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86|回复: 10

清定上师《皈依戒、别解脱戒、菩萨戒》略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般若净土123 于 2018-9-14 15:53 编辑


《皈依戒、别解脱戒、菩萨戒》略释

            ——成都昭觉寺清定上师·《文殊五字真言念诵法讲记》

我们修行,主要是从戒律上一步步依戒依法,精进修行。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现生修行就要成就。
加行法的第八是诵戒,首先是皈依戒。

第一个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

我们一切众生,本来都具足佛法僧三宝的自性三宝,当初由于一念无明,把这个自性三宝蒙蔽了。现在我们遇到本师释迦如来出现于世,给我们讲的道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每个人都具备成佛的智慧德性,都具备自性三宝,就是因为一念无明,内执着“我”,外执着“法”。眼、耳、鼻、舌、身、意,被色、声、香、味、触、法蒙蔽了。现在要回头是岸,回头是什么意思啊?回到自己的本性、佛性、觉性、正性、清净性。觉者,不迷;正者,不变;净者,不染。我们要忆起自己的本性、觉性的作用,快快修行成佛,这个是要紧的。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要依靠事相佛法僧三宝,引发我们自性的佛法僧三宝。使我们早日回到觉、正、净的本来面目。这个是最要紧的。还有要紧的是底下讲的皈依戒。

皈依佛竟。宁舍生命。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宁舍生命。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宁舍生命。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这三个条件,大家一定要遵守,把这个皈依戒守好。我们今天都是皈依了三宝的佛弟子了,皈依的手续完全是具足的,因此是正式的十方诸佛的弟子了。十方世界诸佛菩萨都承认我们是佛弟子了,我们一定不能改变对三宝的信心。

我们要保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子一个清净的、无上的信心。可以把这辈子的生命舍掉也不皈依天魔外道。比方说,假使有这种因缘,象以前文革期间,说佛法是迷信,你相信佛法就是相信迷信。他们就要整你。要把你抓去坐牢房,你如果要坚持你的信仰,甚至会枪毙你。假使这种境界现前的时候,看你心里怎么想?怎么办?我们当初一进去,就跟他们说了,“你们宪法上规定,宗教信仰是自由的,我们信仰佛法是为了大众利益,不是为了个人;我们相信佛法,但并不是不知道什么是迷信,我们是正确的信仰,是正信,不是迷信。你要我坐牢就坐牢,你要枪毙我就枪毙我好了,决不动摇。”结果他没办法了,只好承认你信仰佛法是正信了。所以要宁舍生命,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现在有个要紧的事给大家讲一讲。现在社会上流行学气功,气功里的调身,能使身体健康,是有一定利益的,但他里面的很多东西,是盗取我们佛教里的修定的方法,还综合了几千年前道家的一些修法。有些为了个人名誉、个人利益的人,去诽谤佛法,不打自招。有很多人学了气功,结果出了毛病嘛。所以,我们佛教徒对这个气功一类的事情,要正确看待。你们皈依了佛法僧三宝以后,不要去搞气功那一套。我们依戒定慧三学来修,不是依那些气功来搞,搞出毛病以后,后悔都来不赢了。这一点大家要注意了。

我们皈依了佛,决不皈依天魔外道;我们皈依了法,决不去看外道的书籍;我们皈依了僧,决不同外道的邪众一道。我们一定要清清净净的,我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这是最好的。决不能够走歪路,这一点大家特别要注意到!这是皈依戒的内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七众别解脱戒略颂。
这个是佛灭度后,有个论师叫功德光论师,他把整个的戒律写成一部书,叫《戒海》。后来,他的弟子无著菩萨又把《戒海》详细地解释明白。戒,包括的范围很大,所以叫“戒海”,里面主要是说明白别解脱戒。
各人的根器不同,受的戒也不同,但是于所受的戒一定要遵守。佛弟子一共是七众: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就是在家的男居士、女居士二众。什么叫居士?学修戒定慧三学的在家学佛者,称为居士。光是受了五戒的居士,叫近事,接近戒定慧三学的事;再能持八关斋戒的叫近住。这是依戒定慧修学的在家二众。出家有五众,沙弥、沙弥尼。沙弥这二个字就是说:皈依佛法僧,出家求解脱,这个叫沙弥。男的叫沙弥,女的叫沙弥尼。戒律完全具足的是比丘,比丘是受具足戒圆满的。比丘尼的具足戒有三百四十八戒,还有一个叫正学女。那么,出家五众同在家二众,一共就有七众了。功德光论师所写的《戒海》,以及无著菩萨写的解释都很长。大家学起来很不容易记忆,因此我的师父 ── 能海老法师,把它写成颂子,大家把这个颂子背得了,就全部知道了。
谁称佛弟子。总摄为七众。
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正式佛的弟子呢。总共归纳起来有七众弟子,先是讲在家二众。
皈依佛法僧。正见不邪倒。下座从师受。不犯皈戒条。
这几句是总摄,不管你是居士还是比丘,必须要正见不邪倒,见解要正,不能信邪倒见。我刚才所讲的那些学气功的,把外道的东西当成佛法来搞,这不是正路。我们佛弟子就要依我们的戒定慧来修,有不懂的,我们可以详细给大家讲、带大家修。要有正知正见,不能信邪倒见。成佛就要“正法眼藏”,对世间上一切事情都看清楚。不仅一样事情正觉它,样样事情都要正觉它,要觉,要正觉,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我们一定要正见,不能邪倒,不能邪见、倒见。邪见是不正的见解;倒见是危害正命、慧命的。我们要做到有正见,不邪倒。从师父这地方受戒,下座从师受。下座是什么啊?比方说皈依时,你们跪在地上,师父坐在椅子上,上座,这表示以恭敬心求受。不犯皈戒条,这是说,从受了皈依戒之后一直到死,都不违犯皈依戒条。佛的七众弟子都必须这样,不管你是什么人,都是皈依佛法僧,正见不邪倒,下座从师受,不犯皈戒条。
我们先讲在家二众,居家众二种。近事男与女。
受了五戒的在家居士,就叫近事男或近事女。
终身受五戒。
一辈子到老死为止,都受持五戒 ──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终身应受持的戒。
日夜八关仪。
这个八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的。比如,在今天上午七点钟受戒,到明天上午七点钟圆满。
不杀生,这个戒犯了就很严重了。受五戒,要求“尽形寿,不杀生”为前提,在持八关斋戒那一天,要求就更加严格了。你在这一天不能杀生,连走路都要当心,不要踩到虫虫蚂蚁了。
人家的东西,无论是钞票还是别的什么东西,他本人不同意给你,你自己拿去据为己有,这样就犯了偷盗戒。
如果同非夫妻关系的人发生感情关系就犯了邪淫戒,连这样的心念也不能起的。
讲话呢,心里是怎么想的,嘴里就怎么说,要一致;口里怎么说就要怎么做。要做到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你讲假话去骗人家,骗人家就是骗自己 ── 你自己晓得你讲的话是假话。我们修行的人,一定要有道德,心里怎 么想就怎么说;这样说就应该这么做,一点不能马虎。
不饮酒,酒这个东西,吃了之后会使本性迷乱。一个人,本来脾气很好,一吃酒之后就发脾气,打人、骂人乃至用刀杀人,造恶业了。有家报纸曾报道过,有个人吃了酒之后,无缘无故地跑到人家家里去,要强奸人家的女人。人家的丈夫不允许,他一刀把人家丈夫杀了。一吃了酒之后,什么坏事都做出来,什么坏话都说出来了,所以这酒是不能吃的。
不用香花、香水等涂在身上。你是女人,平时这样讲究是允许的,但在受八戒那一天,就不能这样讲究了,自己要调伏自己了。
在受持八戒的那一天,也不能去看歌舞演剧。
在受持八戒的那一天,不能为了舒服而去睡很高、宽大的床。因为那一天是专门修行的,要打坐嘛。
还有很主要的,持八关戒那一天,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许吃东西,这叫非时食。
这么八条是很要紧的。五戒是终身受持的,八关斋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的。
五戒许缺支。
杀、盗、淫、妄、酒。什么叫缺支?比方说,你是做生意的,贩卖有生命的畜牲,这个杀戒不能守,那你少受这一戒也可以的。其他的盗、淫、妄戒也是这样的。但是“不饮酒”这条戒,一定要受。这是讲“五戒许缺支”。
八关随力持。
八关斋戒就随你自己的力量,能够天天持八戒就更好了。不能天天持的,那么应该在六斋日持受: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在这六天里,一日一夜受持。在六斋日,天上的人派人到我们人间来登记,哪个人皈依了三宝,在受持八关斋戒,都记下来。将来你死了之后,就转生在天上。
开中唯除酒。
五戒可以缺支,但是,不饮酒戒无论如何都要受。五戒当中可以只受四戒、三戒,但是酒戒一定要受。为什么呢?酒是无明烦恼的因,是生死流转的根本。
余则随律制。
其余条件就依照戒律规矩来办。在家居士的戒律,庙上在印这方面的书,将来你们大家可以请来看。
五戒、八戒亦称咨审戒。
这是说,在受戒之前,你去问授戒的师父,哪些戒可以缺支,哪些戒又必须要受,事先打听清楚。如果于所受的戒有违犯,就要在师父前忏悔了。
事前问律师。
在受戒之前,就要先向授戒的师父问明白,比如问什么是戒律等?那嘛,授戒师必须要懂戒的。
详审自堪能。受时有卷伸。
五戒可以少受一条也可以,八关斋戒不能天天持的话,只于六斋日持也可以。受的时候,范围可大可小,这是在家戒,讲完了。
出家众有五。
出家的五众就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
具足比丘僧。
于佛所制的戒,完全圆满具足的就是比丘僧。“比丘”两个字就是解脱的意思,比丘就是乞士。
清净出世心。
干干净净的,为了了生死,出离世间,远离财、色、名、食、睡五欲。把世间八法 ──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全部放下,不去执着它。不要名,不要利,不要吃好,不要图穿得漂亮、舒服,不要想法去多弄钞票,不要讲面子,把这一切都放下。
如律而授受。
照戒律规矩来,一方面师父给你传戒,叫“授”;你求这个戒,师父问你,能持否?你说,能持,这叫“受”。比丘戒有多少条呢?
