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修学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风火

本帖属于和谐贴,论汉传净土宗的几条不共殊胜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3 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上善如水 于 2011-4-13 00:05 发表
这点来说,修密和修汉地净土信仰是一致的啊。
你今生错过、再得人身难上加难,所以必须好好念佛。
你今生错过、再得人身难上加难,所以必须好好修密。
这两点并无区别。可是,在你的扭曲版本中,就变了:
今 ...

真头疼,没完没了的。。。

1、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为利益众生而欲证佛境的心愿。它源於心灵深处那种自我奉献的萌动。就是当你深入观想慈悲的时候,为救度众生离苦得乐,必然会生起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并体悟到:如果想要彻底帮助其他众生,唯一的途径是自己要证悟菩提,如此才有真正帮助他人的能力。这时就会生起求证菩提的强烈决心,发愿成佛是为了究竟利乐一切众生。
正如《现观庄严论》中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菩提心是由两种心态构成的,一种是利他心,一种是成佛心,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有利他心而没有成佛心,只能算是世间的一个好人而已,谈不上是大乘修行人。仅有成佛心而没有利他心,这是一个自私的佛,这个世界上也不需要这样的佛。只有二者皆备,才是完整的菩提心。如果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为利有情而愿成佛”这是愿菩提心。我们未来成就的方向和果位,是由现在追求的目标所决定,菩提心的这种慈悲大愿,决定了我们将来必然成就佛陀的果位。
但仅仅有愿心还不行,还要把愿望变成动力,实际行动起来,沿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下去,最终才能真正到达目的地。所以,在愿菩提心的推动下,我们付诸於实践,行持六度四摄等菩萨行,在菩提道上向成佛的目标迈进。这是行菩提心。它和前面的愿菩提心合称世俗菩提心。(http://www.dymf.cn/Article/xmbd/zang/gelu/2010-03-30/4000.html
“拔除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给予众生世出世间之乐”,是发菩提心者基于慈悲之旨的一个主要行愿。不能和一般的安慰语言、给以暂时的快乐相比。(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28800.htm)
西藏大依怙师阿底峡尊者,曾经得到三位上师所传的修菩提心法:
第一位是法铠论师。法铠论师教他修大悲心,为一切众生作种种布施,乃至头目髓脑,亦在所不惜。如是常于受者生慈悲心,不着于物,不见施人、受人。就在布施当中,证得无上般若妙慧。
第二位是慈瑜伽论师。慈瑜伽论师教他能实取众生之苦,由自己代受。(有一天,当论师在讲经时,看见旁边有人在打狗,论师忽然由座上跌下来,大声呼痛。在场的人都不太相信,大师乃掀开衣服,红色杖痕显然,正是狗被打击的地方,那只狗却安好无恙。这乃是修菩提心成就,代众生受苦的实例。)
第三位是金洲大师。此大乘菩提心法,就是金洲大师所传下来的。菩提心法之弘传
大乘菩提心法,的确非常殊胜。凡是以此教授修菩提心的人,都能很快生起微妙的觉受,并能发出坚固的菩提心。因此在西藏,不论是那一宗那一派,修菩提心法大都属于这个传承。
自己看和我说的有很大的区别吗??
2、“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里面的“深信发愿”,具体是信什么没有说、发什么愿也没明列————如你不知道何为“深信发愿”,那么就别辩论了。。。已经是最简单的四个字了。。。
3、行啊。
你有本事就努力的学习五大论,或是现世成就,或是往生兜率天内院或是香巴拉净土,好了吧???
诚心的祝愿上善如水一定成功,别让我失望啊。。。了了、俗人、扎西拉姆等等。。。千万别让大家失望啊。。。

4、“噶玛德谢措千”这几个字,如有人看不惯,自己找噶玛巴法王(在印度)问去,为何起这个法号。。。
5、论“释迦牟尼”四字后有无“佛”字的区别
上师如意宝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    撰写
在现实中,有很多人喜欢口头上或文字上称呼佛为“释迦牟尼”,而不是“释迦牟尼佛”,或“释迦牟尼如来”,或“释迦牟尼世尊”,等等。须知在称呼“释迦牟尼”四字后不加佛、如来、世尊等佛之称号,此在佛门中人看来,视为对佛不恭不敬,是为贡高我慢之人。此之如同子女直呼父母名字,是属于“没有教养”的行为。当知我佛世尊释迦牟尼佛为救度吾等众生出离生死苦海之慈父悲母,是故称呼佛时决不可以不恭不敬,不说不写“佛”字而自断慧命。

上善若水。。。到此为止可以吗????
算你广发大悲心、菩提心,就饶了我吧。。。。我真不想再说话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发表于 2011-4-13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天念宗喀巴赞 里面有宗喀巴大师的名字洛桑扎巴
等于每天直接称呼宗大师名字很多遍  
据格鲁派的很多师父说 只有功德 没有过失
发表于 2011-4-1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06:21 发表

真头疼,没完没了的。。。

1、什么是菩提心呢?菩提心是为利益众生而欲证佛境的心愿。它源於心灵深处那种自我奉献的萌动。就是当你深入观想慈悲的时候,为救度众生离苦得乐,必然会生起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并体悟 ...


