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85|回复: 5

不舍一法为无漏法,看大德解说密续“双修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22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8-6-22 20:03 编辑

前注:本文转自“多识活佛智慧公众号”。从观音菩萨的心经看,六妙止观或6门之用均为心配合6根尘而用,实际还是心用问题,心动问题。智者可以6妙平等用且相互转化。即色,声,香,味,触,法均平等6门。也就是说,可以借助6门修行而达智慧解脱的彼岸。而“触”空间相应“男女接触”空间,如同耳根圆通一样清净美好。无上瑜伽双修也有触的属性交叉。对欲界天人类的我们,触的证量确实难得,寥若星辰吧,因为圆满者(无漏者)一定也是这个修行空间成就者,也是个镜子参照吧。顶礼仁波切法布施。正文如下: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密双身修法是怎么回事?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无上密的修证高级阶段,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真实“业印修法”,即 阴阳二体结合、促使在生理和心理、气脉上产生特殊变化,激发深层智慧的双身修法。但这和印度性力派的“内火供”修法不同。

双修是利用人体阴阳和合规律,进入细分禅定状态的一种特殊修持。是不染世俗淫乱之情的理智行为。在密法中对此法的修炼分观想和实修两种。对实修的传授和修炼规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条件,制定的戒律非常严格,绝不允许违反世俗伦理道德。

在佛门的僧俗两类弟子中,为保重僧戒,只有观想传承,没有实修传承。而且,有阴阳和合修法的也只有无上密部,事行瑜伽三部,无此种修法。

把通过生理和心理相互影响的辩证作用,达到入定和开发深层智慧为目的的善巧方法视为“坏戒行为”,甚至贬为“淫乱污秽”行为,其根源,一是来自小乘和婆罗门的禁欲主义,一是来自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

在佛教中,有僧戒、菩萨戒、密戒三种。其中,菩萨戒和密戒是在家和出家弟子的共同戒律。是否犯戒,要从身份和具体情况考虑,不能一概而论。在菩萨戒中,在利众事业需要的情况下,杀生等根堕戒也有灵活开许的规定。是否坏戒,主要从思想动机上划分,不能仅从表面上看待。

佛教无论显密,净化心灵是终极目标。但在净化的手段上有小乘的绝对禁欲行、菩萨乘的非禁非纵五欲行、无上密的以欲为道行为等,视众生的根器而定,并非一成不变。


佛法的智慧和方便在于,首先使佛法适应众生,然后再使众生适应佛法。种种方便体现在佛法和众生的相互适应之中。“牧羊犬只认一个主人”的僵化思想,是产生各种偏见的根源。

无上密认为人的精神和物质色体、人体的精和血、气和脉、男身和女身等都是阴阳二极、相依相存的统一体。人类和一切生命的存在是阴阳平衡协调的结果。阴阳不平衡协调,生理和心理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身心产生疾病。精神和肉体粗分阴阳分离导致死亡,细分的意识和物质载体,非一非异,永不分离,是转世和解脱成佛的基因。这就是显法中未开示的身心密理。


由于利用了人体的阴阳以及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殊关系,密宗在心灵净化的修证方面也有了与显宗截然不同的修证方法和道路,男女合体修法也是其中的一个方便法门。假若利用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某种特殊规律,达到散乱分别意识熄灭的深定状态,激发深层微细智能,虽不合常规,为什么就不能采用呢?

何况这种方法不仅仅是密宗的发明,也是佛法固有的证悟方便法门之一,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亲近的53位男女菩萨上师中,第26位是婆须蜜多女菩萨(具体见《华严经》原文)。

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四续”,以观乐、笑乐,执手乐,拥抱乐等“四乐”为喻,其出处显然就是“婆须蜜多品”。




