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karavika

对藏传佛教文献的翻译,我想提一个意见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2 21:56 发表
大家的眼睛不应只紧盯某种语体的文字

紧盯住那人------那译师的理解及表达能力才是无上关键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表达能力颇强,终晓矛头向谁!:lol

后可力挺诸大译师译作,而于此“那人”之贴,予默摈之!


然,于论坛新手,尚鼓掌欢迎;于初发菩提心之菩萨,亦极勉励赞叹之。何故于一谦逊讨教、发文供养大众之新“那人”,从楼主乃至“天天开心”,如此大力贬之摧之!您的开心建于何上?

“理解”不行,则请君贴出哪句哪段译错了,“那人”绝对欢喜感恩;若“表达能力”极差,楼主所贴“不应道理”亦在大藏经中随手搜出千余。更何况,几人细看过“那人”的《莲花戒心经释》?竟连“皆不应理”,也被楼主撰成了“不应道理”,以此借题发挥。
  
且不说“那人”的文凭若何,倘若“那人”文字果真如此难以下咽,教外任何有涵养、有包容之人,都不会用“丑陋的语法”、“紧盯住那人”等字眼。这就是格鲁人于道次第、三主要所习之果?这就是您对离世、离事所得之感悟?
  
我没有离世、离事,也没有学好《掌中解脱》,所以斗胆参与纷争一回!(对自己说:下不为例:loveliness: )  

  
  
发表于 2011-3-1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亲愿注册会员,

原帖由 亲愿 于 2011-3-13 14:49 发表


表达能力颇强,终晓矛头向谁!:lol

后可力挺诸大译师译作,而于此“那人”之贴,予默摈之!

然,于论坛新手,尚鼓掌欢迎;于初发菩提心之菩萨,亦极勉励赞叹之。何故于一谦逊讨教、发文供养大众之新“那人 ...


按照你的语文水平,你先能回答上这两个问题,才有资格进行后续

1.你名亲愿,你自跳上来把我的帖子搅浑,你意挨揍是不是?

2.我自给你补补语文和一个18岁成人的理解表达力,你看你意不愿意啊?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3 16:05 编辑 ]
发表于 2011-3-13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3 16:04 发表


按照你的语文水平,你先能回答上这两个问题,才有资格进行后续

1.你名亲愿,你亲自跳上来把我的帖子搅浑,你愿意挨揍是不是?

2.我亲自给你补补语文和一个18岁成人的理解表达力,你看你愿意不愿意啊?


严重警告,请遵守版规,再有类似语句,直接删帖封人!

口哨,鉴于你的诸多前科,请你自重!
发表于 2011-3-1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3-13 16:16 发表


严重警告,请遵守版规,再有类似语句,直接删帖封人!

口哨,鉴于你的诸多前科,请你自重!



接受警告:lol 嘻嘻!

其实老笨这两句,就是我看完亲愿的帖子特别想回他的内容!!因为他把我的名字首先做了无礼的拆解

谢谢老笨!亲愿,对你,我再不说挨揍等字啦,算我借花献佛呦,老笨可代表我的心!:lol


[ 本帖最后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3 16:37 编辑 ]
发表于 2011-3-1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亲愿 于 2011-3-13 14:49 发表


表达能力颇强,终晓矛头向谁!:lol

后可力挺诸大译师译作,而于此“那人”之贴,予默摈之!

然,于论坛新手,尚鼓掌欢迎;于初发菩提心之菩萨,亦极勉励赞叹之。何故于一谦逊讨教、发文供养大众之新“那人 ...


回亲愿:

理解能力颇弱,为汝解开迷津!

我帖子中说

大家的眼睛不应只紧盯某种语体的文字

紧盯住人------译师的理解及表达能力才是无上关键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这里的【那】人,不特指任何一人,更和你纠缠的翻译《莲花戒心经释》的作者无关,你基本上在断章取义自说自话,让人无法与你交流!

我此处的【那人】是泛指一切准备将佛经翻译成汉文的任何一位译师!

不管你翻译成汉古文还是现代文,语体并不重要!译师是否拥有精准的理解和表达经义的能力才是重要!

换句话说:那任何能将能将藏文佛经翻译成文言文的人,我们未必会买你的帐,

那任何能将能将佛经翻译成白话文的人,我们也不必一概排斥!