噶玛抄到菩提心的解釋了。为使此帖多一点正能量, 我也从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讲修心日光论第十七節抄一段出來分享吧:

修心日光第17讲

至尊弥勒菩萨曾经在《现观庄严论》里面有提到:「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的这个偈颂,这个偈颂当中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总摄了一切大乘道的法类。平常我们提到「入大乘门,唯是发心。」修学大乘法的行者都知道菩提心的重要性,如果菩提心如此的重要,「菩提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颗心?

在这个偈颂当中,第一句话「发心为利他」,生起菩提心必须要具备有两种的希求之心,在还未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要先生起「希求利他之心」,透由希求利他之心为「因」,更进一步的在菩提心生起的当下,在内心中生起「希求菩提之心」,因此菩提心是包含了两种希求的一颗胜心。对于这两种希求心,之前在《修心日光》中有提到「希求利他的菩提心」以及「希求菩提的菩提心」。虽然取名为菩提心,但是「希求利他」的这颗心只不过是成办菩提心的「因」,但是不管是《现观庄严论》也好、或是《修心日光》也好,其实提到了这两颗心都是生起菩提心不可或缺的因缘条件。

生起菩提心,所谓的「并不是为着我们自己本身,是为了如同虚空般的一切有情」,为了利益如同虚空般的一切有情,更进一步的,对于圆满的菩提(也就是正等觉)生起强而有力的希求。所谓的「正等觉」就是了知一切万法的人,我们称之为是正等觉;甚至说他能够清楚的了解基道、智道以及一切遍智的内涵;甚至他也能够了解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一切的法类。为了要成办圆满的利他,打从内心底对于圆满的正等菩提生起强烈的发心。

在《现观庄严论》里面第二句话「欲正等菩提」,这个地方有特别的强调「欲」,也就是想要、希求的这个意思。以「心王」跟「心所」的角度来探讨的话,「欲」这颗心它是属于「心所」,但是「菩提心」是属于「心王」,既然菩提心是属于心王,为什么在《现观庄严论》里面会提到「欲正等菩提」?「欲」明明就是心所的内涵啊!但是这个地方是藉由「欲」的心所,取名为「菩提心」,也就是将「菩提心」的这颗心王,透由「欲」的心所的名称,而将它取名为菩提心;但是菩提心它的本体、它的本质,还是心王的本质,只是透由它周边的心所而为它取了这个名字,因此在第二句话里面有提到「欲正等菩提」。

.....

我们刚刚说了「想要发起菩提心,我们必须对于两种的境界生起强烈的希求,一者是利他、一者是自利(也就是菩提)。」所以之前所讲的「利他」以及「菩提」的这两点,就如同经典里面所诠释的。而这当中的「经」又有两种的说法:第一种说法,以《般若二万颂》为主,这两者的内涵就犹如同《般若二万颂》里面所诠释的内涵,更进一步的在《般若十万颂》以及《八千颂》里面也有提到相关的内涵,这是第一种说法。

第二种说法,这当中的「经」不仔细的去分所谓的「二万颂、十万颂、或者是八千颂」,而是「希求利他」以及「希求菩提」的这两点,就犹如同是《佛母经》(也就是《般若经》)当中所说的内涵,以下在《现观庄严论》的正文当中,更进一步的藉由《般若经》里面所提到的发心内涵来介绍菩提心,这就是《现观庄严论》里面「发心为利他」这个偈颂当中的意思。

....

「增上心则本自即有,因此不予额外安立。」在自他相换的法则里,并没有特别的强调「增上意乐」,但藉由修学「取」以及「舍」的内涵,这时修学自他相换的这位行者他的心续中,自然能够涌现增上意乐的这颗心。藉由修学「取、舍」在内心中「生起意乐」,更进一步的藉此「发起菩提心」。所以在自他相换的法则里,虽然字面上并没有提到「增上意乐」,但是藉由修学「取、舍」,它已经涵盖了增上意乐的内容。

........

