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0|回复: 2

求安慧唯识学的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哪位有藏传安慧系统的唯识学的讲记?拜托上传一下吧。先行谢过了!

注释:其他系统的,比如护法或者玄奘所传的唯识学的讲记现在不需要,只要安慧的。谢谢!
发表于 2009-1-18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  来源: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作者:吕澄 发布时间:2007-02-04  卷期: 第29册 日期:1978年11月 页数:页291-313  出版者 出版地:台湾  资料类型 学术期刊论文 使用语言:繁体中文  馆藏地 ISBN/ISSN:  卷期: 第29册 日期:1978年11月 页数:页291-313  安慧三十唯识释略抄


吕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29册(原刊内学第3辑)
1978年11月出版页291-313

--------------------------------------------------------------------------------.





 引言

唯识有古今学,非徒立说先后精粗之别已也。传习根本诸论又各异文焉。此说证之我国新旧诸译而信,证之西藏新译亦信,今得亲接梵本乃尤信。传世亲唯识论者,旧称十大师。然唯护法说备东土。安慧书存藏卫,余见称引,鳞爪而已。安慧一家传承更久,故晚唐以后犹得流布西藏,大畅厥宗。三十唯识译籍存者,有本颂,有释论, (安慧) 有论疏, (律天) 备三类焉。然其梵本湮没千年,不可得也。四载前, (西纪一九二二年) 法人莱维  Sylvain Levi 重游尼泊尔,得见皇家藏书,有梵文三十颂释写本,审其题尾,俨然安慧论也。亟乞诸王师影写而归,为梵学者讲习于巴黎大学。三年 (西纪一九二五年) 校讫,附世亲二十唯识论梵本, (亦得诸尼泊尔) 题成唯识,合而刊行。同时日人囗亮三郎亦校三十论首六叶载诸艺文杂志 (第十七卷第五号) 增田慈良又就论前序分比较梵藏汉译,着为论文,载诸学苑杂志 (第二号)。 于是安慧释论原本广播世间,余亦得备致诵览。因知梵本与藏译最近 (据莱维校刊,梵本第六七页多有缺文,余与藏译出入甚微。) 所据本颂,文意大同,独与唐译时相迳庭终不可合。古今学异文之说,于此乃定谳也。至于循释通颂,比较研求,复备数益焉。 

其一、得以窥见安慧所传本颂之特征也。西方造颂,撮要填词,每每文言简拗,寻解游移,长行分疏,而后楷定,是为训释。西方造论,逐本著文,随标随释,常不别举。全文割裂,意义洞然,是为章句。一家传本异文之意,即存于训释章句之间。故孤颂异同无从解说,有论广成乃可知耳。
今由安慧释论推颂,传本特异之处,莫不了然,是一利也。
(莱维印本顺释所牒颂文,提行排列,颇醒眉目。但仍有小疵应改。如三十五页第十七颂末句重提两处,又全篇引颂亦复提行,皆生混淆。但此犹无关文旨。若我国旧译释论另提论本于前,至于释文标牒皆不区分,因以晦失意义不少。唐译二十唯识论亦不免此,诚憾事耳。   