戒相二百五。
一共二百五十条,一条不能少。
无犯犯者净。
最好是不要犯戒,如果犯了戒就要忏悔干净。犯的轻戒,要在每一个师父面前去忏悔;犯的是重戒的话,要在大众诵戒的时候去忏悔,还要向比丘尼忏悔。受了戒就要求无犯,要求犯者净,把过犯忏悔清净。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丘尼戒相。
比较多了,有多少条呢?
三百四十八。
比丘尼的具足戒,要比比丘戒增加了差点一百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女众自身的条件决定的,在善法、戒律方面要多很多规矩,所以有三百四十八条戒。
清净出世等。具如比丘论。
以清净的身、心了生死。这一点同比丘是一样的。
为现身脱苦。别解脱难闻。荷如来家务。令佛子相继。使正法不缺。应出家受具。
这是讲比丘、比丘尼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为了现生能脱一切世间的苦;一方面,别解脱戒又很难得听闻到,百千万亿劫也难得听闻到。受了这个戒以后,就是正式的僧宝了。由僧宝来担荷如来家务。释迦如来一代时教就是“家务”,由我们来负担弘扬。我们要使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永久住世。哪个庙子需要我去帮他建设的,我就去帮他建设;哪个庙子需要我们去帮他传戒的,我们就去传戒;哪个庙子需要我们去讲经,我们就去讲经。有什么困难,我们都要解决,担负起如来家务。我们现在要紧的事是:僧众里缺乏人才。要不是呢,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年轻的一些人,对于佛法没有好好用功去学,不懂。所以,现在我们要培育僧才,这是最要紧的。那嘛,要使佛子一天天地相继下去。佛就是法王嘛,佛子就是法王子,要一代一代地相继传下去。使正法不缺,这是说使整个住持正法的人才不缺。应出家受具,应该出家受具足戒,男的当比丘,女的当比丘尼。
沙弥沙弥尼。终身具十戒。
出家众中,年龄还没有到二十岁的,或者因受具足戒的条件还不够,就必须终身具十戒 ──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以香花蔓涂身、不观看歌舞演剧、娼妓等,不坐卧高大之床、不在非食时吃东西、不涉及经济和宝贝等物。依这十条来修。
著染衣舍俗。
为什么在家人可以穿白色衣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不能穿白衣?不要因为夏天来了,穿白衣服漂亮,就拿白衣服穿。一定要穿染衣。染过颜色的衣服叫“染衣”。
“舍俗”,就是把世间一切要面子、要好看、要舒服的放下。
为具足之基。
要受具足戒首先要有出离心 ── 出离世间的心;其次要有解脱心。这样你才能够受具足戒。
有女须正学。六法二年持。
还没有受比丘尼戒的叫正学女。正学女除了杀、盗、淫、妄、酒以外,还不许非时食、独自开锅。要二年时间持此六法戒,为将来受比丘尼戒打好基础。
以上是总讲别解脱戒。什么叫别解脱?各别解脱之意,各人受的戒虽然不同,但各人能持别解脱戒,你将来修行就能得解脱了。在家弟子假使常常能持八关斋戒,现生都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为什么呢?你就得到解脱了嘛,不以香花蔓涂身,不杀生,不偷盗······,像诸佛一样,尽形寿不杀生,你持八戒呢,一日一夜就圆满。那嘛,一天能做到了,就可以二天、六天,乃至长期受持八戒。修行的人持了八关斋戒,还要修般若;修了般若还要修戒律,在整个修行过程中,都受持八关斋戒。这样子你就同比丘一样了嘛,使你能够决不犯戒。能真正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所以叫别解脱。各人身份不同,各人依所受之戒修行,各人都得解脱了,这就叫别解脱戒。
底下是分开来讲这个别解脱戒。首先是受八戒偈。
皈依佛法僧。净心持八戒。
一方面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并以清净的心受持八戒。
不杀不盗取。不淫不妄说。不饮用诸酒。
这五条是五戒,是八戒的基础。五戒是终身受持的,八戒是一日一夜受持的。
香花蔓涂身,歌舞娼妓等。
不要拿这个香水、花、清凉油来涂身;不参加、不观看歌舞演剧,以及男女娼妓等事。
座高广大床。
不坐卧高大的床。
非食时而食。
要过午不食。
竟日夜不犯。
尽一天一夜不犯这个戒。
并供养三宝,和尚阿阇黎。
另外还要供佛、供法、供僧。每天要供香、供灯、供水、要供花。供香表示菩萨戒,对自己来讲就是别解脱戒;供水,表示要发大悲心;供灯,就是开发智慧;供花,表示发菩提心;或者用饮食来供,表示修定。
一切如法教。
依照佛法上怎么样讲的就怎么样做。
奉行无违逆。
奉行佛的教法,不能有一点违逆。
于上中下座。三业常恭敬。
这个嘛,你们大家过去没有经历过,不晓得。什么叫上座?什么叫中座?什么叫下座?都是出家师父。受了具足戒,五年学戒,这五年当中要背得“戒本”,要背得《比丘日诵》,要完全做到一点不犯。五年学戒,就叫下座;每年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要安居。我们今年因为闰五月,所以从这个月开始安居,本来是四月十五就开始安居了。三个月时间,闰五月十五、六月十五到七月十五,安居就圆满了。在三月安居期内,要尽量少东跑西跑,尽量避免。因为我们安居有一定活动范围 ── 结界了。首先,勤修戒律,依法修行。五年学戒是下座。每年安居,安一个居,叫一岁,安二个居,叫二岁。所以安居是非常重要的。安居次数多少就表示戒腊的多少。安到十多岁叫中座;安到二十岁以上的叫上座。
过去,在近慈寺时,受了戒的先进学戒堂;进了学戒堂以后,能够进一步去安居,安居期间接受了灌顶,并把《上师供》、《五字真言》念够座数了,就修大威德,进入加行堂;安居满二十岁的,大威德修了之后,请了生起次第、圆成次第课本的,进入金刚院,专门学修密乘,以期此生修行成佛。
出家受戒,安居五年叫下座;满了十年安居叫中座;满了二十年安居叫上座。我们在家弟子,对于下座师父、中座师父、上座师父都要恭敬。于上中下座,三业常恭敬。什么是三业?就是自己的身、口、意。你在路上碰到师父们就合掌,以表恭敬;嘴里要念,祝师父身体健康,长久住世,利益众生;心里对师父生起恭敬心,这就是身口意三业恭敬。
复方便勤求。坐禅及诵经。
还要方便善巧地勤求这个法,我希望大家修三皈依观,这就是坐禅。诵经呢,就念《五字真言》、念《上师供》。
乃至诸学问。
《华严经》、《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妙法莲花经》,我们都要知道。
劝助作福等。
还要劝别人或帮助别人种福田。比如,供养上师三宝是种圣福田,供养父母是种孝福田,利益众生是种悲福田。
广开涅槃路。闭三恶道门。
涅槃就是成佛。修行就是广开涅槃路。我们不造一切恶,这样子就把入恶道的因灭了,所以叫闭三恶道门。
作出家之基。
为将来出家打好基础,我这辈子发愿要了生死。要是女人,可以在佛前发愿,下辈子转女身为男身,出家修行。
增长正业行。
使戒定慧三学方面有所增长。戒定慧三学就是正业行。
从诸果诸向。罗汉道果成。
这就是讲,在家居士能够持八关斋戒,能够恭敬供养三座师父的,能够坐禅诵经的,能够勤修诸学问的,走涅槃路,闭三恶道门。作出家之基,增长正业行,从诸果诸向,罗汉道果成。初果:须陀洹果。二果:斯陀含果。三果:阿那含果。最后是阿罗汉果。这个是持八关斋戒的好处。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是五戒偈。
皈依佛法僧。尽形持五戒。不杀不盗取。不淫不妄说。不饮用诸酒。终身无违犯。
