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心净

阿札活佛講授「入行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50

现在讲对于烦恼的慢性
  “若居烦恼品类丛 应须多方修坚忍
  如狐兔等避狮子 勿为烦恼所中伤”
我们内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自己就象住在烦恼众中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自己坚忍。狮子是兽中之王,外在的一切野兽都会远远的避开它,对它造不成伤害同样。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力量。虽然有很多的烦恼没有断尽,但我们也要有力量不被烦恼所伤害。
    “如人猝遇大危险 第一先当护其目
  如是若遇危险时 勿随烦恼自在转”

    人在遇到大危险时,总是先闭上眼睛,对自己的眼睛非常重视。同样在碰到各种各样痛苦的情况下产生的烦恼时,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内心不要被烦恼所转。
在修习对治力时,一定要升起坚稳的对治力。
    没碰到违缘时,各方面可以做到很好。一但碰到境界时就难以控制自己。这就说明自己的修行力量还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升起坚稳的对治力,坚定各种各样的证量。这样才能有作用的誓言。
    “宁可焚身或断肢 乃至断头亦易事
  於彼烦恼怨敌前 终不甘心为低首”
    什么样才算升起坚固的对治力呢。就是受人欺负也好,断头也好,生命消失也好,永远不要对烦恼屈服,被其控制,自己要有这种坚强的力量。
现在讲欢喜的力量。
    “如是一切时处中 非如理事终不作
    如童稚求嬉戏乐 不问所作为何事
  於彼耽玩深爱乐 应当欢喜无厌足”
    菩萨在修行中,一切事情都在如何对治烦恼上下功夫,如何来治烦恼,如何在修行上断除烦恼,其它不如法的事情一切舍弃,这是菩萨份内的工作。在断除烦恼的过程中,在闻思修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欢喜的力量在里面,就象小孩玩游戏一样玩起游戏来可以不吃饭一样,同样菩萨在做利他的时候都应该怀着欢喜的心在里面。对闻思修的修持,对菩萨心的修持都有一种欢喜的没有满足的心在里面。对闻思修要永远充满欢喜的没有满足的心。这样持续的去做。
    “为求安乐作诸业 得乐不得不可知
  若作此业定生乐 不作安乐何由生”
    世间的人为求身心的安乐 经商、种地等做各种各样为了生存的工作。他们最终能不能让自己得到安乐是不一定的,虽然这样,他们对这样的工作还是会用心的去做。而菩萨所做的菩萨行,如果去做一定会得到安乐,那为什么不努力去做呢?
所以要想得到安乐就应该好好的去做菩萨的事业。
    “如嗜刀锋所沾蜜 若於诸欲无厌足
  异熟安乐及寂静 於彼福德有何厌”
    无知的小孩看到刀锋上的蜂蜜,为了舔刀刃上的蜂蜜而造成划伤舌头的危险。以此比喻刀锋上的蜂蜜就象轮回中的五欲一样。它虽然现前可以让你得到一点欢乐,但最终会让你遭成很大的伤害。既使是这样,对如刀锋上的蜂蜜一样的五欲还是没有厌足,一直再去追求它。虽然未来对自己遭成伤害还是会去追求。普通人追求这些都不厌足,更何况菩萨,菩萨追求的是什么呢?通过菩萨的修行。现前的,人天的增上升的果报可以得到。究竟的息灭一切痛苦的寂静涅磐的果报也可以得到,他们的因是什么呢?现前的安乐乃至究竟的寂静涅磐他的因就是布施等六度施舍的福德。对这样的福德让我们现前就能得到安乐,我们还有什么厌足的呢。
  “如象夏日行当午 遇清凉池即跃入
  如是为成所作业 於彼事业应趣行”
    做事情特别是做菩萨善业的时候,我们应该怀着欢喜的心去圆满究竟的完成它,就象夏天午时受严热饥渴所逼的大象看到清凉的莲花池欢喜踊跃进入池塘一样。菩萨在利益他人成就菩提善法的时候也应该用这种喜欢的心去进行。
    “若力疲极所随逐 为易作故当暂息”    做事情身心非常劳累的时候,就要稍微休息一下。为了更好的工作暂时的休息,
休息至后再去做去。
    “善摄持者善完成 转希后后非所应”    如果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某件事,就放下它,再去做另一个事情。不要再去想已经完成的事情,就这样完成一个再做下一个依次的去做。

下面是讲两种力量
  “犹如宿将遇敌时 临阵交锋兵刃接
  应避烦恼利兵锋 对治尽歼烦恼敌”
    久经沙场的将士在与敌人做战时,一方面避开对方的锋刃,另一方面再回击对方,通过这种方法来消灭对方。同样菩萨在修行时,一方面避开烦恼的伤害不要被烦恼所伤,另一方面通过修各种各样对治法来把烦恼消灭。
  “如人临阵坠其刀 怖畏仓皇急拾取
  如是若遗正念刀 怖地狱苦急持念”
    如在临阵作战时,若自己的兵器掉在地方,因惧怕被伤害,则会快速的去拾取。
同样,在修行中也不要忘记对于善法所缘念的正念正知就如同战士的刀,保持正念正知的刀,一旦遗失的话就会被烦恼所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想到地狱苦,一旦没有正知正念这把刀的保护就会被烦恼所伤坠入地狱受苦,怀着这样恐惧的心让自己升起正知正念。
  “如毒箭伤身出血 罪毒速疾遍全身
  如是若得小暇隙 罪毒速疾遍人心”
    人如果中了毒箭,毒素会随着血液迅速遍部全身。同样,如果烦恼得到空隙,它也会迅速布满我们的身心。什么情况下会造成这种空隙呢。那就是正知正见的消失,正知正见一但消失,贪嗔痴这样的烦恼就会进攻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对于善法的修持,一定要怀着谨慎的心去修持。
  “如人擎器满盛油 脍者持剑伺其后
  溢即杀之愕然怖 持戒谨畏应如是”
一个人手拿盛满油的容器走在不平坦的路上,后面跟着脍子手,如果溢一滴出来,后面脍子手会当场杀之。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就会非常谨慎的拿着容器。同样,菩萨在修行的时候也应该要象这样谨慎。以正知正念来受持对法的修行怀着谨慎的心去对待。
  “如有毒蛇来怀中 急当狂骇而惊起
  睡眠懈怠若来时 亦当如是勤遮止”
  既是一点点小小的过失,我们也应该谨慎防护。虽然很小但他会对我们将来产生很大的伤害。小的过失我们也应该谨慎的防范,就象毒蛇爬到我们身上,我们应非常迅速的站起来抖掉他。同样,在睡眠懈怠产生时,我们也应该以恐怖的心迅速遮止他。把睡眠懈怠赶走。
    “一一罪堕出生时 恒应於己严诃责
  思维我自今以往 无论如何不再作”
    自已在产生种种过失时,应该好好责备自己。自己以前造成这样那样的罪过,虽然很小但产生过很大很多的痛苦。这些自己以前都经历过。所以不能随着自己的习气。应该好好断除他。以后不要再去做那样的事情。
    产生过失也应该好好的发起忏悔的心。
    “应思云何於此时 能得修行持正念
     以此为因於善士 或如理事起欲心”
    如何让自己的过失不再产生。或产生后如何让它消除。时时刻刻在这方面以正知正念不放怠的心去修行,以这样清净的意,就会值遇到大乘的善知识。依教奉行,对与教导的如理事情也会起一种善法欲好要心。
    在与烦恼做斗争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治烦恼消灭烦恼。另一方面防备烦恼的伤害。时刻的怀着正知正念的心来防备。最好的情况当然是不让过失发生,既使发生也应该以四治力对治的方式来去忏悔。任何时候对于法怀有正知正念去修行。这样的话自然会值遇大乘的善知识,至依教奉行,对于如法如理的事发起一种好要心去做。
  “应于做足善业前 事事精勤具雄力
  逸念不放逸言教 自身振奋而轻举”
    做各种各样善法之前,首先发起精进的力量。然后在正修的时候会时时保持正知正念。对于善法非常欢喜的去做。做什么事情都不应茫然的去做。
  “如风飘扬去复来 於兜罗绵自在转
  由欢喜心自在转 成办善事亦如是”

像轻盈的棉絮,风吹来风去时会随风飘逸。自在。同样我们在喜欢力的控制下,干什么事也是非常容易没有一点困难,所做一切善法也会迅速容易成就。
    宗大师说过如果有了三种懈怠(一、贪着无所事事的状态,二、贪着恶事睡眼无意义的事,三、自卑怯弱)的话,善法就不会得到。通过精进可以让我们得到的善法,得到的善法也会增长。一但有了三种懈怠则正好相反。不会得到善法,得到的善法也不会增长。所以我们应该断除三种懈怠。发起精进的心。要了知生命无常,没有闲暇。对于成就我们究竟安乐的正法来说不要消耗时日了。应该以精进的鞭来策励我们,这样我们一定会到达解脱的彼岸。通过这样的道理我们应该经常策励自己 断除这样的懈怠。 要自己做为自己的善知识,外在的善知识也很重要,但最关健还是靠自己 通过自己来教导自己策励自己。这样才能真正的起到作用。外在的只是一种外缘,只是用来引发我们自己内心的心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51

现在讲入行论第八品禅定品,这一品分为两部分。第一品:正文的解说;第二个解说它的名字。第一部分又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部分就是简单的与上文联结,由精进品过度到禅定的颂子。
第二个是禅定品的不顺品是讲我们应该断除的行为。第三个就是如何正修禅定
前面在精进品里就讲到对善法的修行发起强烈的好耀心。
   “如是精进生起已 应当心住三摩地
  人若其心极散乱 如居烦恼齿隙中”
一段俱足各种因缘的精进在我们内心中升起来后,这时就应该让内心一心一意的安住在禅定上面。为什么要这样呢,如果心处在昏沉掉举的状态,那对于外界就非常的散漫,这样的人就相当于住在烦恼野兽的嘴里一样随时都会被消灭杀害。所以应该好好的断除散漫之类。
下面讲如何断除禅定的相违品。讲了两个方面,一个讲简单的开示。第二个是详细的解释。
“由于身心寂静故 种种散乱不能生
是故应断世间法 亦当舍离诸分别”
如何来断除禅定的相违品散漫呢?从两个方面来讲。
第一个身体应该住在非常寂静的地方,心也应该寂静远离各种各样的邪分别。身心得到寂静的话,这样对外在的散乱就不会产生。如何来让身心寂静呢?那就要断除对世间亲友、身体、受用的贪爱,这样才能让我们身体处于寂静的地方。亲友、身体、受用对我们修行是没有彻底利益的。只会增加我们的贪着。对于我们的来世没有任何利益,走向来世的时候只有善与恶业跟随。所以对于外在的亲友、身体、受用不要有贪着的心。心远离的方法就是对五欲的境界,五欲功德的分别心应该断除,一旦段断除我们心就会精进。
详细的解说分了两个方面,第一个要舍离世间,断除世间法。第二个舍离各种各样的分别。在第一个要舍离对世间亲友、身体、受用的贪爱。又分了四个方面。第一个为什么要舍离世间呢?第二个断除对内在的友情世间的贪着。第三点对外在的名利的断除。第四点断除后安住在寂静处修行。
“由贪染著财利等 故于世间不能离
是故欲尽断贪著 知者应当如是知”
由于我们执著我及我所,由这样的执著对内在的友情升起贪心,对外在的名利升起贪心,在这种情况下对世间法产生贪着之心,我们对这种贪著一定要断除。一旦断除后对于取舍非常善巧的人应该按下面所说的去思维去观察去修行。
我们产生散漫的原因就是因为贪著,对有情世间的贪著,对名利的贪著。一旦贪著,当然无法把心安住在禅定的境界。我们要想断除这样的贪著,做为一个智者,一位菩萨就应该按下面这种思维去修行。
    “已知先须具足妙止已 始生妙观遍估诸烦恼
  故应最初行勤求妙止 现前成就不贪世间心”
就是说要想真正升起观慧,一定要有止(禅定)的力量。通过禅定,非常自在的安住于一个境上,远离昏沉掉举。引生身心的清安,通过止成就身心的清安, 就在这样的状态下,然后再对空性进行观察进行思维这样升起妙观。妙观一定是在禅定的基础上,一旦升起这种观慧那就可以降服烦恼,三界的烦恼及种子都可以依空性来断除。
要想成就妙观一定要修止。所以在最开始要对止好好来修。如何来成就我们禅定的止的功夫呢?那就是舍离对于世间的贪著。通过现前的欢喜发起来成就止。一定是需要通过断出贪著,然后对法的欢喜来成就止的功夫。
宗大师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们没有证过空性真如的智慧,即使我们很长久的修持出离心菩提心,轮回的种子还是无法断尽。所以对于缘起性空的道理我们应该好好的去领悟。他就讲到了要真正断除烦恼的种子只有空性的智慧才能做到。要成就空性的智慧那就需要止了。在三摩地的基础上成就观慧。
菩提心、空性慧是不可分开的。前面讲到菩提心功德的时候,菩提心可以去除一切有情的痛苦,但他也会涉及到空性慧的内含在里面。如果仅仅只有菩提心,是不能断除烦恼的种子的。还需空性慧来助办的。 只有空性的力量才能让你证悟。
一个人如要砍断一颗树,臂一定要有力量。斧头一定要锋利。一直砍树的某一部分,这样才能把树砍倒。坚强的臂就相当于我们清静的戒律。斧头就相当于我们证空的智慧一样。在一个地方砍就相当我们的定慧。以此来比喻在戒定慧俱足的情况下才可以断除烦恼的大树。
要成就观慧的话一定要成就止,要成就止的话一定要断除对世间的贪著。
下面第二部分是说对内在有情世间的贪着
“若人自性是无常 现前复贪无常法
 彼于千生流转中 欲见所爱不可得”
贪著的人自身就是个无常的有情。又去贪著无常的有情。由于这种贪著的原因又造下各种各样的恶业。就会在百千生里受各种各样的痛苦。真正能与自己贪爱的人在一起吗?那是不可能的。
“若不见时心不欢 不得平等安乐住
见已仍复无厌足 如前贪爱所逼恼”
对喜欢的对象没见到时内心充满烦乱。一旦烦乱,心就很难安住在一个境上。既使能见到喜欢的对象,心无厌足还是象以前没见到一样,被贪爱所控制让内心充满。
“若其贪于诸有情 能令真性遍盖覆
 亦能损坏厌离心 终为忧苦热恼逼”
对于有情,这种贪爱会碍蔽我们见到真如性的智慧。而且对于有漏的安乐一旦去贪著,就会沉沦于轮回。我们对轮回的厌离心也会被他破坏,成为我们得到解脱的障碍。我们贪爱的对象最终还是要分离。这又会让自己的内心充满苦恼痛苦。
“若人如是邪思维 能令此生无义逝
由于无常亲友故 卐字法轮亦能坏”
如果沉在贪爱里面,会让我们的人生无意义的浪费。让我们的暇满人身白白的丢掉。这些无常亲友也应该舍离。由于我们的贪爱。这会让我们失去证得解脱的正法。不想分离的贪爱心就象油进入布一样 一旦进入就很难拔除。
“善根相等诸愚夫 同行定趋于恶趣”我们的行为机缘如果与那些愚痴的凡夫相同的话 只会让自己坠入恶趣。
“善根不等能相引 依止愚夫何所为”这些不知道取舍的愚夫你要是依止的话,他只会引导我们与圣人之道背道而驰的地方。我们与他们关系密切只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一刹那间成亲友 于须臾顷复成仇
 于欢喜处生嗔怒 取悦愚夫诚难事”
愚夫心性是不坚强的,你稍微与他说几句好话。他一下子就会很高兴并且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但如稍微做了点不顺他意的事情。他就会生气而造成很大的伤害变成仇人一样。所以对于这们的愚夫,他只会把我们引到恶业上面。对于善法他不会让我们去做。如果去做他还会升起嗔心。所以我们想讨好愚夫这是很困难的。
“说饶益语反生嗔 于我利益复遮止
若于其言不听茫 顿起嗔心入恶趣”
我们不要去和这些不懂取舍,不信因果的人做朋友。我们怀着好心对他说些很好的话。他不仅不听反而会升起很大的嗔心。不仅如此,在我们要修各种各样的善法时。他也会做各种各样的障碍去阻止我们做各种各样的善法。
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会生气, 他们就会生起很大的嗔心。一但升起嗔心就会坠入恶趣。这里思维这些愚友的过患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我们断除对他们的贪着。不要对我们有伤害的人升起贪心。这样没有什么好处。通过思维他们的过患来断除我们贪著的心。
“胜者嫉妬等者诤 劣者生慢赞生骄
逆耳之言生嗔恚 谁依愚夫能获益”
对于愚夫,如果别人在种姓或长相或受用方面比自己高的话就会升起嫉妒之心,如和自己差不多又会升起竟争之心。比自己低的话又升起骄慢的心。在别人赞叹自己的时候又升起慢心。说其过时又升起很大的嗔心。
所以和这样的人相伴的话,除了被伤害外怎么能得到利益呢。
“友愚夫者因其人 自赞毁他生大罪
 乐著生死谈论等 任何不善皆能生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52