其二、得以寻绎唐译本颂之真相也。唐译唯识三十颂,杂入科文征起,盖是成唯识论摘出。文意与护法解说最符,疑即一家传本,以无佐证,未能定也。得安慧论而后晓然译本之果为别传。不宁唯是,憑藉梵本颂法推勘唐翻,又见译文尚不尽实,所谓别本真相,乃另有在焉。盖西方颂法有多体裁;此三十颂用首卢迦体,八言一句,二句一行,二行一颂,用韵短长一一有则。颂文随顺,或省文 (如安慧传本第十颂,列善心所名目无舍,但云俱。) ,或增字 (如第十七颂末句一切唯识,末加是字乃足八言。) ,或倒缀名目 (如第十二颂,六烦恼中,见前于疑。) 或多致牒言 (如第三四五颂解藏识,凡五以彼字牒前文。) 或成单句 (如解藏识有二颂三句,递至第八颂解六识遂成单句,不满一颂。) 或有剩词 (如第七颂首句末剩一余字,属下句触等。)  是皆屈曲立言,不能如散文之顺畅。至于转译,限制五言,又非恰顺颂本,愈违原意。有如唐译,详其所略,损其游词,顺从文理,厘然有式,此亦便于观览之至也。然而增损稍过,面目即失。其细者,如第二十颂彼彼分别,译作遍计。返译梵文,则多一韵不合颂法,又与前后称分别者义不相随。其甚者,如第二十四颂解三无性,并译两句不足一颂,又增后由远离前两句。返译梵文,皆成蛇足,而次颂三句本解第三无性,乃别科判漠不相关。
若是种种,为例甚多。译文善巧未见其失,格量梵本而知有过不可掩也。必加披疏,乃得异本之实。则如心所中悔眠等为不定。 (安慧本颂云悔眠亦如是,此亦如是三字论无解,即是余文,改为不定不破颂式。) 又如第三能变缘境为性等(安慧本云第三若六种境能缘者是,多有余词,改为性相亦不破颂式。) 真是传本异文耳。故由安慧论格量唐译,真相乃明,是二利也。 (因此又知新译唯识诸籍,传今学本,而译文敷衍,与旧译古本情形略同。直据其文以相是非固难得其平耳。)   

其三、得以推想世亲本颂之原文也。谓安慧所传本颂为古学本,不必即当世亲原文,但推想原文亦必与是最近。
奚以见其然也。唐译三十论以前有转识论(旧传陈真谛译。),即三十颂一家之释。译义虽多乖违,但依安慧论勘,此释应在前出 (安慧论每云复次,即存旧说。转识论所解,数见安慧论复次文中,其为前出之作可知。),所释本颂必近原文。今以安慧颂本相较,如出一手。若第七识思量为性 (唐译本乃云性相。), 余触等是余之触 (唐译本余作实字,乃可云余及触。), 悔眠等是随惑 (唐译本乃作不定。), 出世智无能缘心 (唐译本乃作不思议。) 为例皆同,从可知安慧本之近于原文也。复次,释原文者异义纷披,势必原文涵此种种契机,乃有生发。今即准此勘安慧本,如第六颂,一家解,末那与四惑相应,又是无覆无记 (转识论)。 此必原本四惑与无覆无记相次为文,乃有此解。勘安慧本云云,则恰合也 (唐译本乃出无覆无记于后。)。 又如第十颂,一家异解,善心所但有十种。此必原本名数不全乃生此说。勘安慧本云云,又恰合也 (唐译本具出行舍名目善法十一即不容异解。)。 又如第二十颂,一家解,所分别境是无体,故成唯识 (成唯识论卷八又转识论。)。 此必原本无字可承所分别言,乃生此解。勘安慧本云云,又恰合也 (唐译本所分别下云由此彼皆无义势则隔。)。 今世亲三十颂原本虽不可见,得安慧本想像仿彿,此三利也。 

其四、得以探求世亲颂文之古义也。如上辨析古今传本不同,非仅备文字考订而已。窃谓理解所资,文义相涉,非见古本亦不得古义也。余非偏爱于古,治此学多年,出入注疏,彷徨旁论,繁琐附益之说备为困缚,而后痛感有直探骊珠之要,舍是则治丝愈棼也。注疏之说,条理细微是其所胜,而悬想之谈每每掩其精采。如成唯识论,糅十家之书者也,于十家说即应有辨,乃疏家时称难陀云云。今勘多出安慧,其间是否相因虽不可知,然如旧说,则失之安慧也。又每称安慧云云,今按多得其反。如说见相分是遍计,安慧但言分别所取二取遍计,不说见相也。 (余有多处勘文可知。) 大处已乖,释文尤甚。如三类识变本指其事,解为能变则属法体,以至因果二变释意纠纷,卒不可解。 (勘下出安慧论文短长自辨。) 是其辞愈繁而意愈蔽,安所得颂本义乎。又旁论推征,是护法说精华所寄。今以安慧论勘成唯识,大抵释文十同五六,其他异义多在旁论。如种子,如四分,如三依,如四缘,安慧论不一言,盖皆其后出也。论以明颂,不得本义,则偏详旁论犹病流漫,况复注疏曼衍其辞者乎。故治此学应知本,即非明古义不为功也。安慧论释不繁,坚守家法,如释识变则从中边,释心所则从集论五蕴,释三性又从摄论,理解一贯,古义之说其在兹乎。呜呼,無著世亲之学亦久蔽矣。唐疏复兴,启迪甚盛,然而有志之士研钻莫入,每望望然去之。虽不敢菲薄精深,但云繁奥难解耳。夫以繁难为精深,此学不将愈晦欤。今谓古疏之说应别为唐人学治之,若明西土论书,则必由古义直接得之。有安慧论启此端绪,是四利也。 

