,而且也必须修其共同之法,因为其共道是获得其不共道的前因。
    所以即使你是一个大乘行者,除了如希求独自寂静安乐等少分不共法之外,如出离心、四谛、十二缘起等这些共同法必须修持。
    二、略讲共中士道修行次第
    对下士道修行次第打好扎实的基础之后,就要修中士道。所谓中士,就是一种希求独自解脱的有情之类。那么这类修行人追求解脱的步骤有以下几个层次:
    (1)思维轮回总别之苦。如果对轮回的过患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么你绝不会厌恶轮回。如果你对轮回生不起厌恶心,那么在你的心中绝可能生起脱离轮回的思想。如果不生这样的思想,就不可能希求解脱,若不求解脱,则不会得到解脱。所以,若想获得解脱,那么首先必须认真思维轮回的痛苦。如果事实上轮回并不是像佛法中所描述的那样充满痛苦,而具足幸福快乐的话,那么你就完全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种幸福。但是我们若能认真地学习或研究佛法,而且经由个人的体会去分析什么是真正的苦乐,则无法不承认三界犹如火宅的真实密意,因而会很自然的对轮回的安乐,不起丝毫的贪恋之心。
    (2)提升欲断烦恼的思想或精神。只有出离轮回、欲求解脱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寻找把你锁定于轮回、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什么是使我们继续轮回的祸根呢?是业惑。所以首先必须认识业和烦恼的自性,然后发起断除业惑的真实决心。
    (3)勤修三学。为求解脱,仅仅对业惑有正确的认识或欲断业惑的决心是不够的,而必须有一种求取解脱的正确方法的途径。什么是让你获得解脱的正确方法呢?就是戒、定、慧三学。所以,如果真有希求解脱之心,那么不仅必须于三学总道,引起定解而勤修,尤其是于自己所受的别解脱戒,应当勤修。一个人何时从内心深感三界真是犹如火宅而生起脱离之心,而且为生起这样的心,不需努力而能自然投入时,就已进入中士道了。如果你把这个方法用于独自解脱的手段,它会使你获证声闻或独觉的最高境界——阿罗汉果位。如果把它当做大乘的引导,以菩提心所摄持而修,那么它就会成为修大乘道的支分。
    三,略讲上士道的修行次第
    (1)发菩提心。学好中士法以后,对整个轮回的痛苦会获得定解,所以一定已有了怖畏三有的心。若具同情心,必须如是作意思维,如自己沉沦三有苦海,一切如母众生也是一样的,所以应当勤修慈悲为本的大菩提心,而且必令生起。因为若是没有菩提心,六度行及二次第等,皆如没有基础而修建楼阁。因此,首先必须修菩提心上下功夫。
    (2)如仪规受愿心。经由学修菩提心,若是于菩提心略生体会,应当如仪规受愿心,勤修其相关学处,坚稳愿心。
    (3)学修诸菩萨广大行。有了菩提心的基础后,应当听闻菩萨所有诸广大行,善知应进应止的各种界限,引发猛力的乐修学欲。
    (4)修六度四摄。有了以上所说的殊胜心后,应当如法受行心律仪,学习使自身成熟的六度(自利),以及使他人成熟的四摄(利他)等,尤其是应该勤猛舍命防范诸根本罪,中下缠犯及诸恶作,也应当勤加防护,莫令有染犯。若因烦恼过猛无法自控而有误犯,应当勤修忏悔。
    学修后二度
    (1)修止观。当何时在你的相续中正式生起七支因果中的第六增上意乐时,你已正式进入了上士道,但是还没有正式进入大乘道。什么时候你的相续中正式生起了真正的菩提心,你就正式进入大乘道而成为菩萨了。虽然有了菩提心,但不行六度是不会成佛的,因此,六度是菩萨必修的功课。所谓六度,即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静虑度、智慧度六种。因为前四度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故在广论中总述。但是后二度十分深奥难懂,故在广论中别说。在这里我不打算于后二度进行赘述,因为这只是概论而已。修好前四度,接着要修后二度,因此,首先要详细地学习各种如何修静虑的方法而修无欺的三摩地;然后当求通达法与补特伽罗无我的清净智慧,即远离断常二边的中观正见。已得到了这样的正见智慧时,应该安住于彼见上正确地掌握好其清净的修法而勤修。即于这种高层次的静虑与般若立止观之名,并非离后二度而为别有止观。因此,止观就是从正受菩萨律仪,学修菩萨学处而生。