四续密法广如大海。密法在教理方面,在大乘佛法的统一性中,显现出特殊的光彩,从更深的层次上破解了生命的规律。由于密法所展示的深度和由此而产生的特殊规律不符合显乘常规理论,而遭到见识浅薄者的非议,这并不奇怪。
 楼主| 发表于 2018-6-22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缘师兄可以关注仁波切的公众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发表于 2018-6-23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诃止观》:
三,以随自意历诸恶事者。夫善恶无定,如诸蔽为恶,事度为善。人天报尽,还堕三涂,已复是恶。何以故?蔽度俱非动,出体皆是恶。二乘出苦名之为善。二乘虽善但能自度,非善人相。《大论》云,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当知生死涅槃俱复是恶,六度菩萨慈悲兼济,此乃称善。虽能兼济,如毒器贮食,食则杀人,已复是恶。三乘同断,此乃称好。而不见别理,还属二边。无明未吐,已复是恶。别教为善。虽见别理,犹带方便,不能称理。《大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邪岂非恶?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着,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如此论善恶,其义则通。今就别明善恶,事度是善,诸蔽为恶。善法用观,已如上说。就恶明观今当说。前虽观善,其蔽不息。烦恼浩然,无时不起。若观于他,恶亦无量。故修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时,则不见好人无好国土,纯诸蔽恶而自缠裹。纵不全有蔽而偏起不善,或多悭贪,或多犯戒,多瞋多怠多嗜酒味,根性易夺,必有过患,其谁无失?出家离世,行犹不备,白衣受欲,非行道人,恶是其分。罗汉残习,何况凡夫?凡夫若纵恶蔽,摧折俯坠,永无出期,当于恶中而修观慧。如佛世时,在家之人,带妻挟子,官方俗务,皆能得道。央掘摩罗弥杀弥慈,祇陀末利唯酒唯戒,和须蜜多淫而梵行,提婆达多邪见即正。若诸恶中一向是恶,不得修道者,如此诸人永作凡夫。以恶中有道故,虽行众蔽而得成圣。故知恶不妨道。又道不妨恶。须陀洹人淫欲转盛,毕陵尚慢,身子生瞋。于其无漏有何损益?譬如虚空中明暗不相除,显出佛菩提,即此意也。若人性多贪欲,秽浊炽盛,虽对治折伏,弥更增剧,但恣趣向。何以故?蔽若不起,不得修观。譬如纶钓,鱼强绳弱不可争牵,但令钩饵入口,随其远近,任纵沉浮,不久收获。于蔽修观亦复如是。蔽即恶鱼,观即钩饵。若无鱼者,钩饵无用。但使有鱼,多大唯佳,皆以钩饵随之不舍,此蔽不久堪任乘御。云何为观?若贪欲起,谛观贪欲有四种相。未贪欲、欲贪欲、正贪欲、贪欲已。为当未贪欲灭,欲贪欲生?为当未贪欲不灭,欲贪欲生?亦灭亦不灭,欲贪欲生?非灭非不灭,欲贪欲生?若未灭欲生,为即为离?即灭而生,生灭相违;若离而生,生则无因。未贪不灭而欲生者,为即为离?若即,即二生相并,生则无穷。若离,生亦无因。若亦灭亦不灭而欲生者,若从灭生,不须亦不灭,若从不灭生,不须亦灭,不定之因哪生定果?若其体一,其性相违。若其体异,本不相关。若非灭非不灭而欲贪生,双非之处为有为无?若双非是有,何谓双非?若双非是无,无哪能生?如是四句,不见欲贪欲生。还转四句,不见未贪欲灭。欲贪欲生、不生、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亦如上说。观贪欲蔽毕竟空寂,双照分明,皆如上说,是名钩饵。若蔽恒起,此观恒照,亦不见起,亦不见照,而起而照(其一)。又观此蔽因何尘起,色耶余耶?因何作起,行耶余耶?若因于色,为未见欲见见见已。若因于行,未行欲行行行已。为何事起?为毁戒耶?为眷属耶?为虚诳耶?为嫉妒耶?为仁让耶?为善禅耶?为涅槃耶?为四德耶?为六度?为三三昧耶?为恒沙佛法耶(其二)?如是观时,于尘无受者,于缘无作者,而于尘受根缘双照分明,幻化与空及以法性不相妨碍。所以者何?若蔽碍法性,法性应破坏。若法性碍蔽,蔽应不得起。当知蔽即法性,蔽起即法性起,蔽息即法性息。《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恚痴亦如是;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若人离贪欲,而更求菩提;譬如天与地;贪欲即菩提。