兹篇抄译安慧释论,以明本颂为主。出其训释章句,达意而止,余悉从略。颂文对校梵藏翻译,释论多依藏译, (内院树因研究室藏本安土版。) 以其译意更明畅也。此皆讲次所出,未暇覆勘,脱误不免,愿识者指正之。  

为使迷谬人法无我者正解人法无我,故创兹三十唯识论。此中使解人法无我者,为断烦恼及所知障故。如是贪等诸烦恼由我见生起故,人无我对治萨迦耶见,彼断则一切烦恼断。法无我对治所知障,彼障则断。使断烦恼及所知障者,为得解脱乃一切智故。诸烦恼障得解脱,故断彼则证解脱。所知障是诸染污无知,于一切所知中碍彼智转,故断彼则一切所知無著无碍智生,证一切智。复次,执人法者不能正知唯心,为使解人法无我次第得入一切唯识,故创兹论。复次,或执所知如识,亦有实体;或执识如所知,世俗虽有胜义则无,遮兹偏执,故创兹论。     

施设我及法。各别种类起,

具足应言于世间及论议中(有各别种类)。

彼皆由识变。
此贯初句,施设我及施设法,是为施设我法。言各别种类者,谓有多种。若我,命者,生者等,是施设我。若诸蕴界处,色受想等,是施设法。两类施设皆以识变为性,非有实体,离识变外无诸我法故。变谓变异,若因刹那灭同时,成就与彼不离果性,是为变。
此中由我等分别色等分别摄植习气故,从藏识生起分别现似我等色等。此中虽无外我外法,而由分别似外,无始时来施设我法而转,譬如翳目见发绳等。言施设者,谓于彼处施设所无为有。是故识自性外无诸我法,此等即遍计性,胜义无有。但为施设所依识变自性不无。 

未知识变复有几种,今分别说。故云:

此变又三类。 (第一颂)    


若处施设我法,复有因性果性不同。此中因变者,谓即藏识中异熟等流习气滋长。果变者,谓由宿业招引圆满,异熟习气得起,而有余生藏识现行。又等流习气得起,而有转识染污意及藏识现行。此中由善不善转识,于藏识中生异熟习气。由无记 (转识) 及染污意生等流习气。 

又复未知三类是何,今分别说。故云:

异熟与思量  及于境了别。
彼三类变,所谓异熟,所谓思量,所谓于境了别。此中善不善业习气成熟力故,引果现行,是为异熟。又染污意以常时思量为性,是曰思量。六识各别现似色等境界,是为于境了别。 

是等自性是何,以次当说。故云:

此中名藏识。异熟一切种。 (第二颂)云此中者,次前所说三类变中。云名藏者,谓即名彼藏识,即彼识为异熟变。彼是一切杂染种子所依为藏。云藏,云依,异门施设。复次,此中摄藏一切法为果性,一切法中摄藏此为因性,故名为藏。了别为识。于一切界趣生类中,由善不善业成熟为异熟。一切法种子所依为一切种。若转识外别有藏识,应说所缘及行相,无所缘行相不成识故。此虽不无,然不可分别。所以者何。藏识内有执受了别,外有行相不断器界了别,两类生起。此中内执受者,谓爱着遍计性者习气,及所依 (身) 俱有诸根名色。彼为所缘甚微细故。





不可知执受  彼及处了别。 (藏译顺释,作彼执受及处了别不可知。)执受何等不可知,又依处了别不可知故,是为藏识执受及处不可知。此中执受者,谓所执受,亦即我等分别习气及色等法分别习气。藏识有彼习气故,乃执受我等分别色等分别,故名彼诸分别习气以为执受。于此受此,不可知故,说彼执受不可知。处了别者,谓器世间分别。彼亦难知,又复行相不断而起,故说不可知。如是此识所缘行相不断而起,入灭尽定时亦成就此故。 