首先皈依佛法僧,尽形持五戒。这一辈子都坚持受持五戒 ──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嘛,在家居士戒中的“不淫”,是指不邪淫。不是把淫欲断完了的。出家人的“不淫”,是完全断除了淫欲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的戒,都是终身不淫欲的。因为要了生死,淫戒为第一。终身无违犯,一辈子都不犯五戒。
并供养三宝。和尚阿阇黎。
供养佛宝、供养法宝、供养僧宝。和尚,就是庙子里的方丈。阿阇黎,就是成道的教授师父。
一切如法教。奉行无违逆。
受了五戒后,要一方面依戒修行,一方面依教修行,要于法教奉行而无违逆。
于上中下座。三业常恭敬。复方便勤求。坐禅及诵经。乃至诸学问。劝助作福等。广开涅槃路。闭三恶道门。
这里不同的是,五戒是为将来受菩萨戒打好基础,所以是菩提戒之基。增长正业行。从初地至十。菩提道果成。
五戒是菩萨戒的基础,在我们这里受了菩萨戒的有二万多人。问题是大家受了戒之后,是不是完全做到了,这还是个问题。我还要继续讲菩萨戒,五戒是菩萨戒的根本。增长正业行,从初地至十,菩提道果成。上面讲的八关斋戒,讲的是阿罗汉果的四果四向。这个地方就不同了,是讲大乘菩萨了。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菩提道果成。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乃至成佛,就是以五戒为根本。初地菩萨从资粮道、加行道修。见道后证初地,证得初地之后,修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到了七地菩萨果位了,就相当于小乘的阿罗汉果。主要还是发菩提心证得七地。而后依次证八地菩萨位、九地菩萨位,到了十地菩萨位就靠近佛地了。最后,于菩提道场降魔成道 ── 成佛了。以上所讲的是别解脱戒。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是讲菩提愿。菩提愿就是发菩提心。
三宝财法应守护。勿因怨爱起贪嗔。于善知识应依止。受用作善回向余。诸师尊前作欺诳。他人作善令悔疑。嗔恨骂辱于菩萨。心不正直作谄诳。于诸有情不欺诳。于诸有情正直心。于诸有情如来想。令诸有情圆菩提。
我们皈依三宝之后,就要发菩提愿。不是为求世间上一切享福之事。要求成佛,度一切众生,这就要发菩提愿。
我们是佛弟子,于三宝财法应守护,我们庙子上的东西,佛宝、法宝、僧宝的所有东西,财也好、法也好,我们都应该守护。我们到昭觉寺以后,就要守护它,把这个庙子全力修好,把佛像塑好,经书印好,把昭觉寺庄严好。我们要传戒,我们要讲经,我们要培养出家、在家的接班人,守护佛法。要紧的是什么啊?不能发脾气,勿因怨爱起贪嗔。不要对哪个人起欢喜心了,我们就想办法帮助他,对他好;对那个平时对我不太好的人,就起嗔心,这个是不应该的。
我们佛弟子,一进入这个道场,我们的心完全是清清净净、干干净净的。不对哪个人好,不对哪个人坏,一切众生都是我的父亲、母亲,我都要度他。那么我应该怎么做呢?第一个是:于善知识应依止,对于修行的人来讲,能够依戒修行,依定发慧,完全以菩提心利他,这样子的师父叫“善知识”。“应依止”,应依靠他,照他的话去做。
“受用作善回向余”,我们生活上一切受用,所作之善完全回向法界有情。比如,我们正在吃饭的时候,有娃娃跑到前面来屙屎了,首先要作五观,当时就要想到,这碗饭来之不易。我们在出家以前,我们外出的时候,看到农民们统统在收割稻子。有时候中午出去,看到整片田野的稻子都成熟了,远远地看去是黄黄的。但是第二次再去看时,那些稻子全部都落在地上了······,所以,农夫的辛苦可称得上昼夜不停地啊!他们把谷子、麦子从田里收起来,还要在路上晒好,要不我们怎么能够吃到谷子(大米)、麦子呢!所以第一个是,当思此食来之不易;第二个,要回答自己,今天这碗饭,我有资格吃吗?我在修行嘛,我依戒定慧修,如果没有做到依戒依法修行,我们就忏悔。第三,在吃的时候,不是对好吃的想要多吃一点,不合自己口味的就一点也不想吃,这说明你有条件心了,有了这个讲条件的心就不行了,说,“这个饭不好吃。”再有就是,这个饭食,我们可不可以不吃它?菜不好,饭不好就不吃吗?这也不行的,不要有这个心念。只要能够吃下去,能够维持这个身体健康,对修行无妨碍就行了。不吃那怎么能够保持生命?我们保持这个生命是为了什么?为了要修行成佛,度众生成佛。不吃就不能修行成道,所以要吃。食时五观,专门讲怎么吃这个饭,要依五观来想,不要糊里糊涂地,这样你消化不了。能够依五观来想的话,就是难吃的有些东西,还是消化得了。这叫“五观若存金易化”。
我们平时打坐的时候,不去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不去胡思乱想。只能够念佛号、念咒子、修定、修三皈依观。不要去乱想,乱想就是“三心未了水难消”。一念起来 ── 生,一念下去 ── 灭。一生一灭的心没有灭掉,不要说有啥好东西你不要,一辈子,那些该吃的你都消不了,你为什么贪吃?“五观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我们五观堂门口有幅对子,大家可以去看看。一切受用的东西,今天我吃的饮食,穿的衣服,都要思其来处,要回向功德。我今天吃了这碗饭,应该怎么修行?多少人的辛勤劳动才有今天这碗饭?因此要回向一切众生,希望他们所做的一切善事,都能够满愿,都能够具足佛法,快快成就。
“受用作善回向余”,回向一切众生,回向众生成佛。
底下就是我们要进一步戒的。“诸师尊前作欺诳”,在诸下座师、中座师、上座师前面讲诳话。
“他人作善令悔疑”,人家做了好事反而去说他:“你做的什么好事?有什么用?”令人家生悔、生疑心,这是不好的。
“嗔恨骂辱于菩萨”,人家修菩萨行的人,做了很多好事,你不能骂人家,骂人家也不好。
“心不正直作谄诳”,我过去讲的,我们佛弟子,一进入道场,心里所想的,嘴里所说的要一致;口里所说的同行为上所做的也要一致,心口一致、言行一致。以这个标准给自己打分。你要是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或者做的一套,讲的是另一套,那就不行,谄诳嘛。因为对一切众生都要做到不欺诳。我们不能欺骗人,你要是欺骗人,人家不知道,你自己知道嘛,你知道你给人家讲的是骗人的话,你也知道欺骗人家将来要堕畜牲、要堕地狱。所以要做到,于诸有情不欺诳。
“于诸有情正直心”,对一切众生,完全以正直的心来对待他们。
“于诸有情如来想”,要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如来,是佛,这样子想。你们大家都很敬爱我,有的在路上看到我就顶礼,我就给他们合掌还礼。我把他们,男的看作是我的父亲,女的看作是我的母亲。你看到我,你也生欢喜心,种善根。正如《法华经》上讲的常不轻菩萨,他随便对哪个人都是:“你是佛。你是佛。我不敢轻慢你。你是佛。你是佛。我不敢轻慢你。”有些不懂的人,觉得他很讨厌,甚至骂他:“哪里来的无智比丘?自言我不轻慢你,而与我等授此虚妄之记?”这样子骂他,他还是笑:“你是佛。你是佛。我不敢轻慢你。”是不是真的都是佛呢?真的。每个人都可以成佛的,都具有佛性的,这是一点也不应怀疑的。
“令诸有情圆菩提”,每修一点功德,我们都发愿,如《上师供》中“复次极尊恩师大慈悲。母变有情罪障痛苦等。无量(法界众生无量)无余(过去的业、现在的业、将来的业)现今我代受。”,这些恶业都是要受苦的,我都愿代受众生的苦。把业观空,消除干净。令诸有情圆菩提,令一切众生都能够圆满成佛。这个是菩提愿的总愿。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菩提行偈。这个颂子主要讲十八条根本戒。
一、赞己毁他。二、悭法财。三、不忍忏谢反打辱。四、弃舍大乘持伪法。五、盗三宝物。六、谤三乘。
大家注意了,第一条:赞己毁他。我们学菩萨的人,不能赞叹自己而去骂人家,就是心里也不能有这种想法,不要这样子做。不仅这一辈子要做到,生生世世都不能忘掉,不能赞己毁他。