第五十二座
我们现在要听闻的是《入菩萨行论》的第八品禅定品。
前面我们讲了一下和“愚夫”不明因果的人在一起有什么样的过患。即使我们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对他说一些话他反而会生起嗔心,我们感觉无法利益他们,自会得到各种各样的坏处。
“友愚夫者因其人    自赞毁他生大罪
乐著生死谈论等    任何不善皆能生”
    如果和这些不明善恶因果的愚夫相伴的话,这样的自然自己也会赞叹自己的功德,因为相互影响自己通过赞叹自己的功德,多方面的自己赞叹。另一方面对于他人虽然别人有功德也会去隐瞒,光去说别人的缺点来去诋毁、毁谤他人,说的言语都是一些让我们贪著轮回的话,他的话更是让我们产生贪心,对于轮回里面更加贪著这样的言语。所以自然的对厌离心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就不会产生厌离心,总是自赞毁他,伤害我们厌离心,这样各种各样的不善业就会产生,只要和那样的愚夫相伴的话就会产生很多恶业。
“如是于我及于他    由此唯能成损害
彼既不能利益我    我亦不能成彼义”
    就是说你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相伴的话,就会像前面讲的那样过患一样,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经常相处在一起的话,他自然对自己不会有帮助,对他人也不会有帮助,而且今生来世都会有很大伤害,所以说自他利益都没有,只会做一些恶业堕入恶趣里面去,而且对今生没有帮助。
“于彼愚夫当远避    暂遇欢喜做恭敬
于彼不应太亲密    仅如常人斯为美
犹如蜂采花中蜜    惟从其处取法义
宛如从昔未相识    不相亲昵住愦恼”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和这样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己最好能够处在寂静的地方,远离这样愚夫的相伴,到寂静的地方去修行。《本生传》里面就说:愚夫就是对于很多的经典没有多闻,对于善恶的取舍他没有明白,没有明白的话跟他一相伴的话对善恶的取舍会让我们迷惑,就会让我们堕入恶趣,不会产生对于轮回厌离去修善法,所以他就对自己的善知识说希望你把解脱的安乐给我,就不要去感受那轮回的痛苦,远离恶友的相伴。
    做为出家人,修行人当然是住在寂静的地方。过去化缘以此为生来去修行,就在这样的时候如果有时在路上就碰到这样的愚夫,自己也应该以相应于正法的话语让他高兴而已,让他高兴就可以了不要太亲密保持一定的距离,其淡如水谈话而已没有什么思想特别亲切,就把他当做一般的交往就可以了,不要太过于亲切,就像蜜蜂采花的时候,它只是把其中花的精华蜂蜜采走而已,对于花的颜色乃至形状它是不会贪著的,不会产生留恋的心。同样做为修行人去化缘的时候,去村庄的时候,就是我们只是为了成就修法的顺缘,乞讨一点实物滋养我们的色身,通过它更好的修行,只是把外在的饮食做为我们修法的一种顺缘,这样的去化缘而已,不要和其他的有情太过于亲切、亲密。化过缘之后,以后在见面的时候就像以前没见过一样,好像不太熟悉一样,处在这种非常平淡的状态,不要过于亲密。我们说一次生两次熟三次就成好朋友,这样是不行的。像蜜蜂采花一样是非常形象的比喻,自己要非常清净、平淡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己就可以在寂静的地方安住。前面做为菩萨,对于一切有情应该生起慈悲的菩提心,对于一切有情如前面那样讲的,把一切有情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对待、去慈悲、去关爱,这里又讲像不认识的人一样就过去了,其中并没有相违的地方。前面是内心充满着慈悲,但是那样的慈悲不是贪著。我们这里断除的是贪著,就是自己对自己好一点事物的贪著心,断除的是这一个,那个慈悲和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是说这里我们讲的贪著为什么呢?就是说和你相处的朋友是很重要的,和你打交道的人都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关系好一点的话你自然的也会变得很好,如果和很差的人交好朋友那自然的你就变得很差。我们这里所讲的那些愚夫是不明善恶取舍的人,不相信因果这样的人,因为你和他相处太过于亲密的话,只会让自己走向越来越堕落,主要是不要太亲密了。第三部分就讲到对于外在的名闻利养,我们要好好的断除,下面有八个诵文:
“我有利养及恭敬    我为众人所喜欢
若起如是骄慢言    死后当生大怖畏”

    自己对于利养很贪著,自己非常骄傲的对旁人说:自己有很多的利养,有很多别人供养的东西,乃至得到别人很大的恭敬,很多人都对自己有信心,非常喜欢自己。内心一直怀着这样的慢心,这样狂傲的心。由于它的过失,让自己死之后堕入地狱里面等,承受地狱里面非常痛苦的异熟果报,非常大的恐惧就会产生。这讲的是慢心我慢的过患,我慢是六种根本烦恼之一,我慢的心一旦生起,各种利养恭敬的形式方面会产生醉傲的心,对其他人就会轻蔑嫉妒,乃至竞争的心自然的就会产生,一个有慢心的人在现生的生活里面也不会得到快乐,总是处在一种不平等的状态里面,未来就会堕入恶趣产生这样的痛苦,对自己的内心没有自在的权利,当然在碰到各种各样境界的时候就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不好的心态,所以住在一个远离不好的境界就很重要,处在寂静的地方。当然自己在名闻利养方面都能把握住自己,这样的话当然无所谓,干什么都无所谓,一旦无法把握自己,就应该远离种种不好的境界,住在寂静的地方才是最好的方式。
“是故若由愚痴心    贪著种种可乐事
彼彼总皆成虚空    唯能生起苦自性
故诸智者不应贪    由贪能生怖畏故”
    通过前面的这些原因,自己来责备自己这愚痴的心,不名事理愚痴的心,不要再去贪著外在的亲友亲戚,乃至受用不要去贪著,由于自己的愚痴去贪著的话,就是你所贪著的这些东西,它有多少能给你带来一点安乐、一点快乐的感受呢?但是它将以千倍的痛苦来去偿还,还有虽然你得到这么多的东西,贪著种种事物,让自己可能得到一点好处,但是未来的苦果将会比你得到的这些多千倍,这样的痛苦让你去偿受,其实是得不偿失。外在世间的这些受用财产,它都是无常的法,而且自己也没有自在的权利,时刻都会被五家所共同拥有的这些。不管是被别人抢走了、偷走了,或是水淹了、火烧之类的,自己所拥有的外在财产是没有自己拥有的权利的,只是暂时的拥有而已。而做为修行者的七胜法财,闻思修的功德增长,我们应当把它作为最美好的财富来去珍惜,因为这样闻思修的财富,不管在哪地方也不会被别人抢走,不管到哪地方都会跟随着我们,所以它只会对我们利益,外在的这种财产这些东西,它只会给你暂时的利益,对给你的伤害更大。所以对于善恶取舍非常明白的那些智者,有智慧的人不应该贪著名闻利养,如果你贪著的话只会让你产生的痛苦,产生各种各样未来可怕的异熟果报。
“诸法自性散离故    当坚信解当观察
若能获得多财利    所欲于我皆无干”

外在这些令我们贪著的境界,它是不值得我们信赖的,一点点值得我们信赖的地方都没有,它的自性最终是让你舍离,最终要无奈的舍弃,它本性就是这样,你再贪著它最终还是要舍弃的,就是说和自己分离。所以我们应该对于这样的道理好好的去观察,好好的明白。我们也可能得到很多的名闻利养恭敬,自己的名声也可以遍布天下,名扬四方。这些临终的时候对于自己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们未来到哪里,名闻利养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是没有帮助的。自己何去何从也不知道,去哪一道都搞不清,那这些名闻利养都是要舍弃的,所以它们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处呢?应该断除对它们的贪著。如果外在的这些东西,我们贪著的这些境界,就是如果确实能对我们有帮助,对修行解脱成佛有帮助,那么是很好的。实际上却没有任何帮助,未来的生死路上只是靠自己的善恶业,在临终的时候哪个业现前,就随这样的业力被控制着投生到哪一道去,自己没有一点主宰选择的余地,这些外在的名闻财富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利益,所以就不应该在这方面贪著。你贪著之后,如果你这一生辛勤积累的东西,下一生还能够在回来受用的话,这样也是很好,这一生的财富把名字写上,死之后再回来,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你要到恶趣去它不可能在等着你。所以就是说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
“若有他人骂詈我    赞扬于我有何乐
若有他人赞扬我    骂詈于我何不乐”
无论自己受到赞叹还是诽谤,根本没有高兴和不高兴的心情,都应该平等的去对待。为什么这样说呢?当别人背地里说我们坏话、来诽谤自己的时候;诽谤自己的人很多的时候;别人一说自己不好就产生嗔心,这样应该断除,都能够平等的对待。当别人直接在我们的面前赞扬我们功德的时候;也没有值得我们高兴的,当别人一赞叹自己就:“这是我的朋友知音。”一下子就产生这个人好,产生一种贪著的心,这样的话就应该断除。通过这样的思维,无论赞叹还是诽谤,都不要让自己随着内心的感觉而起伏,让自己的心一赞叹“砰”心情高兴高起来了,一诽谤心就很难过,就像别人的教杆指挥一样,不要被他指挥着,指挥棒应把握在自己手上,不要被他的赞叹、诽谤而让内心有所高低,产生贪嗔的心。
“有情胜解种种别    如来尚难令欢喜
况复恶人如我者    故于世法勿贪著
不得助时既加呵    得利之时复讥毁
有情自性难亲近    云何能令生欢喜”

有情的思想千差万别,释迦佛这样圆满的正觉佛陀,他也没有办法让所有有情都高兴。佛在世的时候还有人诽谤、污蔑、骂佛。一些愚痴的人你没有办法让他们都高兴。尽自己的力量不要抱希望去对待这些人,不名善恶取舍的人让他们高兴,这样是很难达成的,不要抱这样的幻想。
前面讲的这样,对于世间法、世间的东西、包括亲友、身体受用,要断除对此的贪著心、贪恋心,要好好的全部的去舍弃不要去执著。为什么这些有情我们难以让他们高兴呢?有些有情对于没有利养恭敬的人,他就会说怪造了恶业没福气,就会有这样的诽谤。对于有利养恭敬的人、有受用的人就说这人很狡猾,通过装样子看别人供养,就说这样的话。对穷人就说没福气,对有财富的人就说别人谗曲邪命生活这样的去诽谤。这是邪恶的有情,世间是没有邪恶的。对于善恶取舍不明的这些人,是难以相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自性就难于和他相伴,友好的和他处在一块是很难的,如何能让他们对自己都高兴呢?这是不可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53

第五十三座

“愚夫唯求自利故    非得自利不欢喜
愚夫一切非亲友    是诸如来所宣说”

    刚才我们讲到像这样的“愚夫”为什么那么让他难于生起欢喜心呢?如何才能让他们生起欢喜心呢?这样异生不明善恶取舍的人,他总是把自己的利益看作比别人重要,自己的好处得到了,不管别人的利益,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会高兴。如果没有这样,虽然别人对他好一点他都会不高兴。所以释迦佛就这样说:“对于这样的凡夫异生愚夫不可以跟他们太过于亲近,不要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亲友一样去对待。”《月灯经》里释迦佛这样说:“凡夫异生是没有什么真正亲友的。为什么呢?一旦对他们说如法的语言,非常善法的语言他不仅不生信心,还会生起很大的嗔心。稍微对他说几句好都会生起很大的嗔心,这就是凡夫愚夫的行为,所以他不可能有什么亲友。其中还这样说如果你长久的亲近那些愚夫,以后反而相互之间会变成仇人一样。不仅不会亲切,反而有成为仇人的危险。”所以在知道了凡夫异生的本性之后,真正有智慧的人应该远离。这说明什么呢?如果我们对佛法经常的好好去串习、闻思的话,以后在我们内心就越来越亲近、越来越熟悉,对自己也越来越利益。但是那凡夫愚夫那是不可能的。你如何的亲近他不但不会变得越来越好,反而有成为仇人的危险。下面第四部分解说我们应该住在寂静的地方,清净的一直安住在寂静的地方。一共有十四个诵文:
“丛林鸟兽及草木    从不能为逆耳言
与彼同游则安乐    何时我能与为侣”