为什么我们要练习发心?我们最主要的目标,不外乎是希望能够早日利益一切的有情。所以为了要成办圆满的「利他」,所以佛果是不可或缺的。甚至以「自利」的角度而言,如果要圆满「自利」也必须要获得佛果。所以有一些人他的内心当中或许会如此作意,会觉得:如果要圆满「利他」是需要佛果,但是以「自利」而言或许是不需要佛果就能够成办的。但是实际上不管是「圆满利他」或者是「圆满自利」,成佛才是唯一的途径。

「所以在修学大乘法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弃舍,为了自利而去寻求小乘寂静果位的这种心态,是必须要弃舍的。」所以以利他的角度、或是以自利的角度,两方面来作思考的话,都是必须要获得圆满的佛果才有办法成办。

接下来修习菩提心的利益,在《勇授请问经》当中有提到以下的这几个偈颂....对于这个地方我们所提到菩提心的利益,这当中的「菩提心」指的是哪一种心呢?在《集学论》当中有提到:

    彼愿菩提心者,即欲求成佛。谓由心发愿而生起,—如所说。

在《集学论》当中有提到,所谓菩提心的利益,如此的殊胜、如此的广大,这当中的菩提心最主要是以「愿心」来做介绍。提到了愿心,什么样的一颗心能够称之为是「愿心」?什么样的一颗心又能够称之为是「行心」呢?所谓的「愿心」指的是对于无上的正等菩提,发起想要希求的一颗真实之心,称为愿心;而「行心」是更进一步的,被菩萨行的修持所摄持的发心,称之为是行心。所以这两颗心它的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愿心」并没有被菩萨行所摄持,而「行心」是有被菩萨行所摄持的发心。所以这两颗心它的本质是相同的,但是一者「没有」被菩萨行所摄持,而另外一者是「有」被菩萨行所摄持住。

对于这一点在《入行论》当中有提到:

    如应知欲往、正往之差别,智者应依次,知此二差别。

以一个简单的譬喻来说,我们必须要了解「想要前往」跟「正在前往」这两者的差别,所以前面两句提到了「如应知欲往、正往之差别」,我们必须了解「想要」前往印度,跟「正在」前往印度这两者的差别。「想要」前往印度是你的内心中生起「想要」去印度的这个念头,称为想要前往印度;而更进一步的,如果你出发了往印度的方向前进的话,称为「正在」前往印度,所以这两者是不同的。相同的道理,「智者应依次,知此二差别」,透由前面的譬喻,智者必须要了解「愿心」以及「行心」这两者的差别。所谓的「愿心」是行者在内心当中对于圆满的正等菩提生起「想要获得的这颗心」,而这颗心是不造作、真实的一颗发心称之为「愿心」,就像是想要前往印度的这颗心。更进一步的不只是发心,而且将心的力量实践在身语的行为上,付诸于利众的事业而行菩萨行的话,这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发心,称之为是「行心」,也就像是正在前往印度的这颗心。它不只有「想要」前往的意思,而且它付诸于行动;相同的,行心不只是发起了菩提心,更进一步的行广大的菩提行。所以「行心」跟「愿心」这两者的差异,虽然都是发心,但是一者是被菩萨行所摄持,另外一者是没有被菩萨行所摄持。

对于这一点有很多的人或许不清楚,所以在有一些论典里面会提到,为了成就圆满的佛果,我希望行布施、持戒、忍辱等等的内涵,说这样的一颗心是行心,其实这样的一颗心并不是行心,它只不过是一颗殊胜的发心罢了,它并不是行心。因为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不管是「愿心」或者是「行心」,它的本质是相同的,也就是发心的本质,它的体性是完全相同的。不管是「愿心」或是「行心」,都是必须要具备有两种希求之心,所以这两颗心最大的差异是在于「愿心」并没有被菩萨行所摄持,而「行心」有被菩萨行所摄持罢了!所以对于某些的论典里面有提到「为了成就圆满的佛果,我想要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内涵的发心,称之为是行心」的话,其实这样的一种安立方式并不正确。

.....
发表于 2011-4-13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了了 于 2011-4-13 09:32 发表
噶玛抄到菩提心的解釋了。为使此帖多一点正能量, 我也从甘丹赤巴日宗仁波切讲修心日光论第十七節抄一段出來分享吧:
修心日光第17讲
至尊弥勒菩萨曾经在《现观庄严论》里面有提到:「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 ...

