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61|回复: 1

《超明上人——广宗寺清海上师比丘戒弟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超明上人在五台山广宗寺清海上师座下增受比丘戒法

1、《纪念上超下明上人诞辰一百周年》摩诃慈恩寺
    提及摩诃慈恩寺,印象中黄墙红棱碧树苍天的标配高饱和色,明净沉稳。老居士们都知道,寺院曾经有多破陋。而那么残旧不便又隐于深山的所在,当年吸引着大批山外信众来来往往,何以故?上人所在处便是道场。众人追慕老师父行仪,争相聆听上人言教,大都怀有一份追求无上菩提道果的赤诚。
    上人作为老一代苦修山僧的代表,已经离开十二年,年轻一代只能从老师父的事迹中遥想上人肃穆之姿。
    戊戌年农历九月十八(2018年10月26日),是上人一百周年诞辰,回望上人的修行历程以及在南寺岭筚路蓝缕的行迹,于我辈后学,仿若懵冥摸索中值遇慧灯,感念之余唯有砥砺前行方不负师恩。
    上超下明上人, 1918年生于山西岱县。
    年长后,国势动乱不安,又家道衰微,师深感世间忧苦,生命无常,遂求解脱之道。
    29岁时于山西五台山出家修习密法。文革时寺僧遭逼迫驱赶,被迫还俗者众。师隐于内蒙放牧,坚持修行十数年,不忘初心。文革结束,师于山西五台山文殊院修行。
    1983年,师至陕西,初住长安县终南太兴山五龙宫,四年间因感于汉地众生根性与密宗教法多有不相应,故转而推诵《金刚经》,力倡念佛求生净土。
    1987年师从五龙宫迁至太兴山百神洞,修行两年。
    1989年,师至太兴山南寺岭,见古寺遗迹处有三尊古佛及二菩萨圣像埋于地下。旧有庙宇全毁,仅余旧址上后造的三间生产队库房。师心生悲悯,慨叹梵音待续。因缘和合,众居士发心将此处买下,引师安住,师取名摩诃慈恩寺。师自后于摩诃慈恩寺住持长达二十几年,续佛慧命,弘法利生。
    师驻南寺岭摩诃慈恩寺后,秉持老一代住山僧人传统,发愿20年不下山,潜心修行,授徒弘教。此间不问世事,专意念诵礼拜,领众亲近法教,前后收徒二十余人。师日诵《金刚经》,习薰般若;心慕西方极乐,旨归净土。
    师虽八十高龄,仍沿袭百丈家风,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每日亲自打扫男女厕。师于己持戒精严,于弟子领学苛峻。二十几年间,缘师之行仪与威德而慕名远至求法者众。有因师父峻厉而中途离去者,有因山寺生活清苦而不堪忍受者,师皆应机随缘摄受。
    师极度节俭。衣服缝缝补补;山中取水不易,水的重复使用几至苛刻;粮食莫说丢弃,每日菜锅和碗尚须用惜福水涮过喝净。小寺条件如今已大大改观,但老上人法教森然,弟子们恪守于心,未敢稍懈,日常起居等方方面面仍依循师教。
    师身居南山而心系大众。平日常救济四围贫病,山中小寺虽不宽裕,但每至节庆,师必嘱弟子置办米面粮油副食,送往附近老弱病残;但得信众供养之资,辙频投于经书印制,与大众免费结缘。
    师驻摩诃慈恩寺期间,感召信众无数,受接引者遍及海内外,洋人弟子不在少数。
    2003年,师感年事已高,化缘将尽,为方便接引众生及老迈信众,于山外罗汉洞村命悟青师领众居士建观音寺,随后下山。
    2006年,师法体每况日下。
    5月后期,师抱病回太兴山摩诃慈恩寺。
    师在弥留之际,切切叮嘱弟子:
    “末法时代,修其他法门绝对没有希望,只有忆佛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带业往生,才有了生脱死、转凡成圣的出路。”
    5月27日晚,师法体极度虚弱仍起床更衣,焚香礼佛,念佛不辍。
    5月28日下午2时40分,师于大殿门前座椅上,安详示寂。春秋八十九,僧腊六十。
    师父法乳恩重,弟子缅念至深。值此百年诞辰之际,弟子与众善信至诚祈愿:老上人早日乘愿再来,再树法幢,广开法筵,普济群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20-5-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2、《终南太兴山摩诃慈恩寺》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
    终南山耸立在西安南边50公里处,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以奇峰异洞、清池古庙著称。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家隐者修士,隐居山中或陶冶心性或修行办道。佛教典籍中,菩萨、阿罗汉于山中隐逸修行、天龙护法在此护持亦多有记载。
    佛教华严宗初祖杜顺法师、净土宗善导大师、印光大师、律宗道宣律师等;道教的老子、王重阳等,都曾隐修终南山,入山住茅棚栖岩洞修行者更不计其数。祖师辈出,得大成就者络绎不绝。故终南山被称为“圣人道场”。
    摩诃慈恩寺地处终南山库峪。‘库峪’古称‘库谷’。
    唐道宣律师《感通录》云:“南山库谷大藏,是迦葉佛自手所造之藏也。今見有十三緣覺。在谷內住”。
    唐初即建有寺院,在库峪太兴山南思岭;岭之两侧有小溪以为玉带,涓涓流淌,近观如二龙戏珠,远望似莲花之蕊。清末寺貌全毁,仅有佛像及莲花座等遗物,或埋于地下,或被当地居民做民房地基之用。
    寺内现存隋唐时期五尊石像,即毗卢遮那佛(清净法身佛),卢舍那佛(圆满报身佛),释迦牟尼佛(千百亿化身佛)和华严二大士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造像古朴庄严,疑为华严宗寺院。
    超明上人,1947年于山西五台山出家,学习密宗。
    1983年,师从山西来到陕西,初住长安县终南太兴山五龙宫,因感汉地众生根性与密宗教法多有不适,故改学禅法,旨归净土。1989年,师于太兴山南寺岭,见其处有三尊古佛及二菩萨圣像埋于地下。心生悲悯。遂恢复道场,取名摩诃慈恩寺。
    师一生简朴,居士供养或用于印经放生,或用于补给贫弱。住山二十多年,信徒无数。续佛慧命,弘法利生。2006年5月28日下午,师于大殿门前座椅上安详示寂;春秋八十九,僧腊六十。
    师坐化前留言:“十八年后再来!”