第二条:悭法财。如果人家来向我们求法、求加持,我不理他,不给他讲法,这就不行,就不是菩萨。我们要把释迦牟尼佛的正法,只要人家来问法,合理的请法,我们就要传给他,要教他学会、修会、成就。这是不悭法。下面,不悭财,这是说我们学佛的人,对有困难的人要予以帮助。比如,他今天有什么做不了的事,或者他想回家却回不去了,因为没有钞票去赶(乘)车了,我们就应该帮助他。为什么呢?这是解决他的困难啊。又比方说,在路上遇到个老头子,他眼睛也瞎了,看不见东西,耳朵也听不到声音,他睡在路上,要我们帮忙。我们一分钱也不给他,反而走了,这样子不好,不合修菩萨行的规矩。
第三:不忍忏谢反打辱。人人都有个脾气,对付外人、我们家里的人 ── 丈夫、儿子、媳妇······,他们都各有各的脾气。有时候心情不好,回来就发脾气了。事过之后呢,他才晓得错了,他就忏悔了。只要他能认错,我们就应听他忏悔。你能知错就改,很好,虽然有过错,但有错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要赞叹他的这种知错能忏的品德。你要是对他打你、骂你的事不高兴,不忍忏谢,不想人家忏谢,反而打辱人家,这样就不对了。
第四条:弃舍大乘持伪法。我们所学的大乘经典,如《华严经》、《阿含经》、《法华经》、《般若经》等大乘经典。大乘经典是什么啊?就是成佛的经啊!如果我们对于大乘经典都不相信而去持伪法,相信那些外道的东西,那就不对了。有很多人去学气功那一套,出了毛病以后,再来求加持 ── 来不赢了。这就是持伪法造成的。
第五条是盗三宝物。我们庙上的东西是佛宝、法宝、僧宝共有的,不是我们个人的。不光是在家弟子要守这条戒,我们出家人也一样要守这条戒。常住上的钞票,我个人不敢把三宝财产当成我私人的,要相信地狱可怖。假如你们供养我什么什么东西,比如送衣服给我,我也不敢一人独穿,我不敢独吃,这是什么道理呢?你们这么多人供养我,把我当作法师来供养,但最主要的是供养佛法僧三宝啊!每到了初一、初八、十五和佛菩萨圣诞日,我都要打斋供众。都要观察有什么东西,并把这些供养我的东西,统统散发给大众,让你们那些修供养的人培福。所以三宝的东西,我们一点也不能盗取。
第六条:谤三乘。有的人,自己相信大乘佛法了,却诽谤阿罗汉的小乘法。小乘法是根本乘。一切佛弟子都是为了断烦恼、求解脱,阿罗汉也是佛弟子。证得阿罗汉果了,把烦恼都解脱了,一发菩提心就证七地菩萨位了。因此,你怎么能够谤小乘呢?还有就是修小乘的人诽谤大乘行者,你们光发菩提心,自己没有修行成就,光发菩提心没有作用。这样谤大乘法也不行。总之,不能批评声闻乘、缘觉乘,不要批评菩萨的大乘法。这是讲不能谤三乘。
第七条:夺衣反俗。
什么叫夺衣反俗?像过去在“文革”当中,庙子都得关门,你们出家人也统统出去,把出家人穿的衣服脱下来,喊僧人穿俗家衣服,这叫夺衣反俗。那时候,学佛的人被叫为“牛鬼蛇神”,现在完全过去了。这是十八根本罪的第七条。
第八条:五无间罪。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转法轮僧、出佛身血。父亲、母亲对我有极大的恩德,你发脾气,打他(她)、骂他(她)、杀他(她)是无间罪;阿罗汉是证果的圣者,杀阿罗汉是无间罪;破转法轮僧,僧众是转法轮、讲经说法的,你去搞破坏也是无间罪;出佛身血,你把佛像打烂了,就是出佛身血。这五种是无间罪 ── 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转法轮僧。什么叫无间?受苦的时间没有间断,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几劫、几十劫、几百劫······在地狱里受苦。不是一种地狱:火烧地狱、火汤地狱、刀山地狱······各种各样的地狱都得去受苦。这是讲五种无间罪。
第九条:谤无业果诸邪见。
有些人不信因果,他不晓得前世造恶业,今生受苦,今生若造恶业,来世一定要受苦。这是因果规律,丝毫不错的。
第十条:破坏村等。
破坏村邑。你去破坏村邑,就会伤很多生命。还有,五年以上的树子就有鬼神住在上面,叫鬼神村。你把树子砍了,就是破坏鬼神村。过去,我们家乡有个庙子,庙前有根大树子,这个庙子在修建大殿的时候,没有木料了,就准备去砍这棵树,一去砍,这树子上就象下雨一样落下许多沙子,他们就不敢动了。第二次就摆起香案,给它们讲,“我们现在要修大殿,没有树子了,修大殿要用这棵树子,你们现在请离开这棵树子,你们同不同意?同意嘛,我们就用它建大殿,不同意,我们就不砍它。”结果它们同意了。这是说,不能破坏村邑。
第十一条:妄说空。
这是说,非机妄说,过患殊多。什么道理?佛法里所讲的“空”,道理很深。佛弟子当中有利根、有钝根,因此,不能以一法而度之。这就是说,度众生要当机,要契合众生的机。不能不观察众生的根基,对什么人都宣说甚深空法,那就不行。
第十二条:退他菩提。
十八根本罪的第十二条是退他菩提。一方面,我们不能劝人家只发声闻心,只求自己了脱生死,而退失菩提心;另一方面,见别人退了菩提心,要鼓励他重新生起菩提心。在修行中,不要一吃了苦头,遇到什么困难,就退失了菩提心,那就不好。
第十三条:谤别戒。
诽谤七众别解脱戒也是犯根本戒的。
第十四条:毁谤声闻缘觉乘。
诽谤声闻缘觉乘,谤他是“小乘”。什么是声闻?闻到佛的法“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闻到四圣谛法,而证得阿罗汉果的,叫声闻乘。什么叫缘觉乘?修十二因缘法 ── 无明断尽,行、识、名色、六处、触、爱、受、取、有、生、老死。依这十二因缘法修成就的叫缘觉乘。声闻乘和缘觉乘都是圣者,是已经证果证道的。你诽谤这个声闻缘觉乘是大错的。
第十五条:嫉毁妄慢过人说。
你不喜欢别人,认为自己了不起,看不起人家。说自己,“我嘛,是已经见道、修道,已经证果证道了,你什么也不知道。”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过人说。或者毁谤讲经说法的法师,这也不对。
第十六条:贪利炫卖言自得。
为了想钞票、骗取钞票,就对别人讲自己如何如何,实际上是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自己并没有得道,没有证道,却说自己已得已证,骗人家。
第十七条:恃力夺取禅给诵。
有些人自己不观因果,自己只相信净土宗,就把禅宗的房子全部锁起来,给那些修念诵法的比丘。这个做法也不好,虽然是为了佛法,但是呢,不可以这样做,因为各有各的因果。因此,不能恃力夺取禅宗之产业,而与念诵者。
第十八条:退菩提等二十五心。
还有二十五条退菩提心的心念也应戒的。你已经发了菩提心又退心,一共有二十五种关系。这个菩提心退失了之后,对你将来成佛度众生,有很大的障碍。
如是十八根本罪。
以上所讲的十八条就是根本戒。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四缠颂。
一、於罪有犯更欲造。二、无惭愧心。三、深爱乐。四、不见为罪谓功德。四缠具足上品犯。
你做了错事,人家给你讲了,指出来了,你晓得了还要去做,这就叫“于罪有犯更欲造”。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比如,乱搞男女关系,人家给你指出来,这是不应该的。好了,当时是承认错了,过了之后,还是一样地搞。就是说,于罪有犯还要重犯,没有惭愧心。人家都能够守戒,我还做不到,就应该生惭愧心;那嘛,于罪有犯更欲造,没有惭愧心,对于坏事还深生爱乐;没有看到犯戒的过失,反而认为自己有功德。这四种都具足嘛,叫上品犯,犯菩萨戒。
底下是三品犯颂。
若但以罪为功德。或加前三之一二。如是名为中品犯。唯前三者下品缠。
上面四缠颂中,第一条,于罪有犯更欲造;第二条,无惭愧心;第四条,不见为罪谓功德,犯了这三条,叫中品犯。如果只犯了四缠颂中第一、第二、第三条的,叫下品犯。
舍戒复戒颂:若犯上品即舍戒。
你如果犯了上品戒,就等于把菩萨戒舍掉了,没有了。
若犯中下得恶作。
犯了中品、下品的,就是恶作罪。
舍戒现身堪更受。
恶作罪可以忏悔,你虽然犯了戒,舍了戒,还可以第二次再受戒,这叫舍戒现身堪更受。
不同比丘别解脱。
这与比丘的别解脱戒不同。比丘要是犯了杀、盗、淫、妄等根本戒,就不能再受戒了。