由如是说藏识决定是识,必与心所相应,应说此心所是何等,复有几种,又得常时相应否耶。故云:

常与触作意取想思相应。 (第三颂)云常者,谓藏识恒时与彼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法相应。 (颂中) 取即是受。此中触者,由三和合分别诸根变异,是受所依为业。作意者,令心生起,于所缘持心为业。受者,领纳自相。想者,于境取相。思者,令心造作。 

受有三种,乐,苦,不苦不乐。法有四种,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无记。藏识中受上虽已说,未知是三种中何受。又是善不善何等。了决此义,故云:

于彼是舍受  彼无覆无记。





云于彼者,贯彼藏识自相。即彼藏识受是舍性,非乐非苦,此二 (受) 所缘行相有间断故。云彼无覆无记者,亦贯藏识。云无覆者,简别有覆无记故。云无记者,简别善不善故。不由意杂染心所覆故说为无覆,是异熟所成故说为无记。

触等亦如是。
如彼藏识是异熟,所缘行相不可分别,常与触等相应,为舍受性,及无覆无记。如是触等亦复是异熟,所缘行相不可分别,常与自余四法及藏识相应,又舍受性,及无覆无记,皆如藏识。诸相应法应尔,故说亦如是。 

彼藏识流转中恒无异耶,或复不尔。应说一类无异,故云:

彼流如瀑水。 (第四颂)云彼者,贯上藏识。流者,因果相续成流。水聚续流不断,是为瀑水。如彼水与草木便溺俱流,如是藏译成就福非福不动诸业习气,又摄触作意等法,恒时轮转不断成流。 

如是流转何时得舍。故云:

罗汉位舍彼。
罗汉位谓得尽智无生智,彼藏识中粗重无余断故,则成舍彼藏识,亦即彼时为阿罗汉。异熟变已释讫。



今说第二思量变故。云依彼而生起等。如彼眼等识,眼等为依,色等为缘,则已共知,今染污意依缘未知是何。决定说彼,故云:

依彼而生起  缘彼名为意  识思量为性。 (第五颂)

依彼,彼声贯上藏识。藏识是彼习气所依,故依彼俱起。意谓相续而生。复次,随一界地藏识得异熟时,染污意亦即是彼界地,依藏识而转故,为依彼起。云缘彼者,即缘藏识。谓与萨迦耶见等相应,缘彼藏识以为是我故。 (是) 名为意 (之) 识者,依缘藏识之识说名为意,简别转识及与藏识。次复说彼自相,故云思量为性,是由训释言词说意。既是识性,应与心所相应,未知何等心所,何时相应。故云:

与四烦恼俱  常有覆无记。 (藏译顺释译云与有覆无记四烦恼常俱。)

心所有二类,烦恼及余,此中简余,故说烦恼。烦恼又有六,彼非一切相应,故说四。云俱者,即是相应。烦恼复有二类,不善及有覆无记,简别不善,故云有覆无记。有覆识不能与诸不善法相应,彼染污即是覆故。云常者,谓一切时,乃至有彼即与此等相应。 

前说差别未知,故云:

谓我见我痴  又我慢我爱。 (第六颂)

于诸取蕴观我是为我见,意谓萨迦耶见。痴者,无知,于我无知是为我痴。我慢者,缘我心





傲,意谓 (七慢中) 我慢,我爱者,于我贪着,意谓我贪。此中迷惑藏识自性, (我痴) 则于彼识有我见生。由此心傲,而为我慢。由此三故,贪着乐欲我体,是为我贪。 

如有颂言,此我痴等诸烦恼,亦如彼意有九地,未知是彼自性相应,或复与余相应。故云:

随生是。

云随生者,谓随所起处。云是者,随所生何界何地,即惟与彼界地相应,非与其余。 

然亦非说唯与四烦烦恼相应。复云:

及余  触等相应。云及者,总摄之义。云触等者,谓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法与一切识相应。此等亦随所生处,即与彼界地相应,非余界地。复次,言余者,简别诸与本识相应者故,根本识触等无覆无记,此则有覆。 

