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0|回复: 5

大小乘说宗义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27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取材自 雪歌仁波切讲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论前行》《宗义宝鬘》
          
  一般而言,有部与经部宗,被称为是「小乘说宗义者」;唯识宗以上,则称「大乘说宗义者」。大、小乘说宗义者,有何差异?何以如是区分?

a.       何谓「宗义」、「说宗义者」?

  宗义,藏文为「竹踏」(音译),意指「研习经论后,依循着经教和理论的路径,宣说基道果三者在各自思想体系如何成立的道理。」也就是,阅读、分析许多经论与正理后,所形成的「结论」。这是一种肯定的结论,确定「这就是最究竟的!」此即宗义。这个内心的确定,不必现证,只要内心想「这件事的情况就是这样。」就行了。

  「这件事的情况就是这样。」是什么意思呢?此处之「事」,并非一般讲「桌子长这样」、「房子该这么盖」,而是指「走向佛地的方法与道路」。

   至于说宗义者,则是抱持某一宗义而宣说的人。一般而言,说宗义者与(大乘或小乘)佛教徒,意思相同。

b.        小乘说宗义者 大乘说宗义者

  「大、小乘说宗义者」一词,是大乘说宗义者使用的名相(名词、名称)。而小乘说宗义者,不但不会承认对方为大乘说宗义者,甚至认为「大乘宗义」根本非佛说!

  于此情况下,如果有人只承许补特伽罗无我而不承许法无我,或者认为没有比补特伽罗无我更深细的见解存在,对于这样的说宗义者,大乘说宗义者会称他们为「小乘说宗义者」。因此,使用「小乘说宗义者」这个名词的人,是大乘说宗义者。

c.        大乘行者 小乘行者

  在「道的实修」上,以「解脱」为主要目标者,称之为「小乘行者」,主修「补特伽罗无我」;道的实修上,以「一切种智」做为主要目标者,则称之为「大乘行者」,主修的是「法无我」。

d.       「大乘行者」不一定就是「大乘说宗义者」,反之亦然。

  所谓「大乘说宗义者」,并不代表他们所实修的一定是大乘法,也许见解上他们主张唯识宗或中观宗,但实修上,却可能是一位小乘行者(小乘行者持大乘宗义)。龙树菩萨曾说过,「证空慧」这种中观见地,小乘行者也需要。

  因此,以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小乘行者之中,有些人却以观修中观见地为主(小乘行者持大乘宗义)。同理,小乘说宗义者之中,亦有「大乘行者」(大乘行者持小乘宗义)。

  由此可知,「大乘行者」与「大乘说宗义者」是不一样的。因为,大乘说宗义者,有可能是小乘的实修者,而小乘说宗义者,也有可能是一位大乘行者。因此,所谓「大、小乘说宗义者」,是由「宗义的见解」来区分,而不是就「道的实修」划分。

  若你对着小乘说宗义者说:「你们是小乘说宗义者!」他们可能会生气喔。有一次,法_王说,不应称他们为「劣乘」。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应该从「见解」的角度来评断对方为「劣乘」。

  然而,若从「道的实修」来看,小乘行者,会承许自己的确是小乘。

  换言之,小乘说宗义者,承认实修道路上是有大小乘之别,不过,若你直言:「你们是小乘、劣乘说宗义者!」因为此话有「你们的见地比较差」的意思,所以法_王才会说,这样的名词,不应该用,因为它伤害了对方。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e.        菩提心不是区分大小乘佛教徒的标准

  导师释迦牟尼佛传法,共三轮。三法轮之中,第一转法轮,为大小乘佛教徒所接受;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小乘佛教徒不认同,唯大乘佛教徒才能接受。

   何以如此区分?主要是根器有别。菩提心广的方面来说,大家都能认同,如大悲心、慈心、菩提心、菩萨行...等,小乘佛教徒都能接受,但他们就是没有办法接受胜义谛或深见等那么深刻的道理。