底下是恶作罪十颂,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明天再详细地讲,现在请大家把《五字真言》念完。
《文殊五字根本真言念诵法》
请大家翻到第十七页。昨天已经把十八根本罪讲了,四缠颂也讲了,今天从恶作罪十颂开讲。恶作罪包括: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
如是恶作四十六。摄诸善法益有情。
上面讲的是菩萨戒,根本戒十八条,现在讲的是恶作戒。恶作戒就是说,比根本戒要轻一点,但是呢,还是很要紧的。因为菩萨是修六度万行饶益有情的。假使自己不照规矩做嘛,不能利益众生,反而有害。因此嘛,这个恶作戒还是很重要的。恶作戒分四十六条。首先是摄善法戒,一切菩萨都要修善法,不能作恶法;其次是十二条完全为利益一切有情的饶益有情戒。
摄善法者摄六度。
摄善法戒总共包括六度万行。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其中总有三十四。
当中共有三十四条。
障施有七戒有九。
这里面,障碍修布施的有七条,障碍修持戒的有九条。
忍四精进禅定三。
障碍修忍辱的有四条,障碍修精进的有三条,障碍修禅定的还是有三条。
障般若者为八种。
障碍修般若波罗蜜的有八条。
余摄饶益戒十二。
其他的是讲饶益有情戒,有十二条。
先是讲障碍布施的七条。
一、三业不敬于三宝。二、大欲无足数数贪。三、不敬耆德。四、不好答。五、延请不往。六、不受施。七、如理求法不施法。此之七种障碍于施。
以上七条,是对修布施有障碍的。
我们是佛弟子,首先第一条,我们的身、口、意,叫三业,对于佛法僧三宝要起恭敬心。如果身子对佛法僧三宝不礼拜,不合掌,不问讯;口,不赞叹佛法僧三宝功德;心,对三宝起嗔等心,而不起恭敬心,这就是三业不敬于三宝。我们要转变我们的习气,转变我们的恶业为善业,就要把身、口、意三业对三宝不敬的地方要消除掉。我们每天早晨一醒的时候,就要想,我现在醒了,我要晓得自性三宝,要觉、要正、要净,这就是念自性三宝。一方面,想十方诸佛是无上正等正觉。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一切法自性空,但是因果作用不空。为了修行,为了能证果证道,要依真正法来修;一方面要想到,十方诸佛外的声闻、缘觉、菩萨都是圣众,一天到晚都很精进,依戒依法精进修行,我应该向他们学习,我没有好好向他们学习就要忏悔。这是第一条,三业不敬于三宝。要把不敬三宝的三业转变过来,由不敬转成恭敬。
第二条,大欲无足数数贪。对我们一般的众生来讲,都是在求生活上要享受得好,追求财、色、名、食、睡。要贪钞票,越多越好。男女关系,尽量地要乐意。希望人家都赞叹我,报纸上登我的名字,扬我的名声。一天到晚,早晨、中午、晚上都要吃得好,吃得满意。睡觉呢,要枕头铺盖都非常舒服的。那嘛,要不要这种条件呢?要,最低要能维持身体来修行,但不能把这个欲心放得太大了,不能大欲无足数数贪。要知足,佛教我们,比丘就是乞士。乞士到一般人住的地方去乞食。今天向十家人或七家人乞食,乞够了就满足了。这个就是少欲知足。那嘛,假使自己有贪欲心,于财、色、名、食、睡,不把它放下去,尽量地放纵,那嘛你修行的时间就没有了,修行进步慢,不晓得路了。这个大欲无足数数贪,是个大大的毛病。
第三,不敬耆德。我们对于戒、定、慧三学修得好的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还有上了年纪的、修行很久的人,还有上座师父们,就是戒腊有二十岁的 ── 安了二十个居以上的人。我们对于这些年纪大、有功德的人,我们如果对他们不恭敬,就犯了不敬耆德戒。耆德,就是年龄大的人,最主要是要有功德。如高僧大德,或者就是在家居士 ── 能够讲经修行的老居士。我们不恭敬他们的话,是犯戒的。
第四,不好答。人家向我们问什么事情,我们应该正正当当地告诉人家。有些事情,假使是我回答错了,我们就要承认错 ── 忏悔;假使不错的,人家问我们,我就认真地回答他。不能够随随便便,不理人家。或者他问这样事情,你答那样事情,那就不对了。
第五条,延请不往。作为出家人来讲,人家请我们去应供,要我们去帮助做法会,我们要不要去?要去。要帮助他,要满他的愿;作为在家人来讲,人家尊敬你,今天请你一道吃饭,也是好事情。今天有个师父来了,是位高僧大德,我要恭敬他,请你去陪他,你不去,那也不好。
第六,不受施。我们作为出家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人家供养布施,供养三宝,我们要接受。你不受施,人家心里不欢喜,他培不到福气。问题是我们在受施的时候,要想到人家能修布施是很不容易的,他能够这样子布施、供养三宝,我们要给他回向、给他福德。祝愿他因修这个布施的功德能证果证道,健康吉祥。不受施,人家就不欢喜。比方我们观堂里,经常有人打斋供众。有的斋主,他打五毛钱一个人、打一块钱一个人,我们都要接受这个供养;或者散给每人一个梨子、散一个桔子,我们都要接受供养,是应该受施的。
第七条,如理求法不施法。人家合理的来求法,比方说,我怎么样皈依三宝?怎么样发菩提心?要尽可能地给他说清楚,怎么样皈依三宝,怎么样发菩提心。他要求初修的法,比方说,我们对初修的人,教他修《五字真言》的略法。修久了,把略法修会了,他进一步要修《五字真言》广法,我们都要给他。他要修《上师供》,我们也要给他,而且要把修的方法给他传授。有求法就要施法,要满足他的要求。他求法不是为了别的什么,是为了了生死,为了证菩提,为了成佛法。所以,要如理求法,什么叫如理求法?一方面,他要以恭敬的心、恭敬的态度来求法;第二,求法要有礼貌,合理的、恭敬地求法。符合条件的就应该施法,你如果不施法给他,就会令他失望。
以上七种对于修布施都有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讲障碍持戒的九种。
一、于恶有情怀嗔恨。二、护他律仪不共学。三、应不共学。四、开性罪。五、邪命取财及(六)掉动。七、不乐涅槃。八、不避护。九、于他烦恼不制止。如是九事障尸罗。
普通的一般人,他们对那些不好的坏人,容易起嗔心、恨他,看都不愿意看他。我们佛弟子,特别是发了菩提心愿的佛弟子,无论出家、在家,对那些恶有情,不要怀嗔恨心。如果你对他怀嗔恨心,你又同他结下冤业了,你就不能度他了。对任何人都不起嗔恨心才对。
你看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萨行的时候,有一次,他在一个三岔路口打坐。对面跑来一个人,他见前面有三条路,当中一条,左边一条,右边一条,还有个人在那里打坐。那个人对释迦牟尼菩萨说:“歌利王派人来追杀我,我今天是在逃难,后面有人在追我,我要赶快逃掉,他们抓住我,我就没命了。我现在从当中这条路逃跑,后面的人追来了,你不要给他们讲,你一讲了,他们追到我,我就没得命了。”菩萨是慈悲的嘛。既然他这样子讲嘛,就默认了。过了一会儿,后面的追兵追来了,一看这里有三条路,那逃的人往哪条路逃了?他们看到有个人在这个地方打坐,可能他看到了,我们去问他。他们问:“你看到没有?刚才有个人,他从哪条路逃跑了?朝当中一条吗?或左边那条还是右边这条?”这个时候,菩萨也不好讲话回答他们。你讲是当中一条,那嘛,刚才那人已经请求过你了,叫你不要讲。因此,这菩萨也不好讲,讲了就伤这个慈悲心。你说他从左或从右的路走的,又打了妄语。菩萨不能打妄语。所以他就默然不讲。这些追兵都责怪他:“你这个人怎么不讲?不讲我们就要打你。”还是不讲。等了一阵子,歌利王亲自来了,他手下的人向他汇报了,“那逃跑的人经过这个三岔路时,不知他往哪条路跑了,我们没法去追了。当时这里有一个人坐在这里,他一定看到了,但是我们问他,他始终不开腔。”歌利王说:“让我来问他。”歌利王要亲自问他。“你看到那个犯人往哪条路逃了?你要是不讲,我就命人把你的手脚都砍下来。”结果呢,他还是没有讲。于是,歌利王就命人砍掉了他的手脚。又问他,“我这样子对你,你不恨我吗”?这个菩萨说:“假使我有恨你的心,你们不是把我手脚都砍了吗?如果我有恨你的心,那嘛,我这个身子就这样残废下去,假使我没有恨你的心,我是原谅你的话,愿我马上恢复如初。”话一说完,手脚等都完全恢复了。这个时候歌利王就大大地感动了,他知道这个人是个大修行的人,能够这样子一会儿功夫就恢复如初是不容易的。那嘛,歌利王向他求忏悔了。那菩萨就说,“大王,你这样子求忏悔,很好,将来我成佛的时候,我要先度你。”一句话,不但不恨他,还发愿度他。释迦牟尼在南瞻部洲示现成佛,度五比丘证阿罗汉果,五比丘当中有一个就是这个人。恶有情这样子打、骂、杀,不怀一点嗔恨心,还要度他,以慈悲心来对他。