若染污意善染无记等时悉无差别而转,彼则无舍,云何不成不能解脱。此亦不尔,故云。

罗汉无  灭尽定中无  出世道亦无。 (第七颂)罗汉于烦恼无余永断故,无有染污意。又以灭方便力得灭尽定,亦如方便无彼意起,出定时乃从藏识复生。出世者,简别世间故,世间道起染污意。若观无我为我见对治为出世道,彼不能起,由道出时复从藏识而生。





是为第二变。
广释己讫,如是结成。 

第二变后应说第三变,故云。

第三于六境  若能缘者是。
第三者,具足应言识变。云六者,六种,即色声香味触法自性境。若能缘 (彼境) 者,意谓能取及分别。 

此复是善不善或无记耶。故云:

善不善俱非。 (第八颂)言俱非,即无记。 (此若) 与无贪 (Ma-chags-pa)无嗔无痴相应, (Ldan-pa) 则善。与贪嗔痴相应,则不善。非 (Ma-yin-pa) 与二相应者,则俱非意谓非善亦非不善。

(附记) 日人寺本婉雅最近重校藏文三十颂,载于佛教研究七卷三号。谓颂善不善俱非下原缺一句,应据释补云,非有无贪。 Ma-chags-par ldan-pa ma-yin-pa 按原颂单句,系因前文递次而然,本无所缺,安用其补。且所补云云,随意连缀,勘梵藏两本论文,毫无所据。又藏译颂皆七言一句,今补乃有八字,亦非程式。种种乖违,不可置信。又其本余颂亦谬误多端,不胜指摘。   

彼复何类心所相应,又各有几,故云:

遍行决定别  及善心所法  彼相应烦恼  随烦恼三受。
(第九颂藏译云三受彼相应。)




遍行等未知是何,由是显示。故云。

第一是触等。
最初说故,是为第一。即彼遍行如前广说常与触作意等。彼触为首故云触等。此等五法遍行于一切心故名遍行。如是于藏识染污意及诸转识无差别而起。 

次及定别,故云。

欲胜解念俱  定慧为定别。
于差别中决定,是为定别。彼等境界皆是有差别性,非是一切。此中欲者,于所愿事乐欲,勤依为业。胜解者,于决定事定执如彼,不可移转为业。念者,于所习事不忘明记,心不散乱为业。定者,于观察事心集一性,智依为业。慧即是智,此亦于观察事简择理非理等,离疑为业。释诸定别已讫。 

次复应说善等。故云。

信及与惭愧 (第十颂)   无贪等三勤  轻安不逸俱  不害善。
具足应言此等有十一法。此中信者,于诸业果谛宝德能等忍可,心净,希求,欲乐所依为业。惭者,依自及法力故羞畏罪过,善灭恶行所依为业。愧者,依世间力羞畏罪过,业同惭说。无贪是贪对治,贪谓遍贪乐著有及有具,彼对治为无贪。无嗔是嗔对治故,于有情诸苦及苦依处





心能堪忍。无痴是痴对治,痴谓于诸业果谛宝无知,彼对治为无痴。此三法皆以恶行不转所依为业。勤者,怠惰对治,于善策心,此能圆满及成就善品为业。
轻安者,所依恶损对治,身心安适性,由彼力故转依离烦恼尽为业。不逸俱者,不逸及所俱法。俱善性故,未显说故,无余善法故,应知 (所俱) 说舍。此中不逸是放逸对治,无贪至精进中为不逸,能圆成世出世一切胜善为业。舍者,心平等性,平静性,及无功用性,一切烦恼随烦恼不起所依为业。不害者,损害对治,不由杀缚等损有情是为不害,即不损恼为业。
释十一善已讫。 

次复说诸烦恼,故云。

烦恼  谓欲贪嗔痴 (第十一颂)   及与慢见疑。

欲贪及嗔及痴,故云贪嗔痴。此中贪者,于诸有及受用果贪着乐欲,一切苦生为业。嗔者,于诸有情损恼,不安乐住及恶行所依为业。痴者,于诸苦乐正因果一切无知,杂染生起所依为业。慢者,一切依萨迦耶见而起,心傲为性,不敬及苦生所依为业。见者,上虽已释,但此属烦恼见唯彼五种烦恼为自性者,谓萨迦耶见等,世间正见等非此所摄。释六烦恼已讫。
(藏译论文于此分卷,上第一卷讫,下题后第二卷。
但梵本不分。)次后释诸随烦恼,故云。

