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21|回复: 1

世尊知是法 甚深微妙相 非鈍根所及 是故不欲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7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 觀 論 頌 龍樹菩薩 作 鳩摩羅什 譯

中觀宗關於“安立業果”的問題---法尊法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轉錄自吳信如先生的文章:
佛教中最精彩的義理,就是「一切法都是緣起的,因而是性空的」之說法。
這種說法是佛家特有的義理,古今中外其他所有的哲學或宗教思想,都沒有這種義理。
這種義理通用於佛家全部思想理論,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均適用之,因此「緣起性空」是佛教的最根本義理。
整個佛教稱為「空門」,也是因為有這根本義理之故。

一、提出「緣起論」的印度文化思想背景
在佛陀出生的時代,印度已有許多宗教及哲學學說。
例如佛經中常說到的「六師外道」及「六十二見」等等,各種思想十分複雜。
但綜合起來,當時印度有三種流行的思想是最有代表性的:

1、宿命論:
人所行為與遭遇的一切,都是前世註定的。
推而廣之,世界一切運行,也是自然律所註定的。
人的努力、物力的作用均不能改變宿命的一切。

2、神意論:
當時以婆羅門教為中心,此教認為:「梵天」是宇宙萬物的主宰。
人的努力只有拜梵天,接受神意的安排,如是人的靈魂可與「梵天」合一(梵我一如)。

3、偶然論:
人所作所為的一切都出於偶然,無因也無緣;善是偶然,惡也是偶然;福是偶然,禍也是偶然。
至於世界萬物,均如機械般運作。
為何有此「機械」?也是出於偶然。

對以上三種見解,佛陀均予強力的批判;因為這些觀點都是否定人為努力的,等於否定一切人文教化的功能了。

佛陀於是在種種紛亂思想流派中,提出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卓越的文化思想之一種「緣起論」。


二、「緣起」要義
緣起,有時稱為「因」、「緣」、「集」、「條件」等,只是名詞的不同,所指的實義並無大分別。
這是佛家特有的最基本觀念,認為它是宇宙萬法(包括精神方面的心識、物質方面的外境)的真理。

這是說,宇宙萬法,都是由條件或原因(稱為緣)的集合而生起的;緣集則成,緣散則滅了。
《阿合經》多處載著佛陀親口說的緣起定義:

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分析這四句話,可以析出「同時的互存關係」與「不同時的因果關係」等觀念,這裡姑且不作複雜的分析。

這四句話總體意義就是:
宇宙間一切「法」,必定是存在於「某些關係的互存中」。
沒有一件「事」或「物」是「絕對」(孤立而永恆)存在的。

換言之,這個世界其實是由無數的「具時因果關係」與「空間上互存關係」所織成的「無限關係網」構成的。

三、緣起與無常
既然萬法是因緣的集合所成,而因、緣又是隨時在變動中,所以一切法必然是「無常」(不會永恆固定不變)。
這種「無常」,佛教稱為「四相」。
即凡是宇宙的存在事物,均有「生、住、異、滅」四個歷程。

故凡是「緣起法」就稱為「生滅法」,也叫做「有為法」;「為」是造作,製作的意思。
宇宙萬法是被「因、緣」造作(集合)出來的,故稱為「有為」。
人就生活在這個「無常」的世界中。

人類天生的情感願望是喜好「桓常」的,例如秦始皇統一了天下還想做神仙以求長生不老,又想帝位可以傳到千秋萬世的子孫之類。
「一切無常」實是違背了人的本能性願望,是以人類必然生活在苦惱之中。
佛經因而斬釘截鐵地斷言:這個緣起世界本質就是苦。


四、緣起與「性空」
宇宙萬事萬物(法)既然都是集合了因、緣而成,因緣散了該事物也就滅了。
故一個稱作事物「本體」或「自性」的東西是不存在的。
這種原理,佛教稱為「空」。
「空」是「緣起」的同義語,指「萬法由因緣和合而生,並無一個實體或自性在其中」的意思。
故「緣起性空」一詞為重疊語,「緣起」就是「性空」,「性空」意指「緣起」。

不過,「緣起」一詞偏向事物本身之所以生成(存在)的概念,一般人望文生義也較易瞭解。
例如,分析這部「車子」,它是由輪子、引擎、車身、窗子、方向盤......等等零件和人工組合而成的。
這些零件及人工就是「因、緣」。

又如,之所以生成這些稻穀,是由種子、土壤、肥料、水、適當的氣候、人工等等「因、緣」和合才培養出來的。
再如,這個人,他是由物質性的身軀(色蘊)和合了精神(受、想、行、識蘊)而成的;絕非像西方一些宗教所說的那樣:有一個永久不變的靈魂住在身體之中。

至於「性空」一詞,則偏向對事物的「本體、自性」之否定性描述,一般人望文生義易有「虛無」的誤解。
其實所謂「性空」,指的是「事物的自性」是空的、是沒有的,而不是否定了事物的「本身」,說它是沒有的。

如前述的車子譬喻,說它是「因緣和合」而成的,故在「因緣和合」的存續中(即車子所有零件仍學集成為一部可以使用的車),這部車子「本身」(指現象性的物體)不是沒有的、並非虛無;不過作為車子(指本質性)的「自性」或「本體」不存在(空)是沒有的而己。

為什麼說萬事萬物的「自性」是空的?
因為要符合下列二條件才是「自性」,而萬事萬物都不可能符合。所以說「自性空」。

l、自己特有的存在:與其他事物皆不同,自己的存在性質是獨一無二的。
2、恆久不變的存在:這種「獨一無二」之性質並非一時的,而是恆久不變的。

以這二個條件為標準,衡量前舉的車子、稻穀、人三個例子,顯然都不可能符合,故此三者皆無自性,即是「性空」的。
只有西方宗教所說的「靈魂」是符合這二條件。

印度古婆羅門教的「梵天」、「神我」理論,與西方的靈魂性質相同,是具有永恆不變自性的東西。
「神我」或「靈魂」正是佛陀所反對的觀念,所以提出了「緣起性空」的創見。

總之,「緣起」和「性空」意義是一樣的,二者內容等同,是一體二面的說法;「緣起」概念偏重於「存在成為現象」方面,「性空」概念則偏重在「存在的本性」方面。
只是應注意的,佛陀滅後,各宗派對「空」的義理多加發展,成為佛教的「終極原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5:42 , Processed in 0.03184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