第二条,护他律仪不共学。我们作为佛弟子,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修行者,受了戒以后,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戒律方面的规矩,叫“律”;一个是言行举止威仪方面的规矩,叫“仪”。比方我们出家做比丘,不能够随便犯这个“律”,没有这个“律”,他在佛法里就不好修行,这就是律。“仪”,就是要有一定的威仪,要保持威仪。比如,眼睛不要乱看,手脚不要乱动·····一定要照规矩来。护他律仪不共学,你自己要遵守戒律,还要帮助同学、同参道友,要他们也要遵守戒律。要护他律仪,应该共学的戒就应该学。在家、出家都应该依戒修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第三,应不共学。就是说,出家人的戒律,在家居士是不能学的。比丘戒、比丘尼戒,在家男女居士都不能学的,因为你没有那个身份,你去学了就犯规矩了。所以,我们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在家居士就不能看了。我们每月十五、三十诵戒的时候,我们把门关了,你们不能在外面听。不能够把窗户打开,看看师父们诵戒时是什么样子。不要去看,不要去听,因为这是不共学的。不共学的你要是学了,就犯规矩了。
第四,开性罪。什么叫性罪?就是四根本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四根本罪。这四根本戒,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求别解脱戒、求菩萨戒,都要求守好这四条戒。我们是佛弟子,要大慈大悲,不要随便杀生,特别不能杀人。不偷盗,不是我的东西,是人家的东西,人家不同意给你,你就不能据为己有。我们这个地方,在家人来修供养,要人家主动地来,那嘛我们应该受他供养。比如,大家打斋供众,我们应该接受供养。假使不是他主动的,我们布置人家来供养,那就不对了。人家的钱,哪怕是一分钱,都不能乱拿。
你们供养我的十块、八块、一千、二千,我全部拿出来供养给常住,连我的这个衣单费,我都不承认是我的。一百块钱的衣单费,我全部都拿给公家。比丘要守比丘戒,不要想这个钞票是我的,全部是常住的,是僧众的,是佛法僧三宝的。假使我们有这个心,要把公家的钱变成我私人的,那就犯偷盗戒。
这个性戒呢,是我们每个人本性应戒的戒,是根本戒,要保持根本清净的心,犯了就是开性罪。在家居士修这个密法,他可以有男女关系。出家菩萨修密法,修双身法,只能观想,不能实际,否则就犯性罪,你就把比丘戒舍掉了。
那么,为什么出家人要修双身法呢?因为人能住于母胎,从母胎生出来,是依男女之欲而住胎。而现在要把无量劫以来的男女间的习气断掉、除掉这个习气。要证得无上菩提,非断这个金刚习气不可。这个修法是不同的。
还有妄语戒是最容易犯的。一开口、一闭口就容易犯这个戒。有的人要想得名,要想得利,希求人家供养,他本来还没有证道,他却说自己已经证果证道了,这样子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还是犯根本罪的。我们佛弟子,心里所想的、嘴里所讲的同行为上所做的,应该一致才对。你违犯了就犯性罪。
犯了性罪,你这辈子修行就没有成就的希望。要不你坦坦白白地忏悔,在佛前忏悔,出家人还要在僧众前忏悔,僧众同意你忏悔,你慢慢地可能要转变好。这个性罪决不能犯,大家要好好记住,不能犯杀、盗、淫、妄戒。
对持戒有障碍的第五条是:邪命取财。我们出家人,人家来供养我们,我们为他培福,我们作福田,我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为增加居士培福。我们是福田,是善根。但是,我们不能够为了自己享福、生活过得舒服就犯邪命取财戒,不合理地取用别人钱物。
有的人要想钞票,为了生活上享受得好,这其中有五种邪命。为了生活,比丘经营不如法的事就叫邪命。第一种是诈现异相:在别人面前现起一些奇特之相,表示自己有功德。第二种是自己说自己的功能,我自己有神通、有智慧,我能够修他心通,你起心动念我都知道,这些都是自说功能,为求利养。第三,占相吉凶,为人看相、算命。卜问祸福,以求利养。比方对人说,今年一年之内,你有大灾难,你一定要想办法避免,最好是你能够多多供养三宝来消这个灾,意思就是喊人家供钞票给他,这是以占相吉凶来谋求利养。第四是高声现威,说话时,豪言壮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第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比方说,对别人讲,今天姓谁名谁的某人,供养了我一千块钱,某人又供养了五百块钱······,他这样说的目的是希望别人照着那些人一样,也供养一千、供养五百,这样子就叫“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这样子做,完全是为了求利,完全是不合法的。以上是讲五种邪命。我们一定要离开五种邪命。生活上只要能够过得去就算了,不要贪心太大。
障戒的第六是:掉动。掉动就是说,在修行的地方身心不安。打坐时坐不稳,在大众前面走来走去,搅乱大众,这些都是不好的。我们修行的人,就是要把现在这个身心放下,一个念头起来,是生,一个念头消失,是灭,要“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你们大家打坐,修三皈依观的时候,首先就要放下身心,不起杂念,就依仪轨上规定的来修。首先第一步要晓得,每个人都是要死的,至于哪个时候死却不晓得,死神到来时怎么办?所以我们要修白骨观,把我们的贪心、嗔心等放下。白骨观修了以后呢,看到一切人都变成白骨架了,那嘛,男女关系方面的欲心也就能放下了,嗔恨心也没有了。这样子,把这些放下之后,慢慢地修后面的白毫观、皈依上师观、皈依佛法僧观想法······,这样子修。心不能掉动,掉动的心对于持戒就动摇不定了。
障戒的第七条是:不乐涅槃。我们现在为什么相信佛法?我们希望能够解脱生死,能安住于涅槃。涅槃就是整个虚空法界其体性是空,清清净净的,叫清净性海,真如藏中。你不喜欢这个涅槃,就是最不好的。你没有这个道心,最不好的。
障戒之八,不避护。比方说,男女方面的关系,我们每一个比丘,不好同女人单独见面、讲话。所以,为什么要有侍者师,要他陪同呢?他能起到证明的作用。假使你讲了对她不礼貌的话,侍者师就可以证明。不能同女人单独在一起,应该避护的就要避护。
障戒的第九条,于他烦恼不制止。如果人家今天碰到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发脾气了。随便骂人,乃至骂出家人、僧众。这个烦恼对他是很不利的,将来要堕落恶趣受苦的。因此,应该制止他的现行烦恼,劝他不要发脾气了,不要吵闹了,你这样子骂僧众,引起的后果对你很不利的,要这样劝他。对于他人的烦恼不制止,也是不对的。
以上九条是对于持戒有障碍的,如是九事障尸罗。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法以六度万行为本。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持戒,我们上面已讲了,下面讲关于忍辱方面的恶作戒。忍辱,对于菩萨法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育我们:“忍辱是第一法。佛说无为最。出家恼他人。不成为沙门。”所以,忍辱法是最要紧的。你没有修忍辱法,那嘛你对一切众生,他们对你有一点不欢喜的,你就生嗔恨心了。这样子结了怨,生生世世都不好相处了。所以佛在很多地方,示现出修忍辱法的艰难困苦。
