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門》跟著說:「云何三理則?宗法性、及於同品性定有、於異品性定無性也。」這三條理則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第一「宗法性」:宗法。第二「及於同品性定有」:唯有在同品上,就是說 on the same side only,這裡有個藏文「nyid」字,譯作「性」,當only講,這個字很要緊,它限定在同品的這一邊一定有,這個就是隨遍。第三「於異品性定無性也」:在異品上,不同的這邊on the other side only,所有的一切都是沒有nothing only,這是倒遍。(倒遍,又翻譯作返遍)
以上陳那菩薩(和商羯羅主)這三句話,是籠統的奠立這麼個概念,玄奘法師就翻成:「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
陳那對這個「隨遍」「倒遍」的正名,沒有正式的提出來,沒有冠冕堂皇的提出來。.....