实在不想和你多说话。。。
关于菩提心解释的帖子我早就发了,自己选择性看不见没办法了。。。
算你广发菩提心,别和我说话了,也别提我的名字,这个要求不高吧?谢谢。。。
发表于 2011-4-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11:35 发表

实在不想和你多说话。。。
关于菩提心解释的帖子我早就发了,自己选择性看不见没办法了。。。
算你广发菩提心,别和我说话了,也别提我的名字,这个要求不高吧?谢谢。。。



你早上从网上抄了一段格鲁上师对菩提心的教授给我们, 刚好这几天我也听到日宗仁波切对同一题目的讲解, 贴出来共享, 更加丰富这讲题不是很好吗?

至于噶玛不噶玛的, 既然噶玛兄在这里贴了一些文章, 發表了一些意見, 己經是生出來的小娃, 不是你个人拥有的了, 人家提不提噶玛兄的大名, 己經不是你可控制。 如是因, 如是果, 懂吗? ...
发表于 2011-4-13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11:35 发表

实在不想和你多说话。。。[quote]

娇嗔得不得了,我不得不笑了。:lol :lol
发表于 2011-4-15 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06:21 发表
真头疼,没完没了的。。。
1、什么是菩提心呢?


  • 您本来给的定义“大乘:在出离心的基础上,无怨无悔的利益一切众生(菩提心)”...这是不准确的。正如您自己后来也发现,“菩提心是由两种心态构成的,一种是利他心,一种是成佛心,两者缺一不可。如果仅有利他心而没有成佛心,只能算是世间的一个好人而已,谈不上是大乘修行人”
  • 您被指出错误后所给的定义“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才是正确的。

然而,在随喜您发现错误并修正后,新问题又出现了。您说“净土宗的菩提心的解释与格鲁巴的定义不全一致”,然后您给了净土宗定义的一种为“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 首先,哪里能看出蕅益大师说的“深信发愿”并不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呢?从您的引文,根本无法证明您的假设“净土宗的菩提心的解释与格鲁巴的定义不全一致”,完全是胡乱引文扰乱视线而已嘛!
  • 哪怕我们假设净土宗的菩提心的解释与格鲁不全一致,而在您被要求为菩提心定义的时候给的是符合格鲁定义的“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那么,您这算是起了个噶举派名字、拜了“密宗上师”,而不相信密续内容、主张“由于密法稀有所以靠不住”,然后认为不必学习念佛的基础知识,主张净土宗,却又以格鲁定义菩提心为准?真够利美啊你!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06:21 发表
如有人看不惯,自己找噶玛巴法王(在印度)问去,为何起这个法号


我倒很好奇,如果您向法王声称“贤劫中讲密法的佛陀好像只有4位吧。。。那你就等着吧。。。佛经上的教言,都是抓紧修,抓紧出轮回,再得人身不易,没说让你等着。。。”,法王会怎么反应。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06:21 发表
论“释迦牟尼”四字后有无“佛”字的区别...自古佛教弟子都是尊称佛为“佛陀”、“释迦牟尼佛”等,绝没有省略“佛”字的,您开了这个先河...此在佛门中人看来,视为对佛不恭不敬,是为贡高我慢之人。此之如同子女直呼父母名字,是属于“没有教养”的行为


前面已经说过,老兄想上纲上线大概需要另找辫子。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里面的“牟尼”(muni),并不是太子的本名,而是“圣者”的意思。“释迦牟尼”就是“来自释迦族的圣者”,“牟尼”本身就已经是尊称,不存在直呼其名的忌讳。这个相当于“帕崩喀仁波且”已经是尊称,不必必须称为“帕崩喀仁波且大师”才不算不尊敬。印度佛教称本师为Sakyamuni(“来自释迦族的圣者”- 释迦牟尼)由来已久,也没见他们不尊敬啊!您的引文似乎暗示是晋美老堪布著作,这我不太清楚,可是,晋美老堪布本人的汉语确实也比较有限,而他在称呼本师的时候,说的也是Sakyamuni的藏语对等Sakya Thubpa,而也没加“佛”字而称Sakya Thubpa Sangye啊?!老堪布在称呼阿弥陀佛的时候,也是称Opame,也没有加“佛”字而称Opame Sangye吧?!而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没加“佛”字就是不尊敬,那么,西藏佛教1000年来显然也都是很不尊敬咯?!


