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弃昧 于 2014-10-22 16:18 编辑
福智問題的癥結之一 即一直說 "這是常師父的抉擇 就二話不說的信"
2014.10.22
RE雖離開福智 但卻無法勸醒還在福智內的家屬或親友之痛苦心聲
[2014.10.21]
#1阿克Bei 於 2014/10/22 05:02
法王對於他的經教師,赤江仁波切修習雄天一事的確不責怪。
但法王對雄天的態度,不會因為赤江仁波切修,或者赤江仁波切說要修就修。
如果今天法王公開指責赤江仁波切,說他修習雄天這點是錯誤的,或許會造成很多人因為這點,遮蔽自己原本看見赤江仁波切的功德,如果是仁波切的弟子,可能會完全退失信心,這對於學法者是個很大的傷害,所以法王不會這麼做。
畢竟拋開雄天這點,赤江仁波切對教法的貢獻,個人的修持是非常了不起的,對於許多人更是恩德無比。
就像父母,因為念及其對我們的恩德如此之大,即使他們犯錯,我們或會委婉勸說,但不會因為自己是對的就理直氣壯。(大家不覺得理直氣壯的跟父母爭論很怪嗎?我是覺得很怪)
這個版上很多同學都是常師父的弟子。
因為後來團體種種事情,當然對於當初選擇接班人一事,抱有疑問,但幾乎沒有看到有人直接說“常師父這個選擇錯誤到極點”。
但在此特別強調的是,大家同時也不會因為這是師父的抉擇,就二話不說的信守。法王之於赤江仁波切,乃至阿底峽尊者之於金洲大師,顯然易見。
如果要類比,就完整的類比,福智的諸位,你可以箴默,像法王從來不說赤江仁波切錯了,但不能放棄抉擇,像法王一樣,抉擇以後,教示大家不要修。
不要拿“難道我有比師父厲害嗎?”來當擋箭牌。那赤江仁波切跟法王那個厲害?你要說法王比較厲害嗎?能這樣比嗎?
更不要說“法王他們是聖者,那是聖者的行持,不是我凡夫的”來搪塞。聖者的行持,難道不是為了做為我們的效學榜樣嗎?此外還有什麼?
如果以法王做為類比,那也像法王那般行持吧!
#2訪客 於 2014/10/22 09:25
1. 目前聽到 “直指出老法師做了一個錯誤決定的----都不是他的弟子。”
2. 像法王一樣,抉擇以後教示大家不要修。
---->這在保守的漢人社會裡,有些人會解讀為 “給老師難看"-----你一再叫大家不要修,還表示事態嚴重,也等於說明你的老師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總之,就是"情"和"理" 切不開的狀況。這或許是漢文化一個很大的罩門,所幸年輕一輩有改變的機會。
這種狀況下,最糟糕的就是發現學錯了以後,情緒上的反彈。(如果一開始自己便好好觀察,握有決定權,就不會怪到老師頭上去)
(有時我會做一個美夢,其實以福智的財力,要供養幾位拉然巴格西都沒問題,台灣也有藏語翻譯,信徒們跟著格西好好學,如此三方都受益,豈不美哉?)
#3訪客 於 2014/10/22 09:38
(電視上看到某佛教法師評論其他事件,其中一句話,很切入福智事件的重點。)
個人對他應該忠貞的對象忠貞,這是一種美德--因為人性不願意被傷害、被欺騙、被背叛
但是個人要求把對方套牢,要他一定忠貞於我,那這是一種宰控----那這種宰控的東西,會造成心靈的陰影,也會造成心靈的束縛。
所以在佛法來說,一切都是無常,自己的心念都不能控制,就不要去控制別人的心念。
#7 宗達強 於 2014/10/22 11:31
“目前聽到直指老法師做了一個錯誤決定的----都不是他的弟子”
在此可能需先釐清“弟子”的定義:
如果以“是否參加過福智研討班,或從事、護持法人事業,來成立是否為弟子”,則“指出老法師做了一個錯誤決定的”,大多數都符合這個條件。
但若是以廣論的教誡,“近身觀察十種德相,生起信心而視為師長,來成立師徒關係”的話,則“指出老法師做了一個錯誤決定的”,就真的不一定是他的弟子了。
廣論指出,依止善知識的唯一目的是“解脫輪迴、離苦得樂”,若學者對常師父產生情執,造成 "情"和"理" 切不開的狀況,應是少數核心人物的操作,加上學者自己的問題,兩相和合所致,
所以從自身角度來看,個人非常贊同“如果一開始自己便好好觀察,握有決定權,就不會怪到老師頭上去”,
而從少數核心人物的角度來看,個人也非常贊同“自己的心念都不能控制,就不要去控制別人的心念”。
若大家都有正確的心態和觀念,在這裡的任何討論都不會是敵對的,因為我們都還在 “輪迴之中” ,都想 “離苦得樂” !