    这就是说那些有智慧的人对于外在的世间的溃闹嘈杂心存厌离,然后对于凡庸吃喝之类的朋友也要舍弃,应该发愿到寂静的地方好好用心修行。真正的有智慧的人住在寂静的山林里面,与自己相伴的都是比较安乐的伙伴,这些伙伴是什么呢?就是外面的野兽、鸟、树木等等。自己干什么事情他们不会说三道四,不会对自己说不好听的话,和它们相处只会让自己充满着很多的欢喜,所以要经常的发愿什么时候能够住在这样的地方,在寂静的地方好好修行。
“石室废祠空舍宅    或住浓荫大树前
佛子何时能如是    于家无贪无顾忌
无主摄持之住所    自然成就空旷地
自在受用无贪著    何时我得居其处”

最低限度我们应该怀着这样的愿望,就是安住在无人寂静的山洞里面。就像米勒日巴尊者道歌里提到,寂静无人的山洞里高兴得没办法的时候就唱歌,很多道歌就产生在这样寂静无人的地方。或者山涧佛殿里、比较空荡的佛殿、高大的树木下面,安住在浓密的树下。在这样的地方远离各种各样的溃闹。自己发愿什么时候可以安住在这样寂静无人的地方,对于财产受用全部舍弃,不再贪恋、不再顾恋,没有一点儿贪著的心,在这些寂静的地方安心的去修行。这些无人的地方对于女众的话当然就不适宜了,障碍就比较大一点。我们所处的寺院是很好的地方,算是比较寂静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好好的发心修行。不一定要找个没人的地方,这样吃饭都是问题。修行中我们的心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堪能性,还没有坚稳时,往往容易动摇。一定要到无人的地方闭关,饿着饿着就跑出来的情况很多。这样的情况先在寺院里好好的修行。修行内容如过去大德讲的三金刚,三金刚是修行的过程中的心境:最初我们没有牵挂舍弃世间亲友外在的贪著,然后对所修的法《入行论》、《广论》等,对于所修持的种种法好好的修行,不要有其他的顾忌,别人对自己的讽刺打击之类,或出家了被别人轻视之类的事情,自己要无所谓,不要顾忌这方面能够安住在法上就可以,还要适合自己的情况去修行。
这也是一种发愿,在一个没有人管得着的地方,地方非常宽敞、环境又非常的好,有一定自由自在做事情的权利,对于这样的地方我们也应该舍弃贪著,对于所住的地方不要产生贪著的心,然后在这样的地方能够好好的去用功修行。这样的很多条件对于我们初业的行人来说,住在一个大丛林就是非常好的事情。大丛林也没有施主在一边说三道四,如果小寺院一个大施主给你供养,你会看着他们的颜面,自己也不会多么自在,他就说这说那,寺院大丛林里这种现象就很少。自己所亲近的法是佛法,接触的道友都是同参道友,这么多的寺院佛殿,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集资的机会场所,能够安住在寂静的大丛林里,刚开始可以各方面的培福净障的话这个是很好的。
“一钵支身度时日    蔽体唯依粪扫衣
此身脱然无藏护    何时住此无畏处”

    出家人所用的用具,用钵是土钵或瓦钵比较好。如果是金银的钵,很贵重的钵吃过饭就会藏起来,这多麻烦。土钵放那地方都没人要,西藏人或其他的出家人用具的是别人看不上的东西。其他的我们自身的衣服、袈裟都是别人扔掉的,现在是不可能的,都是比较好的。最低的限度像别人一看是普通的布做的,棉布是普通的布料。粪扫衣是不会有了,非常差的别人一看我的布比你的还好不会对这样的起贪念,不会抢夺你的。所以对于我们所拥有的用具,出家的用具都是非常低劣的用具,这样对修行人很好。所有物品都很普通,没必要去保护去掩藏,也不用害怕强盗或仇敌来去掠夺之类的。所以这样心里就不会害怕,住在没有怖畏的地方,没有害怕强盗的地方我们就可以住在这样的地方。像米勒日巴住的地方晚上有小偷进去偷他的东西,他就说:“我白天都找不到,你晚上来找不可能啦。”最关键没有让自己牵挂的东西这很重要,这样心就没有怖畏。现在像修行的条件可以说是比较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不要走极端,好的话各种各样贵重的东西也不好,自己拥有非常贵重的东西;穿的话本来的衣服可以很多,非得穿打补丁的,或者则吃的本来有饭吃硬不吃,这样的话也不行,要远离两端,平常的平平淡淡一般的情况就可以,就不要走两个极端。
“亲身无常往尸林    昔人白骨纵横处
我身可怖亦如是    何时心能泊然住”

    就是说为了意念无常,有时就到尸陀林去,尸陀林是墓场,在藏地是天藏场,到这样的地方去,去之后看到他人死去的这种尸体骨头,就是说自己和他们也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生前可能比自己还要风光还要荣耀,自己未来也会变成这种状态,所以通过这样的观察自身和他们最终都是一样没有什么差别。通过这种都是无常坏灭的法,让自己内心住在一种平等的状态,淡薄的状态不要产生贪著的心,能够平淡的对待自己的身体。
“我身腐朽出恶臭    贪食腥膻狐狸等
闻之裹足不敢近    当来必有如是事”

    然后进一步让我们生起不净的心,不净观像这样的身体本身充满着三十六种不净,一旦死之后发出那种腐烂的臭味,都让那些平时吃肉骨头的狐狸、鹰、秃鹫之类的,它们由于被这种臭味熏的都不敢靠近,自己未来也会成为这样,在不久的将来也很快会变成这样的,所以通过这样的反复的思维,让自己以此来修习这无常不净的不净观。
“唯是此身出生时    与生俱来骨肉等
若尚散坏各分离    馀亲爱者何待言”

    另外的就说在无始的生生世世里头,在生的时候自己的身体是独自生出来的没有其他的伙伴,在生下来之后与生俱来的身体里面的骨肉它们是在一起的,就是一块同时生下来的骨肉它们在临终时也会分散,就像那尸林一样骨头和肉都会分开,就是与生下来的骨肉都会分散来的话,其他没有关联的的亲友朋友,那和他们分离就更不要说了,所以不要对他们产生贪著的心。
“生时独来一人生    死时亦唯一人死
若他不能代受苦    奚为因亲做障碍”

    就是在生生世世里面,生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朋友是独自一人生下来,死的时候也是没有其他的朋友,自己还是一个人死,都是在独来独往一切都是随业力所自在,自己为了亲友所造的恶业的果报,这些痛苦自己来代受,别人是不会替你去受的。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我们修法做障碍的那些亲友又有什么们用呢?我们修法他们做障碍,我们痛苦的时候他们不能去帮我们代受我们的痛苦,这样做障碍的亲友就没有什么利益,所以这样的话我们也不要对他们产生贪著的心。
“宛如世间行旅人    偶尔同投止宿处
如是三有旅途中    偶尔受生同一处”

    打个比喻长途跋涉的旅客同时投宿在一个旅店里,因为他们只是暂时的投宿,在一起认识了,一块吃吃喝喝,但都有自己的想法明天就会分离。以此比喻由于宿业力让我们在轮回里面,在三有的轮回道路上共同投生的亲友,我们不应该去贪爱执著。因为不久也会由于业力会让我们流浪到各自的地方,让自己投生到六道不同的地方。贪著又有什么用,没有什么利益,所以应该舍弃对他们的贪著。在三有轮回的六道里漂泊,偶尔漂到一个地方碰了面成了亲友,这是无常变化的,一定要断除这方面的贪著。
“眷属环绕途悲苦    应及死人尚未来
从床榻上舁身起    当早独往丛林间”

    自己一旦死的时候,世间的亲人朋友,他们会非常忧伤痛苦,尸体会被四个人抬出去扔到外面的尸陀林里,在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在那四个人还没意识到自己还没死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到寂静的山林里去修行对治烦恼,不要一旦死亡来临时就来不及了。
“既无亲知亦无怨    孑然一身住闲静
计我此身早已死    即令今死复何恨”

    住在寂静的地方会有什么功德呢?有什么样的好处呢?住在寂静的地方让自己产生贪恋的东西是没有的,也没有对自己做伤害的仇人怨敌。自己独自一人住在寂静的地方,远离对亲友的贪著,在亲友的心目中就像自己已经死了一样,这样自己真正死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伤心。自己出家了父母不同意,实在没办法就走吧,就像没有一样。这样的话父母就不会太伤心了。
“任令何人住于前    不能令我生忧恼
若修随念如来等    无能令心散乱者”
在寂静的地方自己的面前没有仇人,也没有怨敌,也没有让自己伤心的人,也没有伤害自己的人。亲人的话让自己容易伤心,怨敌的话让自己伤害,在寂静的地方就没有了。远离这样的忧悲伤害,这样没有这两种境界的话就可以安住在这样的地方随念佛陀,就可以六念对正法好好的修持。别人没有让我们散乱,自己也就可以安心的修习各种各样的善法。
前面那两句可以改一下:“令我忧恼损害者,谁人亦不住面前”。这样好懂。一旦和自己的亲人非常近,难免的会遇清官难断家务事,里面的事情不好办,然后自己产生这样那样的要求,乃至自己的希望不会满足,让自己不高兴的事情自然的讲就会产生。住在寂静的地方距离很远,断除联系的话让自己苦恼的事情也不会有,这样也就不会让自己散乱。
“无多扰恼常安适    一切散乱皆寂静
故我一人当独往    郁茂葱茏林将间”

    一旦在这寂静的地方的话,自己的身心就自然的安乐,法的欢喜自然的就会增长,享受在法喜禅悦上。在寂静的山林里面维持着我们的吃的用的喝的也非常简单。过去的山林里面各种各样的水果都很多,生活来源也非常容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远离一切的溃闹,远离一切的散乱,让自己能够独自处在这样寂静的地方。对于家庭自己的家乡就像牢狱一样,菩萨要行持的话最好要远离家乡。
“舍置别馀邪思维    为令此心平等住
亦为调伏自心故    我当一心勤精进”
住在寂静安静的地方,“邪思维”是对于亲友、身体受用贪著的心,这样的邪思维全部的舍弃。然后利乐他人的方便要在这方面好好的去用功,是指两种大宝菩提心:愿、行菩提心,乃至空性胜义菩提心,这两个菩提心通过这方面的修行利益他人。自己应该一心一意的在个上面去思维,安住在禅定里面。自己为了调伏自己的内心也应该修习空性,证悟空性的解脱道,通过这样的修行调伏自己的内心。“调伏自心”含调身调心两种,最主要的是调伏我们的内心,调心里面最好的当然是对空性的领悟,在这方面应该精进的用功。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53续

下面就开始讲舍弃各种各样的邪分别,一方面要舍离愦闹,热闹嘈杂的地方,住在寂静的地方。这里开始第二部分就讲到内心的邪分别邪思维应该要舍弃,分两个:第一个是简单的解释,第二个是详细的解释。第一个部分它有一个诵文来去简单的略说开示一下:
“若于今世或后世    诸欲唯能生衰损
今生杀缚及刑刖    后世能成地狱苦”
    对于外在的五欲贪著的过患有哪些呢?在今生、在现世和乃至来世都会由于对五欲的贪著,而产生很大的痛苦让自己遭受各种各样的灾害,各种各样的痛苦,今生由于对五欲的贪著被他人杀、或被投入监狱、或被绳子捆绑、乃至被兵器砍断自己手足之类的痛苦,来世也会堕入地狱恶鬼畜生里面,所以一定要断除对五欲的贪著,在这个方面好好的去用功。在《妙月女请问经》里面这样说:由于贪著让有情堕入地狱,也由于贪著让有情堕入恶鬼畜生。下面是详细的解说对内在有情的贪著,第一个对内在的男女之间的贪著应该断除;第二个对外在的名闻利养的贪著应该断除;第三个意念寂静地方的功德。
    在第一个方面在对内在的有情,如男女方面贪著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思维承办它的因缘方面非常困难;第二个方面思维她的体性方面的不净;第三个方面结果是造成很多方面的伤害,最后果报造成最终更多的伤害。分成这三个方面去思维。
    第一个方面成就它的因缘方面困难来去讲,有三个诵文:
“匍匐男女鬼卒前    为彼再三作祈请
或诸罪业或恶名    为彼一切非所畏”
这里的“鬼卒”指月下老人,媒婆。世间的男女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刚开始会在月老或媒婆的面前求得自己所贪爱的人,会送信、财产等很多受用的东西,为了祈求得到自己所贪爱的人,这样很多次的祈请。而且为了得到自己所贪爱的人,各种各样的恶业也无所顾忌会去做。也不理会别人各种各样的讽刺漫骂,不好的名声自己也不会顾忌。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54

第五十四座

为了证得无上的菩提怀着这样的心来去听闻大乘的佛法。我们现在讲的是《入行论》里面的第八品禅定品。
“匍匐男女鬼卒前    为彼再三作祈请
或诸罪业或恶名    为彼一切非所畏
我宁趣入恐怖中    亦宁耗损诸财物
若于彼身能抱持    善哉我心亦欢喜
彼唯骸骨更无他    不能自住亦非我
何故于彼深好乐    爱著不能趣涅磐”
这里讲到应该断除对内在有情的贪著,刚开始为了追求自己喜欢、贪爱的人,在世间的媒婆面前多方面的去祈请,而且送很多的东西,经过多次的祈请,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己宁愿造下很多的恶业,乃至背负了很大的恶名也无所谓,只是为了得到自己所贪爱的人。干什么恶业也无所谓,各种各样的伤害、恐惧,乃至自己的钱财耗尽,只是想拥有自己贪爱的对方,达到自己的愿望。我们一旦去观察,一切身体都是骸骨,都是白骨骨架而已,没有什么精华宝贝。最开始这种贪著的对象自己也是没有主权,也不属于自己所有。只是臭皮囊而已,为什么自己不去好好地去追求清净的解脱呢?前往寂静的地方好好地修行,追求清净的解脱安乐法喜,断除贪著的心走向解脱道,为什么对于这个肮脏的、不净的身体这样贪著呢?
“除时殷勤好护持  后时惊愕何如此
先为他见或未见    恒以衣等覆其面
汝昔迷恋贪著者    今仍如前现量转
鸟鸢啄去现其形    何故汝今欲逃避”