    (2)应于圆满道体生定解。若是于下下次第的修行越发精勤,想修上上次第的希求越强烈,听闻上上次第欲修下下修法的认识越坚固,那就说明你已找到了修行的切要趣入正轨了。如果抛开以前所学的必须的修道次第,只是专修一些心的专注力,或者喜欢谈论高深的见解,很难获证宗要。因为道是整体性的,所以对圆满的道体必须生起定解。
    (3)要善于对治。修以上所说的道次第时,应时时观察内心,若发现哪一类过患很粗重,就以主修其对治法而令心平衡。比如若是对指引菩提道的善知识,敬心微劣,那就意味着增长一切善法的根本已断,所以你首先应该在修依师法上多下苦功;若是心不乐于修行,那就要多思维暇满人身难得义大等法类;若是过份执着现世的安乐,那么就要多思维无常法及恶趣的痛苦;如果发现自己对已受的戒律漠不关心,那就说明你对因果不爽的道理还没有生起定解,因此对你当下的情况而言,思维业果是刻不容缓的,应当以修业果为主;如果缺乏对轮回的厌离心,那么求解脱就会成空话,应当多想生死过患;如果凡是所作,都不能以利益众生为主,那就意味着断绝大乘的根本,因此应当多修愿心及生此心的因;如果已受完菩萨戒而修菩萨诸行时,发现执相系缚极为猛力,应当以理智,摧破执相心的一切所缘,以净修诸法如幻如空最为紧要;如果发现心不能安住于善所缘而成散乱的奴隶,就要主修定心。以上的这些修法都是根据古德高僧们的经验教授而说的,若能遵循,必有收获。因此,我们绝不可妄修瞎练。总之,修行不要偏于一部分,而应如何令心堪修一切善法,最为重要。
    四、略讲以密法增补显法之理
    (1)受灌顶使身心成熟。真心想修密法的人,首先必须系统完整地学修显密共道,如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然后若有智慧,无疑当入密乘,因为密法有和其它法不共的殊胜方法,使二种资粮速能圆满的无上奥秘,所以十分希贵。但是入密宗是一个非常需要谨慎的问题,所以绝不可草率而盲目地进入其中。首先必须寻找一位德相具足的上师,找到了以后,要以比显宗中所说的依止法更恭敬的态度,依教奉行,令师欢喜。其次先以清净续部中所讲的能成熟身心的灌顶,使身心成熟。因为灌顶是密宗的不共入门,所以想学修密法,必须先受灌顶。
    (2)守持三昧耶戒。现在很多人非常喜欢参加灌顶,只要听到有灌顶的消息,就跑过去听。对接受灌顶之后的思想行为,或是非取舍,漠不关心。可是对于密法的修行而言,灌顶后的三昧耶戒是至关重要的。也许有些自以为稍有佛学常识的人认为,犯了戒可以忏悔,没有依靠具足四力忏悔的还净法不能清净的罪过。是的,我们绝不可否定忏悔的作用。但是要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犯了密宗的根本戒,虽然可以重受,然会延缓生起地道功德的时间,因此,最好不要让其罪染著。又当励力莫犯粗罪,若有误犯,应当立即以勤修还出方便而使其还净。这些都是修道的基础,若没有这些基础,那么你的修行就像快要倒塌的墙上所建的房屋一样非常危险。在《文殊根本续》中说:“佛未说犯戒,能成就诸咒。”这就是说,若不严守三昧耶戒,则上、中、下三品等任何悉地都不能成就。无上瑜伽续也说,若是不守三昧耶、下劣灌顶、不知真实者,虽勤修亦终归徒劳无益。因此,不守护戒律而云修密,是不懂密法修道的表现。
    (3)修二次第。如是扎下坚实的基础后,必于浩如烟海的密续教法,正式进行闻思修。所修之密续可分事、行、瑜伽、无上瑜伽四续。下三续虽没有二次第的修法,但有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的修行之道。只有无上瑜伽续才有二次第的修法。首先必须学习无谬的无上瑜伽续,然后遵照堪为依据的续部理论,勤修尊轮圆满的生起次第。这种续部的不共所断品,就是于自身的蕴、处、界都执为平俗的这种庸常分别,而能使外器、内身、以及一切受用转化为殊胜的现相者,即是生起次第。若能以勤修生起次第而清净自身执为庸常的分别心,则会每时每刻都能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而且能顺利而速疾地圆满无边的福德资粮,因而亦将成为堪修圆满次第的殊胜法器。其次应以无谬可靠的续部论点作指南而勤修圆满次第,也就是说,应以坚实的生起次第修证功德作基础而修圆满次第,丢弃第一次第,唯修以第二次第所摄的少许道分,并非续部与诸证量造论者的密意或所许。因此必须摄持无上瑜伽圆满道体的二次宗要。此为仅仅是略示趣入密乘的方向而已,若具有心者,请阅读深广如海的密续教典。
    如果能够如是学修,则能学修总摄显密一切扼要的圆满道体,不仅令已获的暇身具足义利,而且真正可以弘法利生!