复次忿及恨覆恼及与嫉  悭及与谄俱 (第十二颂) 





诳憍及与害  无惭愧惛掉  不信及懈怠  放逸及忘念(第十三颂)

散乱不正知悔眠亦如是又寻及与伺随惑二各二(第十四颂)此中忿者。依于现前损恼心怒,割截等所依为业。 (恨等体业文繁不具出) 于恶作境心不喜乐,是心所位说名为悔,损害心所依为业。眠者,不自在转心略,转谓转于所缘,此是痴分,损害所作所依为业。寻者,遍寻求意言,是慧及思差别。遍寻求者,谓起分别“此是何等。”意言者,是意之言,与言相似,即境义言。伺亦是慧思差别性,各别分别意言,于前所习说为“是此”故,是以亦名心细。寻伺二者皆以安住不安住所依为业。云二各二者,二种二各有二,即悔眠二与寻伺二,彼四法皆二类,染与非染。此中若已作善。心悔未作不善,是染污悔。反此非染。 (如是眠等皆分别说。) 此中染污悔眠寻伺为随烦恼非是其余。此中如彼色声等六种能缘,与诸遍行等一切心所随应相应,如是亦与乐苦不苦不乐三受相应,由乐意不乐意及俱非色声等起故。又与善不善无记相应。

或作是计,眼识等五同时遇所缘缘,但从藏识生起一识,非二非多,无彼无间缘故,一识不能为多缘故。
此亦不定,若遇一缘则唯起一,遇二及多亦得起多。
故云。
诸五依本识  随缘而生起  识或俱或否  如诸波依水。
(第十五颂)诸五者,谓眼等诸识,又次后诸与意识俱者。藏识是诸五 (识) 种子所依,能生起彼,又生诸






趣能执受故,名根本识。云随缘者,遇彼彼缘,即彼彼识得生。起者,成就。云或俱或否者,谓同时或次第。云如诸波依水者,依于藏识生诸转识,或俱或否。如经云,广慧,譬如大河水流,若有一浪生缘现前则一浪起,若二若三若多生缘现前则多浪起,如是广慧,即彼流转藏识为依止故,若眼识等一生缘现前则一眼识起,乃至广说。 (见解深密经)   

今复当说,彼意识者必与眼等识俱起,或无彼时亦得生起。故云。

意识生起者  是常除无想  及二种等至  无心眠及闷。
(第十六颂)云常者,一切时,意谓与眼等识或俱或否。但除彼诸违缘无想等。此中无想者,谓生彼无想诸有情中,心心所法一切皆灭。二种等至者,无想等至及灭尽等至。无想等至者,已离第三静虑贪,犹起上贪,出离想作意为先,意识及彼相应诸心所皆灭,是为无想等至。灭尽等至者,已离无所有贪,以安静想出离作意为先,意识及染污意诸相应皆灭。此亦如无想说依及位差别。无心眠者,所依不适覆心故,乃至彼位意识不起,名为无心。又无心闷者,卒然风痰等不平等为依,意识不起,为无心闷。除彼等五位,应知意识一切时起。于彼识变施设我法,此有三类,广释已讫。

彼起我法施设者既识变为性,是我与法离识变外,应皆无有。今成此义,故云。

即彼识变是  分别所分别  彼无故由此  一切是唯识。
(第十七颂)      




如次上释三种识变,即是分别。云分别者,增益义相三界心心所法。如 (中边论) 说,虚妄分别者,三界心心法。由彼藏识等三种分别自性及相应法有所分别,若器、若我、若色声等,彼等体性是无,故说是识变分别,所缘是无故。谓惟因缘或顺或违而起,此外无有。广说乃至增益性故,应知识所缘是无。复欲离增损两边故,说由此一切是唯识。云由此 (第三转声) 者,即是此故。 (第五转声) 如彼转变自性分别,彼所分别是无,此则无境故,一切是唯识。一切,谓三界及无为。唯声,意在遣心外境。云是者,填颂之辞。 