3、《终南山隐修者超明老和尚》
    上超下明老和尚(1918—2006),俗姓崔,名天厚,字一华,一九一八年生于山西岱县一珠宝商家。二十九岁于五台山文殊禅院礼达善法师披剃出家,“文革”时曾被迫去内蒙放牧,落实政策后重返文殊禅院。一九八三年应护法居士延请到终南山库峪太兴山摩诃慈恩寺,见殿堂破旧漏天,佛像倒悬,心生悲伤,遂倡率善信修复殿宇,从此一直住锡摩诃慈恩寺。老和尚住山后即率领四众重修殿堂,高树法幢,严持戒律,以苦行为师,勤修禅定,并于一九八六年四月初八自书发愿文,二十年不下山,足不履市,于二OO六年四月初八圆满大愿。其间老和尚住五龙宫四年,在四平方米的小屋中苦修。一年中四个月不见太阳,半年不见人迹,到三十里外取粮、一里外担水,常年不添新衣,冬日常以干粮就雪水而食。
  老和尚苦修佛法六十载,严持《金刚经》、持佛名号,数十年如一日,戒行精严;坚持日中一食,每日清晨寅时即带领僧众诵经打坐、参禅用功;晚年力倡净土宗,精进学佛修行,以念佛发愿往生西方为归,勤修禅定为业。老和尚一生惜福自检,导人向善,从不攀缘,言绝名利,行无虚浮,虽深山修行,但德高望重,世界各地参访者络绎不绝,布施供养丰富,但他好东西从不受用,自己日用极为简陋,常把节约的粮食、衣物及用品,发放给居士及困难住户,节省的钱用于印刷经书,修建寺院,赈济灾民,资助失学儿童,为群众治病解苦。老和尚倡印的经书包括《金刚经》、《大悲咒》等几十种,计有千万册,晚年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到建盖观音禅寺中。老和尚以一代禅师风范和罕见的苦行影响着出家僧众及在家弟子,剃度弟子二十余人,皆能严持戒律,精进修行;所度化的国内及美国、加拿大、印尼、瑞士、港台等地在家弟子数以万计。老和尚经常教导弟子“爱国爱教,常生感恩心”,“好好念佛,努力精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努力按佛的要求去做,慈悲为怀,要孝敬父母,努力学习弘扬国学文化...”,“对人要说好话,做善事,做好事,绝不能杀生...”。
  老和尚为人师表,宗风严谨,集传奇般的卓绝苦行和难行能行的菩萨行于一身,成为终南山苦行住山僧的杰出代表,道誉名闻海内外。老和尚于二OO六年农历五月二十八日下午二时自在往生,安祥示寂。老和尚住世八十九春,弟子遵遗嘱留其肉身。老和尚示寂前对弟子说:“我往生净土后,还要再来南寺岭,你们要精进修行,在这里等我。”
    超明老和尚发愿文:
  问性空持妙无比,思维顿入三摩地,
  无缘慈力赴群机,明月影临千涧水。
  比丘超明稽首归命,大慈悲父观世音菩萨,仰愿他心道眼,无碍见闻,动大哀怜,冥熏加被:
  一者、愿早断漏结,速证无生。三业圆明,六根清净。
  二者、愿一闻千悟,获大总持,具足辨才,四无碍解。凡是圣教,熏习其心,一历耳根,永无忘失。功德智慧,庄严其身,根根尘尘,周遍法界。
  三者、愿上求佛果,下度众生,梵行早圆,三轮空寂。直至成佛,于其中间,舍身、受身,常为男子。随佛出家,发菩提心,自利利他,行愿无尽。然后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生彼国已,满诸大愿,与诸众生,皆成佛道。
  超明发誓:自八六年四月初八开始,二十年后下山。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我今发愿愿往生,惟愿慈悲哀摄受。
  弟子超明普为三恩四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2-5 10:42 , Processed in 0.03310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