障忍四者嗔报嗔。
障碍修这个忍辱法的恶作戒主要有四条,第一个是嗔报嗔。人家对我发脾气,看不起我,对我怀有嗔恨心。我也不客气地,他既然都要嗔恨我,我也嗔恨他。这样子就是以嗔报嗔,这是不行的。我们佛弟子就是要修忍辱法,对于他人的侮辱、恼害,而无嗔报之心,自己不为他人之凌辱所动。不能以嗔报嗔,这是修忍辱法的第一个条件。
第二条,犯他不谢。
比方说,今天我一不留心,说话时得罪了他,使他怀恨在心,那我该怎么办?应该向他求忏悔。对他说,对不起,我刚才说话当中有辱骂你的地方,是我不对,我现在向你求忏悔。如果是犯而不忏谢,对修忍辱法就起障碍了。
第三,不受悔。
人家无缘无故地骂了我、打了我、说了我的坏话。事过之后,他一想,这是不对的,就来向我求忏悔了。我们就要马上答应他,你这样子求忏悔,我完全同意,我还是有缺点的,否则就不会引起你来说我坏话了。应该这样子想。他来求忏悔了,你如果不受他求悔,反而发脾气:什么忏悔不忏悔,你拿这个态度来对我,我也对你不客气。这样就是不受悔,也不好的。
第四,怀恨他恶执不舍。
每个人、每个众生都有脾气,都有习气。假使能够把习气都放下了,那他老早都成就了。我们对别人的缺点,应该帮助他慢慢地改。如果怀恨他的“恶”,执着不舍,心里想:“这个坏蛋,对我不好,对人家也不好,什么坏事都做······”。始终不起一念,要度他。如果执着他的“恶”,光是看到他的缺点,那就不好。一个人,总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要学习人家的优点,要原谅人家的缺点,并帮助他改缺点为优点。不能够执着他的缺点而恨他。
以上四条是对修忍辱法非常要紧的。
我们要修行成就,靠什么?靠精进!什么叫精进?于诸法无染,专一一心叫“精”;天天向上,向好地方发展叫“进”。
障碍精进恶作三。
第一个是摄徒。
我现在收的皈依弟子那么多,这是僧众们决定要我担负起授皈依的责任。所有皈依了三宝的人,有几千几万,我只是代表三宝,为他(她)们作证明人,承认他(她)是皈依弟子。并不是说他(她)们是我个人的皈依弟子,而是三宝的皈依弟子。也不是说是我的皈依弟子,我就是要一天到晚带着他(她)们一起修学,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度出家比丘,度一个、二个、三个就够了。太多了不行,弟子多了事情就多了,你的工作就做不起来了,摄徒不能多。我现在作为一个法师,那是没有办法,人家硬要跟你出家,他发心要终身依止你,他发了这个心,你如果拒绝他,你没有大悲心了。因此,还是同意他跟我出家。不过呢,有个办法,等他出了家之后,我们要把他交给庙上的知客师、侍者师、维那师······,请他们大家来管理。假使你收的徒弟太多了,就没有工夫修行了。这就障碍精进修行了。
对精进有障碍的第二条是眠乐。
一般人睡觉,要睡八个钟头乃至十个钟头。那嘛,宝贵的时间被你睡觉睡完了,你用什么时间去修行呢?睡觉的时候要作观,目的是把睡眠时间缩短,从八个小时缩短到四个小时。佛规定我们出家人,前夜后夜,常在禅定,中夜念经。什么叫前夜?傍晚六点钟到夜里十点钟是前夜。下半夜二点钟到六点钟是后夜。我们在晚上十点以前应该修定。下半夜二点钟以后也应该起来修定。所以,我们一般在二点半钟就打钟了,从三点钟开始念经,念到早上七点钟。这段时间是最宝贵的,游客少,声音寂静,利于修行。我们在这段时间里,就把《上师供》、五大金刚全部念完了。吃过早饭,人家要烧往生、要念《药师经》,我们才有时间。下午要讲经,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否则,就没得空来讲经了。真正修行的人要这样练习。在家居士不这样要求,为什么呢?他(她)的家务事多了。
要尽可能地把睡觉时间限制在四个钟头以内。睡觉之前,你要想,现在我要休息了,但是我一刻也不能忘记,我一定要“觉”,睡下了不要做恶梦。睡的时候,心里要念着文殊师利菩萨或观世音菩萨。口里不要念,舌头不要动,心里默念,耳朵听到心里默念。心里想,“我明天早晨二点钟要醒起来。”这样子,夜里睡觉,没有一点梦,到醒来的时候,一看表,二点钟了,一分钟也不少的。这是菩萨的感应。慢慢地把睡眠时间再缩短到二个钟头,从上半夜十一点钟到下半夜一点钟。夜里十一点钟,才算今天的太阳下山到底。凌晨一点钟是新的一天开始,太阳就慢慢地开始升起来了,到早上七八点钟,完全升起来了。
睡觉的时间多了,就没有修行的时间了。没有去修行而贪乐睡眠,那嘛,你的福报就没有了,你要广建三宝,常转法轮就做不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尽量要求自己,生活上的一切从简,睡觉时间不能太长,(睡觉时间太长)把修行时间浪费了。
障碍精进的第三恶作罪是喜世论。
很多人都欢喜讲闲话,讲这个讲那个,谈论世间上的事情。我们一天到晚始终在修行,不要光讲些世间上的闲话。像我们很多师父们在念经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使自己不要讲闲话;吃饭的时候也不要同人家讲话。嘴巴最容易出毛病。身、口、意三业中,口业最易犯、最难修。一开口、一闭口,不是妄语就是两舌,就是恶口,这样就出毛病了。尽量地少讲闲话,不要欢喜世论。
以上三种恶作罪是障碍精进的。
底下是讲障碍修定的三种恶作罪。
障碍禅度亦三种。
首先要戒的是不问。
你们大家,很多男女居士现在在修定,很多人来问修定方面的经过、情况。不问是不对的,那就不能懂得怎样修定。比方我们学《五字真言》的人,念《上师供》的人,我还劝你再修《三皈依观》。《三皈依观》这个修法就是四禅八定总的修法,全部都在里面。你看看《三皈依观初修略法》这本书,这是我们海公上师讲的,隆莲法师记的。你看过之后就知道了。你要先懂得,要调身、要调脉、要调息、要调心。内而身心,外而世界,彻底皆空,虚空无边,法界无边。十方圆明就是我们的法身的根本。念念不要忘记:“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到,要晓得修定的办法、次第。
障碍禅定度的第二条是盖障。
贪心、嗔心、愚痴心、我慢心、疑心,这五心就是五盖,把我们的心盖住了。障,就是业障、报障、烦恼障等,影响我们。
现在很多人要跟气功师学修禅定。我们修定,要不要得禅定之乐?要得乐。但是要把这个禅定之乐也要观空。不要被乐包住了,被乐包住了就停止了,没有进步了。所以,不能贪味禅。
以上三种是障碍禅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9-1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底下的八种恶作是障碍般若的。
一、轻声闻乘。二、废自乘。三、勤修异道。四、乐外论。五、于大乘中分胜劣。六、自赞毁他。七、不往听。八、依文舍义不敬法。如是八者障般若。
第一恶作罪,轻声闻乘。我们不能够轻视声闻乘。现在有很多人,自己学的是净土宗,就说人家学禅宗不好,或者学密宗不好;我们学密宗的人,不能说我们学的密宗第一,净土宗、禅宗都不行;或者我们现在修的是大乘法,受了菩萨戒,就说声闻缘觉是小乘法,而轻视声闻缘觉乘。声闻乘和缘觉乘相对大乘而言,没有发大乘所讲的菩提心,只是为了自己修行解脱。他们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知苦思断集,慕灭乃修道。这是佛陀教的修行法,是根本乘。我们如果轻易地看轻声闻乘,是不好的。
第二恶作罪,废自乘。自乘就是大乘。我们受了菩萨戒,修菩萨法,对于大乘经典 ── 《华严经》、《般若经》、《妙法莲花经》······我们始终要看,不看的话,就把自己的自乘废掉了。
障碍般若智慧的第三恶作罪是勤修异道。现在有些人去修炼气功,修这个外道法。你说他修的这个气功没有作用嘛,他里面的调身法等对身体还是有一点帮助的。你执着了它以后,把自己的戒定慧三学,法报化三身放下不修了,那嘛,你修来修去还是修的世间法。勤修异道也不对的。