若一切唯识无别作者能作,云何根本识无能作,诸分别得生。是故说云。

一切种子识  如是如是变  由展转力故  彼彼分别生。
(第十八颂,藏译顺释,颠倒第二三句。)此中成就生一切法功能,是为一切种子。识者,藏识。以有识而非一切种故,说一切种子。又为分别一切种而非识故,复云识言。如是如是变等者,从前藏识位而有变异,是为变。如是如是,意说成就彼分别及后生起功能位。言展转力者,如彼眼等识为熏各自功能而转,则为藏识功能差别之因,即彼藏识变时,又为眼识等因,是为由展转力。两俱起故,不待外力,亦有彼彼多种分别得生。

此则已说现时藏识如何生起转识,现在既灭,应说未来云何相续。故云。

诸业习气与  二取习气俱  前异熟既尽  彼余异熟生。
(第十九颂)      




福非福及不动思是为业。若由彼业,为成未来自体,于藏识中生起功能,是为业习气。二取者,所取取及能取取。此中深着离识别有所取自类相续而住,是为所取取。若复决定取着,由识了知,分别,是为能取取。前能所取熏习起彼当来二取种子,是为二取习气。此中由业而有各别异趣自体,由二取习气有自体生时诸俱有法。如是非独由业习气能生异熟,故说二取习气俱。言前异熟既尽等者,前所集业异熟既已现行,由余业力,又与二取习气俱,所余异熟即彼藏识又生,离藏识外无别异熟故。说前异熟尽则遣常边,余异熟生则遣断边。 

若此等是唯识者,经说有遍计依他圆成三种自性,云何不与相违。即于唯识性中安立三性,故亦不违。此复如何。故云。
由彼彼分别  分别彼彼事  即彼是遍计  自性彼无有。
(第二十颂)显示内外诸事差别无边分别故,说由彼彼分别。云分别彼彼事者,即内外事。在佛法中此皆遍计自性。说此因故,云彼无有。分别境界诸事,由无自体为无。
是以彼事唯是遍计自性,非依因缘自性。 

次遍计后当释依他,故云。
依他自性者  分别由缘起。

云分别者,此说依他自体。云由缘起者,是说依他得名所由。此中分别,即是诸善不善无记各






别三界心心所,如前所说。皆依因缘他增上,故为依他。意谓所生,依于自余诸因缘法而得生故。释依他讫。 

圆成如何。故云。

成者即于彼  前者常离性。 (第二十一颂)由不变异,是为圆成。云于彼者,谓依他性。云前者者,谓遍计性。遍计能所取体是无有,于依他中常一切时远离此者,为圆成性。

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
云故此者,依他与遍计常离是为圆成。此常离性即法性,法性与法不可言异非异。圆成是依他法性故,应作是观。若相异者,依他应不能离遍计成空。若非异者,圆成又不能成清净所缘,依他是杂染自体故。

说如无常等。
具足应言,亦异亦非异。譬如无常性,苦性,无我性,与无常等非异非不异。 

若能取所取是无,依他起有执无执云何分别。故云。

此不见彼昧。 (第二十二颂)云此不见者,谓圆成性。云彼昧者,谓依他性。圆成性是出世智无分别现观。言不见者,即未





无分别现观。依他性是由此后得世出世智所取。故不见圆成,即昧依他。 

若依他是实性者,云何经说一切法无自性,不生不灭。此亦不违。故云。
依三自性之  三种无自性  密意故说言  一切法无性。
(第二十三颂)

自性唯三,故说彼数。各自有其相现,是为自性。三种无自性者,相无自性,生无自性,及胜义无自性。
一切法者,即遍计依他圆成自体之法。 

今说三自性无何种自性,故云。
第一者由相  无自性余复  由非自生起  为余无自性。
(第二十四颂)

彼诸法胜义彼亦是如性。
第一者,遍计自性。彼由相无自性,相是分别故。如说色相有碍,受者领纳等,皆无自体,犹如空华。云余复者,依他自性。彼如幻等,由他缘生,故无自性。又现似如彼。实不如彼生故,为生无性。云彼诸法胜义等中,胜谓出世智,彼无上故,彼义亦为胜。复次,犹如虚空一切一味,无垢不变法是圆成,说为胜义。如是圆成自性,是依他自体一切法之胜义,为彼法性故,即是胜义无自性,圆成为无性之自性故。岂唯胜义说圆成耶。不尔,彼亦是如性。亦声表非独说如性,亦应说法界等一切。