因此,大小乘佛教徒的区分,是从「见解」上区分,而不是由广行上有没有修菩提心来区分。

  有时候,我们会误解大小乘佛教徒的区分是由大悲心与菩提心的有无来断定。以为大乘佛教徒就是修菩提心与菩萨行,小乘佛教徒,则为解脱而修行。事实上,当我们区别小乘佛教徒与大乘佛教徒时,主要是从见解的角度来分,而不是从菩提心的有无来判断。

  四部宗义,有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中观宗。毗婆沙宗与经部宗是小乘的宗义,唯识宗与中观宗则为大乘宗义。因此,当我们说小乘佛教徒或大乘佛教徒,其实指的是小乘宗义或大乘宗义的意思。

   历史上,无着菩萨持唯识见解,龙树菩萨持中观见,小乘佛教徒对他们两位非常有意见,为什么呢?他们不会说菩提心不对,只是对空性的见解有意见、不能接受。因此,小乘的佛教徒,不由菩提心而是由见解上来判定。释迦牟尼佛开示第一转法轮,即针对小乘佛教徒而说,他们的根器,比较差一点。

f.        大乘宗义:二转中观 三转唯识

  大乘的宗义,分成唯识与中观。第二转法轮是中观,第三转法轮,唯识出现。第二与第三转法轮,主要针对大乘佛教徒的根器来开示。例如无着菩萨,他以解释第三转法轮的经典为主,此即唯识;龙树菩萨,则视第二转法轮为最主要的依据,即为中观,唯有最利根本者才能接受。

释迦牟尼佛传法之方式与次第,形成了后来小乘佛教徒与大乘佛教徒之别;或者说,有小乘宗义与大乘宗义的差异。三转法轮,各有支持者,且相互指称对方为不了义的见地,然实情为何?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2. 取材自 見悲青增格西讲授:八事七十义

大、小乘有二种情况:一者是大、小乘的宗义者;另者是大、小乘的修道者。所谓小乘的修道者,是声闻和独觉;大乘的修道者,是具有菩提心的行者。修道的小乘与修道的大乘之间的差别,由行者所修的道而予以区。修道的小乘,必须有出離心,若没有任运而起的出離心,就算是具备再高深的修养,也未能进入小乘的资糧道,自然也就不能称为是小乘的修道者。小乘的道,就是从资糧道到无学道。大乘入道的关键,就是大悲心;当产生大悲心时,也就萌发了大乘的种姓,但还不能称为是大乘的修道者,必须能够任运的生起菩提心,才能算是入了大乘的道,亦即进入大乘的资糧道,从而加行道、見道、修道而至佛地,具备这五道的修行者,就是大乘的修道者。这是大、小乘修道者的区别。

大、小乘宗义者的区别在于:「人无我」及「人、法二无我」;承认唯識和中观典籍的是大乘宗义者,而讲說論着有部和经部典籍的就是小乘宗义者。这和修道没有关系,他们认真努力地修学经教,至于是否修出什么程度的道,或是有没有具备所讲之法的德行,不是我们所谈的内涵。如有部的宗义者,专注于有部经論的学习,对于他所学典籍的内容,产生强烈、不动摇的信心,且完全无法接受他方的論点与邏辑理路。一方面,他会着迷于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会透过很多的思惟,而认定所学是正确无谬的。大乘的宗义者也是一样,对自宗的教法有绝对的认定、信任和着迷,完全不会接受他宗的主张。对于大、小乘宗义者,我们要能够分辨清楚而不混淆。小乘宗义者可能修的是大乘的道,大乘宗义者可能也有修小乘道的。所谓大小乘宗义者的区分,单纯由行者所学大、小乘的典籍不同,而有这二种区分。比如,小乘的宗义者学《阿含》、《具舍》、《七部量論》;大乘的宗义者学《般若经》、《法华》、《华严》或学密法。
发表于 2008-9-2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小乘佛教徒的区分,是从「见解」上区分,而不是由广行上有没有修菩提心来区分。声闻也有菩提心的。
发表于 2008-9-2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说小乘宗义者,可能是大乘初发心菩萨;说大乘宗义者,可能是发劣乘心的阿罗汉。
 楼主| 发表于 2008-9-28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3# 見悲青增格西讲授:八事七十义