    回     向
    于此长勤所生二资粮,
    犹如虚空广大所积力,
    由痴障蔽慧目诸众生,
    皆能渡脱胜王我愿成。
    教法圣宝未曾普及地,
    或虽遍扬今已迁灭方,
    因由极大悲心牵动意,
    利乐宝藏愿将能光显!
    二零一四年中秋节于佛教圣地拉卜楞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2、《教言驱除心暗之灯——阿热巴杂之不忘总持》
    教言驱除心暗之灯
    阿热巴杂之不忘总持
    首先观想上师为文殊的胸口显示一轮金黄色的六辐轮子,这只是常见的法轮,而并非武器之轮。观想于六辐显示嗡阿热巴杂纳六个字。然后诵持阿热巴杂咒语之时,把上师观想成文殊胸口的咒轮中发起光芒,(同时)阿热巴杂等咒语从上师之口而出;如果你们还未得到灌顶的话,不用把自己观想为文殊,(译者注:上师与文殊为一体的胸部发出的光芒)融入到自显为一般人心口的咒轮之后,心中要想念,我已得到了圣妙吉祥的身语意之总体功德,尤其是遍知功德,如大、明、速、深智慧,以及如是讲说的智慧、辩论的智慧、著写的智慧等功德在自己相续中越发增长的加持。嗡阿热巴杂纳谛,随诵三遍,然后一起念满一串佛珠。然后在各自的咽喉或者颈部要观想一个金黄色的"谛"字,而且要观想谛字的头部朝向咽喉深处而横居,由彼字发起光芒,诸佛与佛子的总功德,尤其是不忘之德,所谓"不忘总持",就是指已了悟的任何一种知识,永不忘失的本领或者功德。如是不忘总持之加持,以谛字的形态而显出后,融入你们喉部的谛字。然后谛字诵一百遍,而且必须要一次呼吸的瞬间完成,每四个谛字作一组,如"谛谛谛谛",如此诵二十五遍即可完成。此时要往喉部深处吸气而念完一百遍谛字,"嗡阿热巴杂纳谛"的每一个谛字往下落而融入胸口法轮中央之谛字,最后所念的"谛"字亦融入其谛字后,如是作念:我已获得了不忘总持。
    就如昨天我们所谈的那样,我小时候经常早晨一起床,还未说话之前,就念文殊赞"刚罗玛"。现在每天起床之前,首先忆念能忍王的身语意之功德,然后祈愿并起誓作一名追随导师能忍王的忠诚弟子。然后起床洗漱完备,开始工作的同时尽力念诵文殊赞"刚罗玛",之后若能阿热巴杂诵一串更好,然后诵一百遍谛字。如是坚持一个月后,你可观察一下,必定你的智慧已得到了明显的增长。如是每天若能念诵文殊赞"刚罗玛",必得很大的利益。
    首先你们必须寻求拣择诸法实相的智慧,这是至关重要的事。之后阅读各种佛学理论,亦极为重要。学习佛法理论是一直到临终要做的作业。从前班禅洛桑确坚完成了(译者注:已定的)求学生涯后,便心中暗想,现在无可学习时,在心境中显现出一位看似妙吉祥的菩萨对他说:"请看三地圣,亦无闻知足。"这就是说,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公案,(译者注:第四世班禅大师洛桑确吉坚赞自觉学业圆满而生起傲慢时,文殊师利菩萨开示他说:)诸登三地的圣者也须听闻。(译者注:摧毁了内心的傲慢。)如是我们直到临终,也不断地阅读书籍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我自己吧,如今虽然七十八岁了,但是稍有空闲,或利用大量的时间来阅读「丹珠尔」,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都是佛经为根据而出的,因此,我稍有时间的时候,也是去阅读佛经的。因为在藏地所有的这些(译者注:佛学理论)都是略摄大藏经教授精华之扼要,所以,诸位藏族大德所造的教授要当做开启大门的钥匙。因此,最主要的还是诸大论,而绝不可以如手掌般的小册本而感到知足。
    选于观音上师的佛法介绍
    班之尔慈智加措由藏译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2 16:16 , Processed in 0.03227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