《净名》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即涅槃相,不可复灭。为增上慢说离淫怒痴名为解脱,无增上慢者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一切尘劳是如来种。山海色味无二无别。即观诸恶不可思议理也(其三)常修观慧与蔽理相应,譬如形影,是名观行位。能于一切恶法世间产业,皆与实观不相违背,是相似位。进入铜轮,破蔽根本,本谓无明,本倾枝折,显出佛性,是分证真实位。乃至诸佛尽蔽源底,名究竟位。于贪蔽中,竖具六即,横具诸度,一切法例如上(云云)。次观瞋蔽,若人多瞋,郁郁勃勃,相续恒起,断不得断,伏亦不伏,当恣任其起,照以止观,观四种相。瞋从何生?若不得其生,亦不得其灭,历十二事。瞋从谁生?谁是瞋者?所瞋者谁?如是观时,不得瞋来去足迹,相貌空寂。观瞋十法界,观瞋四德,如上说(云云)。是为于瞋非道,通达佛道。观犯戒懈乱邪痴等蔽,及余一切恶事亦如是。
……
复次,四种三昧方法各异,理观则同,但三行方法多发助道法门,又动障道。随自意既少方法,少发此事。若但解方法所发助道,事相不能通达。若解理观,事无不通。又,不得理观意,事相助道亦不成。得理观意,事相三昧任运自成。若事相行道,入道场得用心,出则不能。随自意则无间也。方法局三,理观通四(云云)。
问:上三三昧皆有劝修,此何独无?
答:六蔽非道即解脱道。钝根障重者,闻已沉没,若更劝修,失旨逾甚。淮河之北有行大乘空人,无禁捉蛇者。今当说之其先师于善法作观经久不彻,放心向恶法作观,获少定心,薄生空解,不识根缘,不达佛意,纯将此法一向教他。教他既久,或逢一两得益者,如虫食木偶得成字,便以为证,谓是事实,余为妄语。笑持戒修善者,谓言非道。纯教诸人遍造众恶。盲无眼者不别是非,神根又钝,烦恼复重,闻其所说,顺其欲情,皆信伏随从,放舍禁戒,无非不造,罪积山岳。遂令百姓忽之如草,国王大臣因灭佛法。毒气深入,于今未改。《史记》云,周末有被发袒身不依礼度者,遂犬戎侵国不绝如綖,周姬渐尽。又阮籍逸才,蓬头散带,后公卿子孙皆敩之。奴狗相辱者,方达自然。撙节兢持者,呼为田舍。是为司马氏灭相。宇文邕毁废亦由元嵩魔业。此乃佛法灭之妖怪,亦是时代妖怪,何关随自意意。何以故?如此愚人,心无慧解,信其本师,又慕前达,决谓是道,又顺情为易,恣心取乐而不改迷。譬如西施,本有心病,多喜颦呻,百媚皆转,更益美丽。邻女本丑,而敩其颦呻,可憎弥剧。贫者远徙,富者杜门,穴者深潜,飞者高逝。彼诸人等亦复似是。狂狗逐雷,造地狱业,悲哉可伤。既嗜欲乐,不能自止,犹如苍蝇为唾所粘,浪行之过,其事略尔。其师过者,不达根性,不解佛意。佛说贪欲即是道者,佛见机宜,知一种众生底下薄福,决不能于善中修道,若任其罪,流转无已,令于贪欲修习止观,极不得止,故作此说。譬如父母,见子得病,不宜余药,须黄龙汤,凿齿泻之,服已病愈。佛亦如是,说当其机,快马见鞭影即到正路。贪欲即是道,佛意如此。若有众生不宜于恶修止观者,佛说诸善名之为道。佛具二说,汝今云何呵善就恶?若其然者,汝则胜佛,公于佛前灼然违反。复次,时节难起,王事所拘,不得修善,令于恶中而习止观。汝今无难无拘,何意纯用乳药毒他慧命?故阿含中放牛人善知好济,令牛群安隐。若好济有难,急不获已,当从恶济。恶济多难,百不全一。汝今无事,幸于好济,善道驱牛,何为恶道,自他沉没,破坏佛法,损失威光,误累众生。大恶知识,不得佛意,其过如是。复次,夷险两路皆有能通,为难从险;善恶俱通,审机入蔽。汝弃善专恶,能通达非道,何不蹈蹑水火,穿逾山壁?世间险路尚不能通,何况行恶而会正道岂可得乎?又不能知根缘,直是一人,即时乐善,即时乐恶,好乐不定,何况无量人邪?而纯以贪欲化他。《净名》云,我念声闻不观人根,不应说法。二乘不观尚自差机,况汝盲瞑无目师心者乎?自是违经,不当机理。何其愚惑顿至于此!若见有人不识机宜,行说此者,则戒海死尸,宜依律摈治,无令毒树生长者宅(云云)。复次,检其恶行,事即偏邪。汝谓贪欲即是道,陵一切女,而不能瞋恚即是道,害一切男。唯爱细滑触是道,畏于打拍苦涩触则无有道。行一不行一,一有道一无道。痴闇如漆,偏行污损。譬如死尸,秽好花园(云云)。难其偏行如前,或将水火刀杖向之,其即默然。或答云,而汝不见我常能入。此乃违心无惭愧语,亦不得六即之意。所以须说此者。上三行法勤策事难,宜须劝修。随自意和光入恶,一往则易,宜须诫忌。如服大黄汤,应备白饮而补止之(云云)。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圆鲁 发表于 2018-6-23 08:59
《摩诃止观》:
三,以随自意历诸恶事者。夫善恶无定,如诸蔽为恶,事度为善。人天报尽,还堕三涂,已复是 ...