    世间男女最初见面的时候会表现出非常害羞的样子,百般的遮拦不让别人看到的面容,自己贪爱的人一旦死去被丢到尸林里,一旦死的尸首在尸林里的时候你所贪著的面孔,它根本没有什么遮拦完全的显现在众人面前,这时候应该也像以前一样非常高兴的去看才是,为什么不去看呢?而且这时候像鸟、老鹰、狐狸之类的把衣服都全部叼去了,也会完全清楚的看到,为什么会去逃避呢?以前由于自己的烦恼,对方尽力遮挡着自己还希望去看到,为什么现在没去遮挡的时候为什么不去看呢?
“昔日若为他眼见    汝心悭惜极防护
云何今他为啄食    汝心不惜不防护”
以前在活着的时候,当别人看自己喜欢贪爱的人的话,自己会生起恼怒的心顾忌的心不让别人去看自己贪爱的人,非常尽力的去保护,为什么现在尸林里的面容,被鸟、老鹰、狐狸在啄食的时候,为什么你现在不尽力的去好好防护呢?
“若见如斯朽肉堆    乌鸢狐狸所食啖
何于鸟兽肴膳前    花曼旃檀庄严供”

    人死后尸体放在尸陀林里,自己的尸体、肉、骨架就被狐狸、乌鸦、豺狼吃掉,肉躯只不过是鸟兽的饮食而已,为什么在鸟兽的饮食面前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去庄严、供养呢?用花、旃檀、金银珠宝等的装饰品去庄严它呢?它最终只不过是鸟兽的饮食而已。对于在最终成为其他动物的饮食面前做种种的供养,种种的装饰是没有什么意义。
“久死尸骸不动摇    汝今见之犹怖畏
全身摇曳如起尸    汝今见之何不畏”

    若一旦被抛弃到尸陀林里,尸骨全部被吃掉,骨架子被腐化掉,在那里躺着一动不动。我们如果看到这样的情景,心里会害怕,希望走开。为什么现在活着的时候也像尸体一样,如一个活着的身体,行尸走肉,被烦恼控制着、牵动着动摇而已,种种的动机、种种的思想左右着我们的肉体,活动来活动去,为什么这样的你不感到害怕呢?
“若其覆蔽犹贪著    何不贪爱未覆者
若于尸骸非所乐    何故抱持衣覆者”

    对于被衣服覆盖着的身体去贪著的话,为什么不去贪著那些在尸林里没有被衣服所覆盖着的尸体呢?既然对没有覆盖衣服的尸体我们不会去贪著,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去贪著被衣服覆盖的身体。如果值得贪著就应该都贪著,不值得贪著就应该都不贪著。为什么呢?其实它们本身都是不净的。
“同依于一食物中    出生便溺及津唾
此中便溺非所爱    汝于津唾何爱乐”

    在这里就讲到了自己贪爱的人,他的一切像便溺、唾液都是从不净的东西而产生的,从不净的食物而来的,为什么去贪著他的唾液不去贪著他的便溺呢?这二者本身都是不净的,它的因缘都是一样而来的。
“若其乐著唯细滑    兜罗绵枕何不贪
谓无气味及漏泄    欲者唯为不净迷
诸具欲贪下愚人    谓兜罗绵虽细滑
不能两两相交会    由斯不乐兜罗绵”

    如果自己贪著的是身体方面柔软享用,那么棉花、罗棉之类的,柔软的衣被为什么不去喜欢呢?为什么去喜欢不净的身体呢?身体本身是不净的,但是如果没有罗棉的柔滑、身体上的气味,贪心的人不会执不净为净,贪心的人只是被这种愚痴所迷惑,而去贪著。被贪欲迷惑的人,贪著的不是对于处的贪著,只是对不净的贪著而已。下面对方就辩论说并不是对不净的贪著。
“若谓所贪非不净    唯馀骨琐筋络缠
血肉污泥涂其外    此物何故置怀中”

    本来的骨头架子是相连着,然后外在的又被肉覆盖上一层,对于这样的为什么会这样贪著呢?本身不净的骨肉经脉而已。
“汝身自具多不净    即彼堪供汝受用
何故于他不净囊    贪求不净生贪欲”

    自身有很多不净,每天都要去处理,已经令自己很麻烦了。为什么还要对自己不净的身体去贪著呢?
“若谓所好为肌肤    妙著美观为所欲
肌肤色质本无心    汝于是中何可乐”

    若自己贪著的不是刚才讲的那些。只是贪著对方的皮肤、肌肉之类,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死之后那些没有心识的肌肤、尸体不去贪著?同样都是肌肉皮肤。
“若贪其心是何物    不可触知不可见
谁能触见所未闻    无故抱持何所为”

    又回答说:因为这种死去的肌肉、皮肤没有心识,所以不去贪著,只是对有这样的心识的肌肤去贪著。如果这样,自己贪著的只是对方的心而已,心它是没有形体的,身体也没法接触到,这样不能够去了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贪著心,肌肉体不是心识,对于这样没有意义的身体,我们为什么这样去喜欢呢?
“他身自性为不净    若不了知未为奇
自身性亦唯不净    若不了知深可怪”

    对方别人本来是不净的身体、不净的自性,自己如果不明白,这不算希奇。但我们自己的身体是不净的,充满着污浊,我们自己应该去清楚了知,自己却不明白,这确实是非常奇怪的事情。烦恼的心就这样回答说:身体虽然是不净的,但是它有非常好的形体、颜色,所以去贪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在远离乌云大雨,在晴朗的太阳光照耀下盛开的莲花,为什么我们不喜欢它呢?因为在太阳照耀下开放的莲花,我们应该喜欢它,它的颜色形状非常美妙。为什么对美丽莲花不去贪著呢?为什么要以贪著不净的心,对于不净的身体去贪著呢?
“离云净日照开敷    新茁莲房偏弃置
未知汝贪不净心    耽斯秽窟有何乐
地面若为不净污    偶一触之生厌恶
他身不净出生处    汝今何故欲相触”

    地面一旦被粪便各种肮脏的东西所染污,自己就会远远的僻开它。身体本身是不净的,为什么我们还要对对方和自己的身体这样去贪著呢?
“若于不净既憎嫌    从不净田所出生
从于不净种子也    他身何故置怀抱”

    对于不净的东西自己是非常讨厌的,为什么自己不净的身体从不净母胎田里出生,由父精母血这样不净的种子所产生,对他人的身体为什么就这样贪著呢?本身田地不净、种子不净,自己对于不净这样讨厌的话,为什么还对这样的身体去贪著呢?
“从不净生不净虫    于彼小虫非所喜
众多不净自性身    从不净生何可乐”

    就像粪池里面的虫子,本身都是从不净里面产生的,我们对虫、蛆非常讨厌,对于他人本身不净的身体,不净的身体又是从不净的种子里头产生的,为什么还要去喜欢呢?
“汝今非唯于自身    不净自性不呵厌
乃复于他不净囊    贪求不净生贪欲”

    对于自身充满着种种不净的身体,我们不去厌弃呵责,反过来还要去贪著其他的被不净充满着的皮囊身体。对这样的不净应该深加厌恶,为什么不仅不厌弃还要去贪著呢?所以通过这样对他人不净身体的观察,而升起舍弃这种贪著的心。
这里主要是讲对男女的贪著,通过观察不净观、无常的道理断除这种贪心。通过各方面的去返观你到底贪著什么呢?贪著的本身没有什么意义,贪著的东西本身是不净的、无常的,通过这样的心断除自心的贪著,对于其他有情贪著的心。勇尊益西坚赞大师说过:“我们的身体被以往业力的工匠,制造出这样的骨架,然后被以不净的肉泥所涂抹,里面充满着脑髓、浓血不净的东西,九孔常流不净,散发着各种各样的臭味,如不净的仓库一样,为什么会我们还要对此身体产生贪著呢?不净的仓库让我们欢喜贪著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对于不净的自他身体不要去贪著,应该产生极大的厌离才是。
“龙脑旃檀可意香    香粳时蔬诸美食
但令入口复吐之    地亦沾污成不净”

我们吃下如冰片、红花、龙脑之类的香、药,散发着各种香味的药,或者各种各样的香甜的米饮食、蔬菜、美食,这些物品一旦进入我们的嘴里,不小心吐出来也很变得很脏了,即使消化出来排泄也是很脏的,都会让大地玷污了,所以对于本身制造不净的身体,不要去贪著。
“现见不净有如此    若犹于此心狐疑
当往观于尸林中    所弃他人不净体”

    自己现前能看到的自身种种的不净,如果自己对于这些方面还有所怀疑,那就好好的到尸陀林去看看不净的身体,然后多方面去观察他变化的过程,这样好好的让内心去明白自身的不净。
“若知朽坏皮裂时    能令人生大恐怖
何故复于自他身    后时贪著生欢喜”

尸陀林里尸体的皮肤坏裂之后,或是天藏被剖开之后,尸体里面各种各样的内脏不净的东西显现,我们看到后会生起很大的恐惧,为什么对自他的身体还要去贪著呢?
“身所熏染之香气    亦唯旃檀等非馀
何故依于馀物香    于馀人身起贪著”[
color=Green]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55

55mp3
烦恼的心又回答:身体虽然是不净的 ,但是被各种各样的香料涂抹后,就会贪着。涂在身体上的香气,不过是其它的香味而已,并不是身体的香味,香气和这个身体是没有关系的。身上涂上香料却和身体没有关系,然而却对身体生起贪着,这个是不应该的。
“若彼自性本臭恶 于彼不贪何不可”如果只是贪着很好的香气的话,(身体本身的自性是不净是臭恶的)对于它为什么要贪着呢?这样是不对的。
“世间贪著无义人 云何于彼以香涂 是则芬芳出旃檀 于此身中何所有 何故依于余物香 于余人身起贪著”
世间上愚痴的人对这个不净、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心要的身体为什么用各样的香水去涂抹呢?不应该这样的。而且身体被涂抹之后散发出的香味不过是檀香的香味而已(身体本身是没有香气可言的)对这样的身体去贪着,这也是不应该的。
“若时发长爪甲深 牙齿污秽垢腻染 人身自性本如是 袒露观之堪怖畏 如此刀剑伤自身 云何于彼勤剪剔”自身如果不做剪指甲这样一类打扫的话,时间很长不去管它,脸、牙齿都很脏,身上覆盖着各种各样的脏东西,身体本身就是这样子的,一旦本来的面目呈现出来不去打扮得话,是非常可怕的。对于这样一个本身是对我们有很大伤害的身体,(为了这个身体我们造了很多的恶业,)为什么我们要去费心的打扮它呢?刀剑对我们做伤害的话,我们还会去打磨它。以此比喻身体就像伤害我们的刀剑一样,我们还要各方面去打扮修正它,这个是不对的。
“我执愚痴力所蒙 颠狂迷人遍大地”很多人对于自己这个不净的身体由于愚痴对它贪着,用各种各样的心情努力来打扮它,内心又被烦恼所控制和迷惑,这样迷惑颠倒的人充满大地。
“仅见久死旧尸骸 若于尸林犹厌舍 摇曳尸骸遍城邑 于此尸林何喜爱”像尸林里被丢弃的尸体,风吹日晒只剩下一堆枯骨,如果被人看到会产生厌离恐怖的心,希望尽快的远离这样的地方。在城市里我们被内在思想的风吹动下这样的骨架充满着整个城市,对于这样的尸林(行尸走肉的城市)为什么还要去喜欢呢?这个颂文对修白骨观是一种观修,整个大地充满白骨,有这个内涵在这个里面。贪着的果报对我们也是一种伤害,对内在有情的贪着分三个方面;第一个为了得到贪着对象的话,要受很多的辛苦,然而我们贪着的对象的体性本身是不净的,最终对我们是一种伤害。有八个颂文:
“况复如是不净物 不酬其值不可得 为成此事费勤劬 亦遭地狱等灾害”    自己贪的这个不净的对象,要想得到也要付出很大的财力,今世自己的生活也会非常辛苦,积累财产。而后世自己的恶业又会堕入地狱里面受各种痛苦的伤害。
“少年无力致资财 及年方长此何用 消磨岁月积财富 老矣得之有何益”
在少年的时候为了得到贪着的对象及为了自身的生活,(少年没有力量和本事去挣钱)如果没有的话,老年后就没有受用。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为了积累财富到处奔波,有了一定财富之后自己的寿命也快结束了,这样又有何用?
“或有贪欲下劣人 黎明而起极勤劬 抵暮归家身疲极 僵然而卧如死尸”像下劣的仆人黎明就要起来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晚上回来身体疲惫的就像僵尸一样,这样的话贪着的心起都不会生起来。
“或由烦恼游异域 跋涉长途受诸苦 心欲求于诸女色 而诸女色终难遇”有的人为了养家糊口到很远的地方去挣钱,长途跋涉四处漂泊本身就是痛苦,自己离家乡又非常远,自己虽然贪念想念的人但见面都难以见到。
“欲求自利诸愚人 为彼彼事鬻自身 彼不可得定无义 徒为他业风所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如何来成办自己的安乐呢?内心非常迷茫。为了妻子儿女生活,把自己的身体卖了给别人做事情得到工钱,但是在没有得到工钱的时候,就被自己的主人所控制了,自己没有一点自在,而真正能利益自己的事也成就不了,在今生来世有很多的痛苦。
“或有也卖自己身 他所雇佣无自在 仍惧妻室育子时 树下祠中无宅舍”各方面低劣的人把自己卖给别人当作奴仆,自己没有一点自在完全被别人控制着做各种事情,自己为了主人在外面四处奔波,没有固定的家,妻子就在荒山野林生产,就是这么辛苦。
“欲贪欺诳诸愚人 常称求活故谋生 不顾生命临军阵 为利甘为人役使”
被贪欲所蒙蔽的这些愚人在世间也希望长久幸福的生活,但是为了这个目的不顾生命去作战,做别人的奴仆及各种各样伤害他人的事情,反而去受苦果。
“具贪欲者或断肢 或贯尖扡为人幢 或被弋矛相刺击 亦见投火焚其身”
为了自己的生活做各种各样的恶业,一旦果报现前的话,就会遭受各种酷刑。断肢或者整个身体插在坚硬的木头上,或者整个长枪把身体贯穿,或者被其它的兵器刺伤乃至活活的焚烧,这些都是贪欲的过患,通过这样思维来断除贪欲的心。
现在讲第二部分就是对外在名闻利养的贪着也应该舍弃,第一部分是对内在有情的贪着要舍弃。
“积聚守护散坏诸热恼 财为无边衰损汝应知 诸有贪著资财散乱者 陷三有狱脱苦终无期”最开始积累财富的话就需要受各种各样的辛苦,在中间得到一大笔财富也要去守护,最终被五家(财产为五家所供)破坏的时候又有痛苦,整个过程中,开始积集,中间守护,最后被破坏,在这样三个阶段都可以让我们产生痛苦。所以我们要知道财富是无边痛苦的因缘和根源。初中后的财富只能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热恼和痛苦,通过这样的思维和理解不要去贪着外在的名闻利养。一旦对外在的财富贪着追求的话,内心就会非常散乱。为了得到和受用这种财富会做各种各样的业,这样只会让我们在业力轮回中一再受生。一旦轮回的话,从三有轮回解脱的机会就没有了,只会永远在这里面流转。
“于诸具足贪欲者 所欲害多而利少 犹如俯首辕下驹 偶一嚼啮路旁草”对于五欲贪着的人,除了前面所说的那些痛苦还是痛苦,而利益非常的微弱。就像拉车的畜生在非常辛苦拉车的过程中偶尔在路边吃几口草而已。同样贪着外在五欲的人也是这样。
畜生如是不为奇 何可人为琐屑事 造诸恶业生诸苦 坏我难得暇满身”像一些小小琐屑的安乐畜生也可以办到的,人为什么为了畜生都能办到的小小的利益而把自己暇满圆满的人身就浪费了?这些都是因为被过去的业力和习气所捆缚无法摆脱出来才这样的。我们以前说过现在暇满人身是被过去善业所感,用这样难得的人身来办理那些连畜生都能办到的微小的事情上实在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把过去的善业也浪费了。
“所欲决定必坏灭 能令堕于地狱等  非为成于大义利 长时所生疲极苦 若仅以其俱胝分 微苦即能成大觉 具欲而行菩提道 苦多菩提不可成”
自己所贪着的对象即使是一个国王的安乐它也是无常的,也是幻灭的。对它贪着的话反而依此造恶业。一旦堕入地狱它的过患就会非常大,让自己受很大的痛苦,没有什么意义。为了自己贪着这个目的,无始以来尝试了很多痛苦,让自己受了很多这方面没有意义的辛苦。我们那怕以其中一点辛苦来修道的话,那就非常容易的成就佛陀的果位。为什么我们不在菩提道上用功而是贪着对象,这样对自己没有一点帮助。为了贪欲的东西我们受了很多的痛苦,而受这个苦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得到菩提的果报。而为了他人成就菩提道的话,我们受的苦行很少反而能够得到无上的菩提道。贪心的人为了贪着的对象受的苦多,但没有菩提啊。
“当思地狱等诸苦 利刀毒药及猛火 危岩及与诸怨敌 无可比喻贪欲者”
我们应该好好的去思维,如果贪着外在五欲境界而去造恶的话,它的果报只能是地狱这样的痛苦。由于贪心所产生的过患和伤害比起刀、剑、毒、悬崖等对自己所造成的伤害还要严重。所以我们知道这样的情况就应该断除对五欲的贪着,好好的在善行上精进。
这里讲前面对五欲的厌患让我们对寂静的地方产生欢喜心,这也是第三个方面对寂静的功德忆念。
“如是于欲生厌离 于闲静处生欢喜”
像前面所讲的五欲的过患,通过这样思维来对五欲生起强烈厌倦的心,寂静的地方能让我们发起欢喜,在这种地方来修行禅定。我们应该思维安住在寂静的什么地方呢?又具有什么样的功德呢?
“诤论烦恼悉空寂 住于寂静丛从中 可爱月光旃檀香露涤 广大磐石适悦如华居 万籁萧然微飔拂林薄 为他饶益白净善心生”
怨敌外在的争论是没有了,在寂静的地方看不上的人不会在自己面前,让自己生起贪心嗔心的境也不存在,有着真正福德修行解脱道的菩萨来说在这样的寂静地方是非常好的地方,应该安住在这样的地方。月光清凉檀香散发着香气,修禅定时刺耳的声音也没有,非常安静。没有野兽、强盗之类安全的地方。身心寂静,在这样的地方修行什么呢?那就是自利利他的菩提心。白天听到鸟叫花香,晚上万籁俱寂这样优美的环境,内心修的又是自利利他殊胜的菩提心这样的。
“空屋树下石室等 随心所欲而安住 远离执持守护苦 无依无著放意行”在空房子里、树下、天然的山洞里面,在这样的地方自己想怎么坐就怎么坐,非常自由自在。自己又不需要积累和守护非常多的东西(财富等),这样就会断除很多这方面的辛苦,因此没有什么幻想和恐惧,思想平静,这样的状态下非常自在的去行持。
“自在受用无贪著 不为一物所系属 所有知足受用乐 虽南面王未易有”自己想怎么就怎么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可以非常随意,对住处身体受用又没有贪着,和别的亲友又没有什么联系,对衣食少欲知足,安住在这样寂静的安乐,就连国王,天帝也难以得到,所以有很多的智者都希望在这样的地方好好修道。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56