#4訪客 於 2014/10/22 10:38
<團體應公開說明此處一切質疑,才是王道>
(此處引某法師言,雖然當年此事件不同,但法師意見仍有幫助,若版主覺得不妥,請刪除)
1999年,X光衛視
A: 我不太希望出家人自我太包裝,而遠離自己目前的人生境界,因為包裝有時候是一個危機,固然他可以自我安慰說: 我總是要保持一個很好的形象,讓社會不要對佛教誤解,但是有時候也會變成是另外一種偽善,始終會造成他人格分裂。
我寧願讓這些台灣人民很精確的知道,出家人他就是一個凡人,他也有他凡人的一些心情跟情緒,當然我們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戒律,不能夠逾越戒律,但是你不要再外加一些東西來想像我們,認為我們應該是這樣呈現的。
比如說,有一些對於出家人 或者對於佛教 侮辱的東西,有一些情境出現,那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情緒反應,我不需要故意裝得好像古井無波的樣子,所以我覺得太過把自己包裝,那我寧願把自己供到佛龕上,去給人家拜算了。
Q. (略)一般絕大部分的佛教界,是用一個[忍]字,絕對就是不在公開場合來談,不在公開來談的話,很多人就會以訛傳訛,你既然沒有出來爭辯,是不是就默認了。
這個默認對三寶弟子也好,對一般大眾也好,都不是一個好的、公平的事。所以我覺得有時候你應該據理力爭,但一般三寶弟子都沒有經過這樣的訓練,同時也不習慣這樣的作法。不知您的看法怎樣。
A: 佛教跟基督宗教呈現完全不同的教性,各有優點、特質。基督教勇猛、熱情、剛強,佛教是溫馴、柔和、忍辱。
從另外一面講,各有不好的地方:
基督教這個長處 在世間行來的
短處是;有時候激烈,甚至於有攻擊性,
佛教就是,在歷史上沒有迫害別人,可是經常是受迫害的,像小媳婦兒一樣,甚至於有時候當濫好人,沒有社會正義感,我想這個是佛教徒應該要受到的訓練。他把他好的個性 另外一面的副作用要去掉。
Q: (略)你覺得佛教徒應該像獅子一樣勇猛,當要據理力爭的時候。
A: 本來就是。經典裡面沒有形容任何一尊佛與菩薩是綿羊,但是經常會形容他們是做獅子吼。所以其實佛法在聖者的生命特質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成分是---大雄大力,不只是大慈悲,他是展現出很大的勇猛力,但這部分經常被佛教徒忽略掉,也被社會人士忽略掉了。
Q: (略) 您說事情在這樣下去,不惜自焚。
A: 那是當所有方法都用盡了以後,很不得已的一個方法,因為事實上我也是反對自殺者。
Q: 但是到不得已的時候...
A: 因為我感覺到政權跟異教的連鎖迫害,如果在歷史上沒有留點痕跡的話,它會再三再三的出現。
Q: (略)宗教和藝術的互動。
A: 我想是互相的尊重。藝術也沒有權利、沒有義務為宗教去化妝。但是藝術也沒有權力去擴大解釋它的自由。當宗教覺得它的自由被侵損的時候,這時候互相去檢視一下,到底是誰在侵犯誰。
比如說 你對於我的角色 做了一些屈辱,且造成整個社會的刻板印象,我當然有權力 發出我的痛的聲音,這是一種互相的學習。(略)總不能說把自己的房子建到人家土地,還說我有建築的自由。
#5訪客 於 2014/10/22 11:12
Q; 以前我主持節目,有位小姐他的獨子出家了,遠到印度,她非常思念他,很想寄一樣東西給他,後來他講 也是一樣---佛門清規,母子情 從此斷絕。
我心生懷疑:一個人不能夠愛他的子女,不能夠愛他的爸爸媽媽,他怎麼能博愛眾生呢?
但是當初不敢懷疑,很多事情,就好像權威時代,你不敢懷疑一些事情,一樣的。(略)
A: 我必須這麼說,佛門中人,因為他是一個凡夫,他站在一個可以建構制度,或者可以指揮、發落整個團體行為的有利位置,這個時候如果他沒有很真誠的去看到他的我慢,他的無明,他的控制慾,那麼這個時候他可能會用所謂的戒律語言去包裝,可是戒律是真的這樣呈現嗎? 不然。
比如說佛陀在饑荒的年代,甚至於要比丘們把食物分給後面的乞丐,佛陀也看到狗在很可憐的情況下也餵狗吃,這是否表示他善門已開。
或者佛陀在他父王過世後回去扛棺,父王在世的時候回去說法,在心裡並不是已經忘記了他的親人。
所以很多我在佛教界看到,這並不是我個人的個案,這是很多人的現象。他不知不覺用他的權威,去包裝他自己的控制欲,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應該提出來批判的。
---
Q: (略)是否任何關於佛教界不好的事情,您都認為是一種侵犯呢?
A: 我認為中國佛教,有兩端不好---一個是教條主義,完全無視於佛陀時代跟今天的所有的因緣條件都不相同。
另外一個,因為覺得行不通就無所謂,什麼都不管,
或者是自己制定了一套其實已經違背了基本佛教戒律精神的規制。所以不落兩邊而行中道是:
重新再看看佛陀的制戒的精神。(下文牽涉大多,故僅摘錄至此)
#8訪客 於 2014/10/22 12:09
這邊還有一句法師的話,很切入問題本質:
從一個中央集權,然後分控很多的分支會,這樣的一個結構是過去佛陀時代沒有的。為什麼說沒有呢? 因為佛陀祂從來不當教皇、當教宗,建立教廷,為什麼?
----因為只要跨越了直接民主,其實你就沒有辦法真正檢別這個人的好壞。
間接民主可以透過包裝,對不對? 可以透過各種的人脈的遊戲而得到 (好處)。
#9訪客 於 2014/10/22 12:30
>此版的訴求很簡單:(1)公佈師承(2)公佈資金流向,並請合格會計師背書。
….>沒錯! (這是基本訴求啊~~)
ps. 我讀了樓上的文後,才發現自己一開始學佛法就學錯了,幸好來得及改。
如宗版上說,戒的重點是"不害心"。且,忘卻眾生,學佛就失去了意義。
#10 abouttruth 於 2014/10/22 13:34
大家都能依著法理,冷靜討論,太令人歡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