首先感恩师兄所引教证。所引经典末学没有读过,但其中比喻道理析然,未来学习中定然会关注,如有法师注解文,一定欣然乐闻和亲近善知识。相关拙火事情,师兄能在圣言教量援引,可见师兄对这事有深深理解或学习,师兄的引导师傅也是非常。再次感恩法布施。
 楼主| 发表于 2018-6-23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柯一梦 于 2018-6-23 10:05 编辑
圆鲁 发表于 2018-6-23 08:59
《摩诃止观》:
三,以随自意历诸恶事者。夫善恶无定,如诸蔽为恶,事度为善。人天报尽,还堕三涂,已复是 ...

《大经》云,自此之前,我等皆名邪见人也。邪岂非恶?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着,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如此论善恶,其义则通。师兄引这段文稿和钓鱼之喻实在精彩。末学未来吹牛一定援引。如同道德经所言: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一样精妙,不同修法一样的陈述吧。善恶唯是否和实相相应而区分,绝非行者自己认为的善或恶,回过头,想想论坛中一个宗教团体是非之争和揭批者,如果读过这个智慧表述,就不会随口就喷,就不会按每个人看到“存在”,按自己理解的“真相”去匹配实相。一个存在,10个看到,因人不同位置环节和修为以及是否夹杂的诉求,看到结果必然不一样,100人也是。如果再配合宗教区域教派的短浅目光或政治目的,那么,结果也是混合和惨烈的。实际上,最终评价善恶标准是是否和实相一致。如果没有确认实相,那就没有评价资格啊。故在实相彰显前,听其言,观其行,是狐狸总会露出尾巴吧。或者起请本门护法加持清除障碍。无理智狂喷,如果和实相一致,是真理,没事情。万一不一致,对佛教整体的损坏一起清算,所遭罪的必然是这些马前卒了。最后也必然烧到起始处始做俑者处。现实很骨感的,什么“行政职称包括皇帝”在护法前还不要说在实相前,都是无力和悲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4 22:32 , Processed in 0.033611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