56mp3
下面我们扼要的讲一些《广论》里止观章里的止品——奢摩他,用白话解释更好懂一点。如果念文字的话,大家可能会执着于文字也不好懂,所以直接用白话解释。现在学习后面的禅定——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后面六度里的禅定度和智慧度。奢摩他属于禅定这一度,禅定波罗密多。毗钵舍那般若波罗蜜多。止观相当于后面的二度。讲这个分六个方面:第一个学习止观的功德有什么好处?第二个止观含摄一切的禅定。第三个止观的自性,止和观到底什么性质?第四个止观要同时进行修,但修一个是不行的。第五个按一定的次第修,一定先修止再修观,在成就止的功夫之上才能修观,不然一上来就修观不可能成就止的。最后讲止怎么学习?观怎么学习?然后详细的对它各个方面解释。
修习止观有什么样的功德和好处呢?就是大小乘乃至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都是由于我们修习了止观而得到的。世间就是说各种各样的禅定需要止观,欲界各种各样的事业得到一定成就也是需要这种定力。出世间的功德就更不用说了,像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五道十地的功德更需要止观的修持才可以得到。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功德需要修习止观呢?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想做什么事时,心就有一种自在的权利,可以随心所欲。想让它安住在善法上,心就能安住在善法上而不散乱,心能获得自在。让自己的内心获得自在、控制的权利,这样的话做什么事都能成功。如果没有这个事业的成功就不可能。就这一点我们要想生起出离心也好,菩提心也好,如果有一定的定力的话,对自心有一种自在的权利的话,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都能很容易的生起来。反之则很困难。
另外有一点大家疑惑的地方,是不是得不到真正的止观的话就没有功德可言呢?或者说大小乘、世出世间一切功德都是止观,得不到真实的止观就没有功德吗?这里我们首先明白一点,这里所讲的止观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真实的止观,第二个是相应的止观。真实直观就是修习禅定得到各种各样的观慧,禅定的功夫真正的生起来。相应的止观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能够一心一意的做事情,这一点就是相应的止。比如我们看书的时候能够一心一意看书,不散乱不昏沉,这就是相应的止。对于内容的观察、思考,不被外界所动摇的话,这是相应的观。所以说三乘的一切功德是止观之果,是讲的真实的止观和相应的止观之果,并不是完全是真实的止观,这一点我们要明白。简单地说大小乘的功德都需要两个方面来修持。第一个通过观察的智慧来观察修。第二个对所缘的内容能够一心一意的去安住修这两个方面。这样的话才可以成就大小乘的功德。如果以其中某一方面的话是不行的。我们前面讲各种功德的生起都一再的强调,通过各方面的教理多方面思维,不管经典上的引用的还是道理上思维也好,对于所思维的内容产生一种定解。这样的话就需要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多方面的思考,另一方面不要散乱。如果散乱的情况下思考也不会有结果的。所以需要观察修和安住修。
如《解深密经》云:“众生为相伏,即为烦恼伏,要勤修止观,而能得解脱。”束缚众生有两个方面;我们先讲粗种伏,就是我们内心身心的不堪忍性。就是说身体方面做事情不行,总是很辛苦和疲劳。内心没有欢喜心,总是被烦恼束缚,所以就没法得到解脱。相伏的相就是现行的烦恼,众生总是被烦恼的种子现行束缚着,只有通过止来断除烦恼的现行,观的话来断除烦恼的种子,只有通过止观才可以断除这两者的束缚。一个是烦恼种子的束缚,一个是把粗大的烦恼现行压服掉。只有止观的力量才可以断除这两种障碍。
刚才讲的是止观的功德,不修止和观的话就断除不了烦恼及烦恼的种子,断除不了烦恼的现行,要想断除的话就要修行止观。第二个方面讲止观含摄一切的禅定。就像一棵大树有很多的树枝、叶、花、果实,但是一切的根源都是树根。可以说含摄一切的扼要(树枝、花、果实)都是以树根做为它的根本。同样佛经里说的大小乘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禅定,那么多的禅定它的根本在哪里?那就是止观。止观含摄一切佛经所讲的三摩地。所以真正想修禅定的话,虽然不能了知那么的三摩地和禅定,但是对止观能好好了解的话那就可以了。如《解深密经》云:“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圣三摩地,当之一切皆赐所摄。”就是说声闻菩萨如来那么的三摩地,都是被止观所含摄。我们想修学的话虽然了解不了那么多内容,那么多禅定的差别,没有这个能力了知,但是如果抓住根本的话就要好好学习。经典里有很多如修次下篇,修次中篇一直赞叹止观三摩地。
止观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和性质,就是奢摩他的自性含义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缘任何一个境,三摩地不一定缘某个境,任何一个境都可以。把它做为观想的对象。然后以正知正念一心一意安住在境上就可以了,不要散乱、昏沉、掉举。一旦生起身心轻安的话,这样的三摩地就是奢摩他。心对于一个境上能任运安住的时候,它就会产生身心的轻安,身心的轻安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没有身的轻安的话,就会很疲累。做什么事做久了就会累,身体很疲乏。身体没有堪能性。一旦生起三摩地做任何事就不会疲劳。一旦得到心的轻安,心如何安住在境上也不会疲倦。有时我们做事心里很烦躁这样的情况就不会产生。空性的道理我们不一定证悟,只要安住在一个境上,这个就可以让我们身心轻安。刚才讲的是奢摩他的自性。像观(毗钵舍那)是怎么回事呢?在奢摩他的基础上(身心轻安的基础上)对空性进一步观察思维,在禅定的状态里面对空的道理进行观察思维,这样的情况下证得的。一旦生起由观察的力量让身心生起轻安的话,这时候就真正生起了毗钵舍那。得到毗钵舍那的话,就是大乘加行道的菩萨。要想生起毗钵舍那的话,只是在那里打坐不去观察思维,做一些无分别的修持,任何都不去想和思维,安住这样状态里面的话,这样是证不了毗钵舍那的。《解深密经》里就讲的很清楚。我们现阶段为什么要对空性道理好好闻思呢?这样在我们观察思维的时候,才有观察思维的内容,才有证得的希望。如果现在连闻思的阶段都没有,对空性不了解不明白的话,道理上都不去理解的话,当然就谈不上去证得。《解深密经》说菩萨在得到身心轻安后,以这个为基础,让内心舍离各种散乱心态,对空性好好去思维。我们平时对空义只是影像的理解,不是现证的理解,如果是现证的理解的话,那就是登地菩萨了。只是一种影像的方式去领悟。就是在禅定的状态里面,用观慧在对我们平时所领悟的总义的空性一再的观察思维。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56续