一切时皆尔。





即彼如性,异生有学及无学位中一切时皆如彼,由不变异说为如性。 

为即彼如性圆成是唯识性,或复有余唯识性耶。故云。

此即唯识性。 (第二十五颂)

由此言说现观。

若此等亦是唯识,彼眼耳等取色声等,心由何起。故云。

若于唯识性  识未依住时  彼二取随眠  尔时则未遣。
(第二十六颂)复次,前说诸业习气与二取习气俱等,彼遣不遣,其如何等,故今说颂云云 (按此是另一章句。) 若时识未依住于心法性所谓唯识性者,尔时犹缘所取能取。
二取者,所取取及能取取。彼随眠者,为生未来二取,摄藏于藏识之种子。乃至瑜伽师心未转依于无二相唯识性,彼时二取习气未遣,意即未断。此中显示外所得未断故内所得未断,乃作是计,我由眼等取色等。

今复应言,离境有唯心可得,即住于心法性 (唯识性) 耶。不尔。           

设想唯识性  如是有所得  随应现安立  彼未住唯识。
(第二十七颂)

复次,为对治慢心惟有所闻即计已住,故颂云云。此中云唯识性者,遣境谓无外境。如是有所得者,意谓能取及能相。现者,现前。安立者,即随所闻由意安立。谓瑜伽师多种所缘中随应取一,如白骨青瘀等。
彼未住唯者,未断识有所得故。 





何时则断识能取而住心法性耶。故云。

若时识所缘  都无得尔时  住唯识所取  无故能取无。
(第二十八颂)

若时于言说所缘乃至色声等自性所缘,随一知为识外不可得,一无所著,如是实见不同生盲。此时识能取亦断而住自心法性。说此因云,所取无故能取无。有所取则起能取,无所则无余。 (能取) 如是于能所取无分别平等出世智起,二取爱着 (即二取取) 随眠则断,而于自心法性亦得转依。 

若心转依于唯识性时,复如何等,故云。

彼无思无得  亦出世间智  彼依复异转  断二粗重故。
(第二十九颂)

彼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坚彼乐解脱身名大牟尼法。
(第三十颂)

此二颂说,依瑜伽道入唯识性,渐次胜进得圆满果。
此中无能取思惟,亦无所取义可得故,说彼无思无得。无戏论集起分别超出世间故,为出世间智。彼智后说转依,故云彼依复异转。依者,藏识一切种。转者,一切粗重,异熟,及二习气体,转为正受,法身,及无二智体。彼转依复由断何而得耶。故说断二粗重故。所谓二者,烦恼障粗重及所知障粗重。粗重者,即所依不正受性,亦即二障种子。又彼转依,有断声闻所有粗重而得者,是曰解脱身。断菩萨所有粗重而得者,是曰名牟尼法。由断二种障差别,说转依有上,或无上。由烦恼障缚声闻,所知障





缚菩萨,断是等则得遍知性。云彼即无漏界者,谓转依自性是无漏及界。无粗重故,离一切漏,是为无漏。圣法之因,是为界。界声,因义。不思议者,非分别所行境,各别证知,又无喻故。善者,清净所缘,安乐,及无漏法之自性故。坚者,常不灭故。乐者,常性故。若无常则苦,此常故乐。由断烦恼障为诸声闻解脱身。彼转依相为名大牟尼法身。若由地度及定断所知障,转依真实,故名大牟尼法身。不流转,无烦恼,得一切圣材故,名为菩萨法身。云大牟尼者,觉者成就最胜,为佛世尊,是大牟尼。

(附记) 西藏译三十颂本一种,亦胜友等译,亦存安慧之说。本刊第一辑中 已为重译矣。但对勘此论引文。乃见其中错误凡有多处。 [藏译中颂本与释论参差者,时常见之。] 自宜依释订正,不容异说,今不详举。                              作者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笨者老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0:42 , Processed in 0.04713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