我们依据的标准只有一个:译师是否具格---具精准的理解和表达经义的格!
发表于 2011-3-14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謝了
发表于 2011-3-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亲愿 于 2011-3-14 21:50 发表
那謝了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昨天的急躁和粗暴!:L
发表于 2011-3-1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4 21:53 发表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昨天的急躁和粗暴!:L


阿彌陀佛!
慚愧!借用一下您的個性簽名,醒己言行!:victory:

  


  
:lol :lol :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x
Mahayan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16 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3-1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想翻译经论的同志们,对于汉文和佛学必须先有相当的根底,学好藏文佛学之后,才能够正式翻译。不然,就是将藏文佛学,学到第一等第一名格什的程度,仍然是个藏文佛学的格什,遇见真正翻译的时候,仍不免默然向隅。那与翻译经论和世间书籍,何益之有也?

——法尊法师《入藏经过》
发表于 2011-3-1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11-3-16 09:43 发表
尤其想翻译经论的同志们,对于汉文和佛学必须先有相当的根底,学好藏文佛学之后,才能够正式翻译。不然,就是将藏文佛学,学到第一等第一名格什的程度,仍然是个藏文佛学的格什,遇见真正翻译的时候,仍不免默然向隅 ...



请教,你怎样理解【这相当的根底】?都包括了那些内涵?
发表于 2011-3-17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yana 于 2011-3-16 01:05 发表
评价翻译的优劣虽有许多不同标准,但我暂且用常提到的“信、达、雅”,来说说我个人对楼主如此观点的一些看法。

佛法的经论等翻译,“信”当然是最重要的,“乃译事之根本”。而传达其中最精准的内容,自然要用对“词”。从玄奘法师等诸大德译师流传至今、且仍被广泛使用的许多术语,其所对应的梵文等原经论的词很固定,这样做对于汉译佛经体系会有非常大的好处。而且若想深入佛经论典等,术语是必须掌握的。术语是在某一特定范围对某一事物描述的一种规定,无所谓“文言文”或“白话文”之说,就比如计算机或医学领域的一些词,肯定都不是文言文,但谁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明白某一术语所指的详尽内容?但标准就是标准,统一术语的好处不用详谈亦能了知!既然不能把现有汉译佛经全部重新翻译(没这个必要,更没人能独立完成!),那就应该与诸先贤所译经论的术语力求一致。否则,以后不流行白话文时,难道又再重译?


请教个问题:

您所说的【术语】和您所说的【信】,在您认可的逻辑里,【术语】可是【信】的充分必要条件吗?

即:如果有事物A,则必然有事物B;如果没有事物A,则必然没有事物B,A就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术语和信是这样的关系吗?!翻译的根本在于信,而信的根本是【术语】吗?

请回答!
发表于 2011-3-1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利益寿终者教授——解脱幻境》,由阿旺多杰 造,宝法称 译。 我们一直在用这个版本的经文为朋友家的亡者做超度。但是,当亡者的家人也参与念诵时,会非常吃力,原因是文字太艰涩难懂了。我非常恳切地祈求哪位译师大发慈悲,将此文翻译成白话文。使亡者的家人,也使我们能够容易地念诵。

翻译成白话文,也是能够符合翻译的原则的——信、达、雅。

在没有出这个白话文的译本之前,我只能自己“调整”此经文了。并且,在经文的题目下面写上:“‘洛桑丹尊’对此文进行过调整,以使助念和超度工作容易使大家理解明白,请谨慎采用。”

我不敢要求译师翻译成白话文,只敢“哀求”他们将其翻译成白话文。----

转帖洛桑丹尊的贴子
Mahayan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18 0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3-18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yana 于 2011-3-18 01:25 发表
你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的是“传达其中最精准的内容,自然要用对词。”所以我认为的不是“【术语】是【信】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正确的使用术语是信的充分必要条件”。
术语属于词的范畴,如果术语不正确或 ...


您好!

如果您认为【正确的使用术语,是信的充分必要条件】那我斗胆再请教一下

那么,【什么又是正确使用术语的充分必要的前提呢】?

也就是如果信的根本是能正确的使用术语,那能正确的使用术语的根本又是啥?

咱们一步一步往深入里推,找出信的最终根本!: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26 20:45 , Processed in 0.03709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