第四,乐外论。如果喜欢看一些不相干的书,现在印的这种书很多。你把时间浪费掉了。我们一天到晚看我们的经、律、论三藏都来不赢,你看那些外道的东西,你怎么能够修行成就呢?所以呢,不能乐外论。
障碍般若的第五恶作罪是于大乘中分胜劣。大乘经典当中的意趣,完全是统一的。《华严经》、《般若经》、《妙法莲花经》等,都是喊我们发菩提心,忘我利他,修行成佛的。你要说哪个经好,哪个经不好。诸佛如来所说诸经,都是无上甚深微妙法,都是好的,不要去分别。
第六,自赞毁他。自己有一点点学问,有一点修行就一天到晚赞叹自己。比如,某人对别人说,哪个居士讲法,哪个法师讲法,我不需要去听,我都知道他讲些什么。这就是自赞毁他。
第七,不往听。如果有闻法的机会,应该去听。能够当一个法师,他不简单。没有他的修行,没有他的学问,就谈不上转法轮了。有这样的闻法机会,你不听,就犯恶作罪,障碍你修般若度。
第八条,依文舍义不敬法。有很多事情,你光是看文字,比方我们前面讲《金刚经》,分开来讲,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个虽然是分开来讲的,但都不能离开。你离开了文字般若,你怎么修观照般若?你离开了观照般若,怎么能够证实相般若?证得实相以后,你说一切法空是断边的,那就错了。自性虽然是空,但因果作用丝毫不谬的。光是依文,把法义都违背了,不尊敬法。
以上八种是障碍般若的,是很要紧的。《般若经》是佛母经嘛,一切佛成佛,都是依靠《般若经》修行成佛的。
上面三十四条是摄善法戒。障施有七戒有九,忍四精进禅定(各)三,障般若者为八种。底下是讲十二条饶益有情戒。完全是为利益他人的,饶益众生的,有十二条恶作罪。
一、八事不助。二、不看病。三、不济七苦盲聋等。四、见作非理不正说。五、恩者不报。六、不解愁。七、求财食等不给施。八、不以财法摄徒众。九、不随他心。十、不赞扬。十一、不作摈责。十二、神通等。此之十二益有情。总摄三聚应修学。
我们上面讲的摄善法戒,三十四条是讲六度。下面要讲的饶益有情戒,是四摄方面的戒,摄持众生的,有十二条。
首先,我们要做菩萨,有八项事情应该帮助人家。要常常考虑,要看人家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合法的、合戒的?如果他的行为不合戒律,应该给他提出意见,帮助他改正,这是第一事应助。
第二,如果别人现在要为三宝做什么事情,力量不够,做不起来,我们也要帮助他。
第三,人家要去朝峨眉山,朝五台山,却不知道该怎么走,不知道路,我们应该引导他。前一阵子,有些从香港、台湾来的人到我们昭觉寺来住。我们给他安排好,车子给他们预备好,把他们送上山去,圆圆满满地朝拜好了。应该引导的就要帮助他。
第四,对于做劳动工作的人,做工人、做农民都要有方便,我们知道的,我们就要帮助他。
第五,我们为什么对三宝的钞票、对三宝的东西这么重视呢?就是使三宝的实力 ── 福智力量能够保持下去,使佛法兴隆。
第六,遇见别人吵闹、发脾气,我们要劝解、要帮助他。我们都是佛弟子,大家都是菩萨,都要彼此互相合作、帮助,不要吵闹。这点是要紧的。
第七,我们每半月半月开一次会,诵一次戒。我们开会,要解决僧众的事情,要大家合作解决三宝的事情。
第八,帮助兴建三宝福会。比方说,我从一九八五年来到昭觉寺以后,我们大家在一起,把整个昭觉寺的平面图画出来。现在要怎么样修建,我们准备从后面的祖师殿往前修藏经楼,藏经楼侧修观音殿,藏经楼前修大雄宝殿,再往前面一直到山门口,两边两廊怎么样恢复起来,我们有一定的计划。把这个计划给大家讲清楚了,大家都同意这样修了,这个恢复重建庙宇的工作才能够做起来。
这样子八种事情,应该帮助人家做的就要尽力帮助。你不帮助他们,就犯恶作罪。
饶益有情戒的第二条是不看病。在我们庙里,无论哪个师父身体生了毛病,只要我晓得了,我就要去看他的病情。一方面,我能够针灸,能够治病。哪种病用什么方法治,对症施药。学了佛法以后,还会治五脏六腑方面的毛病。吹、呼、嘻、呵、嘘、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这六个字能够治世间上很多医药医不好的毛病。所以,生了病的人我去看看他的病情,给他弄一弄,他就可以消除毛病。不去看病者是不应该的。
第三恶作罪,不济七苦盲聋等。众生都有苦,首先,生病是苦;第二,身体有残废,也苦;第三,缺手、缺脚苦;第四,要到别的地方去,远去朝山,自己的经济力量不够,走远了,身体就疲困了。这四种是身苦。还有心苦,首先是五盖 ── 贪、嗔、痴、慢、疑;四障苦 ── 烦恼障、业障、所知障、报障。还有八种妄想:男女间的欲心;彼此间的嗔害心;分别亲疏心;想国土;想自己将来怎么样结果;怎么样才能使他人不轻视我;怎么样才能资财丰饶;乃至想生在什么种族中去。这八种寻思妄想同五盖、四障属于心苦。假使我们不去怜愍他,不知道救济七苦,就是恶作罪。眼睛瞎的,耳朵聋的,我们要帮助他,救济他。
第四,见作非理不正说。看到人家做的事情不合理,我们应该好好给他讲。一方面先鼓励他,你很有善根,但是你现在的这种做法有点不大对,我给你提点意见供你参考,你看好不好?
第五恶作,恩者不报。对我们有恩德的人 ── 父亲、母亲、师父、剃度恩师、授戒恩师、传法恩师、皈依恩师,我们都应该报恩,不报恩就是恶作罪。
第六,不解愁。对一切有苦有难、心里忧愁难过的众生,我们不理他,不给他解忧愁。人家有忧愁,心里过不去,我们要帮助他,不帮助他,他不能解决。不帮助他解忧愁是不应该的。
第七,求财食等不给施。在马路上遇见有年纪老的,或是残废人,问我们要点吃的东西,要点钞票,我们有钱却不给,这叫不给施,是不对的。
第八,不以财法摄徒众。我们要把寺庙搞好,就要把大家的生活安定好,吃饭问题,穿衣问题,衣单费问题,都要给他安排好。你不管是不行的,要以财、以法摄徒众。
第九,不随他心。我们要学普贤菩萨,好好地恒顺众生。我们要把世间上的事情做好,要把佛法里的事做好,都需要恒顺众生。有些人,不管他怎样做,只要对三宝有利益,我们就接受。不要固执我的意见,而不接受人家的意见。这是不随他心,是不对的。
第十,不赞扬。人家有功德,我们要赞扬他,要大家向他学习。我们同学当中有些人,晚上不睡觉,白天做很多工作,发心举腔念诵,像这样的同学,我们要赞叹他,的确是好的。
第十一恶作罪,不作摈责。这个人犯了戒,不守规矩。比如,随便外出。不守规矩,我们就要摈责他。
第十二,神通等。自己修行得了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尽通、神足通,六通得到之后,不能讲,要保密。神通好比世间上的金子、银子、宝贵的东西,你给人家看了,容易发生危险。现在马路上,坏人多得很,你有钞票让他看见了,那你的钞票迟早会被坏人抢去,弄得不好,他一刀就把你杀死了。你们大家都要留心,我们在火车上看到好几次这种事,坏人在火车上抢别人的钞票,抢了之后,火车一开了,他们就跑下去了,把你的东西全部拿走了。因此,自己有功德、神通,都应该保密,有神通,不要向人家说。有些人在大众前显神通,希望显了神通之后,人家给他钞票,那就糟糕了,没有益处,反而有害。
此之十二益有情,总摄三聚应修学。以上讲的是饶益有情戒,共十二条。这个戒总摄了摄善法戒、摄律仪戒,所以叫总摄三聚戒,是我们应该修学的。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明天开始讲后面的密乘戒。现在请大家把五字真言念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8-9-1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般若净土师兄分享!清定上师的谆谆教诲,值得好好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3 07:04 , Processed in 0.038916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