原帖由 噶玛德谢措千 于 2011-4-13 06:21 发表
上善若水。。。到此为止可以吗????算你广发大悲心、菩提心,就饶了我吧。。。。我真不想再说话了。。。。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老大,不必说得好像我很好战似的。可是,您来格鲁论坛声称:

  • 学习经论并不那么必要;
  • 学习经论不是实修;
  • 学习经论耽搁解脱;
  • 解脱不必断执空性;
  • 密续说的灌顶可以一世解脱等开示是不必相信的;
  • 格鲁里没有人发愿去极乐净土;
  • 这里没有人实修;
  • 佛经上的教言,抓紧出轮回,没说让你等着(密法);

那么,您等于是在说格鲁600年来都是傻瓜?!实际上,一直以来,我还很努力在为您微调您的表述,可是后期您给出的论点实在错误百出。本来,在我刚勇的表面下所隐藏的,是一颗温弱慈善脆弱的心。可是,我作为一个格鲁人和格鲁论坛管理员,不说什么匹夫有责等大义了,哪怕我只是一只狗,您来我家这么闹,我好歹得出来吠吼两下意思意思吧?!而且,也必须说点什么,以正视听,不让这里论坛新人被误导。这也不是我很乐意干的嘛!您也不知道,当管理也不容易啊,对人欢笑背人垂泪...算了...自己唱首歌表达心情吧...打扮着妖娇的模样...陪人客摇来摇去...红红的霓虹灯闪闪识识...引阮心伤悲...啊~~~谁人会冻了解...悲哀...暗暗流着目屎也是格甲笑咳咳...啊~~~来来来来跳舞脚步若是震动...不管伊是谁人...心酸向谁诉...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15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4-1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asd 于 2011-4-15 07:51 发表
藏文中似乎都不加“佛”这个字,老大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啊~


有时候也加吧。
有的情况下,由于有典故,所以必须如此如此说,譬如格鲁的35佛,必须加“如来”尊称,这是有特殊典故的。
在其他情况下,在已经尊称了为“圣者”的前提下,不加“佛”字就是不尊敬,这根本是无法成立的,而西藏历代以来也就是叫sakyathubpa,没有加sangye(佛),从来没有什么不尊敬、没教养之说,更加不是直呼其名(本师本名是“悉达多太子”嘛,不是“释迦牟尼”)。尤其是,这评论来自一个认为经续部分内容不必相信的人,以他的准则评论什么是尊敬什么是不尊敬,显然是很讽刺、很不靠谱的。
顺便说说,我也不通藏文,thubpa有没有拼音错误?如果有,请指出,否则就真的不尊敬了,好像牛肉面的面也叫差不多的发音,别搞错了就不好,呵呵。
发表于 2011-4-15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貌似牛肉麵是thug pa,牟尼是thub pa,尾音稍有不同。自其同者而觀之,天下之音莫不相同,自其異者而觀之,則無不異也。
发表于 2011-4-1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北方將領 于 2011-4-15 19:37 发表
貌似牛肉麵是thug pa,牟尼是thub pa,尾音稍有不同。自其同者而觀之,天下之音莫不相同,自其異者而觀之,則無不異也。


谢谢。
发表于 2011-4-16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是否接引?

阿弥陀佛是否接引亡者,不是助念团的能力而是靠阿弥陀佛愿力来接引。助念是在人未咽气时助念来帮助亡者提起念佛的正念,而不是助念团所起的作用吧阿弥陀佛求来接引亡者的啊!莫夸大助念团的力量啊!若果说亡者往生是助念团的力量则为谤佛言啊!犯谤佛罪犹如破佛身血,必下金刚地狱啊!!!
发表于 2011-4-1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行者空心 于 2011-4-16 22:01 发表
阿弥陀佛是否接引亡者,不是助念团的能力而是靠阿弥陀佛愿力来接引。助念是在人未咽气时助念来帮助亡者提起念佛的正念,而不是助念团所起的作用吧阿弥陀佛求来接引亡者的啊!莫夸大助念团的力量啊!若果说亡者往生是助念团的力量则为谤佛言啊!犯谤佛罪犹如破佛身血,必下金刚地狱啊!!! ...


行者正解。然而,顶多也就是错误理解,不见得就是谤佛、破佛身血、下金刚地狱什么的啦。
发表于 2011-4-1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净土宗的流行,是对佛教的颠覆。现在的净土宗,已经不是原来善导和慧远的净土宗了,净土无宗,只有净土思想。净土思想,也不过相对秽土而言。佛陀出世的关怀,不可能只停留在对于虚无的弥陀世界的追求,只有解决当下,方能解决以后。现在的净土宗的门人,一来就以追求往生极乐世界为目的,真是本末倒置。以唯识角度来说,极乐世界不过是意识的显现。可是现在的净土宗,一句持名,解决了所有为题。净土宗本经《观无量寿经》的净土十六观,早就丢到九霄云外了。试问一下,临终之时,净土无法起现行。又如何去的了极乐世界。
1-as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4-18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格鲁教法集成

GMT+8, 2024-11-25 20:32 , Processed in 0.035892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