我们说止观的分类在哪里呢?有人认为是以所缘境来分的,这个是不对的。因为对于空性有所领悟的止也是有的,对于不证空性的观也是有的。有的胜观它对空性不了解,只是观察一般的法义,这种观也是有的。有的对安住在空性上的止也有,(也可以安住空性上面修止)所以不能在所缘的境上面去分了。到底止是怎么回事?就是心对外境的攀援让它停下来,不要攀援外境。向内安住在所缘上,这个就叫止。简单地说心不要外散,安住在内在的法义上就叫止。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用智慧去观照,这就是观。止是这样去分的。这是止和观的差别,不是以所缘境。如果是所缘境所缘空性的话,(缘空性的止也有,那怎么分?缘不是空性的观也有,不能以所缘境分)依它内在的作用去分。个别人还认为止观的差别,就是心没有分别的住在那个地方,对于境的攀援观想的时候,这种非常明显的明了的力量没有的话,这个是止。像我们打坐观想的时候,观想的境界不明显这个是止。有人认为是这样的。一旦明显的力量有的话这个是观。这个也是不对的。这个和佛经是相违背的。即是止的话他也有一种清楚明了的力量。观想一个境界应该清楚明了。有人认为有这样一种观点,没有明了的力量就是止,有了清楚明了的力量就是观,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很多佛经及弥勒菩萨的论典、无著菩萨的论典,莲花戒论师的修行次第等很多论著,止和观的定义是相背的。他们讲的定义和这个观点是相违背的,那里面这样说:心缘于一个境上的三摩地就是止。对于所知的内涵用智慧一再的观察,这种智慧就是观。很多大经大论是这样讲的。我们经常提到昏沉,对于真正的昏沉来说,昏的话这个状态我们是有的,像听着听着经或念着念着经打起瞌睡来了,这个是昏的状态。对于沉我们一般还达不到那个境界,只有修禅定的才会有沉的现象产生。沉的现象是怎么回事呢?就是修禅定的时候对境也能清楚的显现,就是心的力量差了一份。就像我们有时看书能聚精会神的看,这个就是心的力量很强。有时看着书打着妄想,心力很弱,像拿着念珠“啪”掉地上了,没有力量。在修禅定产生沉的时候,对所缘境也在观想,只是心力弱了。可以说也是比较善的一种状态,只是力量不强。昏一般和睡连在一起,昏也就是睡的前奏。这个很多是不善的一种状态或者无记的状态,不一定是好的。沉的话就不一样了,它毕竟还是观想着,只是力量弱一点。这个是一个过程,需要提心力。是一种比较好的状态。当然不是真正的禅定是一个过程。
对于细分的沉这种在很多修禅定的里面可以说很多人都处在这样一种误区里面。因为他一旦住在这样状态里面,他可以住很长时间几天也没关系。心相对来说是比较清楚的,只是无法提起心力。就无法引成真正的轻安。如果没有真正的轻安产生就不是禅定,就不是真正的三摩地。所以我们平时注意心非常疲倦的状态下干什么都不行。修禅定一旦堕入这个状态里面是很可惜的事。本来再提升一下就是真正的三摩地,可是往往在这种状态里浪费很多时间。真正三摩地的产生它对所缘境一方面能够缘所缘境非常清楚的显现。另一方面还有一种明了的力量,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三摩地。如果这样的条件没有的话,就不是真正的三摩地。我们刚才讲到对心境明了的力量不是止和观的差别,只是禅定里面有没有沉的差别。要想成就止的三摩地的话,以前的三摩地都应该远离沉的,(不管是细分或粗分的沉)。一旦远离沉的三摩地的话,内心自然就会明了。奢摩他止的话一律有心的明了明境的力量。另外对于止和观,它对于缘空性的三摩地和缘空性的智慧这两边的产别,就是对两种无我(人无我、法无我)有没有领悟这样的差别?像三摩地他就没有领悟吗,但是对于空性的智慧他已经证悟了,在这方面去分的。并不是在内心(内心充满着安乐或明境,或者住没住在这个所缘境上)不是在这个方面去分别得。刚才讲到三摩地止也可以安住在空性上面,也可以说有一种轻安、明境、光明显现在这里面。但还是属于止。它只是对空性没有彻底的悟解。
另外有一个误解的地方就是三摩地(奢摩他)内心也可以安住在欢喜、光明无分别得状态。只是依靠三摩地的话,止的力量也可以按住在安乐、光明、无分别得状态,也是可以安住的。胜观的话也有这种状态,因此这两个不要混淆了。有些对空性的道理不去了解,根本不观察不明白,通过修持让自己生起了欢喜、光明、无分别的三摩地可以很多。但是它对空性并不了解。如果对空性的道理这种见解不去思维,只是出于一种无分别的状态的话,这样去修的话可以成就。(一定要搞清楚无分别的三摩地,它还没有证得空性。并不是证得空性之后的那种无分别的三摩地)它只是一种单纯的无分别,什么也不想,在那里坐着就可以了,这样只是一种三摩地而已,和空性的边根本没沾上。为什么会有这种状态呢?(不去思维空性也有这种无分别的三摩地产生呢?)它下面就说,通过我们好好的什么都不去思维,然后长久的受持自己的心不要去想。通过我们持心的力量,它自然就可以让风生起堪能性。(我们身体方面的气脉)它一旦生起后自然让我们身心都欢喜。(现在很多单纯炼气功的修的也不错)。这样就说明去修无分别的话让我们身心欢喜是不相违的。一旦欢喜升起来,这种明了的力量又会让心明了的那种成分也会显现出来。这样安乐、光明、无分别的三摩地就生起来了。通过什么不分别也能升起来,但是对空性一点没有了解,一点都不知道。通过这样的说明让我们知道这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有的只是说光明无分别的三摩地什么都不想去修持的话,也可以升起来的。但是和证得空性之后那种安乐、光明、无分别的三摩地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有的人对空性不去思维,只是在那里打坐,去证得这种无分别的三摩地,不是真正证得空性,所以对这两个差别,乐、光明、无分别的三摩地和乐、光明、无分别的毗钵舍那这两个境界我们要搞清楚)。
下面讲为什么止观要同时修行?比如晚上我们看壁画或者唐卡,如果拿着油灯去看的话,一方面这个灯要明亮,我们才能看清画是什么?另一方面灯不要被风吹动,如果吹来吹去把灯吹灭了也不行。以这个比喻来说明我们观察圣胜义的话,就是空性法义的话,一方面我们需要有智慧像灯一样,另一方面换要有不被外境散乱的坚定的定力,这样才能对真如空性的法义观察清楚。如果我们只是修习心不散乱无分别的禅定的话,没有通达真实空性的智慧就相当于没有离开观察真实性的眼睛一样,没有智慧眼睛对三摩地如何的熏修和观察啊?这样也没法证得真实性空性。所以止观都要具足才能见到真实性。(奢摩他)止是共同的功德。不管是大小乘或外道,他们也修习很高的禅定,但是就是因为没有空慧,还是有我执,一切都是真实的存在,执着有个“我”,所以也得不到解脱。要想真正证得空性得到解脱的话,一定需要这两个方面才行。对于讲的这些道理都可以引经据典,像下面引用的《修次中篇》《大般涅盘经》等等,佛陀很多经文引用。宗大师造这个论,不是随便说什么就是什么,它是有一定的经论做依据。像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瑜伽师地论》很多经论。其中《修次中篇》莲花戒论师在藏地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论师,他所做的《修次中篇》初篇、中篇、后篇谢了这三篇论著,作为一个经典性的文章来衡量。后面观章《毗钵舍那》,宗大师引用的是龙树菩萨、月称论师的著作,《入行论》引用了不少,都是依次依根据来解释的。并不是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有着清净的依据。
毗钵舍那的作用表现在哪里?主要表现在心能够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向外散乱这个就是止的作用。观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对于无我的空性领悟之后,能够断除一切的邪见(我见、坏聚见)不再被别的人所动摇了。这个是观的作用。简单地说止的作用心可以随意的安住在所缘境上,不从所缘境上散乱出去。观的作用是证得无我的空性,不被其它恶见所控制。能够像山一样安住。这个就是毗钵舍那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57

57mp3
在没有修成止之前(奢摩他),用观察的智慧虽然观察无我的道理,但就像风中的灯一样,心一直很动摇不坚定,这样对无我的影像也不会非常清楚的显现,什么时候得到定再观察,这种动摇的过失才会没有。才会明显的观察无我的影像和无我的道理。下面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我们胜观(毗钵舍那)的心不动摇的成分,它这个不动摇的成分是从定力生起来的,并不是从证得真如的那个成分得到的。像酥油灯能让外在各种各样的图画非常清楚的显现,它这个清楚的成分是从灯芯、灯火中产生的。这个灯火不动摇是从没有风(把窗帘拉上,没有对流)这里面过来的。不动摇的成分和图画清楚的成分有两个,是从不同因缘而来的。一旦成就定(奢摩他),对于无我的道理观察的智慧它动摇的过失就没有了。心非常坚稳可以一心一意对无我的道理进行观察,成就止的重要性。不仅这样对无常的道理,因果的道理,轮回的过患及菩提心的生起都一再要思维观察。有了定力的话能够完全安住在这个所缘上。安住在所修的法上,心就不会散乱,这样力量特别强大。不仅岁无我空性的道理,对其它一切的法都需要有这种定力。如果没有定力就像前面《入行论》禅定品讲的那样;一个内心非常散乱的人,就好像住在烦恼的牙齿里一样,时刻有被它销毁的危险。另外心很散乱的话,即使念诵很多或者修很长时间的苦行,也没什么意义。佛祖曾经说一个散乱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力量、意义都不是很大。
    我们要想成就心安住在一个境上,不散乱没有分别的三摩地它的目的何在呢?就是说内心对自己有一种自在的权利,把心想放在善的所缘境上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让它安住。就像水沟里的水自然着随着沟走,同样我们把心想放哪里就可以放到哪里,想流到哪里就可以流到哪里,这样对无边的善的所缘境都可以修持。成就止之后很多的善法,像布施的心,持戒的心,安忍的心及精进的心和厌离心都可以通过三摩地在它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善法进一步修学的话可以涉及这么多的善法,同时又可以破除无边的过失,有这样的目的。所以我们修持的目的就是更广大的涉及善法。如果修止只是长时间安住在一个境上,对于其他善法不再学修的话,就是说并不知道修止的真正目的。对于善法的功效没有达到,修三摩地的目的没有真正的明白。我们在修得一心安住的三摩地之后,还要对于广大菩萨行品的内容及见解方面和正念方面内容用观察的智慧观察,如果不去观察只是一心一意安住在三摩地上的话,它的力量意义就不大。特别是我们要对无我空性的智慧生起坚定有力的定解的话,更长久领悟无我的空义的话,就是要用观察的智慧一再的观察。如果对这样的空性没有用智慧好好的观察的胜观(毗钵舍那),对于三摩地、禅定修持再长的时间乃至经劫可以安住,这样只是压服现行的烦恼而已,烦恼的种子是没法断除的。
   《解深密经》云:有静虑观降伏烦恼,有般若观断除烦恼。就是说由静虑只能降伏现行的烦恼,在静虑(三摩地)的基础上,有般若才可以进一步修空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断除烦恼的种子和习气。先要修成定之后再修观,有这样的次序。《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要想断除烦恼的话要有止观两种。在止的基础上再修观,这样的话才可以断除烦恼。所以我们内心一定要先生起三摩地止的功夫。我们讲得止之后再修观这是显宗的说法。在金刚乘四部瑜伽下三部也认为一开始先求止再修观,这样一个次序,但是在无上瑜伽部说可以同时成就,通过修行的一些加持及善巧方便可以同时成就止观。这里为什么讲次第决定先修止再求观?是对我们一般刚开始修学佛法的人讲的,如果已经成就了那就无所谓了。成就之后从观入止也可以,或从止入观也可以,没有一定的次第了,可以同时成就。在最开始我们修学的时候按显宗的说法在得到定之后再修观。我们在得到胜观的前面一定要修止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这一点并不是对于无我的空性见,我们对空性见的了解并不一定得到止,我们虽然没有得到定,但我们对空性见的领悟也可以生起。对于空性见的理解和生起,我们不一定要修定。另一方面我们对空性见有了一定的觉受也不需要修定。我们对空性见生起一定的觉受如何让理解呢?我们虽然没有得到三摩地禅定的功夫,但是通过闻思观察的智慧一再观察思维串习的话,我们对空见也能产生非常坚定的觉受。为什么我们对空性见有一定的觉受不需要生起禅定?比如无常、轮回的过患、菩提心的修持,对这些生起觉受的时候不一定生起禅定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定要生起禅定才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的话,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
    得到(毗钵舍那)前一定要修(奢摩他)到底为什么呢?《解深密经》说我们用观察的智慧一再的对缘于空性思维观察,如果没有这种观察的力量引申身心轻安的话,这些都是相应的(毗钵舍那),不是真正的。什么时候通过观察的智慧对空性观察,身心能够生起轻安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毗钵舍那)。没有生起身心轻安的话只是相似的(毗钵舍那)。而要想有观察的智慧对于空义分别观察生起轻安的话,以前没有的到禅定功夫的话,你再怎么观察是不可能生起来的。所以前面讲一定要先修定,修成定之后才有可能有观察的智慧引申轻安。要想成就胜观的话一定要修止,主要在于通过止让身体引申轻安,在这个基础上引申轻安就很容易了。止观的次第是这样的。
     止和观如何学习呢?(奢摩他)止分了三个,第一个是修止的资粮,我们前面讲的都是资粮。第二个修定所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依止资粮修(奢摩他),如何说明修成了呢?真正要想修禅定的话,就要多方面的积集资粮,一旦资粮具足修止就会快速的成就,非常容易生起三摩地。修止的资粮分六个方面;第一个比较大的是住在一个比较好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具有五种条件;第一个对饮食容易获得,非常容易不辛苦。第二个处所贤善,没有野兽(不能和老虎豹子争地方,除非你有功德它过来皈依你,不过这样的情况已经是修成止了,不用修了)。没有强盗怨敌。第三个地土贤善,就是风水好。住在那高兴如果住到那老拉肚子也不行。第四个绊友贤善,就是同参道友和睦,不是一天三次的吵架,能说到一块。第五个聚贤善,就是说人不多,旅游地方不行。住的地方有这五个好处。其中伴友话见解要相同的,自身戒律清净。住的地方人不要很多,寂静一些。当然我们会说内心修,外在不要管它。这是针对有一定功夫的人而言。我们这里讲的都是最开始修学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不然坐着坐着声音很大,会吓到自己,身心不舒服。所以刚开始有个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地方风水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圣地像过去高僧大德住过的地方,加持过的地方是最好的。我们刚开始不能加持地方,只有地方加持我们。这就需要很多的圣地。 六个条件里的第二个条件是少欲,不贪众多上妙衣服等饰。这种贪欲就是希望更多的东西,这样不好。一些粗茶淡饭就好了,这种贪着的心应该驱除。第三个点就是知足,少欲是不贪着东西,知足是得到一点东西就很高兴。《入行论》前面讲破除这样的贪着都是修止殊胜的因缘,如果有这个的话心就容易安住下来。第四个是断除各种各样的事情,事情很多难以安心让自己修定。第五个条件是清净的戒律,不管是别解脱戒还是菩萨戒,重的还是轻的都应该好好的防护,如果自己不小心放逸犯戒的话,也应该生起忏悔的心去断除,这样才可以安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57