了解大、小乘的宗义者,及大小乘修道者的区别后,接着要讲「发心」,也就是「菩提心」。成为一个大乘的修道者,一定要具备菩提心,不具备任运而起的菩提心,不能称为大乘。我们在法会或讲经說法前,常会念诵「为利有情愿成佛」,认为这就是菩提心。真正谈及菩提心的内涵,并不是那么简单的。《现观庄严論》七十义中,第一义就是「发心」。与「大乘世俗发心」自身的助伴,为了利他而缘圆满菩提的欲樂心所相应而生,并住于大乘道入门之道類所显的大乘最胜[第六]意識心王,就是「大乘世俗发心」的定义。如果真正的「菩提心」就是这样的话,我们就算终生学习《广論》,也无法真正掌握「菩提心」的定义。若真的要学习「菩提心」,需要好好的记住,并反复思惟这段话的义理。

《广論》不断地谈起「发心」的好处,但无法真实掌握其内涵;而《现观》裡的这段定义,则能真实的掌握。其中谈到二个助伴:一个是友的助伴,一个是自身的助伴;也就是希求利他的助伴,与希求菩提的助伴,菩提心需要同时具备这二个条件。所谓希求利他的助伴,即是大悲心的法類,大悲心是希求利他之心,希求他能離苦的心。所谓「大悲心」是,缘一切众生愿能離苦的心,而離苦即是得樂,離苦与得樂是等同的,所以利他即是指利益有情能得解脱之樂。

常听到法_王提到:一切众生都想要離苦得樂,无一例外。而佛教所讲的離苦,指離开輪回的苦与所知的苦;得樂,指得到解脱与成佛的樂。大多數的有情,不見得都有離开輪回的苦,或得到解脱生死系缚之樂的想法;但每一个有情,同样的都有这么一颗强烈且不想要痛苦,与想要得到快樂的心,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利他」,就是让他众生離苦、让他众生得樂。以佛教的宗义來讲,就是让有情能够離开輪回与所知的苦,从而得到解脱与成佛之樂。如果我们为了帮助他人脱離輪回、所知之苦,或能得解脱、成佛之樂,即便是在打人、骂人,也能說是利他;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就算我们做好事、打扫佛堂,或对他人布施财物等等,便不能說是在利他。一般讲经說法时,可能概括地介绍菩提心的内容与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真的希求菩提心,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其内涵。所以希求利他,就是希求让他離苦得樂,这即是大悲心,也就是菩提心的第一个助伴。菩提心的第二个助伴是希求菩提,就是想成佛的心;这二点也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利他依次第來讲,欲令众生皆能離苦得樂,但若对于自己的解脱却成办不了,又谈何利益他人?所以自己一定先要完全地了解,并证得菩提的方法和因素,也就是前面讲述法身时提到,修习「一七三行相」达到究竟时,即可圆满的利他。透过圆满利他的修习方法,而最终达到菩提果的时侯,也就具足修集圆满利他的方法。「一七三行相」就某一个层面來說,是自己成佛的方法;从另一个层面來讲,也是帮助他人也能成佛的方法。总之,自利和利他都需要有圆满的因素和方法,为了达到这个方法就要成就菩提果,而达到菩提果时便得到了这个方法,所以在这之前就要学习这个方法,经由修四加行的过程渐次的修习上來。菩提心需要具备的二个助伴: 1、希求利他的助伴;2、希求解脱的助伴。所谓利他的助伴,就是指大悲心;另一个希求解脱的助伴就是希求成佛的自利的心。简而言之,菩提心就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誓愿心。

感觉格西的讲义可能比较符合传统,而仁波切e 部分某些教授则有点像强调宗义重要性下的应机之说(假设翻译或抄写无误)。这可能是编辑过的出版物与无審订过的现场笔录之间的分别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8 06:32 , Processed in 0.03148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