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2 21:56 发表 大家的眼睛不应只紧盯某种语体的文字 紧盯住那人------那译师的理解及表达能力才是无上关键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亲愿 于 2011-3-13 14:49 发表 表达能力颇强,终晓矛头向谁!:lol 后可力挺诸大译师译作,而于此“那人”之贴,予默摈之! 然,于论坛新手,尚鼓掌欢迎;于初发菩提心之菩萨,亦极勉励赞叹之。何故于一谦逊讨教、发文供养大众之新“那人 ...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3 16:04 发表 按照你的语文水平,你先能回答上这两个问题,才有资格进行后续 1.你名亲愿,你亲自跳上来把我的帖子搅浑,你愿意挨揍是不是? 2.我亲自给你补补语文和一个18岁成人的理解表达力,你看你愿意不愿意啊?
原帖由 笨者之帚 于 2011-3-13 16:16 发表 严重警告,请遵守版规,再有类似语句,直接删帖封人! 口哨,鉴于你的诸多前科,请你自重!
原帖由 亲愿 于 2011-3-14 21:50 发表 那謝了
原帖由 天天开心 于 2011-3-14 21:53 发表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昨天的急躁和粗暴!:L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社区
原帖由 慧灯元照 于 2011-3-16 09:43 发表 尤其想翻译经论的同志们,对于汉文和佛学必须先有相当的根底,学好藏文佛学之后,才能够正式翻译。不然,就是将藏文佛学,学到第一等第一名格什的程度,仍然是个藏文佛学的格什,遇见真正翻译的时候,仍不免默然向隅 ...
原帖由 Mahayana 于 2011-3-16 01:05 发表 评价翻译的优劣虽有许多不同标准,但我暂且用常提到的“信、达、雅”,来说说我个人对楼主如此观点的一些看法。 佛法的经论等翻译,“信”当然是最重要的,“乃译事之根本”。而传达其中最精准的内容,自然要用对“词”。从玄奘法师等诸大德译师流传至今、且仍被广泛使用的许多术语,其所对应的梵文等原经论的词很固定,这样做对于汉译佛经体系会有非常大的好处。而且若想深入佛经论典等,术语是必须掌握的。术语是在某一特定范围对某一事物描述的一种规定,无所谓“文言文”或“白话文”之说,就比如计算机或医学领域的一些词,肯定都不是文言文,但谁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明白某一术语所指的详尽内容?但标准就是标准,统一术语的好处不用详谈亦能了知!既然不能把现有汉译佛经全部重新翻译(没这个必要,更没人能独立完成!),那就应该与诸先贤所译经论的术语力求一致。否则,以后不流行白话文时,难道又再重译?
原帖由 Mahayana 于 2011-3-18 01:25 发表 你好! 关于这个问题,我写的是“传达其中最精准的内容,自然要用对词。”所以我认为的不是“【术语】是【信】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是“正确的使用术语是信的充分必要条件”。 术语属于词的范畴,如果术语不正确或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5-4-26 20:45 , Processed in 0.03709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