57mp3
在没有修成止之前(奢摩他),用观察的智慧虽然观察无我的道理,但就像风中的灯一样,心一直很动摇不坚定,这样对无我的影像也不会非常清楚的显现,什么时候得到定再观察,这种动摇的过失才会没有。才会明显的观察无我的影像和无我的道理。下面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我们胜观(毗钵舍那)的心不动摇的成分,它这个不动摇的成分是从定力生起来的,并不是从证得真如的那个成分得到的。像酥油灯能让外在各种各样的图画非常清楚的显现,它这个清楚的成分是从灯芯、灯火中产生的。这个灯火不动摇是从没有风(把窗帘拉上,没有对流)这里面过来的。不动摇的成分和图画清楚的成分有两个,是从不同因缘而来的。一旦成就定(奢摩他),对于无我的道理观察的智慧它动摇的过失就没有了。心非常坚稳可以一心一意对无我的道理进行观察,成就止的重要性。不仅这样对无常的道理,因果的道理,轮回的过患及菩提心的生起都一再要思维观察。有了定力的话能够完全安住在这个所缘上。安住在所修的法上,心就不会散乱,这样力量特别强大。不仅岁无我空性的道理,对其它一切的法都需要有这种定力。如果没有定力就像前面《入行论》禅定品讲的那样;一个内心非常散乱的人,就好像住在烦恼的牙齿里一样,时刻有被它销毁的危险。另外心很散乱的话,即使念诵很多或者修很长时间的苦行,也没什么意义。佛祖曾经说一个散乱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力量、意义都不是很大。
    我们要想成就心安住在一个境上,不散乱没有分别的三摩地它的目的何在呢?就是说内心对自己有一种自在的权利,把心想放在善的所缘境上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让它安住。就像水沟里的水自然着随着沟走,同样我们把心想放哪里就可以放到哪里,想流到哪里就可以流到哪里,这样对无边的善的所缘境都可以修持。成就止之后很多的善法,像布施的心,持戒的心,安忍的心及精进的心和厌离心都可以通过三摩地在它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善法进一步修学的话可以涉及这么多的善法,同时又可以破除无边的过失,有这样的目的。所以我们修持的目的就是更广大的涉及善法。如果修止只是长时间安住在一个境上,对于其他善法不再学修的话,就是说并不知道修止的真正目的。对于善法的功效没有达到,修三摩地的目的没有真正的明白。我们在修得一心安住的三摩地之后,还要对于广大菩萨行品的内容及见解方面和正念方面内容用观察的智慧观察,如果不去观察只是一心一意安住在三摩地上的话,它的力量意义就不大。特别是我们要对无我空性的智慧生起坚定有力的定解的话,更长久领悟无我的空义的话,就是要用观察的智慧一再的观察。如果对这样的空性没有用智慧好好的观察的胜观(毗钵舍那),对于三摩地、禅定修持再长的时间乃至经劫可以安住,这样只是压服现行的烦恼而已,烦恼的种子是没法断除的。
   《解深密经》云:有静虑观降伏烦恼,有般若观断除烦恼。就是说由静虑只能降伏现行的烦恼,在静虑(三摩地)的基础上,有般若才可以进一步修空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断除烦恼的种子和习气。先要修成定之后再修观,有这样的次序。《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要想断除烦恼的话要有止观两种。在止的基础上再修观,这样的话才可以断除烦恼。所以我们内心一定要先生起三摩地止的功夫。我们讲得止之后再修观这是显宗的说法。在金刚乘四部瑜伽下三部也认为一开始先求止再修观,这样一个次序,但是在无上瑜伽部说可以同时成就,通过修行的一些加持及善巧方便可以同时成就止观。这里为什么讲次第决定先修止再求观?是对我们一般刚开始修学佛法的人讲的,如果已经成就了那就无所谓了。成就之后从观入止也可以,或从止入观也可以,没有一定的次第了,可以同时成就。在最开始我们修学的时候按显宗的说法在得到定之后再修观。我们在得到胜观的前面一定要修止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这一点并不是对于无我的空性见,我们对空性见的了解并不一定得到止,我们虽然没有得到定,但我们对空性见的领悟也可以生起。对于空性见的理解和生起,我们不一定要修定。另一方面我们对空性见有了一定的觉受也不需要修定。我们对空性见生起一定的觉受如何让理解呢?我们虽然没有得到三摩地禅定的功夫,但是通过闻思观察的智慧一再观察思维串习的话,我们对空见也能产生非常坚定的觉受。为什么我们对空性见有一定的觉受不需要生起禅定?比如无常、轮回的过患、菩提心的修持,对这些生起觉受的时候不一定生起禅定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定要生起禅定才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的话,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
    得到(毗钵舍那)前一定要修(奢摩他)到底为什么呢?《解深密经》说我们用观察的智慧一再的对缘于空性思维观察,如果没有这种观察的力量引申身心轻安的话,这些都是相应的(毗钵舍那),不是真正的。什么时候通过观察的智慧对空性观察,身心能够生起轻安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毗钵舍那)。没有生起身心轻安的话只是相似的(毗钵舍那)。而要想有观察的智慧对于空义分别观察生起轻安的话,以前没有的到禅定功夫的话,你再怎么观察是不可能生起来的。所以前面讲一定要先修定,修成定之后才有可能有观察的智慧引申轻安。要想成就胜观的话一定要修止,主要在于通过止让身体引申轻安,在这个基础上引申轻安就很容易了。止观的次第是这样的。
     止和观如何学习呢?(奢摩他)止分了三个,第一个是修止的资粮,我们前面讲的都是资粮。第二个修定所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依止资粮修(奢摩他),如何说明修成了呢?真正要想修禅定的话,就要多方面的积集资粮,一旦资粮具足修止就会快速的成就,非常容易生起三摩地。修止的资粮分六个方面;第一个比较大的是住在一个比较好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具有五种条件;第一个对饮食容易获得,非常容易不辛苦。第二个处所贤善,没有野兽(不能和老虎豹子争地方,除非你有功德它过来皈依你,不过这样的情况已经是修成止了,不用修了)。没有强盗怨敌。第三个地土贤善,就是风水好。住在那高兴如果住到那老拉肚子也不行。第四个绊友贤善,就是同参道友和睦,不是一天三次的吵架,能说到一块。第五个聚贤善,就是说人不多,旅游地方不行。住的地方有这五个好处。其中伴友话见解要相同的,自身戒律清净。住的地方人不要很多,寂静一些。当然我们会说内心修,外在不要管它。这是针对有一定功夫的人而言。我们这里讲的都是最开始修学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不然坐着坐着声音很大,会吓到自己,身心不舒服。所以刚开始有个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地方风水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圣地像过去高僧大德住过的地方,加持过的地方是最好的。我们刚开始不能加持地方,只有地方加持我们。这就需要很多的圣地。 六个条件里的第二个条件是少欲,不贪众多上妙衣服等饰。这种贪欲就是希望更多的东西,这样不好。一些粗茶淡饭就好了,这种贪着的心应该驱除。第三个点就是知足,少欲是不贪着东西,知足是得到一点东西就很高兴。《入行论》前面讲破除这样的贪着都是修止殊胜的因缘,如果有这个的话心就容易安住下来。第四个是断除各种各样的事情,事情很多难以安心让自己修定。第五个条件是清净的戒律,不管是别解脱戒还是菩萨戒,重的还是轻的都应该好好的防护,如果自己不小心放逸犯戒的话,也应该生起忏悔的心去断除,这样才可以安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57

57mp3
在没有修成止之前(奢摩他),用观察的智慧虽然观察无我的道理,但就像风中的灯一样,心一直很动摇不坚定,这样对无我的影像也不会非常清楚的显现,什么时候得到定再观察,这种动摇的过失才会没有。才会明显的观察无我的影像和无我的道理。下面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我们胜观(毗钵舍那)的心不动摇的成分,它这个不动摇的成分是从定力生起来的,并不是从证得真如的那个成分得到的。像酥油灯能让外在各种各样的图画非常清楚的显现,它这个清楚的成分是从灯芯、灯火中产生的。这个灯火不动摇是从没有风(把窗帘拉上,没有对流)这里面过来的。不动摇的成分和图画清楚的成分有两个,是从不同因缘而来的。一旦成就定(奢摩他),对于无我的道理观察的智慧它动摇的过失就没有了。心非常坚稳可以一心一意对无我的道理进行观察,成就止的重要性。不仅这样对无常的道理,因果的道理,轮回的过患及菩提心的生起都一再要思维观察。有了定力的话能够完全安住在这个所缘上。安住在所修的法上,心就不会散乱,这样力量特别强大。不仅岁无我空性的道理,对其它一切的法都需要有这种定力。如果没有定力就像前面《入行论》禅定品讲的那样;一个内心非常散乱的人,就好像住在烦恼的牙齿里一样,时刻有被它销毁的危险。另外心很散乱的话,即使念诵很多或者修很长时间的苦行,也没什么意义。佛祖曾经说一个散乱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力量、意义都不是很大。
    我们要想成就心安住在一个境上,不散乱没有分别的三摩地它的目的何在呢?就是说内心对自己有一种自在的权利,把心想放在善的所缘境上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让它安住。就像水沟里的水自然着随着沟走,同样我们把心想放哪里就可以放到哪里,想流到哪里就可以流到哪里,这样对无边的善的所缘境都可以修持。成就止之后很多的善法,像布施的心,持戒的心,安忍的心及精进的心和厌离心都可以通过三摩地在它的基础上都可以通过善法进一步修学的话可以涉及这么多的善法,同时又可以破除无边的过失,有这样的目的。所以我们修持的目的就是更广大的涉及善法。如果修止只是长时间安住在一个境上,对于其他善法不再学修的话,就是说并不知道修止的真正目的。对于善法的功效没有达到,修三摩地的目的没有真正的明白。我们在修得一心安住的三摩地之后,还要对于广大菩萨行品的内容及见解方面和正念方面内容用观察的智慧观察,如果不去观察只是一心一意安住在三摩地上的话,它的力量意义就不大。特别是我们要对无我空性的智慧生起坚定有力的定解的话,更长久领悟无我的空义的话,就是要用观察的智慧一再的观察。如果对这样的空性没有用智慧好好的观察的胜观(毗钵舍那),对于三摩地、禅定修持再长的时间乃至经劫可以安住,这样只是压服现行的烦恼而已,烦恼的种子是没法断除的。
   《解深密经》云:有静虑观降伏烦恼,有般若观断除烦恼。就是说由静虑只能降伏现行的烦恼,在静虑(三摩地)的基础上,有般若才可以进一步修空慧,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断除烦恼的种子和习气。先要修成定之后再修观,有这样的次序。《入行论》云: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要想断除烦恼的话要有止观两种。在止的基础上再修观,这样的话才可以断除烦恼。所以我们内心一定要先生起三摩地止的功夫。我们讲得止之后再修观这是显宗的说法。在金刚乘四部瑜伽下三部也认为一开始先求止再修观,这样一个次序,但是在无上瑜伽部说可以同时成就,通过修行的一些加持及善巧方便可以同时成就止观。这里为什么讲次第决定先修止再求观?是对我们一般刚开始修学佛法的人讲的,如果已经成就了那就无所谓了。成就之后从观入止也可以,或从止入观也可以,没有一定的次第了,可以同时成就。在最开始我们修学的时候按显宗的说法在得到定之后再修观。我们在得到胜观的前面一定要修止究竟是怎么回事?它这一点并不是对于无我的空性见,我们对空性见的了解并不一定得到止,我们虽然没有得到定,但我们对空性见的领悟也可以生起。对于空性见的理解和生起,我们不一定要修定。另一方面我们对空性见有了一定的觉受也不需要修定。我们对空性见生起一定的觉受如何让理解呢?我们虽然没有得到三摩地禅定的功夫,但是通过闻思观察的智慧一再观察思维串习的话,我们对空见也能产生非常坚定的觉受。为什么我们对空性见有一定的觉受不需要生起禅定?比如无常、轮回的过患、菩提心的修持,对这些生起觉受的时候不一定生起禅定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定要生起禅定才能对轮回生起厌离心的话,这种说法是不合适的。
    得到(毗钵舍那)前一定要修(奢摩他)到底为什么呢?《解深密经》说我们用观察的智慧一再的对缘于空性思维观察,如果没有这种观察的力量引申身心轻安的话,这些都是相应的(毗钵舍那),不是真正的。什么时候通过观察的智慧对空性观察,身心能够生起轻安的时候,就是真正的(毗钵舍那)。没有生起身心轻安的话只是相似的(毗钵舍那)。而要想有观察的智慧对于空义分别观察生起轻安的话,以前没有的到禅定功夫的话,你再怎么观察是不可能生起来的。所以前面讲一定要先修定,修成定之后才有可能有观察的智慧引申轻安。要想成就胜观的话一定要修止,主要在于通过止让身体引申轻安,在这个基础上引申轻安就很容易了。止观的次第是这样的。
     止和观如何学习呢?(奢摩他)止分了三个,第一个是修止的资粮,我们前面讲的都是资粮。第二个修定所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依止资粮修(奢摩他),如何说明修成了呢?真正要想修禅定的话,就要多方面的积集资粮,一旦资粮具足修止就会快速的成就,非常容易生起三摩地。修止的资粮分六个方面;第一个比较大的是住在一个比较好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具有五种条件;第一个对饮食容易获得,非常容易不辛苦。第二个处所贤善,没有野兽(不能和老虎豹子争地方,除非你有功德它过来皈依你,不过这样的情况已经是修成止了,不用修了)。没有强盗怨敌。第三个地土贤善,就是风水好。住在那高兴如果住到那老拉肚子也不行。第四个绊友贤善,就是同参道友和睦,不是一天三次的吵架,能说到一块。第五个聚贤善,就是说人不多,旅游地方不行。住的地方有这五个好处。其中伴友话见解要相同的,自身戒律清净。住的地方人不要很多,寂静一些。当然我们会说内心修,外在不要管它。这是针对有一定功夫的人而言。我们这里讲的都是最开始修学的时候就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不然坐着坐着声音很大,会吓到自己,身心不舒服。所以刚开始有个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地方风水也是很重要的,一些圣地像过去高僧大德住过的地方,加持过的地方是最好的。我们刚开始不能加持地方,只有地方加持我们。这就需要很多的圣地。 六个条件里的第二个条件是少欲,不贪众多上妙衣服等饰。这种贪欲就是希望更多的东西,这样不好。一些粗茶淡饭就好了,这种贪着的心应该驱除。第三个点就是知足,少欲是不贪着东西,知足是得到一点东西就很高兴。《入行论》前面讲破除这样的贪着都是修止殊胜的因缘,如果有这个的话心就容易安住下来。第四个是断除各种各样的事情,事情很多难以安心让自己修定。第五个条件是清净的戒律,不管是别解脱戒还是菩萨戒,重的还是轻的都应该好好的防护,如果自己不小心放逸犯戒的话,也应该生起忏悔的心去断除,这样才可以安心。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58

58mp3
第六个资粮就是断除贪欲远离恶寻思。《入行论》讲内心要变得寂静,住在一个寂静的地方,远离不好的思维。就是贪欲到底有什么样的过患?在现世有杀、打、捆绑这样各种各样的伤害,未来的话又会堕入恶趣这样的伤害。然后观察在轮回里面不管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东西都是无常的,很快就要破灭的,不就都会和自己分离。所以不要为了这些无常幻灭的法,而在那里起贪嗔痴通过这样来断除贪的恶寻思。这些内涵都在《瑜伽师地论》声闻里面所讲的。如果具有这六种资粮的话,能够让我们生起清净的禅定。没有生起来的话可以让你生起来。已经生起来的可以让你不退失。还能够让我们的定力越来越深。有这样的缘起。所以六法对修禅定来说可以说非常重要。而六法里面其中戒律的清净、观察贪欲的过患远离恶寻思、住在一个好的地方这三个最为重要。善知识敦巴云:我们修禅定修了很多年,但是还是没有成就禅定的功夫。有时我们会想这是老师教的不对,一般都推到老师身上。实际并不是这个原因而是自己资粮不够,没有具足这六种资粮所导致的。所以在六种资粮上好好用功。成就止的因就是我们刚才讲的那些。如果戒律也不是清净的,也不是少欲知足,有很多的邪思维,如果这样修行我们得止的因缘(种子)没种,所以修多长时间也不能够修成清净的禅定,我们应该在具足的条件下,对轮回又有厌离心,又少欲知足,戒律有很清净,内心也非常清净,在这样的情况下修定(身体具有毗卢八法)。我们打坐的地方不要太高,万一打瞌睡摔下来也不行。太低自己有点压抑的感觉,要适中就行。坐的地方高点,前面低点,让自己身比较直。腿的话就是半跏趺或者全跏趺或者随意坐都可以。眼睛不要闭上也不要睁得太大,身子不要后仰也不要前倾,肩膀平行,头不要仰起或者太低歪着,舌抵上鄂,手结禅定印,呼吸比较自然不要太急,这是一些基本要求。这样的坐姿对身心更有一种堪能性,都有一定的好处。结跏趺坐有五种好的地方;第一个通过这样好好的收摄自己的身心,可以更顺利的引申轻安。自己不累。第二个能够长时间的坐,身心不疲劳。第三个这样的威仪不共外道。其它外道的经论没有讲到的。,只有佛经里面讲有这样的威仪。第四点他人看到这样打坐能生起信心,非常庄严让别人容易生起信心。第五个是佛弟子所开许的,都是这样打坐的。
修行次第和方法无著菩萨在《瑜伽师地论》的声闻第里讲得非常详细。弥勒菩萨在《庄严经论》、《辩中边论》经论里也讲到九住心。像印度很多大德狮子贤论师、莲花戒论师、寂静论师也写有很多修行次第。修行论的次第除了所缘的境有所不同,有的说缘佛像,有的说缘明点,有的缘咒语的种子字,除了观想的对象不同之外,其它次第基本上是一样的。像九住心、八断心、除五种过失这些都是很相似的。特别是修定的五种过失及如何来断除这五种过失在大德的经论里面写的非常详细。但是依靠这样的论典来修行(修定)的人就像白天的星星非常少。都是由于自己的过失而责备论典的过失,由自己低劣智慧的过失而说这些论典只是让我们了解一些内容而已,并不是一些修行的方法,好像另外还有一些方法。《广论》前前后后的教授都是依据那些大德们的论典而著作的。同样修定的方法也是依靠那些论典而说的。在住所缘境上如何去修呢?(在修定的时候观想什么样的境做为我们修定的对象),以这样的境做为我们观想的对象如何去修呢?我们观想的境有四个方面可以去观想;第一个周边所缘。就是范围非常大,(下面三个所缘也属于周边所缘。净信所缘、善巧所缘、净惑所缘)所有的都涵盖了。它本身又分了四个方面;有分别的、无分别的、四遍及性。所做成办。净心所缘就是五对治,对贪心修不净观,对嗔心修慈悲观、对愚痴修缘起观、慢心修戒差别观这样的。善巧所缘对十二缘起这些能够善巧的分析了解观察。净惑所缘就是暂时压服烦恼或者永断烦恼。我们要对净惑所缘生起初禅的话,一定要观五界的过患,厌离五欲来观初禅的功德。这样就把五欲的贪着烦恼压服下来,然后就生起了初禅的功德,通过这样观修进一步初禅。要想升入上一层的话就要观修下一层不好的地方,通过这样观察就把下一层的烦恼压服下去才可以上升,才可以到非想非非想处,这属于净惑所缘。
上面讲的是净惑所缘的第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世间的禅定,通过喜欢上地的功德来断除下地的贪着,这样来修。第二种所缘就是把四谛十六形象做为我们观想的境界,不去多多的观察,只是安住在这上面就可以了。做为我们修定的对象可以说很多,观不净也好,观轮回的苦也好,观佛像也好,观境的内涵很多并不一定要观佛像,或者像其它的外道观木头之类的。只要一心安住缘任何一个境都可以,简单地说就是修定的境可以很多。最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根性和情况来观修。在我们这里讲的修定的对象所缘的境是什么呢?就是佛像。以佛像做为我们观想的境界。前面讲到有的可以缘(密宗里的)明点,有的缘种子字(像文殊菩萨心咒:嗡阿惹巴扎纳底 这个底字就是它的种子字)。这里宗大师说是缘释迦佛像来观修。通过这样缘佛像有很多的好处和意义在里面。缘佛像的话或者是唐卡的性质画的,或者是铜做的非常庄严的佛像来观想。刚开始观想佛像的话,大小随着自己意乐来观,刚开始很难可以观比较小,像芝麻粒大小清楚的佛像,不行的话可以像大拇指大小的,再不行可以以乍长或者以尺这样境的大小,或者随自己哪种方式观想境的大小来决定。
缘佛像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缘佛像来修持的话可以随念佛的功德,可以在它面前做为我们礼拜的对象,自己观想出来礼拜磕头都可以的,或者供养发愿,因为这是我们的资粮田福田所以说非常殊胜。观想的时候当然是一种阴像的形式,在我们内心显现它的阴像,不是真正的看到。阴像都是我们意识的境界。所以我们修定的时候目不转睛看着佛像修的话不能成就真正的三摩地。定境是在我们心识上安立的,不是在我们的根识(眼、耳等识)上安立。所以观想的时候是在我们思想的境界上面。观想的时候一下子全面的观象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开始可以慢慢观想顶髻,稍微有点清楚的时候可以观想头、额部等然后上身这样慢慢一点一点观想。刚开始修的时候不要太心急,从一个头的形象,双手双脚整个轮廓能够显现的话,虽然没有光彩和光明,只是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即使这样我们也应该满足了。如果已开始就要光明非常清楚的显现的话,这样的话,把原来那种模糊的形象也给破坏了,所以我们应该在观想的时候不要着急,整个轮廓能够显现出来已经不错了。慢慢的安住坚固后再让它发光。更清楚鲜明,这样一步步来。一步到位的话是很困难的。在修非常清楚明显佛像的过程中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的,一定要慢慢的反复串习,先是顶髻、耳朵、眼睛等这样慢慢的串习,一点点观想出来,坚稳之后再进入下一步,这样非常清楚明白的像才会慢慢地显现出来。《上师供》的资粮田、皈依境的资粮田里面有很多佛菩萨。这个观想的话怎么去观想?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要急于求成,对于其中的释迦佛像主尊也是从头部一点点观,坚稳之后再一步步的全面。然后再发光弥勒菩萨出来,无著菩萨等这样一步步来,一下子观想清楚资粮田是很困难的。在观修的过程中一再的串修,比如在观头时一直在这方面思维串习,慢慢就会坚稳。只要串习的话都会变得非常容易。刚开始可以观想一个佛像的轮廓,眉毛眼睛观想不出来没有关系。轮廓出来后再一步步像画画一样,画上眼睛、眉毛、鼻子、耳朵等,依次清楚的显现。最关键是串修,如果在这个方面观想出来的话,资粮田福田在我们心里就产生起来了意义就非常大。
正式修定的时候通过八种方式来断除五种过失。(在修定前前后后有五种过失产生)这样可以清净的生起禅定。我们经常提到正知正念和掉举昏沉,这样的内涵我们也应该清楚,来明白它其中的内容。正念有三种特点,第一个特点对于以前非常熟悉的境才会生静念。第二个显现出它的形象,第三个特点是不忘失。这样对于所缘境我们安住在刚才讲的佛像上,佛像我们一再的观想、看,对佛像非常熟悉,这是串习的境,就是以前非常熟悉的境。形象即使佛像的样子应该显现并且一直安住在这个境上面不要让心流散。我们确定以什么做为我们观想境之后,就不要乱动。比如说观想金黄色的释迦佛像中途就不要再观想成红色或者其他颜色的,另外观想释迦佛像后就不要观想其它的佛了。这样心才有定性,不然变来变去就不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7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59

59mp3
为了利益无边的众生而要成佛,怀着这样的心来听闻大乘佛法。现在讲到奢摩他的一些内容。昨天我们讲观想的境界和对象有很多种。现阶段以释迦佛像作为我们观想的对象。刚开始我们可以多看看唐卡的画或者铜像,把它的影像显现在我们思想和心境里面,以这个为所缘境来观。刚开始观的时候不可能非常详细清楚,但是可以大致粗略的轮廓慢慢一步步详细,逐步把佛像观想起来以后有很多的意义。我们积资净障要有资粮田,在现在或未来把佛像观为我们的境界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关于修定时间的问题,在我们刚开始观想这样形象的时候,时间不要太长,稍微能够安住一段时间就可以下座休息一下然后再坐。时间短一些次数可以多一些。虽然刚开始觉得很好,可是时间一长容易陷入掉举或者昏沉里面。有这样的过失产生。要重视质量。(刚开始修定时要注意这些)。刚开始有的一天十六次,这样时间短一些,次数多一些是可以的。一旦身心能任运坐的话时间多长也没关系,最开始时间不要太长,(这不是坚持的问题。)在修定的过程中正知正念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在这个期间最大的障碍是掉举和昏沉,通过正知正见才可以断除这两个缺点。掉举和昏沉在奢摩他里面讲得非常详细(有粗大和微细之分)。细的沉的话在其它经论里讲得不多,观想境的时候不仅有心的沉静和明亮,还有一份心的力量在里面。如果这个力量没有的话那就处于细沉的里面。这些都是我们通过修行的过程中慢慢的体会和断除。(不是说说就可以的)。
正念就是所念的对象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境界,像佛像一定要看得很熟悉,在心里已经有了它的影像不要忘记它。另外它有不让我们散乱的特点,这是正念的作用。正念安住在佛像上的时候还要有一份心来反观一下,自己有没有住在所忆念的佛像上或者是不是掉举、昏沉这样,像哨兵站岗一样去看自己的心有没有安住在境上,这就是正知。就像两个伙伴一起走路,我们一边看路一边用余光看伙伴聊天,这就是正念抽出一份心来去观察周围的情况,心还是要像看路一样安住在境上。眼的余光就像正知反观自己的状态。如果真正的生起定力的话,智慧观察的力量也非常敏锐,忘性不大。如果修禅定修的很好可是一直处在一种昏沉的状态里面修禅定,那么他本身反应问题很迟钝,智慧不敏锐,忘性也大。如果是这种现象产生的话说明自己修定是有问题的。反之正确修定的话,心会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感。微细的东西也能观察的很清楚记忆力也非常好。《修次中篇》说;怀着正知正念的心观想境的时候,不仅观想的对象是清楚的,而且自身的心也是澄清的。内心通过这样的修持智慧各方面力量都会增长,心也会更为清明。还有人认为修定的时不用再观察自己是否安住在境上,只要好好的住在那种状态就可以了。对于刚修禅定的有情来说如果不这样的话,肯定很难成就清净的三摩地。所以刚开始修的时候,一定要一方面大部分安住在境上,另外再抽出一份心反观自己有没有掉举和昏沉。这样才可以生起清净的三摩地。生起三摩地之后就不用另一份心思观察。这是《修次中篇》说的。正知修定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个定不去修了来观察,不是这个意思。是说在修定的状态里面自己的心大部分还是应该安住在所缘境上。另外抽出一份心来观察,而且不是恒时观察可以时时的观察。像念经的时候不用正知的心反观,念很长时间后发现跑小差了。自己念哪里想不起来了,但嘴上还念着。这就是没有观察的结果力量非常小,如果观察的话可以把心拉回来。我们念咒语或佛号阿弥陀佛,念习惯了念不了两句就念成六字大明咒了,这个就是没有正知的表现,大家在这个方面都有体验。所以正知的心持久安住在境上是非常重要的。
观想的时候一方面观想所观想的对象不要丢了,另一方面偶尔抽分心来反观一下,住没住在这样的状态,正念正知两个配合起来。《入行论》前面讲的很多,正念就是安住在境上,正知就是反观有没有安住在境上,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状态,这样心才会坚固。一旦串习习惯它就自然的安住在境上了,不会散乱和掉举。心非常坚稳达到定力。
对于修禅定和(奢摩他)刚开始需要依止善知识的指点,听闻修定方面的教授。然后自己还要具足资粮(像前面那六种因缘)好好的修(奢摩他)。修的时候其它的书不要看的很多,思维太多也不行。修定的书可以多看一些,一心一意在定力这方面去修。如果条件剧组的话,生起禅定也不是很困难的,一两个月就能生起来,长一点的话五六个月可以生起来。我们为什么要依止正念呢?就是为了破除我们散乱的妄念,一旦没有正念妄念就会产生,这样所缘境就会丢失了。它的作用在这了。一再的忆念所缘境这样就可以生起有力的正念。同时在这样的状态里面还要抽一份心去观察,观察心有没有安住在所缘境上,有没有散乱,这样就可以生起有力的正知。我们用一分心观察的话是为了生起正知的力量。有人认为正知正念是分别念,不要去管它,(正知正念都不要)这样要想生起有力量的正知正念就不行了。我们要生起正知正念就要以所缘境一再观察,这样才可以生起来。在止观章里有这样那样的观点,我们要清楚明白。(错误到底是错在那个地方)我们要生起三摩地一方面观想的境界要清楚明了。内心也非常澄清明净。另外还要有一份力量在里面。真正要想生起三摩地一定需要正念正知的力量在里面。如果没有的话就很难以成就。
   像对无常的道理进行领悟现证乃至对于对空性的道理进行现证,因为它是在意识的境界上安立的,不像我们眼识这样现前看到花及各种各样的东西,不是这样的。空性它是意识的境界,刚开始上来就现证这是不可能的。都是以分别心影像的方式来领悟,这样慢慢在我们的思想里面通过反复的串习最终才可以现证。现证的话就是登地菩萨圣者。对于刚开始修学佛法的凡夫就不能用圣人的要求(不管善的分别,恶的分别都不要),这样对凡夫来说上升的机会就没有了。(通过什么上升)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对这些分别(善恶)刚开始也是需要的,通过反复的修就可以现证,到时就可以不用在分别了。佛法的闻思修是一系列的修持,通过闻思修产生各种各样的功德。它需要各方面的修持,或者像我们讲修定时的安住修,有的需要观察修,(通过道理反复的思维)这样才可以对佛法起到作用。有人认为只是安住修,修一个定就可以,对空性、苦的道理不去观察,如果这样经论对我们的意义就不重要了。因为很多法义在我们心上显起的话都要通过道理各方面来观察,这样才能生起来。在修的过程中(观察修、安住修)都涵盖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生起定解后就安住在这个上面,没有生起定解的话就要以各种各样的教理、圣言量来观察产生定解,通过这样才能对广大的佛法进行修持。如果不是这样佛经对我们来说意义就没有了。举个例子好比无常,我们只是听别人说无常或者按一般人理解无常是这样的等等,内心也只是通过文字产生一点点理解而已。非常细的全面理解无常就根本没有,所以需要各方面道理。不仅破坏是无常即使当下刹那刹那的转变,不可能安住在某一个时刻。通过这样的理解及各方面的道理去思维,这样在我们内心才能对无常生起真正深入全面的理解。如果只是文字我们对它真正的内涵是不知道的。
    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不能怀着偏执的心,应该以道理(这个道理是不是适合我修行)观察,看看真理符合的程度,这样我们才承认。完全以一种(不是茫然的说好就是好,说坏就是坏)理络思维一下。掉举昏沉昏的话就是身心处于一种不堪能的状态。沉就是境界明显但是力量不够,特别是细沉的时候,支持的力量不够,才处于这种状态。
发表于 2007-12-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天祖师

图片

[ 本帖最后由 上善如水 于 2007-12-9 08:21 AM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6 01:48 , Processed in 0.040951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